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模型教学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使用

浅谈模型教学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使用

浅谈模型教学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使用
浅谈模型教学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使用

浅谈模型教学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使用

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学校刘鑫

关键词:模型构建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在提出机体系统论概念的同时,主张用数学和模型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从此模型方法开始在生物学领域应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强调:学生应"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新考试大纲重新对高考所要考查的能力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在能力要求中的地位.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模型和模型方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已将模型纳入基础知识范畴,并且将模型方法规定为高中学习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在近年来的生物高考试题的设计中也有所体现.那么,什么是模型,模型方法教育模型方法在新教材的哪些地方如何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起什么作用呢如何构建相应的模型

一、模型的概念及分类

高中新课程必修1对模型的定义是:"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可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如必修1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真核生物的三维结构模型”,必修2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达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身特征的模型,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数学

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他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Nt=N0λt ,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数学模型等。

二、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1概念模型

新课标中对关于理解能力的要求:

旧: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区别:在"把握"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并能"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解读: 新课标强调图文转换和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提高信息转化能力。

如何绘制概念模型

首先,确定主题并置围绕主题写出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然后,将主题概念放在顶端或中央,向下或四周按概念等级一层一层辐射开来,并用线条把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语注明连线,连接词语应

能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寻找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交叉连线的联结,并标明连接线。要注意的是在概念图中每个概念只能出现一次。条件好的学校也可以用电脑制作,便于修改和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补充完善。

利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教学

1.3.1概念图在新课教学中的使用

在讲授完新课,让学生构建概念图,可以很好地抓住主干知识,发现各个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使零碎知识网络化,立体化,使原来理解不清的知识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记忆灵活化。正确使用了概念图,有效降低学生认知负担和心理焦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如学习了蛋白质这一节内容后可让学生构建如下概念图。

1.3.2概念图在复习教学中的使用

在复习教学中,制作概念图帮助学生复习以前的课业、统整和连贯新旧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关键概念:DNA、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转录、翻译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DNA连接酶、限

制性内切酶运载体、细胞核遗传、基因工程等以基因的复制与表达、基因工程、基因的结构为主线帮助学生将零散知识组织及联系、处理专题研习内容,特别合适。学生的知识保持时间长,知识面宽,能更好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遵循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每讲完一节内容后,从中理出主要概念,引导学生画概念图。讲完每一章,在复习之前先让学生画,边复习边让学生进行补充完善。而在总复习、专题复习中则要整合不同模块、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容。最初可让学生补充完善概念图,而后再自行绘制,逐步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2.物理模型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有关物理模型建构的内容

整个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共安排了4个模型建构的内容,具体如下:

另外,在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是模型建构,但却必须运用模型和模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例如,“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第五章第四节安排的制作活动建议:“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就是要求学生制作活体物理模拟模型的探究活动,并

运用这个模型进行的是对生态系统运行的模拟实验。

物理建模对学生的作用

建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学生要经过不断的分析、创新、修正才能得到。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因此模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建模思维中,学生可以从原型出发,根据某一特定目的,抓住原型的本质特征,对原型进行抽象,把复杂的原型客体加以简化和纯化,建构一个能反映原型本质联系的模型,并进而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获取原型信息,为形成理论建立基础。

实例分析: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实验室:不同颜色橡皮泥、剪刀、白纸、中性碳素笔。

这个教学过程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自学能力强的,也已经有了有丝分裂作为铺垫,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书后,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制作模型,而后老师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则采用先讲后做,以达到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的目的。

活动一:分小组每组六人,分别制作有丝分裂的间、前、中、后、末、子细胞图

活动二:仍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制作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次级精母细胞、第二次分裂的前、中、后、子细胞图。

要求:以二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其中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应相同,并

用二种颜色代表其来源。姐妹染色单体中间用橡皮泥相连,制作完毕后按照先后顺序粘贴在一张大的纸板上。

师生共同对学生的模型进行修改、分析和评价,师生逐步归纳抽象出规范的物理模拟模型,把学生制作的模型展示在班级中,请同学们比较分析图解,找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的规律。由物理模型总结出概念,再上升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完成对减数分裂本质的认识。

3.数学模型

新课标对于在生物学上运用数学方法的变化

旧: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新: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区别:增加了"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

解读:人教版新课程教材中有这方面内容的渗透.如:必修3中,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就明确介绍了“数学模型”。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称为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实例分析:

如遗传中判刑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在教学中,以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为基础,逐步推导最后抽象出含n对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体的遗传行为和结果,得出

(3:1)n,(1:2:1)n,2n,3n等结论,构建起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图表模型。

数学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3.3.1数学模型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直观化。当把复杂的

研究对象转变为数学问题,经过合理简化后,建立一个能用数学方

法揭示研究对象规律的数学关系式,可以更透彻地理解科学知识。

学生一旦将模型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就能获得认知水平的

跃进。如上述关于遗传规律的计算,再如酶的活性变化曲线、种群

增长曲线、微生物生长曲线,还有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组成细胞的

化学元素饼状图、能量金字塔等。

3.3.2数学模型在生物学实验中的意义:可以进行数量大的分析处理,从而克服了实际实验中只能对少数生物进行分析的局限;能够将复杂的多因素以独立的形式进行分析,而实际实验很难做到;能重复研究实验的各种信息、资料,而实际实验中很难做到。研究实例:建立细菌增殖的数学模型。

3.3.3数学模型在考试中的应用,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高考也越来越重视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统观使用新教材地区的高考题,大部分的题中都有涉及到图表、曲线图的分析,有时还要求学生绘制曲线图或柱形图,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如何分析、运用各种数学模型。

模型方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模型的建立要根据研究的任务,目的抽象出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舍去许多次要的细节和非本质的属性,把要研究的现象,问题从纷繁复杂的交错关系中明确,清晰地显示出来,使问题得以简化和明确化,并制订出解决问题的程序,从而充分地发挥思维的能

动作用,达到认识原型的目的。随着科技进步,模型始终处在不断地“构建—解构—建构”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正如同模型的发展一样,模型教学亦应是一个不断发展、修正与完善的过程。总之,无论是构建何种模型,都离不开严密的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小组的合作与交流,所以培养模型构建能力在高中生物教育中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生物学模型教学探析》作者:陶忠华?

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专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4、施问华生物模型的分类特点及构建方法? 《中学生物学》2007年第7期

5、王大平、李新国:概念图的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4

6、运用模型方法开展生物学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导入方法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导入方法 发表时间:2018-09-03T09:52:54.543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作者:李洁 [导读] 李洁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南溪一中外国语实验校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093-0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学生就难于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很难取得好的教学结果。所以,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如何导入新课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导入新课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法 利用语言、电化教具、挂图、活动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例如,讲授花和花的种类时,让学生观察彩图和标本,教师同时用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纶一幅春天的情境,使学生被感染,心里产生学习的动机。也可利用漫画、故事、音乐、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渲染课堂氛围。还可利用时事热点问题巧妙地设置导入情境,同样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观察、实验引入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方法。生物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是极易调动学生情趣的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导入新课,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例如在学习“原生动物门”时可让学生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培养液,可看到培养液中有一白点在游动,这时老师问:“这些小东西是什么动物?它的形态、结构怎样?它是如何生活的呢?”这样就达到了自然引出新课的目的。 三、诗词谚语导入法 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时巧借一句俗语,就会增加几分诙谐,学生倍感轻松;妙用一句诗词,课堂会变得更加行象生动、趣味无穷。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分别说明了温度和光照对生物的影响;“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柳柳成荫”展示了无性繁殖的魅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演绎着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时,学生笑言李商隐重文轻理,没学好生物学知识,反而留下诗句被后人笑话了。谚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将其导入教学可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四、通过复习导入 教师可以设置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些练习,让学生在课前训练。最后一道练习中一般既要包含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要涉及一些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道题多数同学都能基本作答,但又不能完全明白道理。这样,在师生共同解题时,学生就会发现自己还不懂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新课中便会集中精力听讲。 五、多媒体型导入方法 随着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措施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基础上,多媒体型导入方法对于演示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生物是研究生命世界里的各种现象,每一种生物具有的形态与生活状态都是不同的,而生物所带给我们的画面与声音也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在初中生物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看一段动画,欣赏一段影片或者只是听一次解说等,都可以通过建立学生视听印象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印象,进而达到在和谐而愉悦的氛围中导入课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笔者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动物世界”是常见的视频资料,各种记录片与生物动画演示也可以引入课堂。如第十七章《生物圈中的动物》: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这一课的引入,笔者就为学生准备了《可可西里》这一部影片的相关视频资料。引入这一影片的出发点是让学生通过最直接的视听来达到心灵的震撼,进而发自内心地明白动物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把课本上单纯的叙述性文字变为最直接的画面,当学生看到影片中动物死于盗猎者枪口时,整个课堂都陷入了沉默,甚至有女同学开始流泪。生物的教学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各种生物知识,而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来认识身边的世界,进而了解生物,了解生命,从而真正学会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真正把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当成是一种内心的需求。而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教学不仅融入了课堂知识,同时也引入了对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教导。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而生物这一门课堂恰恰是直面生命的,如何化枯燥的知识为生动的生命形态,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各类生物学知识的直观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新教材各章节的设置和安排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只要认真研究教材,通过提问同样可以导入新课。如在讲到“组织和器官”时,我先提问学生:“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接着问:“微小的细胞是怎样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植物体的呢?”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片刻后,我告诉学生:由细胞构成植物体,先要形成组织,进而形成器官,再由器官构成植物体。那么,细胞又是怎样构成组织和器官的呢?进而转入新课。 综上所述,生物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制订不同的教学导入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贴合学生心理与兴趣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让学生乐于学习,爱上生物。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7生物科学汉班王君 指导教师白晓栓 摘要: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高中生物教学应注意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要切实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就必须进一步改革现有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本文首先论述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已取得进展,之后提出如何进一步发展高中生物学教学。其次还论述了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原则,之后进一步提出了改变传统观念,拓展教学环境,构建生活化与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课程理念;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 1引言 生物学是21世纪的前沿科学,有许多奥秘还有待被探知,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近年来,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各地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进展火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仍有许多地方值得高中生物教育者去思考,本文从新课改后取得成绩入手,提出了发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路。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新课标的贯彻实施,要求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因此更加强调了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整合生活实践从而融入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本文探讨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原则与方式,为今后进一步改革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提供一定的思路。 2 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种课型模式名师优秀资料

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种课型模式 目前,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在全省已全面铺开,为了进一步落实《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提高教与学的高效性,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我们务必要完成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改革,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提升,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构建积极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上来,加强教与学过程的研究和落实,加强课前预习、课堂导学、课后巩固三个环节的有效指导、把握和衔接,加强课堂中“精讲、精练、精点拨”的落实,注重过程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巩固落实的有效性。下面就课堂教学中三种课型做以说明: 新授课 一、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合作交流——展示思维、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二、操作要义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教师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知识的获取当中,借助有效的情景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利用情景导入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积极主动的接受课题的探究。 在情景创设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1)课题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新课学习的主要意图,激起求知欲,不要长时间没有进入主题,使学生在等待中丧失兴趣。(2)要由已学知识的局限性,体现新课题学习的必要性,激起学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3)情景和问题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水平实际。(4)创设的情景要有探究空间、少而精,呈现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可望也可及。 2、明确课时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后,可以先说明本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他们在这一节课上应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也可以把这一环节放到最后进行课堂总结时进行。

例析高中生物教学中“lian”的艺术

例析高中生物教学中“lian”的艺术-生物论文 例析高中生物教学中“lian”的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下面从“连”、“联”、“敛”、“练”四个方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艺术性的应用进行剖析,以期使广大师生的学习少走弯路,提高效率,速出成绩。/ 1 “连”――连线 1.1 单连现代生物科学体系的的形成是建立在许多科学家不懈努力的基础上的。科学家探索生物学奥秘的一系列过程构成科学史。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史中科学家、事件、结论(成果)之间往往存在一对一的关系,通过单向连线法可全面掌握。【例1】(2009年天津卷)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虎克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坎农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 C. 摩尔根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 韦尔穆特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解析:本题单从选项分析可看出C项正确。如从各选项涉及的科学家、事件、结论(成果)等方面全面分析可设计如下连线题:答案:C。 1.2 复连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有共性也有个性。采用连线法描述生物学概念、事实时,指向同一属性的线不止一条,故称其为“复连”,教师在学案中可设计此类连线题,促进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辨析能力。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初学者容易混淆,可用复连连线方式解决。如线粒体的功能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它的膜是双层膜。“复连”法的相关内容也可改为表格比较法。 2 “联”――联系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5-06-11T11:33:08.9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3期供稿作者:熊秋霞 [导读] 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 熊秋霞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赣源中学342700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 “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认知年龄的学生,学校的教育应该避免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探究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这样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造全新的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新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许多困难。许多学校的生物学教学观念一直没有变化,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基础性的教学开展不起来,在新的课程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快速推广新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其次,固化思维的教学形式。虽然许多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停留在教学表面上,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的安排上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没有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训练,也没有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呢? 一、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是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校忽略了生物学科的地位,从领导到教师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使学生对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正视生物在学校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同时,学校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自己的理念,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发生了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素质。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而教师良好的品格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另外,大多高中生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上哪门课,学生常常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说是个得力的助手,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绪、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在高二、高三阶段,要以拓展学生视野为主要教学目标,适当扩展一些课外知识。 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 总之,优化生物学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生物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人格的发展。通过教学思想和观念的不断调整,继续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更多的新世纪人才。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王利芬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有效讲授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复习旧知识导入、生活常识导、多媒体导入、故事导入、演示实验导入、问题导入等等。 标签: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恰当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所以,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如何导入新课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下面根据本人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生物课堂导入的几点体会。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注意联系学生头脑中与当前学习有关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导入新课,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铺设了道路,有利于知识的转移。比如,在讲《植物的生殖》一节时,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知识,我们知道植物可以进行有性生殖,也就是利用种子繁殖。种子是由花的什么结构发育而来的?引导同学们完成花的结构和有性生殖图解空缺部分。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靠种子繁殖?植物还有没有其他的生殖方式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科中很多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利用旧知识来引入,它可以使学生从已知领域容易进入未知领域,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二、生活常识导入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如果能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导入新课,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讲《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啼哭,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表示开始吸入氧气并排出体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就是呼吸。因为,我们从生下来的第一天起,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地进行呼吸。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的呼吸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那么,呼吸系统是有哪些器官形成的?我们又是如何呼吸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导入,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动物的行为》一节时,我先问到:当你吃面包不小心掉到地上,如果有一只蚂蚁发现了,接着会发生什么现象?同学们马上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会有一群蚂蚁出现”。选择这个既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紧扣了课题,使学生能紧跟老师的思路思考下面的问题:后面的蚂蚁是怎样得知食物的地点的?任何的小事情都可能蕴含大学问,如果能将生物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实例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11T11:26:55.763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孙万琴 [导读] 所谓情境,是一种形象环境的表现,如光线、颜色、声音、气氛、教学设施等。 孙万琴(武安市第一中学河北武安056300) 【摘要】所谓情境,是一种形象环境的表现,如光线、颜色、声音、气氛、教学设施等。情境教学则是一种把科学教育和艺术熔为一炉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认知活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产生一个巨大的教学力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情境教学 1.创设故事情境 青少年大都喜欢听故事。在教学中,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实、名人轶事等,很容易使他们溶入故事情境之中,徐徐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新知识的渴望性。 如讲 “传染病”这节课时,给学生介绍生物史上发生过的这样一件感人事实;在南太平洋海茂密的热带丛林里,隐藏着一个美丽的小岛国----费德希岛。岛上居民们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1875年,费得希国王带着家属去澳大利亚旅行。归来的路上王子突然病倒了,患的是澳洲大陆上每个孩子都没得过的传染病----“麻疹”。国王和家属回到小岛上后,由于这里的居民毫无抵抗力,麻疹便在岛上横行无阻地流行起来。很短时间内,小小岛国居然增加了四千多个坟墓,死了全岛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传染病为什么能够流行呢?今后我们遇到传染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也造成悬念,学生急于知道答案,为讲解新知识铺平了道路。 2.创设谜语情境 谜语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智力的潜在因素。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猜谜语。课堂上,教师适当出一些通俗易懂的谜语让学生猜,一方面寓教于乐,调动广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保持一种乐学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如讲 “原生动物门”这节课时,先让同学们猜谜语,“小小鞋儿水中漂,满身遍体长纤毛,显微镜下细细看,扭转身子倒着跑”(打一动物)。当老师念完谜面时,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当找到答案时,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原生动物门的代表动物----草履虫被烘托出来。同学们很快对草履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3.创设歌谣情境 歌谣语言精练、优美,想象丰富,贴切、琅琅上口,带有诗情画意之感。学生喜爱听,也喜爱传诵。因此,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歌谣来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习情感,提高课堂效果。 如讲 “节肢动物门”蝗虫这节课时,先采用歌谣来教学。“蝗虫,蝗虫;象条凶龙。凶龙一过,十家九穷。”同学们的情绪迅速被调动起来,个个议论纷纷,昔日的蝗灾仿佛就在大家眼前。“蝗灾每爆发一次,成片的庄稼颗粒无收,草地被毁。给人类和家畜带来可怕的灾难。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蝗虫?这就需要我们从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学起。”同学们的兴奋点立即转移到新课当中。在他们积极有效的配合下,教师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4.创设音乐情境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 “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重要的多。”在各门艺术中,最富通感功能的要数音乐,它以独特的音符、旋律、节奏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往往使人屏气入境,由境生情,情感交融,乐趣无穷。 如讲 “生殖”这节课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曲子。在悠扬、舒缓的乐曲声中,同学们渐渐随唱起来。音乐停止后,教师问道;“同学们刚才听的是什么曲子?”同学们踊跃回答;“世上只有妈妈好。”“对,妈妈是伟大的,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好妈妈,她为了我们能够好好学习而不辞劳苦地工作着,耕耘着。可谁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怎样在母体内形成呢?”本节课把音乐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为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和谐、庄严、美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加强了德育功能。 5.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教师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实物、挂图、模型、投影、录相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可以把知识由静止化为动态,由深奥化为浅显,由抽象化为具体。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使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如讲 “鸟类的多样性”这节课时,课前,教师把鸟的挂图张贴在墙壁上,鸟的模型放在窗台上。当同学们一走进实验室看到有的鸟在空中翱翔,有的鸟在陆地上奔跑,有的鸟在水中嬉戏,仿佛进入鸟的天堂。大脑马上兴奋起来,许多疑问随即产生:“这是什么鸟?”“这些鸟的嘴为什么有的、有尖的?”“这种鸟的翅膀这么长,是不是飞的最快最高的鸟?”在同学们质疑问难中,鸟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相适应的教学目标逐渐暴露,并且在教师的启发下得以实现,本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创设实验情境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观察、思考、想象和推理,从中发现和掌握其规律。整个实验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又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如学完根、茎、叶几章之后,教师为学生创设如下一个实验情境:一个地方因遭受洪涝灾害,水被污染,不能饮用,请你制取少量的饮用水。下一节生物课时,有的同学带来了红薯、土豆等变态根、变态茎榨取的汁液;有的同学带来了甘蔗、仙人掌等榨取的汁液;还有的同学带来了在太阳下把塑料袋罩在盆栽的植物上,利用蒸腾作用制取的水。通过这个实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利用,并且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和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 7.创设 “角色”情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台上站,学生台下看。这种模式严重阻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干扰学生的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接触到创造性劳动时,他们对知识才会觉醒起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深刻变化。正由“观众”走向“演员”。教师应为他们提供大量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机会,争取让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如讲“骨折和骨折的急救”时,教师让一名同学充当“运动员”的角色,在跑步过程中,突然摔伤了,并且发生骨折,发出“哎吆、哎吆”的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几乎所有的知识点及其联系都和实验密不可分,都需要用实验来说明、论述和验证,需要学生动手自己设计实验,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体验实际生活、生产实例来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并且,生动的实验结果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兴趣;教材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研究,有所改革,有所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时间,用新的教学模式传送知识,让学生接受知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交响曲是富有节奏的,卓有成效的。课堂奏出张弛有序、动静结合、抑扬顿挫的优美旋律是教学成功的音符。下面就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常用方法总结如下。 1 挖掘教材,激发兴趣,活化课堂教学 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教材少了许多生动图例、鲜艳色彩的感兴材料,转而变成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显得抽象,难懂,但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并不少,关键是如何挖掘和确当使用。通过组织培养短时期繁殖出千盆名贵兰花;通过发酵工程,可以迅速得到大量转基因产品(如干扰素、胰岛素等);青霉菌为了自己生存得更好,产生青霉素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而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你说这些例子对学生能没有吸引力吗?再如,细胞那么小,然而光合作用、呼吸使用那样复杂的生命活动却在其中顺利而有序进行;酶、激素、维生素、ATP等在生物体或细胞含量很少,然而效能确是非常巨大;因为从父母处得到一份DNA,就表现父母性状,同样是从父母处得一份DNA,此人兄弟姐妹却与他有区别,与他父母也有区别;地下结马铃薯,地上结番茄的新品种能否出现,等等,这些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吗?物种的绚丽多彩,生态系统的纷繁复杂,多样性的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生态农业的建立无一不唤醒学生良知和自我参与的欲望;人体稳态与免疫揭示人体自身奥秘,更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以上种种,只要运用确当、引导得法,给学生以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机会,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EQ),一定能够活化课堂气氛。 2 优化教学方法 一堂课的核心是教学主体内容,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首先是做好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讲授法: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学生只要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经过整合、贮存到自己的头脑中就可以了。当然不能整节课都采用这种方法,但对一些新知识的教学来说,讲授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于其他教学活动。②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或知识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提

浅谈生物教学如何导课

浅谈生物教学如何导课 好的导课如同一座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课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准备进行的思维活动作了心理上的铺垫,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一根银发牵大象”的效果,为整堂课知识的传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导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引起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因。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导课,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增强课堂教学“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新颖性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心境、情境比作一池春水,那么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提出一个带启发性、兴趣性的问题;或讲述一个具有悬念、有“震动效应”的故事都会在那平静的水面激起涟漪,就会达到课始趣亦生的境界。因此,每堂课一开始,教师应巧设悬念,创设情境,导课新颖,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使学生急切地想要知道所学的内容。例如:在讲中枢神经系统时,把大脑和电子计算机联系起来,在导入新课第一句话就这样导入:“人体具有一台目前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天然计算机———大脑”,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进而又说:“尽管计算机比起人来有着许多不容争辩的优越性,然而在整个过程中,除了上计算机外,全部工作总要人来控制。计算机总是按着人所编制的程序去进行工作,丝毫不能越轨,在发生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便束手无策。而人的大脑却是有独特的思维活动和记忆能力,能联想和推理,即使是发生意外,也能随机应变决定应该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大脑的这种精确分析与综合现象的能力,人的神经系统所固有的加工信息的有效方法都远远超过了由计算机组成的控制系统。”这短短的几句话,就使学生对大脑有了一种奇妙之感,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振奋了学生的精神,使学生很想立即从教师的讲授中去掌握大脑的结构及功能等有关知识,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说明新颖性的导课往往能“出奇制胜”。 2.针对性 导课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指要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赘疣;其二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水平和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比如,恰当地引用民谣、谚语、歇后语等俗语,来针对教学内容,导入课题,以增强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探索知识。如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导入水分代谢、矿质代谢的内容。引入“酒杯不深淹死人”,导入“消化吸收”一节的内容,使学生主动地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明确酒精是在胃内吸收,在肝内解毒的,酒精对这些器官都有伤害,特别是饮酒过量伤害更大。用一些山区或地区流传“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的说法,导入“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一课。不难看出,具有针对性的导课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求,实现课堂教学的教育性。 3.启发性 教学导课的启发性就是要在教学时“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兴趣。如讲昆虫趋食性(应激性)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启发学生:“在楚汉相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星夜逃跑,当天亮到达乌江岸边时,突然发现江边有几个大黑字:“项羽必死”。他走近细看,黑字全是蚂蚁拼成的。顿时军中一片混乱。他们认为这是天公要灭项羽。”项羽无奈拔剑自刎了。这时学生个个都聚精会神,纷纷猜测其中的道理。然后教师揭开谜底,原来是刘邦的军师张良利用昆虫趋食性的道理,黑夜派人用食油和米糖在江边写下了那几个大字,招来无数蚂蚁,造成项羽军心恐慌。这样的导入,学生的注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艺术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艺术 课堂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艺术教育和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本文从开课艺术、语言艺术、启发联想艺术、空白艺术、结课艺术等方面简述艺术性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开课艺术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入新 课。 1.1问题型开课 在生物教学中问题型开课虽是一种传统开课方式,却也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开课方式。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开课时,恰当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再师生互动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定能自主的学习。 1.2娱乐型开课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开课,如:故事、猜谜、听歌唱歌等,在讲伴性遗传时引入道尔顿买错颜色的袜子送给母亲的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集中到课堂上,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愿学、乐学,达到会学。 1.3直观型开课

教学中利用直观的教具、学具,直观的展示学习的材料,既烘托了学习的气氛,创设了学习的情境,又使知识的可接受性强,这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常用开课方式。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教学中我用硬纸板和子母扣制作的染色体模型使学生们在我走进教室后马上兴 奋起来。 1.4实验型开课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开课既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动手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讲“体液调节”时,先让学生在我的指令下深呼吸两次,然后让他们体会以前并未注意到的“呼吸暂停”,不仅增加同学们的求知欲,而且还使他们体会到生物的神奇奥妙。 2.语言艺术 要使课堂教学不苦涩乏味,首先要做到语言简练严密、清晰流畅、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其次要讲究语言艺术性,这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动植物,都是生动形象的。研究剖析它们,不能象对待机械的公式、定理那样,必须密切联系实际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把生物课讲活。如讲细胞衰老时引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讲生态因子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时引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中引入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语言不受时空条件的局限,摆脱开设备条件

基于教学案例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导入浅析

基于教学案例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导入浅析-生物论文 基于教学案例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导入浅析 文/袁红英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本文中,笔者对课堂导入的概念、课堂导入的作用以及课堂导入的类型等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导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导入;例谈 一、导入的概念及作用 导入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或者手段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从而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学习目标,迅速投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占用的时间虽然比较短,可是因为这是一节课的开始,所以非常重要。 首先,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一定要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其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能够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课堂学习中;再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一定要能够让打开学生的思维,使之思维活跃;第四,一个好的课堂导入,需要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融会贯通;第五,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揭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快速了解学习目标,从而更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二、导入的类型 1.直接导入:这种导入就是在课堂一开始,直接向学生说明本课的学习目的、

要求以及内容等。 2.经验导入:这种导入通常是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3.原有知识导入:这种导入通常都是以对旧知识的提问、复习等开始的。4.实验导入: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5.直观导入:运用直观性较强的教具来导入新课,如生物模型、标本等。6.设疑导入:采用具有启发意义的疑问来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7.事例导入:运用学生熟知或者感兴趣的事例来导入新课。 8.悬念导入:这种导入一般都是在课堂一开始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9.故事导入:用生物史上的故事或者与生物相关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内容举例与导入分析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了苏教版必修一模块的五个知识内容点作为课例。 例一: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这一节是必修一模块的开篇,对高中生以后的生物学习影响非常大。这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生物科学和社会关系等。因为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对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如艾滋病、癌症、肺结核等等,所以笔者就采用了经验导入法。笔者是这样来设计导入环节的,首先笔者说:“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你们知道肺结核吗?你们知道患有肺结核的人都有哪些症状吗?为什么有些人会得肺结核呢?”这样几个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纷纷地议论起来。接下来,笔者就针对课本

浅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浅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 开展探究性学习 作者:许璇宇 科目:生物 单位: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浅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摘要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要求教学创新,要求教师不断引导和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期待它能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开展,教师如何创设这种学习情境呢?本文就此问题阐述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探究生活生物学史实践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乐于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强调课程结构要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提出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究”,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现今中学生物教学的学习模式较多以“听课、阅读、记笔记、做练习”为主,学生过多地依赖老师的讲授,重复大量的应试操练。这一方式没有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学生探究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高中生学习技能较熟练,思维能力和理论能力都比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为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要将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对于教师来说,关键在于创设良好的探究问题情境,用“兴趣”、“悬念”、“任务”等途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情境的创设途径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课前预习中,结合生活创设探究情境 中学的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探索,去经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拓展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并能从中感受到知识产生和获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需要

浅谈生物有效教学

浅谈生物有效教学 最近,全国各地各学校都在展开有效教学研究和讨论,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推动高中生物课课堂有效教学实行了深入的思考。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水准”;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为此,作者认为,搞好高中生物课的有效教学,必须坚持以下策略: 一、坚持“‘四备’兼顾”的备课方式,是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基础 我们讲备课应该是新的课程标准下的备课。过去,我们常常把备课理解为写教案而已,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我们觉得要提升生物课堂有效教学,必须坚持“‘四备’兼顾”的备课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备课: 一是备课标。因为课标是备课的依据,应该改变只看教材不看课标的不好的习惯。同时,课标也是考核的依据,是老师们实行教学活动的指路明灯,老师们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地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理论依据和主要方向。备课标的最低限度是应该把课标烂熟于心。 二是备教材。教材是师生实行共同学习的平台,各个版本的教材很不一样,如果有条件的话,能够参考不同的版本,取其长处。 为什么要备教材呢?我们认为,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解决好两个根本的问题:一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教”的问题。过去我们过多地注重了“怎么教”的问题,淡化了“教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教什么”、“怎么教”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动教师专业发展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且“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是方向问题,“怎么教”是技巧问题,如果教学方向出了偏差,就会南辕北辙,再好的教学设计和方法都会失去意义。而当前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明确“教什么”的问题。钻研课标、研究教材是上好课的根本,熟悉课标、明白教材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有效性。而我们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教材的变化在哪里,没有真正理解到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学校管理也没有把学习课标与了解教材放到日程上,学校管理教学与教师课堂教学仍按传统惯性在迷惑中低水平反复,所以,要求课堂教学回到文本、回到教材、回到学科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是备学生。 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经验,因为教学总是在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来构建的。但弄清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教学经验,教学经验越长,越容易弄清楚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也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借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就平常来说,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和学生平等亲切地交流,这样就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 四是备课程资源。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的平台,特别是新课程要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应该有更充足的课程资源,方便学生的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 二、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核心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在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思想,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广大生物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思想,真正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度析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如学习完“基因突变”的概念后,为协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特征,我没有实行过多的讲述,而是将搜集到一些资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实行一个简短的讨论,探讨基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