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学经典与青年品德修养

国学经典与青年品德修养

国学经典与青年品德修养

国学经典与青年品德修养

一、国学定义及内涵

所谓国学,广义上说,指中国历史上一切传统经典文献;狭义上说,乃指先秦之前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国学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伦理学等;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释家-佛家)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

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

先秦前的文学经典,主要是指我们经常提及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清朝李毓(玉)秀)、《幼学琼林》(明代程允升)、《三字经》(南宋王应麟)、《百家姓》(作者不详,据说为南宋时杭州一书生所作)和《千字文》(梁朝周兴嗣)(后三者被通俗地称为“三百千”)、《增广贤文》等古代小学启蒙读物以及《四书五经》等大学读物。

所谓“四书五经”乃指《大学》(作者不详,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中庸》(孔子孙子子思作)、《论语》(孔子弟子记载孔子的言论)、《孟子》(关于《孟子》一书的作者,历来有三种不同的看法:(1)孟子本人自己著述;(2)孟子死后他的门徒万章、公孙丑共同记述;(3)孟子与万章、公孙丑师徒一起记述,而主要作者是孟子本人)、《诗经》(古代乐官收集)、《尚书》(相传为孔子所著,但经后人增删)、《礼记》(西汉戴德、戴盛编定)、《周易》(作者不详,传说为周公旦;著名的典故“周公梦蝶”)、《春秋》(作者孔子,但也有人认为是春秋史官所作,孔子编订)等等。

[插入:谈到《论语》,我们不得不提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

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由此可见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谈到国学经典,我们不能不提代表古代哲学经典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作者楚国李耳,又名老聃)以及庄子、韩非子、屈原、理学大师朱熹、孔孟后最大的儒家董仲舒等著作和言论。最具有代表性的为春秋战国时的议论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考虑到我知识面太窄,涉猎有限,故我们这次尽可能地将内容局限于先秦部分。谈起国学,自然要谈到学校。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痒(yǎng)”,高一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痒”;到了夏朝,学校又被分成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到了商朝,又称这四种学校为“学”、“右学”、“左学”、“序”。所以我们在古典书籍中经常看到将学校称作“痒序”,如: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一种介于鸭和鹅之间的家禽)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谨慎、认真)痒序之教,申(说明)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到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

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到明朝和清朝,“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讲完学校,咱们再简单说说古时学子上学年龄及所学课程。古代弟子在6岁接收启蒙教育,8-15岁为小学教育,16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为九年。古时没有中学。启蒙教育,它的教学宗旨、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正知正见,所谓的「童蒙养正」,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洒扫涓(除去)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同时阐述修身、治心、事亲、接物、穷理尽性之要。启蒙教育的主要读本为《三字经》、《幼学琼林》、《千家诗》、《百家姓》、《弟子规》等。中国的传统把做人的大原则和大规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树立一个观念,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符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出自《纪念白求恩》。方法主要是诵读,不求全部理解,为学校打基础。小学教育读本主要是《四书五经》。此阶段,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各篇文章,能理解多少就算多少。念得差不多了,老师就带着学生“游学”。古时

的教育方法“高,实在是高”。因为小学阶段不仅学了六艺,而且学到了历史、地理等,需要学生游历各地,温习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这段时间或长或短,长的能达到7-8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说明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视野往往决定了其未来的成就。远有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学识,培养品质,开阔眼界;司马迁二十岁壮游,游历天下。近更有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行乞,漫游州县。所以说古时游学是一种在毕业前或毕业时,为开阔视野,了解各地文化,体验生活的游历活动。游学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更不是流浪。它具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不同于探险。游学不局限于接触自然,更是深入民间,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扩大自己的阅历。大家千万别小看这段经历,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呀!可惜你我和我们的孩子,乃至我们的孙子,可能都没有这个机会了。多可惜呀!重理论、轻实践,这乃是中国当前教育的败笔之一呀!游学完之后,学子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了。大学教育又称太学教育,也称为国子监。全国也就一两所,那可不是一般人能上得了的。到了国子监,则进一步学习《四书五经》、《性理》(刘介廉,明末清初)、《通鉴》(司马光)等书为必修,其他八经[《金刚经》、《圆觉经》、《六祖坛经》、《维摩诘经》、《楞严经》、《楞伽经》、《四念住经》、《大念住经》、二十一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修成后为二十二史)及其他著作可由学生自选。此外还要求每日临摹晋(王羲之)、唐名帖(柳公权,欧阳询)数百字,诏、诰、表、策、判等文体亦在课程之内。在较前的朝代太学是一个纯学校;到了后来,国子监成为一个政府管理机构了。古代毕竟能上国子监的人还是少数,所以古人一般上完小学就直接参加工作了,也就是说念完《四书五经》基本上就是“满腹经纶”了。

二、儒家学说发展的历史阶段及重大事件

中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是很难做到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

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我认为中国儒学有四个比较明显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2、第二阶段,是以董仲舒(孔孟后的第一大儒家)、《白虎通义》(西汉班固等人编写,被誉为中国中世纪神学、伦理学之法典)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

3、第三阶段,是以程(程颢、程颐)、朱(朱熹)、陆(陆守仁,清代)、王阳明(明代)等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程颢(北宋)

程颐(北宋)

朱熹(南宋)

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

王守仁(明)

4、中国儒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康有为开始的,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

儒学的发展道路坎坷不平,典型事件有:

1、儒家学说的起源没有定论,一般认为起源于商朝后期,兴盛于周朝(周朝礼乐),鼎盛于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时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初始儒学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史称儒学三圣人);

2、秦时,一些儒生和游士利用儒家学说评说时事,抨击朝廷,引起秦皇朝的不满。秦始皇采纳了宰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儒家学说受到空前打击;

3、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方面把儒家学说推到了顶峰,同时使得儒家学说变得十分狭隘;

4、隋唐时期,中国官场取士以科举考试为主。儒家学说是唐、宋、元、明、清,历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十三经》正式确定;

5、明清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顶峰时期,孔子受到的尊崇也是空前的,但任何一种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盛极而衰,走

向反面。清朝时期,儒学出现了全面的衰颓;

6、明末清初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的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开始了儒家思想的衰颓与沉沦;

7、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遭到空前的破坏;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实行破四旧,发动批林批孔,把儒家的伦理道德抛弃殆尽,只继承了“天理”中的君为臣纲。中国儒家传统的人伦思想已经抛弃得一干二净;

9、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也开始了思想解放和文化交流。海外儒学对大陆儒学起到了激活和换血功能。生活在大陆上的人们对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严重阻碍生产力的观点开始反思,因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的南韩、新加坡甚至台湾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而且这些国家(例如韩国、新加坡)重视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观念,国民整体素质较高,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三、为什么全球再次重视中华国学经典?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全体国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章太炎先生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

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章太炎将国学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将学习国学的意义提高到了一个至巅的高度。

当前人类很不太平:战争、洪灾、旱灾、疾病、地震、食品安全等等。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一句话,没有处理好“三才”关系。什么是三才?即天地人的关系(插入对“天”的破解),也就是面临三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的问题。国学中对解决这三大问题都有不少可资借鉴的内容。对此连一些西方人也不否认。1988年,参加巴黎聚会的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形成共识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尽管国学中蕴含着先民的丰富智慧,但它要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还必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国学潜在的多重价值要真正被当代人类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还必须经过创造性的转化,依托现代社会的载体,融入现代生活的洪流。这样,国学才能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文化具有从根本上消除人类危机的基本素质,因为所有危机都是人心危机和人性危机的外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八种素质正好可以解决人心和人性的危机,分别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勤俭知足的生活观念,贵和执中的处事思想,贵义贱利的价值取向,君子人格的人生目标,以仁义为核心的

道德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礼乐教化的文明制度:1、“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消除生态危机;

2、“勤俭”、“知足”的生活观念,有利于控制人类物欲的膨胀,消除能源危机;

3、“贵和执中”的处世思想,有利于世界各民族和睦共处,消除战争危机;

4、“贵义贱利”的价值取向,有利于遏制人性向唯利之途滑行,消除技术危机;

5、君子人格的人生目标,有利于挽救世道人心,消除人性危机;

6、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追求,有利于人间温情的培养,消除掠夺与冲突。

7、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有利于消除腐败,建立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

8、礼乐教化的文明制度维护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立。

四、学习国学对青年的意义

1、传承美德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年轻人处理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对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年轻人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2、健全人格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3、陶冶情操

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青年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青年,就是给了青年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青年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4、铸造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让青年徜徉

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青年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

5、提升智力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孙子兵法》……这些经典著作高度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包含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大智慧,让青年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

6、可以使个人得到财富、爱情甜蜜、家庭幸福、事业发达、身体健康。

7、有利于后代的培养和成长。

五、弘扬国学应注意的几点

在“国学热”中,如何坚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避免负面效应,应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1、防止复古主义的干扰。我们今天弘扬国学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开新,因此要批判性地学习,避免束缚独立人格的培养形成,避免将基础教育引入歧途;

2、抵制文化相对主义的诱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进步与落后的区别,只有个性上的差异,因此避免产生盲目的“唯我独尊”和狭隘的“自恋”现象;

3、要动态学习,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资源;(三年守孝、晨省昏定等)

4、要批判性学习。如“民可使由之,不可是知之”;“唯女人和小人难养也”;“勿友不如己者”。华东师范大学钱文忠教授曾经说过:如果按国学经典标准培养孩子,到社会上90%要吃亏。

六、国学经典对君子乃至青年人道德修养的要求

国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们从各个方面(如道德修养、学习、处事、交友、生活等)对国人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好学善问、温厚宽容、崇德向善、慎言敏行、仁民爱物、见利思义、勇于改过、安贫乐道、严以律己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天下”之道理。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是国家强盛之中坚力量,是国家之未来。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同时,青少年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因此也是一个“危险”的阶段。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当前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重知识,轻道德(只专不红);

道德伦丧,世风日下;贪图享受,无法承受挫折导致自杀(中国每年自杀200多万,其中70%为青少年)等。

因此,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国学经典是从哪些方面对君子(含青少年)的品德修养进行要求的呢?

(一)培养品德,重视修养

所谓“道”,乃是做人的规律;所谓“德”,就是按照做人的归路行事。《道德经》中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有很高的品德,才能享受得了那些钱、名和利等”。反言之,就是没有很高品德人,即使得到了大量的钱、名和利,也享受不了多长时间。“厚德载物”已成为清华大写的校训。古人十分重要子女的道德修养的培养,从启蒙阶段就开始养成孩子的行为举止、接人待物、日常生活的良好习惯。古人崇尚“先做人、后学艺”的道理,因此,古人的启蒙读书如《三字经》和《弟子规》均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做人。《弟子规》的开篇就引用了《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纲。《弟子规》的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分八个章节阐述的。

古人认为道德修养高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习,一个人只有有了良好品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古人读书时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所以,古时有“孟母三迁(墓地-

集市屠宰场-学校)”。《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处,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古人是十分重视官员的素质的。进一步说,古人学习是为了别人,今天学习是为了自己。这值得当今人们深思!

道德包含很多方面,我在此段不分开叙述,且留作后面详解。在此,我把道德作为一个总体来阐述。请看下列经典句子,看看古人是如何阐述道德的重要性的: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讲一讲孔子为什么说这句话?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译文】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太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作伴。”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众星拱月;众星捧月;众星攒(cuan)月]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你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许多星辰都来拱卫着你。”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泰誓下》

【译文】树立有道德的榜样,要使德得以发展;除去罪恶的

人和事,要从根本上做起。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培养目标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处理人际关系依靠仁,还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仁者无敌(仁慈的人是没有对立面的)《孟子》“德”和“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德可以促进君子的学问;反之,学问也可以促进君子德的养成,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谓“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就是这个道理。

★“方今中国所短者,不在智谋而在贞信,不在权术而在公廉……则惟有道德者可以获胜”。(章炳麟《革命之道德》当今中国所短缺的,不在于人们缺少智慧谋略,而在于不讲求节操、信义;不在于缺少手段、本领,而在于缺少为公、廉洁的品德……(而这一切缺少的部分)只有提高道德素质才能够做到。

中国公民目前的道德水准十分令人担忧,以至于再次出现了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的状况,出现了“范跑跑”、“我爸是李纲”之类的人物。这值得大家深思。此种事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乐于孝悌,学会感恩

“孝”,乃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悌”是同辈中少者对长者的尊敬。首先,我们先拆两个字,一是“孝”,二是“教”。“孝”的篆体,上面是个弯腰弓背白发飘飘拄着拐杖的老人,下面是个年幼的小孩,向上伸出托着老人。“教”,左边是“孝”,右边是“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育,孝之文也”。以孝为根本,通过孝的教育,培养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可见,孝在古人的道德培养中居于首要地位,为此,古代出现了两本著名的有关道德的小册子,即《孝经》和《二十四孝》。

《孝经》据说是孔子所作,但南宋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yún)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此外,元代郭居敬根据古代杰出24个大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供后人敬仰。现举两例,一是“卧冰求鲤”,一是“扇枕温衾”(或“黄香温席”),分别如下:

卧冰求鲤:晋,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zèn)中伤)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zhì,烤肉),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扇枕温衾(qīn,被褥)(黄香温席):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diàn,竹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孝悌”之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亲之情,生长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家族社会之中。“孝悌”是为人之本,是“仁”学的基础。

故事:母鳝鱼之死;汶川地震(母亲弓身保护孩子)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行善和行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韩诗外传》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文】有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有子乃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长得像孔子,受后人尊重)

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基本关系,这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称为“五伦”。你会做人吗?从古至今,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大体上都处于这

五种关系之中。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作为人的这些基本关系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君臣之间的关系演化成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罢了。

古人论“孝”的要义和精华:

一是爱惜自己的身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坏,孝之始也。《孝经》一是“能养”。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赡养父母,这是子女尽孝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

【译文】孔子说:“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寿高而有所恐惧。”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

【译文】孟子说:“孝子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敬他的父母的;尊敬父母的极点,没有超过拿天下来奉养父母的。”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增广贤文》

陆绩怀橘(jú):汉陆绩,三国人,字公纪,吴郡人。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六岁时,于九江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其三枚,及归拜辞,橘堕地。术笑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