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学

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采访:是指媒体记者和通讯员为了完成指导任务或者了解某些情况,围绕发现、识别、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2新闻敏感: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具体内容是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3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或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要表达的主观意图。

4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新闻五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

5消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的一种体裁,是最广泛、常用的一种体裁。它分为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等部分。结构上大都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即把重要、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或者是新近事实的报道,短而精,情节不展开描写,多用叙述的手法,用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

6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细、生动,报道客观事物、典型人物新闻常用的体裁。它可以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写人、

记事,通常用来评介新闻人物、事件,推广工作经验,介绍地方风貌。7倒金字塔结构:指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和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也称倒三角结构。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其主要特点:打破叙事常规;呈“头重脚轻”之势。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8新闻角度:又被称为透析新闻事实的窗口。指新闻事件或事实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也即作者在充分明确报道思想和识别新闻事实价值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一个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侧面作为报道的切入点,从而完成整个事件或事实的写作。

9斯诺:毛泽东称其为“伟大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兼专栏作家,因其在中国革命期间著作而闻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的中国》,是斯诺最为著名的出版物,该书纪录了从中共创建至1930年期间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二、简答

1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特色)

答:1客观。新闻作品和报道是用事实说话,事实是用客观存在来说话。遣词造句的客观性,要尽可能地客观陈述事实,不要直接把主观意见表达出来,要通过事实说明。因此,客观特色表现在:(1)中性词要多于褒贬词,不要直接显露出自己的偏爱,要客观的陈述。(2)修饰语运用上,限定词要多于形容性语,用形容词时,尽可能朴实无

华表述事实。陈述的口气多于感叹的口气。2确切。语言在使用上要准确、清楚、明白、恰如其分,多用精确的语言,少用模糊的语言。讲究平静、清楚的叙述。3简练。新闻精练为贵,繁冗为病,不要拖泥带水,要惜墨如金,要炼字、推敲,简洁直叙。4朴实。朴质无华、具体、实在、可靠。5通俗。追求新闻报道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是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也是当今各媒体互相竞争的重要内容。坚持“六多六少”。

2采访活动的方式?

答:(1)从形式上分:

1个别访问。指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一对一”的访问形式。2座谈会。记者可以就某个采访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

3现场观察。用“眼睛”采访,即运用视觉功能来感知事物。

4参加会议。会议往往可能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或线索。会议新闻则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的。

5蹲点。深入一个点,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把新闻事实来龙去脉整清楚。

6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等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

7改写。把一条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改写成为一则新鲜的新闻。8问卷。根据需要,拟定题目,发给受众。

9电话采访。10网络采访。

(2)从性质上分:

1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

2突击采访。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驯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3交叉采访。在同一时间内对两个以上新闻时间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4巡回采访。按照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

5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6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3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答:二者彼此联系、区别,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实质:采访决定写作,写作成败取决于采访成败。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1是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未经采访,无从写作。

2是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式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

3是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使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交替使用。新闻采访主要根据采访得来的事实材料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体裁、载体和表现方法使客观存在的事实成为新闻。

4是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实践证明,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在新闻实践中,应当全面看待和正确处理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确立新闻采访使新闻写作的基础的观点。同时,熟练掌握

新闻写作的“十八般武艺”,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采访,精心写作,才能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准。

4记者日常三项工作?

答:1及时采写新闻:及时发现新闻,广泛运用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采访使新闻媒体的功能得到发挥。2:反映内部情况:内部情况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具有重大价值的事实,写成材料。但不能或暂时不能公布,送到有关地方,上级领导做出批示、政策、决定的参考,一般负面比较多。3接待来访来信,深入实际,改稿、讲课,与群众打成一片。内参作用不低于公开报道,作者要有高度责任感;坚持真理,独立思考;注意内容准备,材料真实,说明材料来源,处理好被反映的单位关系。与上级沟通好,特别尖锐问题核实准确。

三、论述

1新闻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怎么用事实说话?

(1)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新闻用事实说话是一种原则,也是实践的方法和技巧,是新闻写作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区别文学或评论写作的标志。新闻依存于事实。如果不用事实说话,新闻就不是新闻。新闻报道中概念化的词语、套话用得太多,空话太多。新闻不会用事实说话,是因为采访掌握的事实不够全面、详细,收集资料。

(2)怎么用事实说话。就是写出事实,并且把事实说清楚,即希望事实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想象描写事实。需注意:切记大帽子底下开小差;不要用抽象的概念和空泛的舆论来代替事实的报道;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寓理于事,通过事实所表现的逻辑

说明问题。不是观点加例子,应把观点隐蔽在事实之中。

2消息写作要领

答: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的一种体裁,是最广泛、常用的一种体裁。它分为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等部分。结构上大都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即把重要、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或者是新近事实的报道,短而精,情节不展开描写,多用叙述的手法,用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

(1)要有时效观念。即要尽可能缩短新闻发生与写作的时间差。越快越好,以快取胜。

(2)客观手法的运用。即重在用事实说话,讲究客观手法。客观叙述事实,通过对事实作出倾向性的取舍,安排、使用。巧妙地寓观点于客观的叙事中,不妄加评论。而是让事实、人物说话,适当交代新闻来源,多用第三人称。

(3)善于概括和直叙,所报道的事实通常只是要点或轮廓。所以要对事实概括、提炼、综合。特别典型的细节可以反映。但是要粗线条叙述。表达上要直叙,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4)增大信息量。写作要有信息量,并且是有用的信息量。消息写作要再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提出与主要事实相关的有用信息。

3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答:(1)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记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事件、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记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2)新闻敏感能使记者在丰富复杂的新闻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它能够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3)要培养新闻敏感。要求:1要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提高政治的敏感性。新闻敏感首先是政治敏感。新闻两大特点:政治性很强、实践性很强。2要立足全局看问题。懂得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决定这个新闻重要不重要。3要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接触实际、重在实践,广泛接触社会。掌握社会信息,随时随地学习。4要不断增强知识修养,勤于思考,勤于积累。

四、综合运用

1刘胡兰慷慨就义

主题:女英雄刘胡兰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

写作特点:

2中美签署

何人:中国外经部部长和美国贸易部代表

何事:中美签署关于双边贸易的达成协议

何时:今天下午11月5日(电头)

何地:北京

何故:双方走互利互让原则,最终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

3自荐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