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综合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综合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综合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炉子小学(综合组)课内比教学(集体备课)

活动记录表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表格记录)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11/3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刘景龙、刘秀芹 学习内容 研讨“学习活动设计”《认数》(有效反思之二)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情况摘要: 本次业务学习采用先独立解读教材,再集体研讨对话的形式进行: 刘景龙:这一个星期,我们就<认数>一单元进行了认真教材解读,今天我们就各自谈谈自己队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设计思考。 宋桂真:我觉的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有认识数位、数与数之间的换算、认识1000,还有如何读数。 刘秀芹:是这样的,关键是数位之间的关系,数与数之间的换算,如五个十是多少?学生很容易弄错。 (刘景龙质疑:你们认为这些重点内容中哪一块对学生来说最难?) 刘秀芹:数位之间的关系。 (刘景龙:准备怎么突破?) 祝先仕:孩子们知道10个100是1000吗?所以在拨计数器时可以突破。 刘景龙:我认为我们可以再看教材的安排。(1)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教材注意了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按几百——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几的顺序分段安排数的认识,这样的安排遵循了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的认数规律。我们就第一课时如何安排?这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一点突破了,刚才我们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教材中借助木块和计数器认识数。木块是第一次出现的学具,以往都是以小棒作为数数的工具,由于这个学期学的是千以内的数,用小棒很难表示,所以选用小方块作为学具。我们来看P16的例题,可以看到一个方块表示“一”,10条方块拼成一片表示“一百”,10片方块堆成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新的学具,尽快让学生熟悉1个、1条、1片、1堆小方块表示的意思。利用计数器读数、写数,同时落实千位,拓展学生对数位顺序的认识; 刘景龙:(2)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让学生读、写、计算,教材里有很多,如电表度数、字典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群众备课记录(一): xx学年度第一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记录人:冼建南 主讲人 冼建南 时间 10 月8 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谢晓华、柯甘生、谢健民、许丽敏主题 进行第二单元分析,找出学生容易错的题目。 备课资料 1、讨论第二单元学生容易错的题及解答方法。 2、制定学生竞赛的题目。 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图意较为困难。在教学时老师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画给学生看,而不能单纯让学生看书理解。 2、许丽敏:学生在画比“单位1”少的题目时,“少的部分”往往不用虚线表示,并且问题把比“少的部分”也包括在内。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比较量”所对应的分率是多少,还有强调“少的部分”是比较量没有的,所以不能包括在内。 3、各位老师都写出几道竞赛题目。 小结经过这样的学习及分析,对于新教六年级数学的老师帮忙很大。 群众备课记录(二): 群众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成员备课地点:阶梯教室学科:语文 主备年级:xx 年级 时间:xx 月xx 日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思考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能够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3、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 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群众备课记录(三): 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 冼建南、谢健民 时间 4 月1 5 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 反思常规教学检查的状况 备课资料 1、有关学生作业、练习册完成的状况,解决问题。 2、讨论怎样教学圆锥、圆柱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群众发言记录 1、从检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良好的,小部分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书写较差。还需要老师抓好学生的学习态度。 2、冼建南:我们课本上只讲了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的体积关系,但考试时有些灵活的题会考到当等体积,等底时,圆锥和圆柱的高的关系;或当他们等体积,等高时,他们的底面积的的关系,每年考到这类题时,学生还是弄不懂。 3、谢健民:最好用实物操作给学生看,解决这类题最好用方程解。小结 1、今后加强学生的书写,也就是态度要抓好,培养好。 2、统一圆锥及圆柱的关系的教法。 群众备课记录(四):数学组第一次群众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日期:13.3.5 周次:1 参加人:魏金涛、刘玉霞、王海涛、王扬、尹士霞缺勤:无 群众备课资料: 1、上次群众备课分工任务完成状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状况;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状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状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群众备课其它资料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 节课的练习资料。群众备课记录(五):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校园群众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冼建南谢晓华时间2010 年3 月11 日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第一、二单元单元分析及错题 备课 资料 ①讨论第一、二单元的错题分析及解答方法。 ②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③课件制作的分工。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好处的两种量时,要事先规定哪种量为正(或为负)。 2、谢晓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如-8 和-6,8>6,所以一8v—6。

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3.四个领域中一些具体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如下。(1)删除的内容删除的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①对“大数”的认识与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实验稿 P31) ②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实验稿 P32)③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验稿 P33)▲在“图形与几何”(实验稿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删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①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实验稿 P39、P43)②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实验稿 P39)③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实验稿 P40)④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实验稿 P41)▲“统计与概率”部分删除的内容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2)新增加的内容新增加的内容▲“数与代数”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知道|a|的含义(这里 a 表示有理数)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 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 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具体如下: *⑥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⑧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在“几何与图形”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下面的要求是选学内容选学内容:选学内容 *⑦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⑧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⑨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⑩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略)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基本保持了实验稿的要求,如:要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此外,还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如: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使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记录:李春辉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济宁市实验初中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1-2活动地点初四物理办公室主持人胡思慧主备人胡思慧记录人张潇波参与教师胡思慧、宋洪坤、高猛、张潇波 缺席教师无 课题《12.1温度计》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学情 分析 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理解。 教师准备: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 备 表、体温计、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水、广口 教瓶、橡皮塞、细玻璃管、多媒体课件。 材 学生准备: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 计、烧杯、水。 备学 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 教法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 .能说出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知道物态变化现 象。 3.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 教学目标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会用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单位来表 示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

让学生完成如图所示实验: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引入温度计。 提出问题:能否自己设计一个温度计 ?给出实验器材:一个装有红 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使学 生通过观察了解液体温度计的 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云、雨、雪等形成的知识。太阳照射使地面 原理 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 ,空气逐渐加深 学生对摄氏温度的理解。 合培养 ,小水滴结冻让学 现自 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 并成大 :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 学生的设计能力。 生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 ,同时发 己 设计上的不足 水便以 、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2.温度: 自学指导:让学生阅读教材 P4内容,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完成 的自学检测: 1. 温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它有哪些常用单位? 2. 摄氏度是怎样规定的? 3. 能够估测一些物体的温度。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 ,归纳出高温物体 与低温物体有何不同。 让一个 -同学将他所知道的一个温度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对其结 果进行 ?评估,使学生了解摄氏温度的读法,写法及规定。 让学生观察P4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的温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将 空白填上。 布置课外探究题。 3 .温度的测量: 过一 提出问题: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

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县城小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主持人记录人主备人 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说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 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即P27页例1和P28页的例2题及相关练习。 说教法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本课的教学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形象直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 说学法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 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 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这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2.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最佳动力。怎样让学生体会求长方体、正方体体 积的方法的应用价值,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 表面感觉这一层上呢?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以“长 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 生主动参与、发现结论、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使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 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 革精神。

说教学目标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 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 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 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 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 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 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进 行简单的体积计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 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 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体积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 二、说学情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发展 的一次逾越。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 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 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 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轻 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 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 图、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 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信息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电教组八年级信息技术科目集体备课记录表

信息技术:初中二年级下册(机器人) 第4课《绕标比赛 --“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 教 学 设 计

目录 前言 (3) 一、教材分析 (3) 二、教学目标分析 (4) 1. 知识技能目标 (4) 2. 过程目标 (4) 3. 情感价值观目标 (4) 4.教学重点、难点 (4)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4)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5) 五、教学资源 (5) 六、教学设计理念 (5) 七、教学流程图 (6) 八、教学过程设计 (7) (一)新课导入 (7) (二)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7) (三)学习“启动电机”、“延时等待”、“停止电机” 三个模块 (7) (四)机器人绕单标游戏 (8) (五)机器人绕双标游戏 (9) (六)知识着陆 (10)

(七)视野拓展(布置作业) (10) 九、教学评价 (10) 十、教学体会和反思 (12) 信息技术:初中二年级下册(机器人)第4课 绕标比赛 ----“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 前言 我们媒体中见过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它们有的形似人,有的形似动物,有的只有一只手臂,有的只有一只眼睛……。可是你真正了解机器人吗?机器人为什么能服从人的指挥?机器人是如何运动和发音的?…… 本单元,让我们走近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会用“能力风暴VJC1.5仿真版”软件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让我们在机器人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享受机器人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教材在编写方式上以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活动为主线,体现了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以科学的体例结构为基础将信息技术知道融会贯通。基于以上原因,本人在各栏目的设置使学习逐层深入,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并坚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教材分析 《绕标比赛》是清华大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实验教材编写组组编的初中二年级下册(黑白版)第一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单元通过活动使学生逐步了解能力风暴机器人仿真系统的使用方法,在活动中感受为机器人编写程序的乐趣,在机器人活动中体会创造的成就和喜悦。 本单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介绍了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模块为仿真机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工作单位:文田镇中心学校 项目名称集体备课项目负责人罗姣玉 活动时间2014.05.21活动地点小会议室 活动主题小说教学主讲人罗姣玉 参加对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成员申请学时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1、明确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及七年级期中期末考诗歌类作品的考点。 2、探讨本学期诗歌教学的重点以及诗歌教学方法的采用。 3、对《诗两首》进行教材分析。 4、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5、对陈雪芳老师的设计思路进行研讨并修改成定稿。 6、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 活动反思 与意见反思:对诗歌教学大家看法很多,有共同的看法,也有保留意见,课的设计只是一种预设,真正的课堂教学还会出现很多问题。 意见:应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课效果会更好。 说明:活动一周内,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诗两首》 时间:2014、5、21 地点:小会议室 主备:罗姣玉 成员:曾文龙罗姣玉罗文罗若霞邹建新王春燕 一、教材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七年级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诗两首》以作者亲身的经历,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困难,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选择。 4、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 第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导入: 当你处于逆境时,是该前进?还是后退?前进,或许会有老虎拦路,但等待同样意味着死亡,怎么办?让我们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去寻找答案。 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4月25日 、关于本课教学要注意的核心问题的讨论: 程文香: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从这节课所在 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看,本单元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丰富,涉及生涯教 育的很多概念。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 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将成功教育渗透教学中,了解与尊重学生,运用 赏识教育的方法,赏识中既有期望又有鼓励,让学生找到“我能行”的一份 自信。 苏永梅:中职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信心,通过这一课要激发学生热情,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认识社会,认识企业,认识职业。 马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中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帮 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积极地人生目标。 朱勇:在教学中发现中职生有普遍的自卑情绪,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和行 为习惯的问题,难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导致意识消沉,不思进取,对 未来没有信心,更不愿主动规划,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白璐:现在很多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 18#307 主备人 范丽萍 职业生涯规划 参与教师 程文香朱勇苏咏梅马玉陈姗姗白璐 备课主题 第二单元第2课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向和目标,甚至对自己的评价前后矛盾。 陈姗姗:只有先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所以前提是充分认识自己兴趣、性格、 能力价值 观。 范老师总结: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有助于中等职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 经济发展需要、就业环境和自己的特点,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寻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体现自我价值的位置,是自己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有一句著名的话:“这个世界没有庸才,所谓的庸才只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因此,我们要抓住“活”这个中心,在教学内容上,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明白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职业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要让每个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关于本课教学方法的讨论 程文香:对中职生,可以多用讨论法,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比如让学生 用固定词组写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特点,同学们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从而引出兴趣的概念和特征。 苏咏梅:我在讲性格时,用目标任务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说说自己比较熟悉的职业(如推销员、医生、幼儿园教师、警察),然后让学生从以上几类从业者身上归纳出各种职业性格的关键词,哪个组总结的全面、具体,(看找出多少个词),就可以获得课堂加分,最后老师总结职 业性格的概念和类型,课堂效果很好。 白璐:我在讲这一性格时用到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设置一个招聘的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整理人:常绪永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整理人:常绪永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过程记录常绪永:?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富有趣味、层次分明、开放灵活的数 学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构建 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不再视作业为负担,对数 学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毕云昌: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 成。 史昭富: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例如,二年级学生在认识“角和直角”后,让学生思 考: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还有几个角?学生理所当然的 觉得“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三个角”,这时教师引导学 生动手“剪一剪,比一比”,“想想还可以怎么剪”。通 过学生的猜测并验证发现,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并非只有 一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几个角也就一目了然了。 张传庚:学生通过做有趣的游戏解答提问的过程对生活数学的理解和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在这过程 中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常永习: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单一地呈现,这 就要求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去观察、分析,利用 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姚传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 通过作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一些生活能力, 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常绪永: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时间”,掌握了 几时和几时半后,设计一次生活作业:在爸爸妈妈的帮助 下,记录自己当天放学到家、晚餐、睡觉、以及第二天早 晨起床、吃早餐、到校的时间,然后在课上将自己记录的 时间在学具钟上“拨一拨”表示出来。 姚传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 到不同的发展”。在学习上,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这种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 性发展,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 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接下来作业互查下,反馈。 参与交流的 教师 常绪永毕云昌常永习张传庚陈得志姚传学 史昭富 整理人:常绪永

学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学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3)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形式多样品读人物言行的语句,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1)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四、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法:利用谈话引起学生对故事人物学习的兴趣;利用ppt课件分步展示重要问题和语句,吸引学生专力于对课文故事和人物品质的学习。 2、品读法:找出写范仲淹言行的语句,通过分角色的有感情朗读来体会他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 五、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在阅读中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较好,这在速读和默读训练中能体现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就影响到他们对记人记事

的文章中作品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的理解,也使他们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提高缺乏信心。于是,缺少对课文深入学习的热情,每节课不能做到自始至终专心地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本人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甚基础上,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力图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以学生为主体、层层深入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范仲淹的资料 (1)教师准备:范仲淹的图片、诗句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事先了解范仲淹的事迹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㈠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代著名人物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㈡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七、教学步骤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2015——2016学年度

小学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时间:2016、5、16 课题: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习目标: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 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会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法:练习法、启发法 学法:练习法,调查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促学 1.说一说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你的好朋友呢? 2.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最多?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哪几个月是春季?哪几个月是夏季?哪几个月是秋季?哪几个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3、调查。 (4)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4、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5、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5)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生日? 三、实践应用 我的女儿生日快到,你们说说送给她什么礼物好?(出示书、布娃娃、果冻、鲜花) 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

综合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炉子小学(综合组)课内比教学(集体备课) 活动记录表 、主持人自主选择备课内容,设计一节完整的教学案。 二、组织同学段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1、主持人陈述备课理念。 一、 单元设计构想:由于该单元学习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单一的耐 久跑教学又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 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 心,帮助同学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 质。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以耐久跑教学内容为主线,辅以游戏、快速 跑、接力跑、障碍跑、跳跃等辅助教材进行练习;整个教学流程强调 有趣性、多样性和实效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将合作意识、团队精 神、保护帮助融入到课堂中;在教学的个别环节,进行小组间、学生 间评价,鼓励优秀、改进不足,形成和谐包容的课堂氛围,争取获得 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学生情况分析认为:学生在学习耐久跑教材 时,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一方面,教材本身就枯糙乏味, 教师的教学方式简单缺乏创新,过去教学千篇一律,影响了学生学习 兴趣;课题 主持人 水平三400米耐久跑 班级 参与备课教师 陈伟 研讨时间 六(1)班 2016.10. 刘国锋 研讨过程

另一方面,学生怕苦怕累,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主动学习愿望不强。教师谈到学习耐久跑时,学生怨言多,意见分歧大。这些原因的产生与过去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措施不力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手段,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素养。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力求教学的多样性、趣味性,把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中来。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参与备课教师的建议: 刘国锋:

科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科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主备人:郑晓君 时间:3月11日 主题:热胀冷缩 参加人员:袁秀清李翠成王玉杰 教材分析: 热胀冷缩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此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热胀冷缩的的原因学生却很少深入探究,不能明确说出其所以然。本单元遵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选取液体,气体和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科学的真相,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李杰的重要性;了解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重难点突破: 一、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请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设计实验,探究原因。利用冷水鱼热水创设不同的环境,制作简易的温度计放入不同的水槽观察其体积变化。 三、讨论交流,尽量能归纳出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通过液体的热胀冷缩引起思考,是否其他物质也存在这种特性;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五、练习实际生活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李翠成: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进而导入新课,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把本课的知识点引出来。 袁秀清:要有特定的环境才能实现这节课的原理,所以一定要创设一个有利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相符的结论。 王玉杰: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比如:让瘪了乒乓球恢复原样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加深和巩固对这节课知识的理解。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们的见解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课堂教学设计。讨论时,老师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活动效果很好。

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doc

精品文档 参加人员 时间 课题 过 程 描 述 及 内 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罗恩德、刘志、付金海、赵贺立中心 刘加强 发言人 2017 年 11 月 1 日地点会议室记录人赵贺立吨的认识 罗恩德: “克” 和“千克” 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刘志: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 并不多。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先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1 吨 =1000 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学生体重等物体帮助学生加深 1 吨= 1000 千克的认识。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 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付金海:教学吨的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在哪里 见过或听过“吨” ,教师再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一般在计量比较重的 或大宗货物时,用吨作单位。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认识了吨,你们想不想知道 1 吨到底有多重呢?这时教师并不急着揭示 1 吨 =1000 千克,而是设计了一项比赛,让学生在拎一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几十千克就已经很重 了,这时再揭示,像这样的100 袋大米才重 1 吨。这时学生对“吨是一个很大容 的重量单位”的感触便十分深刻。 赵贺立: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新知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课的练习与新授部分无法分开,充分体现了在练中学。因为考虑到“吨”对于孩子来说是 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学生对吨、对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的时候,我分五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深化“ 1 吨”的观念。 .

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doc

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第( 3 )周 活动时间2017.9.21 活动地点八年级科学办公室主持人秦海燕中心发言人陈丹瑶 秦海燕,单和好,白植隆,张和茹,陈丹瑶,金新民,柯卡出席人 茹,季佩佩,陈妙娟,金辉 研讨主题 《1.6 物质的分离(第一课时)》开课及评课 活动记录 2017 年 9 月 21 日星期四,八年级科学备课组于下午第1-3 节课进行了本学期第三周的备课组活动,其中董方岳老师老师针对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细胞》进行 了开课活动,陈丹瑶老师针对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物质的分离》进行了开课活 动。听课结束后,八年级所有科学老师齐聚于八年级科学办公室主要针对于第二节课 《物质的分离》展开了评课活动。 《物质的分离》第一课时以“物质的结晶”为中心展开,课堂所要突破的重难点 为1. 结晶的概念 2. 两种结晶方法的选择 3. 结晶过程中溶液成分的变化情况。教师首先从生活中常见的食盐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食盐图片,引出晶体的概念。 进一步通过食盐——不饱和食盐溶液——饱和食盐溶液——食盐的过程,引导学生思 考如何将固体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进一步得出结晶的概念。同时,引入海水晒 盐以及冷却热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学生实验使学生从体验中了解两种结晶的方式。并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分离蔗糖和食盐溶液的情境,了解两种结晶方式的适用范围。最 后,通过对于这两种结晶方式过程中溶液成分的定性分析,对本节课的知识储备加以 提升。 在评课环节,金新民老师、金辉老师、秦海燕老师、单和好老师等多位教师对本 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对于教学过程中时间和教学重点的分配提出了 重要的建议,由于学生对于结晶方式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较多的体验,可以减少两种结 晶方式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的介绍,将课堂的重心落到最后两种结晶方式的选 择以及结晶过程中溶液成分的定性分析等等。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1 内容:自主学习计划: 1.初二物理备课组今年集体用自主学习教学法。 2.学案编写模式讨论,指定。在学案里面应加入基本知识,把课堂上教师要讲解的知识编在学案的主要知识里面。编在学案中的题的题量要大一点,题的难以程度要小一些,让学生感觉到通过自学能学会,有一种成功感觉,这样能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下周重点:在教学实践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对策,把共性的问题拿到下次备课时提出来共同商议解决。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2 内容:本章内容考试的安排:考试题目要简单一些,平时学案上的题目也要加进去一些。这样以来学生就知道上课要看学案上的练习了。为了让教师了解自己所教的班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师改自己所带的班的试卷。考试时间安排在十月九号(周二)第八节,初二年级统一考试。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3 内容:自主学习计划: 1.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l内容简单的学生还可以自学学会,可较难一点的知识学生就自己看不懂。 2.要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感觉课时不够用。 3.解决办法:1。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多讲一些知识,过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讲授的部分就越来越少。对于不会的题目知识,教师要重点多讲解一下。搞清楚学生学不会的原因是学生学不懂还是根本没有去学。本节课发现上节课的内容不懂就在开始上课时及时复习上节课的内容。2。学案可以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课本做学案上的题目。已经解决的问题: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感觉到困难的部分的处理方法,教师重点精讲。 4.下周重点:继续体会自主学习,发现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拿到下一次备课时解决。 5.已经解决的问题:学案的编写模式: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学案编写模式。题量和题的难易程度。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4 内容:期中段考安排: 1.考试内容. 上课照常,不能因为段考而终止上课来复习,因为时间太紧. 2.考试出题人员: 轮流出题本次考试出题人员:蒋海东 3.要求: 1.难度适中,题量合适,要让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2.试卷题类型选择题(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3.满分为100分 4.11月七号出题结束,并让全组成员审题,修改. 4.教学方面:1.统一现在的教学进度,进度慢的要快一些.2.徐老师谈教学方法,上课既做演示实验,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练习.讲不完的练习就把答案告诉学生. 集体备课情况记录5 内容:1.学习初中物理课标。 2.探讨“光的折射”与“凸透镜成像”两节重点教学内容的处理办法,我们决定充分运用电子白板落实重点,着实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3.探讨如何处理课堂时间紧与记忆知识点多的矛盾。 4.探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5.确定由师轮流命制单元测试题,各自批阅任教班级试卷。 集体备课情况记录6 内容经过:1.校长主持开会,传达中心学校关于布置做好开学工作的会议精神。 2.对集体备课做出要求。 3.对学校教师集体备课做出统一部署:全体教师一定要按照上级会议精神要求,在语数两大教研组内,进行认真备课。严格按照“钻研教材、掌握内容、研讨教法、交流学习、制定计划、撰写教案、作好记录”的工作流程把这项工作做好。同时,制定了工作目标:五天集中备课,第五天上午,上交学科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5 月 17 号 活动地点 二楼办公室 主持人 记录人 中心发言人 课 题 认识角 主备人说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 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 学情分析 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 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备学法、教法 1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 、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教学目标 3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多媒体教学软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等。 教学学具 主备人说课 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三角尺,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了什么?(出示三角板) 师:你知道,三角板为什么叫做三角板 吗?(预设:因为它有三个角。)那你知道 什么叫做角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 角。(课题:认识角) 师:我们先来摸一摸角,说说你摸到的是角 的什么样的 ?(预设体会:角是直的,是尖尖教学过程设 的。) 计 师:你还能在三角尺上找到其他角吗?(同(初稿) 桌相互指一指)。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抽象出几何角 (课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闹钟 等物体中的大小不同的角)从生活中的 物体表面抽象出角。 师: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角?学生一 个一个指。 师:如果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就成了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20190515135046)

湖滨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间2014 年 9 月 11 日周次第二周记录人 主备人姓名年级六年科目语文备课组成员 内容记录 备课内容:习作1、练习 1 教材分析: 习作 1 要求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 惯,提高 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练习 1 安排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 毛笔字五项内容的训练。 习作 1 的教学目标: 1、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 生的书 面表达能力。 3、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 习惯, 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练习 1 的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辨析相同写法、不同读音的词语意思,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读 音。 2、诵读与欣赏:感悟歌词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写好钢笔字:注意古诗的格式,将古诗写美观。 4、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5、学写毛笔字:陪、将。 二、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与方法(见教案) 备课组成员补充:

1

湖滨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间2014 年 9 月 18 日周次第三周记录人 主备人姓名年级六年科目语文 备课组成员 备课内容:《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 教材分析: 《负荆请罪》着重讲述了勇于承认错误的高尚品德;《最后的姿势》主要讲述 的是面对困 境勇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船长》讲述了“爱与责任”的人生哲理; 内容 《负荆请罪》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 个成语 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屈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 贵精神。 《最后的姿势》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 对生命意 记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课后 3)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 形象的方 法。 录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 生命意 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 象的方 法。 《船长》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片段“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