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在自然界的存在

铁元素位于周期表周期_____族,其电子排布式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形式存在,如磁铁矿(主要成分为)、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二、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纯铁抗蚀能力特别强,而我们常见的铁并非如此,原因是

2、化学性质:铁是的金属,通常显+2、+3价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反应现象)

①与O2反应:

②与Cl2反应:

③与S反应:

④与I2反应:

(2)与水反应

①与水蒸汽反应:

②常温下,铁与水不起反应,但潮湿的空气里,铁易被腐蚀,形成铁锈。

反应方程式为:、、

(3)与酸反应

①非氧化性酸(如稀硫酸、盐酸)

现象:反应离子方程式:

②氧化性酸: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会。(还有什么物质类似?)

(a)与过量稀HNO3反应

(b)过量的Fe与稀HNO3反应

(c)与浓HNO3共热

(d)与浓硫酸共热

(4)与盐溶液反应

①与CuSO4反应:

②与FeCl3反应:

三、铁的工业制法:主要反应为

四、铁的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2、铁的氢氧化物

3、Fe2+、Fe3+的性质及检验

(1)Fe2+ 的性质

①水溶液是色

②与KSCN溶液,再滴则变红

③与OH-反应现象:→→

反应方程式:、

④既有又有,但主要体现。Fe2+可被强氧化剂(如)氧化成Fe3+。

(2)Fe3 +的性质

①水溶液是色

②与KSCN溶液,反应方程式

③与OH-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

④只有性。可被还原剂(如)还原为Fe2+

⑤Fe3+有较强水解能力。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3)Fe2+、Fe3+的检验

①检验Fe2+的方法:

(a)KSCN法:先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显血红色,再滴加氯水,若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有Fe2+。

(b)碱液法:现象

②检验Fe3+的方法

(a)KSCN法:现象

(b)碱液法:现象

典型例题:

【例1】在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剩余金属m1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则m1和m2之间的关系是()

A.m1一定大于m2 B. m1可能等于m2 C. m1一定等于m2 C. m1可能大于m2

【例2】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硫酸 B.氯水 C.硝酸锌 D.氯化铜

【例3】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 mol/L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生成1.12 L NO(标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最少是()

A、450 ml

B、500 ml

C、400 ml

D、不能确定

【例4】在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3+离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里3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离子与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 1

C.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

【例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2++2Br-+2Cl2==Fe3+ + Br2+ 4Cl-

B.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 Fe3++3NH3?H2O == Fe(OH)3↓+3NH4+

C.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S2- +2H+==H2S↑

D.过量铁粉与稀HNO3反应:Fe+4H++NO3-= Fe3++NO↑+2H2O

【例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l-、SCN-

B.在强碱性溶液中 Na+、K+、[Al(OH)4]-、CO32-

C.在c(H+)=10-13mol·L-1的溶液中 NH4+、Al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 K+、Fe2+、Cl-、NO3-

【例7】下图是中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

a.A为淡黄色固体,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E为常见金属,J为红褐色沉淀;

c.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B的存在;

d.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常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电子式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9 g,则消耗CO2的体积(标况下)为________L。

【例9】提供试剂药品:细铁钉,锌片、FeCl2溶液、FeCl3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氯水、KSCN溶液。根据你所学知识分析以上物质之间的反应,然后对这些反应进行分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Fe作还原剂的反应有

(2)Fe2+作还原剂的反应有

(3)Fe2+作氧化剂的反应有

(4)Fe3+作氧化剂的反应有

【例10】探究小组的同学在研究由Fe2+制备Fe(OH)2的过程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方案:

甲方案: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2。

乙方案:应用钢铁吸氧腐蚀的原理,设计电池制备Fe(OH)2。

丙方案:按图实验,制备Fe(OH)2。

丁方案:按图实验,制备Fe(OH)2。(苯的作用是使电解质溶液隔绝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甲方案中,所用FeSO 4样品通常部分被氧化,写出在配制FeSO 4溶液时,其操作过程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在乙方案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 ,

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丙方案中,C 是止水夹。当容器B 、A 中均加入试剂并塞好橡皮塞后,还需要的操是 ④在丁方案中,在两电极之间的溶液中首先观察到白色沉淀。请写出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则其电解质溶液可以是下列三项中的 。

A .蒸馏水

B .NaC1溶液

C .NaOH 溶液

随堂检测: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下列转化无法实现:Fe 2O 3――――→HCl (aq )FeCl 3(aq)――→△

无水FeCl 3( ) 2.Al 遇冷浓硫酸会钝化,Fe 遇冷浓硫酸也能钝化( ) 3.铁能被磁铁吸引,则任何金属都能被磁铁吸引( )

4.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4H +

+NO -

3===Fe 3+

+NO ↑+2H 2O( ) 5.铁粉加入稀H 2SO 4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6H +

===2Fe 3++3H 2↑( ) 6.将NO 2通入FeSO 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 7.Fe 在适量Cl 2中燃烧生成FeCl 2和FeCl 3( )

8.将NaOH 溶液滴入FeSO 4溶液中,可以看到稳定的白色沉淀( ) 9.铁与H 2O(g)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Fe 2O 3和H 2( ) 10.氧化亚铁与酸反应的产物均是亚铁盐( )

11.除去FeCl 2溶液中混有的FeCl 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12.除去FeCl 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 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

二、聚焦高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

(2)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3)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4)因为Fe3+有强氧化性,所以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5)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6)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

(7)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

2.下列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有______。

课后检测:

1.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 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 3

B. 用图2装置实验室制备Fe(OH)2

C. 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 用图4装置测量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2. 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 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NaOH B. KMnO 4 C. KSCN D. 苯酚

4. 为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Zn

+Fe

+Cu

5.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6. 在检验用FeCl3溶液生产铜制印刷线路板后所得废液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溶液,无红色沉淀产生,说明废液中不含Cu2+

B. 向废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废液中含有Cl-

C. 向废液中加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无固体剩余,说明废液中含有Fe3+

D. 向废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后溶液呈血红色,说明废液中含有Fe2+

7.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 mol 电子转移

D. 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8. 在1 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1.5 mol·L-1,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 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 mol

B. 反应后产生13.44 L H2(标准状况)

C. 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 mol

D. 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9. 铁、铝、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铁、铝、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

(2)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FeCl3溶液可以刻蚀铜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已知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铜片在稀硫酸中长时间加热时溶液会呈蓝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4)氯化铝广泛用作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将铝土矿粉(主要成分为Al2O3)与焦炭混合后加热,并通入氯气,可得到氯化铝,同时生成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5)某校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铁铝硅合金(Fe x Al y Si z)粉末的组成,提出如下方案:准确称取1.46 g该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0.07 g。向滤液中滴加足量NaOH浓溶液,充

分搅拌、过滤、洗涤得到固体。再将所得固体充分加热、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1.60 g。通过计算确定此合金的组成为(填化学式)。

10. 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 ℃,沸点为315 ℃,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2)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淡黄色溶液中加入试剂X生成淡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H2O2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

(4)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该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另取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

实验①说明;

实验②的目的是;

得出结论:。

11.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写出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 。 (2)绿矾(FeSO 4·7H 2O)是补血剂的原料,易变质。 检验绿矾是否变质的试剂是 。

设计实验检验绿矾是否完全变质 。 (3)利用绿矾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①干燥过程主要是为了脱去游离水和结晶水,过程中会有少量FeCO 3·nH 2O 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OH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取干燥的FeCO 3样品12.49 g ,焙烧,最终得到还原铁粉6.16 g ,计算样品中杂质FeOOH 的质量为 g 。 (4)以羰基化合物为载体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离提纯某纳米级活性铁粉(含有一些不反应的杂质),反应装置如下图。 Fe(s)+5CO(g)

Fe(CO)5(g) ΔH<0

T 1 (填“>”、“<”或“=”)T 2,判断理由是 。

12.铁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用途,如聚合硫酸铁[Fe 2(OH)n (SO 4

3-

2

)

n

]m 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混凝剂,而高铁酸钾(其

中铁的化合价为+6)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某课题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制备上述两种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为H 2O(g),可以得到Fe 3O 4,写出Fe 与H 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B 为NaClO 3与稀硫酸,写出其氧化Fe 2+

的离子方程式(还原产物为Cl -

): 。 (3)若C 为KNO 3和KOH 的混合物,写出其与Fe 2O 3加热共融制得高铁酸钾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4)为测定溶液Ⅰ中铁元素的总含量,进行实验:准确量取20.00 mL 溶液Ⅰ于带塞锥形瓶中,加入足量H 2O 2,调节pH<3,加热除去过量H 2O 2;加入过量KI 充分反应后,再用0.100 0 mol ·L -1

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 mL 。

已知:2Fe 3+

+2I

-2Fe 2++I 2、 I 2+2S 22-3

O 2I -

+S 42-6O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溶液Ⅰ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 g ·L -1

。若滴定前溶液中H 2O 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铁元素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包身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着。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1

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社会背景】 作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这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几个特点: 1、帝国主义入侵加剧:192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损失和度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的步伐。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后,又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经济的掠夺。 2、农村经济破产: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促使我国农村更加破败,又加连年水旱灾荒,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谋生,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每年有大批饥饿的农村少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3、工人运动高涨:随着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也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大量雇用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结构图解】 【预习思考】

《包身工》导学案(教师版)

《包身工》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参考 0119 1104 《包身工》导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预习指导】 1、结合学案内容,阅读相关资料,对的相关文学常识及报告文学有所了解。 2、阅读《包身工》,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结构。 【知识链接】 文体速览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报告文学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文学艺术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文学轻骑兵”的作用。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三大特征。 了解 夏衍(1900-1995)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余杭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新浙江潮》。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

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被日本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同鲁迅等人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建国后担任上海市委常委、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1994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他的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改编鲁迅的小说《祝福》和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著作甚丰。 【教学过程】 一、基础落实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D ) A.nòng弄璋弄堂里弄弄潮儿 B.shuō说服说教游说说客 C.qì契据带挈默契锲而不舍 D.pì开辟譬如睥睨僻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迟钝谄媚咳漱做噩梦 B.褴褛惺松荤腥轧票处 C.蠕动曹杂执拗揩地板 D.骷髅嗑睡难堪木栅子 3.下面是3月12日北京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 本次大会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昨天,朱委员在政协会议讨论时指出: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每人年均读书64本;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每人年均读书55本;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上海市规定,在9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读书的文字总量应达到4 000万字,也就是要求每人每年读近50本书。因此,我国应该设立国家读书节,来营造全国读书学习的大环境。

学案八铁及其化合物

学案(八)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 (1)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熔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延展性,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①Fe分别与O2、Cl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Fe与水蒸气的反应:。 ③与氧化性酸(如HNO3)的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Fe与过量稀HNO3的反应:。 Fe与少量稀HNO3的反应:。 ④Fe与FeCl3溶液的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二、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FeO Fe2O3Fe3O4 俗名 颜色状态 溶解性 铁的化合价 稳定性 与盐酸反应离子方 程式 化学式Fe(OH)2Fe(OH)3 色态 与盐酸反应 受热分解 制法 二者的转化关系三、铁盐和亚铁盐 1.Fe2+、Fe3+的检验方法 (1)观察法:浅绿色溶液中含有;棕黄色溶液中含有。 (2)加碱法:若先产生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最后变为;若直接产生红褐色沉淀的为。 (3)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的为;若溶液变红色的为,此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是。 2.含Fe2+、Fe3+的除杂问题,括号内为杂质,写出除杂所用试剂及法: ①FeCl3溶液(FeCl2), ②FeCl2溶液(FeCl3) 。 检测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B族( ) (2)氧化铁能与酸反应,所以可用于制作红色染料( ) (3)用铁制容器可以运输浓硝酸和浓硫酸( ) (4)Fe2O3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取Fe(OH)3( ) (5)铁与过量的硫粉共热产物是Fe2S3( ) (6)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3,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 ) 2.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①反应C+G――→ 高温 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 点燃 2F+D, 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I的电子式为。 (3)1.6 g 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后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化合反应能制取FeCl2、FeCl3、Fe(OH)2、Fe(OH)3吗?能制取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包身工》导学案+课后作业

第11课包身工 20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她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但她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个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也不能拥有自己——这就是包身工。从20世纪的30年代起,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向人们含泪诉说着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夏衍(1900~1995),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成就: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新中国成立后夏衍把茅盾的文学名著《林家铺子》和鲁迅的《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 本文写于1935年。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战争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的国统区的黑暗。那时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民生活极为困苦。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度日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而资本家为了摆脱罢工的威胁,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文章是作者在纱厂工人的热心帮助下,深入工厂实地观察了三个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点。因为它是“报告”,要求反映事实,所以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具有文学性。《包身工》就是我国现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1.识记字音 2.近义词辨析 (1)抱怨·报怨

包身工导学案

《包身工》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了解包身工的来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 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 A.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B.艺术构思; C.细节描写;D.语言风格。 3、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4、学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点面结合展现包身工非人生活的方法。 5、合作学习,把握报告文学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6、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二、内容概述: 这是一篇老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但今天重读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探究式结合的教学方法。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在教授学生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之后,重点训练学生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线索,可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本文在描写包身工的生活时注意点面结合,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修辞手法,在分析这些特点时可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本文有许多句子充满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时可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三、要点整理: 第一课时: 一、作者作品介绍: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材料真实而生动,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当时作者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在

《包身工》学案

《包身工》学案 教学园地 10-08 2236 【学习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简介】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社会背景】 作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这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几个特点: 1、帝国主义入侵加剧:192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了嫁损失和度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的步伐。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后,又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经济的掠夺。

包身工学案

包身工学案 【学习过程】 知识突破 .新课导入 课文篇幅较长,容量较大,且所反映的生活,与青少年学生有较大的距离,一是时间跨度大,一是生活领域相距较远,如何引导学生进人课文,身临其境,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这篇课文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a .通过印发夏衍的《从“包身工”弓I起的回忆》或北京师范大学《高中语文选讲》中魏灏选辑的《夏衍谈“包身工”》,让学生了解写此文的目的,指导学生自学。 b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一下“包身工”这三个字有什么特殊的意思,这样做能够让学生从总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 .课文研讨突破 收集学生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给学生质疑的同时也可以设疑,按课文前后顺序整理出来。 理清本文的线索。内容较长,看似杂乱无章,细加分析就会发现,本文有两条线索,即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的主线索,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抓住这两条线索,就可以使一目了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

握课文主题。 抓住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1935年,作者经 过两个多月起早贪黑深人工厂调查了解,才写出这样真实的,所搜集的素材肯定很多,但不可能都一一写进去,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人、事,去反映旧中国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残酷压榨劳动人民的罪行。可以让学生找出作者为了表现这一主题,都选取了哪些比较典型的环境、人物和事件?并思考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材料? 品味语言。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既能表现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点,也能更好的表现课文的主题。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多变的句式,更使耐人寻味,引入深思。 这一部分,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主要抓住作者描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这一点,从课文中直接去找有关的语言,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用的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样用等。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可以直接从课文找到有关的好的句子,再引导学生加以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 .思路突破案例 《包身工》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报告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比较特殊。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题目即 “包身工”三个字入手去总体分析课文。教师可以将熟悉课 文的程序放给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包身工作题目?这三个字有什么含义,跟的主题有什么联系?在学生反

高三化学导学案: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化学导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编号:09 班级________组别姓名_ 【学习目标】1、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Fe2+、Fe3+的检验及相应盐溶液的配制方法。 【使用说明】利用一节课完成学案,下课收齐。下节课修改10分钟,针对存在问题重点讨论10分钟,师生探究、学生展示20分钟,巩固落实5分钟 【基础自学】 一、金属铁 1、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_______位。并指出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由铁生成二价铁的反应,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由铁生成三价铁的反应,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铁分别与氧气、水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是()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烧杯中铁、铜都有 D. 烧杯中铁、铜都无 二、铁的化合物 1、完成表格对比铁的氧化物

包身工导学案教师版

《包身工》导学案 【预习提纲】 【学习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新闻链接】 2007年5月,山西洪洞警方破获一起黑砖场虐工案,当时共解救出31名民工,其中有多名智障人员。事情经过媒体报道之后震惊全国,也引起中央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等亲自作出批示严查。 6月,河南、山西的公安机关展开“打击拐骗强制他人劳动专项行动”,共从各地的黑砖窑中解救被强制劳动的群众超过500人。 6月16日,洪洞“黑砖窑”一案中的主犯、工头衡庭汉被抓获,在随后的审判中被判处无期徒刑,砖窑场主王兵兵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而打死一名工人的打手赵延兵则被判处死刑。 【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社会背景】 作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这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几个特点: 1、帝国主义入侵加剧:192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损失和度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1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 氮元素的存在 在自然界中,氮元素既有态,也有态,大部分氮元素以态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溶于水。 3. 氮气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工业上合成NH3:。 (2) 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 (3) Mg在N2中燃烧:。 4. 氮的固定 (1) 含义:将的氮转变为的氮。 (2) 方式:、生物固氮、工业固氮。 5. 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完成NO和NO2的比较: NO NO2 物理性质颜色毒性溶解性 化学性质与O2反应2NO+O22NO2 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 实验室制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u+ HNO3(稀) Cu+ HNO3(浓) 注意: (1) 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2) 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N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例题1 一定条件下,将 CO、 CO2、 NO、 NO2和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 A. 可能是单一气体 B. 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 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 D. 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答案】AC

变式1: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 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2) 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的排放。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在催化转 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3) 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Pt电极上发生的是(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1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1) 3NO2+H2O2HNO3+NO (2) 2CO+2NO N2+2CO2(3) ①还原②NO+O2--2e-NO2 微课1 书写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化学方程式 图1 图2 图3 (1) 汽车排出的尾气中也含有氮氧化物,为避免污染,常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 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1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方程 式:。 (2) TiO2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使空气中的某些分子产生活性基团OH,OH能将NO、NO2氧化,如图2所示, OH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2+OH HNO3。写出OH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用乙烯作为还原剂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N2是燃煤烟气的一种脱硝(除NO x)技术。其脱硝机理如图 3,写出该脱硝过程中乙烯和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NO+O2+4CO4CO2+N2(2) 3OH+NO HNO3+H2O (3) 2C2H4+6NO24CO2+3N2+4H2O

包身工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1、认识了解“报告文学”这一文体。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自主学习】 1 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省杭州市人。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作品很多,著名的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并把小说《祝福》和《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剧本。 2.文体知识: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一定“艺术加工,具有文学性。3、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春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国统区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地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横七竖八蠕动儒子牛蜂涌而至 B.生死由天嘈杂执拗不假思索 C.血肉之驱见机反射生杀予夺 D.步履蹒跚声吟欧打草煎人命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看着这种________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②当听到要写时传祥时,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________:“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③火箭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穿出大气层,在人们的________中消失。 ④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________表,这可真令人深思。 A.喂养黯然视觉勘误 B.饲养黯然视野勘误 C.饲养暗然视野刊误 D.喂养暗然视觉刊误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读完这篇文章,包身工遭受的各种非人的待遇,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 B.周星驰独立执导电影后,天马行空 ....地开始了自己的独角戏,从《少林足球》到《功夫》再到《长江七号》,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摆布电影中所有的元素。 C.魔兽霍华德对大鲨鱼奥尼尔视若兄长,他也上行下效 ....地接过了奥尼尔联盟搞笑大师的重担。抵达新奥尔良后,他还自愿担任新奥尔良当地一家爵士乐电台全明星主题歌的领唱。 D.一段时间里,只有群众出版社不绝如缕 ....地继续做着类似的工作,也难以给读者带来惊喜。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些出版社重新开始投身此领域,于是2008年推理小说出版的新高潮如期而至。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Fe2+及Fe3+的检验及性质、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 3.了解铁盐的净水原理。 【教学重点】 1.铁与水蒸气 2.Fe2+及Fe3+的检验及性质。 3.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 【突破方法】 立足初中所学相关基础知识,运用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规律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来进行指导学习,并以此设计相关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学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阅读并回答问题: 人类用铁的历史 人类使用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多年前,不过那时的铁是从天而降的陨铁(其中含铁90%以上)。铁是天体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在漫长的岁月中,宇宙中的氢、氦经一代又一代的、聚变,产生了碳氧、氖、镁,镁再聚合成硅,最后形成铁。铁很稳定,是浩渺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元素。铁在地球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也至关重要。距地面3 000

km深处的地心就是铁和镍的熔融体(含铁90%),但目前还无法开采。目前,铁的主要来源是蕴藏在地表层的铁矿石。 铁(Fe)这元素占地壳元素总量的5.5%,世界上的金属总产量中钢铁占99.5%。自然界中自然铁极少,大部份和氧结合成铁矿石。纯铁呈灰白色,强度不是很大,故用处不大。通常我们所说的铁,或钢,其实是一种合金,这种合金主要成份为纯铁(Fe,含有锰,铬,钨等金属元素及碳,硅,硫磷等非金属元素。其中碳所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它决定铁是否有展延性,是不是很脆,容不容易熔化。 将铁矿石加入高炉还原而得的“熔铣”(hotmetal,即熔融生铁)含碳2到7.5%。将熔铣浇注到模中得一定的形状,称为铸铁(castiron)。铣铁(或生铁)无法锻造、轧制或压制,换句话说,它不允许作任何形式的机械变形。铣铁有白铣(whitepig iron)和灰铣(grey pig iron)的区别。白铣中的碳以碳化铁(Fe3C)的形式存在,故新的断口呈银白色;且因碳化铁硬而脆,所以白铣较硬且脆。至于灰铣中的碳以石墨的形式出现,故断口为灰色,且较白铣软且勒。 磷与硫对铁来说,是很令人讨厌的元素,虽然磷可使铁之流动性变佳,但也使得铁变脆(此因磷与铁结合或硬脆的Fe3P)。至于硫呢?如果铁中含硫过多,则有热脆现象发生,即铁在高温加工的操作下脆裂(这是因为硫与铁结合成为硫化铁,铁与硫化铁成为共晶,形成网状,围绕在铁的晶体周围,因为共晶体的熔点较铁为低,所以在高温加工的温度下,铁与硫的共晶体熔融而铁未熔;此时若加以外力,铁即生裂痕)。 如果加入某些特定的合金元素——锰、铬、镍、钼等等,可以增加钢铁的延性、抗拉强度,硬度,改进其铸造性质,增加其对腐蚀与热的抵抗力。经过热处理(即将钢料加热至某一预定高温,再以各种速率使其冷却),可以改变钢料的机械性质和物理性质。再者,钢铁容易施以机械加工而得到所需要的尺寸和形状。钢铁因为具有这些特性,所以广泛地用来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及建筑楼房。一般将含碳量高于2%的铣铁或铸铁称为铁,而将含量少于2%的称为钢。 1、铁在自然界中以存在,这是因为其化学性 质。 2、纯铁具有金属光泽,质,有良好 的性,铁的密度是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铁还是电和热的导体。鉴别铁和铜最简单的方法是。 3、赤铁矿主要成分,黄铁矿主要成 分,菱铁矿主要成分 (写化学式),由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4、完成下列表格:

《包身工》导学案(学生版)

课题: 11. 包身工 主备:刘开胜审核: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的】 1.了解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线索,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学习课文点面结合和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法; 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了解文章的价值和影响。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简介报告文学及写作背景 1.报告文学属于边缘文体,它脱胎于新闻,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 2.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地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3.作者简介:《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原名沈乃熙,他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曾创作了《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著名剧作,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祝福》《林家铺子》等。 三.预习课文 1.读课文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蠕动( ) 拎着( ) 弄堂( ) 游说( ) 抹( ) 辊( ) 执拗( ) 簿子( ) 籼米( ) 莴苣( ) 揩地板( ) 搽粉( ) 蹒跚( ) 骷髅( ) 谄媚( ) 怔住( ) 锭子( ) 3.解释词语: 怜悯:气烘烘: 虐待:虎虎: 会心:生杀予夺: 四、合作探究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学案及参考答案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2020高考改编组合题)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S 2在沸腾炉中与O 2反应主要生成SO 3(2020浙江7月选考) B.Mg 加入到过量FeCl 3溶液中可得Fe(2020浙江7月选考) C.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2020浙江7月选考) D.室温下,Fe 与浓H 2SO 4反应生成FeSO 4(2020江苏卷6) 2.《唐本草》记载“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文中“绛矾”为( ) A.FeSO 4·7H 2O B.CuSO 4·5H 2O C.Na 2SO 4·10H 2O D.KAl(SO 4)2·12H 2O 3.把SO 2通入Fe(NO 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 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 2 B.Fe 2+ C.Fe 3+ D.NO 4.常温下,向22H O 溶液中滴加少量243Fe (SO )溶液,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M 是3Fe M'+,是2Fe + B.当有21molO 生成时,转移2mol 电子 C.在22H O 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降低 D.22H O 的氧化性比3Fe +强,还原性比2Fe +弱 5.某学生以铁丝和Cl 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下列从分类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③均为放热反应 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6.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软磁性材料之一。共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溶液A 时,应加入少量铁粉 B.其制备反应类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取滤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

《包身工》导学案人教版新教材 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包身工》导学案 【学习任务】 1、梳理归纳,体察劳动人民疾苦 2、研讨探究,了解作品写作特点 3、观照现实,思考中国革命意义 【知识链接】 一、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道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描写。 二、创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以铁一般的事实,生动地记载了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课前预习】

1、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意在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思维导图包含六大核心要素:中心图、线条、关键词、图像、颜色、结构。 假如你是纪录片《人间世》的导演,计划以《包身工》为脚本拍一集纪录片,来展现人间世态。你将选取哪些镜头呢?请用思维导图来确定你的选材。期待你的精彩作品! 2、品味艺术特色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完整)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主备人:李刚辅备人:卢秀红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铁及其常见铁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了解Fe3+的检验方法。 2.掌握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通过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 使学生学会“运用已知物质的性质验证未知物质的性质”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 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学案导学】 一、铁的知识 1、地壳中含量居第位;第周期、第族,原子序数为 2、铁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①与氧气反应 ②与氯气反应 ③与硫单质反应 (2)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 (3)与盐溶液反应(例:与CuCl2溶液的反应): (4)与水蒸气反应:教材50页科学探究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点一:铁的氧化物(阅读教材59页铁的氧化物部分,完成下表)名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及铁的价态 色态 俗名 溶解性 与酸反应(HCl) 知识点二:铁的氢氧化物(阅读教材60页,完成下表) 加NaOH溶液FeCl3溶液FeSO4溶液 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分析Fe(OH)2颜色变化的原因,请用必要的文字与方程式加以说明: 探究与思考: 1、小组讨论Fe(OH)2的制备实验可采取的改进措施 2、Fe(OH)2、Fe(OH)3的其他性质(用方程式表示,是离子反应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Fe(OH)3的热稳定性

(2)Fe(OH)2、Fe(OH)3与酸反应(以盐酸为例) 知识点三:铁盐与亚铁盐 1、Fe3+的检验(阅读教材61页实验3-10,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FeCl3溶液(1mL)中滴加KSCN溶液(2滴) FeSO4溶液 ①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 ②再向试管中滴加氯水 (1)由实验我们可以得出Fe2+、Fe3+的检验方法: Fe2+的检验: Fe3+的检验: (2)探究与思考: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Fe2+、Fe3+ ? 2、Fe2+、Fe3+的转化(阅读教材61页科学与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FeCl3溶液现象方程式 加入铁粉,振荡后滴加KSCN溶液 上层清液加入氯水,振荡 探究与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并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有关铁的化合物的知识,完成Fe 、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小结: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示意图 Fe FeCl2 (氧化性) (氧化性) (还原性) FeCl3 HNO3、Cl2 Fe、Cu (还原性) HCl FeCl3 Cl2 Zn Zn (1)Fe3+可被 Fe Cu S2- I- SO2等还原,生成Fe2+ 例:FeCl3与Fe 和 Cu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其化合物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氧化性:能与Zn、Al等活泼金属作用,表现氧化性,被还原生成Fe 如:与Z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可被Cl2, Br2, O2, H2O2, HNO3 , KMnO4等氧化剂氧化,生成Fe3+ 如:与氯水等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林省吉林市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包身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包身工》 夏衍 【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常识,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2、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4、联系时代背景,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把握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黑暗制度的谴责。【学习重点】 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 2、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学习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学习难点】 把握文章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及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知识链接】 一、报告文学 1、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2、《包身工》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二、作家作品 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三、创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

高中化学必修一《3.1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第1课时铁的单质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了解铁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1.变化观念:知道铁作为还原剂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反应时,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反应,铁原子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反应时,铁原子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2.科学探究:通过对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原理的探究,分析可能的生成物。 【课前预习】 1.金属的物理通性 状态颜色延展性导电、导热性 绝大多数为固态不透明、有金属光 泽,大多是银白色 大多数 较好 良好 (1)金、铜等少数金属有特殊颜色。 (2)除汞外,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3)密度相差较大。其中常温下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0.535 g·cm-3),常见金属中密度最大的是铂(21.45 g·cm-3)。 (4)硬度相差很大。金属中硬度最大的是铬(Cr),钠、钾等金属硬度较小。 (5)熔、沸点相差也很大。钠、钾的熔点都低于水的沸点(100 ℃),而钨的熔点高达3 422 ℃。 2.铁的存在和冶炼 (1)铁的存在 铁在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单质形态存在,但主要是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 (2)铁的冶炼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春秋初年秦国的铜柄铁剑,这说明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石中 提炼出来。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为3CO+ Fe 2 O 3 ===== 高温 2Fe+3CO 2 。 3.铁的化学性质(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 Fe与足量的Cl 2、KMnO 4 (H+)、硝酸溶液等强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为+3 价;Fe与足量的S、I 2 、Cu2+等弱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为+2价。 4.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1)铁与冷水或热水不反应,但在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作用下,易腐蚀。 (2)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方法方法一(实验改进) 方法二 实验装置 方法方法一(实验改进) 方法二 气体检验用小试管C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 听到轻微的“噗”声,证明生成了H 2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听到 爆鸣声,证明生成了H 2 实验结论 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 4H 2O(g)===== 高温 Fe 3 O 4 +4H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