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有企业风险规避

国有企业风险规避

国有企业风险规避
国有企业风险规避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返回]

[摘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投资风险、财务风险、销售风险、外汇风险、法律风险等等。在中国加入WTO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国有企业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国有企业;应对;能力。

1国有企业风险处理现状及分析。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仍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与防范风险体系,面对风险时,往往是手足无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意识薄弱。虽然,我国国企业领导层的管理能力已经比计划经济时代有大幅提升,对风险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风险意识比较薄弱。目前,国有金融企业对内部控制比较重视但国内仍有不少企业认为内控是可有可无的,有的连独立的内控部门都没有,有的就算成立了内控部门,也往往流于形式。相反,我国不少的民营企业家有着很强的风险意识,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对华为在迅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剖析,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企业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他认为,公司从上到下,如果没有真正认识到危机,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就会措手不及。

(2)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一些企业缺乏完整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一些企业忽视法律顾问的作用,在重大决策、工商谈判、对外出具法律文书等活动中缺乏严格的法律论证和工作程序,部分企业未经论证,盲目地超速发展,造成资金链断裂。中航油事件充分暴露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的缺失。

(3)风险应变能力不够。有一些企业在应对危机时,采用错误的手段,反使危机愈演愈烈,如紫金矿业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事件发生后12天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天,一场环境危机演变成了“环境+诚信”危机。

2国有企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方法。

国有企业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国有企业经济关乎国家的兴衰和民生的安定。国有企业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2.1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风险意识的强化与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的建立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不断地培训和宣传,特别是对企业的领导层,强化企业领导层的风险意识是关键。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和日益增多的法律事务,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尤为重要和紧迫。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重点企业法制建设,既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各级国资委有效实施国有资产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加快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和法治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指出:“以加快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核心,力争再用三年时间(2009-2011年),省属国有重点企业全部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的比例达到70%;以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法律工作制度基本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2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有关风险控制的制度不少,但并不全面,制度执行偏差仍然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存在,应尽快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1)补充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减少部门间重复、冲突的制度。

某公用事业单位,仅对涉外服务人员就制定了八项制度,如“服务规范标准”、“限时服务项目规定”、“服务质量验证管理办法”、“统一穿着职业装、佩带标识的规定”等,部分内容、规定重复且冗余,完全可以在“服务规范标准”中将限时服务、服务质量验证、着装要求等一并纳入。然而如此大的企业,且是涉及民生的企业,却没有有关对外宣传、与媒体沟通方面的规定。

(2)在风险控制制度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度贵在执行,制定时轰轰烈烈,制定完了就束之高阁,实际执行中又将其抛到九霄云外,再好的风险控制设计也只是流于形式。因而如何培养尽责的员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落实风险控制的关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定要和绩效考评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制度。此外,企业应积极鼓励员工,对于发现的风险点提出建议;重大决策事项应公开透明,接受全员监督。

2.3建立全面的风险防范和应急系统。

国有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财务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及经济法律风险等方面,其中安全生产风险受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国有企业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防范系统来控制和化解风险,减少损失。

(1)风险防范的组织机制。除金融企业外,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条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设立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但可以由现有的职能部门承担风险防范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如财务部、审计部、安全服务部、法务部等,不论由哪个部门承担,都必须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此外,除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外,企业自身也应选聘一些法律方面的专才。

(2)风险防范的会计系统。通过计算机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大范围的比较分析,对于异常值及时报警,使经营者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防范风险。

(3)风险的评估和分析机制。通过风险分析机制,抓大放小,重点关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评估风险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4)风险处理机制。风险分析清楚后,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转化措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风险应对方法有以下4类:①回避风险,如当某些项目超出了自身的技术条件和安全防护能力时,企业应暂时回避,等条件成熟再开工,不要仓促上马。

②转嫁风险,如将部分大型施工项目总包给有资质的其他大型公司,由其再分包下去,减少自身的责任。③接受风险,接受风险不是任凭风险发生而无能为力,而是确认风险的威胁后,制定对策方案,一旦预计的风险成为现实,可以使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预先设定的程度之下。④分散风险,如针对安全事故高发、易发的特点,可以针对性地购买各类保险(施工责任险、第三方责任险等)。

(5)风险责任机制。必须明确企业经营者全面负责本单位的风险管理,并将风险责任落实到实处。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寻找问责对象,结合相关的奖惩制度,促使其提高警惕,在未来的经营中不再重蹈覆辙。

(6)建立风险审计体系,推行安全审计。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始开展安全审计,主要是在石油行业,很多跨国石油公司都在开展HSE(Healthy Safety Environment,健康、安全与环保)审计。大中型国企应定期对安全投入资金的使用及结余情况、安全规范流程执行情况等进行审计。审计应该制度化,成为刚性的原则,并和激励、约束机制联系在一起。

国有企业的风险应急系统仍不够成熟,在风险发生时,反应往往过于滞后。①建立风险应急方案,并定期开展风险应急的演练,在演练中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演练不是过场,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并打分。②塑造负责任的国企形象,一旦发生风险,要积极、诚实地接受事实,不隐瞒、不推卸,向社会证明有企业魄力、有能力处理好风险。同样涉及儿童奶粉问题,与三鹿集团的逃避、隐瞒不同,美

赞臣(Mead Johnson)、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等国外企业不仅有自己的召回机制、赔偿机制,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均可以做到在第一时间公布消息,从不隐瞒。③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避免风险发生时,社会舆论出现不利于国企的一边倒现象。

本文对国有企业如何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做一些浅显的讨论,希望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强化风险控制,提升管理水平,做大做强。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淑和。全面推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依法保障国有重点企业又好又快发展[R]。在全国地方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2008.

[2]孟红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8.

[3]祁有红,祁有金。第一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4][美]COSO.企业风险管理:应用技术[M]。张宜霞,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文件

国企集团人力资源部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序号业务名称廉政风险点廉政风险表现形式风险 等级 防控措施备注 1、拟订招录计划;1、不按岗位实际需要拟订招录1、严格按照工作需要设定招录岗位; 2、按受考生报名并进行资格2、充分征求岗位所在部门的意见后,拟 计划,设定指向性明显的招录 初审;条件;订招录计划,并层层把关,防止指向明显3、面试资格复审并通知考生2、在考生资格初审时把关不 的计划; 参加面试;严,对不符合招考条件的考生3、各个环节的工作均要经分管领导及集4、对拟录用人员进行考察;5、 予以通过审查;团公司领导层层审批; 撰写考察材料。3、在考生面试资格复审时,对4、笔试资格初审要对考生填报的信息进 考生提高的材料审查不细,出行严格关,对考生信息不明确的,要及时 一公开招录企业人 员 现错审、漏审现象; 4、考察工作不认真细致,接受 一级 与考生联系,要求其提供准确信息后,再 进行资格审查; 考生礼品、宴请等;5、面试资格复审时要对提供的信息进行 5、不如实撰写考察材料,严重 审查,并将复印件与原件进行核对,做好 歪曲客观事实。资料存档; 6、考察要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负责, 并如实撰写考察材料; 7、强化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对重大事项要集体讨 论决定。 —1—

1、民主推荐; 2、提出人选考察结果; 3、民主测评; 导干部任免 4、提出任免建议。 意见; 4、更改、伪造民主测评结果;1、不按照规定的基本条件、任 职资格、方式、程序和范围进 行民主推荐; 2、更改、伪造民主推荐结果; 3、不按规定的方式、程序、范 围进行民主测评; 5、不如实向党委报告考察情 况。 一级 1、加强组工干部培训,进一步明确干部 选拔任用各环节的工作要求; 4、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所形成的资料和 材料要存档备查。 三中层以上管理者 休假考勤管理 1、审核; 2、备案。 1、审核把关不严格; 2、不认真备案存档,导致不便 查阅。 三级 1、督促干部按照规定填写以便备案; 2、严格审核,保证符合相关规定; 3、备案存档,以便查阅。 四员工薪酬管理 1、 因 疏 忽 大 意 未 能 及 时 对 工 资 应 发 变 动 的 人 员 进 行 工 资 调 1、记录工资变动情况; 整; 1、认真记录各种变动 情况,防止疏漏, 及时为发生变动的人员 变更工资; 三级 2、认真计算工资,保 证在职及离退休人 2、工资计算错误,损害当事人 员能正常准确发放工 资; 利益; 3、严格审核把关。 3、审核不严格。

【调研报告】浅谈国有企业风险识别与防范

浅谈国有企业风险识别与防范 实践中,有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背后进行着形形色色的类期货交易,从简单的“远期合约”,到两头在外的“转口贸易”,再到场外进行的“锁(缩)链业务”,一个个“贸易行家”不仅将其用于套期保值,更将其演变成一场场“以小博大”的投机,最终引发巨大的风险。2010年,某集团进出口部通过转口贸易操作有色金属业务,产生巨额亏损;201X年,某进出口公司代理委托方操作锁(缩)链业务,陷入一场从开始就注定必输的赌局。一次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衍生工具的管理,尤其是场外衍生品业务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随着贸易融资的投行化运作,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将得到新的发展,企业不仅要关注传递的市场信号,更要把控日后可能带来的风险。 一、“赌徒”操作衍生工具,终结的是企业的未来 无论是期货或期权等场内金融衍生品,还是大量的场外交易的衍生品,对企业运用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便利。如果运用得好,确实能成为企业规避市场风险、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但并非基于套期保值目的(单边)运用这些衍生品时,保证金交易方式、买空或卖空的双向交易模式,给企业带来“以小博大”的投机机会往往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现实中,一次次投机失败带来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不能以赌博的方式对待衍生品。一切不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其实质均是投机;一旦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判断失败,衍生品交易的损失没有现货的盈利对冲,加上衍生工具的杠杆作用,过度投机带给“赌徒”的必将是惨烈的失败。无论是巴林银行事件,还是中航油事件,由于“期货与期权专家”对未来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方向的预测与实际

走势相反,加上不断大量补仓、“反败为胜”的赌徒心理,最终导致企业葬身于这些“专家”之手。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衍生工具的巨大风险。那些专家过于自信,常常自认为对市场判断正确,但“事情往往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每一个巨亏案例中的投机者都有一种赌徒心理。事实证明,即使是金融市场上一座耀眼辉煌的金字塔,只要用赌博的方式操作衍生品交易,最终亦会将衍生工具演变为撬动企业根基和自身事业基础的杠杆。 应对建议:企业应充分认识投机衍生品的巨大风险,普及衍生品基本知识,加强风险警示教育;坚持制度先行,制定专门管理规定和风险防范措施;坚持谨慎原则,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安排专业人士运作,加强过程管控,防止非理性投资;建立健全止盈止损机制,有效防范风险。 二、简单的远期合约,成就“买空卖空”对赌交易 现实中,远期合约是相对简单的一种衍生工具,它作为衍生品的始祖,被一些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使用。当然,如果不考虑违约风险,可以运用远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比如:如果生产企业未来生产需要一批材料,可以签订远期采购合同,锁定未来生产成本;如果经销企业持有一批货物,可以签订远期销售合同,锁定未来销售价格。不可忽视的是,相对于期货合约,使用远期合约的投资者,不仅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还会面临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实际上,一般远期合约交易周期都比较长,由于时间跨度大,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但违约的风险一般最终都转嫁给资本规模相对较大的国有企业。因为一旦未来市场价格上涨(较多),面对一些卖方的主动或被动的不履约行为,作为买方的国有企业往往束手无策;而作为卖方,当未来市场价格下跌(较多)时,国有企业面对买方选择的不履约亦常常无能为力。现实中,有些企业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知识.doc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知识 一、廉洁风险防控相关知识 (一)廉洁风险本质 1、何谓风险?风险的本义是“可能发生的危险”。 2、何谓廉洁风险?廉洁风险是企业职工在履行权力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管不到位和个人不能廉洁自律、个人管束不严而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 3、何谓廉洁风险点?廉洁风险点是指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出现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职工不能廉洁自律有可能产生廉洁风险的具体环节或岗位,这种风险点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是可能进行防范和控制的。 4、何谓廉洁风险防控?针对廉洁风险制定的防范措施应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从而降低各种违规违纪等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二)廉洁风险特性。 客观性、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变动性、可控性。 (三)廉洁风险类型及表现。 1、思想道德风险。 基本认识:主要是指企业员工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自己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经营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岗位职责,导致经营管理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使行为对象的利益受

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损害企业利益、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的廉洁风险。 表现为:放松自我,信念动摇;心存侥幸,自以为是;漠视法纪,胆大妄为;挥霍浪费,放纵私欲。 2、制度机制风险。 基本认识: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约定,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力失控、职责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的廉洁风险。 表现为: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监管机制不完善。 3、岗位职责风险。 基本认识:由于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业务流程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可能造成在岗位人员不正确或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工作失职、以权谋私,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的廉洁风险。国有企业敏感岗位作为掌管权力和资源的关键岗位,其廉洁风险更多更大。 表现为: “一岗双责”履行不到位;制度机制职责约束不当,造成权限灵活使用;用人不当;以权谋利;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侵占企业财物。 4、业务流程风险。 基本认识:指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复杂性或流程设计不完善、缺乏相互制约,以及不严格执行业务流程等情况,可能造成的在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调查与研究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调查与研究 紧贴国有企业工作实际~加强国有企业廉洁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是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的新举措。江苏省国资委纪委在对省属国有企业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从廉洁风险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 表现:四种风险类型 通过对江苏省国有企业的分类调研发现~国有企业廉洁风险在各个领域均可能发生~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四种类型。 思想道德风险:指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领导人员或重要岗位人员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经营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岗位职责~导致经营管理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使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的廉洁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指为了达到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本企业之外的一些人员可能对领导人员或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当事人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权钱交易~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的廉洁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指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约定~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 力失控~职责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的廉洁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自身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的廉洁风险。

这四类风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思想道德偏误是导致腐败行为的主观诱因,外部环境影响是导致腐败行为的客观诱因,制度机制缺陷是导致腐败行为的必要条件。所以~预防、控制国有企业廉洁风险也应从这些方面着手。 剖析:新情况带来新课题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给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带来新挑战。 多元化经营管理体制给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带来新课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江苏省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发生了重大变化~几年来实施“国资转让产权~职工转变身份~企业转换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三转”改革软着陆~使原在计划经济配置下的国有、集体企业~逐步向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现代企业转变~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而个体、民营、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也蓬勃发展~全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同时~随着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产权多元化公司特别是国有资本 非控股公司将会越来越多~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发生着聚合与裂变。在这种情况下~廉洁风险预防和控制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发生变化~廉洁工作在改革进程和快速发展中如何有效介入~如何强化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有效廉洁教育、实施廉洁监督等等~都给我们提出新课题。 国有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廉洁风险防控提出许多新任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国资监管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前江苏省国有企业逐步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格局。首先~国资监管机构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方面~都将逐渐转变以往垂直、单向、固定不变的行政指令式的经营管理机制~企业逐步形成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建的平等、双向、互动的权力制衡格局~按照法定权责进行

国有企业风险识别与防范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风险识别与防范调研报告实践中,有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背后进行着形形色色的类期货交易,从简单的“远期合约”,到两头在外的“转口贸易”,再到场外进行的“锁(缩)链业务”,一个个“贸易行家”不仅将其用于套期保值,更将其演变成一场场“以小博大”的投机,最终引发巨大的风险。x年,某集团进出口部通过转口贸易操作有色金属业务,产生巨额亏损;x年,某进出口公司代理委托方操作锁(缩)链业务,陷入一场从开始就注定必输的赌局。一次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衍生工具的管理,尤其是场外衍生品业务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随着贸易融资的投行化运作,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将得到新的发展,企业不仅要关注传递的市场信号,更要把控日后可能带来的风险。 一、简单的远期合约,成就“买空卖空”对赌交易 现实中,远期合约是相对简单的一种衍生工具,它作为衍生品的始祖,被一些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使用。当然,如果不考虑违约风险,可以运用远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比如:如果生产企业未来生产需要一批材料,可以签订远期采购合同,锁定未来生产成本;如果经销企业持有一批货物,可以签订远期销售合同,锁定未来销售价格。不可忽视的是,相对于期货合约,使用远期合约的投资者,不仅面临价格波动

的风险,还会面临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实际上,一般远期合约交易周期都比较长,由于时间跨度大,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但违约的风险一般最终都转嫁给资本规模相对较大的国有企业。因为一旦未来市场价格上涨(较多),面对一些卖方的主动或被动的不履约行为,作为买方的国有企业往往束手无策;而作为卖方,当未来市场价格下跌(较多)时,国有企业面对买方选择的不履约亦常常无能为力。现实中,有些企业与资本实力较小的贸易商签订合约,过高估计交易对手的信用程度与履约能力,在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时,常常不得不承担巨额损失。 如果企业并非出于套期保值目的,而将远期合约用作投资,则具有与期货合约一样的杠杆风险,与投机无异。这与保证金制度有关,因为两者都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订立价值大得多的合约。作为远期合约,不少企业只需支付x%的保证金,有的国有企业甚至不用支付保证金, 即与供应商签订远期采购合约,进行“买空”操作;反之收取x%或不收取保证金,与客户签订远期销售合约,进行“卖空”操作。对于纯粹赌市场、博行情的企业而言,在经济下滑时,由于存在的杠杆效应,无疑放大了企业风险。例:x万元的自有资金,支付x%的保证金,可以订立x亿元的远期采购 合约,一旦市场价格下跌超过x%,因没有期货市场的逐日 清算、补足保证金及强制平仓制度,即发生爆仓;当价格下

企业经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其防范培训大纲

《企业经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其防范》 培训大纲 主讲人:冯涛 电话: E-mail: 课程目的: 首先,企业管理面临日益繁杂的法律环境。从公司设立、生产要素获得,到生产经营、产品销售,再到公司解散或破产,无不牵涉到法律以及法律风险。加入WTO后,我国公司不仅要在国内法律求生存和发展,而且还要直面国际法律环境。 其次,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法律就是关于竞争的规则。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熟悉竞争规则。现在这些规则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果你不关心哪些规则与你和你的企业有关,难保什么时候会因为违反规则付出经济的代价甚至自由的代价。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肯定是个善于运用法律规则的企业,而一个聪明的企业家,应当是一个知道如何防范法律风险的企业家。 课程时间:2天 课程对象:中高层管理者 讲座大纲: 第一部分: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第一讲劳资纠纷的法律风险防范 一、劳动合同关系成立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二、依据单位规章制度开除职工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三、劳动合同的续订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四、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五、招聘广告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第二讲公司股东、董事之间法律风险与防范 一、拟定《公司章程》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二、大股东不参加股东会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三、董事、监事、经理个人履行职责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四、不能确保公司财产的独立性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五、公司犯罪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六、企业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中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第二部分:企业外部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第一讲企业签订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一、违反签订合同基本原则的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1、合同违反公平原则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2、同违反合法原则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3、合同违反公平原则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二、合同成立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1、承诺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2、表见代理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3、举证责任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4、通过传真来签订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三、合同主要条款欠缺可能导致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1、合同主要条款约定不明确时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2、合同履行地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3、缔约过失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四、违反合同的履行原则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1、合同履行中的单方面中止和解除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2、协作履行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3、适当履行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4、情势变更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五、违约责任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1、外观主义的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2、合理预见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3、违约金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4、未违约方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

关于关于企业法律风险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关于企业法律风险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 风险防范机制,加快提高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显得日趋重要。据了解,许多法律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责任不清、制度不健全、监管失控、法律意识淡薄等造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在依法经营观念、风险防范意识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积极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实现自身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国资监管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 一、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在我国,无论是在计划体制下设立的国有企业,还是在市场引 导下催生的民营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往往处于次要地位,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防范机制多数没有形成,因而,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在遭受法律风险时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依法经营管理、依法开展各种经济活动,这是对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企业的各种行为如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契约合同和产销行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因此任何企业都要重视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国有企业一定要树立强烈的法律风险意识,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依法制定重大经营决策,切实将企业改制改组、经营管理、兼并重组、纠纷处理等工作纳入规范的法制轨道。

增强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要注重加强对全体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尤其是企业高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大家了解法律风险是什么,会对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高层管理人员能理解到法律风险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他们肯定会有意识地去防范风险。目前已经有一些案例对企业做出了警示,企业高层对此也逐渐重视。例如这些年企业贷款担保纠纷比较多,有些企业缺乏对贷款人资产状况及偿债能力的详细了解和分析,只凭借业务关系或是私人关系就为人提供贷款担保;有些甚至是贷款人与银行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这些都为企业带来了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法律风险。企业的管理层如果具有法律风险意识,就能够主动将与法律相关的业务交由法律部门进行审核,而不是走走过场,公司的重大决策也应该有法律事务人员直接参与。同样,也要注重培养企业员工,这也是法律风险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企业中深入开展全员法律宣传教育和培训学习,使全体员工尽快形成依法获取权利、行使权利和保护权利的思维方式,逐步养成按章操作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不断充实相关法律知识,时刻保持法律的警觉性,在每个风险控制点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作用,最终构建稳固的法律风险防范根基。 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机制 企业要健康成长,必须建立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当前,企业法律风险的飙升速度远远大于风险防御体系的建设速度,更谈不上制度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很多企业出了事才想到法律事务部门和法律

国有企业风险规避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返回] [摘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投资风险、财务风险、销售风险、外汇风险、法律风险等等。在中国加入WTO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国有企业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国有企业;应对;能力。 1国有企业风险处理现状及分析。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仍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与防范风险体系,面对风险时,往往是手足无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意识薄弱。虽然,我国国企业领导层的管理能力已经比计划经济时代有大幅提升,对风险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风险意识比较薄弱。目前,国有金融企业对内部控制比较重视但国内仍有不少企业认为内控是可有可无的,有的连独立的内控部门都没有,有的就算成立了内控部门,也往往流于形式。相反,我国不少的民营企业家有着很强的风险意识,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对华为在迅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剖析,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企业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他认为,公司从上到下,如果没有真正认识到危机,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就会措手不及。 (2)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一些企业缺乏完整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一些企业忽视法律顾问的作用,在重大决策、工商谈判、对外出具法律文书等活动中缺乏严格的法律论证和工作程序,部分企业未经论证,盲目地超速发展,造成资金链断裂。中航油事件充分暴露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的缺失。 (3)风险应变能力不够。有一些企业在应对危机时,采用错误的手段,反使危机愈演愈烈,如紫金矿业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事件发生后12天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天,一场环境危机演变成了“环境+诚信”危机。 2国有企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方法。 国有企业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国有企业经济关乎国家的兴衰和民生的安定。国有企业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2.1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风险意识的强化与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的建立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不断地培训和宣传,特别是对企业的领导层,强化企业领导层的风险意识是关键。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和日益增多的法律事务,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尤为重要和紧迫。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重点企业法制建设,既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各级国资委有效实施国有资产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加快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和法治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指出:“以加快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核心,力争再用三年时间(2009-2011年),省属国有重点企业全部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的比例达到70%;以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法律工作制度基本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2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有关风险控制的制度不少,但并不全面,制度执行偏差仍然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存在,应尽快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汇报材料

国有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汇报材料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按照市纪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施办法》、区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滨海新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筑堤行动”,推进全区国有企业板块反腐倡廉建设。在试点单位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XX年7月我区国有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在深化拓展“筑堤行动”的基础上,按照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考核评估、修正完善四个环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推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试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目前已完成的阶段工作有: 1.部署动员。组织召开各试点企业纪委负责同志参加的部署动员会,介绍外省市开展国有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经验作法,部署工作任务,提出工作要求。 2.制定方案。各试点企业党组织要按照要求制定

工作方案,明确组织领导、负责部门、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程序等并于7月15日前将方案上报区纪委案件检查室和区国资委纪检监察处审定。 3.排查廉政风险。各试点企业按照审定的工作方案,确定经营管理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自查。按照上级促查、积极自查、岗位互查、群众帮查等方式逐一排查廉政风险。排查要涵盖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尤其是要关注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廉洁从业等制度规定的情况。排查后要按风险发生的机率和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经审核把关后,将廉政风险点登记汇总,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4.试点运行。各试点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完善业务流程,建立健全有关风险防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和开展监督,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和消除廉政风险点。 二、试点做法 XX年7月起,我区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保控股有限公司、海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泰达集团有限公司、塘沽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企业股权投资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从近年来国有企业所发生的法律纠纷来看,在公司资本的形成与维持、股权转让中债务承担以及投资清算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现就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分析如下: 一、股权投资对象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风险点:(1)国企不能成为普通合伙人;(2)投资于不规范私募基金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近年来,私募股权(PE)和风险投资(VC)越来越多,常以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设立,一些国有企业也投资其中。《公司法》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公司不得成为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同时,《合伙企业法》规定,除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外,公司可以向合伙企业转投资。故国有企业或国有独资公司只能成为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人,否则将被认定无效。 防范:国企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投资;对投资对象应作深入细致的尽职调查,如投资对象承诺保底和高额回报的,应值得警惕。 二、股权投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股权投资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出资设立;二是股权受让;三是参与增资扩股。 (一)直接出资设立中的两大法律风险,即虚假出资和非货币出资。 1、虚假出资的风险点:(1)已出资股东也可能为其他股东的虚假出资行为“买单”;(2)出借资金协助他人进行虚假出资的,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司法实践中,债权人会把债务人的所有股东都作为被告,特别是信誉好、资产多的国有企业股东。上述规定加大了企业对外投资设立公司及出借资金的法律风险,相关纠纷可能因此大幅增加。极端情况下,即使国有企业出资到位、即使仅持有少部分股权,也可能会承担100%的赔偿责任,最终还面临向虚假出资股东追偿无着的风险。 防范: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应加强对其他股东的资信调查;除自己足额出资外,还必须认真监督其他股东的出资情况。 2、非货币财产出资的风险点:出资财产的价值或权属存在瑕疵。

国有企业并购的尽职调查及风险防范

国有企业并购的尽职调查及风险防范 所谓尽职调查,又称“谨慎性调查”,是指投资人在与拟收购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经协商一致,投资人对目标企业一切与并购相关的事项进行系统的现场调查、材料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尽职调查的概念最早源于证券市场上对投资人(股东)的保护,后被运用于企业并购活动之中。 尽职调查对于企业并购活动具有揭示目标公司的问题、发现目标公司的价值、建议交易价格、保留必要的材料为交易纠纷提供依据等功能。由于尽职调查能够有效揭示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带来的并购风险,因此是企业并购活动的首要环节,也是企业并购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并购已成为国有企业拓展经营,实现生产与资本集中 以达到企业外部增长的重要方式。作为并购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尽职调查也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国有企业并购尽职调查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有企业并购活动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国有企业在并购中安排了尽职调查活动,但是并没有将尽职调查活动赋予前提和基础的地位,而只是将尽职调查作为决策过程中的一道例行程序,因此,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尽职调查并未从战略层面去理解。任何并购行为都是企业战略意图的体现,无论是企业战略转移,还是低成本扩张、

或者是优势互补战略,都体现在在企业并购行为中,因此,尽职调查应当侧重于目标企业的战略优势的调查,但现实中的尽职调 查并没有从战略层面去理解并购,关于战略优势的调查几乎为 7- | (二)面面俱到但缺乏统筹协调。尽职调查轰轰烈烈,企业 相关职能部门或由职能部门聘请的中介机构都派员参加,看起来人员众多,面面俱到。但进入目标企业后便各自为政而缺少协调,工作人员缺乏沟通和交流,牵头部门协调不足,尽调报告也是根据职能完成相关内容,最后由联络人捏合汇总,尽调报告也成为了一座座的“信息孤岛”,缺乏有机联系。 (三)人员临时抽调而缺乏系统培训。企业参加尽调工作的 人员多由部门抽调人员参加,且多数为部门的业务人员,处理本职业务是一把好手,但由于对尽职调查缺少系统培训,在尽调时,往往根据自己的业务素质或对尽职调查的理解安排调查,现场可能会出现关注自己熟悉的业务材料而疏忽其他与并购关联度极大的其他材料,甚至可能出现以完成尽职调查数据报表为目标的现象。 (四)关注材料而忽视现场。通常在尽调方案设计时,尽调 团队就已设计了不少相关表格和问卷材料。尽调人员进入尽调现场后惯于从档案等文本中查找相关资料,许多时候会出现过于倚重材料而忽视现场考察和人员访谈环节,从而可能遗漏未能书面记载或留存、以及无法在书面材料中体现的重要信息。 二、做好尽职调查,识别和规避并购风险由于国有企业在尽职调查

关于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 公司各部室、各二级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湖北省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及五个配套制度(简称“1+5”文件)和省纪委、省国资委纪委的有关要求,更好地推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建立教育、排查、防范、预警工作机制,有效防控廉洁风险,公司党委研究决定,在公司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并制定了《关于公司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公司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附件: 关于公司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湖北省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及五个配套制度(以下简称“1+5”文件)和省纪委、省国资委纪委的有关要求,更好地推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建立教育、排查、防范、预警工作机制,有效防控廉洁风险,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湖北省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暂行办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工作规划》和“1+5”文件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为主线,建立起查找风险在前、教育提醒在前、建章立制在前、监督约束在前的“四前”防控机制,加快推进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遏制和减少各类违纪违法行为,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国际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这个地区就产生了境外投资扩张的内驱力。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有些发达地区更是超过了4000美元,经多年外商资本的大量引进和积累,我国在纺织、轻工、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技术和水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关注到境外投资。然而,在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和布局网点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投资环境和法律风险没有充足的认识。 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法律风险 保障跨国成功投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和成本,因此,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获益,离不开对国外实体法律的了解和投资发生争议时的解决办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外国来华投资的合法权益,我国在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已与112个国家签订115个双边投资协定,不仅为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然而,由于面临着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经营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仍是极高的。 并购风险。企业并购一般不外乎扩大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提高利润率、分散投资风险、购买品牌等等。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有获取现成的销售渠道、规避欧美反倾销、配额限制等贸易壁垒以及利用国外高水平劳动力等目的更明确。 并购的法律风险以财务风险、汇率风险和融资风险为主。中、外财务系统不匹配、税收漏洞和其它未登记风险、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定价等都会造成并购项目实现不了预定的盈利目标。另外,投资者多数需要通过贷款筹集资金,融资及偿还币种的选

择就存在极大的风险,如果选择不当,在还款期内汇率大幅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极大损失。对国外的经济体制不了解,还有可能被认为触犯了反垄断法和危及其经济安全等等。 并购中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有吸收并购项目的技术能力和融资能力。必须与并购规划相匹配。足以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韩国的大宇公司的海外并购就是前车之鉴,当年的扩张成主要是关注企业海外市场规模,但终因资金链的断裂而未能续写神话。一些著名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60%-70%的合并案例是失败的。其中,3/4收购企业的股价下降20%以上,36%的企业能维持其收入增长,67%的中国企业无法获得交易时承诺的效益。 经营风险。经营阶段的法律风险有环保风险、知识产权、劳务、合同管理、公司治理以及母公司责任等等。不同的国际环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任何一个小的问题都有可能酿成巨大的危机。1989年埃克森公司瓦尔德茨油轮发生石油泄漏,因为违反被收购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被控要求40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江苏中江公司在“走出去”之初,曾经因为承建一条1800万美元的公路,而亏损2900万美元。 东道国法律、财税制度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当前,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国外企业,必须执行《萨班斯》法案,美国一些州已根据《萨班斯法》出台了州法律,中国公司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统计显示,大型美国公司履行《萨班斯》法中的有关“完善内部控制”的条款,第一年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平均成本就高达430万美元,而在美的中国企业了解这些州法律非常重要。 跨国产权风险。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概念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制大致经过这样的一个历程,由最初的行政措施的试行到中央政策主导与推动再到以法律为保证的规范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多维度政策化到法治化的历史变迁过程。针对国有企业改制,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核心,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 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60 号)、《关于印发<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08]28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释为支撑的法律体系。 其中,《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三十fh条对于企业改制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即本法所称企业改制是指:(一)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二)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

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三)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可见,国有企业改制是国有企业为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而 进行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行为,是政府、企业、企业职工、外部投资者、企业的债权债务人等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市场经济的重新调整过程。国有企业改制的形式,可以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二、国有企业改制中法律风险 (一)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法律风险界定及其分类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 号)对“企业风险”进行了明确界定,该指引第三条规定,本指引 所称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 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可见,该指引将 法律风险作为企业五大类风险之一,并强调了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性。从实践来看,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国有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相关法律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 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或改制行为参与者或相关利益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问题初探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问题初探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呈良性势头,但在实践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强、实施力度不够、操作不当、考核不力等问题。本文试对当前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探索提出国有企业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不仅对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赋予了新的实践,也是国家在国有企业推进防腐败体系建设时所使用的新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有利于提高国有企?I反腐倡廉的建设水平,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国有企业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试作剖析,并寻找对策。 一、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的意识不强 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的意识不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待提高。在领导干部层面,认为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务虚不务实,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不到直接作用;在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层面,对廉洁风险防控的

认识比较模糊,自身缺少相关知识,却不主动学、不愿意抓;在业务部门人员层面,对该项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有的甚至抵触、逆反。这导致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在思想源头上就出了问题,从而无法较好地落实。二是行动上存在形式主义。一方面,存在敷衍塞责的现象。有些国有企业不是把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而是把其当成一项临时性活动。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本不考虑廉洁风险防控能否取得实际效果,而是被动地接受、消极地处理。另一方面,是脱离实际。有些企业在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时,不顾及岗位特点、单位特点和行业特点,没有把廉洁风险防控与本单位业务工作和岗位职责进行紧密结合,开展工作时离题万里、大而化之,体现不了风险防范的指向性,起不到任何防控的作用。 (二)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的力度不够 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的力度不够,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相关知识普及程度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涵盖的知识面广,且有深度,其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需要通过学习加以掌握。但一些国有企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不愿意也不打算投入人力、财力组织系统性的培训和学习,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时也不够熟练、不够专业、不够规范。二是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缺少协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涉及的内容

《湖北省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及五个配套制度全文

《湖北省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及五个配套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规定和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文件要求,为在我省国有企业全面贯彻《湖北省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暂行办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本意见。 一、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我省国有企业贪污贿赂、失职渎职、违反财经纪律以及商业贿赂等案件仍然易发多发,涉案金额巨大,窝案串案增多,对进一步深化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增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拒腐防变能力、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内在要求,是整合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力量、提高国有企业预防腐败工作水平的重

要举措,是构建具有湖北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国有企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对国有企业廉洁风险进行预警、防范、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逐步建立完善具有湖北特色的国有企业廉洁风险教育、排查、预警、化解工作机制,切实保证国有企业权力行使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和领导人员成长安全。一要坚持预警防控和加强经营管理相结合。把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贯穿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预警防控和企业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二要坚持超前防范与严肃执纪相结合。对廉洁风险进行早教育、早提醒、早预防。同时,对腐败迹象及时预警、严肃处臵,依法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三要坚持制度防腐和科技防腐相结合。以健全完善源头治腐规章制度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18373647.html,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作者:杜婧修 来源:《对外经贸》2015年第10期 [摘要]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活动和资金运作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包括筹融资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等。为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提出应对融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以及加强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金融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对于“金融”的概念通俗易懂的理解是,对货币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从而使货币资金更好地发挥其效应。开展经济活动首先应考虑的是资金问题,因此离不开金融。金融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同时金融是能使经济活动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工具。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各国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危机的爆发往往会波及多国,困扰各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金融危机是一种风险的表现形式,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就会波及到很多行业,甚至导致社会动荡,为经济发展增添许多不稳定因素。金融风险也会呈现出多发性,因此应及时防范。如今世界各国已充分意识到金融风险的严重性,并分析自身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致力于研究防范措施,建立应对金融风险的预警系统,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稳定本国的经济。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所占比例很大,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因此本文从国有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角度,分析国有企业金融风险的成因并为国有企业应对金融风险提出措施建议。 一、国有企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国有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组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才能登记注册,其资产由国家所掌控。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其他任何企业都无法取代的,控制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同时也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起着稳定全局的作用。国有企业保障我国就业稳定,拉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价值。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通过金融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运用金融手段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金融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