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 研究问题

1 研究问题

1 研究问题
1 研究问题

1 研究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旅游的消费越来越重视,饭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增大。作为与国际接轨的窗口行业,他在改善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增加就业,促进市场繁荣,振兴繁荣经济,扩大对外交流、外汇创收、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解决我国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的问题,己成为业界关注的课题,这也是本人选择这个研究课题的初衷。本论文在对我国饭店员工流失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我国饭店员工流失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不仅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同时,对于丰富我国饭店员工流失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为国内学者的继续研究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对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我国的饭店企业有一定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寻求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的同时,对我国数据进行分析,做出预测。

本论文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业统计公告、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告,对我国饭店员工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我国饭店员工流失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我国饭店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1.3 贡献与创新

本论文有如下的创新点:

①搜集最新中国旅游业统计公告、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告,利用采用excel软件工具对我国近几年饭店员工的流失现状进行了说明分析。

②对为什么要增加饭店员工薪酬水平以及如何增加,利用公平理论(对自己报酬投入的感觉与对自己过去报酬投入的感觉)进行了分析。

③用图对我国饭店员工收入水平与员工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说明。

④对我国经济水平与员工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利用图作出形象的表达。

1.4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本人对论文进行如下的安排:

本论文第一部分为导言,论述了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贡献与创新及其论文中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本论文第二部分对我国饭店员工流失的状况进行分析,首先对国内外员工流失进行了综述,然后对我国饭店员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第三部分对我国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共分为社会环境、饭店、个人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文中加重了饭店和个人方面原因的分析。

本论文第四部分对我国员工流失对饭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为不利影响与有利影响两个方面,总体来说,主要是不利影响大于有利影响。

本论文第五部分为我国饭店员工流失对策研究,根据本论文提出的我国员工流失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本论文第六部分为结论,对于我国员工流失的对策分析进行了进一步总结,得出结论,为我国饭店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同时,说明了本论文的缺陷及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论文的后继研究方向,并提出展望。

2 饭店员工流失状况

2.1 员工流失综述

在虚Price(1977)对于员工流失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定义:“个体作为组织成员状态的改变”。[1]

Muchinsky&Morrow(1980)将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工作关系因素、经济机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工作关系因素反映了组织对离职的影响,经济机会因素反映了劳动力市场规律对离职的影响,个人因素反映了个人背景差异对离职的影响。[2]Zeffane(1994)认为可以把离职意向影响因素归结为以下几个维度:外部因素(劳动力市场)、雇员个体特征(如智力、能力、个人经历、性别、兴趣、年龄和任期等)、制度因素(如工作条件、薪水、对组织决定的参与程度和监督等)和雇员对其工作的反应(包括诸如工作满意、工作投入程度和工作期望等方面)。[3]Iverson(1999)把离职意向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变量(性别、全职或兼职、工作动机和家族关系等)、与工作相关的变量(如自治、来自合作者的和主管的支持、工作危险性、角色模糊和冲突、分配公平等)、外部环境变量(工作机会)和雇员定向(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等)等四个维度。[4]Lee&Mitchell(1996)认为有45%的被试(护士)在手头无实际工作机会的条件下离开了原来的组织,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当时护士处于供不应求的地位,即使他们事先不找寻工作而离职,组织外也会有很多可得到的实际的工作机会。[5]

我国对员工流失问题的研究的时间不长,由于员工流失在我国80年代才开始出现,因此,我国的学者开始对员工流失问题进行研究是从90年代开始的。

张勉,李树茁(2001)对流失的意图作了实证分析,认为人口变量、职业变量和工作满意度是流失产生影响。[6]赵西萍(2003)对工作满意感、工作压力感、组织承诺、经济报酬等四个因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国有企业员工离职倾向最高,民营企业其次,最后才是三资企业的研究结论。[7]陈壁辉,李庆(1997)建立了针对员工离职的系统模型。[8]王玉芹(2000)曾对高科技企业员工离职模型进行过详细论述,建立了员工离职内因模型和外因模型。[9]冯友宣、戴良铁(2005)建立了由离职影响因素以及调节因素构成的员工离职模型。[10]肖燕舞(2006)认为员工离职的原因主要受个人原因、组织原因包括员工录用失误,对新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组织外部环境的影响。[11]曲秀梅(2006)指出旅游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原因、企业自身原因以及员工个人原因。[12]

2.2饭店员工的流失概况

员工流动从方向上可以分为流出和流入员工流动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在饭店内部的流动,一是向饭店外部的流动。从方向上来看,本文关注讨论的对象是员工向饭店外部的流动。饭店员工流失是指饭店人员辞职、离职、跳槽、违纪、除名等现象。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饭店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有些饭店,甚至高达45%,饭店员工流动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或企业正常运转而应该保持员工流动率5%~10%的要求,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饭店业,使饭店经营管理者不得不面对员工流失问题而寻找对策。目前我国饭店缺乏一个较为稳定而忠诚的员工队伍的支撑,存在着员工流动率过高的现象,饭店必然会面临较为严峻的市场竞争风险。

2.3 饭店员工的流失现状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告,我国星级饭店的总体规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到2007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3583家,客房157.38万间,床位296.94万张,全国13583家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1647.03亿元。

由于国家并未公布2007年、2008年最新数据,本论文决定采用2006年为最近数据进行分析,同时2005年数据缺失,在图3星级饭店员工人数、图4星级饭店劳动生产率中没有反映出来。

2.3.1 员工人数增加速度趋缓

截至2006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拥有员工158.0万人。其中广东为18.5万人、浙江13.1万人、山东10.4万人、江苏9.5万人、北京9.3万人、上海7.4万人。

图2 星级饭店员工人数

数据来源: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告,2006

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星级饭店近几年中,员工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尤其广东环比增长速度较快。

图2反映出,虽然我国员工人数在增加,但是总体增加速度是趋缓的,由于我国近几年饭店员工的高流失率,导致饭店对于员工的缺口比较大,因此,如何减小员工流动性,降低流动性比率,保留住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对于我国饭店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2.3.2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2006年,全国星级饭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4万元/人,比上年增加0.5万元/人。其中上海为20.9万元/人、北京19.7万元/人、浙江12.1万元/人、江苏12.0万元/人、天津10.0万元/人。

图3 中国星级饭店劳动生产率

数据来源: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告,2006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星级饭店近几年中,劳动生产率在不断的提高,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广东2006年环比2004年劳动生产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2.3.3饭店员工流失率高

图4 中国星级饭店数量、员工人数占饭店数量图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业统计公告,2007

由图4可以看出,我国星级饭店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增长速度趋缓,但是我国饭店员工占星级饭店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这说明我国星级饭店员工的流失率较高,而我国星级饭店所提供的待遇、条件好于非星级饭店,从这个角度又可以说明我国饭店员工的流失率较高,而且流失率逐年增加的速度较快。

3 饭店员工流失原因分析

3.1 社会环境因素

人才是饭店增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年代,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发达,饭店所有需要的人才都可以到人才市场上或任何别的饭店中找到,饭店可以用品牌、高待遇或良好的发展机会吸引人才前来加盟。这种宽松的用人环境,导致饭店员工的流动率增加。

3.1.1经济发展水平

员工流失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但员工的流失率会有所不同,其流失形态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图5 经济发展水平与员工流失关系图

本论文用图5所示模型来描述经济发展水平与员工流失特征之间的关系。在员工主动流失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员工主动流失越来越低,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员工流失流失率会迅速上升。

随着行为科学及心理学的发展,饭店管理理论由“x”理论向“Y”理论的管理模式逐渐被大多数饭店所采纳。因此,饭店对员工的态度由简单的命令式、服从式向将饭店目标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相互协调的协商式、鼓励式转化:这样,饭店将越来越避免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员工。

3.1.2饭店行业竞争激烈

国内饭店业市场竞争不断升级,竞争对手进一步增多,非传统饭店产业如社会餐饮、社会娱

乐、疗养院对其是挑战,在争夺传统饭店的市场分额;他们的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利润相对也较高,给人才的待遇自然不错,从星级饭店中以更高的职位更优厚的待遇挖现成人才也是他们的常用手段。他们的开业期往往是传统星级饭店人才流失的发病期。[13]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饭店集团进入中国的速度和数量都与日俱增,这些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一定品牌优势,在中国饭店行业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这种现象对我国饭店行业具有较大的冲击力。

3.2 饭店因素

3.2.1饭店业的优势不再,人力资源面临挑战

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饭店行业的工资较高,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硬件设施,使得星级饭店的工作优越感很强,在心理认同和社会认同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员工为饭店工作感到骄傲。

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相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饭店业的步伐相对滞后。饭店的前期投入比较大,而且日常维持成本高,劳动力密集,无论是经营成本还是人员成本都很高,当饭店投入运营后,其利润是很低的,所以与一些利润比较丰厚的行业相比,饭店员工工资涨幅相对平稳。而且,随着超豪华的办公楼纷纷出现,饭店的硬件已很难吸引求职者了,饭店业逐渐丧失了往日吸引人才的辉煌。[14]

3.2.2饭店不注重员工培训

饭店行业进入屏障较低,对技能要求不高,造成了饭店行业不重视员工内在素质的提高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饭店不信任员工的忠诚度,不愿意花费成本培训员工,没有帮助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造成认识上的差异;员工认为饭店没有培训体系,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帮助,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员工降低对于饭店的忠诚度,造成员工流失,这就形成了饭店与员工流失之间的恶性循环,具体见图6。

图6 饭店、员工之间不信任机制的产生过程

3.2.3缺乏正确的管理理念

我国大多数饭店在根本上没有人本管理思想,不会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会为员工着想,对员工的关心程度不高,把员工视为达到目的的工具。

这主要是由于,饭店管理者管理缺乏公平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个人魅力不够、用人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尤其是基层管理者的素质较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很少主动与服务人员沟通,片面地认为服务人员理所当然地应该服从他;这样服务人员的意见不能表达,又得不到尊重和重视,难以调动其积极性,更谈不上归宿感和价值认同感等,导致服务人员流失严重。[15]

3.2.4存在组织结构缺陷

我国大多数饭店组织结构本身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复杂、管理力度不当。饭店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组织上的直线领导制度和职位分明的等级制度,使员工直接参与管理的机会相当少。[16]如此臃肿的机构和众多的层次,员工不可能直接参与饭店的民主管理,饭店等级森严,管理的方式比较简单、机械,在这种情形下,容易使饭店员工形成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饭店行业特有的高员工流失率。

3.3 员工自身因素

3.3.1 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问题,[17]当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就会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机会。事实表明,有些人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会跳槽到那些能给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饭店或其他企业去工作。

图7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饭店是服务性行业,员工容易对长期的繁重服务工作产生厌倦,当饭店的一些岗位缺乏挑战性,没有发展机会,加上晋升通道狭窄、不确定时,他们会感到在饭店的职业生涯已经到顶,为求更好的发展而另谋高就。[18]所以许多饭店员工在饭店供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工作而决不是终身职业。从而使饭店员工对饭店的忠诚度降低,一旦有机会,员工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跳槽,从而形成高流失率。

3.3.2 薪酬水平低

员工流失率与饭店的工资水平有很密切的关系。决定员工自愿离开饭店的所有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对工资水平。

本论文对收入水平与员工流失做出图形进行说明,随着收入的提高,员工稳定性越高,稳定性的增加程度也越大;收入继续提高,员工稳定性随之增长,但稳定性的增加程度趋缓;当收入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员工稳定性开始下降,这时工资水平已经不能影响员工的生活水平,员工为了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如果这个时期公司没有相对完善的保留核心员工的制度,员工可能会选择跳槽,员工稳定性下降,造成人员流动,见图8。

图8 收入水平与员工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图

现实中,大多数员工辞职是为了谋到比原来更高的薪水而寻找新工作的。对流失者来说是,他们能获得净的正收益是使他们流动的最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大部分员工处于正的斜率的曲线部分。

但是有时工资的下降也会在一定意义上稳定员工队伍。如在比较特殊的时期发生的工资的轻微下滑,往往被人们认为是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到来的标志,从而使人们从追求较为满意的工资待遇,转为对稳定工作的期望的重大转变。[19]

3.3.3 传统观念的影响

由于饭店员工普遍较为年轻,并且员工认为年轻人在这个行业立足较为容易,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饭店员工,尤其是大龄员工很难安心工作,流动性较大,这些员工较多的选择主动离职,导致流失率上升。

同时,有些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服务工作低人一等,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到其他行业中工作。据调查,很多人包括酒店专业的毕业生都没有把饭店工作当成自己的终身职业来做,从进入饭店开始,或多或少的会考虑二次就业,没有一定职业生涯的规划,这是在我国饭店业人力资源的显著特点。

3.3.4工作劳动强度大

Lazarus(1984)指出压力是“当人们认为环境条件超出其心理资源所能正确处理的范围时所

产生的焦虑和紧张感”。[20]压力源来自两个方面,包括组织压力源、非工作压力源。

饭店员工尤其是处于第一线的服务人员,工作量大,遇到各种不良突发事件的比率较大,如顾客刁难、有意人格侮辱等,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当员工不能在工作角色、家庭角色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较为容易导致饭店员工的高流动率。

另外,黄文波(2004)在对饭店员工的压力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饭店员工认为压力大或相当大,从事饭店业员工对工作压力的感受也相同,不同年龄的员工所感受到的压力是不相同的。不同职位的员工所感受的压力是不同的。这些压力不仅仅来自组织压力,还来自于非工作的压力以个人特质为载体,具体体现在员工对压力的感知。也就是说员工心理承受能力越差,对压力的感知程度强烈,容易产生离职意向。

对我国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进行总结,如图9:

图9 我国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

4 员工流失对饭店的影响

4.1不利影响

4.1.1影响饭店工作流程正常运行

员工的流失可能导致饭店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各经营管理部门不得不对原来比较合理的人事安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应付短期内出现的人员空缺,无形中增大了其他在职员工的工作强度,从而引起在职员工的不满,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或不稳定。另外,新员工由于其服务技术和工作经验都无法与流失的员工相比,很容易在对客服务过程中引发客人投诉,影响饭店的企业形象,饭店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

4.1.2增加饭店企业成本

美国《财富》杂志曾研究发现:一个员工离职以后,从找到新人到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5倍,而如果离开的是企业的核心员工,这一损失则更大。

著名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者弗莱姆霍尔茨推出了一系列粗略测算员工更替成本的模型[21]。他的模型包括了初始成本和更替成本两个部分,初始成本、更替成本。

初始成本一般出现在饭店核心员工的离职方面上,饭店企业员工离职时,更替成本损失较为严重,直接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招募和甄选费用、雇用和培训费用以及离职费用。

此外为了赢得新客户,饭店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经营成本。而新招聘的员工在短期内不能胜任成熟员工的工作,还具有是否能融入饭店的不可确定性,这都使饭店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22]

4.1.3造成管理混乱

在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即将离职的员工在其离职前一段时间是无心从事本职工作的,这势必会导致其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它必然会打破饭店日常工作计划,让只有岗位不见其人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混乱局面。[23]

4.1.4导致客源的流失

一般来说,原有员工在工作中能够给管理者留下很好的印象,在顾客中也会有很好的声誉。如果这部分员工流失,会使饭店的好多固定客源流失,使市场份额下降,甚至会丧失企业的核心优势。如果投敌到既有的竞争对手就是创建了新的竞争对手,将会与原有饭店竞争,使得企业丧失竞争优势。

此外,这部分员工可能掌握着原饭店的发展战略、管理经验、资料、特色菜品等,使饭店企业的商业秘密外泄,甚至会使饭店的技术优势丧失。

4.1.5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的流失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可能会刺激更大范围的人员流失,而且向其他员工提示还有其他的选择机会存在。尤其是流失的员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职员工就会人心浮动,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员工流失率增加较多,这种现象回导致更大范围的员工的流失,使饭店陷入更为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

尤其是核心员工的离职,对其他在岗员工的心理造成很大冲击,对他们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他们人心浮动,工作热情相对下降,削弱和影响员工的士气,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

4.1.6影响饭店工作流程正常运行

员工的流失可能导致饭店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各经营管理部门不得不对原来比较合理的人事安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应付短期内出现的人员空缺,无形中增大了其他在职员工的工作强度,从而引起在职员工的不满,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或不稳定。另外,新员工由于其服务技

术和工作经验都无法与流失的员工相比,很容易在对客服务过程中引发客人投诉,影响饭店的企业形象,饭店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

4.2有利影响

饭店员工流失除具有以上不利的影响外,也有积极的一面。

4.2.1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一般说来,员工自愿流出的结果会自发地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员工流失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因为在一个没有流动壁垒的社会结构中,员工流动的流向和规模是受不同部门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利益诱因值的大小所影响的。

员工往往在高收益的诱导下,由低效率的饭店流向高效率的饭店。劳动力输送得到有效地配置,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使用效率得到提高,达到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

4.2.2提高饭店员工素质

根据饭店人力资源特点,员工流失对饭店产生的积极影响是长远性的、潜在的。一般员工离职后,饭店人力资源部门会组织重新招聘,或者是内部招聘或者是外部招聘,而这些人员的素质决不能低于已经离开的员工。新的替代者的介入能够给饭店带来新的知识、观念、工作方法和技能,提高饭店活力,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4.2.3减少饭店内部的冲突,提高饭店内部的和谐度

饭店中由于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如矛盾双方因所持有的价值观或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而发生的离职,很难通过一般的调解来解决,员工离开成了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能够减少饭店内部的矛盾冲突。

5饭店员工流失对策研究

5.1注重员工的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

员工培训是饭店人力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是维持整个饭店有效运转的必要手段。一些研究证实,在饭店行业,受过培训的员工流动率只是未受过培训员工流动率的一半。

因此,饭店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员工采用不同的培训与职业发展策略,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制度,提高培训的专业化程度,科学确定培训需求,协助员工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资料进行分析、对员工进行心理测评、向员工提供职业发展信息等形式,引导和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目标与饭店经营目标的和谐统一,帮助员工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营造饭店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注重员工同饭店的发展目标的统一,促使个人和饭店共同发展,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5.2端正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素质,以人为本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大量的事实证明,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因此,我国饭店行业需要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端正管理理念,发挥“以人为本”的观点,把员工看作最宝贵的资源和最重要的财富,充分尊重每一位员工,重视员工需要,维护员工权益,给予员工人性化的支持,尽量减少员工对饭店工作的不适或不满,提高他们对饭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意向。5.3完善组织结构

我国大多数饭店组织结构本身存在缺陷,容易导致员工流失,因此饭店行业需要精简机构、简化管理层次,比较科学地划分每个组织单位内部的责任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有效地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根据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确定领导力模型,运用一定的工具,对银行各级管理者进行领导力测评,鼓励员工参与饭店的民主管理,管理方式多样化,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5.4提高薪酬福利水平

薪酬和福利影响饭店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饭店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它是员工工作的直接动力,是其生存发展的直接源泉,也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饭店是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的企业,向员工支付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是稳定员工的有效措施,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饭店向员工支付的薪酬和福利不一定以最高为佳,应从饭店的实际出发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并且要随着饭店不断的发展壮大而提高。

图10 我国求职人员选择职业的影响因素

从图10可以看出,有59.7%的员工在选择职业时看重收入高这一因素。

同时本论文采用美国J.S.Adams在1963年提出的公平理论,来进一步说明员工相对工资的公平性。

公平理论还涉及到对自己报酬投入的感觉与对别人报酬投入的感觉,由于本论文认为我国大部分饭店企业都实行薪酬不公开的制度,所以只选取了对自己报酬投入的感觉与对自己过去报酬投入的感觉来进行比较。

本论文选取

(5-1)

这一指标来进行说明,

式中:Op----对自己报酬的感觉

Ip----对自己所作投入的感觉

Oh----对自己过去报酬的感觉

Ih----对自己过去投入的感觉

这样就会出现三种情况:当以上公式两侧相等时,当事人感到公平;当公式左侧大于右侧时,员工感到占了便宜,就会产生歉疚感,从而更努力工作、或者员工感到心安理得两种情况;当公式左侧小于右侧时,员工感觉吃了亏,就会争取更多的奖酬、待遇或者减少自己投入努力,如迟到早退、怠工、出废品、浪费原料、放弃责任,在这种情况出现时,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企业没法让员工达到公平感觉时,员工可能会选择辞职,造成员工流动性较高。在这种情形下,饭店管理者可以设法使员工感觉到对自己现在的投入报酬的感觉至少与对自己过去投入报酬的感觉一样,这就涉及到饭店管理者要制定公正、合理、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制度,根据员工对饭店做出贡献的大小给予相应薪酬,使得员工的付出与收入相匹配,并且从长远的角度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

同时,饭店管理者也应有重点地向核心员工倾斜。饭店行业做到相对应的薪酬福利时,不但能够稳定员工,减少员工的流失,而且能够吸引外部员工的进入。

5.5降低劳动强度

饭店产品的无形性、生产消费同步性以及不可储存性的特点,决定了饭店作为服务行业无法通过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实现流水化的生产,饭店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是目前饭店业对其员工的普遍要求。特别一些特殊的岗位,如前台、康乐、餐饮等,更是对员工工作时间的要求24小时到岗,从生物学的角度更是违背了个人正常的作息时间。[8]

饭店行业的高强度性、高压力,造成员工生理和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此,饭店管理者需要根据员工的生理承受能力,合理的调整员工的工作强度,相应缩短工作时间,可以实行调休制度,减小员工工作压力。

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

5.6转变传统观念

由马克思的物质决定意思论,可以推出饭店行业所特有的员工吃青春饭、从事的服务工作低人一等等观念,归根到底都是由于饭店对于人才的把关、培训、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疏漏所造

成的,因此饭店应该严把关,招聘符合职位要求的员工进入饭店,给予不同程度的培训,制定职业规划,降低员工流失率,这种观念也将随之改变。

6结论

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我国饭店行业高员工流失率的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通过对我国饭店行业员工流失的现状、原因、影响进行分析,根据员工流失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①注重员工的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

②端正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素质,以人为本。

③完善组织结构。

④提高薪酬福利水平。

⑤降低劳动强度。

⑥转变传统观念。

影响我国饭店行业员工流失的因素还有很多,本论文只是局限于饭店因素、个人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较少涉及到其他方面。本论文的下一步研究方向将进一步的概括进其他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方法。这样我国饭店行业将有比较全面的解决员工流失的方法,可以使我国这种高流失率的现象得到解决,同时对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致谢

在这四年的学习阶段,我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许多人的帮助。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管立刚教授。本篇论文就是在管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对论文结构的把握,词句的斟酌再到论文的排版等,老师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同时老师也教给了我科学研究的方法。

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忘我的工作作风,给予我极大的鼓舞,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等有很大的影响。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方法,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管老师的为人与学识将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在此,衷心地向管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与敬慕!

同时,还要向帮助我的各位老师、师兄、师姐及各位朋友表示感谢!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他们给予我无私的支持与帮助,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良好的环境里才使我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促成本文的顺利完成。在此,对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Priec.J.L. The study of turnover[M].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7.1: 45-60

[2] MuehinskyPM.Morrow PC. A Multidisciplinary Model of Voluntary Turnover[J]. Jour nal of Voearional, 1980, (17):263-290

[3] Zeffane, RachidM.Understanding Employee Turnover:The Need for a Contingency Approach[J]. Internal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1994, 15(9):22-38

[4] Iverson,Roderick D. An event histotory analysis of employee turnover: the case of hospital employees in Australia[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999(4): 397-415

[5] Lee, Thomas W, Mitchel, terrence R. The Unfolding Model of Voluntary Turnover

[J],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4):450-46 3

[6] 张勉, 李树茁. 企业雇员流失意图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J].预测, 2001, (6):14-20

[7] 赵西萍, 刘玲, 张长征. 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多变量分析团[J]. 中国软科学, 2003, (3):71-74

[8] 陈壁辉, 李庆. 离职问题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进展, 1997,(l):29

[9]王玉芹. 高科技企业员工离职模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1,(l0):19

[10]冯友宣, 戴良铁. 影响企业员上离职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 商业研究,2005,(5):60

[11] 肖燕舞, 饭店新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应对方法[J]. 企业技术开发, 2006,(7):119-121

[12] 曲秀梅, 我国旅游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38-39

[13] 张娅,现代饭店人才流失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大学, 2006

[14] 谢凌剑. 浅谈饭店员工流失与对策[J]. 知识经济,2008,(8)

[15] 侯艳艳, 阎斌. 饭店员工流失成因及对策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543):304

[16] 张利民. 驯服饭店企业员工流失问题[J]. 商场现代化, 2007,(15)

[17] 李志刚. 饭店人力资源管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1:11-13

[18] 王素珍,孟雷. 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 09,22(1):72-73

[19] 费寅. 饭店员工流动的原因与控制方法[J]. 经营与管理, 2006,(7)

[20] 蔡丽伟.员工职业生涯管理[J].饭店现代化,2004,(9):52一53

[21] FlamholtZ,E.G..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J], Diekenson, 1985

[22] 刘继祥. 饭店员工流失问题探源与对策研究[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5

[23] 陈波, 梁平. 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剖析及应对思维创新[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7 (9):140-142

量一量 比一比

量一量比一比 学科:数学执笔: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 课题:量一量比一比课型:新授课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巩固测量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互相合作。 2、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并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重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实践活动,动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学习流程 1. 自主学习 自主测量,父母检查(测量你家的物品)(写好单位) 你测的物品名称测量结果父母更正 2、测量家人的身高 爸爸的身高是()厘米,妈妈的身高是()厘米,你的身高是()厘米。 3说说你在测量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二、填出结果并对照一下。 你的头围是(),比标准头围();你的胸围是(),比标准胸围();你的身高是(),比标准身高()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 记)

6~8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 男生女生头围(厘米) 43~59 42~58 胸围(厘米) 48~64 47~63 身高(厘米) 99~133 98~132 你想说: 三、明天的课堂上你还想测什么? 四、如果没有尺子,又想知道操场大概有多长怎么办? 2.合作探究 估一估量一量 1、估一估 我们学过这么多知识了,你能够根据你的经验估一估你的一庹(tuǒ)(伸开双臂)、你的肩宽、讲台、教室,它 们分别大约有多长吗? 2、量一量 1)要想知道我们估的对不对,可以怎么办? 2)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拿着尺子测量一下,每个小组负责一项。 3)说说你们量的的结果是多少,完成表格。 项目一庹肩宽讲台教室 长度 三、达标检测 自己选择3项身边的物体并测量其高度。 四、自主反思 1.知识盘点:今天我有什么收获? 2.评价: 你真棒!有进步!加油啊!

材料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不错)

材料研究方法复习 X射线,SEM(扫描电子显微镜),TA,DTA,DSC,TG,红外,拉曼 1.X射线的本质是什么?是谁首先发现了X射线,谁揭示了X射线的本质? 本质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0.01-1000A。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了X射线,1912年由德国物理学家laue揭示了X射线本质。 2.试计算波长0.071nm(Mo-Kα)和0.154A(Cu-Kα)的X射线束,其频率和每个量子的能量? E=hν=hc/λ 3.试述连续X射线谱与特征X射线谱产生的机理 连续X射线谱:从阴极发出的电子经高压加速到达阳极靶材时,由于单位时间内到达的电子数目极大,而且达到靶材的时间和条件各不相同,并且大多数电子要经过多次碰撞,能量逐步损失掉,因而出现连续变化的波长谱。 特征X射线谱: 从阴极发出的电子在高压加速后,如果电子的能量足够大而将阳极靶原子中内层电子击出留下空位,原子中其他层电子就会跃迁以填补该空位,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结果得到具有固定能量,频率或固定波长的特征X射线。 4. 连续X射线谱强度随管电压、管电流和阳极材料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 发生管中的总光子数(即连续X射线的强度)与: 1 阳极原子数Z成正比; 2 与灯丝电流i成正比; 3 与电压V二次方成正比: I 正比于i Z V2 可见,连续X射线的总能量随管电流、阳极靶原子序数和管电压的增加而增大 5. Kα线和Kβ线相比,谁的波长短?谁的强度高?

Kβ线比Kα线的波长短,强度弱 6.实验中选择X射线管以及滤波片的原则是什么?已知一个以Fe为主要成分的样品,试选择合适的X射线管和合适的滤波片? 实验中选择X射线管要避免样品强烈吸收入射X射线产生荧光幅射,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必须根据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选用不同靶材的X射线管。 其选择原则是: Z靶≤Z样品+1 应当避免使用比样品中的主元素的原子序数大2-6(尤其是2)的材料作靶材。 滤波片材料选择规律是: Z靶<40时: Z滤=Z靶-1 Z靶>40时: Z滤=Z靶-2 例如: 铁为主的样品,选用Co或Fe靶,不选用Ni或Cu靶;对应滤波片选择Mn 7. X射线与物质的如何相互作用的,产生那些物理现象? 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是通过X射线光子与物质的电子相互碰撞而实现的。 与物质作用后会产生X射线的散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X射线的吸收,光电效应与荧光辐射等现象 8. X射线强度衰减规律是什么?质量吸收系数的计算? X射线通过整个物质厚度的衰减规律: I/I0 = exp(-μx) 式中I/I0称为X射线穿透系数,I/I0 <1。I/I0愈小,表示x射线被衰减的程度愈大。μ为线性吸收系数 μm表示,μm=μ/ρ 如果材料中含多种元素,则μm=Σμmi w i其中w i为质量分数 9.下列哪些晶面属于[111]晶带? (111)、(3 21)、(231)、(211)、(101)、(101)、(133),(-1-10),(1-12), (1- 32),(0-11),(212),为什么?

一上数学填空专项练习

1.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2.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3.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4. 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 5. 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6. 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7. 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8.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9.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 10. 2个十合起来是()。 11. 18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2. 17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3. 14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4. 19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5. 16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6. 15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7. 13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8. 12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9. 11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20. 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1. 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2.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3. 5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4. 2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5. 8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26. 1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27. 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28. 1→3→5→( )→( )→( )→( )→( )→( )→( )。 29. 2→4→6→( )→( )→( )→( )→( )→( )→( )。 30. 1→4→7→( )→( )→( )→( )。 31. 1→5→( )→( )→( )。 32. 19→17→15→( )→( )→( )→( )→( )→( )→( )。 33. 18→16→14→( )→( )→( )→( )→( )→( )→( )。 34、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比10大比20小的5个数 35 (1)一共有( )张数字卡片。 (2)从左数第4张卡片是( ),它的右边有( )张卡片。 (3)从右数第4张卡片是( ),它的左边有( )张卡片。 (4)从左往右数,第二个数是( ),第( )个是11。 (5)把从左数的第3张和第4张卡片圈起来。 (6)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把上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___ 36、写出1-20中的单数: ___ 37、写出1-20中的双数: ___ 38、按顺序填数 39、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分析

量一量,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尺子量物体长度、高度的方法。 2.通过测量自己和身边物品的长度、高度等实际活动,对所测对象形成清晰的表象,为以后估计、认识其他物品的长度提供更多的参考标准,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3.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单位”),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增强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 4.在活动中体会合作、交流和表征方式多样性的乐趣,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愿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测量经验,并将直接经验与某些间接经验相结合,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活动内容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选择合适的标准测量单位,测量身边熟悉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这个层次的活动即教材左页的内容。这里要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身体或身边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如身高、肩宽、两臂伸开后两手之间(一庹)的长度、讲台的长度、课桌的高度、教室的长度等。通过这个层次的活动,巩固学生前面所掌握的测量的方法,建立所测物品的直观形象,并内化为表象,为后面测量、表征其他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提供多种不同的长度“单位”。 第二个层次是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测量一种物体的长度。教材以鳄鱼身长6米为例,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的长度,学习选择不同的“单位”描述物体长度的方法,形成对6米长度的直观认识,同时体会测量的本质。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和实践,利用身边熟悉的“单位”(标准)表示未知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这个层次的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开放,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测量及表示长度的经验,将抽象的长度或高度的数据与自我的感知和认识结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增强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进而发展长度观念。 2.教材编排特点 (1)以学生自己和身边的物体作为感知、认识未知长度的标准“单位”。

材料研究方法简单总结

XRD: ●所有的衍射峰都有一定的宽度是因为:1.晶体不是严格的晶体;2.X射线不是严格的单 色光;3.仪器设计造成。 ●XRD用途:1.精确测定晶胞参数——可反映晶体内部成分、受力状态等的变化,可用 于鉴别固溶体类型、测量固溶度、测定物质的真实密度等等。 2.物相定性分析——各衍射峰的角度位置所确定的晶面间距d以及它们的相对强度I/Io 是物质的固有特性。因而呢过用于五物相分析。 3.物相的(半)定量分析——外标法(物相数=2);内标法(物相数>2);基体冲洗法(修 正了内标法由于引入参比物导致的误差) 4.纳米物质平均粒度分析——当粒度小于200nm的时候,衍射线会发生宽化(相干散射 的不完全所致),测定待测样品的衍射峰的半高宽和标准物质的衍射峰的半高宽,用公式即可以得出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度。 电镜: 电镜的缺陷:其实际分辨率达不到理论值 原因:电磁透镜存在像差(几何像差和色差) 几何像差:由透镜磁场几何形状上的缺陷而造成的,包括球差和像散。 球差:由于电磁透镜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磁场强度的差异,从而造成对电子会聚能力不 同而造成的。 像散:由于透镜的磁场轴向不对称所引起的一种像差。 色差:由于成像电子的能量或波长不同而引起的一种像差。 像差的存在使同一物点散射的具有不同能量的电子经透镜后不再会聚于一点,而是在像 面上形成一漫射圆斑。 ●透射电镜(TEM):1.观察水泥及其原料颗粒表面及聚集体的状态,揭示水泥熟料的微 细结构,研究水泥浆体的断面结构,观察其水化产物、未水化产物及孔的大小、形状和分布 2.黏土矿物的形态和结晶习性对陶瓷至关重要,可用TEM观察陶瓷的显微结构、点阵 缺陷和畸变。 3.TEM广泛应用于金相分析和金属断口分析。 4.TEM可以观察高分子粒子的形状、大小及分布。 ●扫描电镜(SEM):用于形貌分析(观察粉体表面形貌、材料断面、材料表面形貌)●电子探针(EPMA 配合波谱仪或能谱仪使用):主要用于材料表面层成分的定性和定 量分析 能谱仪(EDS) 优点:1.分析速度快;2.灵敏度高;3.谱线重复性好 缺点:1.能量分辨率低,峰背比低;2.使用条件苛刻 波谱仪(WDS) 优点:波长分辨率高 缺点:1.为了有足够的色散率,聚焦圆半径需足够大。导致X射线光子收集率低,使其对X射线利用率低 2.X光经衍射后,强度损失大,难以在低束流和低激发强度下使用 热分析 具体的研究内容有:熔化、凝固、升华、蒸发、吸附、解吸、裂解、氧化还原、相图制

《近代材料研究方法1》实验教学大纲

《近代材料研究方法1》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近代材料研究方法》课程编码:050231037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工程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8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17版教学计划; 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近代材料研究方法》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3、近年来《近代材料研究方法》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近代材料研究方法》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2、本实验项目是《近代材料研究方法Ⅲ》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 3、本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现代材料研究中,掌握先进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4、本实验以《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大学物理》为先修课。 5、本实验对毕业论文等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本课程实验目的和任务 1、主要掌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2、掌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分析仪几种仪器的结构和实验方法,了解几种仪器的功能和使用范围,使学生正确选用仪器,获得必要信息。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悉X射线衍射仪;进行立方晶系物质的指标化和晶格常数的计算。 5、能够对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标定,能够利用粉末衍射卡片对单相物质进行物相鉴定。 6、了解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的结构,学会观察二次电子及背反射电子像,掌握电子探针的点、线、面三种分析方法,通过设计性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7、了解热分析仪的基本结构,能够对热分析曲线进行分析与标定。 8、培养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实验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实验项目要求学生综合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4、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 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分析检测手段; 能够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目标分析】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体会度量的思想和方法,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体长度的过程,实质上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的过程;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测量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三、教具准备 米尺、软尺、卷尺、测量记录单、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揭示课题 1.回顾长度单位。 (1)说说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厘米、米) (2)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3)你知道1拃有多长吗?一步有多长呢?(一拃长约15厘米,一步长约40厘米)(4)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呢? 2.揭示活动主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测量长度的工具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长度单位,激活学生的活动经验;通过追问“你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激发学生了解身边物体长度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分组合作,参与活动 1.小组合作,实际测量。 (1)全班交流,认识测量方法。 请学生介绍每种测量工具、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时要注意什么。例如:测量时,尺子的刻度“0”通常与物体测量的起点重合;测量身高时,人要站直,这样测量的高度才准确等。 (2)观察图片,了解测量的内容。 ①课件出示主题图(数据不出现)。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精心整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同志们:党中央决定,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要做好这次学习教育,就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风向标”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作为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政治任务来对待。 二、两学一做开展的背景 如今,在我们国家,要攀登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山头”只剩下最后几步,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也胜利在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跨越这样一个历史瓶颈,需要全体共产党人凝心聚力,坚持下去,不断地开展工作,引领和感召全国人民一起来“爬坡过坎”。这也就是中共中央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大背景。 三、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有 四、两学一做的主要要求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主要是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热衷于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主要

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主要是利己主义严重,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临危退缩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一、判断题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跃迁产生的。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适合于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3.摩尔吸收系数的值随着入射波光长的增加而减少。×4.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待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5.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200~400nm。 ×6.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随透射率变化而存在极大值。 √7.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当测量样品的浓度极大时,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现象较明显。 √8.分光光度法既可用于单组分,也可用于多组分同时测定。 ×9.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

收波长的波长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 ×10.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仅与溶液本身的性质有关。 ×11.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定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的结果也越准确。() √12.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响。() ×13.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14.在紫外光谱中,生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15.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 ×16.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17.由共轭体系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18.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19.由于振动能级受分子中其他振动的影响,因此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填空专项练习卷

一上数学填空练习卷 1.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2.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3.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4. 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 5. 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6. 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7. 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8.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9.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 10. 2个十合起来是()。 11. 18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2. 17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3. 14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4. 19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5. 16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6. 15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7. 13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8. 12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19. 11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20. 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1. 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2.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3. 5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4. 2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5. 8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6. 1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7. 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8. 1→3→5→( )→( )→( )→( )→( )→( )→( )。 29. 2→4→6→( )→( )→( )→( )→( )→( )→( )。 30. 1→4→7→( )→( )→( )→( )。 31. 1→5→( )→( )→( )。 32. 19→17→15→( )→( )→( )→( )→( )→( )→( )。 33. 18→16→14→( )→( )→( )→( )→( )→( )→( )。 34、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比10大比20小的5个数 35 (1)一共有( )张数字卡片。 (2)从左数第4张卡片是( ),它的右边有( )张卡片。 (3)从右数第4张卡片是( ),它的左边有( )张卡片。 (4)从左往右数,第二个数是( ),第( )个是11。 (5)把从左数的第3张和第4张卡片圈起来。 (6)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把上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___ 36、写出 1-20中的单数: ___ 37、写出1-20中的双数: ___ 3839、

材料研究方法

核磁共振在分子筛催化剂表征中的研究应用 摘要 核磁共振己经发展成为一种不可取代的工具,它常被用来作为化学分析、结构确定和研究有机、无机以及生物体系的动力学的一种手段。核磁共振通常被用来表征合成产物的结构,是研究催化剂的强有力手段之一。介绍了固体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魔角旋转、高功率质子去耦、交叉极化、多脉冲同核去耦以及四级核的信号增强等一系列相关操作技术,综述了核磁共振在催化剂表征中的一些研究进展。 关键词:核磁共振;原理;催化剂;谱图表征

Application of NMR in Characterization of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s Abstract NMR has evolved into an irreplaceable tool for chemical analysis,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and study of the dynamics of organic, inorganic, and biological system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s often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of synthetic products and is one of the powerful means of studying catalyst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olid-state NMR and the related operating techniques such as magic angle rotation, high power proton decoupling, cross polarization, multi-pulse homonuclear decoupling and four-stage nuclear signal enhancement are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MR in catalysts is reviewed. Some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Key word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Principle;Catalyst;Spectral representation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同志们:党中央决定,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今天,我在这里讲一次专题党课,我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联系我们干部队伍实际,谈谈自己对两学一做的认识和体会,跟大家交流、共勉。 一、深刻认识两学一做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党中央决定,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为的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几年,中共中央从作风建设入手,一方面通过出台八项规定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巡视工作与“铁腕反腐”并举,目标直指我们党内的“关键少数”。已取得的成效,可以说是有目共睹。而如今开展的“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却是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的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的延伸。要做好这次学习教育,就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风向标”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作为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政治任务来对待。 二、两学一做开展的背景 如今,在我们国家,要攀登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山头”只剩下最后几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也胜利在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跨越这样一个历史瓶颈,需要全体共产党人凝心聚力,坚持下去,不断地开展工作,引领和感召全国人民一起来“爬坡过坎”。这也就是中共中央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大背景。 三、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党规党章,学系列讲话,这是每一个党员的“基础课”。按说,这应该是大家都学习过的,为什么这一次还要大张旗鼓地从头学起?这起码说明,我们党内有不少同志学得不扎实、做得不到位。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我们党执政时所遇到的危机与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说,问题正是出在这里。 如果任由这种趋势蔓延,我党就势必变为高高在上的官僚机器,党与政府机构变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党的领导干部一入此衙,则行踪难觅。倘若如此,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之情就会蜕变成官民之间的一道巨大鸿沟,甚至还会激化出相互对立的危险。普通党员群体的理想信念缺失与党性修养下降。中国共产党有8000多万党员,平均16个中国人里就产生一名党员。这一庞大的群体本应是一个先锋队组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但是,现实情况中,却充满了悖论。试想,目前有多少中共党员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信徒?又有多少人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真正体现出先进性,发挥了先锋队作用? 四、两学一做的主要要求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主要是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热衷于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主要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着力解决

014.一上数学专项练习:1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25页)

一年级(2)班数学家庭作业(1) 一、计算 2+2= 2+3= 4+5= 3+3= 3+4= 5+5= 7+2= 5+2= 6+3= 8+2= 9-2-4= 6-4-1= 10-4-2= 9-2-1= 7-2-1= 9-7-2= 1+2+2= 8-5-3= 8-5-1= 4-2-2= 二、填空 4+()=9 6+()=9 ()+7= 7 4+()=6 1+()=5 6-()=3 ()+4=6 3+()=8 三、比大小 1+1 O 1-1 1+2 O 3-2 1+3 O 4-3 1+4 O 8-4 1+7 O 4+4 1+5 O 1+6 6-1 O 1+7 7-2 O 1+8 四、应用题列算式 草地上有3只小狗,又跑来5只小狗,现在有几只小狗? 时间:家长签字:家长评价:一年级(2)班数学家庭作业(2)

一、计算 4+4= 7+3= 3+6= 2+6= 4+4= 9-1= 9-4= 8-5= 6-2= 8-3= 2+3+5= 8-6-2= 2+1+5= 5+4+1= 8-2-5= 4+1+1= 8-1-6= 5+2+1= 4-1-3= 10-4-5= 二、填空题 ()+3=10 ()-2= 1 ()+4=9 ()-2=0 ()-5=1 ()-4=3 ()-4=1 ()-8=2 三、比大小 1+1 O 1-1 1+2O 5-2 1+3O 8-3 1+4 O 7-4 1+7 O 4+4 1-5 O 1+6 6-1 O 1+7 7-2 O 1+8 四、应用题列算式 小河里有4条鱼,游走了1条,还剩几条? 时间:家长签字:家长评价: 一年级(2)班数学家庭作业(3) 一、计算

材料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光学显微分析 (2) 第3章X射线衍射分析 (5) 第4章电子显微分析 (8) 第5章热分析 (12) 第6章光谱分析 (16) 第7章核磁共振分析 (19) 第8章质谱分析 (21) 第9章材料测试方法的综合应用 (22)

第一章绪论 1. 材料时如何分类的?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哪些? 答:材料按化学组成和结构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微观结构、亚微观结构、显微结构、宏观结构。 2.材料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相应的研究方法? 答:任务:研究、制造和合理使用各类材料。 研究对象: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 研究方法:图像分析法、非图形分析法:衍射法、成分谱分析。 成分谱分析法:光谱、色谱、热谱等; 光谱包括:紫外、红外、拉曼、荧光; 色谱包括:气相、液相、凝胶色谱等; 热谱包括:DSC、DTA等。 3.材料研究方法是如何分类的?如何理解现代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答:按研究仪器测试的信息形式分为图像分析法和非图形分析法; 按工作原理,前者为显微术,后者为衍射法和成分谱分析。 重要性: 1)理论:新材料的结构鉴定分析; 2)实际应用需要:配方剖析、质量控制、事故分析等。 第二章光学显微分析 1.区分晶体的颜色、多色性及吸收性,为何非均质体矿物晶体具有多色性? 答:颜色:晶体对白光中七色光波选择吸收的结果。 多色性:由于光波和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使晶体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 吸收性:颜色深浅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吸收性。 光波射入非均质矿物晶体时,振动方向是不同的,折射率也是不同的,因此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一、判断题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跃迁产生的。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适合于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3.摩尔吸收系数的值随着入射波光长的增加而减少。 ×4.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待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5.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200~400nm。 ×6.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随透射率变化而存在极大值。 √7.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当测量样品的浓度极大时,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现象较明显。 √8.分光光度法既可用于单组分,也可用于多组分同时测定。 ×9.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的波长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 ×10.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仅与溶液本身的性质有关。 ×11.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定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的结果也越准确。() √12.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响。() ×13.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14.在紫外光谱中,生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15.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 ×16.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17.由共轭体系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18.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19.由于振动能级受分子中其他振动的影响,因此红外光谱中出现振动偶合谱带。() ×20.确定某一化合物骨架结构的合理方法是红外光谱分析法。() ×21.对称分子结构,如H2O分子,没有红外活性。() √22.分子中必须具有红外活性振动是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必备条件之一。() √23.红外光谱中,不同化合物中相同基团的特征频率总是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出现,故可以根据红外光谱中的特征频率峰来确定化合物中该基团的存在。() ×24.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羰基化合物的大小顺序为:酰卤>酰胺>酸>醛>酯。() √25.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与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差别在于它有干涉仪和计算机部件。()√26.当分子受到红外光激发,其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吸收的光子数目越多。() ×27.游离有机酸C=O伸缩振动v C=O频率一般出现在1760cm-1,但形成多聚体时,吸收频率会向高波数移动。() 二、选择题 1.在一定波长处,用2.0 cm吸收池测得某试液的百分透光度为71%,若改用3.0 cm吸 收池时,该试液的吸光度A为(B) (A)0.10 (B)0.22 (C)0.45 2.某化合物浓度为c1,在波长λ1处,用厚度为1 cm的吸收池测量,求得摩尔吸收系数为ε1,在浓度为3 c1时,在波长λ1处,用厚度为3 cm的吸收池测量,求得摩尔吸收系数为ε2。则它们的关系是(A)(A)ε1=ε2(B)ε2=3ε1(C)ε2>ε1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专项口算

100道口算题(20以内纯进位、退位)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时: 7+7= 7+5= 8+10= 7+3= 5+8= 20-4= 19-4= 15+2= 16-7= 8+5= 20-6= 1+18= 1+13= 15-5= 20-3= 2+17= 8+8= 12-3= 1+16= 20-1= 1+9= 4+14= 14+2= 18-10= 3+16= 1+14= 1+11= 10+5= 19-12= 2+14= 5+3= 10+8= 13-3= 20-1= 12-5= 15+3= 8+3= 2+11= 1+7= 16+2= 17+2= 18+2= 4+16= 12-2= 4+3= 20-2= 6+10= 11+8= 2+18= 9+10= 8+6= 13-4= 3+14= 5+4= 19-1= 7+1= 13-2= 8-1= 16-9= 15+5= 5+5= 10-2= 15+4= 13-5= 6+6= 5+6= 10-3= 17-1= 15-7= 18-2= 6+8= 10+10= 1+12= 2+16= 10+7= 7+7= 5+8= 8+5= 20-3= 2+17= 15-12+16= 13-4+11= 2+16-6= 5+4+10= 16-7+9= 10+5-2= 15+4-7= 15-2+4= 18-9-5= 20-9+5= 5-1-4= 18-7-5= 12+2-12= 14-14+19= 2+2+15= 1+12-7= 17-17+17= 19-7+5= 5+3+7= 17-6+6=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时: 8+8= 12-5= 16+2= 4+3= 20-2= 9+10= 19-1= 15+5= 6+6= 5+6= 18-2= 10+7= 7+5= 8+10= 7+3= 20-4= 19-4= 15+2= 16-7= 8+5= 20-6= 1+18= 1+13= 7+3= 15-5= 2+17= 8+8= 12-3= 1+16= 20-1= 1+9= 4+14= 14+2= 18-10= 3+16= 1+14= 1+11= 10+5= 19-12= 2+14= 5+3= 10+8= 13-3= 20-1= 12-5= 15+3= 8+3= 2+11= 1+7= 16+2= 17+2= 18+2= 4+16= 12-2= 4+3= 20-2= 6+10= 11+8= 2+18= 9+10= 8+6= 13-4= 3+14= 5+4= 19-1= 7+1= 13-2= 8-1= 16-9= 15+5= 5+5= 10-2= 15+4= 13-5= 6+6= 5+6= 10-3= 17-1= 15-7= 18-2= 1+12-7= 4-1+8= 15+3-10= 19-11+8= 20-3-15= 10+10-4= 10-7-1= 20-8+1= 2+1+12= 2+3+11= 15-5-10= 6+8-12= 16+2-7= 2+17-9= 2+18-5= 20-19+13= 8-6+6=

材料研究方法

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分子内的电子跃迁有哪几种,分别属于什么吸收带,吸收最强的跃迁是什么跃 迁? 答:电子类型: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双键的π电子;未成对的孤对电子n电子。 轨道类型:成键轨道σ、π;反键轨道σ*、π* ;非键轨道n。 σ-σ* 跃迁k max3104强吸收带 n-σ*跃迁实现这类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高 n →π*跃迁k max<100 平均寿命10-5~10-7sec R吸收带 π→π*跃迁k max≥104 平均寿命10-7~10-9sec k S → T小K吸收带 PS:R、K、B、E四带 1)R 吸收带:n→π*跃迁,弱吸收,k <102 2)K 吸收带:π→π*跃迁,强吸收,共轭分子的特征吸收带,k > 104 3)B吸收带:π→π*跃迁,中吸收,苯环及杂环的特征谱带; 4)E 吸收带:π→π*跃迁,强吸收,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谱带 π-π*迁移跃迁产生的谱带强度最大,n-σ*跃迁产生的谱带强度次之,配位跃迁的谱带强度最小。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胶体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请举出三个例子来说明,结合 散射现象来讨论二氧化钛胶体和粉末漫反射光谱的差异。 答:

1)、胶体具有稳定性,尤其是稀释后稳定性; 2)、胶粒对可见光的散射; 3)、测定消光(包括吸收、散射、漫反射等对光强度造成的损失) 4)、稀释条件下,胶粒尺寸小于光波长的1/20,瑞利散射可忽略。 4)、估算晶粒的大小。 例1:二氧化硅在紫外区也是透明的,为何其胶体在紫外区有吸收? SiO2直径387nm,在300nm下被吸收因而发生了消光呈现透明的,而起溶胶颗粒会发生散射,因而使得在紫外区有吸收。 例2:TiO2溶胶从a-d进行稀释,我们可以看到起吸光度逐渐减少,这是由于稀释后散射减小所致,而由于溶胶的胶粒的散射使得其吸光度增大。 例3:CdSe, CdS等量子点不做TEM和HRTEM,依靠吸收光谱中尺寸效应的规律来判断晶粒尺寸大小。反应时间越长,颗粒尺寸越大。 差异:当测定二氧化钛的溶胶时,按晶粒尺寸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 1)当胶体很小,d<λ/20时,瑞利散射可以忽略,吸收光谱与粉末的漫反射光谱接近。 2)当胶体较大,d>λ/20时,散射就会十分明显,在可见光区有吸收,这样获得是一个消光光谱,而不是吸收光谱,无法测得λonset。 用积分球测试粉末漫反射光谱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得到一个较好的吸收光谱。

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07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2007年真题及解析 科目一:代码:821 科目名称:材料研究方法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考试年份:2007 招生专业:材料学 研究方向: 01高性能水泥基材料 02智能材料 03新型建筑材料 04生态环境材料 05无机功能材料 06高分子功能材料 07高分子材料改性 08生物医用材料 09金属功能材料 10纳米材料 11材料体系分析与建模方法 一、真题 1.电子束轰击到固体样品表面会产生哪些主要物理信号?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一般收集哪种物理信号?并说明其衬度原理研究材料表面元素分原布状况应收集哪些信息,并收明其衬度理。 2.简述DSC的种类和定量热分析原理,举例说明其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 3.请详述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的异同点。 4.请说述电子探针中波谱的原理和应用,并简述波谱与能谱在应用方面的异同。 5.写出布拉格方程,分析物质产生X衍射的充要条件,简述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鉴定过程。请说明样品制备对物相鉴定的影响。 6.简述特征X射线的产生,性质和应用。 7.简述红外光谱用于分子结构分析的基础,说明其应用。 8.采用何种手段可以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晶。 9.聚合物的填充改性及共混是高分子材料改的常用手段,如何研究无机填充材料在高聚物基体中的分布情况?如何研究共混物中各相的形态? 第 1 页共10 页

10.核磁共振谱中不同质子产生不同化学位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化学位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核磁共振谱中的信号强度可以提供何种信息? 11.请详细描述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并画出碳马氏体和高碳马氏体的组织示意图,解释其区别。 12.举例说明透射电镜在金属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说明其原理。 13.制备金属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试样时一般采用双喷法制样,请详述其原理。 14.请详述多晶,非晶,纳米晶体材料在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稍微图像中的区别。 15.拟定方案,解决玻璃体内夹杂物的鉴定。 16.采用合适的现代技术表征法分析硅酸盐水泥水化进程,请简要评述你给出的方法。 17.叙述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无机材料的方法有哪几种,并加以评述。 18.请简要叙述布拉格方程在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和表征领域中的应用。 二、解析 1.电子束轰击到固体样品表面会产生哪些主要物理信号?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一般收集哪种物理信号?并说明其衬度原理研究材料表面元素分原布状况应收集哪些信息,并收明其衬度理。 1.参考答案: 主要物理信号:1.背散射电子 2. 二次电子 3. 吸收电子 4. 透射电子 5. 特征X射线 6.俄歇电子 研究表面形貌的信号: 1.背散射电子 2. 二次电子6.俄歇电子 研究表面元素分布应选择背散射电子,应为其对元素的变化比较敏感。 试题解析: 2.知识点:电子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3.答题思路:简述个知识点 历年考频:此考点在近五年中共出现3分别为:04,06,07年。 2.简述DSC的种类和定量热分析原理,举例说明其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 1.参考答案: DSC分为两种。分别为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 原理::DSC技术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入到试样和参比物的能量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一种技术。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就是为克服差热分析在定量测定上存在的这些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热分析技术。该法通过对试样因发生热效应而发生的能量变化进行及时的应有的补偿,保持试样与参比物之间温度始终保持相同,无温差、无热传递,使热损失小,检测信号大。因此在灵敏度和精度方面都大有提高。 DSC技术的特点:由于试样用量少,试样内的温度梯度较小且气体的扩散阻力下降,对于功率补偿型DSC有热阻影响小的特点。 应用:1.纯度分析 2.定量分析 3.纯度分析 4.比热容测定 第 2 页共10 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