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叶品质与施肥

茶叶品质与施肥

茶叶品质与施肥
茶叶品质与施肥

茶叶品质与施肥

茶是源于我国的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全球现有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茶叶因其具有低糖分、多种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生命力、发展前景最好的饮料。世界茶叶常年收获面积为260万hm2左右,总产量为315万吨。在我国,茶叶是仅次蚕茧和丝绸的第二大出口农产品,茶园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总产量位居全球第二位。茶叶生产的数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以茶叶作为主要栽培经济作物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的茶叶产量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忽视品质,造成产量提高,品质下降的趋势,这严重降低了我国的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改良茶叶品质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的迫切任务。

一、茶叶品质研究概述

茶叶品质是茶叶中的众多化合物,特别是能溶于茶汤的物质对人体感官刺激的综合效应。传统观念认为茶叶品质是由色泽、外形、香气、滋味四大要素构成,因此,评定茶叶品质是按色、香、味、形四部分去评审。黄继轸等认为,外形和色泽只是茶叶品质的相关因子,并不是内在品质的构成,而香气和滋味是茶叶中的内含物对人体嗅觉和味觉刺激的综合效应,因此香气和滋味是茶叶品质构成的核心因子。茶叶的香、味是多种成分综合影响形成的,茶叶中独有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和可溶性糖等对茶叶品质起决定作用。氨基酸与茶叶滋味、香气和营养价值密切相关;咖啡碱对茶汤滋味形成以及鲜度和爽度提高有积极作用;茶多酚影响茶汤滋味和颜色。茶叶的这些品质成份含量受茶树品种、土壤养分含量、肥料用量和施肥方式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二、茶叶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

(一)氨基酸

氨基酸是茶叶品质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茶鲜叶的氨基酸含量一般为干物质量的1.5-4.0%。已分离的氨基酸有25种以上,其中茶氨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对茶叶滋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茶汤的鲜味主要来自于氨基酸。氨基酸对茶叶香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甲基氮氨酸硫盐水解生成的二甲硫,在高级绿茶中含量较多,而且是新茶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利男等研究表明,游离氨基酸和糖相互作用可能形成吡嗪、吡咯和喹啉一类的挥发性物质,这些生成物大多具有甜香和焦糖香。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氨基酸的氧化,形成了苯甲醇、苯乙醇、异戊醛、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香叶醇等芳香物质,故而大大增添了茶叶特有的清醇。关于氨基酸与茶

叶品质,无论以成茶还是鲜叶为材料,都一致肯定了它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二)茶多酚

可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在红茶中的含量约为干重的10~20%,它主要由儿茶素类、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以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是决定茶汤浓度的主要物质,它对品质有积极作用;同时它又是茶叶苦涩味形成的主要物质,且它与氨基酸之间表现为负相关,故当超过一定限度后,便会对品质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用简单相关是很难确切的反映茶多酚与茶叶品质关系的。茶多酚对茶叶品质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它的绝对含量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它在可溶性物质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即使茶多酚的含量为一定时,由于其它可溶性物质含量的高低不同,茶多酚对品质的影响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三)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一种含量很高的生物碱,一般含量为2-5%。咖啡碱在茶树芽叶中与某些酚类物质结合成为酸性咖啡碱复合物,也有与有机酸类结合成有机酸咖啡碱盐共存,它能抑制蛋白质凝固,有利于茶汤滋味的形成。咖啡碱在红茶茶汤中,能与茶中浸出物茶黄素和茶红素缔合,形成大分子物质,温度降低时,这种物质能成为乳状沉淀,这种物质的形成,可使茶汤鲜爽度加强,而且也降低了咖啡碱本身对茶汤带来的苦味。咖啡碱是一种苦味物质,但茶苦味程度与咖

啡碱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原因可能是存在其它物质的影响。咖啡碱对绿茶品质的形成存在品质逆转阈值,当咖啡碱的含量低于品质逆转阈值时,咖啡碱与茶多酚、氨基酸等的络合物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其含量的增加,茶叶品质也随之上升,但当超过逆转阈值时,随着其含量的继续增加,非络合态的咖啡碱也逐渐增多,导致苦味增加,茶叶品质也随之下降。(四)可溶性糖

茶鲜叶中的糖类物质,包括单糖、寡糖、多糖及少量其他糖类。单糖和双糖是构成茶叶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可溶性糖类是茶汤滋味和香气的来源之一,它们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对茶的苦味和涩味有一定的掩盖和协调作用。可溶性糖含量越高,茶叶滋味越甘醇而不苦涩。可溶性糖类物质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还转变为香气物质,如糠醛,它对茶香带来良好的作用,红茶中的甜香也是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蔗糖等转化及与氨基酸类结合生成。果糖在受热时产生焦糖香。在茶叶的可溶性糖中,还有一部分具有生理活性的糖类,例如脂多糖、粘多糖、糖酸和氨基糖等,对人体的健康起着有效的保健作用[9]。

三、肥料措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施肥是茶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增加茶叶产量和提高茶叶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据有关研究,1970-1992年间世界主要产茶国家茶叶的年平均增产幅度为3.11%,其中来自肥料的贡献率达41%,超过土地(25%)、劳动力(8%)等的贡献率。施肥能优化茶叶品质成分,保证了形成茶叶品质所需要元素的充足供给;施肥可以改善茶园中营养物质的循环,维持系统内的养分平衡,使随采摘、修剪等活动而输出系统的养分得以归还补偿,同时保持了土壤其他条件不致恶化;施肥还能提高土壤的潜在肥力,改善其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使养分元素有效化,并能降低某些有毒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一)氮肥与茶叶品质

氮素是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是所有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也是核酸、叶绿素、多种辅酶、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激素的主要成分。氮素不足和氮素过多都会对茶树产量和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氮素过多,会使茶树光合作用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用于合成蛋白质,限制了一部分糖类向多酚类转化,结果多酚类和水浸出物含量下降而影响红茶品质;氮素营养不足时,茶树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致使新梢伸长缓慢,萌发轮次减少,芽头密度变的稀疏,对夹叶大量出现,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茶树鲜叶含氮量与鲜叶及成茶主要生化成分氨基酸、儿茶素、茶多酚和碳水化合物密切相关,其中,与氨基酸呈高度正相关。茶树因起源于我国西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原始森林,长期利用植物残骸分解产生的氨态氮肥,使得茶树对其有一定适应性,而对硝酸态氮肥的利用能力较差。氮肥是影响茶叶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的氮肥管理措施也是造成茶叶品质不均一的重要原因。

1、不同氮肥用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适量的施氮对茶树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施氮后新梢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含氮化合物均有增加;茶树在冬季和早春的光合强度得到增强,使翌年春茶新梢叶的氨基酸含量提高,从而改进春季绿茶的品质固。春夏茶茶芽中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基本表现为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处理,儿茶素则以不施氮为高。氮素不足和氮素过多都会对茶树产量和品质产生极大的

不良影响。氮素营养不足时,茶树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致使新梢伸长缓慢,萌发轮次减少,芽头密度变的稀疏,对夹叶大量出现,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施氮过量也会使茶叶品质降低。此外,氮素施用量过大,会使土壤、水源以及芽梢中硝酸盐的含量增加,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硝酸盐可在人体肠胃中被还原从而形成致癌的亚硝胺,这是一种胃肠道强致癌物质。

2、不同氮素形态和氮肥品种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不同形态的氮肥对茶树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日本研究认为茶树施用氨态氮肥后,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同时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含量,特别是茶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有显著提高。与此相反,茶树施用硝酸态氮肥后,产量、叶绿素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有明显降低,不同氮素化肥对茶叶产量的效益依次为碳铵>硫铵≈尿素>氨水>氯铵。

(二)磷肥与茶叶品质

磷在茶树体内以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磷酸盐等形式存在。其中,有机磷约占80%,无机磷约占20%。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以及高能磷酸化合物(ATP,ADP)和遗传物质(DNA)的组成元素,因此,磷在茶树体内的含量虽然少于氮和钾,但其生理功能却不能忽视,茶树的许多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长发育等都需有磷参与,尤其是体内的各种酶促反应和能量传递与磷素的关系很大。磷素对提高茶叶品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凡是品质好的红茶,磷的含量也比较高。磷对提高茶叶品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香气和滋味两个方面。鲜叶中的类黄酮物质是决定红茶品质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磷与类黄酮物质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同时,磷还可以增加鲜叶中多酚类含量,特别是没食子基表儿茶素的增加,对红茶的香气和滋味均有良好影响。磷对绿茶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它与绿茶滋味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787- 0.867,而它的形成需要ATP供给能量。此外,茶叶中咖啡碱的合成,也需要磷酸化合物:辅酶I(NAD)、辅酶Ⅱ(NADP)和腺二磷(ADP)的作用。

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茶叶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含量也相应地提高。全国茶园复合肥试验网的资料表明,在N肥的基础上施磷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随N肥用量不断增加,茶园施磷非常必要,磷肥必须在施N肥的基础上,按NP比例2:l或3:l配施,才能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各种磷肥所含磷的形态不同,对增产效果亦出现明显差异。据祁门茶科所研究,磷肥类型对茶苗生育的直接作用以磷矿粉最好,骨粉次之,过磷酸钙较差;在成年茶园中,过磷酸钙增产百分率最高,钙镁磷肥次之,骨粉位于第三,矿渣磷肥肥效较慢,且不稳定,增产百分率最低,在茶园中施用价值不大。磷矿粉对红茶品质作用最好,而过磷酸钙对绿茶品质作用最好。

(三)钾肥与茶叶品质

钾是茶树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在茶树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素。全株的含钾量约为0.6 - 0. 1%,芽叶中含量高达1.2 - 2.%5,茶叶灰分中的含钾量为25- 30%。它虽不是茶树体内有机物的组成成分,但常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有机体中,参与各种生化过程。

(1)钾能加强光合作用,促进代谢产物的运输、贮存等。如在茶树C、N的运输转移过程中,+K作为伴随离子与N03-一起经木质部向地上部运输,与含碳化合物一起经韧皮部向地下部

或籽实运输,若钾供应不足,会引起地上部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在氮磷条件下施钾肥后,茶树对C的同化速率和光合作用效率都有明显提高,含钾量高的茶叶同化氧化碳的数量比含钾量低的要多两倍。

(2)钾能调节茶树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茶树的抗旱能力。钾能明显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细胞质浓度,促进根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如在茶园土壤田间持水量55%到65%的条件下,不施钾肥的茶苗只成活66.7阶88. 9%,施钾肥的茶苗成活率提高到88.9%到100%。钾是茶树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剂。据统计,以钾为活化剂的酶约有60多种。如果茶树缺钾,首先许多酶促反应无法进行,生理功能就会出现紊乱,生长受阻,以致死亡。茶园施钾可以显著改善茶叶品质。很多研究己表明,钾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不同钾肥品种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不同,不同品种钾肥对提高茶叶氨基酸效果不同,其中硫酸钾最好,施氯化钾的茶苗氨基酸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还有所减少;碳酸钾作为生理碱性肥料,在强酸性茶园土壤中适量施用,虽没有出现危害,但不论是氨基酸总量还是氨基酸的成分等都比施硫酸钾的要低。硫酸钾和氯化钾的效果,两者的产量无明显差异,但氯化钾降低氨基酸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而硫酸钾显著提高茶叶品质成分的数量。

(四)氮、磷、钾配施与茶叶品质

茶树正常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缺一不可,并且各种营养元素都按比例吸收。由于茶树生长受营养元素最低因子律的制约,如果一种元素不足,其他营养元素再多也无法发挥其作用。目前,我国氮肥工业己有长足的进步,茶园氮肥用量不断提高,对提高茶叶产量起到良好的效果。但过去几年,由于只追求茶叶产量,生产中出现了高氮栽培的现象,从而使茶园土壤氮、磷、钾的比例失常,影响了茶叶品质的改善。对红茶来说,在单施氮肥过多的情况下,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下降,因而降低了茶汤浓度,尤其是导致了对红茶品质具有积极影响的(-)-EGC含量的明显下降。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试验研究表明,在施氮肥的基础上配施磷、钾肥有明显提高氮肥的效应。同时还能弥补由于过多地单施氮肥而降低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给红茶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国外的研究表明,单施磷肥,虽能增加茶多酚、复杂儿茶素和水浸出物含量,从而提高茶叶香气和滋味,但无助于提高茶叶叶底品级,而且还会降低茶叶中蛋白质、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这对提高茶叶嫩度和品质水乎是不利的。但在氮、钾的配合下,由于提高了茶叶中各种酶的合成作用,既可提高茶叶蛋白质、咖啡碱和茶多酚等的含量,又能促进茶叶叶底品级的提高,对绿茶品质的提高亦同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目前,在我国关于茶园氮、磷、钾配施比例的研究有不少报道,但试验地域和材料选用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占我国茶园70%的低丘红壤茶园,高、中产茶园氮、磷、

钾的施肥比例以2:1:l为好;几种主要土类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花岗岩红壤和石灰岩红壤为1:1:l,板页岩红壤和第四纪红壤为2:1:1;

黄泥沙土条件下,比例为4:1:1及3:1:l对产量和品质有良好的影响。

(五)硒与茶叶品质

硒是动物和人类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我国许多地方性高发症,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机体免疫力减退和衰老过程等疾病均与膳食中硒摄取不足有关。洋葱、番茄、土豆和茶树等植物有较强的富集硒的能力。硒是茶树非必需元素,茶叶中的硒约80%以上为硒蛋白,8%左右为有机硒,其余为小分子有机硒,它们与茶叶中的色素、酚类物质、果胶和和核酸等结合。天然的富硒茶叶来自于我国天然高硒地区,例如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富硒茶叶大多数是通过土壤施用或叶面喷施硒酸盐或亚硒酸盐获得的。低浓度硒(0.05 - 0.1ug/g)对茶树生长有促进作用,株鲜重、根鲜重、根重、着叶数、株高、分枝数及分枝总长度均比对照高,而且促进茶苗对氮和钾吸收,促进根系次生物质的合成积累。对富硒绿茶的理化指标分析,发现富硒绿茶的含硒量、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都显著提高。与普通茶叶相比,富硒绿茶能显著提高大鼠肝脏谷耽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提高大鼠的免疫力。结束语

遗传与环境是决定茶叶品质性状表达和优劣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施肥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栽培措施之一,同一茶叶品种在不同肥料措施下品质变异及其预测是制定优质栽培技术模式,和进行优质茶叶产业化的基础,对更有效地调控茶叶的品质特性的高效表达具有重要意义。故对施肥技术的研究,可有效指导茶叶生产,提高茶叶品质。

中药材施肥技术

中药材施肥技术 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种子果实类药材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合理施肥对增进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种植药材施肥有两个误区,一是根本不施肥;二是使用大量的化肥。现依据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有关规定,归纳以下几点施肥技术,供广大药农在生产时参考: 一、依据中药材的品种特点施肥:中药材因其品种、以及各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所需养分的种类、数量以及对养分的吸收强度也不相同。通常对于多年生的,特别是根茎类药用植物,如白芍、大黄、党参、牛膝、牡丹等,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磷钾肥,以满足全部生长周期对养分的需要;对于全草类中药材,可恰当增施氮肥;对于花、果实、种子类的中药材,则应多施磷、钾肥。在中药材不同的生长阶段施肥也不同,生长前期,多施氮肥,使用量要少,浓度要低;生长中期,氮肥的用量和浓度应恰当增长;生长后期,多用磷、钾肥,增进果实早熟、种子丰满。 二、依据土壤特性施肥: (1)沙土:要重施有机肥,如厩肥、堆肥、绿肥、土杂肥等,并掺加黏土,增厚土层,加强其保水肥能力。追肥应少量多次施用,避免一次使用过多而散失。 (2)黏土:应多施有机肥,并结合加施沙子、炉灰渣类,以蓬松泥土,增加土壤的透水通气性,并将速效性肥料做种肥和早期追肥,以利提苗发棵。 (3)沙土:此类土壤兼有沙土、黏土的优点,是多数中药材栽培最理想的土壤,施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依据栽培品种的各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合理施用。 三、依据当地气候条件施肥:在低温、干燥的季节和地区,最好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以提高地力和保墒能力,而且肥料要早施、深施,以充分发挥肥效。化学氮肥、磷肥和腐熟的有机肥一起做基肥、种肥和追肥施用,有利于幼苗早发,生长茁壮。而在高温、多雨季节的地区,肥料分解快,植物分解能力强,追肥不宜施得过早,而且应量少次多,以减少养分损失。 四、施肥原则: (1)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施用。

茶叶栽培技术

茶叶栽培技术一、茶叶栽培的品种、特点:主要茶树良种有乌牛早、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翠峰、平阳特早及浙农系列等40多个。1、迎霜属国家级良种,系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小乔大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霜降季节尚有茶可采,茸毛尚多,持嫩性强,但抗逆性稍弱。产量高,红、绿茶兼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绿茶的品质特征为,香高鲜、味浓鲜。茶叶栽培技术2、龙井43 属国家级良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特强,芽叶短壮,茸毛少,扦插成活率高,抗寒性强;但抗旱力稍弱,持嫩性较差。产量高,适制绿茶,尤其适制龙井等扁形茶类。品质特征为,外型挺秀,扁平光滑,香郁持久,滋味甘醇爽口。茶叶栽培技术3、翠峰属国家级良种,系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小乔木性、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尚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叶色翠绿,茸毛特多,抗寒性、抗旱性均强,但持嫩性一般。产量高,适制绿茶,尤其适制毛峰类名优茶。其品质特征为,色泽绿翠显毫,香味爽鲜。茶叶栽培技术4、乌牛早属省级地方良种,系永嘉县农民从乌牛早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

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特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2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下旬;发芽密度较大,轮次明显,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富含氨基酸,茸毛中等,新稍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强。产量尚高适制绿茶,特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气高鲜,味甘醇爽口。茶叶栽培技术5、龙井长叶属省级良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季一芽一叶初展在4月初,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强,持嫩性强,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虫害均比龙井43强。产量较高,适制绿茶,尤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特高,味嫩爽。茶叶栽培技术5、龙井长叶属省级良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特点:发芽早,春季一芽一叶初展在4月初,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强,持嫩性强,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虫害均比龙井43强。产量较高,适制绿茶,尤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特高,味嫩爽。茶叶栽培技术二、茶园的建设和土壤要求:茶园建设:1、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2、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3、生产基地的空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4、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资源。茶叶栽培技术三、种植技术:1、种植方式:

玉米科学施肥技术

玉米科学施肥技术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必须在确保底肥充足的前提下,实施合理追肥是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怎样才能够做到科学施肥呢?那就要把握好施肥时期、数量、方法、次数。 一、玉米需肥特点 不同生长时期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 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85%; 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有效钾12%。 玉米营养临界期: 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时期;玉米氮素临界期则比磷稍后,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临界期对养分需求并不大,但养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宜。这个时期营养元素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对玉米生长发育都将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而且以后无论怎样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都无济于事。 玉米营养最大效率期: 玉米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期。这是玉米养分吸收最快最大的时期。这期间玉米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最大,吸收速度也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此时肥料施用量适宜,玉米增产效果最明显。 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量 玉米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居第三位。 一般每生产100公斤子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2.14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48∶0.8。 肥料施用量=(计划产量对某要素需要量-土壤对某要素的供给量)/(肥料中某要素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肥料的利用率变化很大,据试验,一般有机农家肥当季利用率为30%左右,氮素化肥当季利用率约为40%~50%(以40%计),磷、钾化肥约为30%~40%(以30%计)。 二、玉米施肥量 确定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就是当年种植玉米要定多少产量,它是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况来确定的。 另外,也可以根据地块前3年玉米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玉米的目标产量。 例如:某地块为较高肥力土壤,当年计划玉米产量达到600公斤,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15公斤、7.2公斤和12公斤。 计算土壤养分供应量 测定土壤中含有多少速效养分,然后计算出1亩地中含有多少养分。1亩地表土按20厘米算,共有15万公斤土。

浅谈精准施肥技术

浅谈精准施肥技术 摘要:”精准施肥”的概念来源于精准农业。目前,精准农业已涉及到施肥、精量播种、作物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和水分管理等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从应用的广泛性上讲,又以精准农业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量施肥技术(以下简称精准施肥技术)最为成熟。因此可以说,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是精准施肥技术。 关键词:农业施肥技术 “精准施肥”的概念来源于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它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土壤养舂信息管理、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目前,精准农业已涉及到施肥、精量播种、作物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和水分管理等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而从研究和应用的广泛性上讲,又能精准农业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量施肥技术(以下简称精准施肥技术)最为成熟。在土壤养分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已将土壤类型、土壤生产潜力、不同肥料的增产效应、不同作物的施肥模式、历年施肥和产量情况等。 1、精准施肥的主要技术要点 1.1采集和分析土壤养分 在开展精准施肥的种植区内,选点采集土壤农化样,化验分析并汇总有关数据,建立土壤类型及性状数据库。 1.2研究土壤施肥增产效应 根据小区多年施肥种植试验,研究土壤养分与施肥变量之间的产量变化关系,绘制有关土壤养分与施肥增产效益函数图,确认相关函数,获取施肥参数。 1.3拟定作物目标产量和需肥比例 根据生产要求拟定作物产量,再根据产量推算作物营养总需求量、土壤可能供给养分量和施肥量及比例。 1.4配制肥料 根据确定的地点和具体的作物目标产量,参照一季作物总施肥量及比例,选取合适的单质化肥,混配生产专用BB肥。 1.5确定施肥时期、地点和施用量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知识点

绪论 1.施肥的效应: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 2.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①施肥的增产效应;②施肥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③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 ④施肥能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⑤施肥能有效地减轻农业灾害。 3.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养分巨大挥发损失、流失,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 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同时引起大气污染,还可以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 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4.施肥科学研究容:①作物营养与施肥理论研究;②施肥效应研究;③施肥技术研究。 5.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②统计研究;③试验研究;④化学分析研究。 6.试验研究包括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盆栽试验包括土培法、砂培法、水培以及灭菌培养法等。 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nutrition returns)比希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 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②若不及时地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 渐下降,而且产量也会越来越低。③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向土壤施入肥料。 2.最小养分学说(law of the minimun nutrition)比希①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高低。②最 小养分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③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3.报酬递减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投资数量的 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逐渐递减。 4.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基本容: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 种以及耕作条件等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该种限 制因子的制约,产量常随这一因子克服而提高,只有各因子在最适状态产量才会最高。 第二章施肥的基本原则 1.施肥的目的:①为了营养作物,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②为了改良和培肥土壤;③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2.培肥地力的可持续原则:①培肥地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②施肥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Ⅰ、有机肥在 培肥地力中的作用。Ⅱ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 3.有机肥的作用: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矛盾。②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 的有效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③增强土壤保肥、供肥的能力。 4.协调营养平衡原则:①施肥是调控作物作物营养平衡的有效措施;②施肥是修复土壤营养平衡失调的基本手段。 5.元素类型:大量:C、N、O、H、P、K 中量:Ca、Mg、S 微量:Fe、Mn、Zn、Cu、B、Mo、Cl 有益:Co、Ni、Se、Na、Si 6.施肥与作物产量:把每千克肥料养分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千克数称为肥料的生产系数(production index,PI) 7.施肥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最佳产品品质出现在达到最高产量之前;②随着施肥量的增 加,最佳产品品质出现在最高产量出现之后;③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最佳产品品质和最高产量同步出现。 8.肥料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也称肥料利用率(utilization coefficient)或肥料回收率(recovery rate)是指当季作物对肥料中某一种养分元素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施用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9.不合理施肥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①施肥引起的大气污染;②施肥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③施肥引起的地下水 污染;④施肥引起食品污染。 第三章养分平衡法 1.养分平衡施肥法(nutrition balance and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是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 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 2.地力差减法是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求得实际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 3.几个参数的确定:①基础产量;②目标产量;③形成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④肥料利用率;⑤肥料中有 效养分含量。

茶叶种植技术

茶叶种植技术 宣讲人:杨志 一、地块选择与土壤管理 地块选择是茶树栽培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一般来说,综合茶树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势状况等方面的内容来考察选定种植的地块。在茶树种植的土壤选择方面,倾向于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层肥厚的微酸沙质土壤,这一类土壤一般具有比较良好的透气、排水优势。 平稳是茶树种植过程当中对于地势的最基本要求,建议茶农选择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进行茶树的种植。对茶园的土壤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土地肥力的保持,通过使用草叶的覆盖可以稳定土壤对于水分的保持促进茶园土地的活性,还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发育以及蔓延。 二、平衡施肥 茶树种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的内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则是追肥的应用。茶农应当选择秋天时节在茶树之间挖掘土沟,进行肥料的施加,推荐史丹利纯硫基17-17-17。 基肥的施加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保证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采用生物肥料与史丹利的纯硫基混合施加以丰富土地的营养成分。追肥的工作则是集中在茶树发芽的早春时节,首选尿素为主,有机肥为辅。土壤的填盖一定要注意搅拌的充分性与均匀性,为了避免土沟的下沉,应当是铺盖的填土高到地平线以上。

三、气候灾害和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干旱的预防以及害虫的防治。由于我镇具有夏季高温少雨的基本特点,因此要在茶园的开辟上加强对抗旱能力的注意。为了预防干旱,理想的茶园应当选择在土层厚实的近水源地。病虫害的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参碱、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绿叶蝉可选用藜芦碱、茚虫威、丁醚脲; 防治茶橙瘿螨可选用矿物油、炔螨特,防治芽叶病害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施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农药使用的频率与课题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茶树天敌应当尽量采用利用而非杀灭的方式;加强对生物农药的积极应用与推广。 四、茶叶修枝与摘采 在适宜的时期对茶树树枝进行正确的修剪,对茶树的长势协调、茶叶的产量提高以及质量保证都是非常必要的。茶叶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干确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个环节。一般情况下通过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树的主干,在首次的修剪当中一般落在茶树上挑选三四条比较粗壮的枝条来作为留用的主枝以备进一步培养;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选枝干中再选定两到三个分支。如此反复,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干,确定出整株茶树的树形。 采茶时间的科学确定具有两层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所采集到的茶叶在质量上能够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避免对茶树健康发育造

荔枝精准施肥方法

荔枝精准施肥方法 一、根据定植年份施肥 荔枝定植后1~2年,根系少且细弱,施肥要少量多次,勤施薄施。应以氮肥为主,配少量磷、钾肥。每月追肥1~2次,12月或翌年1月每株施入50公斤有?C肥、麸肥2~3公斤、过磷酸钙0.15~0.25公斤、少量石灰。 定植年份不同,施肥方式有所不同。一年生树施肥,在树盘松土后撒施,然后覆土。二年生树施肥,则在树盘的相对两侧树梢投影处挖长1.0~1.2米、宽0.3米、深0.4米的条沟,沟底施杂草、石灰和一层表土,沟中层施入与表土混匀的腐熟农家肥50公斤、麸肥5~8公斤、过磷酸钙0.25~0.5公斤加少量石灰,沟上层用底土覆盖。对于三年生幼树,追肥次数可减少至每年3~4次,施肥量加大,注意磷、钾肥配施,防止偏施氮肥。每年夏、秋季对幼树扩穴,增施绿肥、有机肥,配施磷钾复合肥0.2~0.3公斤并覆土。 二、结果树每年把握五次施肥 开始结果的荔枝树每年应施肥五次。 第一次是促花肥。小寒前后,在树盘内挖50厘米以上深沟,施入有机肥,如骨粉、花生麸、豆麸或充分腐熟的鸡、鸽、猪粪等,每株再混施50~100克硼砂、硫酸锌。如果施

复合肥,则宜推迟至春节前后施入。 第二次是壮花肥。一般在3月下旬始花期进行,每株施0.25~0.5公斤钾肥和尿素,也可提早2~3天施入复合肥。妃子笑荔枝花期遇旱则雌花量大减,花的质量下降,小果期遇旱则会大量落果。花期干旱,要及时喷水,防柱头干枯;果期如果10天左右不降雨,山地应该及时灌水;若花期多阴雨,则应勤摇花打水,以防沤花。 第三次是保果肥。在促花肥和壮花肥施肥不足的情况下,要施保果肥,否则易抽发夏梢导致大量落果。每隔5~10天喷1次叶面肥,叶面肥品种包括硫酸锌、硫酸镁、钼酸铵、硼砂或硼酸、磷酸二氢钾、进口尿素等。结合叶面喷肥可加入杀虫剂、杀菌剂防治病虫害。 第四次是壮果肥。在果实膨大期,每株施入1.0~1.5公斤腐熟花生麸、1公斤三元复合肥。壮果肥与50公斤水混匀淋施。 第五次是秋梢结果母枝肥。抽生两次秋梢的荔枝树应施两次促梢肥,第一次促梢肥,结果多的树在采果前施入,结果少的树在采果后施入。第二次促梢肥在第一次秋梢转绿后施入,以速效肥为主。幼龄结果树每次抽梢株施尿素0.25公斤、复合肥0.75公斤或单施复合肥1.5公斤;成龄结果树每株施尿素0.5公斤、复合肥1公斤或单施复合肥2公斤;在树冠外围垂直面按不同方向开浅沟施肥,施后覆土。新梢期

茶树修剪和合理施肥技术

1.茶树修剪。茶树幼年期的修剪时为了培养合理的茶树树冠与采摘面,因此修剪应注意如下图: 2.农场卫生管理。农场应合理放置农药瓶等废弃物,茶厂应保持卫生整洁,努力向标准化清洁化厂房建设。 3.茶园施肥。茶园施肥特别是名优茶茶园只采摘春季一季的茶园一定要重施基肥、合理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化肥)相结合。 茶园在在栽种之前就要施足基肥,施肥深度50厘米以上,施肥

量一般为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400公斤。 1-2年生幼年茶树,每亩施用基肥100公斤饼肥,修剪后追肥一次,每亩施用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15:15)。施肥在距根颈部10-15厘米处开宽15厘米、深15-20厘米平行于茶行的施肥沟施入。 3-4年生幼年茶树,每亩施用基肥150公斤饼肥,修剪后追肥一次,每亩施用10-1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15:15)。施肥在距根颈部35-40厘米处开宽15厘米、深20-25厘米平行于茶行的施肥沟施入。 成年茶树每亩施用基肥200斤饼肥,修剪后追肥一次,每亩施用2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15:15)。施肥在距根颈部沿树冠垂直位置开宽15厘米、深20-30厘米平行于茶行的施肥沟施入。

4.茶园生态建设 在发展新茶园和改造低产茶园时,应因地制宜的有目的地保留部分林木植被,在山顶、山坡梯田之间应保留一定数量的自然植被。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带。茶园中应当适当种植豆科植物(豇豆、花生、大豆、绿豆、紫云英蚕豆、豌豆、肥田萝卜等)及遮阴树(樟树、红叶石楠、樱花、桂花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与风蚀,改善小气候,提高茶叶质量。遮阴树每亩种植5-8棵,并随茶园海拔高度升高,遮荫幅度应适当减小。

茶叶品质与施肥

茶叶品质与施肥 茶是源于我国的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全球现有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茶叶因其具有低糖分、多种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生命力、发展前景最好的饮料。世界茶叶常年收获面积为260万hm2左右,总产量为315万吨。在我国,茶叶是仅次蚕茧和丝绸的第二大出口农产品,茶园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总产量位居全球第二位。茶叶生产的数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以茶叶作为主要栽培经济作物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的茶叶产量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忽视品质,造成产量提高,品质下降的趋势,这严重降低了我国的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改良茶叶品质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的迫切任务。 一、茶叶品质研究概述 茶叶品质是茶叶中的众多化合物,特别是能溶于茶汤的物质对人体感官刺激的综合效应。传统观念认为茶叶品质是由色泽、外形、香气、滋味四大要素构成,因此,评定茶叶品质是按色、香、味、形四部分去评审。黄继轸等认为,外形和色泽只是茶叶品质的相关因子,并不是内在品质的构成,而香气和滋味是茶叶中的内含物对人体嗅觉和味觉刺激的综合效应,因此香气和滋味是茶叶品质构成的核心因子。茶叶的香、味是多种成分综合影响形成的,茶叶中独有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和可溶性糖等对茶叶品质起决定作用。氨基酸与茶叶滋味、香气和营养价值密切相关;咖啡碱对茶汤滋味形成以及鲜度和爽度提高有积极作用;茶多酚影响茶汤滋味和颜色。茶叶的这些品质成份含量受茶树品种、土壤养分含量、肥料用量和施肥方式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二、茶叶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 (一)氨基酸 氨基酸是茶叶品质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茶鲜叶的氨基酸含量一般为干物质量的1.5-4.0%。已分离的氨基酸有25种以上,其中茶氨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对茶叶滋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茶汤的鲜味主要来自于氨基酸。氨基酸对茶叶香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甲基氮氨酸硫盐水解生成的二甲硫,在高级绿茶中含量较多,而且是新茶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利男等研究表明,游离氨基酸和糖相互作用可能形成吡嗪、吡咯和喹啉一类的挥发性物质,这些生成物大多具有甜香和焦糖香。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氨基酸的氧化,形成了苯甲醇、苯乙醇、异戊醛、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香叶醇等芳香物质,故而大大增添了茶叶特有的清醇。关于氨基酸与茶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

精准施肥的原理与方法 1、什么是最小养分?什么是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律在农业生产上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最小养分:相对于作物生长的需要量而言,土壤中供应能力最差的那种元素称为最小养分。 最小养分律:即使土壤中其它养分非常充分或施用非最小养分的肥料,作物的产量仍然难以提高,只有补充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这个规律称为最小养分律。 最小养分律在农业生产上的指导意义:最小养分律是关系到正确选择肥料种类和科学施肥的规律,运用它指导施肥,就能不断地培肥地力,保持土壤养分比例的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肥料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作物推荐施肥技术可以分成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作物推荐施肥技术可以分成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法;综合施肥模型(精准施肥模型)四种。 (1)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优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提出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和措施接近当地群众的经验,群众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和推广。缺点:有地区局限性,依赖于经验较多,只适用于生产水平差异小,基础较差的地区。基本是一种半定量化的方法。 (2)目标产量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目标产量配方法又包含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 ①养分平衡法:优点是概念清楚,容易掌握。缺点是,由于土壤具有缓冲性能,土壤养分处于动态平衡,因此,测定值是一个相对量,不能直接计算出“土壤供肥量”,通常要通过试验,取得“校正系数”加以调整,面校正系数。 ②地力差减法: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土壤测试,避免了养分平衡法的缺点。但空白田产量不能预先获得,给推广带来了困难。同时,空白田产量是构成产量诸因素的综合反映,无法代表若干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只能以作物吸收量来计算需肥量。当土壤肥力愈高,作物对土壤的依赖率愈大(即作物吸自土壤的养分越多)时,需要由肥料供应的养分就越少,可能出现剥削地力的情况而有能及时察觉,必须引起注意。 (3)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法的优点与缺点。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法又包含多因子正交、回归设计法,养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 ①多因子正交、回归设计法:优点是,能客观地反击影响肥效诸因素的综合效果,精确度高,反馈性好。缺点是有地区局限性,需要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多点试验,积累不同年度的资料,费时较长。 ②养分丰缺指标法:优点是,直感性强,定肥简捷方便。缺点是精确度较差,由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土壤氮的测定值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差,一般只用于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定肥。 ③氮、磷、钾比例法:优点是,减少了工作量,也容易为群众所理解。缺点是,作物对养分吸收的比例和应施肥料养分之间的比例是不同的,在实用上不一定能反映缺素的真实情况。由于土壤各养分的供应强度不同,因此,作为补充养分的肥料需要量只是弥补了土壤的不足。 总之,三类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并不互相排斥。形成一个具体配方施肥方案时,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参考其它方法,配合起来运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吸收各法的优点,消除或减少存在的缺点,在产前能确定更符合实际的肥料用量。 (4)综合施肥模型(精准施肥模型)四种的优点与缺点。优点:继承了养分平衡法的优点,但是集成了多种作物生产影响要素,推荐结果更加稳定;集成了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的优点,推荐施肥和肥料的增产作用直接挂钩,推荐施肥量准确,也能同时推荐最高产量施肥量、经济最

芒果施肥技术

芒果施肥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芒果施肥技术与专用肥配方 一、芒果的需肥特点 芒果生长发育需要16种必需营养元素,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镁的量较大。据报道,每生产1000千克鲜果需氮(N)1.735千克、磷(P2O5)0.231千克、钾(K2O)1.974千克、钙(CaO)0.252千克、镁(MgO)0.228千克,吸收量最多的是钾,氮次之,其吸收比例为1:0.13:1.14:0.15:0.13。 芒果树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和果实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量不同。采果后,植株以营养生长为主,大量吸收养分,积累营养物质,迅速恢复树势。 果实发育及养分变化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花稔实至坐果,20~25天,为果实缓慢生长期,氮、磷、钾、钙、镁的吸收量分别占养分总吸收量的25%、14%、1%、15%、14%。第二阶段,坐果后20~60天,为果实迅速生长期,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量分别占养分总吸收量的68%、66%、63%、85%、65%,果实迅速膨大。第三阶段,果实又进入缓慢生长期,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量分别占养分总吸收量的7%、20%、36%、0%、21%。 由此可见,果实生长前期应补充氮和钙,后期应适当补充钾,对磷和镁的需求量较平稳。 二、芒果无公害施肥技术

根据芒果生长发育需肥特点,综合有关研究成果,芒果施肥的氮、磷、钾比例为1:0.2:1.2~1.8较为适宜。热带地区土壤中钙、镁含量低,常按氮、磷、钾、钙、镁为1:0.2:1:0.9:0.2的比例计算钙、镁用量。根据芒果树的需肥特点,对结果树一般采用4次施肥。 第一次在采果前后,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5~20千克和芒果专用1~3千克,在树冠滴水线内侧挖环状沟线施,如遇干旱天气,施肥后要灌水。 第二次在芒果花芽分化期催化肥,一般在10~11月,株施腐熟有机肥15~20千克和芒果树专用肥1~2千克或石灰1千克,复混肥0.5~1千克,或者生物有机肥5~8千克、硫酸钾0.5~1千克,环状沟施,以促进花芽分化,保证花的发育。 第三次施壮花肥,一般在1~3月花蕾发育与开花期进行,株施芒果树专用肥0.2~0.25千克或尿素0.1~0.15千克、硫酸钾0.2千克。在盛花期前及生化期内,各喷500倍的硼酸一次,可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花穗和小花发育,提高两性花比率,健壮花质,增强抵抗温阴雨等不良天气的能力,提高坐果率。 第四次施壮果肥,在4~5月进行,株施生物有机肥3~5千克和芒果树专用肥0.5~0.8千克,促进果实迅速增长,协调枝梢与果实养分分配的矛盾。根据树势状况,必要时喷施农海牌氨基酸叶面肥,并在稀释的肥液中加入0.25~0.4%的磷酸二氢钾,对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和品质效果明显。也可适时、适量喷施各种化肥(含微量元素肥料)和黄腐酸等营养物质。

茶树的施肥技术

茶树的施肥技术 茶叶是丛生小灌木,它的经济性状为嫩叶片,每年采摘3-5次,在施肥中供给氮素肥料为主,配合施磷、钾肥。 1.施肥量 一般每亩施用氮肥(n)25-30kg、磷肥(p2o5)7-10kg、钾(k2o)7-10kg,相当尿素65-75kg、过磷酸钙50-75kg、硫酸钾15-20kg。 茶树的施肥量还应根据树龄、树势、采叶量与次数和土壤条件而定,一般青年期或采叶不多的应少施;壮年期、多采叶的、土壤瘦瘠的要多施。每亩的施肥量根据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提供的依据于表所示。 ①全年施肥量按施肥期比例分配;②每亩按400丛茶树计算,丛数增减时,施肥量也可增减;③可按肥料种类所含三要素成分计算不同肥料施用量。 2.施肥时间 (1)基肥:茶叶基肥通常在秋冬(9-11月)施下,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40%。每亩施厩肥约1000kg或

尿素26-30kg,过磷酸钙50-70kg、硫酸钾10kg,将上述的几种肥料混匀后,结合冬季翻土,以沟施或穴施茶叶根系密集区。 (2)追肥:茶树生长后活动期,从2-3月开始到9月分批追施,也就是春茶(2-3月),夏茶(5月),秋茶(7月)前均需施追肥。追肥以氮为主,钾肥在春节前一次性施下,具体每次追肥情况如下述。 每一次追肥在2-3月,每亩用尿素约20kg,硫酸钾约10kg,将上述各种肥料混匀后,兑后3-5%水溶液点根浇施。 第二次追肥在5月上中旬,每亩用尿素约7kg。 第三次追肥在7月上旬,每亩施尿素约14kg,都可以兑成2-3%水溶液,结合中耕结草后点根浇施。也可以用根外追肥,可将0.5%尿素、1-2%的过磷酸钙水肥液(化肥与水搅拌溶解后,静止过夜,用澄清液喷于叶面),每亩喷施肥液约200kg。

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肥技术

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肥技术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1、玉米的需肥特性 玉米一生中吸收的氮肥最多,钾肥次之,磷肥最少;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也是不同的。玉米苗期,对养分的吸收数量不多,为缓慢吸收阶段,整个苗期吸收量占一生吸收总量的10%以下,但植株中氮、磷、钾的浓度却是一生中最高的。这表明苗期肥料充足对培育壮苗、奠定丰产基础具有积极作用。 拔节到抽雄期对养分的吸收速度快,数量多,为快速吸收累积阶段,尤其是大喇口到抽雄这10天左右时间内,是一生中吸收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时期。到抽雄时,植株吸收的氮、磷已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0%以上,植株累积吸收量最多的是钾,已占全生育期总量的70%以上。此时,植株体内养分浓度仍比较高。这表明玉米拔节至抽雄期,对养分的要求最迫切,施肥作用最大,是肥料的最大效率期,因而也是玉米施肥的关键时期。 抽雄至授粉期,玉米吸收养分的速度降低,数量减少,处于低谷阶段。授粉至乳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迅速回升,到乳熟期玉米吸收积累的氮磷肥占全生育期的90%以上,玉米一生中所需钾肥已全部吸收。 乳熟到成熟期,玉米对氮、磷仍有一定的吸收,尤其是氮肥。因此,乳熟以后,仍不能缺肥少水。

玉米对氮(N )、磷(P 2O 5)、钾(K 2O )吸收数量及比例受土壤、肥力、 气候及种植方式的影响,夏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籽粒吸收氮、磷、钾分别为2.59公斤、1.09公斤和2.62公斤,其比例为2.4:1:2.4。 2、玉米各生育阶段施肥效果 根据玉米的需肥的性和施肥特点施肥,才能充分发挥施肥的增产效果。玉米苗期对磷肥特别敏感,磷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因此,磷肥要作基肥或种肥施用,增产效果才会更好。玉米全生育期各阶段对氮肥都有吸收,大喇叭口至抽雄期和授粉至乳熟期为需氮高峰期,并且氮肥易流失,因此,氮肥要分期使用,追施的重点是大喇叭口期。玉米大喇叭口期是指玉米可见叶龄与展开叶龄差数最大,顶部呈大喇叭口状的时期。此时追肥又称为攻穗肥。淮北夏玉米在600公斤/亩栽培条件下,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总量的50%子粒产量最高。 3、玉米大喇叭口期(攻穗)施肥技术 安徽省夏玉米生育期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发育进程快,需肥高峰来得早,特别是拔节至抽雄期,不仅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并且雌、雄穗亦在强烈分化,植株对养分的需求量大而且敏感。因此,大喇叭口期追肥对提高产量特别重要。它既可促进生长与雌穗分化,又有提高光合作用,延长叶片功能期和增花、增粒、提高粒重的作用。为了提高大喇叭口期追肥的增产效果,在施肥技术上应做到“准”、“重”。 大喇叭口期追肥的时间要准,在玉米的不同叶龄追施攻穗肥,产量差异较大。研究表明,在郑单958、鲁单981等品种(淮北夏播全生育期总叶数20-21片)第11-12片叶展开时,农大108等品种(淮北夏播全生育

变量施肥优点及工作原理

变量施肥优点及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变量施肥的优点 精准农业的兴起对农业产生中的合理施肥提出了新理论和技术要求。变量施肥技术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作物实际需要,基于科学施肥方法(如养分平衡施肥法目标产量施肥法应用电子计算机指导施肥法等)确定对肥料的变量投入。 传统的施肥方式是在一个区域内或一个地块内使用一个平均施肥量。由于土壤肥力在地块不同区域差别较大,所以平均施肥在肥力低而其他生产性状好的区域往往肥力不足,而在某种养分含量高而丰产性状不好的区域则引起过量施肥,其结果是浪费肥料资源,影响产量,污染环境。 经实践表明,通过执行按需变量施肥,可大大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以及多余肥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精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精准农业有以下优越性: 1合理使用化肥,减少环境污染。目前传统农业施肥都凭经验和主观意志刑事,而精准农业采用测量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它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中各种养份的盈亏情况,作物级别及产量水平,从而做到科学肥。 2 节约水资源,保证工业用水。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据统计,中国农业每年受旱面积2~3亿亩,粮食减产亿公斤。而且目前传统农业对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浪费惊人。精准农业通过采用滴管,微灌等一些列灌溉技术,同时还通过

激光平地机,卫星平地机技术平整土地技术,使水的消耗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并能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 3节本效益,优质高产。精准农业采用精准播种,精确收获技术,并将精确种子工程与精确播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低耗,优质,高效成为现实。精确播种播种技术既可节约大量优良品种,又能使作物植株在田间获得最佳分布和深浅一致,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最佳环境,从而大提高作物对营养和太阳能的利用率。 4合理利用作物营养,保证产量和质量。精确农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对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控制,并根据其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计算机对作物生产环境温度,湿度,通风进行自动控制的工厂化产业,既可大量节约农业劳动力,又能保证作物营养的合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变量施肥的工作原理 变量施肥是基于处方图实现变量施肥控制。在开启系统自动工作模式中,系统将GPS信号读入到微处理器中,处理得到机具进行速度以及经纬度,通过计算经纬度得出施肥机所在的操作单位网格,然后查询对应该操作单元的决策施肥,并在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位置,行车速度和施肥量。最后通过施肥公式计算所需的步进电机转数,将该转数转化为变频脉冲驱动步进电机转动,变速控制施肥轴实现变量施肥。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春茶前生产管理技术 春茶提早开采、提早上市,从而提高春茶产量产值,是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关键,结合富阳市茶叶生产实际,春茶开采前主要抓好茶园施肥、茶树修剪、冻害预防、茶厂茶机维修等工作。 1、浅耕施肥。通过浅耕,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春茶早发,浅耕时间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浅耕时结合施春茶催芽肥,上年秋冬未施基肥的茶园,春茶催芽肥和基肥同时施入,施肥量视茶叶产量而定,一般全年亩产100公斤名优茶的茶园施用300公斤菜饼作基肥,加50公斤尿素作追肥。施肥时间:早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前施入,中、晚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至3月初施入。施肥方法:以茶园浅耕后开沟(沟深3-5厘米)施入并覆土为宜,以防肥分挥发流失。过于密集茶园,如采用抛施,须在阴天以及下雨天前进行,否则易灼伤茶树叶片及肥分流失。 2、茶树修剪。为早采、多采名优茶,一般成龄茶园将春茶前修剪改为春茶后修剪,修剪时间一般在5月20日前进行,宜早不宜迟,否则影响茶树生长。对无性系良种幼龄茶园,春茶期间要抓好茶树定型修剪,并在定剪基础上辅以打顶,以快速培养树冠,形成平整采摘面。修剪方法: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离地15-20厘米处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是茶苗栽后第二年2月底至3月初进行,一般离地30-35厘米处剪平,第三次定型修剪是栽后第三年进行,离地45-50厘米剪去,春茶辅以打顶采,一般春茶以留二叶采为好。 3、谨防春季冻害。去年3月的春雪使我市早生茶园生产受损,特别是乌牛早品种茶园损失惨重,所以防雪冻或“倒春寒”在春茶期间成为重要工作。防治办法:⑴覆盖防霜,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用稻草、杂草、遮阳网、地膜等 覆盖蓬面和茶行地面,促进茶园地温上升,减少茶园霜冻作用;铺草量每亩1500公斤以上,以不露地面为宜;茶园蓬面覆盖在气温0℃以上或有太阳的天气要及时揭去覆盖物。 ⑵熏烟防冻,方法是在晚霜来临之前,在无雨晴朗的傍晚,点燃设置在内向、地势得当的茶园边际的草皮堆,使烟雾弥漫,减少夜间辐射散热,可有效预防晚霜对茶园危害。⑶土壤保温,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施足基肥,增加客土,增厚活土层,以及在茶园迎风口建立防护林带。 4、茶机配置与维修。春茶前要做好茶厂机械配置、茶机维修,厂房清洁卫生等工作,确保茶叶加工有一个清洁环境,以防在茶叶炒制过程中受到污染。 茶籽春播新技术 一、播种 根据不同地区,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良种,如单枞、乌龙茶等。于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如3月下旬以后播种,出苗迟,降低发芽率,并影响成活。 二、催芽覆盖 春播前,将茶籽用清水浸泡2~3天,每天换1次,取出沉底茶籽催芽。浮于水面的劣质茶籽淘汰掉。催芽床设在避风向阳处,床底垫湿草,上铺7~10厘米厚茶籽,再撒5厘米厚的细砂,共铺3层,每层浇水湿透,并覆盖农用薄膜。每日早晚分别掀开薄膜淋水1次。气温高至35℃时要散热换气。10~15天后,茶籽种壳开裂或有40%~50%胚根外露时,即可取出播种。这样催芽的茶籽出苗早而齐,长势好。 三、播种量 每穴播3~5粒。规格为150×30厘米的单行条播茶园,每667平方米约需7公斤茶籽,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时,黏土宜浅,砂土宜深,壤土居中。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会严重影响幼苗出土率。 四、铺草 播种后行间铺草,既能保持土壤疏松,又能保温保湿,而且可防止杂草,能满足茶籽

茶树需肥特点、各阶段管理措施及推荐施肥

茶树需肥特点、各阶段管理措 施及推荐施肥 肥料研究中心:余佳玲 2015年9月17日 目录 第一节茶树需肥规律 0 1.1 茶树需肥特点 (1) 1.2 茶树施肥原则 (1) 第二节茶树生长周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茶树年生长周期 (2) 2.2 茶树生物学年龄时期 (3) 2.3 施肥及管理 (4) 第三节维持茶树正常发育营养元素 (4) 3.1 大量元素 (5) 3.2 中微量元素 (5) 第四节茶园推荐施肥 (7) 4.1 茶园建议施肥方案 (8) 4.2 黔南州推荐施肥 (8) 4.3 茶园推荐科学施肥技术方案 (9) 4.4 茶园推荐基肥施用 (7) 4.5 肥效试验 (10) 第一节茶树需肥规律

1.1 茶树需肥特点 茶树喜酸性土壤,对矿质需求表现多元性、喜铵性、聚铝性、忌氯性、嫌钙性(当土壤中钙含量超过0.5 % (以CaO计)时,茶树不能正常生长);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茶树根系不发达,长势细弱,于酸性土壤上根系较发达;茶叶标准园每年各种肥料需求量为农家肥1500-2000 kg/667m2、氮肥(尿素)36-40 kg/667m2、磷肥(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30-40 kg/667m2、钾肥(硫酸钾)10-15 kg/667m2(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茶园施肥要求因地因园制宜,采用适当的肥料种类及合理的施肥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⑴、每百斤干茶所需的养分数 (N:5kg P:1kg K:3kg),氮磷钾的比例用量,幼年期:2:1:1,成年期:绿茶区:3-4:1:1;红茶区:4:2:1;乌龙茶区:2-3:1:1; ⑵、PH值4.0—6.5(4.5—5.5最适宜)。⑶、一般每采制100公斤干茶需施纯氮肥12—15公斤,纯磷肥4—5公斤,纯钾肥4—5公斤,按要素含量折算成有机肥1000公斤或油枯饼肥90—120公斤,在每年10月挖施肥沟施下,并覆土、追肥在采茶前一个月施下,以腐熟的人粪尿、沼液等速效有机肥为主。 1.2 茶树施肥原则 肥料用量:一般幼龄茶树比生长旺盛的成龄茶树施用量少;土地肥沃的茶园施肥量可少些。生产茶园施肥量可根据茶叶生产量而定,一般每增施1公斤的N 素,鲜叶可增产12至40公斤。 基肥和追肥的比例:视肥的种类而定,有机肥作基肥其施用比例应大于8O%;腐熟水肥作追肥,施用比例为2O%;施用无机肥,则基肥、追肥比例为4:6。 次数和时间:时间:茶树在一年中对营养需求量不一致,对N素的吸收以4至11月较多,而P的吸收主要在4至7月,K的吸收以7至9月为最多。中部茶区基肥一般9至11月施用;南部茶区,茶芽轮次多,到12月上旬停采后才施用。基肥一般一次施完;追肥一般分2至4次,施用量上应采用“前多后少”的原则,才能增产春茶。采摘旺季的南部茶区追肥次数可适当增加。追肥次数:第一次施“催芽肥”,在春芽萌动前一周施用,用量约4O%至50%;第二次在4至5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0%至15%;第三次在6至7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