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_徐美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_徐美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_徐美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_徐美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

徐 美 银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为此,国家需要制定方针政策,进行统一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提供优质服务;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应该更新观念,精心组织,有效实施,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意义;基本原则;策略中图分类号:G 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93(2009)02-0056-04

Study of t he Issues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 igher Vocational Educati on i n China

XU M ei-yin

(Y angzhou Po l y technic Co llege ,Y angzhou 225009,Ch i na)

Abst ract :The internati o na lizati o n o f h i g her vocati o na l educati o n i n Ch i n a is o f great strateg i c sign ificance ,w hich m ay positively face t h e trend of econo m ic g lobalization ,deep l y refor m the syste m of h i g her vocati o na l

educati o n ,train i n ternati o na l talents to m ee t t h e de m and ofm arket and bri n g i n to f u ll play the co mparative ad -vantage o f h i g 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 n a .I n the process of i n ternationalization ,w e m ust insist on three basic pri n ciples such as co mb i n i n g princ i p le w ith flex i b ility ,co m b i n i n g internati o na lizati o n w ith nationalization and co m bini n g input w ith outpu.t Therefore ,the centra l govern m entm ust for mu late princ i p l e s and po licies to streng then un ified adm i n istrati o n ,t h e local governm entsm ust prov i d e qua lity servic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 -ucational i n stit u ti o nsm ust rene w concepts to positively partic i p ate in t h e progress o f i n ternati o na liza ti o n .K ey w ords :higher vocati o nal education ;i n ternati o na lizati o n ;sign ificance ;basic pri n ciples ;strateg ies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这种发展势头还会在未来相当时间内得以保持。 十一五 期间,中央财政决定投入14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可以预见,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的重大机遇。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处理好一些重要的方向性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所谓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指一

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国内化为基础和前提,面向国际开发的、发展的、互动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借鉴世界上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并将

收稿日期:2009-01-10

作者简介:徐美银(1967 ),男,扬州职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课题(07EC0024)。

第13卷第2期2009年6月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 angzhou Po l y techn ic Co llege V o.l 13No.2Jun .2009

其进行有效融合,提升本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水平。

1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1.1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各国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合到世界市场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本国经济,经济全球化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各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根据优势互补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类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保证本国经济始终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生产,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民的福利水平。经济全球化内在地要求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成为题中之义,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发展就显得非常迫切。

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另一方面,高等职业国际化过程会带来大量资本、人员、技术的流动,这本身就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是良性的互动关系,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日益加大,必须通过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来积极应对,保证我们能够充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化解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使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

1.2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我国正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历程较短,其中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通过 三改一补 的方式兴办起来的,基础较差。[1]7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还不十分明确,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探索;教育体制还不健全,教学计划也不完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实施等均存在一定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力量,采取局部性的内部改革,其力度和进度都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借助于外部的良性冲击。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时间长,办学经验丰富,办学体制健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有许多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认真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办学理念,学习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同时通过相互的合作交流,引入一种外部的冲击力,更新思想观念,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3 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人才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实施,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日益显著,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逐步加大,各类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企业面临着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同时,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公平竞争,否则就会遭到世贸组织以及其他成员国的制裁。在现代条件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结为一点,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我国亟需大量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可以保证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处于公平甚至是有利的地位,也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受骗上当或者承担额外的不合理的成本。这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国主要是由高等职业教育完成的。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国际市场人才,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人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熟悉国际惯例、精通贸易规则、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各类人才。

1.4 增加对外合作收益

现阶段,许多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大量从事教育服务贸易,获取经济利益。资料显示,2000年,美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规模已经成为其第五大出口产业,教育出口值占本国服务贸易出口总值的3 5%;澳大利亚的数据则分别为第三大出口产业、11 8%。[1]6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却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应用性技术适度领先于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可以大力进行推广。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放高等职业

57

第2期徐美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

教育,吸引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增加高职教育服务出口值。其次,我国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近三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很快,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各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其发展速度会更为迅猛。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其核心竞争力会持续增强,在国际化过程中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第三,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持续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稳定的增长极。以此为基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外的吸引力会随之增大,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会日益增强,在国际化过程中会获取更大的收益。

2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原则

2.1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由于政治制度存在根本差异,一些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无端干涉,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文化教育渗透,试图将其社会制度强加到我们头上。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就是要坚决捍卫教育主权、维护其完整性。教育主权是一个国家在其教育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2]7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从中汲取了充足的养分,发展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存在的基础和目的都在于尽力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的福利水平。只有坚决维护教育主权,维护其完整性,才能保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终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效载体,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加以传承,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既保持了教育的民族独立性,也学习和借鉴了他国先进的部分,不断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当然,我们也要遵守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对外合作。在原则性基础上,以各种灵活的方式,采取多种合作模式,多层次扩大对外交流,有效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事业。在维护教育主权的前提下,努力扩大与更多国家、更多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2.2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交流,可以充分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成熟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保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地发展。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国家特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是植根于其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之中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制度互补性。[2]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简单地复制其他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体制。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够根据本国实际制定并实施适合自身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必须坚持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学习借鉴其他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洋为中用 ,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

2.3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通过开放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学习其他国家成功的办学经验,提高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寻找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优秀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通过人才引进、教师培训、联合培养等方式,深入学习了解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成功之处;另一方面,鼓励有实力的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积极走出国门,通过人才输出、教育贸易等形式扩大对外交流,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其实,引进来与走出去是一个良性的互动过程,引进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水平最终实现走出去,走出去以后又可以发现更好的伙伴,并将其引入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可见,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良性互动,可以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当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引进来与走出去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刚刚起步,综合水平仍然较低,所以适合采取引进来为主、走出去为辅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高

58扬州职业大学学报第13卷

等职业教育水平会有较大的提高,这时就可以采取以走出去为主、引进来为辅的方法,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开展主动的对外合作。

3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3.1 国家进行统一管理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刚刚起步,各级政府对此还缺乏严格的管理,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损害国家教育主权、无序竞争等。这就要求政府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进行统一管理。第一,设计合理的制度体系,鼓励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保证当事人对于未来具有明确的预期,合理的制度设计,可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对于参与国际化进程具有良好的预期,产生一种内在的合作愿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合作交流。第二,完善法律法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始终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前进。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上,国家需要专门就高等职业教育对外合作问题制定相关法律,并严格加以实施,使各个主体在对外合作过程中有法可依,避免无序竞争。第三,广泛宣传发动,明确对外合作的利益得失。一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对参与国际化的认识比较模糊,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不积极进行对外合作交流。应该通过广泛宣传,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意义,引导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放眼长远,重视对外合作交流所产生的长期收益,提高参与国际化进程的积极性。

3.2 地方政府积极提供优质服务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提供优质服务,保证地方高职院校能够积极地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首先,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使其在国际化进程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现阶段,我国许多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行政体制上都隶属于各级地方政府,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和规模,使其在国际化进程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促进其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其次,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要求和特点,积极引导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外合作。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进行指导,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地方产业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再次,利用地方政府的优势,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与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相比,我国类似机构无论是规模,还是办学质量,或者知名度等都相差较大,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地方政府的优势,由地方政府出面进行组织,形成集团力量,保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国际化过程中能够与国外机构处于平等地位,开展公平的合作与竞争。3.3 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参与国际化进程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应该更新观念,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应该更新观念,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投身到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需要精心组织,有效实施,保证国际化进程能够顺利进行。与发达国家十分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经验还比较欠缺,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国际化进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就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精心组织,有效实施,保证国际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再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国际化模式,减少风险,获取收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各有特点,所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国际化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日强,邓志军.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71-75. [2]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

版社,2001.

(责任编辑:礼 玥)

59

第2期徐美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概况

日本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概况 从日本社会整体来看,日本的职业教育由三大系统构成,即学校教育系统下的职业教育,公司企业系统下的职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系统下的职业教育。三者的功能和对象各有不同,学校教育系统下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将来走向社会的青少年提供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公司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进入公司企业里的员工开展企业文化和实际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系统下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失业者和转换工作的人提供再就业的技能培训。三者的主要教育培训对象,简单地说就是未就业者、就业者、失业者。由于三者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因而其教育培训方法也不尽同。 本报告主要以日本学校教育系统下的职业教育为对象,简要概述其构成体系和特点,以及对我国学校职业教育可资借鉴的几点启示。 一、制度体系的构成 日本的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当中,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分别承担着职业教育的不同功能,但就学校教育整体布局来说,中等后阶段的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日本学校教育呈现多样化格局的阶段。 1.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 小学6年和初中3年是日本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职业教育内容来说,主要是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阶段特征,重点进行劳动观、

职业观的培养以及今后能在社会上自立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的培育。 2.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义务教育结束也就是初中毕业后,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志向进行分流,其中98%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校继续学习,0.7%的初中毕业生就业。进入高中阶段学校继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中,96.9%的学生考入一般意义上的高中,0.9%的学生考入高等专科学校,0.2%的学生考入专修学校学习。 高中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普通高中以学生报考大学等升学为主要目标,学生占日本高中生总数的72.3%。职业高中以学生毕业后就业为主要目标,主要分工业、农业、商业、水产、家庭、信息等专业学科,学生占日本高中生总数的23%。综合高中是兼顾升学与就业两个方面,使学生在学期间逐渐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综合高中制度创建于1994年,因此综合高中(包括综合学科)的学生只占日本高中生的 4.7%,但从发展趋势看近些年学校数和学生人数在逐渐增加。 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62年,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初期应日本企业界的强烈要求,为培养支撑日本工业发展的骨干技术人员而设立的5年一贯制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由于高等专科学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具有工作一线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就业后能很快胜任企业的工作需要。因此,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深受日本企业的欢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由于高等专科学校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并且就业

最新高职教育基本知识资料

一、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 1) 培养目标—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2) 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主线;3)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应用”为主旨;4) 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5) 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6) 培养途径—“产学研”相结合。 二、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是什么? 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三、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为主线,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6)建立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五、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紧缺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 六、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七、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是什么? 答: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求学者及其家长满意;输送新生学校满意;办学者和当地政府及社区满意。 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是什么? 答:关键是要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一是要明确办学方向和树立科学质量观;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三是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九、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答:1.要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 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要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 通过近期学院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作为一名外聘教师,我对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因而,搞好教学工作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否则就无法体现高职的教育功能,体现高职的正确内涵。搞好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是关键;而要有效地进行教育改革,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更是关键的关键。作为一名外聘教师,同样有责任和义务认真学习高职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教育水平,现做总结如下。 一、高职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种类型。普通高等教育追求学术型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种类型。在培养目标方面,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工程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在专业设置方面,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是学科型专业,即以学科的分类为专业设置的依据;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是职业型专业,即与职业岗位群对口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学科的重要性,注重基础理论的广博性和专业知识的精深性,课程内容注重“理论性”,教学过程突出“研究性”;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职业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基础理论的实用性和技术理论的应用性,课程内容强调“应用性”,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面向具体职业的,是为学生职业服务的。普通高等教育也面向职业,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研究做准备,或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做准备。因此,职业性应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即培养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特色和优势。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 通过深入的学习,我对行动导向教学法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方案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的教学一般采用跨

职业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的职业教育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 ocational Education) 教学背景(The teaching background)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是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vocational schools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t is also the only choice to develop the strategy of “go out ”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popularity . 一、教学内容( The teaching Content) 1.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及其成果(the practice and conseq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2.认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To underst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3.认识中国的高职教育(To understan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二、教学重点、难点(The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正确理解高职教育的国际化(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nternatio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三、教学目标(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1.知识目标(The knowledge objectives) 了解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工作重点的变更(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work centrality) 2.能力目标(The ability goals) 掌握职业教育国际化内涵( To master the mea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3.情感目标(the emotional aims) 老师拥有国际化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The teacher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train international talents ) 四、教学步骤(The teaching process) 1.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时间及其结果(The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school and its result) 1)起步及发展过程( the beginning and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起步:在于领导的意识和决策;在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认识和态度 发展过程:初级起步阶段,项目开发阶段,规划发展阶段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 is at the decision of the leaders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relative workers)

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问题与对策

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问题与对策 [摘要]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我国职业院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资源共享水平的提升,实现中高职院校的规模化办学,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连锁化和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文章阐述了中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内涵及其价值,并对中高职院校在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建构过程中所面临的理念困境、组织建构困境、资源整合困境及教学实践困境展开了深入剖析,进而从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理念创新、组织治理制度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及教学实践路径创新等角度对中高职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教改革 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正处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历史关键期,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各产业企业强化联系,以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力量。中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应当定位为服务产业发展,根据产业发展动向适时调整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应运而生。中高职院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是强化职业教育系统内部成员企业之间联系的机构,是一种链式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推动中高职院校通过教育资源整合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通过探讨中高职教育衔接背景下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方向、内容及其运作机制,有助于激活职业教育的内在活力,调和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各职业院校间的多元化利益冲突,为保障职业教育质量提供新路径,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外部热心职教事业的社会教育资源的有力整合,从而开拓职教事业的新天地。 一、中高职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建构所面临的困境 (一)中高职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建构过程中的理念困境 1.部分中高职教育集团陷入唯规模化办学理念的困境。当前中高职教育集团多热衷于职业教育集团规模扩张,强调集团内部的办学资源整合,缺乏特色化办学理念指导,没有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整体跃上新台阶。部分中高职教育集团多重视统筹规划各职业院校的办学资源,没有深入挖掘职业教育市场上的战略空缺,没有从“人无我有”的角度确立创新型办学方针。各地教育机构在执行职业教育集团的决策时,没有对申请加入职教集团的职业院校进行严格甄别,对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与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之间的吻合度没有进行重点考察,而是简单希望通过全面整合各职业院校的实力来做大职业教育事业。职业教育集团没有以巩固优势教育资源为核心来整合教育资源,这样不仅不利于做强职教集团,也不利于培养职业教育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集团应当以“人有我优”的理念为指导,将职教集团建设重心放在培育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上。 2.部分中高职教育集团陷入一元化办学理念的悖论。部分中高职教育集团的决策层较为重视全面整合各职业院校的办学方针,统筹规划各职业院校的办学资源,却不重视利用各职业院校既有的特色化办学资源。以校际办学资源统筹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1.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374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训,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当前一线所需要具备关键技术和职业技能,畅通就业通道,就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建设。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靠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治校策略外,还需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达到培养社会急需的能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生产实际相衔接的高技能人才的目的。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大家已越来越认识到在目前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1.1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实训基地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教[2002]2号)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应在具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有较强实际动

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519364.html, 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龚瑜行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5期 【摘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是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以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23-02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影响着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高校师资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各国高校教师在国际间不断交流与合作,在高校师资管理思想、理论、方法、手段等方面相互学习和吸收,并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校师资管理运行机制的过程。 然而,在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普通高校的师资队伍应当加快国际化建设的步伐,而高职院校则似乎没有这个迫切性。事实上,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国际化的中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具体来说,也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了解国际知识、规则及文化,并拥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教育专门人才。因此,对高职教师国际化的要求,实际应当比普通高校教师的要求更高、更严。高职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国际上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最前沿动态,掌握国外相关产业的最新动向、技术革新趋势和行业标准,同时还要关注国外高职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以此来指导并运用于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教学实践。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必须注重“双师”素质国际化的养成。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现状 1.对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认识有待提高 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起步较晚,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把提高学校的硬件水平,例如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招生数量等作为工作重点,而对学校的软件建设如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发展缺乏足够重视,明显存在着自主意愿缺乏和内在动力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境外交流访学比例较低,教师拥有国外学历学位的比例更低;教师的外语水平总体不高,缺乏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薄弱;聘请的外籍专家以语言类为主,数量较少,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偏低,且以讲座和短期交流居多。

职业教育集团章程(草案)

职业教育集团章程(草案) ]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号)精神,推动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打造教育航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加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并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集团名称:职业教育集团。 第二条集团性质: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由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依托,以为主体,联合共同参与组建的职业教育的非独立法人组织。 第三条集团宗旨: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增强总体实力。通过加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城乡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职业院校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经济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第四条集团准则:共建、共享、共赢、共长。 第五条集团制度:实行理事会常任制。

第二章目标与任务 第六条集团目标: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加强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培训机构之间的多元化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有效推进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促进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和“零距离对接”,形成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为西部地区提供优秀的产业技术、管理人才。 第七条集团任务 1、实现中、高职的人才培养对接,沟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信息和教育改革信息,开展联合办学,共同联手打造产业新型技术人才; 2、实现地域和空间优势互补,以职业教育培训连锁超市为主要形式,建立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机制,探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本运作的新模式; 3、实现师资和专业的优势互补,探索教学改革新方法,定期组织对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教学计划、质量考核标准等有关人才培训的事项进行研讨和交流,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 4、实现职业资格和培训考核鉴定以及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馆、学报学刊等短缺资源的共享,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验及专业课教师、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支持,建

高职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高职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计财处先后组织处室同志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印发《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湘教发[2008]64号)等文件资料,结合学习活,开展了研讨活动。通过学习,深受启发。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高职教育理念和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重在从观念上更新广大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理解,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努力改革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得替代的作用。如何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立足,在众多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如何创新、办出特色,真正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应该是我们当前应该探讨的,我院提出的“创建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奋斗目标,正是顺应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院由三校合并近十年来,经过整合和融合,取得了可喜成绩,也面临诸多难题,尤其面临加快发展的

艰巨任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有待进一步更新,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还存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学校要严格管理制度,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把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向教学倾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明确培养目标。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特性,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把精神文明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观念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从业观念。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又培育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品和过硬的技能,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 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对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族要提高,这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制度都必须正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无论国家、社会还是民族其重要组成因子无疑是人——是劳动者!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理应成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由解决人民温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向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力增强国力,提高全民族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劳动者的努力和社会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必将影响其质量水平。二十一世纪各国的竞争,将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在其背后,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并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尽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类人才做起,迎头赶上。这可以说是我们当前急迫的任务。

一、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 劳动者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中能够从事社会劳动 的全部人口的整体素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也包括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就学人员、从事家务人员和军队服役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正是通过这些人的劳动来实现的,他们的素质状况,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者素质,主要是依靠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有广大干部和教师负责任地去完成的教育,这种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以人的素质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而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十五”期间,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初中毛入学率已达95%,高中毛入学率已达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1%,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经超过2300万人,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1%的入学率意味着还有一大批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入大学。虽然招生数每年都略有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调查问卷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仅限于学术研究,统计结果将不会显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名字,请尽量表达您和所在单位的真实情况,深表感谢! 贵校校名: 贵校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部门: 一、请在以下各题合适的选项后的方格内打“√”

二、请在适合的选项前□内打“√” (一)贵校推进国际化的举措包括: □1.计划内招生的合作办学项目 √□8.与国(境)外院校间师生互 访 √□15.聘请外籍专家 □2.√参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项目 □9.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体系□16.境外办学 □3.√参与政府间合作项目 □10.引进国外课程或课程体系□17.与外方院校学分互换/互认 □4.与国(境)外企业深度合作 □√11.国际学术科研合作□√18.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5.开展学生海外实习项目□12.教师境外语言培训 □√19.组织国际学术会议 □6.√招收短期留学生□13.教师或管理者境外专业培训□20.承担国(境)外专业人员专项培训

□7.招收攻读学历留学生□14.聘请外籍语言教师□21.招收在校生的国(境)外非学历培 训课程 其它 (二)贵校已与哪些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英国□√其他 (三)贵校与外方建立合作关系主要是通过:□政府□中介机构□自主寻找合作伙伴 (四)与贵校合作最为深入的国际知名企业是 (五)您认为对贵校而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意义在于: □1.引进优质教育资源□6.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11.改进学校运行机制 □2.推动教育教学改革□7.在专业建设上与国际接轨□12.改革课程体系 □3.带来经济收益□8.更新教育理念□13.提高学院声誉 □4.增加世界理解□9.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14.培养具有国际素质和国际劳动力市场 就业能力的学生 □5.培养社会、地区紧缺人才□10.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 其它 (六)您认为以下因素对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是? □1.院校所处地区□5.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9.院校自身发展水平 □2.院校的专业结构□6.政策法规□10.院校工作人员个人能力 □3.√院校的师资 队伍 □7.信息渠道 □4.领导观念□8.工作经费 其它 (七)贵校在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 □1√.资金□4.政策稳定性□7.就业□10.文化冲突 □√13.语言 □2.√5.招领导观念□√5.招生 □8.外汇□11.教育主权□14.国外学历、学位证书、职业 资格证书的认可 □3.政策审批□6.生源质量□9.税收□12.外方教育质量其它 (八)您认为贵校推进国际化进程最成功做法是

XXX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XX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一、会议主题 (1) 二、会议目的 (1) 三、会议时间 (1) 四、会议地点 (2) 五、会议组织 (2) 六、邀请嘉宾 (2) 七、参会人员 (2) 八、会议议程 (3) 九、组织及分工 (5) 十、工作进程 (8) 十一、注意事项 (15)

前言 XXX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是经XX省教育厅正式批复,由XX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XX省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组成的校企联合组织。 XXX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将在XX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中高职院校以及行业企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下,集团筹备工作会议于XXXX 年XX月XX日顺利召开,经筹备会议通过,决定于XX月XX日在XX职业技术学院召开集团成立大会。 一、会议主题: 创新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 二、会议目的: 1、选举确定集团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秘书处和各机构成员。 2、通过集团章程,明确集团成员行为规范及合作和工作方式。 3、确定集团XXXX年工作任务 4、签署企业与集团的合作协议 5、接受企业对集团的捐赠

三、会议时间 XXXX年XX月XX日全天 四、会议地点 XX职业技术学院 五、会议的组织 XX职业技术学院及部份合作学校和企业 六、邀请嘉宾 七、参加人员: 1、行业协会家,人 2、企业家,人 3、高职院校家,人 4、中职学校家,人 6、合计:家人。 八、会议议程 XX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议程

【精品】浅谈在教育国际化条件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性及策略

浅谈在教育国际化条件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性及策略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这其中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更是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走国际化的道路是现实必需的。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浅谈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性,并简要分析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化;必然;策略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这其中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更是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走国际化的道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必需和必然的。 一、什么是高职教育国际化 (一)定义 所谓国际化,就是不拘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局限,与其它国家或地区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保持一个动态的、同时又是稳定的发展进步的状态。而高职教育国际化,顾名思义,也就是在高职教育方面与其他国家交流沟通,以促进其发展。它有个比较官方的定义:高职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高职教育以国内化甚至区域化为基础和前提,面向国际发展的、动态的、渐进的

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民族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职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诸功能中的过程。 高职教育国际化在发展中,更注重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和相互对接;更注重各国和地区的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教育目标、功能设定、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沟通、交汇与整合;更注重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全球性观念大融合的真正体现,其实质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化(赵龙祥,2005)。 (二)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新,教育国际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面对这样的时代与现状,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显现出了它的十个主要特征:一是教育观念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战略及教育政策的制定上。二是教育目标国际化。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三是教育内容国际化。主要是指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四是教学资源利用国际化。包括教材共享、师资构成多元化,证书文凭互认和教材共享等方面。五是教育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建立虚拟化校园,适应世界各地学生的不同需要,校园网的服务更加完善;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和仿真模拟技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开展双语教学,加强对本国学生进行国际通用语言(如英语)的教学,加强对留学生进行本国语言的教学。六是培养模式多元化、学生来源全球化。吸引和派出留学生,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七是

打造国际化高职教育 培养国际化高职技能人才

打造国际化高职教育培养国际化高职技能人才 -----聚焦国际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特色办学之路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要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肯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在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尤其是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都有国际化有意识地思索当下肯未来在国际化方向,作为沪上高职业高专专院的领头羊,上海出版印刷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版专)在引领高职业院校国际化建设方面有这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对于自己的国际化思考有其独特的设计方式。上海版专建校60多年以来,历史传统,实行开放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学校发展国际示范性骨干高职业院校建设的同时,其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越来越明晰灵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举措也越来越丰富可行。 踏实基础,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路应势而动,打造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国际合作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上海版专的国际化办学李四日益明晰,可以用“一个核心、三个着眼点、五个原则”来示意: 一个核心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达到国际人才培养标准的复合职业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积极展开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与合作办学,引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三个着眼点”:一个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中文合作或联合办学,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将国际化内化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丰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三是围绕产业发展要求,服务国家经济“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优势,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 五个原则:一是把国际化渗透到学校的“印刷工程与包装设计”、“出版传播与文化管理”、“艺术设计与影视动漫”三大专业群,体现整体性原则;二是将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和国际认可的行业标准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高水平原则;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体现开放性原则;四是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艺术眼光、创新意识的印刷出版传媒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出发点,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第五,把国际化开放办学凝结为课程、专业、学科建设成果,体现内涵提高原则。 开放竞争,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国际技能标准接轨 上海版专在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技能标准接轨的方式,实施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向行业先进企业、国际技能标准转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13年在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上海版专王东东同学获得印刷传媒技术项目的铜牌,创造了我国印刷高技能人才首次参赛即位列第三的历史,圆了印刷人在国际技能大赛上的“中国梦”,彰显了上海版专印刷媒体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达到国际化高水平标准,这是该校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国际技能标准接轨的最好实践。 上海版专凭借专业雄厚的师资优势和丰富特色的培训经验呗国家确定为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选拔工作。 一、实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引进特色。紧缺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以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各中外合作办学在各校普遍开展,但存在引进专业雷同,特色不明显的状况。在原有的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合作项目之外,上海版专与时俱进又拓展了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4年与法国艺术管理学院(EAC)成功申报与该院“及”艺术设计(艺术经纪方向)”两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两项专业紧密结合了上海版专传承文化的办学特色,并且是目前人才市场紧缺的项目。项目采用“2+1”模式,项目的实施将为上海及我国的文化产业、文化国际贸易和数以品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极大满足了文化产业大发展下对从事文化媒介与版权经纪、艺术品交易市场工作人才的需求。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项目,提升国际化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 全球化北京下我国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而且还要注重国际化办学标准。与国外校院开展联合办学项目是快速合理引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有效方式。上海版专根据骨干高职业校院建设项目要求,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和交流,学校与国内外同类高校建立了广泛、密切的关系,开展了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联合办学项目。 近年来,上海版专共开括了中爱都柏林格里菲斯学院联合培养项目、中英博尔顿大学联合培养项目、中法IPAG商学院联合培养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 集团化的本义是将经济领域中分散的、生产规模较小的实体以集团的形式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较大的经济运行实体,以实现企业经营中的资源优化和规模经济效益。近几十年来,职业教育领域开始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可以说,职业教育集团化是当前教育领域和行业企业界众多人士倾力思考与探索的,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凸显现代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之一。 职业教育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发展较好的职业学校或其他从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或某种资产为主要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基于地域、行业或校企合作平台的多法人职业教育联合体。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指具有集团特征的组织机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而进行的集约化、规模化的职业教育办学行为。 职业教育集团是实施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基础和载体,一般由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机构组成,以契约、资产等形式为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以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技能积累、社会服务活动等为主要任务,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为目的的合作办学组织。 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特征:一是以改革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推动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为宗旨;二是以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为主要活动内容,不以盈利为目的;三是职业教育集团本身一般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各成员单位原有的隶属关系不变,经费渠道不变,其独立法人主体地位不变;四是集团一般是以一所职业院校为核心和龙头,联合若干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以契约(集团章程)为纽带,实行集团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的理事会制的工作机制。集团章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该职业教育集团的名称和宗旨、集团成员之间的联结与合作方式、集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集团的终止、集团章程的修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1、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什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4、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 (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4)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培养学生获得“多证书”。 (5)产学研结合,院企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6)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的办学方向。 5、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6、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院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 7、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高等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高等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但牛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教授戴维?华生在《卫报》发问: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否真的对学生有益?它对学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我们是 不是一直忽略了这些问题?只有理解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优化高等教育。 伏维阁主2014-01-09 00:00 高等教育是一项崇高而任重道远的事业。但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对它进行过深刻的讨论。在高等教育遭遇财政困难或政策危机时,人们议论的重点往往是其他因素对高等教育施加了怎样的影响,而不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以及它对自己最重要的成员——学生,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往往太过关注资金、投资回报和相对学术声望之类的问题,却忽略了高等教育的核心——那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职员常在面试中听到的一句话:“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全方位思考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能给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它又能为学生带来什么?纵观高等教育的漫长历史,我们发现人们对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有人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发问,探讨学生在经过高等教育的改造之后会成为怎样的人;有人从认识论角度出发,研究学生如何思考和评估信息;有人从行为学角度出发,认为学生将学习如何自我引导;还有人从个人定位的角度考虑,认为学生将通过竞争与合作提升自己。 其中有些理论仍为人议论不休,有些理论却早已成为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股东和其他为高等教育提供赞助的人的期望也会发生变化,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和实践方式也将随之改变,具体体现于院校设置和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特别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育方法。

我们需要知道,这些高等教育理论究竟从何而来,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其影响。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知道,它们是否能共同塑造某种“道德指向标”,引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让他们承担起适当的社会责任。 这些高等教育理论,讨论的无非是5类问题,它们或是侧重于思想(高等教育应该如何激发及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或是侧重于知识(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向学生传授某种知识)。在欧洲大学教育刚刚起步的年代,大多数高等院校不是倾向于其中一个,就是倾向于另一个。现在,欧洲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被世界各地广泛学习和采纳。高等教育的多种不同理论,也受到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刺激,或是风行一时,或是悄然沉寂,或是以不同方式彼此糅合。 第一类问题与道德观,特别是宗教价值观有关。第二类问题与高等教育“自由”有关。第三类问题与高职教育提供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有关。第四类问题与公民义务有关,比如个人应对社会、国家和世界负有怎样的责任。第五类问题与个人能力有关,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应向学生传授谋生技能,让学生都能找到工作。 高等教育,改善人格还是培养能力? 大多数理论在谈到高等教育的目标和成就时,都强调它对个人价值的影响:高等教育将改变你的人生——不管你是否当真相信,高等教育确实试图让你改善人格,学会推销自己;让你成为更好的社会成员,或至少是成为当今社会有用的一员。所有这些内容,都包括在高等教育的范畴之内,但也会存在地方差异。 在我们说“高等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是不是真的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它是不是真的能够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和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