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入行论第一百一十二课

入行论第一百一十二课

入行论第一百一十二课

前面讲了生起当断之心的内容。

我们生起了应该断除的心之后,如果只是有心而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么也无法断除烦恼。所以下面就讲断除的方法。

壬二(修持断除之法)分三:一、断除贪执内有情;二、断除贪执外资具;三、断除贪无能为力之他利。

首先,我们必须要断除贪执内有情,也就是对于异性的贪执,对于亲友的贪执等等,必须要通过很多的窍诀观修,来断除我们对于内有情的执着。“内”是针对于“外”,外面的资具就叫外资具,而内有情,他是有心识的,所以称之为内有情。

第二个科判是断除贪执外资具,这是色法方面,属于非有情的自性,所以它叫外资具。比如钱财等等,这些都称之为外资具。

我们对于轮回的执着,无外乎就是对有情的执着,以及对非有情的执着,后者包括对利养、财富、声誉的执着。众生对这些法过于看重的缘故,无法从这些执着中清醒过来,难以了知这一切都是假象,并不值得贪著,从而将自己的心放在超离这些执着的解脱道上。

第三个科判是断除贪无能为力之他利。有时虽然我们想要帮助一些众生,但是因为众生的根基意乐,福报程度都不一样,所以虽然我们全心全意地想帮助他们,却有一些非常顽劣的人,并不和自己配合。对待这种情况,如果是自己发了心,实在无法做到对他的帮助,或者

说别人根本就不接受自己的帮助,没办法将他转入解脱道。这时必须要断除对这种情况的执着,不要老是纠缠在这里,我们内心当中给他发愿,然后在行为上放弃。当然,要长久地发一个利他的愿,但是当前的贪执必须要断掉。如果是无能为力的他利,对待凡愚众生,有时候也需要远离。

癸一(断除贪执内有情)分二:一、贪执之过患;二、所贪对境之过患。

第一个是贪执的过患,贪执就是指我们内心当中的贪执。第二个是所贪,当然就是指对境了,比如有情、所贪的人、所贪的异性,称之为所贪对境。如果我们有贪执,它的过患是什么,所贪的对境又有什么过患,这些我们都需要了解。

子一、贪执之过患:

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

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

我们本身就是一个无常的身体,非但不了知这个自性,还要进一步地贪执另外一个无常的人。如果这样贪执的话,以贪欲心的过患,会导致纵然经历了成百上千这样的转生,也看不到自己现在所贪爱的人,就是说终究不会遂自己的愿而得到所贪爱的人。这是一种贪心的过患。

贪心的过患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自己的所欲和最终的结果

背道而驰。如果我们的贪欲心很强,就无法随心所欲,我们越贪,目标离我们就越远。这是贪欲心的本性所导致的结果。

对于修道人而言,这是必须要了知的。有些人认为越是贪著,他就会越被自己牢牢抓在手上。其实贪心的本身,它是一种自私自利,是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在这种强烈占有欲的前提下,后果当然是和自己的所想背道而驰。

我们进一步地分析。“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这里就讲到了能贪者自己和所贪者对方的状况。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无常。

其实我们的身心,都是无常的自性。我们的身体最早的时候,来自于父精母血形成的受精卵,开始时头手脚这些都没有。在母胎中安住的时候,只是一个受精卵而已,随着不断地发育逐渐就形成了硬块。经过十月怀胎,这些手脚就发育出来,但是那时还很小,从母体当中生下来之后,到了婴儿状态,然后再不断地喂养,就不断地成长发育为儿童、少年,然后是青年、壮年、老年,最后就是死亡,之后骨肉消失,化为微尘,所以自己的身体是无常的。

自己的心也是无常的,心识最初进入父精母血和合的受精卵当中,后来因为有了眼根,就显现了眼识;有了耳根,显现耳识;有了鼻根,显现鼻识;身体发育成熟之后,就有了身识。所以心识也是这样不断地变化。

出生之后,婴儿时期和少年时期执着的状态,以及心识都在不断地变化,一方面是心智在不断地成熟,从另一方面来讲,心识也在不

停地变化。到了老年的时候,心态又会不一样,死亡之后,心态又到了中阴的状态,所以自己的心也是无常的。

前面我们讲的是粗无常,还有细无常。一切粗无常的基础,一定是刹那生灭的细无常,有了刹那生灭的细无常,才会有粗大的无常。身体也好心也好,加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动的、寂止的,突然一下子就显现出无常,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像时间一样,每个小时一定是由六十分钟来累积的,每一分钟一定是由六十秒来累积的,每一秒当中也有很多更细的支分来累积。因为有很多细小的变化,才会有粗大的变化,所以我们的身体和心,它有粗无常,也有细无常。

佛菩萨在经典论典当中,反复地教诲我们,要知道无常的本性,这一切都是不固定的,没有恒常不变的。既然不是常一的自性,我们如果了知了,就不会对它产生实执,因此也不会产生烦恼。所以说,了知无常的自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们的本性。

但是我们现在并不了知自己是无常的。虽然可能通过自己的发现或者其他人的告知,也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是无常的,以后要死的。但是这种认识并不深刻,尤其是不知道事物无常之后会怎样,以及微细的无常变化,所以自己还是有一种实执。因为对无常没有反复地观修串习,没有从根本上认同,有时候我们还对无常采取逃避的策略,或者避而不谈,或者不去想它,而且还通过很多妄念,想改变无常的事实。

有些人年龄越来越大之后,想要改变无常的情况,所以就使用很

多化妆品,通过很多的整容,服用很多保健品等方式,来延缓自己的衰老。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完全不能用这些东西,不是这个意思,关键是为什么要用,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用。其实内心当中根本还是不愿意完全承认无常的变化。生老病死,本身就是人的自然状态。但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其实这是一种逃避的心理,宁愿执着自己是常有的。

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无常的,却执著这是常有的。“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的“犹”字,就是不了知自己本来无常,反而还要去贪另外一个无常的人,这就是一种愚痴。自己是无常的,所贪的对方是无常的,本来应该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自己对此没有认真观察思考,或者说不愿意深入观察,进而承认无常的事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明愚痴。而且还贪着另外一个无常的人,这种人就是愚痴加愚痴的人。

这里的“犹贪无常人”,并不是智慧的状态,而是非理作意,因为产生贪欲,产生嗔心,里面多多少少都有实执的成分。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件东西、这个人呢?就是认为对方是一个实有的本体,我也是一个实有的本体,我想要牢牢地控制住这个物体,或者拥有这个人,因此,我们贪著对方或者贪著物体的时候,里面都是有实执的成分,执着自己实有,或者执着对方实有。

当然,完全恒常不变的那种常执,有些人在没有观察思考的情况下,可能不了知,但是多多少少和这样一种常执相应。有的人大概知

道他也会老,也会死,但是这种所谓的无常,力量太弱了,还是相续当中的常执或者实执,占了主导成分,所以才会产生贪欲。

如果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都是刹那刹那不停地变化,都是无常的自性,内心当中生起非常强烈的相合于无常的状态,贪欲心便会很难生起。因为安住于无常的心理状态,是不与实执相应的,如果没有执着为实有,他就不会想到去牢牢拥有它,控制它,没有很强烈的心态。当然,我们知道无常之后,有时候也会产生贪执,但是不会那么严重。,虽然修道的人内心安住于无常,他也会产生贪欲心、嗔恨心,但因为相续中有了无常这个对治法存在的缘故,他生贪的程度不会很深,生贪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因为有基础,他要对治也比较容易。

内心当中没有长时间思考无常、思考虚幻的人,他很容易产生贪心,生贪之后,程度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严重,时间就会延续得很长。如果对一个法执着为它是完全恒常不变的,我们的实执就会非常的严重。比如外道执着的常我、神我等等,这方面的执着就根深蒂固,非常严重,难以救脱。

如果我们把某个法执着为实有,把房子或者其他的东西执着为实有,这时候我们的执着也会非常深。如果我们知道它是变化的,是无常的,是很多东西连接起来的,那么我们对它的执着就比较容易断除,比较容易发现这是一种虚幻。比如看电影,电影以前是胶片,胶片就是一张张的相片,连续不断地快速放出来,我们就知道其实电影也是无常的自性,虽然我们看了,可能在看时也产生了执着,但是这种执

着很容易被发现,要断除相对容易一点。

所以我们对于万法贪执的程度,其实就是来自于对法、对我们自己或者对方,安住常有或者无常的程度。如果不了知本来是无常的,反而去生起贪执,它就和实执相应,本身就违背了万法的自性,和我们自己以及对方的本性背道而驰。所以这是一种无明愚痴。

说了半天就是讲,自己无常,但是依然贪执无常的人,是和无明愚痴相应的,因为不符合万法本体的缘故,自己的心没有随顺于万法的本体,没有随顺于因缘的规律,所导致的后果就是“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如果这世很贪着无常的人,很贪着事物,以这一念的贪着,就会导致在成百上千的生世当中,根本见不到自己所爱的人。本身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很贪着,巴不得生生世世和他在一起,在这一世当中也是不会死亡,就永远在一起。或者即便死了之后,也是发愿生生世世当中,都要遇到自己所爱的人,但是事情的本身是背道而驰的,很容易产生不悦意的果报。

为什么自己对对方这么贪执,而果报却是“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呢?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背道而驰的原因,前面我们讲了,是因为贪执相应于无明愚痴,贪欲心的果报之一,就是自己越贪执,就越会产生不欲。

贪欲是随顺于无明愚痴的自性,本身是烦恼的缘故,它没有相应于万法的实相——无常,也没有相应无常去生起应有的正确心态,或者没有随顺它做善法。它只是在这种无常的状态之下,产生的一种无

明愚痴,不由自主地贪着。越去贪着,就越和实相背道而驰。

因本身是和实相背道而驰的心态,它的果也和自己所想要的结果背道而驰。在经典当中也是讲“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如果自己的心或者自己的因不正的话,它的果就会迂曲,就不可能和自己的想法完完全全相合。因为贪心本身和实相不相应,或者它的过程和这样一种因果不随顺,所以他想是想,百千生和自己所爱的人待在一起。

但是,这种想法和它最终的结果完完全全是背道而驰的,这就是过患之一。贪执到底有什么过患?其实众生如果不学习佛法的话,不会明了里面的涵义,发现不了其中的秘密。这就是众生愚痴的一种体现。

如果没有认认真真观察的话,虽然我们非常喜爱这个人,也很想和她永远在一起,但是因为它的本性是贪欲,是无明愚痴,是烦恼,再加上因为贪心造恶业,因恶业成熟果报,必然会产生和自己想要的东西背道而驰的后果。

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贪心本身是一种烦恼,是和实相不相应的因,所以它的果一定和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第二,因为有了贪欲心的烦恼,演变成恶业之后,恶业成熟也会产生不悦意的果报。我们要知道,这是贪执的一个过患。

我们了知之后,就不会再去对有情产生盲目的爱执和贪欲。不会产生过度的爱执,我们的烦恼也会减轻很多。这不是说仅仅为了获得解脱才如此做,其实众生在修行、生活当中,对父母或者夫妻之间的

这种爱执,如果比较理性,自己的烦恼也会少很多;如果自己对于亲人、爱人,过度的贪执,就会产生一种偏执,占有欲就会非常强,所以这时候就不容许其他的异性,再接近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妻子或者自己所爱的人。心胸比较狭隘,自己也很容易生气、郁闷,也很容易发生口角、争执,造作很多恶业。

如果自己的心态相对开放一点,虽然自己和对方有因缘走到一起,有一些感觉,但不是过于贪执,所以在相处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强的占有欲,互相交往时,也会避免很多麻烦的出现,这也是现代中可见的情况。当然,也可以引申出其他利益,比如自己可以以比较清晰的状态修道等。

所以自己贪执心过重,也会导致现世的这些问题,下面还要讲后世的问题。首先过患之一是“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里面的原理,我们刚刚也分析了一点,更深远的意思,下去之后,自己还可以去加以分析。通过缘起的规律,通过贪心属于烦恼,以这些思路去观察分析,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寂天菩萨这里所讲的“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越贪越无法得到的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己可以分析一下。

看第二个颂词:

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

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

如果没有遇到所爱的人,就不会欢喜,不欢喜自己的心就无法趋

入到等至禅定中。纵然见到所爱的人也不会知足,如同以前自己因爱而产生痛苦一样,现在同样遭受痛苦。主要意思是说,不管是遇没遇到自己所爱的人,都会有痛苦,都是有过患的。

颂词的中心思想是体现贪执的过患,具体什么表现,我们看颂词。

首先是“未遇者不喜”。如果自己很喜欢一个人,但因缘经常没办法和合,经常遇不到自己所爱的人,那么,自己的心情每天都是郁郁寡欢,很忧愁。每天自己朝思暮想,却见不到她,所以自己的心得不到满足,总是处在非常想遇到但又遇不到的痛苦当中,心情非常忧郁。

由于自己的心不喜,很忧郁,那么就不能够入等至(禅定),没办法打坐修行。平时我们讲,修道的时候,心一定要平复,如果自己的心大喜大悲,就很难入禅定。这里就表现了这个问题,如果自己对所爱的人非常执著,不管是情侣还是父母,就难以入禅定。

有些修行者在深山里修行的时候,有时突然就很想家,很想自己的父母、亲人,这时候往往是自己没办法安住打坐的前兆。无论如何也坐不下去,越思虑就越想家、越想就越严重,最后干脆收拾东西,回去探亲去了。这就是不能入等至了。还有对待情侣,自己所喜爱的人,如果是遇不到,自己的心就不舒服、不高兴。心也平定不下来,总是想这个问题。如果老是处在这种状态,也不能够入等至,心思非常紊乱,无法让心静下来修禅定。

所以修持禅定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修定之前,该做的事情必须

要做完,关门、关电话、解手,没什么挂碍了,就容易静下来修法。如果老是想到三点十分会有个电话打进来,现在二点四十,自己准备打坐修半个小时,因为有这个挂碍的缘故,总是想到这个事情,这时候心就没办法入定修法。所以在修法之前,该处理的事情要处理完,基本上没有什么挂碍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和修法相应。同样,如果老是牵挂一个东西,总是没见到自己喜爱的人,这样的话自己的心老是想,失去平静,也没办法入等至。

这就是修禅定的一些前行。另外,如果太劳累,或者在白天处理的事情特别多,想的事情很多,受的刺激很大,这些因素都会障碍自己的心入禅定。所以,在修法之前,要通过调呼吸、数息的方式让自己心平静下来。平静下来之后,再开始修定,那就比较容易引发有质量的修行。

“未遇者不喜,不能入等至”,说明因为贪执我们很难入禅定。那么,遇到了不就喜欢了,喜欢了不就可以入定了吗?后面就讲“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还是有问题。

“纵见不知足”,终于见到自己所爱的人了,觉得很高兴,很满足,但是长期来讲还是不知足。当然,知足和不知足,要观待时间的长短,见到的当下他知足了、他满意了,这时我们不能说他不知足,但这是短期的知足,从长期的角度来讲,仍然是不知足。

“如昔因爱苦”:就会像以前因为贪爱对方而遭受痛苦一样。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越贪越不满足,贪心的自性就是永远都不会知足。

我们常常说要知足少欲,其实知足是很重要的,是遏制贪心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能够知足,贪心就不会膨胀。如果贪心膨胀,肯定是不知足的。

如果我们有贪爱,就会引发痛苦。为什么说“纵见不知足”呢?因为它本身属于贪心,贪爱的本体就是不知足的状态,纵然见到了所爱的人,还是不满足、不知足,仍然没办法心安理得地去修法。

接着说见到所爱之人后高兴的状态,我们分为两个步骤来观察。见到的时候能不能入等至?当你正在和所爱的人见面时当然没有办法入等至,没有办法修禅定,因为这时的贪欲心很大,根本想不到去修法,因此见到的时候不可能入等至。那么见完之后能不能入等至呢?一方面还处于相见的欢喜之中,没有办法入等至;另一方面紧接着就是分离,分开之后又处于一种闷闷不乐、惆怅的状态,其实也不能入等至。

“纵见不知足”的贪欲心,就如同《佛子行》中所讲的喝盐水——口渴的时候去喝盐水能不能止渴呢?绝对不可能的,只有越喝越渴,越渴越想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贪欲心的状态也是这样,我们想通过得到一个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心,但得到之后又想得到更多。世间人如何赚钱就是很好的例子,没有钱的时候想有一万元就够了,但很多人得到一万元的时候却不知足,还想赚十万,得到了十万块的时候是否就满足了呢?可能只是得到时那一刹满足了一下,“唉,终于把这个钱赚到了!”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生起了新的目标,又想拥有一

百万、一千万……一直增长,这就是众生不知足的贪欲心。

所以,和喜爱的人见面也是这样的,没有见到的时候特别想见:“只要看一眼、见一面就满足了”,但真正见到对方的时候根本满足不了,第二次见就不是要看一眼了,要看十眼。恨不能永远在一起不分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

但有时候我们会困惑,在颂词当中讲到,我们贪欲的自性永远不能满足,贪上加贪,但在现实生活中,不是说有一种情况吗?就是当我们得到一个东西之后,时间长了以后,就产生厌倦了。比如和恋人交往长了以后,就会有审美疲劳,越看越不喜欢;或者小孩子刚刚得到玩具的时候很高兴,时间长了就不喜欢它了。这些喜新厌旧的情结是不是满足的状态呢?

从局部来看,一个人的确会在得到某个事物之后产生满足和厌倦,但厌倦之后,他的贪欲心是不是止息了呢?表面上看,对某一个事物的贪欲心是止息了,但他总的贪欲心并没有止息,因为一次又一次地贪,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之后,他相续当中总的贪欲心在不断地膨胀,这是如何表现的呢?就是“喜新”。刚才讲“厌旧”好像是一种满足和厌倦,但“喜新”则是更喜欢新奇的东西,这种心态就是贪欲心膨胀的表现。

我们喜欢更多的钱,追求更新奇的事物,真正来说,我们的贪欲心永远都在膨胀。按理说我们得到之后应该满足,但通常得到之后,过一段时间便会觉得,这个东西还是不怎么圆满,比如众生对房子的

贪着、对汽车的贪着、对娱乐场所和娱乐方式的贪着等,必须要不断地翻新才能满足,因为贪欲心越来越大了,以前的标准已经不管用了,需要更加新奇刺激的事物才能满足。这也恰恰说明了贪欲心是没办法满足的,就像前面讲的喝盐水,越喝越渴。

所以,想通过得到所贪之物来满足自己的贪欲心,是永远做不到的,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得到而让自己的贪心真正得到满足的,反而是在膨胀、增长我们的贪欲心。“纵见不知足”就是这个意思,纵然是见到了喜爱的人也会不知足。

“如昔因爱苦”,如同之前因为贪着与爱人相见而遭受思念的痛苦一样,现在虽然见到了对方,但由于贪欲之故,还会遭受不满足的痛苦折磨,因为贪欲是满足不了的。

在这个颂词里,寂天菩萨分析得非常透彻,我们要反复观察和思维其中的义理。我们是欲界众生,欲界众生的贪欲心是很强烈的。当然,这里主要是讲人,但不管怎么说,对于贪恋的对象,不管遇到还是不遇到,其实都无法满足,都有过患。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彻底地断除对这些法的贪执。也就是说,我们想要获得满足,但不能通过“获得”而实现,因为贪欲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知足,知足就是观察贪心的过患。如果只观察贪欲带来的好处,我们就永远也满足不了。只有彻底地对整个所贪的有情和事物去作观察,观察它的过患,我们才可以真正地知足,真正地找到了一条从贪执当中解脱之道,才可以真正地灭

除和降伏贪欲心,如此我们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真正地赢得我们修行的时间、空间和意乐。因为如果我们贪着,我们的心就没有办法修行,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修行。

通过以上方式把贪着仔细抉择之后,我们则会有修行的心、时间和精力。只有用上大部分的时间来修行,我们才可以真正地走上解脱之道。

以上所讲的是贪执的第二类过患,接着讲第三类过患:

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

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

如果我们贪着有情,就会障蔽现见实相的智慧,也会毁坏我们的厌离心,最终会遭遇到愁叹之苦;如果我们的心专注于执着有情,此生就会虚度掉。

颂词讲到四种过失:障实性慧,毁厌离心,遭愁叹苦,此生将虚度。

首先看第一个过失——“障实性慧”,障蔽我们现前实相的智慧,这是最终极的过患,尤其是针对修行者。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追求的是利益一切众生和现前一切万法实相的智慧,后者是我们修道想要获得的境界。

如果我们的心贪着于有情,则会障碍我们现前实相的智慧,为什

么呢?因为实相的智慧是远离分别妄念的,只有当我们远离分别妄念后,才会现前实相的智慧,这是从修道的过程来说的。从本性来说,实相本身是没有贪着和分别的,如果我们有贪着,那就不是实性慧,贪着之道本身也不是现前实性慧之道。

所以,贪着有情和现前实性慧,二者之间是完全矛盾的,如果我们既想贪着有情,又想在贪欲中去现前实性慧,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两种不同绝然不同之道。

因此,对于贪着之心,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贪欲的过失而舍弃它,让执著逐渐变得薄弱,从而现前实性慧;也可以在生起贪欲之时直接看穿它的本性——贪欲之心原本虚妄,其本身就是实性慧!总之,要么舍弃要么看穿,如此就不会和贪欲心相应。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在佛经论典中经常说“贪欲的本体就是智慧”,或者说“把贪欲转为道用之后是智慧”,但并非指安住在真实的贪欲状态就是智慧,或者说安住在贪欲本身就是趋向实性慧的方法,佛经并没有这样讲。

贪着有情对我们现前实性慧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证悟实相,必须想方设法打破对有情的贪执,因为这种贪执既是最初的也是最粗大的障碍,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是障碍实性慧现前的很大的过患。

还有一个是“亦毁厌离心”,厌离心是趋向于解脱道最初的一种心态。从三主要道的角度来讲:首先是厌离心或出离心,然后是菩提

心,最后是空性见,所以,厌离心可以说是分别一个人是不是修行人的界线:如果是凡夫人,他就是贪着有情世间的;如果是修行人,他一定是厌离轮回的。因此,是不是修行人,主要是从有没有厌离心来判断;是不是菩萨,主要是从有没有菩提心来判断;是不是圣者,则主要从有没有分别心来判断。

当我们说对轮回是否有厌离心的时候,实际上就包括了对有情是否有贪执。如果我们贪执有情,“亦毁厌离心”,就说明没有厌离心,其实也说明没有想要求解脱道之心,过患非常大。

障实性慧和毁厌离心,两者的过患体现在对修行的障碍之上,修行之果是实性慧,修行之道是厌离心,所以贪执有情,既障碍现前修行之果,又障碍修行之因。

再看第三个过患——“终遭愁叹苦”,如果我们贪执有情,无论今生来世,由于终将分离,最终还是会感受忧愁逼迫,如同前面所讲的“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我们因为见不到所爱的人,所以哀愁叹苦。另外还有“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以及不欲临苦、爱别离苦、怨憎恚苦、所欲不得苦等,都是由于我们能贪之心没有办法满足,所以终遭愁叹之苦,无法获得快乐。

再看“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这个过患是说,如果我们贪执有情,这一生都将会虚度。比如我们小时候贪执依赖于玩具、糖果和父母,长大之后贪执朋友、恋人,再往后则贪执子女等。“彼”字

在此处表现的是贪着有情,扩展开来就是贪着于轮回。

本来,人身如果善于运用,是可以作为修持菩萨道、解脱道的殊胜所依,但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亲人上,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真正地修道了,如此一来这一生就毫无意义地虚度了。我们本来可以成为瑕满的人身,但贪着有情的缘故白白浪费其宝贵价值,只是一个庸俗和没有意义的人身而已。进一步说,其实不单单是虚度人生,在虚度当中很难避免造下恶业,从而成为自己深度流转轮回之因。

以上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贪执的过患,第一个侧重点是“不见所爱人”,第二个是讲遇没遇到爱人都有过患,第三个是从修道之果和因、今生来世的痛苦方面来讲贪执的过患。通过了知贪执的过患,我们应该产生断除贪执的决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修持断除的方便。

子二(所贪对境之过患)分二:一、耽著凡夫非为所依;二、如何相应时机而交往。

从所贪对境来说,我们应该知道凡夫人不是修道所依的对境,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应该如何相应时机和他们交往。

丑一(耽著凡夫非为所依)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寅一、略说:

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

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

令入非圣境,何须近凡愚?

无常的亲友也能毁坏真常的解脱法,如果我们的行为随顺于凡愚,我们必定会堕入三恶趣,趣入于非圣境当中,所以说何须近凡愚呢?

整个颂词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讲无常的亲友会毁坏真常的解脱法。从字面上看,无常的东西怎么会毁坏一个恒常的东西呢?这似乎是矛盾的。其实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耽著于无常的亲友,这种耽著就会毁坏我们现前真常的法性。

“法”可以理解成法性或可以现前真常的正法。真常就是永恒的解脱。“真”是真实,真实就简别了虚假。什么是虚假呢?世俗谛的法、亲友等,这些就是虚假的法,是不可靠的,终究会坏灭的。“常”是恒常,恒常就是指只要获得了解脱,就不可能再经历无常,从解脱中退失。真常解脱的因是什么呢?因就是正法。

如果我们耽著于亲友而破环了真常的正法现前,所贪之对境其实也就有了同样的过患。当然,如同前面所讲,所贪的亲友本身虽然也有烦恼过患等,但其本身不一定会成为我们的障碍。比如佛,他虽然同有烦恼的人的交往,但是不会成为佛的障碍,所以亲友本身并不是过患或者功德真正的因,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有烦恼,他就会成为障碍,如果我们没有烦恼,他就不会成为障碍。而这里主要针对我们有贪着的人,所贪对境的过患是什么?无常的亲友会毁坏真常的解脱正法。

第二部分“行为同凡愚”,“同”是随顺的意思。行为体现在心和行两个方面,如果我们的心和凡愚一样耽著于凡夫、亲人,从行为上,牺牲掉修行的时间和凡愚一起交往,如此,心和行为都相顺于凡愚,则“必堕三恶趣”。

凡愚主要指贪着轮回、没有智慧的人,不知道修道,更不知道修道的意义。如果我们的行为和凡愚一样,我们不仅没有办法修道,还会产生很多强烈的烦恼,直接的过患就是“必堕三恶趣”。由于凡愚造了很多不随顺解脱道的恶业,所以会感受堕入三恶趣的果报。

另一方面,行为同凡愚,“令入非圣境”,如果我们相顺于凡愚,则没办法趋入圣者的境界,而是停滞于凡夫的境界。所以,对这种凡愚的亲友,到底有什么交往的必要呢?这些恶友对我们现在修行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必须了知,如果和这些烦恼深重的恶友交往,我们行为和心必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从而令自己的心也渐渐趋向与凡夫相顺的境界。

本来我们以前是完全相顺于凡夫之道、轮回之道的,后来依靠善知识学习了正法,我们的心逐渐偏离了凡夫之道,开始随顺于解脱之道,比如发出离心、菩提心、祈祷上师三宝等。如果因为依止了凡愚,我们反倒从随顺于圣者之道的状态中慢慢回到凡愚之道,这样的行动轨迹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以前,我们和凡夫道无二无别,后来有些觉醒了,开始走向解脱之道,我们应该把这个解脱之道彻底地走下去,彻底地同世间轮回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