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1教师版

7.1教师版

7.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A君是某集体企业技术人员,一年工资6万元,因带领部门技术革新今年获得1万元特别奖励。业余时间,他以技术入股,与人合办微型企业,一年可分得10万元,年初他将这笔分红再次投入到企业中,预计年底可多分5万元。今年底,A君按技术要素分配可获得()

A.11万

B.15万

C.16万

D.17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集体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公有制范围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是按劳分配所得,故工资6万元不是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因带领部门技术革新今年获得1万元特别奖励是按技术要素分配;以技术入股,与人合办微型企业,分得10万元是按技术要素分配;预计年底可多分的5万元是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且不是今年底的收入,不能计算;故A君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是11万元,A适合题意。

考点: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增长迅速,但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也成为政府不可回避的问题。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在再分配环节中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的有

①完善税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机制②整顿分配秩序,取缔过高收入

③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④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略

3.我国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其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A.按劳分配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够创造商品价值

C.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

【答案】C

【解析】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答案为C。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悬殊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④要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①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④错误;答案为C。5.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为此,需要()

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B.弱化按劳分配,强化按生产要素分配

C.强化非公有制经济,消除收入差距

D.增加发明者、创新者的劳动报酬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合理分享创新收益,也就是说国家要尊重技术、人才,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建立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A说法正确;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故B说法错误;C消除收入差距,过于绝对,明显错误;D增加报酬,说法错误,应该是按贡献获得报酬。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6.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将于2015年年初开始实施,央企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将根据上年度央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倍确定,绩效年薪不超过基本年薪的2倍,而任期激励收入则不超过年薪总水平的30% 。这反映了()

A.公平是效率的前提

B.政府取缔过高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C.再分配调节机制更加注重公平

D.国家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目的是抑制央企高管获得畸高薪酬,缩小央企内部分配差距,使得央企高管人员薪酬增幅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所以是国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表现,应选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所以A错误。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所以B错误。题中未涉及再分配,所以C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7.某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1400元,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订了职工本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也越来越红火。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按劳分配中的比重②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③在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④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说法错误,因为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材料中的该公司并没有明确是共有还是私有,应排除;某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1400元,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订了职工本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体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在的比重,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理顺了企业与个人的关系,③正确;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也越来越红火。体现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④正确;材料未涉及理顺企业与国家关系,排除②;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

8.2014年12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体现了()

A.国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B.国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C.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十分完善

D.我国居民的养老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了健权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属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A适合题意;B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

的表现,不适合题意;C、D说法是不科学的,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其积极的经济意义在于()

A.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带来新的不公平

B.体现了我国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C.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D.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故C适合题意;A是错误的;B、D材料没有体现,本题答案选C。

考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0.2013年3月1日起,山东省实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1380元、1220元、1080元三类,平均增幅12%。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

A.获得劳动权益的基础

B.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体现

C.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D.初次分配重视公平的措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履行劳动者的劳动义务是获得劳动权益的基础,而不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获得劳动权益的基础,因此A不符合题意,排除;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主要是在初次分配环节,而不是再分配环节,因此B不符合题意,排除;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因此C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现社会公平。

1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和实现公平,就必须()

①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③加大收入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扩大就业,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较为简单。维护实现社会公平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因此①②符合题意,应选;再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加大收入调节力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③符合题意,应选;④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公平,应选;因此答案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实现社会公平。

12.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说明()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这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答案C正确;公

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而不仅仅是对立的,A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公平的重要性,因此B不符合题意,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

13.据上海高新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服务中心统计,全市1300家认定转化项目企业中科技人员持有总量超过5亿元,人均近50万元,科技人员的技术收入股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资本要素分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科技人员的技术收入股”,科技人员的技术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因此答案B正确;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按劳动要素分配和资本要素分配,因此CD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

14.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26000元

B.36000元、19000元

C.49000元、21000元

D.44000元、11000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把握题意的主旨,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国有企业工程师”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个人专利转让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个体杂货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房屋出租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因此可以得出答案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

15.从2014年9月1日起,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从原来的1470元/月提高至165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也有提高。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可能带来的影响,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中重要作用

B.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C.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效益

D.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A选项中“再分配”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不一致,错误,所以选A;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增加了企业成本负担,督促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益,B、C、D说法正确,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6.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 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 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l。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

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

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政府采取的“再分配”的措施,②中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的措施,与题意不符,不选;③中增加贷款主要目的发展农业,促进农业的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直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选;①④属于再分配措施,且符题意,所以正确选项是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17.收入倍增计划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倍增计划中收入倍增者指的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翻一番。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实现收入倍增”应该()

①在初次分配中着力提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

②普遍降低税收起征点

③在再分配中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

④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初次分配中着力提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在再分配中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有利于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普遍降低税收起征点会增加税收负担,故排除;题肢④与“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不符合,故排除。故答案选A。

考点: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18.针对杜会广泛关注的国有垄断金融机构收入中“高管干一天,柜员干三月”“薪酬标高,旱涝保收”等现象,有专家指出,“高管”的薪酬要与市场水平看齐、与业绩关联。这一观点()

①既有利于提高效率,也体现了分配公平②强调了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④是按资分配方式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对国企高管、垄断行业限薪,“高管”的薪酬要与市场水平看齐、与业绩关联,这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按劳动和贡献分配,调节过高收入,提高效率,促进社会公平,故①③符合题意。题中着重强调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②与题意不符。④错误,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19.财政部下发通知,决定自2014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国有独资企业应交利润收取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

①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

②使利润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③有利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④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①③适

合题意;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是税收,②是错误的;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收入分配的公平

20.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

①坚持共同富裕目标,避免收入差距

②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③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

④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①是错误的;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完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③是错误的,②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21.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这种为补充公共物品的无偿支出,体现了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这表明转移支付()

①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形式

③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④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这种为补充公共物品的无偿支出,体现了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充分说明了转移支付是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举措,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范畴,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故①②两项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③④两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

22.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以下能够有利于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措施是()

①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

②坚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并重

③实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

④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

①②两项中的措施强调的是提高效率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③④两项中的措施有利于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相关知识。

23.财政部下发通知,决定自2014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国有独资企业应交利润收取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

①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

②使利润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③有利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④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财政部决定自2014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

24.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

①坚持共同富裕目标,避免收入差距

②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③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

④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②④正确符合题意,①避免收入差距的说法错误,排除,③说法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所以本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

25.我国一贯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各项中属于再分配内容的有()

①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②从货币资本中获得利润、利息

③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④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分配,分配的主体是企业,②④两项都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不符合题意不选。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的重新分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税收和社会保障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①③两项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收入的再分配。

26.“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五代(iPhone5),我只能去买五袋苹果”。这启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①为收入的公平分配提供制度保证

②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大幅度增加人们收入

④做大蛋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你去买苹果五代(iPhone 5),我只能去买五袋苹果,说明人们的收入差距较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为收入的公平分配提供制度保证,做大蛋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①④正确。②本身说法不对。③大幅度增加,不对。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如何缩小收入差距。

27.2013年11月6日,中国改革论坛网《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深化改革》一文指出:促进社会公平,要重点保障财产、所得和本人权利公平,着力在财产收益、初次分配、再分配调节等关键环节深化改革。下列说法中,属于国家的再分配措施是()

①合理规划预算支出,加大财政对民生建设的支持

②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形成国家、集体(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国家再把它手中集中的财富再在全社会进行分配,这就是再分配。题干强调国家促进社会公平的再分配措施。主要有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缩小差距;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中低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整顿隐形收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差距。①③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现,适合题意;题肢②④皆属于促进公平的初次分配措施,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28.对下面漫画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分配领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②说明需要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③说明需要整顿分配秩序,抑制垄断行业高收入

④说明需要政府保护合法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反映的是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①②符合题意,入选;漫画反映的不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③不选;④与漫画无关,不选。故选A。

考点:维护社会公平

点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9.农民财产性收入是依靠农用地、宅基地、自有资金、集体经济等财产获得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下列属于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有()

①购买股票需获得的股息红利收入

②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获得的收入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收入

④最低生活保障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财产性收入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①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③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均入选。②属于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④属于社会保障收入,不选。故选B。

考点: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方式

点评:学生要理解财产性收入的含义,区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0.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农民流转土地而获得的收入属于( )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②按劳分配③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土地流转就是农民把在农村闲置的土地转租给他人,作为投资的一种方式,凭借土地获得收益。故答案为B。

考点:分配方式

点评:多方面理解我国的投资方式及其与之相关的分配方式。

3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条件是( )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要求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④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②讲的是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不属于现实的经济条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考点:分配制度

点评:本题主要采用排除方法。

32.“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关键词是“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数量”,而可分配的产品数量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分配方式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换句话说,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故A符合题意,可选;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错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故B错误。

考点:分配方式

点评:选择题的解答要关注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

33.近年来,个税起征点调整、提高工资收入、打破行业垄断等事关国民收入分配、缩

小贫富差距的众多议题,日益成为牵动中国民众神经的“敏感话题”。下边漫画启示我国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做到 ( )

A.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B.控制行业规模,防止行业垄断

C.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效率 D.坚持效率优先,不断拉开差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漫画反映的是行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B项中没有涉及分配的问题,故不合题意,不能入选;C项中“更加注重效率”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D 项中“坚持效率优先,不断拉开差距”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国民收入分配

点评:考生要认真分析漫画,关注漫画中的相关文字的说明和注解。

34.三年前,小张在股市低迷时用积攒的工资购买了W企业10万元的股票,一直持有到最近才卖出,并为他带了2万元的收益。这2万元收益的来源和分配方式分别是( ) A.上市公司的利润、经营管理收入 B.上市公司的股息、生产要素收入

C.股票买卖的差价、生产要素收入 D.上市公司的红利、劳动要素收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股票投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这部分来源于企业利润;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故答案为C。

考点:股票的相关知识

点评:考生要熟记教材关于股票的相关基础知识。

35.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下列表述中,能正确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①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出口,但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旅游

②纸币发行量过多易引起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

③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增加其消费需求量,同时也会其扩大市场供应量

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的许多“双刃剑”现象,指的是同一事实或措施,可能带来有利的一面,也可能带来不利的一面,注意是“同一事实或措施”,②因此不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纸币发行过量过多和纸币发行不足;③说法错误;①④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考点:汇率、纸币、供求关系、分配

点评: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

36.农场主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城市人,土地多以10平方米为起点单位,每平方米一年的价格为60~70元不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农场主的收入取决于土地要素的使用价值

B.农场主出让土地经营权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

C.农场主所获得的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农场主所获得的租金源于流转土地所创造的价值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农场主仅仅是出租了土地,并没有在运用土地后(建房,种植等)一以此创造价值只是出租,并没有流转土地,故AD不选;题干与区域差距无关,故B不选;租金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故答案为C。

考点:分配方式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就在于了解农场主获得收入的方式。

37.2014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7%,这是继2012年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实际增长第二次跑赢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这表明在我国()

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

B.收入分配已经实现公平

C.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D.城乡收入差距基本消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二者增长幅度相当,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略高于GDP增幅,这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C说法正确;ABD从材料中不能看出,与题意不符。

考点:国民收入分配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二者变动要基本相当,否则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8.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正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守护社会公正,政府要()

①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保障作用

④充分发挥市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收入分配格局,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①正确;要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并不仅仅是提高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说法错误;守护社会公平,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③正确;充分发挥市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会加大收入分配不公平,④不符合题意;答案C正确。

考点:收入分配公平

点评:本题主要是涉及到收入分配的原则,在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3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这体现了()

A.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

B.国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C.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

D.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这说明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C正确。A错误,公有制为主体。BD与材料没有关系。正确答案为C。

考点:考查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

点评:认真审题,理解好“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的意思,有助于学生选择正确答案。

40.在我国现阶段,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私营企业工人的工资

C.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

D.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所以C 正确。A错误,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进行分配。BD错误,属于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考点:考查按劳分配。

点评: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41.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63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_____元。(

A.175 B.630 C.84 D.28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63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那么他的应税额为6300-350起=2800元,收照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该工程师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500*3%+1300*10%=175元,A正确,应选,B、C、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税收及其种类。

点评:本题主要是计算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本题需掌握我国的税收制度:除去不需缴费的部分,剩下部分分阶段交税

4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别属于()

①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

②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属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所得,属按劳分配所得,是合法的劳动收入。①④当选,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考查分配方式。

点评:分配方式是选择题考试的重点内容,而且学生对于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的分配方式容易记错,得分率较低,需要重点掌握,牢固记忆,该题难度偏大。

43.江苏省曾在发展创新型经济中实施“协商薪酬制度激励员工创新计划”。计划规定实行劳动、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可重点协商确定职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科技创新的奖励措施、奖励标准等。这样做()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确立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④有利于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江苏省曾在发展创新型经济中实施“协商薪酬制度激励员工创新计划”,这样做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①③正确。②本身不正确,按劳分配为主体,④与材料不符,故选B

考点: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

点评:熟记我国的分配制度,需要有一定的材料分析与结合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难度适中。

44.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我们之所以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因为()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的原因: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①③正确,②错误,④错误,按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故答案为A。

考点:考查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较低。

45.“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做到()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

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求我们要做到: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有收入差距正常,但差距不能过于悬殊,③错误;①②正确;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错误。该题选A。

考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采用排除方法。

46.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1/3将来自贫困地区。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②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③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说法太绝对,③排除;缩小收入差距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不能完全依赖市场,④排除;正确答案是A。

考点: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本题难度不大。

47.某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1400元,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订了职工本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也越来越红火。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按劳分配中的比重

②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③在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④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幅度均属于初次分配,所以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②不选,③④符合题意入选。

考点:效率与公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要求考生对这些知识加以理解和记牢,同时需要考生认真审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体,排除干扰选项。本题难度适中。

48.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②分配不合理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③分配方式有时对生产起决定作用

④收入分配要注重公平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生产决定分配,③观点错误;题目强调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收入分配要注重公平原则,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效率问题,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社会公平的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社会公平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49.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养老金“并轨”是基于()

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②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制度的“二元”差异

③实现社会公平,为创造经济效率提供物质保证

④促进城乡养老待遇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实现城乡养老金“并轨”与增加收入无关,①说法错误,应排除;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③说法错误,应排除。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收入分配的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收入分配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50.我国自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试点实施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所谓“以房养老”,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对“以房养老”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是政府主导运作的新型养老模式②当事老人与保险公司是一种借贷关系

③它是一种有风险的投资理财行为④是我国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基本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以房养老”是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保险公司,故①说法错误,应排除;④夸大了“以房养老”的作用,应排除。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投资理财的知识。

点评:本题考查了投资理财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51.下表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

针对上表反映的问题,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①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③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④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为了缩小城乡与财政、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增长差距,应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同时应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故入选。①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是过去的提法,现在提倡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距,应该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而不是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故排除。

考点:收入分配公平

点评:正确审图,提高考生对图示的总结概括能力。

5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六代(iPhone6),我只能去买六袋苹果。”要解决这句话所揭示的问题需要我们()

A.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财富

B.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大幅度增加人们收入

C.完善收入公平分配的相关制度

D.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你去买苹果六代(iPhone6),我只能去买六袋苹果”,体现了收入差距的存在,因此要解决此问题就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完善收入公平分配的相关制度,C最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不能起决定作用;B说法不合适,大幅度增加人们收入,应是大力发展经济,而不是用财政税收政策;A与C相比,C的说法最直接。

考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点评:增加居民收入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实现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天价工资”“灰色收入”“隐性收入”“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等不合理的分配现象,党和国家十分关注和重视分配制度改革。回答下列小题。53.党和国家之所以十分关注和重视分配制度改革,是因为()

①收入分配差距是分配不公的重要体现

②分配制度改革事关人民福祉和经济发展

③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4.面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现实,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③通过立法限制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再分配中注重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53.C

54.A

【解析】

试题分析:

53.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国重视分配制度改革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因为分配制度改革事关人民福祉和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选C。①错误,收入差距过大才是不公平的表现;④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考点:我国的分配制度

点评:从经济角度分析重视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因,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和分配的意义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维护人民利益。

54.针对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我们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选A。③错误,过高收入要调节,但不是限制;④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考点: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

点评:根据经济生活的基础知识,主要是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采用排除方法,排除错误选项。

55.收入的增长,一个是绝对增长,取决于微观领域内企业内部的机制,国家可以考虑为企业员工工资增长制定基本的导向,建立劳资双方之间公平对话的机制。另一个是相对增长,是指物价降下来,相当于老百姓普遍涨了工资。上述材料表明,收入的绝对增长()

①受国家分配政策导向的影响

②受整个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影响

③取决于具体企业的济经济收益状况

④受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的影响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符合题意,国家财政过多,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反之亦然。②不符合题意,这属与收入的相对增长。③不符合题意,这不属于国家调控的范围。④符合题意,初次分配是在企业内部,更注重效率。因此保留①④,选择C。

考点:财政收入与个人分配的关系、初次分配

点评: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初次分配在企业内容,更注重效率。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56.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规定国企高管应根据经营业绩获得适当的薪酬,标志着国企负责人薪酬及职务待遇管理进入务实阶段。国企“高管限薪令”的实施有利于()

①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④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效率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国家规定国企高管应根据经营业绩获得适当的薪酬,国企“高管限薪令”的实施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体现了②③。④选项说法错误,错在了“消除”;①选项与题意无关;答案选C。

考点:效率与公平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选项必须和材料密切相关,和材料无关的选项和错误的选项不能选。

57.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拉开收入差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党和国家倡导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A说法与现实不符,;C

说法错误,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说法错误,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不会是合理的。所以排除ACD.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点评:本题用排除法即可

58.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在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是()

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②提高企业增值税率

③调节过高收入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②与题意无关,舍去②,答案选C。

考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点评:考生要注意审题,题干要求从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所以用排除法即可。59.2014年8月15日,《不动产登记哲行条例(征求惫见稿)》发布。不动产登记成熟时便是房产税开征日.财税和房地产领城的专家表示,开征房产税,除了增加房产的持有成本、抑制投资和投机需求外,其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收入分配,分好社会财富的“蛋糕”。为了分好这个“蛋糕”,政府应该()

①加大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②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调控政策

③保护合法收入,抑制过高收入,调节非法收入

④制定企业工资方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征收房产税的意义在于调节收入分配,分好社会财富,即对国家各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发挥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①②正确;题干中针对不同的收入水平没有制定具体的调节方案,故③④不正确。

考点:宏观调控

点评:题干是以征收房产税为依托来考查税收的调节作用。

60.“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守护社会公正,政府要()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②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积极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④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同时积极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入选。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影响的只是社会部分群体,并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公平的实现

61.促进社会公平,要重点保障财产、所得和人本权利公平,着力在财产收益、初次分配、再分配调节等关键环节深化改革。下列说法中,属于国家的再分配措施是()

①合理规划预算支出,加大财政对民生建设的支持

②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合理规划预算支出,加大财政对民生建设的支持,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属于再分配范畴,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而不是再分配,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是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再分配

62.甲、乙、丙、丁四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乙是一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是某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工作一年后,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

B.甲和丁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C.乙和丁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D.乙和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的条件是在公有制范围内,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其工资收入是按劳分配,而将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的收入则属于按技术要素进行的分配;乙外资独资企业工作,其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获得的分配;丙作为个体经营户,其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获得的分配;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既然持股就说明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以,答案选择C。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63.某乡土地集中连片流转6万亩后,离地农民不但定期得到土地租金和上级财政惠农补贴,而且还可以空出大量时间来打工赚钱,农民领上了“租金+薪金”的“双工资”。材料中农民凭借土地经营权流转取得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人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承包经营所得分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农民凭借土地经营权流转取得收入并不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必须是在公有制范围内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凭借土地经营权流转取得的收入与劳动无关,并不属于按个人劳动成果分配,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凭借土地经营权流转取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入选。D选项观点错误,分配方式中并不包括按承包经营所得分配,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

64.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通过土地入股流转获得收益是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同时由于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该人的收入会受到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故入选。③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通过承包土地流转入股获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题中程秀的收入中租金并不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领取的工资也不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只有领取的分红受到其影响,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分配方式

65.最近,杭州、宁波等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产生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②产生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④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农民获得的收益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①正确,②错误;材料中的土地流转改变的是土地的使用权不是所有权,农村土地集体性质没有改变,所以③错误,“土地换股权”模式有利于农民更大限度的获得利益,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所以④正确。因此,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

66.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要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这句振奋人心的话意味着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下列选项的序号从下图的上排M开始,按所示顺时针方向,正确的是()

①工资收入增加②生产供给增加③消费需求增加④劳动需求增加

A.④①②③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就业充分能够增加居民收入。M对应①工资收入增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劳动者收入增加,就会增加用于消费需求;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需求增加、市场商品的畅销能够带动生产的发展,促进生产供给增加;企业生产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劳动需求增加。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67.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②效率低会影响公平,阻碍生产的发展

论管仲的监察思想

论管仲的监察思想 程希 政法学院0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702034 中国的监察制度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就对此有过不少论述,其中法家最早并较为全面地提出了监察思想。而作为“齐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的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涉及到了社会的多个领域,这其中也包括对监察制度的一些理论。 管仲,又称管敬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名夷吾,字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帮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但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的保举,任用其为卿,尊称“仲父”。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分国都为十五个士乡和六个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设置选拔人才的制度,士经三次审选,可作上卿的辅佐;将士乡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的军事编制进行组织。征税按土地好坏分等,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由官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使得齐国因此而国力富强,遂在此基础上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与商鞅、韩非子等三晋法家相对立的“齐法家”的代表人物,有著述总集《管子》。 管仲的监察思想,在监察目的等多个方面皆有所论述,具体而言,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国之本在于治官 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加强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逐渐受到重视。在君臣关系上,管仲认为君臣之间纯粹是权力与利害关系,并无信义可言。他将臣分为七种:即“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乱臣”、“奸臣”,其中只有法臣为治国之吏,其他皆为害国之臣,害国之臣是为“社鼠”,若不能控制百官的枉法行为,“而求上之毋危,下之毋乱,不可得也。”《管子·立政》中说“治国有三本”,中心就是吏治问题,官吏治不好,“属数虽众,非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以任国也。”治吏而令官吏守法是国家与君主生死存亡之大计。 (二)事断于法,法不阿贵 先秦的法家一般都认为,要加强君权、制臣治官,必须打破周代“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取消贵族特权,即实行“不别亲疏,不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所有人的行为都应当由法来裁断。《管子·七臣七主说》中提出:“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而《管子·任法》则是进一步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即使是法律的制定者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这一理论,与封建领主的世袭特权严重对立,为封建地主阶级以法治吏的监察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无法避免的是,这一理论只是一种理想,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地主阶级在执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徇私枉法和违法乱纪,在皇权的专断之下,君主极易随心所欲地歪曲、破坏自己制定的法律,以言代法。 (三)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 《管子》一书中多处提到应当设置专职监察官的问题,《管子·君臣上》中说,是故有道之君,“下有五横以揆其官,则有司不敢离法而使矣。”而选择监察官员之标准则在于“廉以摽(监)人”,其意就是只有廉洁奉公的人才能发挥监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提升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没有教师的发展,一定没有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归纳起来,我系主要采取以下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一、提升系领导素质,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系主任作为系部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策划者和引领者,首先着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系主任应该致力于营造民主、开放和合作氛围,通过有效的课程实施培训,支持、服务、引导教师的课程实施,引领教师创新改革,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充分鼓励和尊重教师在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创造性劳动,引领教师成为课改和教改的。系领导不仅特别关注教师的教,更引导教师关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二、加强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研究,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1.师德培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首先是开展了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包括多媒体,影像制作等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因材施教、因学施教的能力。看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了解著名高校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的改革方案和效果,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领会和吸收,同时,鼓励老师出去参加学科会议和相关课

程教学的培训。 3.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自身的教研意识,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课程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要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 三、开展业务大练兵活动,增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听评课和优质课评选,是系部和各教研室一直要坚持的方法。人人讲公开课,教研室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每期都要进行,而且每次讲课要求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最后推选出的选手在全院上观摩课,学院对这些选手大力表扬和奖励,营造出积极参与听讲评课活动,通过赛课和观摩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和践行者。 四、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反思是教师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真正找到恰当的反思点,坚持认真反思的教师比较少,更多的教师是在应付,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并不是仅仅检查教师有没有反思,而是重视教师反思的质量,注重教师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的反思,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并且将反思内容在教研活动上公开,让广大教师参与评议。 五、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最新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现代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地为加快人才培养以及复合型人才开辟了新的天地。教育现代化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教育改革课题。下面谈谈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意识的提高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越来越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现代化教学的意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频率明显提高。 二、媒体教学促进教师教学上的交流 实施多媒体教学以来,我深深体会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的内在需要。老师的公开课,说课,评课,已经成为一件平常而有益的事。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教师对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完全显示出来,有利于教师间的交流、探讨,促进教师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实施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学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老师们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种积极使用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氛围。教师人人会使用计算机,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教学,都能自行设计制作CAI课件。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在位进修,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跨越,提高

自身素质。 四、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实现“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转变。由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受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自卫我价值观的影响,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合理利用多种媒体,使得课堂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信息数量多、质量高;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气氛。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各要素起到了很好的确促进作用。

苏洵《管仲论》赏析

苏洵《管仲论》赏析 《管仲论》古文赏析【作品介绍】《管仲论》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并批评了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代为“不知本”。同时以晋国在文公死后有“老成人”执政为例来对照论述,还以史蝤荐蘧伯玉、萧何荐曹参作对比证明。全文析理精细,反复对比,层层深入,笔锋流畅犀利,见识独特,很有说服力。【原文】管仲论①作者:苏洵管仲相威公②,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③,威公薨于乱④,五公子争立⑤,其祸蔓延,讫简公⑥,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⑦。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⑧。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⑨,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

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注释】①管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教师教学成长的过程中,求知始终闪烁着永恒的价值。中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为教师知识修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更多丰富的学习、提高、充实的机会,如学历教育、进修培训、自学反思等等,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可供选择的途径。 1.多方面摄取信息,争做通才教师 教师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也是完成时代赋予教师神圣使命的基础。教师只有自身知识积淀丰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高屋建瓴,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关于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是他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知识。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时,他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 在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最新的教育、科学、教学视频、文化成果可以很快地传播,人人可以共享。教育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师重视终身学习,破除传统的封闭性,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那种只埋头于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教师,很大程度上会使自己的教学脱离时代,脱离现实生活。因为当今的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无法系统地把该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概括和吸收进去,更不用说描绘清楚该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如果在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各类各门学科走向综合,这正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麦克斯.普朗克所言:“科学是内在的整体,他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当今教师,不少人努力加强与自己教学视频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少在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增强自己智能的复合性。当今的许多教师,还把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未来学等学科当作攻玉的他山之石,不断地将新学科知识融入自己的专业知识之中,向“博、大、精、深”迈进。 2.阅读理论书籍,适应现代教学课改要求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较之现行教材有很大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的发展,较好体现了师生、生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在表现形式和陈述方式上特别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为学生所喜欢;对于教师来说,新教材展示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但并不局限于学科结构,教科书既是教学的依据,又是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这一切要求课堂教学建立起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模式。在这种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氛围中,实验区的教师“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一种久违的、渴望已久的东西回到他们中间,

《管仲列传》原文及逐字逐句翻译【全】免费_高二语文

管仲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把这种)。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等到)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推荐)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分财利多自与(自己拿),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干),知我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他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关 于 管 仲 的 法 律 思 想

关于管仲的法律思想 内容提要:通过分析春秋时期的基本历史状况和简单介绍管仲的法律思想,分析管仲法律思想的得与失,并思考法律思想与时代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关键字:“井田制”、“百家争鸣”、德化、四维、修旧法、与民分货、三国五鄙、 一、春秋时期基本历史状况 1、社会阶层分化的变动 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相对来说是整齐有序的:君主、卿大夫和士(官员、武士和贵族的家宰)组成了统治集团。然而,这种整齐有序是短时期来看的,从长远来看就可以发现一些显著的变化:首先,名义上的君主的权威被卿大夫所篡夺,君王被大夫和贵族联合起来废黜掉。其次,士阶层,一反以前不显眼的态势,开始加入了创造历史的行列,尤其是春秋末期,士变得最为活跃。最后,在原来的奴隶和奴隶主这两个对立的阶级以外,又出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手工业者。在奴隶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矛盾激化的同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旧的社会秩序被完全打乱,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缺乏解决争端与保持和谐关系的统一标准,连续不断的战斗是唯一被证实了的生存之道,因此大家都认为战争是正当的。 2、经济的转变 首先,这一时期,土地所有权逐渐从奴隶主贵族手中转移到独立

的庶人等非贵族的土地所有者手中,奴隶制的“井田制”受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挑战,公元前549年,鲁国“初税亩”改革正式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开创了租税取代力役的封建土地制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其次,每个国家控制地域的扩大使商人能在更为广大的地域安全旅行,列国频繁的接触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地方产品越来越专业化以及货币的出现,商业活动开始盛行,工业变得专业化且规模逐渐变大,城市化作为一个新的因素开始出现。 3、观念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与变革,必然要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都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从而揭开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思想观念在仙湖的冲击中发生巨大的转变。首先,君主与大夫的关系从家族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神权思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然神权法思想进一步动摇,重民轻神思想兴起。其次,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弑君杀父,与革旧立新之事不断发生,宗法“礼治”思想衰弱,“法治”思想开始萌发。最后,随着人民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劳动者身份的变化,奴隶主贵族“折民惟刑”的传统思想受到打击,重视“德化”和“以德服人”的思想有所发展。 二、管仲简介 管仲(?—公元前643年),又称管夷吾、管敬仲,郑国颖上人,。他出生于平民,曾与鲍叔牙一同经商,曾在贫困中度日,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由于鲍叔牙的推荐,委任管仲为相。此后,管仲主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也是验证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我们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呢?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课堂驾驭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评价教师能否掌控课堂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成熟成长需长期的艰苦训练.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所以加强理论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多读一些教育理论,多读一些教育名人名著,与名人同行,与名著同行。 二、潜心备课,研究教学方法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可以说,不备课就不能上课.备不好课也上不好课.其实,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应从提高备课水平和备课能力入手。多研究学情、生情,多注意教育教学方法、方略;同时多向同行学习也不失一种好方法。 三、重视情感投入,营造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爱学习某科其实就是爱某个老师。所以我们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关心、呵护、爱护学生,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善意,就会对学习感兴趣,最起码不讨厌学习。

四、精心设计,活跃学生思维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则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上,使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驾驭能力强的教师善于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向学生提出不同程序、不同类型的问题。 五、提炼教学语言,凝聚教学思维 教学语言是教师施教、传输教学信息的最基本的形式。可谓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课堂驾驭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就是教学语言的运用.所以教师无论备课,还是在课堂上都要精心地选择、推敲和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切实地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地总结,反思,改进.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成长中不断地走向成熟。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小学吴闯 随着我国计算机教育的日益普及、中小学计算机配置数量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近几年来,人们在利用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小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本文就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的有关原则、方法和实现途径三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的概念。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是电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以计算机作为教育媒体,应用计算机所具有的能处理文字、图像、声音、能自动控制、存储记忆等功能,辅助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模拟实验、帮助学习、复习、辅导课外练习以及测验考试等。从50年代开始美国的几所大学便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到70年代CAI在各国普遍发展,我国CAI起步较晚,但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发展较快,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开发研制多媒体教学软件。 二、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工作的指导原理。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应遵循以下几条教学原则。 1、兴趣与目的相结合的原则 CAI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以图、声、文并茂,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它又以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坡度减小,吸引着学生自觉投入教学过程。学习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兴趣对于人的知识增长及其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学生学习兴趣是易于引起波动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地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性。 2、反馈调控与必要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软件的编写中,对一个知识体系的传授,首先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并在实际教学中找出学生在掌握这一类知识的常见病与薄弱环节,按好、中、差三个层次进行设计,并对学生可能犯的错误作事先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与练习以及测试中所犯的错误,认真分析错误,并及时对学生作必要的答疑解惑。根据计算机反馈的情况,可自动调控教育进度(学生自我调控自学进度或由教师调节教学进度)。 3、指导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计算机引进课堂教学,改变了原有的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这并不是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不是无师自通。教师在CAI中是以启发诱导、答疑解惑、归纳总结为主要任务。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以最佳方式教会学生;学生在CAI中是主体地位,要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就要强调学生自学。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符合小学生培养目标,也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实验证明,进行CAI教学的班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高于其它班,这是因为在CAI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选择他所需的教学内容,进行自学与训练,其中受到计算机的自动调控与学生自我调控。学生从错误中纠正自己的学习行动,从成功中获得喜悦。 4、个别化教学原则 解决因材施教比较学生的学科水平与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

完整版仁者爱人高考复习资料2018教师版

》高考复习资料之四:仁者爱人《论语(选读)一、复习目标)背诵并理解重要语录。(1 )了解“忠恕”内涵,认清孔子“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2 (3)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二、课文梳理1.解说“仁”的内涵——忠恕对己(修身首要,学文次要)入则孝章(1.6)——孝弟立本,谨信持身,爱众亲仁弟子,对人)——(4.15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章)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章(5.12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章(6.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章(36.30.实践“仁”的途径——能近取譬(仁之方) 5.26)立志于仁:颜渊、季路侍章(言行求仁:厩焚章(10.17),问人不问马,以人为本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章(7.9) 师冕见,及阶章(15.42)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章(9.10) 子钓而不纲章(7.27) 4.评价“仁”的标准 管仲非仁者与章(14.17)——重大节轻小信(孔子认为仁的最高标准是看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是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 5.探讨“仁”与“圣”的关系——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章(6.30) 《论语》全书大都说“仁”大于高于其他范畴,如大于高于礼、义、忠、信、亲、庄、敬、恭等等。唯独此处提出更大更高的“圣”的范畴。这恰好说明,“仁”主要是指一种心 理情感和精神境界,“圣”则因包括外在功业的整个客观成就,所以“大”于仁。由此亦可 见孔子颇重“博施于民”的功业成就。 ——李泽厚《<论语>今读》 三重要思想 (1)“仁”的内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教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2)“仁爱”与“兼爱”: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墨子的“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 (3)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而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看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指责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知礼”孔子否定管仲另一方面,匡正天下的突出贡献; 也像国君一样建立“三归”、“反坫”、“塞门”。 (4)推己及人: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想到其的他的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了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刚从重点院校毕业,这些青年教师尽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教师背景,在教学理论、策略、方法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广大青年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同时努力多参加教学实践和一些教学竞赛,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技巧,以便让知识通过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如何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首要环节。 我们青年教师进入教师岗位不久,工作阅历浅,教学经验不足,备好课显得尤其重要。一堂课整体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前备课的质量。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课下却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个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并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和专家的指导,以达到吃透教材,熟练掌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 (2)设计合理的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脉络清晰。一般英语对初学者来说都比较难,所以教学思路要特别注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备教材的同时,关键还要备教法。要让整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的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真正因材施教,全心全意付出,认真备好课程和教法。 (3)目前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英语教学应引入更多的图片和动画,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扎实的基本功,是讲好课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打铁先得自身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不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就会使学生失去专心听课的兴趣,久而久之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课堂学习的恶性循环。因此英语专业的青年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让自己具备有一定吸引力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艺术。 三、依赖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点评,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教研工作一般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研员负责,相关课程的优秀教师为核心,围绕课程建设,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并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团队建设。我们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团队定期开展的教学活动,定期交流教学体会和经验,交换教学意见,让他们指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我们青年教师还要多上课堂听课,积

教师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

教师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胡桥中学夏志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下,勇于实践,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新课程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正在为愈来愈多的师生所接受,新课程的实施经验在不断涌现。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新型教师队伍正在孕育和成长,广大中小学教师如何对待这次改革实在是太重要了。教师的认识和行动将决定这次课程改革的前途和命运。在这次改革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教师应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 一、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当今已进入了计算机网络时代,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技能,一个教师如果不懂电脑的基本知识,不能熟练地运用它,何谈多媒体教学呢?只有掌握了使用电脑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才能为多媒体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网络学习提供必备的条件。 二、正确理解处理卫星资源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了解卫星通信的基础知识,明确卫星资源的应用。卫星资源量大,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去选择接收和应用,教师对卫星资源利用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学科教师对卫星资源不熟悉 许多教师认为卫星离自己太遥远,对利用卫星传输的资源有距离

感,不熟知卫星接收到的资源,对其接收形式、观看形式、查找方法、应用过程不了解,因此学科教师对其既有神秘感,又有畏惧感,不敢熟悉资源,不愿意了解资源。 2、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不高 许多教师都有使用资源的意识,但是缺乏资源整合的能力,会用的计算机软件仅限于文字处理软件和Powerpoint,对其他的资源整合工具(如Authorware)和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不掌握或者使用不够熟练。还有些教师对软件根本一无所知无从下手。此外,一旦设备出了问题,常常是无人会修或等人来修,致使设备闲置。 3、教师缺乏利用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 某些教师在将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时,在教学策略的把握上存在问题,缺乏具体可用的案例和指导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将资源作为向学生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而在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上缺乏相应认识。针对上面的问题,可采用下面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利用假期等时间集中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可以提高他们对相关软件和设备的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教学作用。 2、开展培训,把如何应用作为重点 把有效使用卫星资源上课,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作为主要内容,还要对学科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培训,使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释义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释义 枭雄曹操是很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关于他的荒唐故事有很多,其中就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下面是分享的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一起来看看吧。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出处《左传;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后汉书;袁绍传》载:“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三国志-武帝传》:“建安(196-220)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出处原文 《左传;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春,齐侯(齐桓公)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楚成王)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佚也,《书;费誓》马牛其风)。不虞(料也)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召音邵,召公奭)命我先君大公(姜太公)曰:五侯九伯(音霸),女实征之,以夹(音挟)辅周室。赐我先君履(践履之界),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音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求问也)。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

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许慎故里)。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获也)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英文读法 to have the emperor in one's power and order the dukes about in his name; to usurp power by holding the emperor as a hostage and acting in his name and (With the emperor as feudal order)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近义词 挟天子而令天下 语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曹操 挟:挟制;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和柳宗元是对好朋友,曾巩曾携欧阳修、王安石访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 公元907-960年为中国的五代十国。 五代指的是如下五个朝代: 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0-960年。 十国指的是以下十个割据政权: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 唐宋八大家个人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

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艺术风格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他的散文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著名的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有《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多媒体的学习 推进教师成长

多媒体的学习推进教师成长 教研活动的职责:不仅是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而且承担帮助教师提高各种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责任。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成为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学过程中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它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上海市学前教学纲要》提出:“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学习、掌握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是时代的要求。 为此,我们以多媒体制作和运用为切入口,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制作的学习,帮助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师全面的提高。在刚开始进行学习的时候,许多教师都有顾虑:1、对计算机的操作不熟练。2、多媒体制作的程序复杂,认为无法掌握。3、学习后,一定会要求在教学中运用,将花费许多精力,从而增加工作强度。顾虑重重,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恰巧社区在推行万名家庭网上行活动,园领导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为教师提供了时间上(空课时间参加学习)和工具上(为教师办公室添置计算机)的方便。教师们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全部获得合格证书,学会了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方法和上网查询资料、收发邮件和下载的技能,为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打下了基础。接着,我们让教师观看一些多媒体课件,生动、可爱的形象,鲜艳、美丽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了教师的目光,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我园参加大本学历学习的教师已学习了Authorware、Flash动画等运用方法,我们发挥她们的作用,由她们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制作软件。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我们提倡资源共享,骨干教师先走一步,以年级组为单位让教师在实践中尝试和运用。教研组通过“三学”活动,开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的评比和交流,大家能者为师,既竞争又合作,在园中掀起了一股制作多媒体的高潮。这些活动解除了教师的顾虑,让教师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研组制作的课件:《小刺猬的刺》荣获黄浦区多媒体制作二等奖。 我们知道孩子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教师的发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为了使学习更具针对性,能符合教师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位教师的提高。我们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与能动作用。制定了分层学习和制作的原则,提高了教师们选择教材、设计画面、制作软件、修改调整教学方法等实践操作能力。

“管仲夷吾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管仲夷吾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①,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④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⑤,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⑥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注释】①游:交往。④欺:这里是钱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⑤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桓公怒而攻蔡。见《史记?齐太公世家》。⑥包茅:古代祭祀,用裹束的青茅过滤去酒渣。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鲍叔终善遇之遇:相待、接待 B. 管仲既任政相齐相:丞相 C. 诸侯由是归齐由是:因此 D. 然孔子小之小:认为……小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虽然孔子并不认可管仲,但太史公却称赞管仲为贤臣,从选文看管仲的治国方法有哪些成功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 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B 4、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5、注重民生,以民为本,尊重人民的意见。如:“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因势利导,善于利用形式,有全局意识。如:“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