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小农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

中国小农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

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不需要通过掠夺或者扩张来满足物质上的需要,由于地里环境的因素,农耕自然经济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三代时期,农耕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们为了斗争而进行的改革,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如商鞅的“耕战”政策。
中国跨入文明门槛之后,截止到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涌入之前,文明发展水平基本上都比周边国家或地区高,周边四至被中国人称为夷狄或蛮夷。游牧民族虽然多次建立了大一统帝国,但最终都被儒化或汉化。由此而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和“儒学文化圈”,又称“东亚文化圈”。古代帝王皆有胸藏“宣威异域”的恢弘气魄和广布恩威于夷狄的豁达大度,以一种“天朝上国”的姿态俯视夷狄。 明成祖以“振纲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为己任,当有大臣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时,他说,“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乾隆帝面对西方的通商使者更是说,“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总的来说,自然经济就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

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这强化了人们重土、思乡的情感,培养了封闭、保守、不思开拓进取的文化心态。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痒、序是殷周时的学校之称),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指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如此则“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年饱,凶年免于死亡”。这既是孟子设计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也是古代农民长期的心理期望(《孟子?梁惠王上》)。
1、培养了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精神。
2、造就了中国人的务实精神和民本主义传统。中国农民讲实际重实惠。中国统治者以民为本、以农为本,重民情民生。(有对联为证:奉祖宗一炉明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行正业唯耕唯读。横批:祖德流芳)
3、形成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中国人特别敬重和亲近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大自然,中国知识分子把之升华为“人与天地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一是循环往复,

长期延续;二是多元成份结构,既有国家土地,又有农民和地主的私人土地;三是既早熟又不成熟。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这种持续性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和中华文明的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1、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国文化的守旧性的重要原因。
2、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3、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1、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承受力。
2、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愈合力。
3、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同化力。
4、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五千年来,王朝不断更替,战乱时有发生,(汉时吴楚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中国文化也历经战乱与分裂的洗礼,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升华。然而,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瞻后”式的思维方式,所谓“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什么都是越古老越好,动不动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式的叹息,这种文化思维模式,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文化守旧性格,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严重桎梏。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一)诸子并存,百家争鸣。
在思想上,中国文化在创始之初包容百家学说: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还有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况,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韩非,唯物论者王充,无神论者范缜,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二)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
在区域上,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比如,陕西的秦文化,湖北的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教育等等,都被包容在中国文化里,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如京剧就是融合了多种戏剧的产物,

京剧吸引了传统的南北各地的戏曲形式,如南戏、昆曲、高腔等。
(三)吸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效法。盛唐长安胡骑胡音极盛一时;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在全国各地流行。同时,满族也逐渐被汉化,以至后来连自己的文字也消亡了。
(四)吸收外域传播进来的优秀文化。
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中国的佛教既有儒道文化的成分,又有外来佛教文化的痕迹。特别是明清之际(十六世纪)的耶酥会来华,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也能扬弃吸收。清政府利用耶酥会士的技术与知识,让他们在宫廷服务,为朝廷官员画像、治病,但清政府不接受他们的宗教。这些传教士在中国除传播宗教外,还暗中从事测绘地图、调查中国物产等活动,为西方侵华作准备。但他们也介绍了一些有关历算、水利、机械、火炮、地理、测量、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中国人能够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一)启蒙思想得不到营养和发展。
(二)科技发明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盲目排斥外族文化。
(四)农耕文化缺乏创新精神。
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既早熟又不成熟,农耕经济的这一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回顾上下五千年,汉唐、宋都曾有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时代。元朝在统一全国的同时,就开始恢复海外贸易,但一直处于时禁时开的局面。明代嘉庆年间,沿海屡遭倭寇骚扰,以后葡萄牙海盗商人又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掠夺。明朝政府曾一度封锁全部通商口岸,禁止客商往来。清兵入关后,也实行过“海禁”政策,并三令五申,严禁商民下海贸易,康熙24年,宣布废除海禁,指定澳门、漳州、宁波、六台山四处为通商口岸。乾隆二十二年,又规定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直到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才被打破。由此可见,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中国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闭关锁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显然这种局面与传统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是紧密相关的。这种多年积累沉淀下来的凝重的保守文化,在建国以后很长时期内,仍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建国后,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并无经济来往,毛泽东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仍然延续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贸易方式——“赐贡”贸易,这些都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沉重阻力。应该说,中国真正的商品经济开始

于八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但我们直到加入WTO后,才会在世界范围内有平等的贸易机会。
总之,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同样,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一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