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摘要:中国书院研究历来受到学者的青睐,总结近三十年中国的书院研究,呈现出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范围全面等特点。本文分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书院发展史、各地区书院发展史、书院发展中的杰出人物、书院制度、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与其他领域的关系等七个方面,去尽力回顾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的概况。

关键词:书院;书院研究;三十年

最早对书院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他在其文集《船山遗书》卷三《宋论》中有一篇名曰《书院》,专门论述了书院兴起的历史原因和作用。1923年胡适在《书院制史略》中对古代书院的历史功绩做出了积极中肯的评价。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对古代书院的深刻而独到的论述以及湖南自修大学的教育实践,对今天的书院史研究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发表的论文超过70篇1。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书院教育的研究再一次进入井喷期。表1《2003—2010年书院研究论文统计表》仅仅从最近几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上看,可以说是成果显著。

总结来看,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

《中国书院史资料》2共上、中、下三册,分为书院的兴起、书院制度的确立、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书院制度的再度辉煌、书院的普及、书院制度的近代化进程、书院制度的影响等七章,另有附录的《<四库全书·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和《<四部丛刊·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

《中国历代书院志》3共16册,共收录历代书院志115篇,657卷,是研究历代书院发展的重要资料。

《中国书院辞典》4共收词条3683条。其中书院类1565条,人物类1083条,文献类598条,制度及其它类437条。其中极具价值的是附录的书院名录,收集了从唐代到清代千余年间全国各地有史料可查考的7300余所书院的名录,依据今天的地名,按省、市、县分别列举,一目了然。

2.关于书院发展及制度的研究

邓洪波的《中国书院史》5以时间为线索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中国书院的发展脉络,着重分析了每个时期书院发展的特色与成就,还特别提到了书院制度的移植,即对东洋的日本、南阳的新加坡、西洋诸国以及在华教会学校的影响,观点新颖,引人深思。书中有图16幅,表45张,直观的介绍了中国书院的发展历程。这是目前对中国书院发展史进行系统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王炳照的《中国古代书院》6是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之一,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书院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特色。郭齐家的《中国古代的学校和书院》7介绍了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人才选拔以及任用方面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

各地区书院发展史是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山东书院史话》8、《泉州古代书院》9、《白鹿洞书院史略》10、《白鹭洲书院史话》11、《奉新古代书院》12、《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13、《江西古代书院研究》14、《河南书院教育史》15等专著分别介绍了上述各地书院发展的概况或影响。陈业强的《广西书院研究》16、刘卫东的《论南阳书院教育及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17、张雷生的《书院教育对河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18、李庭辉的《思茅明清书院研究》19、蒋素芝的《康雍乾时期台湾书院教育探究》20等论文对上述各地区书院的发展也有涉及。近些年来,不少的博士、硕士毕业论文也涉及了这个问题(表2)。

对于书院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物的研究。在书院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对书院建设上的贡献,是对于书院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976年,台湾学者苏云峰发表的《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一文,首次将历史人物的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书院发展史上人物研究之先河。《程颢与大程书院》21、《朱熹与白鹿洞书院》22、《张之洞与广雅书院》23等专著分别介绍了程颢、朱熹、张之洞等人与相关书院的关系以及所做出的贡献。

徐伟《朱熹与南宋闽北书院研究》24从朱熹在闽北地区书院的修复、创设谈起,写到朱熹在教学对象上实行“门户开放”、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难论辩”、师生关系上推崇“尊师爱生”,所以闽北书院在教书育人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劲松《北宋书院考》25一文中第三、四章,分别介绍了“宋初六先生”(戚同文、范仲淹、李觏、胡瑗、孙复、石介)、周敦颐、程颐、程颢等人对北宋书院发展做出的积极探索。

论文方面,杨布生的《陆九渊与书院教育》26、王改凌的《南宋乾淳时期张栻的书院教育思想特色》27、孙海林的《张栻与城南书院研究》28、蔡尚思的《朱熹的书院教育与礼教思想》29、高时良的《朱熹与南宋书院教育传统》30、丁钢的《论旧学重整与颜元、阮元的书院改革》31、李伟波的《浅议颜元的书院教育改革》32、李伟波的《颜元对书院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其价值》33、陈汲、谢青的《王守仁书院教育思想浅谈》34、柳春蕊的《莲池书院与以吴汝伦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35、李赫亚的《论晚清书院教育的多元性征——以王闿运与同期其他山长书院教育之比较为例》36等文,分别对宋至清的陆九渊、张拭、朱熹、颜元、王守仁、吴汝伦、王闿运等在书院发展史上有突出作用人物的教育思想、贡献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于书院制度方面的研究有陈谷嘉、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制度研究》37一书,分别从书院的类型、等级差异、执事类别、藏书、刻书、经费考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整体上清理了书院千年发展的线索,“所论多属填补空白之作”38。

陈元晖、尹德新、王炳南等编著的《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39在分时期介绍了书院的发展之后,从书院的组织、课程、学规、“讲会”制度、开讲和祭祀、经费收支等方面展开了叙述。杨布生、彭定国的《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40中对书院的制度也有较为新颖的论述。

表2:关于地区书院发展史的博士、硕士毕业论文统计表

郭小曼的硕士论文《宋代书院经费制度研究》41、周郁的硕士论文《清代长沙府书院经费研究》42、赵连稳的《清代北京书院经费筹措途径及演变》43、刘晓钰的《白鹿洞书院经费报表分析》44、林枫、陈滨的《清代福建书院经费初探》45等,或以时期、或以地域、或以书院为线索,去探讨书院经费的来源、支出与管理等。邓洪波的《宋代书院的藏书事业》46一文对北宋书院藏书发展的原因、特点以及代表性书院的藏书楼都做了详尽的论述。

3.关于书院对当今教育影响的研究

这个问题是目前书院研究的重点,更是书院研究的现实意义和落脚点。周景春、朱兴涛的《中国书院教育的理念及其现代启示》47、杨玉杰、刘明的《中国

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启示》48、陈谷嘉的《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再论》49、王娟的《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活力探源》50、唐永红的《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现实启示》51、胡发贵的《蓄德为先——论书院教育的道德诉求及其历史影响》52、邱小云的《书院教育的校园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53、刘大军的《继承与超越——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启示》54、张辉的《复修懿范继美前贤——论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人文理念及现代启示》55、张宇的《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56等文对书院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而王凯的《浅谈宋朝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57、张建江的《浅论中国宋代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58、邵文霞的《略论宋代书院教育及其借鉴作用》59则专门探讨了有宋一代书院教育的影响。

黎磊、赵观石的《“以生为本”的书院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60、周劲松、蒋梅的《古代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61、江应中的《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和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摭探》62、萧倩娴的《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63、刘欣、王军的《师书院教育精华,促高等教育发展——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64、张铭钟、廉武辉的《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精神的启示》65、郑慎德的《中国书院教育与大学精神》66、郭梅、李霞、张威的《从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看我国当代高等教育》67等文探讨了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与大学精神的影响与启示。夏勤喜的《白鹿洞书院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68、颜海珍、康丽贞的《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69从书院的道德教育着手,为现代大学的道德教育提供些许借鉴及启示。李金莲的《试析书院教育对当今高校管理的启示》70从教育对象和教育人员管理、教学组织形式、德育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有益的启示。穆晓莉、周伟的《古代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的启示》71以华东师范大学为免费师范生培养而成立的“孟宪承书院”为例,分析了古代书院教育特色对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郭军在《南宋书院教育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72一文中认为古代书院在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运作机制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其名师效应、开放性办学、会讲研讨授业解惑等办学成果,对今天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创新思路的启示作用。王景的《书院教育对现代继续教育教学的启示》73认为书院教育对我国现代继续教育教学尤其是自考教学点的兴办有重要借鉴作用。

于玉的《书院教育模式对研究生教育的启示》74、蒋春洋的《书院教育传统与当代研究生教育》75、于华梅的《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高校研究性学习的启示》76、周礼的《论书院教育特色及对研究生教育的借鉴意义》、魏军兰的《论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对研究生培养的借鉴意义》77等文,分别从教育目的、师生关系、人格教育、学术研究、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论述,强调书院教育对现代研究生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可为今天所借鉴。

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官志隆的硕士论文《宋代书院教育与教材教法》78特别指出书院发展应起源于战国时期,并阐述了书院教育对教材教法的影响。林凌的硕士论文《古代书院教育对于现今课改的启示》79中全面的论述了书院的特点对于现今课程改革的影响与启示。

徐梓的《元代书院研究》80中指出元代书院的官学化是书院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书院官学化的表现形式。车红霞的硕士论文《书院官学化研究》81对书院官学化的发展成因进行有益的探索,并指出了其利、弊两个方面的影响。

4.其他研究

杨慎初的《中国建筑艺术全集——书院建筑》82中列举了大量的书院建筑图片、样式,资料翔实。王镇华的《书院教育与建筑:台湾书院实例之研究》83通过分析大量的台湾书院资料后得出书院建筑设计在整体现实系统与教育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结论。《中国书院书斋》84中则分析了风格纷呈的书院建筑艺术。《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85中指出书院的文化特色与建筑特征,并提出了对于现存书院的保护建议。

中国书院的对联情思精巧灵妙、意境新颖独到、手法别具风姿,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中国书院对联》86罗列了全国33个省(市、区)的197所书院的对联以及其特点。《中国牌坊书院楹联精选》87中也列举了部分书院的对联。

参考文献:

1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40.

2邓洪波,陈谷嘉.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赵所生.中国历代书院志[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4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5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6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

7郭齐家.中国古代的学校和书院[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李伟.山东书院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9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书院[M].济南:齐鲁书社,2003.

10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史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11黄年风.白鹭洲书院史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12奉新县志编委会、奉新县教育局.奉新古代书院[M].1985.

13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14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5刘卫东、高尚刚.河南书院教育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6陈业强.广西书院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4,(2):53—59.

17刘卫东.论南阳书院教育及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5—107.

18张雷生.书院教育对河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3):38—40.

19李庭辉.思茅明清书院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28.

20蒋素芝.康雍乾时期台湾书院教育探究[J].船山学刊,2007,(1):155—158.

21郝万章.程颢与大程书院[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2李邦国.朱熹与白鹿洞书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3周汉光.张之洞与广雅书院[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

24徐伟.朱熹与南宋闽北书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5李劲松.北宋书院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6杨布生.陆九渊与书院教育[J].抚州师专学报,1990,(3):33—39.

27王改凌.南宋乾淳时期张拭的书院教育思想特色[J].昌吉学院学报,2010,(4):88—91. 28孙海林.张拭与城南书院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1):14—18,22.

29蔡尚思.朱熹的书院教育与礼教思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87—92.

30高时良.朱熹与南宋书院教育传统[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8):113—120.

31丁钢.论旧学重整与颜元、阮元的书院改革[J].教育评论.1992,(2):43—47.

32李伟波.浅议颜元的书院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4—

37.

33李伟波.颜元对书院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其价值[J].东疆学刊.2005,(1):55—60.

34陈汲,谢青.王守仁书院教育思想浅谈[A].江西省书院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学术论文汇编[C]:185—191.

35柳春蕊.莲池书院与以吴汝伦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J].东方论坛,2008,(1):41—46. 36李赫亚.论晚清书院教育的多元性征——以王闿运与同期其他山长书院教育之比较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3—117.

37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8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739.

39陈元晖,尹德新、王炳南.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40杨布生,彭定国.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1郭小曼.宋代书院经费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8.

42周郁.清代长沙府书院经费研究[D].湖南大学,2006.

43赵连稳.清代北京书院经费筹措途径及演变[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2):69—73.

44刘晓钰.白鹿洞书院经费报表分析[J].知识经济,2010,(5):157—158.

45林枫,陈滨.清代福建书院经费初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1):63—70.

46邓洪波.宋代书院的藏书事业[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5):73—79.

47周景春,朱兴涛.中国书院教育的理念及其现代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2):39—44.

48杨玉杰,刘明.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2008年9月,(中旬刊):6—7.

49陈谷嘉.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再论[J].大学教育科学,2006,(3):69—72. 50王娟.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活力探源[J].教育探索,2007,(10):31—32.

51唐永红.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现实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7,(6):170—171.

52胡发贵.蓄德为先——论书院教育的道德诉求及其历史影响[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1):99—103.

53邱小云.书院教育的校园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4):51——54.

54刘大军.继承与超越——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0,(1):18—19. 55张辉.复修懿范继美前贤——论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人文理念及现代启示[J].安徽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54—156.

56张宇.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1):94—96. 57王凯.浅谈宋朝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74—75.

58张建江.浅论中国宋代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3—135,138.

59邵文霞.略论宋代书院教育及其借鉴作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0—311.

60黎磊,赵观石.“以生为本”的书院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8.

61周劲松,蒋梅.古代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76—79.

62江应中.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和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摭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4):13—17.

63萧倩娴.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8):48—49.

64刘欣,王军.师书院教育精华,促高等教育发展——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4):77—78.

65张铭钟,廉武辉.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精神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5):35—37. 66郑慎德.中国书院教育与大学精神[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1).

67郭梅,李霞,张威.从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看我国当代高等教育[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6,(4):42—43,54.

68夏勤喜.白鹿洞书院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6—38.

69颜海珍,康丽贞.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09,(1):171.

70李金莲.试析书院教育对当今高校管理的启示[J].福建论坛,2007,(2):91—94.

71穆晓莉,周伟.古代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的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09,(3):94—96.

72郭军.南宋书院教育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45—48.

73王景.书院教育对现代继续教育教学的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2):108—111. 74于玉.书院教育模式对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2009,3月(中旬刊):7.

75蒋春洋.书院教育传统与当代研究生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8—30.

76于华梅.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高校研究性学习的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05,(6):20—21.

77魏军兰.论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对研究生培养的借鉴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增刊:53—55.

78官志隆.宋代书院教育与教材教法[D].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2002.

79林凌.古代书院教育对于现今课改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3.

80徐梓.元代书院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1车红霞.书院官学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82杨慎初.中国建筑艺术全集——书院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3王镇华.书院教育与建筑:台湾书院实例之研究[M].台北:故乡出版社,1986.

84程勉中.中国书院书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85杨慎初.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86梁申威.中国书院对联[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87谢维汉.中国牌坊书院楹联精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Research on Chinese Academy for Nearly thirty years

Abstract:Chinese academy research has been scholars, summarizes the favour of three decades China's academy research, present a rich achievements, research scop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oints the editor with reference data sorting, academy history, every region of the academy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academy, and outstanding figures of today's education college system,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fields, seven aspects, try to nearly three years to review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academy.

Key words: academy; Academy research; Thirty years

粤西雷歌研究综述及评价

粤西雷歌研究综述及评价 作者:音乐学院 13级音本一班潘开运 [摘要]本文从戏曲出发,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总结,从雷歌形成、思想内容、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对雷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一个总结。并指出现实中的不足,以便相关学者今后进行改进探索。 [关键词]雷歌;文献综述;评价 一、关于粤西雷歌的形成的研究 相传在很久以前,雷州本土人民就有用雷州歌互相唱和﹑逗趣答辩的风习。明末清初,雷州歌对唱盛行,每逢喜庆之期,歌手汇聚,即兴而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都是用本土 的雷州话歌唱的。其歌词通俗易懂,还非常注重每句落尾字的押韵,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孙建华在长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 年第 2 期发表的《漫谈粤西雷剧音乐》中提到了雷歌的起源与发展。他根据研究,指出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桥就是当地最早的对歌台,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 年),此地兴建“歌馆”,专供歌手住宿。直到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 年)端午节,由于雷州南渡河一年一度的赛龙舟这年发生了沉船死人事件,到了第二年,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村的村民把赛龙舟活动改为“赛歌台”,每年进行一次赛歌活动,从此,雷州歌正式登上舞台(乡里人称为“踏楼板”)。在陈湘发表的《雷剧音乐》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后来雷歌随着发

展逐渐形成雷歌班,又因有女子参加,称为“姑娘歌”。对歌唱词是口头文学、天文地理、风土民情无所不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姑娘歌对答如流,接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有的姑娘歌还有歌文,内容大致是《劝世戒烟》、《劝人忠义》等劝世歌。甚至有的姑娘歌还有人物和故事情节,深受群众欢迎。如最古老的雷州歌《断机教子》就是清代干隆年间进士海康人陈昌齐写的。不久,姑娘歌的劝世歌进一步发展成为班本唱(歌班仔)。但班本唱仍没有固定的板腔,唱歌之时偃锣息鼓,十分单调。后来,借鉴了广东粤剧的艺术形式,将班本唱进行改革,模仿粤剧锣鼓、脸谱、服装、道具及表演形式,甚至连剧本也移植过来,发展成为雷歌班。清嘉庆末年,第一个雷歌班——北和雷歌班成立。 由以上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或从时间角度对雷歌的的发展做了很详细的介绍,或单从某一时间段出发,对本时期内的雷歌发展做了分析,可以说研究是比较到位的,我们也因此得知在清末时期,雷歌班便开始活跃在雷州半岛的大小戏台了。但是这些研究成果缺乏具体的实地考究,大多都是根据前人研究所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因此缺乏自己的观点性与主观性。 所以要深入实地考究,进行采风收集当地资料,以便更好地预测雷歌的发展的趋势。 二、关于粤西雷歌的思想内容的研究 《中国歌谣集成》主编贾芝先生指出:“民歌,简直就成为那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的发展被置于发展的核心立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从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到关注农民发展,构成了农民改革和发展的一条主线。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民发展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研究涉及农民发展的概念、农民发展的主体、农民发展的现状以及农民发展权问题。通过梳理研究文献,总结农民发展研究取得了成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发展研究。 关键词:农民发展;发展现状;农民发展权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即三农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农民进城和学者下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社会景观。农民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农民问题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学术术语,即农民发展,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动力,也是发展的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发展。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发展,农民发展既是中国发展的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有待于破解的最大难题。没有农民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农民发展概念的提出,把农民作为发展主体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而产生了一批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学者们围绕农民发展的概念定义与内涵、农民发展的主体分类、农民发展的现状、农民发展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既有共识,也存在分歧。梳理近十年来有关农民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农民发展研究的成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拓展农民发展研究的创新空间。 一、农民发展的概念 农民发展,作为一个新近的学术概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界定。叶敬忠(2000)将农民发展定义为农民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现农户及农村社区的变迁的过程。这种变迁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机制与立法、人力与性别、知识与技术及环境等方面。[1]李克强(2007)认为农民发展的内涵就是农民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发展,即农民意识的发展,根本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2]赵宇霞等(2012)将农民发展概括为农民生存发展、本质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3]周明海(2008)综合现有发展学的有关理论,认为农民发展至少应有以下四层含义:农民发展的前提是获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农民发展的条件是政府均等化的资源投资,农民发展的态势在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消除贫困、实现实质自由。[4]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833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 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 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我国气象事业自 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 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对气象传播的研究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轫,近几年发 展势头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气象 传播研究的现状做一分析已是非常必要。 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上世纪末期以来关于气象传播的 论文,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对

论述中国梦的主要内涵以及与个人梦的关系

1论述中国梦的主要内涵以及与个人梦的关系。 答: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际上这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目标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丰富中国梦。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大学是一段追梦的岁月,大学生处于做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大众化,把艰深的概念通俗化。现在,大多数当代大学生为了生计而去报考公务员、报考研究生,求稳之心理已经逐渐蔓延了大多数大学生的内心。公务员报名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图安逸的心理状态,一味追求“铁饭碗”。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标,丢失了理想就丢失了人生的方向。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更应树立宏伟的目标,怀揣远大理想,为国家更加富强奋斗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你从山村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我写的小说即将付印出版,他办的公司开始起步上路,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都是主角。 积极进取、自信自强,才让自由女神成为梦想开始的符号。而今天的中国,正有越来越多人敢于梦想,也正有越来越多人梦想成真。 2论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以及从哪些方面做起。 答: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未来国家海洋局将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推动海洋强国的建成。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既要注重开发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开发格局的优化。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科技方面,刘赐贵指出,国家海洋局将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跟踪和探索海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提高勘探开发海洋资源以及保护海岸带、海洋生态环境的水平,加强海水淡化、海冰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新技术研究,进一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和安全开发技术等。国家海洋局将按照“五个用海”的要求积极推动海洋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规划用海、坚持集约用海、坚持生态用海、坚持科技用海、坚持依法用海。 3深化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 答: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将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是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实力提升是首要任务,促进综合国力提升是根本目的。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同时,在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进程中,社会各界应切实将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动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曹植诗歌研究 毕业论文

曹植诗歌研究 ——创意是手段,创“益”是目的 The study of Cao Zhi's poems 摘要 曹植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建安文人中最杰出的人物,其诗歌艺术成就非常高。从东汉时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五言诗,经过他多数量、高质量的努力创作,不仅诗歌艺术更加觉醒、独立,题材范围扩大,而且诗歌艺术风格、形式也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对于建安时期开拓出文人诗歌艺术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和形成彪炳千古的“汉魏风骨”作出了突出贡献。具体来说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在三方面:曹植长于五言古体,对五言诗在中国诗坛上的牢固地位影响深远;曹植诗歌抒情味浓厚,对中国文人诗歌的抒情传统影响深远;曹植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对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风格和文质彬彬的发展道路影响深远。同时给诗歌艺术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嘉惠后代文人诗歌创作。 关键词:曹植;诗歌研究;五言诗 Abstract Cao Zhi is one of our history's great poets and the most prominent Jian’an scholar, whose poems also have very high artistic achievements. With his multi-volume and high-quality creative efforts, the Five-character poetry, which begun to rise up from Eastern Han Dynasty, was developed more awareness and independent in poetry art, expanded the scope of the subject matter, made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in the poetry artistic style and form, even mad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open up the scholar-poetry-art’s unparalleled prosperity and form the vigorous style of Han-Wei Dynasty shined through the ages during Jian’an period. Specifically, Cao Zhi’s contribution to the Chinese-poetry i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he is expert in Five-character-ancient-verse poetry, which established the firm status in Chinese poetry. Second, his poems have a strong lyric taste, which formally established the Chinese-literati-poetry’s lyric tradition. Third, his poems have the character of high strength, wonderful spirit and gorgeous expressions, which established Chinese-poetry’s aesthetic splendor style and gentle path of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his poems pointed out a new direction to the poetry art, which had a far-reaching impact to the future generations’ poetry. Key words: Cao Zhi ; Poetry study; Five-character poetry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摘要:中国书院研究历来受到学者的青睐,总结近三十年中国的书院研究,呈现出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范围全面等特点。本文分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书院发展史、各地区书院发展史、书院发展中的杰出人物、书院制度、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与其他领域的关系等七个方面,去尽力回顾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的概况。 关键词:书院;书院研究;三十年 最早对书院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他在其文集《船山遗书》卷三《宋论》中有一篇名曰《书院》,专门论述了书院兴起的历史原因和作用。1923年胡适在《书院制史略》中对古代书院的历史功绩做出了积极中肯的评价。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对古代书院的深刻而独到的论述以及湖南自修大学的教育实践,对今天的书院史研究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发表的论文超过70篇1。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书院教育的研究再一次进入井喷期。表1《2003—2010年书院研究论文统计表》仅仅从最近几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上看,可以说是成果显著。 总结来看,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 《中国书院史资料》2共上、中、下三册,分为书院的兴起、书院制度的确立、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书院制度的再度辉煌、书院的普及、书院制度的近代化进程、书院制度的影响等七章,另有附录的《<四库全书·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和《<四部丛刊·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 《中国历代书院志》3共16册,共收录历代书院志115篇,657卷,是研究历代书院发展的重要资料。 《中国书院辞典》4共收词条3683条。其中书院类1565条,人物类1083条,文献类598条,制度及其它类437条。其中极具价值的是附录的书院名录,收集了从唐代到清代千余年间全国各地有史料可查考的7300余所书院的名录,依据今天的地名,按省、市、县分别列举,一目了然。

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之跳岭头论文

中国民间美术研究论文 题目:跳岭头之傩舞文化 姓名:王淼文 班级:09级(1)班 指导老师:蓝学会 学号:20094106139

中国民间美术跳岭头之傩舞文化 论文摘要:“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岭头调”、“跳鬼僮”,是钦州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形式的带面具舞蹈,是一种驱瘟逐疫,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目的的祭祀仪式。 关键词:跳岭头、傩戏、岭头节。 历史介绍 柯琳在《傩文化刍论》中介绍,傩可能产生在夏代中期,到商(殷)代已有定形。西周文献记载亦已有“天子傩”的说法,可见孔子时,国有“天子傩”(即国傩),百姓有“乡傩”(即乡人傩),“傩”已有一定的体制。 据民国三年《灵山县志》卷二十二《风俗志》记载:“八、九月各村多延巫师鬼童于社前,跳跃以编,始入室驱邪疫瘴,亦乃乡傩之遗意也。”这说明灵山县的“跳岭头”与古代的乡傩有血亲关系。这种带有古傩特征的“跳岭头”习俗,其最早文献见于明嘉靖《钦州志·风俗》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装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清嘉庆《灵山县志》载:“八、九月各乡村多延师巫鬼童于社坛前赛社,谓之还年例,又谓之跳岭头”。男女聚观,唱歌互答,因而淫乐,遂假夫妇,父母兄弟恬不为怪。”据灵山县秦屋山村老艺人黄业高、秦宾缘介绍,该村自秦允函、黄志能立庙、立社起,就开始在村场跳岭头了。据秦家族谱,秦允函距今已有十七代,如按每代二十年推算,秦屋山村的“跳岭头”至少有三百四十年。 风俗简介 在广西南部地区的钦州、灵山、浦北一带,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份,大部分村庄以氏族为单位,陆续过“岭头节”。“岭头节”,部分地区又称“吃庙”,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岭头节”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跳岭头”,是一种为村屯辟邪收妖除瘟、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保护村屯清吉所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因其多在村边缓坡岭头上举行,故称为“跳岭头”。祭祀过程中一人击象鼓指挥全局,二人敲锣配合鼓声,老道公跟随音乐节奏,有次序地完成每一个程序。它的特点是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各村每年都在农历八至十月这段时间内举行一次,历次遵循,已成惯例,故又称“还年例”。 主要内容 2006年,“跳岭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跳鬼僮”,它是钦州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带面具舞蹈。民众用之祈求风调雨顺,年景丰收。其装演则如黄金四目,执戈扬盾之制,先于社前跳跃以遍,始入室驱邪疫瘴疠,亦乡傩之遗意也。”这种傩戏沿袭了商代傩舞的基本特征,成为桂西南地区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从现在还跳的几个舞蹈的特征动作---击掌转身装山字头等舞姿看来,它与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20120506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 目录 一、相关文献整理............................... - 1 - (一)期刊论文......................................... - 1 -(二)新闻学领域的知名期刊论文的数据分布 ................. - 1 -(三)学位论文......................................... - 1 -(四)相关著述......................................... - 2 - 二、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概念 ...................... - 4 -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 4 -(二)城市形象的概念延伸................................ - 5 -三、城市形象传播的多元研究视角................... - 6 - (二)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 7 - 四、城市形象传播的业务研究 ...................... - 8 - (一)城市形象传播与传媒................................ - 8 -(二)城市形象传播与大型活动、赛事...................... - 12 -(三)城市形象传播与文化............................... - 12 - 五、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策略研究................... - 13 - 六、其他...................................... - 15 -参考文献...................................... - 16 -

李白《将进酒》研究综述

2011-2012年度下学期 现代西方文论课程作平时作业 李白诗歌《将进酒》研究综述 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1002班姓名:陈玲玲学号:2010101010216 《将进酒》是李白诗歌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篇目。近年来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解读视角有很大的拓展,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概括来说近年《将进酒》的研究资料主要是从:主题思想及艺术技巧的探究,字词章句的辨析,创作时地的考证,深层文化的解读及与其他文本的比较等多个方面进行的。诗歌研究逐渐转向,主要表现在:从感性研究转向理性分析;从客观求证转向深层文化解读;从对能指的关注转向对所指的重视;从学科内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这篇综述主要对近年来《将进酒》研究理论进行分类概括,并简要分析其不足之处。 从诗歌的主题思想上来看,一般认为是李白人生理想和人格特点的具体体现。这个角度大概又有积极和消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将进酒》是李白铮铮傲骨,万丈豪情的泼墨写意。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自信达观的人生态度。“作为一位具有宏大理想抱负的诗人,要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愿望,却不料遭到无情打击;既热爱生活,又不满于现实中的黑暗。于是,现实与理想的激烈矛盾,使李白产生了强烈的叛逆精神,进而放达不羁,是权势如粪土”(1),这是一种很普遍变得观点。李白白生性自由洒脱,年轻时内心也曾怀着为国效力的理想,但他不并不适合官场,而理想也最终破灭。但李白白毕竟是李白,富贵功名,坎坷挫折于他都是转瞬即逝。“政治背包袱不得施展,诗人避辨从陈王曹植那里找到了出路,那就是豪饮、挥霍以表豪气,不表现对权贵的蔑视,对现实的狂放。”(1)多数研究者从感性层面认为这首诗是李白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另一种消极的观点以为这首诗看似旷达,实则是李白无可言说的愁绪的的宣泄。是个开头连用两个“君不见”,其实阔达,而悲情尽显。“诗人登高而赋,以之起兴比物,可谓顺情感物,高堂上明镜前悲哀衰倏至的怅惘之叹,凭借夸张,突出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悲兮和无奈。这一‘巨人式的感伤’,是以其‘济苍生’、‘安黎民’人生宏远不得实现为“底气”的,所以,诗人‘悲’是时代之‘悲’,也是社会之‘悲’。” (2)这部分学者认为,李白表面的豁达之下掩藏的是内心深层的悲凉。他无法直接诠释这种不满和愤懑,唯有寄托于喝酒和写诗。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的的现实中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3)从心理分析批评的角度看来,李白压抑的悲愤在诗中得到了释放。但他有不便直接不表达,而是含蓄婉曲的说明“万古愁”。还有人认为李白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作者感慨人生苦短,因此认为即使纵酒行乐十分不必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富贵不足羡,圣贤太寂寞,唯有饮者旷达,获得痛快,还是像他们那样长醉不醒的好” 从诗歌艺术鉴赏的角度来看,研究资料主要有对词句的鉴赏, 对诗歌基调的评析等方面,也有从读音韵律的角度来鉴赏的。这首诗是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具体体现,诗歌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奔流而来,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浪漫的想象,巧妙地夸张彰显出诗人浪漫洒脱的气质。“从艺术起源的角度来说,诗乐舞是一体的,是个和音乐是同源的。”(4)有研究者从音韵的角度赏析,认为这首诗从声音层,画面层,情感层都体现了它的抒情性。是个本身就具有独特的美感,它不同于别的文学体裁,特别是中国古代诗歌多可以传唱,

近十年汉画像石中的汉代乐舞研究综述

近十年汉画像石中的汉代乐舞研究综述 文学院 10级1班宁夏学号:2010013666 摘要:汉代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汉代歌舞是中国古代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画像石上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乐舞图像将二者完美的结合,不仅再现了雄浑广博的大汉风韵,更体现了当时文化繁荣、气势恢弘的时代精神。近十年,随着汉代画像石的不断挖掘,对汉代画像石上的汉代乐舞研究也日益繁盛。本文将从汉代乐舞画像石的地区分布及特征、乐舞类型、审美以及影响四个方面对近十年来关于汉画像石上的乐舞研究进行整理。 关键字:汉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乐舞类型审美影响 一、汉代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及特征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汉画像石的分布十分广布,卫雪怡在《汉画像石的乐舞研究》中对汉乐舞画像石的区域分布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她将汉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分为四个大区域,分别是:画像石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中部的广大区域;以南阳为中心,包括湖北省北部地区在内的区域;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川渝地区和陕北、晋西地区。以山东为首的第一个分布区域受儒家文化和道家升仙思想影响颇深;以南阳为代表的第二个区域受楚文化影响最大,长袖细腰、轻盈飘逸的楚舞风格、小型乐队的表演艺术等形式是此区域汉乐舞画像石的主要艺术特征;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第三个区域深受巴渝文化影响,浓郁的西域文化风貌,手持鼗鼓和排箫的伏羲、女娲图以及独特的巴人民间舞蹈是本区乐舞汉画像石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陕北、晋西地区的乐舞画像石以剪影似的科化手法、鼓员敲击建鼓是动作缺乏舞蹈性、长袖舞伎人衣长袍、挥广袖舒缓而舞为主要艺术特征。除了以上四大汉乐舞画像石区域,卫雪怡还阐明散见于各省的画像石也不少,但数量有限、画面表现内容相对单一,不具有代表性和区域性特征[1]。关于汉乐舞画像石地域分布,吴金宝对于分布区域划分和特征描述与卫雪怡大致相同但稍有差异,他从深沉厚重的苏鲁豫皖边界区的艺术风格、迤逦灵动、迷离浪漫的南阳区乐舞艺术风格和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四川去乐舞艺术风格对目前各地出土的汉代乐舞画像石的内容、形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描述总结[2],对于相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价值。关于汉代乐舞画像石地区分布的研究梁宇在《从汉画像砖石上寻访汉代舞蹈》[3]中也有简单阐述,但是分类不如前两位清晰、描述也没有前两位详细。 除了对汉代乐舞画像石整体分布及特征的研究以外,对各代表区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其中对南阳地区的汉代乐舞画像石研究最为突出:王松阳从图像学角度,以汉代画像入手,探讨了百戏中舞蹈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女乐歌舞表演的技术和韵味,“四夷”之乐与汉乐舞的融合与繁荣,以及汉代贵族间自娱性的即兴舞蹈和礼仪性舞蹈“以舞相属”风俗等方面对南阳汉代乐舞画像石进行了研究[4];黄茜文以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乐舞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乐舞图像中的舞姿形态、表演形式以及对汉代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的折射等方面来追溯汉代艺术的嬗变轨迹[5];田平以南阳汉乐舞画像石为标准从六个方面欣赏汉画像乐舞艺术的审美内涵:飘逸轻盈奔放的舞技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用生动形象演绎出震人心弦的旋律美;舞蹈者妩媚动人的形象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愉悦;夸张变形,出奇制胜;寓巧于拙,稚拙朴实之美;“形神兼备”——汉画乐舞具有传情达意的美学意蕴 [6];王蕊研究的是南阳汉画像石刻与汉乐舞融合所产生的双向审美效应的表现和内在成因与机制[7];王孟秋则是对南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几种乐舞形式——建鼓舞、长袖舞、盘鼓舞进行了探讨,讲述它们各自的舞蹈艺术特点,分析了汉代乐舞繁荣的原因。通过研究汉画像石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基于国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国内博物馆在几年近也开始陆续免费开放。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并且免费开放的标准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到同步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硬件和软件并没有达到一个递增递减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外的免费开放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习,来针对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动作出一套完整的指南手册。 以下是对浙江博物馆以及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的调查。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湖北省博物馆原设计的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管理者对博物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5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券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博物馆广播定时播放参观须知,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馆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围栏,每天9?誜00开馆发票,上午发放3500张,下午发放1500张,全天基本控制在5000张,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排在领票队伍末尾,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博物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曾侯乙墓、梁庄王墓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利用技术防范设施对金银玉器展厅和一级文物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还派出保安在展柜周围人盯死守,并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摘要:城市宣传片有利于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按照传播五要素对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发现传播受众是影响传播效果的核心因素。中国城市宣传片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但仍存在传播主体理念偏差、传播内容缺乏特色和传播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 导致其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 中国城市宣传片应该从传播受众的角度出发, 运用多维度的认同传播策略、典型性的品牌传播策略和多元化的联合传播策略, 以引起受众共鸣、强化受众记忆、扩大受众群体, 从而获得最理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城市宣传片; 传播受众; 传播策略; 城市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对外展现良好的城市形象, 才能吸引资金和人才, 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展示一般采用口号、标识和宣传片等, 其中宣传片以其生动的视听艺术和全面立体的表现形式, 成为城市形象建立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城市宣传片就是利用影视的表现手法, 有重点、有秩序、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形象进行品牌定位和特色描述的创意广告。高质量的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的视觉名片, 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炼的影视语言, 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从而达到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国家形象的分支,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看法或观念的集合。这种看法或观念通常是主观性的, 会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从大众传播的主要环节对中国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探讨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其现存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传播策略, 为中国城市宣传片更好的传播提供借鉴。 一、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五要素 1948年, 美国传播学先驱Harold Lasswell提出传播领域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 (Who) 、传播内容 (Says What) 、传播渠道 (In Which Channel) 、传播受众 (To Whom) 和传播效果 (With What Effect) 。城市宣传片, 作为城市形象推介的主要内容, 无疑也具备这些传播要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体由城市政府和媒介组织共同组成。政府是城市宣传片的出品方, 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策划者和传播保障者。城市政府会根据城市发展的定位, 决定宣传片的传播内容, 并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把关, 引导媒介组织进行城市形象的正确宣传。媒介组织是城市宣传片的制作方和发行方, 也是传播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介组织精心制作的宣传画面, 会以令人震撼的效果呈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习习题

欢迎共阅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练习案 时间姓名 1、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是。 2、《》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是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在句式上以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的现象比较普遍。 3、《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456、(《诗品》)。7、8910111213、14为,喜用双关谐音。 15、《》叙事与抒情想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的最高成就。 16、刘宋诗坛以刻画成为重要题材,和是这一时期的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其中前者的诗歌,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他创制了;后者是“”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合律性高,有些作品已经和唐代的“近体”诗相似。 17、南朝后期的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等人写作的“”,更是沦落到浮艳的境地。 18、“徐庾体”的体表作家是和。其中后者后期的诗歌以《》二十七首为代表,深切地表现了故国乡关之思、羁身异域之痛。 19、、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两朵奇葩。

20、初唐四杰是指、、、。他们在继承了南朝诗歌形式美的基础上,以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为题材和主题,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和,风格由纤柔卑弱变为。 21、诗是唐诗这座高峰的顶点,而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是“诗仙”—— 和“”——杜甫。李白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22、杜甫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把和、 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的“”。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诗人。 23、盛唐诗坛还有两大诗歌群体,一是以、、、 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多采用和的形式,色泽清淡,意境深幽;一是以、、、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以题材为主,大多采用和的形式,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情调悲壮,声韵激越。 24 25 26 ,。 27 不已。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 37、女词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达到了的艺术境界。 38、南宋词人中以的成就最高,他的词是以,善于,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胆自如地表现在词作中。尤其是书写 的篇章,千古以来一直激励着后人。 39、南宋词人精研乐理,能自度曲,词风,在南宋词坛的影响很深远。 40、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也叫“”,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

《白鹿原》研究综述完整版

女权主义批评视角对《白鹿原》的文本解读 ——女权主义理论批评下对陈忠实《白鹿原》研究的综述 陈默雨 摘要:《白鹿原》自问世以来,其中对女性形象的书写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研究与讨论,尤其以女权主义理论进行批评的文章如汗牛充栋。有的是针对作家的男性化叙事策略的批判,也有的是对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归纳。通过《白鹿原》展现出的黯然失色的女性世界,我们既能看到作家潜意识下流动的男权思想,也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宗法制(男权主义)对女性的禁锢与戕害。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男权主义,女性形象 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以其深刻厚重的历史洞察力展现了渭河平原风云变幻50年的历史变迁。小说中人物众多庞杂,形象饱满丰富。其中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具体塑造与作者的男性化叙述策略引来女权主义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接下来试从众多相关评论文章中析取观点,来发掘女权主义批评界对《白鹿原》的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 一、对作家男性化叙述角度的批评 评论界对陈忠实《白鹿原》中男性化叙述角度的批评是基于80年代崛起的女性主义“身份”批评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作者的写作,评论者的批评,读者的阅读,其视角,观点都会盖有“身份”的印章。而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与社会的建造。 《白鹿原》浸染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内涵是宗法文化:其核心是皇权与族权,以忠孝为根本,奉行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对人的个性发展与本能欲望进行残酷压制,而这样的宗法文化更是绝对的男权文化。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写作的男性作家,文本渗透着浓重的男权意识,而《白鹿原》正是一部“男权文化的经典文本” 1 人物塑造方式 可以看到作家对主要男性人物赋予极大的人格魅力,在人物塑造方面下大力度,更多的是给予正面描写。白嘉轩是作家最为青睐的人物之一,他仁义正直,中正不阿,在白鹿原上具有极高威望,对打断他腰杆的黑娃以德报怨,在其危难时出面相救。他终其一生在奉行着仁义之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家对白嘉轩的美好品格大加颂扬,无法掩饰对这个人物的喜爱。朱先生,白鹿原上的大儒,作者甚至将其“神化”,多年苦心孤诣地钻凿程朱理学,学识渊博,修养极高,在白鹿原上创办的白鹿书院,教书讲学,弘扬儒家文化。他亦是百姓心中的先知,“庄稼人每年就等着看朱先生家里往地里撒什么种子,然后就给自家地里也撒

【范文】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城市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对外展现良好的城市形象, 才能吸引资金和人才, 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展示一般采用口号、标识和宣传片等, 其中宣传片以其生动的视听艺术和全面立体的表现形式, 成为城市形象建立和推广的主要手段[1]。城市宣传片就是利用影视的表现手法, 有重点、有秩序、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形象进行品牌定位和特色描述的创意广告[2]。高质量的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的视觉名片, 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炼的影视语言, 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从而达到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国家形象的分支,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看法或观念的集合[3]。这种看法或观念通常是主观性的, 会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从大众传播的主要环节对中国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探讨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其现存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传播策略, 为中国城市宣传片更好的传播提供借鉴。 一、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五要素 1948年, 美国传播学先驱Harold Lasswell提出传播领域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Who) 、传播内容(Says What) 、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 、传播受众(To Whom) 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 [4]。城市宣传片, 作为城市形象推介的主要内容, 无疑也具备这些传播要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体由城市政府和媒介组织共同组成。政府是城市宣传片的出品方, 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策划者和传播保障者。城市政府会根据城市发展的定位, 决定宣传片的传播内容, 并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把关, 引导媒介组织进行城市形象的正确宣传。媒介组织是城市宣传片的制作方和发行方, 也是传播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介组织精心制作的宣传画面, 会以令人震撼的效果呈现在传播受众眼前, 并通过循环反复的宣传手段, 强化并提高城市在传播受众脑海中的形象, 从而达到传播宣传的效果。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内容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进行交流的直接客体, 包括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物质实体包括城市的地理方位、布局环境、代表建筑、旅游景点等;精神实体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经济特色等。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相互交融, 全面展现城市的综合特色, 共同担负起城市形象

【开题报告】曹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曹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曹植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之一,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典范和永远风流,曹植现存诗歌80多首,是三曹中最多的一位,也是成就相对最大的一位,因此曹植诗歌的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近百年来,曹植诗歌的研究成果丰富,主要有著作和论文两类,其著作有20余本,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作品的收集整理、诗集校注等。最早的是20世纪20年代黄节的《曹子建诗注》;随后是古直的《曹子建诗笺》,对曹植诗进行全面注释整理研究当为赵幼文的《<曹植集>校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三曹诗文全集译注》。除了诗集校注外,也出版了不少曹植诗歌的选注,专门的有影响的如余冠英的《三曹诗选》。 其次,作家作品研究。陈一百《曹子建诗研究》,对后代曹植诗歌的校注和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另外还有洪为法的《曹植及其诗》,钟京铎《曹氏父子诗研究》、钟忧民《曹植新探》、聂文郁《曹植诗解译》、裴登封《曹植诗新探》、崔积宝《曹植研究》等,也从不同方面对曹植诗歌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体现了各个时代的研究风貌。 再者,资料汇编。就学术史方面言之,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写的《三曹资料汇编·曹植卷》为曹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推动了曹植诗歌研究的信息把握,值得肯定。 需要指出的是,近百年来曹植诗歌研究的主要成就在论文,计有380多篇,成果的特点是时代性鲜明,发表的档次比较高,数量比较多专题研究比较深入,影响也比较大。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1、对曹植诗歌总体性分析与评价 2、对曹植诗歌表现内容与艺术风格的研究 3、对曹植诗歌题材的分类研究 4、对曹植诗歌诗史上的贡献的分析 5、与其他诗人的诗歌比较研究 女性题材诗歌的分析研究属于以上方向的第三类。对曹植女性题材诗歌的研究比较丰富,多数学者认为曹植在借女性的不幸来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张蕾《曹植妇女题材诗作鉴赏异说》认为曹植笔下的女性“都笼罩着一层浓郁的感伤、凄婉的色彩”,“曹植从思妇、弃妇、怨女的悲剧命运中观照到了自己在政治风云中的不幸……诗人的个体人格也染上了愁

综述: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进展

综述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进展 ——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传播的关系研究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于国家形象的界定,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实体决定说、媒介呈现说、认知印象说。 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程曼丽在其《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一文中说到,国家形象是形式(外在形象)与内容的统一体,内容是这个统一体的核心,决定了形式。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是一种主体意识,是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光点,是民族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其塑造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国民。基于国家形象的以上含义,程曼丽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媒体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形象工程的推进。 王朋进在《媒介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环节——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视角》中综合分析三种界定类型,认为国家形象根据其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实体形象、媒介形象和认知形象三种状态,而这三种状态呈现以下关系:实体形象为本源,媒介形象为渠道和参照,认知形象是结果。王朋进在这一概念中,着重肯定了国家的媒介形象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作用。 在以上两种观点中,民族形象统一在国家形象之中,并没有区分开来。 与之不同的是,李彦冰、荆学民两位学者在《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对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从政治学层次上进行了区分,认为国家是一个法律上的政治组织,指向的是主权、机构等物质性的力量和特定的地理范围,而民族指向的是一群人以及这些人所组成的共同体所衍生处的传统、文化、精神等。①基于以上基础,李彦冰、荆学民两位学者在文章中进一步提出,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既不取决于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不取决于他国的信息建构方式,而取决于本国内部秉承何种国家理念以及在该理念下进行了怎样的国家建设实践。②李彦冰等学者对国家和民族概念的厘清,有助于理解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区别,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形象的含义。 二、国家形象的塑造主体 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的塑造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国民;而王朋进则立足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国家形象还受到媒体报道所呈现的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王朋进实质上将媒体也纳入到了国家形象塑造主体的范围之中。李彦冰、荆学民两位学者,以建构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为基础,认为处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国家形象,受“共有知识”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这些国际行为体的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共有知识”也是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之一,国内主体起基础性,“共有知识”则是决定国家形象的重要变量。 三、大众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通过以上梳理,基本上可以将这种关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大众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形象呈现出来的状态,如王朋进的观点。 第二类则认为国家形象本质上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程曼丽认为国家包涵民族)自身,而不是媒体,媒体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王祎在《对国家形象的反思》一文中,同样驳斥了媒介中心论的观点,他将国家形象的建构分为“他塑”和“自塑”两个层面,在“他塑”角度上承认大众媒体在国家形象的作用,在“自塑”的角度上,他认为大众媒体仍然具有局限性。因此,王祎认为,以本国媒体的“自塑”作用来纠正他国媒体的“他塑”偏见,这样的研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