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文件

|

专业:会计

班级:2017会计班

教师:卡依沙尔·阿不都热合曼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单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列举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

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工作与生活

中的各类应用;

$

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数据在计算

机中的处理过程

可以通过安排参观活动、收

集播放音视频资料等手段,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计算机

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

以及主要硬/软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会利用数据存储单位区分存储空间大

小;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

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理解二进制基本概念及常用数制之间

的转换方法;

~

理解ASCII码的基本概念,了解编码

规则;

了解BIOS在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和管

理中的作用

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

察与操作,让学生重点学习

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系

统主机接口的连接。使学生

在操作使用中认识并熟悉常

用设备,重点掌握键盘键位

分布及功能,逐渐达到熟练

使用键盘

教学单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常用计算机设备了解存储设备(硬盘、光盘驱动器、移动存储器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了解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作用,会正确连接和使用这些设备;

了解通用外部设备接口的使用方法,会正确连接常用外部设备;

了解键盘键位及功能,会正确使用键盘录入字符;

了解投影仪、扫描仪、摄像头、读卡器等外部设备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了解指纹识别装置、手写板、触摸屏等设备

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

有信息安全意识;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和防治方

法,具有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了解并遵守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

和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要求

.

可以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

讨论,使学生领会信息安全

与知识产权的内涵,增强学

生在信息活动中的责任心与

法律意识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的使用

教学单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操作系统简介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操作

系统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类型;

会安装常用操作系统

可以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

逐步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

作用,结合实际应用提高使

用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管理

维护计算机的能力。例如,

规范管理文件和文件夹,优

图形用户界面操作了解组成常用操作系统图形界面的基

本元素(对象),熟练使用鼠标完成

对窗口、菜单、工具栏、任务栏、对

话框等基本元素的操作;

会启动/关闭计算机系统;

了解快捷键和快捷菜单的使用方法;

,

会使用操作系统的“帮助”信息解决

问题

化计算机系统管理等

教学

单元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文件管理.

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作用,熟练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会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等资源进行管理;

了解常见文件类型及其关联程序

系统管理与应用了解控制面板的功能,会使用控制面板配置系统,如显示属性、鼠标、输入法的设置等;

会安装和卸载常用应用程序;

会使用操作系统中自带的常用程序;《

会为计算机设置多用户管理及权限,使一台计算机能够为不同人员使用;会安装打印机等外部设备驱动程序

系统维护与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会安装和使用病毒防治软件;

会安装和使用压缩工具软件;

了解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会进行数据备份;

会使用软件备份和恢复操作系统

中英文输入了解常用的中英文输入法,熟练使用

一种中文输入法;

了解汉字编码方法

可以利用文字输入练习软件

帮助学生练习,逐步提高其

文字录入技能

第三单元因特网(Internet)应用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提供的服

务;

了解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作用,会

可以通过因特网的接入,使

学生认识网络中使用的相关

设备

功能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因特网的接入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会根据需要将计算机通过相关设备接入因特网;

了解无线网络的使用方法

网络信息获取熟练使用浏览器浏览和下载相关信

息;

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

为适应不同需要,会配置浏览器中的

常用参数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因特网获

取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增强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网

络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

信息检索技能

,

续表

教学单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电子邮件管理会申请电子邮箱;

熟练收发电子邮件;

会使用常用电子邮件管理工具

;

可以通过在师生之间、学生

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活动,使

学生能熟练收发电子邮件

常用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会使用常用即时通信软件;

会使用工具软件上传与下载信息;

了解远程桌面的概念及其设置方法

可以通过申请和规范使用网

络空间的活动,使学生能使

用工具软件上传、下载、共

享资源信息,树立安全使用

网络的意识

常见网络服务与应用会申请和使用网站提供的网络空间,如网络日志、网络硬盘、网络相册等;#

了解常见网络服务与应用,如网上学习、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求职等

第四单元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教学单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文档的基本操作~

熟练创建、编辑、保存和打印文档;

会使用不同的视图方式浏览文档;

会对文档进行权限管理;

会设置超链接

可以让学生选取专业、生活

中的文字、图片、表格等各

种内容作为素材,设计、制

作作品,如个人简历、合同、

名片、宣传广告等,培养学

文档的格式设置熟练设置文档的格式(字体、段落、

边框和底纹、项目符号和编号、分栏、

首字下沉、文字方向等);

熟练插入分隔符、页码、符号等;

熟练设置文档的页面格式、页眉和页

脚;

会使用样式,保持文档格式的统一和

快捷设置;

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工具,如

“字数统计”、“修订”等

生综合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

能力

表格操作会在文档中插入和编辑表格;

会设置表格格式;

会实现文本与表格的相互转换

续表

教学单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图文表混合排版理解文本框的作用,会使用文本框;会在文档中插入并编辑图片、艺术字、剪贴画、图表等;

-

会对文档中的图、文、表混合排版;会合并文档;

会在文档中插入脚注和尾注、题注、目录等;

会使用邮件合并功能;

会在文档中插入公式、组织结构图等对象

第五单元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

(

教学单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基

本概念;

熟练创建、编辑和保存电子表格文件;

熟练输入、编辑和修改工作表中的数

据;

会将外部数据导入到工作表中;

(

了解模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了解数据保护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可以让学生选取专业、生活

中的相关内容作为素材,制

作数据图表,如会对家庭财

务收支、班级学习成绩、产

品销售等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管理,重点训练学生的数据

处理、数据分析等技能

电子表格的格式设置熟练设置工作表的格式(设置单元格、行、列、单元格区域、工作表、自动套用格式等);

熟练插入单元格、行、列、工作表、图表、分页符、符号等;

熟练设置工作表的页面格式;

会使用样式保持格式的统一和快捷设置

数据处理

理解单元格地址的引用,会使用常

用函数;

会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筛

选、分类汇总;

* 会使用工作表的引用进行多个工

作表计算

教学单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数据分析了解常见图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会创建与编辑数据图表;

会使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进行

数据分析

打印输出会根据输出要求设置打印方向与边界、页眉和页脚,设置打印属性;会预览和打印文件

第六单元多媒体软件应用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多媒体基础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

展;

了解多媒体文件的格式,会选择浏览方

式;

会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常

用多媒体素材

可以通过主题活动,选取学

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素材完

成作品,使学生重点掌握图

像、音频、视频的获取方法

和简单加工技能,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图像处理…

会使用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

会使用常用图像处理软件编辑加工图像文件

音频、视频处理会使用和安装音频、视频播放软件;会使用软件对音频、视频文件进行格式转换;

会使用软件对音频、视频文件进行简单编辑加工

&

第七单元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教学

单元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

会使用多种方法新建演示文稿;

熟练编辑演示文稿;

会保存演示文稿;

会使用不同的视图方式浏览演示文稿

可以让学生选取工作、生活

中的文字、图片、表格、音

频、视频等各种内容作为素

材,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

如企业产品介绍、个人求职、

演示文稿修饰,

熟练更换幻灯片的版式;

会使用幻灯片母版;

会设置幻灯片背景、配色方案;

会设计制作幻灯片模板

汇报演讲等多媒体演示文

稿,培养多媒体软件的综合

应用能力

续表

教学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演示文稿对象的编辑熟练设置、复制文字格式;

熟练插入、编辑剪贴画、艺术字、自

选图形等内置对象;

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音频、视频

等外部对象;

会在幻灯片中建立表格与图表;

会创建动作按钮;

会建立幻灯片的超链接

$

演示文稿的放映会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

会根据播放要求选择播放时鼠标指针的效果、切换幻灯片方式;

会对演示文稿打包,生成可独立播放的演示文稿文件;

会设置幻灯片对象的动画方案;

熟练设置并合理选择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方式

.

/

2. 职业模块

序号模块名称教学要求与活动

入训练通过文字录入强化训练,逐步提高文字录入速度,达到岗位技能要求。

~

2. 教学活动

中英文录入训练

模块二个人计

算机组装1. 教学要求

通过自己动手组装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硬/软件系统。2. 教学活动

(1)了解选择计算机部件的原则,根据用途开列计算机硬件清单;

|

(2)组装计算机硬件;

(3)安装操作系统,完成运行试验;

(4)会用软件维护并检测计算机系统;

(5)在计算机中安装和使用病毒防治软件;

(6)为计算机安装系统备份还原工具软件,并制作系统的备份

续表

序号模块名称*

教学要求与活动

模块三办公室

(家庭)

网络组

1. 教学要求

通过组建办公室(家庭)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设置与维护。

2. 教学活动

(1)连接并检测计算机网络;

(2)设置和检测计算机的IP地址;

@

(3)安装和启用防火墙;

(4)设置文件和设备的共享;

(5)下载并安装共享软件

模块四宣传手册

制作

1. 教学要求

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学习在文档中综合应用图、文、表及相关素材。

2. 教学活动

(1)宣传手册的版面规划;

(2)获取、处理相关素材;

(3)制作封面、封底及相关内容

制作通过统计报表的建立,加强电子表格的综合应用能力。

2. 教学活动

(1)建立数据表;

(2)统计、分析数据;

(3)用图表表示统计分析结果

模块六电子相册

制作

1. 教学要求

通过使用简单图像处理软件,学会对图像做简单的编辑处理。

2. 教学活动

(1)图像加工的准备:规划、获取图像素材;

(2)对图像的简单编辑处理:裁剪、特殊效果处理;(3)保存为不同格式的图像文件

模块七DV制

1. 教学要求

通过使用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学会对音频、视频文件做简单的编辑处理。

2. 教学活动

(1)音频、视频加工的准备:规划和设计音频、视频脚本;

(2)通过不同途径获取音频、视频素材;

(3)对音频、视频素材进行简单编辑、处理、合成;(4)保存为不同格式的音频、视频文件

续表

序号模块名称教学要求与活动

]

模块八

产品介

绍演示文

稿制作

1. 教学要求

通过制作产品介绍演示文稿,学会多媒体演示文稿的综

合应用。

2. 教学活动

(1)设计、规划演示文稿内容,准备制作演示文稿的

素材;

(2)制作演示文稿,将素材加入到作品中;

(3)设计播放的动作和特殊效果;

~

(4)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

络空间构建学会构建、管理自己的网络空间。

2. 教学活动

(1)申请与规划网络空间;(2)整理素材,构建网络空间;、

(3)管理维护网络空间

三、教学实施

1. 教学建议

(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基础模块学时安排建议

序号'

课程内容

教学时数

讲授与上机说明

1计算机基础'

8

建议在机房组织教学,上课即为上机,讲授与上机合二为一

2使用Windows76 3文字处理与Word2010。

6 4电子表格与Excel201010

5Powerpoint2010与演示文

稿

' 10

6网络基础及应用8

机动—

6

合计54

职业模块的教学时数分配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

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2)教学方法建议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职业模块的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3)基本教学设施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配备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具备上网条件。

2. 教材编写建议

~

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应考虑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

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选取与学习、工作、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内容的选取还应注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具有前瞻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环境的变化,逐步开发并完善教学辅助、实训操作、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收集与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数字化教学资源可用于各个教学环节,如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教学活动。教师应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

六、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要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要重点考核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计算机文化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教师在进行考核与评价时,应跟踪记录学生运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案例或项目的过程,评价学生操作过程及操作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熟练性及全面性。

%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

基础

2017会计班任课教师

卡依沙

依据教学大纲名称、版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自编)

课程授课进度计划表

?

2017-2018学年 第一学期

一、授课计划总表

总学时 54

理 《 论 实 践 合 计

课堂讲授 实验实习 教学实习 ·

专业劳动 课堂练习

参 观

技能考核 课堂讨论 现场教学

其 … 它 30 24 54

30

24

}

(

依据实践技能(标准)版本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自编) 采用教材名称版本

计算机应用基础制作读本(中国工信出版)

本学期主要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第二章:使用Windows7

第三章:文字处理与Word2010 `

第四章:电子表格与Excel2010

第五章:Powerpoint2010与演示文稿 第六章:网络基础及应用

当今社会,计算机已不再单纯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更是一种必须掌握的先进工具。每个人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操作,进而能够使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本门课程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实用技术的学科。

本课程主要教学实施策略

1、教学课程的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动手练习机会。教师讲授完成后学生动手练习,增进知识的掌握程度。

3、加强学生的课外辅导,达到课后与课堂的紧密结合。

]

二、授课进度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课堂 讲授 实 践 练习 现场教学 讨

[

它 1

学习情境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 8

1 活动一 计算机发展,特点及进位计数制 2

?

2 活动二 进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的运算及数据存储单位及字符编码

2 《

2

3 活动三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及微机常见设备

2

4 活动四 信息安全知识及计算机病毒防治

2

3

学习情境二 使用Windows7

8 0 ?

5

活动一 Windows7操作系统的安装,启动

及退出

2

6 活动二 计算机资源管理器及文件,

Windows7应用程序及管理 2

\

4

7 活动三 Windows 常用设置

2

8 活动三 Windows 用户账户管理,系统优化,磁盘管理及系统还原

2

)

5

学习情境三 文字处理与Word 2010

4 6

"

9

活动一 Office2010概述与Windoes2010基本操作及文本的输入,编辑

2

10

活动二 设置字符格式,边框,底纹,首字下沉和分栏 <

2 6

11 .

活动三 图文混排,页面设置和打印,表

格及表格格式化

2

?

12

活动四 宏的录制和应用,使用邮件合并制作【工资单】,插入目录,公式的输入和编辑 2

`

7

学习情境四 电子表格与Excel 2010

2 10

\

13

活动一 Excel 2010的功能及用途,输入数据,编辑工作表

2

14活动二美化工作表,条件格式,打印工

作表

2!

815

活动三自动计算与常用统计函数,其他

常用函数及Excel 2010函数应用进阶

2- 16

活动四排序,摘选,分类汇总,数据透

视表

2

917

活动五使用选中数据创建图表,图表的

变化

}

2 18

活动六数据有效性,合并计算,模拟计

2

10

^

学习情境五Powerpoint 2010与演示文稿24@ 19

活动一Powerpoint2010基本操作,在演

示文稿中插入元素

2/

20

活动二背景主题,主题,模板,母版的

使用

2>

1121

活动二幻灯片切换与动画效果,动作按

钮,超链接,放映,打包及打印

2|

学习情境六网络基础及应用8…

4

22

活动一计算机网络基础及传输介质,通

信协议

&

2

1223

活动二Internet基础,使用IE获取网络

上的资源

2

*

24

活动三IE的设置及电子邮件概述2

` 1325活动四收发电子邮件2! 26活动五使用Outlook2010收发电子邮件2(

27活动六即时通信软件,微博2[

三、实验进度表

周次实训项目?

时数

实训所需仪器设备、用品、

资料

实训地点

一1文件与文件夹管理2台式计算机,软件|

机房

二2WindowsXP文件与文件夹管

理考试内容

2台式计算机,软件机房

三'

3

Word2010概述文档的操作2台式计算机,软件机房

四4Word2010表格的基本操作考

试模拟题练习

:

2

台式计算机,软件机房

五5多媒体工具的应用与练习2台式计算机,软件《

机房六6Word高级应用制作求职简历2台式计算机,软件机房

七¥

7

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2台式计算机,软件机房

八8Excel公式,函数和图表{

2

台式计算机,软件机房

九9制作工学院招生简章2台式计算机,软件[

机房十10制作会议通知2台式计算机,软件机房

十一

·

11

创建工程项目预算工作薄2台式计算机,软件机房

十二12

处理和分析工程数据中的数

2

台式计算机,软件

机房

合计2424, 四、审批意见

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

分院意见签名:

年月日

教务处意见处长签名:

年月日

主管领导意见

签名:

年月日

~

理论教学教案

NO:1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时数2课时周次

第周

班级2017会计班时间"

年月日

节次

教学内容计算机发展,特点及进位计数制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内容目标要求】

~

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了解微型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

【主要能力点与知识点应达到的目标水平】

教学内容题目职业岗位知识点、能力点

与基本职业素质点

目标水平

熟练

操作

计算机发展,特点及进位计数

制知识点:系统组成、微型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

|

能力点:能够配置一台微型机。

职业素质渗透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独立面对问题

的能力。

!

在目标水平的具体要求上打√

【教学策略】

1、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集中讲解。

2、图片和实物展示。结合相关的图片和利用在微机室上课的优势,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3、讨论、提问。某些理论知识点通过讨论、提问的方式,丰富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组织】

复习与导入新课(约5分钟)

复习问题: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和使用程度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在哪儿

导入新课:我们要学习计算机的主要方向内容和对今后工作有何帮助,即计算机发展简史、分类、组成、应用领域等……

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 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 学习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 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从做中学”、“从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循环进行的项目—反思的过程,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项目、反思来获得学习的。 3.注重操作技能培养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的掌握,对学生利用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对其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学的目标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项目学习中只是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参与小组学习并适时给予恰当的指导,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完成的。因此,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通过适当的问题或情景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强调团队合作 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互助来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更注重团队的合作能力,所以项目学习教学设计要强调团队合作,要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既能发展智力、训练思维,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程为模块化结构设计,课内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其中:电视课(或CAI)10学时,上机实习52学时,定期辅导10学时。 二、课程教学媒体设置及内容安排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课程内容目前由5个知识模块组成,不同地区和不同教学机构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自由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组合。课程内容及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文字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内容安排

CAI教学光盘: 包括全部7个知识模块(含相应的学习效果测试系统),采用引导和交互方式教授课程内容。 三、教学手段及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应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CAI教学光盘及学习效果测试系统的使用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录像教材将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媒体配合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 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 观看录像教材或CAI教学光盘; 3. 完成思考和作业题; 4. 上机实验; 5. 集中辅导和答疑; 6. 使用学习效果测试系统自测学习效果; 7. 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将可能无法通过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37759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章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 10=(1325) 8 =(2D5) 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 2=(1325.24) 8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袁涛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2011级学生 时间: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上午一、二节 课题:excel中数据的基本处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方法 2、会对一组数据排序、筛选 (二)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函数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通过利用EXCEL工具软件制作出数据图表,提升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软件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 2、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三、教学难点: 1、用公式进行计算 2、高级筛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作簿、工作标的基本操作和数据的格式化,然而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和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二)实例引课 实例: 1、基本函数的使用 (1)讲述Sum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sum函数求和(附带讲述自动求和); (2)讲述Average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演示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 (3)讲述Max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ax函数求最

高分; (4)讲述Min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 2、如何用公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 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1)排序 功能:按要求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操作步骤:选定将要排序的数据区域→数据菜单→选择关键字和排序方式 演示:对实例进行排序操作 (2)数据的筛选 功能:按要求把符合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自动筛选:选定所要筛选的数据→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筛选项目→筛选条件 演示对实例进行自动筛选 高级筛选:数据菜单→筛选→高级筛选→筛选方式→列表区域(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条件区域→筛选结果所放区域演示对实例进行高级筛选 (三)学生练习 结合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内容,按要求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文件 | 专业:会计 班级:2017会计班 教师:卡依沙尔·阿不都热合曼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单 元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列举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 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工作与生活 中的各类应用; $ 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数据在计算 机中的处理过程 可以通过安排参观活动、收 集播放音视频资料等手段,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计算机 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 以及主要硬/软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会利用数据存储单位区分存储空间大 小;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 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理解二进制基本概念及常用数制之间 的转换方法; ~ 理解ASCII码的基本概念,了解编码 规则; 了解BIOS在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和管 理中的作用 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 察与操作,让学生重点学习 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系 统主机接口的连接。使学生 在操作使用中认识并熟悉常 用设备,重点掌握键盘键位 分布及功能,逐渐达到熟练 使用键盘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专业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学时。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 学习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 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

初中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

时磊忖呎… [教学标题]第三篇文字处理软件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Microsoft Office 2000组件;掌握Word的窗 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 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中表格数 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 [教学重点]掌握Word的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 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教学难点]在Word中进行文本编辑操作方法;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Word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 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以及图文混排;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 法 [教学过程] 第七章WORD基本操作 第一节Office 2000组件 一、Microsoft Word2000 字处理软件 1、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文本文件,比如书信、备 忘录、商务计划、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2、文本中插入表格、图片集、图形等等。

时需Sr彳 二、Microsoft Excel2000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制作数字报表,广泛应用于财务、统计等工作领域。 三、Microsoft Powerpoi nt2000 幻灯演示软件 创建多媒体演示文稿,应用于教学、广告宣传等领域。 四、Microsoft Outlook 桌面信息管理系统 收发电子邮件,管理约会、计划、任务等商务信息, 并可通过网络和小组其他人共享信息等 五、Microsoft Accessd2000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输入、组织 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查询、排序、搜索 生成报表 第二节Word窗口 一、窗口组成 二、命令的组成1、工具栏 (1)常用工具(P120) (2)工具栏的消隐和定制操作:视图/工具栏 2、主菜单 主要功能的介绍(P120) 3、快捷菜单操作:右击对象 4、联机帮助三、退出Word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计算机基础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期授课计划教师: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 5.计算机网络 6.人工智能 四、巩固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 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 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 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 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二)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 (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2.速度 3.存储系统容量 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位(Bit)字节(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 4.可靠性 5.可维护性 6.性能价格比 (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CPU)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 1)内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 ROM:只计存储器 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4)输出设备 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液晶显示器(LCD) 打印机 (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计划 ----姓名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通过实际应用等方式切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知,结合计算机上机操作以及多媒体教学,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运用兴趣引导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法、情景创设、协作交流、自主学习、讨论法、类比法等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 2016)教学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 2016)》 教学教案 第1章 课时内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授课时间90分钟课时 2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 ?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1)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特点,让学生对于计算机有 一个初步的认识;(2)针对计算机中的思维模式进行具体讲解;(3)详细介绍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以及不同数制,使学生掌握不同数制之间如何进行转换; (4)最后安排练习、思考与提高。 2、教学手段:(1)由浅入深,从基础理论知识开始,针对计算机基础内容进行大致 介绍;(2)分小点讲解理论知识,具体细化到各指标类别。 3、教学资料及要求:除教材中讲解的知识,学员可以查阅一些课外书籍,对于基础 理论知识加以巩固。 教学内容 讨论问题:1、计算机在生活中带来了哪些作用? 2、八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三者之间如何进行转换?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 1.1计算机的发展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1.1.2 机械计算机和电机计算机的发展 1.1.3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探索 1.1.4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蓬勃 1.1.5 计算机的发展展望 // 1.2 计算机的基本概 1.2.1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 1.2.2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分类 1.2.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工作 1.2.4 计算机的结构与原理 // 1.3 科学思维 1.3.1 实证思维

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周南岳版)

1.1 了解计算机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生活、工 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域的特点。能够表述计算机 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类与各类的特 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作、社会各个不 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 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列举 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发展及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 (2)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题名称:1.2 认识微型计算机 教学目标: 3.基本知识 (4)通过展示典型的微型计算机产品,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打印机。 (5)通过图1-3所示“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知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份组成, 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 (6)通过实例,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CPU、存 储器、主板(南桥、北桥)芯片组、总线、BIOS和CMOS、插槽。 (7)通过实例熟悉微型计算机主板接口的名称:键盘、鼠标、USB、声音输入/输出、网卡、1394 火线输入、光纤输出、显示器、硬盘等。 (8)通过实例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盘驱动器等。 4.操作技能目标 (3)能够描述微型计算机主板上的主要器件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4)能够区别具有多种功能主板接口类型及作用。 (5)能够描述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并正确选用。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3)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组成设备。 (4)主板上的主要部件的性能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的影响。

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案例名称计算机基础—— EXCEL2003的应用初步 计算机基 科目教学对象09 室内设计提供者马如莲 础 课时 1 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从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从内容来看相当的琐碎,首先明确它在章中的地 位,它是个基础性章节,此外从前后的联系来说它是在续WORD 、POWERPOINT 、FRONTPAGE 系列软件后的又一同类软件。它是 Excel 的入门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他在其它小节中的 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教师应着重在本节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了解它的工作环境才 能使学生成功铺设以后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 1、了解 Excel 的功能和特点 2、掌握 Excel 启动和退出 3、了解 EXCEL 中工作和工作表的概念 4、了解 Excel 工具栏和菜单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次我的教学对象是职高专业学生,在认知方面,高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式运演阶段,以 抽象思维为主,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在他们的群体中已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 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教师,我必须思考“怎样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学、让基础较好和 很好的学生想学、能够坚持学,并使两者在此基础上会学”,所以我必须一方面加强对于基础知 识的回顾、总结,另一方面又必须设置更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参与实践的热情, 进而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掌握、深化和巩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使用 EXCEL的作品观察引入——讲解——思考——练习——提高——总结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简单实例掌握EXCEL的入门和基本概念的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关键动作分析原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

总课时号1-2班级12计算机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地点电教中心 课题名称计算机基础知识课时数2课时 在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常用计算机收集信息。计算机应用能力正成为我们背景分析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主要应用。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了解输入、输出设备与主 机的连接。 学习目标2.能力目标:能根据用途开列计算机硬件清单、会安装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 设定会更新操作系统。 3.情感目标:在动手中认知、在实践中思考、在练习中提高技能,激发进一步学 习的兴趣。 学习任务描述利用实物及图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安装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 教学情景创设观看视频,初步了解组装计算机的流程。利用实物及图片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时间资源:课前、课内、课后的设计与安排; 材料资源:供拆装的台式机、xp安装盘、计算机图片等。 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网络 准备 人员资源:师生资源 设备资源:学生用电脑 环境资源:机房 教学反思

内容方法 [新课引入]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常用计算机收集信 息。计算机应用能力正成为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下面,让我们从解剖一台计算机开始踏上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旅。 [新课] 一、过程分析 过程展示: 介绍计算机发展过程、介绍计算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拆卸计算机、。 二、场景创设 1、材料准备 计算机相关图片、视频、幻灯片课件 2、设备准备 供拆装的台式机 三、实施 1、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代别年代逻辑部件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 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 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1965~1970集成电路 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1971~现在大规模及超大规 规模IC时代) 模集成电路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去年教材) (3)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 9、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器、运算器及寄存器等组成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OS)、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检测诊断程序、编译系统、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包括管理软件、办公软件、应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及为用户需求开发设计的软件等。 10、计算机硬件的概念和功能 中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块体积不大而集成度非常高、功能非常强大的芯片,在微型计算机中也称它为微处理器。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 ①运算器是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器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 运算器的功能是: (1)实现对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2)暂时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和某些中间运算结果; (3)挑选参加运算的数据,选中被执行的运算功能,并把运算结果输到所要求的部件中。 ②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用来实现计算机本身运算过程的自动化,其作用是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工作。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按照指令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要的操作。 ③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记忆部件,是计算机各种信息存放和交流的中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照指定地址存入和取出信息。 ④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如键盘、鼠标。输出设备的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以能为人或其它设备所接受的形式输出,如显示器和打印机。 11、数制(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及相互转换,仅限整数

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基础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1了解计算机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 产、生活、工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 域的特点。能够表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 用。 (2)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 类与各类的特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 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 作、社会各个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 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 展的四个阶段。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 要特点,列举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发展及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 (2)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 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xx 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10=(1325)8=(2D5)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2=(1325.24)8 1.2.3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①算术运算 ②逻辑运算 “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异或”运算1.3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1.3.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①定点数:定点整数、定点小数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Word 文字处理 第一节创建文档 、新建、打开文档 启动Word2003 :○1单击常用工具栏〔新建〕按钮 ○2单击〔文件〕菜单中〔新建〕――右侧“新建文档”――选“空白文档” ○3快捷键〔Ctrl +N〕 二、页面设置 ○1直接用标尺进行页面设置 ○2在〔文件〕下的〔页面设置〕进行设置纸张大小、左右边距、上下边距以及纸张的打印方向 ○3在输入文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设计表格,而且页面是横排,在页面设计时要注意选择〔页面设置〕――〔页边距〕--预览〔应用于整篇文 档〕――选下拉式箭头{插入点之后} 三、文本输入 ○1 输入文字――输入法,在不会五笔操作的情况下,最好使用Pyjj ○2插入时间、日期。如:a.输入当年的年份,月日就会自动显示,按 {Enter}就自动生成当天的时间2007-8-2 。b. {插入}――{日期和时间}-点击自己需要的格式 即可。 c.如果时间需要随系统的更新,只需将第二种方式的 {自动更新}勾选上即可。 ○3插入数字:{插入}――{数字},输入自己需要的数字、再选自己需要的格式即可 ○4插入符号、特殊字符:{插入}――{符号},根据需要自选。 四、文本编辑 选择文本○1选定整个文件――〔Ctrl +A〕 ○2选定一部分――将鼠标放于始端,拖至末端即可 ○3不连续选择――选择一部分以后,按〔Ctrl 〕键,再接着选下一块文本编辑修改○1快捷键操作:〔Ctrl +C〕――复制 〔Ctrl+X〕――剪切

〔Ctrl +V 〕――粘贴 〔 Ctrl + Z 〕――撤销 〔Ctrl +Y 〕――重复上一次操作 〔 Delete 〕――删除 ○2 鼠标和键盘的结合操作:移动――选中――鼠标拖至目的地 复制――选中――〔 Ctrl 〕+鼠标拖动 ○3 右键快捷操作:点击右键选择复制、粘贴、剪切等 五、保存文档 ○1 {文件}――{保存}――选择保存路径――命名文件名称 ○2 〔Ctrl +S 〕也是保存文件 注意:经常保存的文件在同一路径下,但每次都需要一步一步操作时,可将你要保存 的文件夹设为默认路径。 {工具}――{选项}――{文件位置}――{确定} 第二节 格式化设置 一、 字符格式设置 字体、字号 :字体下拉――选择;字号下拉――选择(字号最大为 72 号字,需要更大时 直接在字号上输入自己需要的字号 字形 :在格式栏上有六个字母全是表示字形的。 加粗 、斜体、下划线、外加边框、底纹、 调节字符宽度 (按需要设置比例) 颜色:设置颜色―― 字体 颜色(格式栏 A )和底纹颜色(格式栏 ab ) 综合设置 :将自己需要修饰的文本选中,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字体对话框,根据需要字 形设置 二、 段落格式设置 对齐方式 :总共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左对齐、分散对齐 行距 :默认行距为 1.0,需改变时单击格式栏的行距按钮自行调剂 缩进量 :利用标尺进行设置或使用段落进行设置 综合设置 :利用段落――选中文本内容点击右键出现段落对话框,按照需要自行设置 三、 分栏 利用常用“工具栏”的分栏按钮进行设置,每栏的宽度根据需要用标尺即可进行调整 也可以使用格式下的分栏进行综合设置 四、 中文版式 j i āp īn y īn 需加拼音的中文版式――格式栏“带拼音的文”字; 带圈 或三角 等的设 置――格式栏“圈字” ○你 □你 △你 ◇你 ◇欢 ◇迎 ◇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