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亚洲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评析

亚洲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评析

亚洲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评析
亚洲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评析

亚洲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评析

内容摘要:目前需求不足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制约,而出口增长在需求的增长中又一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认为,中国的人口结构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出口导向的制造业。

关键词:出口导向增长路径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战后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两种模式。前者短期,效果好;后者长期,后劲足。二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或直接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或很快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模式转型,获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由“进口替代”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出口方式遇到了重大挑战。

中日韩的出口贡献比较:基于自回归模型的经验分析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来说明中国的情况。虽然同为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江苏经济增长的出口依存度显然要大于日本和韩国,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江苏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比日韩同期分别高17和44个百分点。1985年以来,江苏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波动,而日本经济膨胀期的均值在2%,韩国更低。同时,江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远大于韩国和日本。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这两个变量进行分析。将其时间序列分别表示为GDP、EX。而为了降低异方差,本文对四个变量分别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GDP、LnEX。

(一)ADF检验

在进行模型估计之前,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出现伪回归的错误。结果表明,这四个变量都是平稳变量(见表1、表2)。因此,对LnGDP、LnEX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在V 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察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判断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影响。

Johansen共积性检验显示,三国的GDP和出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建立协整关系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ECM),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二)V AR模型

四个变量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可以考虑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将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出口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出口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重要的指标,而企业的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形象, 同时也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之所以全力支持自由经济和全球化,因为它在全球化方面的能力是最强的,美国的大公司、跨国公司最多,全球营销能力最强,品牌竞争力也最强, 它们在世界 500强中占据了全球生产企业的 40%, 国际贸易的 50%, 国际技术转让的 60%。同样一个定牌加工制造耐克运动鞋的中国厂家, 制造同款式、同档次、同质量的运动鞋, 如果采用自己的商标在国外销售,与耐克运动鞋的售价比大约是 1:10。企业因品牌的知名度,从中获取高额利润。我国服装的出口品种和出口额堪称世界之最,但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行销全球,中国出口的衬衫平均一件只有 30美分到 40美分的利润。低附加值的产品使我国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一、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以品牌的制造、使用以及维持为核心,在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从实际操作角度看,品牌战略就是选择、包装、培育、宣传和保护其品牌,使之逐步享有声誉,并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来促进品牌和企业共同发展壮大的过程。品牌战略的主体目标就是要创造极高的知名度、较高的信誉度、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看出,实施品牌战略的直接目的是扩大企业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影响力,借以增加市场份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1、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增强国家实力 从产品制造到品牌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升级的重要过程。由以前的没有创新能力到现在的有创新能力,由以前所谓的代工生产到自有品牌生产,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提供商,这个转变是目前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 由产品制造变成品牌创造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由产品制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三、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1、总公司对分公司、分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模式,包括业务管理、经济管理以及效绩考核方式等。 1.1管理模式 总公司对分公司采用经理负责制,即分公司经理为分公司最高管理者,独立向总部负责,分公司经理对分公司所有成员具有绝对管理权,全权负责分公司各项经营活动。 分公司对项目部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指将分公司将工程项目承包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分公司签定承包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管理模式。1.2 业务管理 (1)分公司要在总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开展业务。 (2)分公司承担承包期间发生的全部经营成本。 (3)分公司在承揽项目时,必须自己组织队伍,项目经理应由总公司进行资格确认和授权,如临时需要借用总公司人员,必须征得总公司同意,并按公司规定向分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 (4)分公司在承揽业务时,招投标项目由分公司自行组织编制投标文件,并以总公司的名义参加投标,不得以分公司名义签订合同,订立合同必须盖公司的合同专用章。招投标工程如需总公司编制投标文件,总公司将收取标书编制费。 (5)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工作质量考核按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因出现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用工经济纠纷赔偿,由分公司承担。 (6)分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制度可参照执行。 1.3经济管理 (1)预算管理 总公司授权分公司管理其资产,对应的责任是通过经营资产实现利润。因此总公司在财年预算前要向分公司协调确定利润目标,以量化规范总公司对分公司权责利安排。 (2)审计控制

不论是集权控制还是分权控制都应建立对分公司的财务审计制度,形成对分公司的审计控制。对分公司的审计控制应包括会计审计和和预算审计两个方面。 (3)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由具备相应业务能力和较高职业道德的人去认真实施,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减少财务风险,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1.4效绩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在各分子公司得到有效落实,最终实现总体战略目标,建立公司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加强对分公司的考核激励,制定子公司经营层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分公司对项目部的考核体系。 (1)考核原则 战略导向原则、绩效优先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结果和过程评价相统一原则。 (2)考核周期 企业绩效考核,实行年度考核与责任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的考核制度。年度考核以公历计算,责任期考核期限为3年。 (3)考核方式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责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均采取由公司下达经营业绩目标的方式进行。 (4)考核关系 总公司对分公司进行考核,分公司对项目部进行考核。 (5)组织管理 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公司考核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批公司绩效管理制度和修改方案;审批子公司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及考核程序;负责子公司考核申诉的处理等。公司各企业总经理是本企业经营责任书的具体承担者。负责组织本企业考核指标的分解与落实;负责本企业考核工作的监督、管理。 (6)考核目标 考核指标和权重的设置原则: 战略导向性原则、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均衡发展原则、侧重定量原则、指标的设置以定量为主并侧重客观性数据的评价、行业挑战性原则、客观公正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日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在中国要以新的外贸战略加以代替。对此,从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相关国家的发展现实,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说明中国出口导向战略不仅不能因亚洲金融危机或加入WTO而被抛弃,更要在坚持中加以调整,在调整中加以发展。 目录[隐藏] 1 基本概况 2 战略背景 3 与进口替代差别 4 发展方向 5 参考资料 出口导向战略-基本概况 中国出口 在出口供给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中国的贸易条件现阶段趋于恶化,而且国际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中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由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与珠三角一带,而近期这些地区中部分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等问题。这些负面冲击了中国实体经济。 暂时有必要通过财政政策的适当调整,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中国实体经济。这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中国的服装纺织行业、玩具、机电行业以及高附加值医药行业构成一定程度的利好。 美国次债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中国外贸出口,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调整出口导向战略,要通过适度降低外贸依存度,扩大内需,充分利用大国优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向长期产品附属化增长模式的方向发展。放弃单一的出口导向型战略,通过鼓励与扶持高附加值产业与产品出口,走向内外需求均衡的大国经济,走向技术引领的经济增长模式。 出口导向战略-战略背景 海运出口 出口退税调整一共涉及3486项商品,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由于中国出口型企业受多方面不利因素冲击,利润下滑显著。中国通胀压力较大,原材料涨价比较厉害,同时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也比较大,给中国企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人民币不断升值,给中国出口型企业也带来了较大的出口压力;与此同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探讨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我们国家当前的对外贸易处在从低期跨入上峰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效地改变我们对外贸易的策略,及时地采取措施,这样我们对外贸易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要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将我们的贸易模式彻底地改变。 关键词: 1、调整对外贸易发展 2、对外贸易所存在的困难 3、对外发展的考量 4、与外国客户谈判技巧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

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策略上我们有必要及时的调整我们国家的外贸发展的目标,让我们的外贸发展的规模以及产品的结构与组成以及各种政策等方面需要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够有效地结合,我们应该仔细的的研究对外贸易可能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产生的各种层面的影响,并可以在这作为基础之上来进一步的展望我们国家对外贸易未来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做一些具有现实意义与作用是事。 "贸易救济”就是指对在对外贸易领域或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国内

论我国出口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论我国出口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开放和竞争的世界,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名牌的世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品牌可谓是市场的灵魂。产品的竞 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改革开放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国有幸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8~12年,本土品牌的生命周期很短,生命力十分脆弱。我国企业要想大步走出国门,融入世 界经济浪潮中,品牌战略势在必行。本文以我国出口企业品 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分析研究,以及借鉴国内外品 牌发展经验,提出针对现有问题的一些改善对策,对我国出 口发展品牌战略的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字】:出口品牌、品牌发展、战略 一、我国发展品牌战略概述 (一)我国品牌战略概念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者的一种战略选择。品牌战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从品牌战略 的功能来看,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它凝结着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信誉、追求完美的精神文化 内涵,决定和影响着产品市场结构与服务定位。因此,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带给消费者信心,给予消费者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正是品牌战略的基本功能所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现代跨国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世界知名品牌公司,尤其注重品牌战略的运用,通过品牌这种全方位的输出形态,跨国公司逐步占领了国际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而今,品牌已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锐利武器,是实现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所以实施品牌战略对我国外贸出口乃至经济 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 1.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我国出口增长再上新台阶。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企业大都是靠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维持出口增长,随着出口成本的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原因,近年来我国出口后劲不足,靠价格竞争来占领市场,增加出口,已没有多少潜力可挖,要想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商品出口,必须要转换思路,商品竞争要从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向以品牌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靠品牌来争夺市场。 2.可以提高出口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由以创汇为中心的粗放型增长转 向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增长的过程中,出口企业又往往陷入了要创汇还是要效益的两难境地。在这种经营方式的转化 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有新的经营思想。降低成本和售价,实行薄利多销是一种思路,而通过塑造名牌、提高售价则更是一种重要的策略。 3.可以为企业增加无形资产,有利于出口企业积累资本,向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品牌本身也有价值,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是良好声誉的象征,品牌出口企业可以用兼并、控股、收购、信贷等方式积累更多的资本,对于改变我国出口企业小型化分散经营的格局,实现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提高出口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及选择方案

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及选择方案 一、我国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 在我国,当前集团公司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报账中心模式,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财务公司模式。 1、报账中心模式 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集团公司资金收支的各种权利都集中在母公司的财务部门,各个子公司通过保障中心向母公司提交子公司的财务状况报告,提出资金需求。这种模式又分为统收统支模式和伯父备用金模式两种。这种资金管理模式主要优势是可以对企业资金管理有一个整体性认识,对于提高资金运作的宏观战略性,提高对子公司沉淀资金的使用效率,控制整个集团公司的资金流量及其流向,最终实现企业收支平衡有着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影响各子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对于集团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结算中心模式 结算中心模式是在集团公司内部设置专门的机构——结算中心,处理各个子公司现金收支和资金结算业务,一般结算中心都设置在母公司财务部门当中,作为独立的机构行使职能。结算中心的运作原理如下:由结算中心开设一级账户,各子公司开设一级账户下的二级账户;子公司的收入都存入结算中的一级账户,不可私自挪用;有结算中心代表集团公司对外筹集资金,以保证集团公司的资金需求;依照集团公司的战略,统一计划,对各子公司拨付所需资金;办理各分公司

之间的往来结算,计算各分公司在结算中心的现金流入净额和相关的利息成本或利息收入;核定各分公司日常留用的现金余额。 3、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集团公司内部的,管理集团公司内部日常资金结算,资金筹集、调拨和运作的资金管理机构,其设置原理的指导思想是社会银行部分功能内部化,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和管理方式引入企业的管理当中。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各子公司设立内部结算账户;发行集团公司内部支票和货币;发放内部贷款;对内统一调度资金,对外统一筹集资金;制定内部结算制度,监督资金运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建立信息反馈系统;银行化管理。 4、财务公司模式 在我国,财务公司一般是集团公司发展到较大规模后,由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它经营部分银行业务,除抵押放款以外,还经营外汇、联合贷款、包销债券、不动产抵押、财务及投资咨询等业务,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财务公司还担负着集团公司的理财任务。财务公司可以通过其经营业务的便利为集团内部各公司提供专业的资信服务,为企业寻求高质量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投资机会提供信息;另外,对于扩大融资范围,拓宽融资渠道,财务公司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财务公司还可以将沉淀的闲置资金投放于其他项目,以提高集团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 二、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及管理模式的选择 1、集团公司资金管理

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研究

本文提出了对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新的概念,它的核心是:市场多元化战略是我 国全球市场战略,而不仅仅是地区市场战略;她的首要目标是在全球建立合理 市场格局,使我国出口贸易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它的另一重要目标是降低市场 集中度,分散市场风险;达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采取各种符合国际规范的 政策和手段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 一、我国出口市场格局分析 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的,以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减少风险为主 要内容的“市场多元化战略”,经过十年努力已初步取得成果。目前 我国出口市场已形成以美国、日本、欧盟、港台为重点,遍布全球的 多元化格局。 概括十年来我国出口市场格局变化,其特点为:(1)在努力深度 拓展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非洲、拉美、东欧和独联体等重点市场和新兴市场,我国出口市场布局渐趋合理, 已初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2)主要出口市场仍然集中在美欧和以 日本、香港、东盟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但集中度下降,各主要市场间 份额趋于平衡,并逐渐稳定化;(3)新兴市场和重点开拓市场发展很快,但市场份额增长远低于贸易额增长,并出现份额增长乏力甚至减 缓趋势。 对目前我出口市场格局分析的结果是:我对香港和日本市场依赖度 较高,但由于对香港的出口中相当部分是转口贸易,香港实际担当了 内地出口商的角色,对内地出口是有促进作用的。而我对日本的出口 市场依赖度较高,这也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出口大幅下降,以 及近年与日本贸易纠纷不断,以至影响总体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欧 盟占世界进口市场的18%,但如果包括内部贸易,其占世界进口市场 份额应为39%,而我对欧盟出口仅占我总出口的15.3%,占欧盟进口 的3.6%由此可见,贸易区域化趋势对我开拓市场构成了较大障碍。我 对美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分布格局基本是合理的。对拉美市场出口份 额不足,存在较大开拓空间。 对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度研究表明,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度比之美、日、香港市场集中程度要低。

我国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三个方法

我国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3个方法 建筑市场施工队伍急剧膨胀,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如何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需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树立新型管理理念,采取切实措施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经营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待于企 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形成新的动力源,以 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筑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提供有力的保障。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一、树立成本管理战略观,实现成本优势 传统的成本管理仅是一种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注重于短期内 部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为使企业产品在价格上能与国外大公司抗衡,企业成本管理必须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实现由传统成本管理 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变。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能做到:第一全局性。 成本管理要以企业全局为对象,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综合 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以期知彼 知己,洞察全局。第二长期性。在企业管理模式中,成本管理应注 重于长远的降低成本,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长期 的生存、发展以至获利,因此对于近期投资较大但以后获利更大的 项目,应舍得投资,不要追求短期效益。第三竞争性。要将成本管 理的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帮助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二、实行机制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建筑业属高度竞争的服务行业,积极推行以“国退民进”优化 产权为核心的国企第二轮改革,将公有资产逐步从建筑企业中退出,

引入民营资产或其他优良资产,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盘活存量资本,扩大增量资本,是进一步焕发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股权结构,调整企业内部股金比例,提高经营者和 经营层的持股比重和责任意识,实行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入股,鼓 励经营、管理、技术骨干持大股,把其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 起来。改进员工持股计划,打破人人持股格局,大力培育内部股权 交易市场,通过股权交易,使员工股向经营骨干集聚;改变目前职 工持股会的持股方式,待条件成熟时取消职工持股会,真正体现出 资人到位,形成股权流动机制,并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吸 收外资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资本,引进其先进的理念、经营机制和 内部管理方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规范企业内部运作,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建 立一系列议事规则及监督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 等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权责明确、协调运转。股东会是建筑 施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应充分行使其权力来决定重大问题,选 举产生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等。加强董事会建设,董事会处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枢纽地位,制定《董事会决策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发挥董事会 在制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资本经营、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借 助外脑,吸收专家的意见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档次;加强对董事 会的监督、评估,提高董事会的决策功能。监事会是股东会领导下 的公司监督机构,建全监督制度,强化监事会的功能,依法对董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行使监督职权,保障 股东权益和公司利益不受侵犯。 (二)创新组织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组织机制创新是保 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调整组织机构和整合优势为主线,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研究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研究 目录 一、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和作用 (2) (一)品牌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二)品牌战略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 (2) 二、我国出口品牌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3) (一)我国出口品牌的发展现状 (3) (二)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 (4) (三)我国出口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4) 三、国内外知名品牌发展的经验 (7) (一)国外知名品牌发展给的经验——花旗银行 (7) (二)国内知名品牌发展给的经验——雅戈尔集团 (9) 四、我国出口品牌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完善措施 (10) (一)深化品牌意识,努力创建自己的优秀出口品牌 (10) (二)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出口品牌的设计能力 (11) (三)加强出口品牌的营销措施,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 (11) (四)强化品牌安全意识,做好境外商标的注册保护工作 (11) (五)国家要从宏观层面上积极创造出口品牌建设的各种条件 (12) (六)注重品牌的维护 (12) 五、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一、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和作用 (一)品牌和品牌战略的概念 品牌(Brand)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它是用来识别某一个或某些生产、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的专用的个性化名称,是企业为了彰显其所生产、制造、加工、销售的产品而使用的名称、词句、标志、符号、图案、设计或上述的各项组合。品牌除了产品本身,还包含了附加在产品上的文化背景、情感、消费者认知等无形的价值。 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所谓品牌战略顾名思义,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象,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提升产品知名度,以此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者的一种战略选择。品牌战略是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选择正确的品牌战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决策。 (二)发展品牌战略的意义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往往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是企业的一项极为可观的无形资产,甚至比企业的产品本身、企业的设备意义都要深远。首先,品牌战略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品牌战略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再次,品牌战略可以提高员工向心力;最后,品牌战略能够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2020年进出口贸易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0年进出口贸易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0年4月

目录 一、2019年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5) 1、推动传统贸易业务高质量发展 (5) (1)出口业务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品 (5) (2)进口业务在巩固优势领域的同时积极开拓新领域 (6) (3)内贸业务继续深耕细分领域 (6) 2、加快商业模式升级步伐 (6) (1)跨境电商平台实现快速增长 (7) (2)研发平台对业务的促进作用显现 (7) (3)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7) 3、继续提升特色业务的盈利能力 (8) (1)文化业务继续向文化产业综合运营商转型 (8) (2)投资业务继续强化对贸易和文化业务的助力作用 (8) 4、全面提升管理效益 (8) (1)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水平 (8) (2)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9) (3)推动子公司改革试点工作,激发企业活力 (9) (4)逐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管控能力 (9) 二、行业格局和趋势 (10) 1、XQGY冲击全球经济贸易 (10) 2、跨境电商等新兴贸易形态快速发展 (10) 3、传统贸易商向产业链上下游加速转型升级 (11) 三、公司核心竞争力 (11) 1、客户资源优势 (11) 2、产业链协同优势 (12)

3、品牌优势 (12) 四、公司发展战略 (12) 五、公司经营计划 (13) 1、继续聚焦主业,推动贸易业务增量提质 (13) (1)优化商品结构,做精做强主营品种 (13) (2)优化市场布局,拓展贸易增量 (14) (3)加快海外布局,延伸产业链 (14) (4)鼓励品牌化经营,实现品牌化跃升 (14) (5)坚持进出口并重,内外贸并举 (15) 2、加速推进经营模式升级,提升业态贡献 (15) (1)加快推进电商业务发展,拓展贸易主业发展空间 (15) (2)提升自主设计研发能力,推进研发设计创新 (15) (3)推进外综服平台发展,争取做出特色 (15) (4)加快培育创新业态 (16) 3、集聚发展动能,统筹推进文化、投资业务 (16) 4、继续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发展活力 (16) (1)继续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 (16) (2)深化薪酬改革 (17) (3)推动子公司二次混改 (17) (4)深化人才队伍建设 (17) 六、可能面对的风险 (18) 1、宏观经济形势下行风险 (18) 2、汇率风险 (18) 3、订单下降及订单履约风险 (18)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比较

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一、两种外贸战略的对比分析 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战略,不可能也不应当作为一切时代和所有国家(主要指发展中国家)的固定发展模式,而应当根据世界经济关系的时代特征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各自的战略。因为两种战略之间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而且每个战略各有优缺点。 (一)两种贸易战略横向对比研究 (1)理论基础方面 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保护贸易化,而出口导向战略的基础是自由贸易化。保护贸易理论认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没有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自由竞争,应利用关税或配额等措施来支持本国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直至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率先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可以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丰缺状况,专心生产其较有利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国相继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 (2)促进就业方面 进口替代多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资本与技术要素比较稀缺,而对于进口替代产业来说,往往产生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中,这些设备也往往是从节约劳动力的目的出发而设计的,这些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往往并不能产生促进作用,难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过剩这个难题。但出口替代则消除了进口替代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在出口导向初期,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力地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3)国际环境方面 对于进口替代产业,由于其市场主要面向国内,只要其国内市场比较大,它就可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竞争能力得到增强,而最终在逐步放松进口替代政策后能同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相互抗衡。但对于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则不然,它较多地受限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是以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为基础的,要求具有宽松

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模式探析

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模式探析 21世纪,随着企业治理的不断进展和完善,培训被给予了越来越髙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培训职员、如何保i正职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并进而与企业共同进展,成为摆在企业经营治理者而前所必须而对的咨询题。在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培训师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企业内部培训师的起源差不多专门难去推究,然而能够相信内部培训师与企业内部导师制度以至于企业“师傅带徒弟“的岗位技能培训有着某种必龙的内在联系,不同之处在于受众的多少和培训方式的正规与否。业内学者对内部培训师制度也给出了一些相类似的泄义。例如刘洋认为,企业内部培训师制是指由企业中富有体会的、有良好专业技能或治理技能的资深技术专家或治理人员,对新职员或体会不足的职员进行有针对性地专业辅导和支持。 现在,国际知名公司大都拥有了自己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在内部培训师的选拔、治理、评估和鼓舞上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与制度,甚至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企业学院。据报道,宝洁公司90%以上的培训差不多上通过内 部培训师来完成。相对来讲,国内企业的内部培训师在制度建设和人员建设上仍处于一种相对薄弱的状态。 一、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利弊 一方而,内部培训师具有专门多外部培训师所不具备的优点和长处,从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内部培训师的培训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样而言,内部培训师均在企业内部有较长的工作年限和丰富的工作体会,关于企业内部的运作情形和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均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内部培训师在知识讲授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状况,给岀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方案,从而关心受众较快地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所在的亚洲曾经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西欧及其衍生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 在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前,印度是后来成为西方殖民地国家中唯一的工业品出口国,即使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地统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的工业规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工业规模都要大 但是,随着西方对印度的殖民、以及对中国的殖民渗透,本来就已处在停滞状态的中印两国经济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在此后的 100 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印度、以及这两个大国所在的亚洲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规模极其巨大的国家里。 亚洲的复兴是从1950 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出于对西方国家的“ 敌意”而选择了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 计划经济体制”,结果未能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 但是,当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对美国与欧洲的赶超,以及随之而来的东亚“ 四小龙” 与“四小虎” 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巨大的冲击。 中国在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在1979年以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经济奇迹。面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印度最终也在1992年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结果,在进行转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也发生了在印度历史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增长。 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为解决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对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可以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一、中国和印度不同的发展模式 1、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道路不同 (1)历史遗产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而印度在其改革开放以前所实行的则是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这种根本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必须要选择不同的改革道路。 (2)中国的产权改革 中国要想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要的任务便是进行所有制的改革,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引入产权和私人企业制度。这项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然而就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迅速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得以推行,从而成功地奠定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基础。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仅仅是在1978至1984年间,由于中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明确土地产权和其他一些产权的改革,就使中国农业产出提高了四十二个百分点。 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与产权改革与私人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综观今日之中国,什么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的越快;什么地方产权改革越是滞后,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慢,贫困的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再分配可以缓解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可能还是在于产权和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

xxx公司内部管理调研报告(定稿)

********有限公司内部管理调研报告 【摘要】报告分析了********有限公司的家族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及其原因,提出了应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管理创新意识,明确管理制度,以提升家族企业的管理,以便家族企业能更好的得到发展。 【关键词】家族企业;企业文化;管理创新意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以家族运营的形态存在,这种家族企业在前期发展中相比其他类型企业有明显优势;但随着社会发展,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远远不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要求了。为此,我特意利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组织其他几位新职员选择了********有限公司这个典型的家族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查,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回收23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8%。以********有限公司管理模式为例,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什么是家族企业?目前,在经济管理学界尚无公认的定义。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A.Chandle)对家族企业的定义是: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握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人员的选拔方面。甘德安等则将家族企业定义为:由一个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注重人际关系网络、两权没有完全分离、企业生命周期与创业者和家族周期息息相关、决策常以集中的方式由财产所有人作出、企业的重要职位通常由家族成员担任的,一个开放的、非稳定的系统。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家族企业其所有权及经营权由拥有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所控制,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企业主要管理决策者之间以血缘关系或者亲情为基本纽带,以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在《财富》500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就全球来说,家族企业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 90%以上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

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摘要: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较常采用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两种发展战略各有不同的优缺点。由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在我国实施中产生了许多弊端,以及东亚一些国家运用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获得成功的示范作用,我国逐渐的从进口替代转向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不少成就。 关键词:出口导向加工贸易亚洲四小龙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不少国家陷入衰退。这四个成功发展且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体,其极为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使其安然度过危机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典型例子。它们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道路,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国际社会普遍皆视亚洲四小龙为发达国家及地区。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紧紧抓住了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实行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是也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的成功战略,同时也被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在长达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效, 使我国成为今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该战略主张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业,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把国际市场作为本国经济的活动中心,把制成品出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主要措施是鼓励出口贸易的同时,也大量引进外资、技术、进口原料,以弥补内资金和原材料的严重不足。 出口导向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重点,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

最新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摘要: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五)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由于我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并积极的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六)虽然外资企业仍然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但随着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力量,他们在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七)出口加工区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推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国家加强了对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促进了出口加工区的健康发展。国的外贸出口的增长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出口商品国际贸易战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221200.html, 我国出口商品国际贸易战略研究 作者:王国宇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12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占主导 地位的是工业制成品,辅助初级产品,此结构明显表现出的弊端在于产品深加工程度严重不足,在出口贸易中处于商品自主知识产权匮乏的不利局面,这也就说明目前我国在出口商品战略结构布局上仍存在着比较突出问题。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以及不断对接国际市场的要求中,就迫切要求我们要对现有的出口商品战略进行适度调整,这也是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和上升为贸易大国的关键。战略调整方向应加快发展以新兴产业、技术主导产业、和服务型产业为主导,同时要实行品牌战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促使其多元化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战略调整;商品结构升级 一、我国的商品结构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是实现我国出口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加工为主体的出口贸易模式,这是一种以数量扩张、低价竞争为主要手段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给我国的外贸发展造成许多障碍。这就需要对我国现有的出口商品结构模式进行分析与思考,然后给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的外贸出口战略提出一个可行性的指导方针。二战后,日本在亚洲率先实行了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成就了自己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地位。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紧随日本相继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亚洲四小龙”因此得名,这个现象也被称为“亚洲奇迹”。一时间,“亚洲四小龙”成为中国,尤其是中国沿海省份的楷模。同一时期我国也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指导下,形成了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工业制成品,辅助初级产品的商品结构。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一)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 1.改革开放以后,在理论界外贸“引擎”说和一些国家及地区凭借外贸出口鼓励使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诱导下,我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和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 2.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主导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而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又推动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转变。 (二)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本技术密度型产品的比重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 罗勃津斯基定理指出:在两种生产要素、两种商品模型的情况下,在商品和生产要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了,而另一种生产要素保持不变,那么密集

关于调整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关于调整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逐渐建立起来。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战略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为中国的经济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国内国际形式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并且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各种影响。于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进行调整,从出口导向型向综合平衡型转变。 一、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实施的战略背景 (一)基本国情的决定 出口导向型经济(Export-oriented Economy)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手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促进出口产品的多样化,以增加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当出口对GDP的贡献远远高于20%,而投资和消费对GDP的贡献远远低于80%时,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就被称之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属于外向型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出口导向型模式取得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 1、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里,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片面地重视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和农业严重滞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践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的巨大成就。这种增长业绩与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战略以及为工业化战略服务的相关政策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工业化战略以强化高度集中的资本积累和制造业投资为基本特征,长期忽略内部消费市场的开发。并在人均收入很低水平上出现了产能过剩。从开始对外开放到加入WTO,中国的过剩产能得以通过国际市场逐渐释放,并且使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获得了强劲的生命力。 2、剩余劳动力的增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