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趋势分析_基于巴拉萨_萨缪尔森效应_陈科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趋势分析_基于巴拉萨_萨缪尔森效应_陈科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趋势分析※

———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陈 科1 吕 剑2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

型拓展的基础上,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

验。结果表明,在标准的和拓展的两种模型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巴拉萨

—萨缪尔森效应,即我国与美国间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两

国间相对物价水平的差异。其中,拓展模型更加适应我国实际国情,其效应比标准模

型显著得多。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分析框架对揭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必

然趋势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二元经济结构;劳动生产率

实际汇率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于实际汇率变动与调整的研究意义更加重要。巴拉萨(1964)和萨缪尔森(1964)从实体经济角度出发,探讨了实际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即当一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该国经济体内部,诸如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状况、就业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实际汇率的调整变化,而且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增长快的国家比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更易经历实际汇率的升值。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是当代国际经济学和开放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命题,是研究一国经济在高速增长时期实际汇率变动的重要法则。

对于像我国这样经济高速发展,币值存在巨大升值压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分析框架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揭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调整趋势有很强的借鉴作用。直观地看,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我国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研究》(05BJ Y0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 科(1980—),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天津,300071),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

公司金融。

吕 剑(1979—),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天津,300071),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然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发生了比较大的波动。分析其原因,需要更多地从我国实际国情来考虑,因为我国经济具有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先进的城市和落后的乡村长期并存,内需不足,最主要的表现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因此,本文试图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拓展的基础上,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和判断,提出可能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从而更好地发挥实际汇率对本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文献综述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趋势具有较为典型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通过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汇率并轨以来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与我国两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异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不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幅度大时,人民币趋向于贬值;而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幅度大时,人民币实际汇率趋向于升值,回归结果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结论。俞萌(2001);[1](24-28)王维(2003);[2](11-17)王苍峰,岳咬兴(2006);[3](71-79)卢锋、韩晓亚(2006)[4](4-14)整理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工资和单位劳动成本相对变动的大量数据并与13个发达国家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后提出人民币实际汇率严重低估的结论,认为当代人民币汇率演变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

然而,杨长江(2002)[5](1-169)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趋势之间的矛盾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劳动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可能会以实际汇率持续贬值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技术进步型贬值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较长时期内变动态势的主要因素。T yers;G olley;Bu &Bain(2006)[6]认为,由于我国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增长非常快,生产率的相对提高和禀赋相对增加的外部冲击,常常引起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贬值,这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正好相反。林毅夫(2007)[7]针对卢锋(2006)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异议,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能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来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可能适应这个假说。

二、拓展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构建

(一)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解读

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假设在一个小型开放的经济体中,将国民

经济划分为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可贸易品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而不可贸易品价格由国内市场决定;假设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生产都需要资本和劳动;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资本在国际国内市场均可自由流动;劳动力仅可以在国内市场自由流动;利率给定;要素规模收益不变等。

实际汇率的表达式:

q t =e t p 3t p t (1)

为计算方便,对(1)式取对数形式,为:q t =e t +p 3t -p t

(2)分别将本国和外国的物价水平分为可贸易部门物价水平和不可贸易部门物价水平两部分组成,由(3)和(4)式表示:

p t =αp T t +(1-α)P N t (3)

p 3t =α3P T 3t +(1-α3)p N 3t

(4)其中,p t 和p 3t 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物价水平,p T t 和p T 3t 分别表示本国和外

国可贸易部门的物价水平,p N t 和p N 3t

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不可贸易部门的物价水平,α,α3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可贸易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

构建该国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利润函数,并经过一系列推倒运算可得:

Δp T t -ΔP T 3t =Δe t +(1-α

)(c +δθ-δθa T t -11-δa N t )-(1-α3)(c +δθ-δθa T 3t -11-δa N 3t

)其中,c 为一常数项,θ和δ分别表示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劳动力密度,ρ表示以贸易品价格为基准的非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对数形式,a T t 、a N t 、

a T 3t 、a N 3t

分别表示本国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本国不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外国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外国不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等,以对数形式表示。

该式表明,两国间价格水平的差异,主要在于两国间名义汇率的差异,以及

两国间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之间的差异。

①(二)工资机制失效的模型拓展

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调整机制是工资机制,即劳动力在一国内部的自由流动,最终应该使得不可贸易部门与可贸易部门的工资相等。然而对于我国来说,我国国民经济具有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即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形成了无限大的劳动力的供给。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在固定的工资水平上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劳动力的数量,而不会引起工资的上涨。因此,在

拓展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中,假定工资调整机制是外生的,即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之间不能通过工资机制调节到均衡状态,两部门工资调整后也不相等假定,因此需要在构建模型中,必须考虑到两部门的工资变量。与上述思路基本相同,可以得到:

Δp T

t -ΔP T3t=Δe t+(1-α)[c+(

1-δ

1-θ

a T t-a N t)+(

θ-δθ

1-θ

w T t-δw N t)]-(1

-a3)[c+(1-δ

1-θ

a T3t-a N3t)+(

θ-δθ

1-θ

w T3t-δw N3t)]

其中,w T t、w N t、w T3t、w N3t分别表示本国可贸易部门的工资、本国不可贸易部门的工资、外国可贸易部门的工资、外国不可贸易部门的工资等,以对数形式表示。

三、实证分析

本文借鉴De G reg orio;G iovannini&W olf(1994)设计的可贸易性比率(出口/总产出)作为衡量部门可贸易性的主要指标,边界线设计为10%。若所得结果大于10%,说明该部门是可贸易品部门,若所得结果小于10%,则说明该部门是不可贸易品部门。所得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部门属于可贸易部门,服务业部门属于不可贸易部门。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数据和名义汇率均来源于I 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1981-2006),见图1-2,本文中国与美国的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1 -2006)和卢锋(2006),见图3-6。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

(1)1995年以前我国制造业的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慢于美国,而1996年以后我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美国。这可能是由于起初我国制造业总体水平停留在劳动密集型阶段,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自从1996年后,由于我国制造业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2)我国服务业部门的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美国,这可能是由于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等)的价格涨幅远高于可贸易品的涨幅,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其增长率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

(3)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分别远远高于美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事实上,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中,我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几乎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

下面运用最小二乘法来分析验证在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和拓展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下,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存在显著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

应,验证在中美两国相对价格差异、相对生产率差异和相对工资差异之间的相关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图1 实际汇率变动态势图 图2 名义汇率变动态势图

图3 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图4 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图5 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工资水平 图6 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其中,计量模型中的原假设H0为系数α2=0,备择假设H1为系数α2>0。检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原假设均被拒绝。标准模型的系数是0166,表明若我

国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增加1个百分点,那么我国和美国之间的物价的差异就会增加0166个百分点;拓展模型的系数是1195,表明若我国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增加1个百分点,那么我国和美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就会增加1195个百分点。不管是标准的,还是拓展的模型,均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成立。人民币实际汇率具有显著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部门间生产率的差异将会导致相对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生产率差异的增加(或减少),将会导致相对价格差异的增加(或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拓展模型说明了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修正原有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工资传导机制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主要结论依然成立,只不过拓展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效应比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效应大得多。

最小二乘法的检验结果

传统B-S模型拓展B-S模型

名义汇率(NER)

-01623355-(-11194713)-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项(α2)

0166730011953518 (41549343)(81384078)

工资(W)-41371242 -(81550226)

常数项(c)

5193312851573902 (64138202)(60168679)

R20188823801806417

可调整R20187807801788819

F8714236245182323

DW0183893411370614

是否拒绝B-S原假设(原假设H0是系数α2=0,

备择假设H1假设系数α2>0)

拒绝原假设拒绝原假设

样本期间1980-20041980-2004

观察样本个数调整后25个调整后25个

在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相对我国非贸易品部门(服务业)和外国贸易部门(制造业)来说,我国可贸易品部门(制造业)生产率增长较快,因此可贸易品部门(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一国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从长远来说,人民币实际汇率存在升值的压力。即如果我国继续保持长期经济增长,并且在将来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服务业),贸易品部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快,那么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是必然路径。

四、结 论

本文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

拓展的基础上,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标准的和拓展的两种模型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依据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若我国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增加1个百分点,那么我国和美国之间的物价的差异就会增加0166个百分点;而依据拓展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若我国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增加1个百分点,那么我国和美国之间的物价的差异就会增加1195个百分点。其中,拓展模型更加适应我国实际国情,其效应比标准模型显著得多。因此,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我国在面临汇率升值压力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汇率与货币政策、物价的关系,以免引发通货膨胀,尤其是选择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最优的汇率制度。☆

注 释:

①因篇幅所限,具体推导过程未能一一列出,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

主要参考文献:

[1]俞 萌.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01(5).

[2]王 维.相对劳动生产力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3(8).

[3]王苍峰,岳咬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两部门生产率差异的关系———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

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8).

[4]卢 锋,韩晓亚.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J].经济研究,2006(7).

[5]杨长江.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调整趋势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T yers,R od,Jane G olley,Bu Y ongxiang,Iain Bain.2006.“China’s Econom ic G rowth and its Real Ex2

change Rate”,W orking Papers in Econom ics and Econometrics N o.476.

[7]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世界经济,2007(3).

B alassa-Samuelson E ffect on RMB R eal Exchange R ate

Chen K e1 LǖJian2

Abstract:Based on the derivation of standard Balassa-Samuels on m odel,this paper makes em pirical anal2 ysis,using the data of US and China,and considering the real condition of China’s dual economic struc2 ture.The result show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oth standard and derivation m odel,Renminbi real ex2 change rate exists prominent Balassa-Samuels on effect.That is,productivity’s diversity between the trad2 able and non-tradable sectors in China and US determines the diversity of the relative prices of tw o coun2 tries.Especially,the derivation m odel is m ore suitable for China,which has greater effect than the standard m odel.The analytical framew ork of Balassa-Samuels on E ffect Hypothesis has great explanation significance to reveal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Renminbi real exchange rate’s appreciation.

K ey w ords:Renminbi real exchange rate;Balassa-Samuels on effect;dual economic structure;labor pro2 ductivity

[收稿日期:200811118 责任编辑:潘德平]

[中图分类号]F83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306(2008)03-0030-0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