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特别注重以探究学习为主线,精心设计主题内容呈现,实施功能性栏目的内在组合,促进知识迁移和运用。其显著特点是功能栏目普遍加强,围绕章的课题设有:章导学、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活动与探究、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交流与讨论、你已经知道什么、整理与归纳、本章作业及某些隐性栏目如科学方法介绍、实验安全操作规则、化学史实等。这些特定功能性栏目根据相关主题或课题内容,灵活运用,优化组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推进自主性、合作性、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体现了人的建构性学习方式与真实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以及科学的本质的联系。

二、教学建议: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和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中考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考核的重点已不再是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而是力求将化学问题摆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注重探究、体现开放。面对新形势下2016年的中考教师们应如何组织有效甚至高效的教学与复习呢?

新授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如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并结合生活实际,撰写小论文)、合作学习(如在复习过程中给各学习小组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班级交流)。

2、积极发挥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积极发挥科学探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要积极发挥师生自身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探究教学的任务,例如,“对酸碱指示剂的探究”等简单的探究实验,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用品和器材.

3、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要善于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达成共识,来完成教学目标。

4、处理好学与练的关系

初三化学处于启蒙阶段,知识浅、易听懂,如果教师不适时适当地安排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基础就会变得非常薄弱。因此,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外练习,强化一下基础,就可以为下学期的中考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复习

1、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命题主旋律。

近年的中考试题已不仅仅关注知识的多少,更关注知识、技能、人文素养、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进入新课程以后,毋庸置疑,作为指挥棒的中考将更加凸显新课程所应彰显的理念,综合性与创新性是当前教学、考试命题的主旋律。随着复习型试题、创新型、探究型试题的出现,能力训练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当前教学重头戏,猜题押宝被动防御,题型僵化方法单调,将越来越难以适应中考。在知识、能力要求一定范围下,让考生的思维活动起来,情感丰富起来,个性发挥出来,让能力与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

2、关注社会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科学知识源于生产、生活,发展于生产、生活,同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利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将作为能力考查中最为常见的命题,那就是要重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无论是教学、复习还是考查都不能背离和超脱于实际之外。能够从试题的背后看出新的命题意图来,化学探究题这一最能展现学生能力的试题,应成为对学生道德品格、人文素养、知识能力、探究精神进行全面检阅的主力军,更应从生活实际出发,不能成为好高骛远的空中楼阁。

3、强化基础,回归本位

从试题结构和阅卷情况看,近几年的中考化学均以基础题为主,我们的教学与复习必须夯实好这一基础,强化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巩固其本位作用,彰显本位特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夯实基础,在拓展的同时训练能力,在探究的同时增强本位意识,不能一味的求难、奇、新、怪,否则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三.教学进度:(第一学期)

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

18.10~8.19介绍学科特点、学习方法、了解学生、学情、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1课时)

第一章

实验基本操作(3课时)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2课时)

8月11日上课

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

28.22~8.31第3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1课时) 第一章复习测试(2课时)

39.1~9.4第二章第1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课时)

49.5~9.11第2节性质活泼的氧气(3课时)

59.12~9.18第3节奇妙的二氧化碳(2课时) 第4节自然界中的水(第1课时)

69.19~25第4节自然界中的水(第2课时) 第二章复习测试(2课时)

79.26~10.2第三章第1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2课

时)

第2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2课

时)

国庆节放假

810.3~10.12第2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4课时)

第3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2课时)

910.13~

10.23

第4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1-4课时)

1010.24~11.3

第三章复习测试(4课时)

1111.3—11.8 第四章第1节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 期中复习、

1211.8~11.13期中复习考试、试卷讲评

1311.14~

11.19

第1节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

第2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2课时)

1411.20 ~

11.24

第2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3课时)

第3节化石燃料的利用(2课时)

1511.25~

11.30

第2节铁的冶炼合金(2课时)

第3节金属的防护和回收(2课时)

1611.30~12.5第4节石灰石的利用(2课时) 第五章复习测试(2课时)

1712.5~12.12第六章第1节物质的溶解(3课时)

第2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法(第1课时)

1812.12~

12.19

第2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法(第2-3课时)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2课时)

1912.20~

12.25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

第六章复习测试(2课时)

2012.26~1.5第六章复习测试(2课时)

第七章第1节溶液的酸碱性(2课时)

21 1.6~1.10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第1-2课时)第二

节常见的酸和碱(第3-4课时)

22 1.11~1.15 第3节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2课时)第七章第4节酸碱盐的应用(第1-2课时)

23 1.16~1.20 第七章复习与检测

24 1.21~1.25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至第4节)

25 1.26~1.31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至第3节)

26 2. 1~2.8期终复习期终考试

四、各章节详细复习要点: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重难点: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

5、吸烟有害健康:吸烟的主要有毒物质焦油(含有多种致癌物质,苯并芘等)、烟碱(尼古丁Nicotine,成瘾性)、一氧化碳(心血管衰竭)

6、化肥的合理施用及存放

实验:碳酸氢铵的受热分解(应该放在避光阴暗处,密封保存)

现象:固体变少,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在试管口有液体NH4HCO3△ NH3↑ + H2O + CO2 ↑

7、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应用)

(1)合理利用的保护水资源的问题(污水净化,海水淡化)

(2)钢铁的合理使用(增强性能,延长寿命)

实验:在盐水中的铁生锈实验;现象: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红色水柱上升

(3)白色污染问题(可降解塑料)

(4)全球变暖问题(温室效应,植树造林,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5)臭氧层空洞(氟里昂)

(6)酸雨(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使用清洁能源)

实验:含硫火柴的燃烧

现象:有刺激性气味,并且一段时间后,红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点燃

用木条做对比试验,高锰酸钾溶液没有变化

8、研究“铜绿”性质的有关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铜绿”和

盐酸作用

产生大量气泡,并且看到“铜绿”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铜绿能与盐酸作用形成二氧化碳,氯化铜和水。 2.“铜绿”受

热的变化 绿色固体受热后变成黑色固体,在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铜绿受热能分解黑色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铜绿”[Cu 2(OH)2CO 3]是一种绿色粉末状的固体,它能与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铜、水和二

氧化碳[Cu 2(OH)2CO 3 + 4HCl == 2CuCl 2 + CO 2↑+ 3H 2O]。“铜绿”受热后能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u 2(OH)2CO 3==2CuO + CO 2↑+ H 2O]。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重难点: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N 2 78% , O 2 21% , CO 2 0.03% ,稀有气体0.94%,杂质0.03%.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 2 、N 2 、CO 2、H 2O 等。

3、大气污染可分为烟尘和有害气体两类,烟尘可来自工厂、建筑工地;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 2、NO 2、CO ,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我们既要处理工厂废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又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工业上“固硫”常使用生石灰或石灰石)

4、O 2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淡蓝色液体和雪状固体。

O 2的化学性质: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下

燃烧的现象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Mn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5、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登山、潜水、医疗、宇航等;

(2)支持燃烧:炼钢、发射火箭、氧炔焰等。

6、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空气→液化→蒸发→氮气、液态氧。(物理变化)

7、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2KMnO 4═══K 2MnO 4+ MnO 2 + O 2↑ ;

(2)2H 2O 2 ═══ 2H 2O + O 2

↑。(可用排水法收集O 2 ,因为O 2不易溶于水) 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生成物的溶解性、密度、是否与空气反应、是否与水反应

8、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1)产生途径:人、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等含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遗体的分解;(2)消耗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海洋的吸收作用。

9、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一方面我们要减少含碳燃料的燃 烧,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开发氢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如何比较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温室效应能力?[注意设计实验时对变量的控制])

10、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无色液体和无色固体(干冰)。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 2 + H 2O ═ H 2CO 3 ; 加热上述红色液体会恢复为紫色,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 2CO 3 H 2O + CO 2↑

(2)CO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 2 + Ca (OH )2 ═ CaCO 3↓+ H 2O ,该反应可用于CO 2气体的检验。

CO 2的用途:(1)灭火(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使水蒸气液化);(3)光合作用的原料;(4)保存食品(和冰比较有什么优点)。

11、CO 2的实验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 3 + 2HCl ═CaCl 2+H 2O+CO 2↑,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2,验满时用燃着的火柴放在瓶口,看火柴是否熄灭。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C+ O 2══ CO 2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O 2 ══SO 2 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

4P + 5O 2══2P 2O 5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Fe + 2O 2══Fe 3O 4

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通电 点燃

12、CO 2与人体健康:CO 2无毒,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对人体有害,因为CO 2不能供给呼吸,故进入枯井或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13、电解水:负极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 2),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O 2), 体积比为2 ∶1 ,2H 2O ═══2 H 2 + O 2↑ ,2 H 2 + O 2══ 2H 2O (1.为什么刚开始产生的氢气体积和氧气体积比大于2:1;2.如何从数值的角度判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接近理论值?)

14、硬水与软水:溶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溶有较少或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化学变化),若出现大量泡沫,是软水;反之为硬水。(家庭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化学变化)

15、水的净化:(1)静置;(2)明矾净水(明矾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3)过滤(把固体和液体分开:一贴、二低、三靠;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4)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4)蒸馏。

注: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①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②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重难点:

1、微粒的性质:(1)物质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3)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液体>固体,气体容易压缩)

2、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Na +、NH 4+]和阴离子[如Cl —、CO 32—

],阴、阳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 、NH 4HCO 3)。

3、原子结构:(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它虽小,还可分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可忽略不计。(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或”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如Ca (OH )2的相对分子质量Mr[Ca (OH )2] = 40+(16+1)×2 = 74 。(注意:硫酸铜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5、元素名称、符号:记住常见20种元素名称及其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氢 H 氮 N 钾 K 锌 Zn

点燃

点燃 碳

C 氯 Cl 镁 Mg 铜 Cu 氧

O 硅 Si 铝 Al 银 Ag 硫

S 碘 I 钙 Ca 汞 Hg 磷 P 钠 Na 铁 Fe 锰 Mn

6、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Al

(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 (4)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H

7、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符号

化合价 符号 化合价 符号 化合价 符号 化合价 K

+1 Ca +2 Cu +2 OH —1 Na

+1 Mg +2 O —2 NO 3— —1 Ag

+1 Ba +2 Al +3 SO 42— —2 H +1 Zn +2 Si +4 CO 32—

—2 8、化合物的命名:(1)两种元素化合:“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Fe 3O 4四氧化三铁,P 2O 5五氧化二磷,Ca (OH )2氢氧化钙;(2)金属与酸根化合:“某酸某”,如CaCO 3碳酸钙,CuSO 4硫酸铜,NH 4NO 3硝酸铵。

9、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Fe 2O 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70%1003

16256256%100O Fe Mr 2Fe Ar 32=??+??=??)()( 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5%100316144114214%100NO NH Mr 2N Ar 34=??++?+?=??)()( 第四章 燃烧 燃料 重难点:

1、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1)移走可燃物;(2)隔绝氧气(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如房屋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2、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1)若火势小,可自行用灭火器材扑灭;(2)若火势大,应立即拨打“119”,并说明火灾地点、火势大小、可燃物性质。自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切勿轻易跳楼!

3、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

C + O 2═══CO 2;(2)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少,不仅浪费燃

料,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和碳黑污染环境。2C + O 2═══

2CO 。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如燃烧蜂窝煤比燃烧煤球好。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和气体导致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粉尘、在遇到明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也有物理变化的爆炸如车胎爆炸)。

5、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元素种类守恒:法轮功头目李洪志鼓吹他发功可把铜铁变成金银,他违背了化学反应不可能产生新元素的规律;(2)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反应X+3O 2══2CO 2+3H 2O ,X 的化学式应为C 2H 6O 。(3)物质质量守恒:反应A+2B ══C+2D ,现有5gA 与10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 g C ,则生成D 的质量为5+10─8=7 g 。

质量守恒定律中所隐含的“六个一定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1)“六个一定不变”:①元素种类;②元素质量;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④原子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2)“两个一定改变”:①物质种类;②分子种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两个可能改变”:①分子总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②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气体时)。

6、化学变化的定量计算: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8.8 g ,至少需要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克?

解:设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x g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44

x ?80% 8.8

8.8

4480%x 100=? , 解得x=25 g 答: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25 g 。 7、化石燃料:(1)煤:也叫煤炭,“工业的粮食”,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元素为碳;(2)石油:“工业的血液”,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元素为碳、氢;(3)天然气:“西气东输”的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CH 4)。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简单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引发温室效应,产生热污染,释放SO 2、CO 等有毒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一方面我们要节约化石燃料,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新能源。

8、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煤干馏(化学变化)会分解成焦炭(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煤焦油(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焦炉煤气(重要的燃料);(2)石油分馏(物理变化)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 重难点:

1、金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金属之最:①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②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④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点燃

⑤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⑥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⑦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4Al+3O 2══2Al 2O 3 3Fe+2O 2══Fe 3O 4 2Cu+O 2═2CuO

(2)较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Fe+H 2SO 4══FeSO 4+H 2↑ 2Al +6HCl ══2AlCl 3+3H 2↑ Cu 不与盐酸反应

(3)金属1 + 盐1 →金属2 +盐2(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Fe + CuSO 4 == Cu + FeSO 4 (“湿法冶金”原理),Cu+2AgNO 3══2Ag+Cu (NO 3)2 ★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

★置换反应:单质1+化合物1══单质2+化合物2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Fe 2O 3、磁铁矿Fe 3O 4、菱铁矿FeCO 3、黄铁矿FeS 2

焦炭: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和产生还原剂CO ;

石灰石:主要作用是造渣,除去铁矿石中SiO 2等杂质。

2、炼铁的设备:高炉

3、炼铁的原理:在高温条件下,利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4、炼铁的过程及反应(以赤铁矿为例):

(1)焦炭燃烧产生热量并生成还原剂C+O 2点燃===CO 2;CO 2+C 高温===2CO

(2)氧化铁被CO 还原成铁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3)SiO 2与CaCO 3分解产生的CaO 反应生成硅酸钙

CaCO 3高温===CaO+CO 2↑;CaO+SiO 2==CaSiO 3 ;炉渣主要成分

高温

常见的铁矿石主要有:吃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磁铁矿(主要成份Fe 3O 4)、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 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请你从多角度分析这几种矿石哪些不适合用来炼铁。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计算,黄铁矿及菱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都较小,并且黄铁矿中含有硫元素,在炼铁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形成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引起空气污染。

(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1、反应方程式: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2、实验现象:红棕色的粉末变为黑色粉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步骤:

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尽试管中的空气,防止造成爆炸。

反应后,先撤走酒精灯,等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石灰水倒吸。

4.尾气处理: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在关于该气体的实验都需要注意尾气的处理,点燃或收集。

三、钢铁锈蚀条件是:①与O 2接触 ②与水接触 ★在有酸或盐存在的条件下,会加速钢铁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Fe 2O 3)。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搪瓷、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

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四、石灰石

(1)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存在于大理石、石灰石、方解石、蛋壳、贝壳中;

(2)化学性质: ①CaCO 3 ══ CaO + CO 2↑ ②CaO + H 2O ══Ca (OH )2 ③Ca (OH )2 + CO 2══CaCO 3↓+ H 2O ④CaCO 3 +2HCl ══Ca Cl 2 + H 2O + CO 2↑

(3)CO 32—的检验方法:试剂: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操作:取少量样品于小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样品中含有CO 32—

(4)用途:建筑石料、制生石灰、制水泥、制玻璃、炼铁等。

第六章 溶解现象 重难点:

1、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如NaOH 、CaO 、浓H 2SO 4 ;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NH 4NO 3、KNO 3 ;还有些物质溶于水无明显温度变化,如NaCl 。

2、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食盐水、石灰水、矿泉水等均是溶液,有些溶液还有颜色,如KMnO 4溶液紫红色、CuSO 4溶液蓝色、FeSO 4为浅绿色、FeCl 3溶液黄色。

3、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如泥土分散到水中。

4、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植物油分散到水中。

5、乳化作用:洗涤剂等中的乳化剂能够把油分散到水中,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过程。(洗涤油脂的三种方法 1.热的纯碱溶液-化学反应;2.洗涤剂-乳化作用;3.汽油或酒精)

6、水溶液的特性;(1)冰点的降低:在严寒的冬季,水易结冰而酱油和食醋不会结冰;用食盐可以融化道路上的积雪。(2)沸点的升高:煮沸的汤比沸水温度高。(3)导电性:食盐水、稀硫酸、烧碱溶液均能导电是由于在其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带电荷的离子,而蔗糖溶液不导电是由于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

7、溶液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它既可以是固体(如食盐水中的食盐),也可以为液体(如酒精水溶液中的酒精)或气体(如盐酸中的氯化氢、氨水中的氨气)。(2)溶剂:能溶解溶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但也有其他溶剂,如碘酒中的酒精、汽油溶解植物油。

8、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不再溶解,为则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9、溶质的质量分数(1)表达式: 溶质质量分数=%100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2)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100S

100S ?+ (S 为溶解度,w< S ) (3)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10、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g 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克。

(2)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t 3℃时A 的溶解度为 80g 。

②P 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 和C 的溶解度相同。 ③N 点为 t 3℃时A 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 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④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 ⑤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⑥从B 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⑦t 2℃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 1℃会析出晶体的有A 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⑧除去A 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 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11、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性质②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12、混合物的分离 ①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②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 (海水晒盐)(实验步骤)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 3)(实验步骤)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重难点:

1、酸、碱、盐的组成

酸=H ++酸根离子 H 2SO 4 = 2H + + SO 42

— HCl = H + +Cl — HNO 3 = H + + NO 3— 碱=金属离子+OH — NaOH = Na + + OH — Ca(OH)2 = Ca 2+ + 2OH

— NH 3·H 2O 盐=金属离子(或铵根)+酸根离子 NaCl=Na ++Cl — CuSO 4= Cu 2+ + SO 42— Na 2CO 3 NH 4Cl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80

· ·

0 t 1 t 2 t 3 N t

S P A B C

浓盐酸浓硫酸

色、态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氯

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的

小液滴)

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

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3、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酸(不包括硝酸和浓硫酸)→盐+ 氢气

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CuO+ H2SO4= CuSO4+H2O Fe2O3+6HCl=2FeCl3+3H2O (4)酸+碱→盐+水HCl+NaOH=NaCl+H2O Ca(OH)2+ H2SO4= CaSO4+2 H2O (5)酸+盐→新酸+新盐HCl+AgNO3=HNO3+AgCl↓H2SO4+BaCl2=BaSO 4↓+2HCl 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色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5、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CO2+ Ca(OH)2= CaCO3↓+ H2O SO2+2NaOH=Na2SO3+H2O (3)碱+酸→盐+水2HNO3+Mg(OH)2=Mg(NO3)2+ 2H2O Al(OH)3+3HCl=AlCl3+3H2O (4)碱+盐→新碱+新盐2NaOH+CuSO4= Cu(OH)2↓+ Na2SO4

注:(1)(2)(4)只适用于可溶性碱。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ΔCuO+H2O 2Fe(OH)3 ΔFe2O3+3H2O;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Fe(OH)3Al(OH)3 Mg(OH)2BaCO3CaCO3,注:AgCl↓和Ba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6、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定义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化学性质①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①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BaO+H2O==Ba(OH)2 CaO +H2O==Ca(OH)2②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②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是复分解反应)

7.几种酸、碱、盐的检验方法

物质试剂现象

酸(H+)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活泼金属/碳酸盐有气体生成难溶性的金属氧化物/碱固体溶解

碱(OH—) 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可溶性的镁盐/铜盐/铁盐生成白/蓝/红褐色沉淀

碳酸盐(CO32—)盐酸,澄清石灰水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溶性碳酸盐

盐酸,澄清石灰水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氯化钙溶液/可溶性钡盐/氢氧化钡白色沉淀

铵盐(NH4+)浓NaOH溶液或熟石灰,红色石蕊

试纸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l—①AgNO3②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

SO42—①BaCl2②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8、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①改变土壤的酸碱性②处理工厂的废水③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①0 7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②pH的测定: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③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CO2+H2O=H2CO3),pH<5.6的雨水为酸雨。

9、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氯化钠NaCl 食盐

白色粉末,水溶液

有咸味,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不大

①作调味品②作防腐剂③消除积雪

(降低雪的熔点)④农业上用NaCl

溶液来选种⑤制生理盐水(0.9% NaCl

溶液)

碳酸钠Na2CO3纯碱(水溶液

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

易溶于水

玻璃、造纸、纺织、洗涤、

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汽水;医疗上,

治疗胃酸过多;干粉灭火器灭火

硫酸铜CuSO4无水硫酸铜白色晶体,遇水变

蓝,可检验水

配制波尔多液、炼铜

CuSO4·5 H2O 胆矾、蓝矾蓝色晶体,易溶于水

备注①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②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为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③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

10、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①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②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

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

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11、盐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1+盐1(可溶)→金属2 +盐2Fe+CuSO4=Cu+FeSO4Cu+2AgNO3=2Ag+Cu(NO3)2

②酸1+盐1→酸2 +盐2 HCl+ AgNO 3=HNO 3+AgCl ↓ H 2SO 4+BaCl 2=2HCl +BaSO 4↓ ③盐1+碱1→盐2+碱2 CuSO 4+ Ca(OH)2= CaSO 4+Cu(OH)2↓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制备氢氧化钠)

④盐1+盐2→盐3+盐4 NaCl+ AgNO 3= AgCl ↓+NaNO 3 Na 2SO 4+ BaCl 2= BaSO 4↓+2NaCl

12、酸、碱、盐的溶解性 ①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 2SiO 3不溶)

②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③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氯化物除AgCl 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硫酸盐除BaSO 4难溶,Ag 2SO 4、CaSO 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注:BaSO 4↓、AgCl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3、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①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 含N 量

使用注意事项 NH 4HCO 3 17.7%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 4NO 3 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NH 4)2SO 4 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 4Cl 26.2%

CO(NH 2)2 46.7% 有机肥料,含氮量高 “跑肥”:NH 4NO 3 + NaOH=NaNO 3 +NH 3↑+H 2O

②钾肥作用:常用钾肥:KCl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 2CO 3,呈碱性)、K 2SO 4

③磷肥作用:常用磷肥:磷矿粉Ca 3(PO 4)2 、过磷酸钙 Ca(H 2PO 4)2和CaSO 4

④复合肥:含N 、P 、K 中的两种或三种,KNO 3、NH 4H 2PO 4、(NH 4)2 HPO 4

14、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①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②大气污染:N 2O 、NH 3、H 2S ;③引起水体污染 :N 、P 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重难点:

一、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不包括CO 、CO 2和Na 2CO 3、CaCO 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 4(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 2H 5OH (乙醇,俗名:酒精)、CH 3COOH (乙酸,俗名:醋酸)、C 6H 12O 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①小分子如:CH 4、C 2H 5OH 、CH 3COOH 、C 6H 12O 6等;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

3、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直接吸收)

二、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酶 淀粉酶 麦芽糖酶 2、存在:①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②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尿素 + CO 2 + 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 (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均有毒。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例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②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体积分数70~75%的酒精溶液医疗上杀菌消毒。

三、糖类 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碳水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常见的糖:① 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n C 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②葡萄糖C 6H 12O 6(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 6CO 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③蔗糖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白糖、冰糖、红糖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四、油脂 1、分类:①植物油脂:油 ②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和储存大量能量 39.3KJ/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五、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存在:水果、蔬菜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 A :夜盲症; 缺V C :坏血症

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缺Fe 会引起贫血;缺Zn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缺Ca 青少年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缺I 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F 氟易产生龋齿;Na + K +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如血液的pH 7.35-7.45)。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重难点:

一、化学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

酶 氧化

合成

点燃

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2.化学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物都会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2)化石燃料中,特别是煤和石油,含有硫、氮等杂质,燃烧产物中含有SO 2、NO x 等酸性物质,造成酸雨等大气污染物;

(3)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热污染;(4)利用煤的燃烧进行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池是化学电源。

2、化学电源的优点: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又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3、实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

实验现象

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铜片变厚,长时间溶液颜色变浅 化学方程式

Zn + CuSO 4 == Cu + ZnSO 4 电流计偏转原因

烧杯中发生了化学变化,Zn 失去电子,Cu 2+得到电子变成Cu 能量转化的形式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 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大气污染

4、废旧电池丢弃对环境的影响: 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重金属上,如汞、铅、镉。这些物质泄露出来进入水或土壤,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人体的食物链,最终带来危害。因此务必要正确使用电池,并妥善回收。

三.氢能源

1、氢能源的优点:①来源广;②热值高;③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故称为“绿色能源”。

2、氢能源的缺点:(1)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成本高);(2)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安全问题)

3、氢能源的发展前景:要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制取氢气,制备高效、廉价的储氢材料。

4、实验室制取氢气:①反应原理:Zn+H 2SO 4==ZnSO 4+H 2↑

②实验装置:同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固液反应,不需加热)

5、氢气的性质与应用

(1)可燃性:在空气被点燃后,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2H 2 + O 2 ====== 2H 2O

(2)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等反应,使之变红。H 2 + CuO ====Cu + 2H 2O

四、金属材料

1.定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

2.常见合金:青铜器(Cu-Sn 合金)、黄铜(Cu-Zn )、钢和生铁(铁合金)、铝合金;

3.新型金属材料:铝钛合金:耐腐蚀、质轻、高强度、高韧性,主要用于飞机制造工业;储氢合金:方便的储存、释放合金,主要用于镍氢电池;“形状记忆”合金:效果最好的合金为镍钛合金,影响其形态的因素为温度。

4.金属材料的优点及缺点:强度大,但不耐腐蚀

五、无机非金属材料

1、主要包括:陶瓷、玻璃、水泥等 优点:耐高温;缺点:脆性大;

2、陶瓷的原料:瓷土、粘土、长石、石英等;

3、玻璃的原料:砂子(主要成分SiO 2)、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 3)和纯碱(Na 2CO 3);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人工关节等。

六、合成材料(又称有机合成材料)

1、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优点:强度大密度小;缺点:不耐高温

2、塑料:

(1)常见的塑料:聚乙烯(PE )、聚氯乙烯(PVC )、聚苯乙烯(PS )、有机玻璃(PMMA )和电木塑料;

(2)实验:点燃聚乙烯及聚氯乙烯,观察现象。

(3)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

(4)解决“白色污染”方法: A .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塑料制品;B .回收废旧塑料;C .研制和推广可降解塑料

3、合成橡胶:(1)向橡胶中添加炭黑,为了增加其耐磨性;(2)向橡胶中添加硫元素,为了增加其强度,但会减弱其弹性;(3)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优点为良好的弹性、绝缘性及耐高温性。

4、合成纤维:(1)合成原料:主要为石油、煤、石灰石、水、空气等;

(2)几种纤维的性质比较实验: 性质

纤维种类

灼烧情况 受酸影响10%H 2SO 4 受碱影响3%NaOH 棉花(天然植物纤维)

有烧纸的气味,灰烬松脆 变脆 稍微膨胀 羊毛(天然动物纤维)

有烧焦羽毛气味,灰烬松脆 几乎无变化 变脆 尼龙线(合成纤维) 先卷曲、后燃烧,灰烬坚硬 几乎无变化 几乎无变化

(3)合成纤维(包括晴纶、涤纶、尼龙等)的优点与缺点

A .优点:强度高、耐磨、弹性好、耐化学腐蚀性;

B .缺点:吸水性和透水性差

七、复合材料

1、定义: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实验样品

燃烧情况 是否有黑烟 是否有气味 聚乙烯

易燃 没有 无气味 聚氯乙烯 不易燃烧 大量黑烟 产生刺鼻气味

化学教研组计划

化学教研组计划 化学教研组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命题改革趋势对高中教学提出的要求,加强教学的集体攻关,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化学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坚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鼓励青年教师树立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尽快成为强实的新生力量。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全面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确保我校的化学教学效果。 二、教研措施 1.注重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加强组风建设: 化学组素有团结、合作、上进的好传统,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荣的风气。加强教研组各项常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教研组会时间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的有关文件、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以及师德规范,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和教研规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追求各学科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教研组是开展教研活动的主体,紧紧依靠教研组中的全体化学教师,将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提高“组本研修”的实效性,随时修改和完善课堂教学改进点。 2.加强年级备课组的关键作用

各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的基本的单位,备课组内的教师都具有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相似的教学对象,因此,每个备课组必须要 认真做好组内活动。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不断进行教学反 思和教学总结,提高教学效果。由备课组长定期主持并认真开展集 体备课活动,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分层分次在教研活动中举行 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进一步领会课改理念和课标要求,明确课堂 教学的改进重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进度计划并加以落实到位, 强化教学常规在教师业务教育中的促进作用,并加强各年级备课组 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各备课组的活动要规范化,做到“四确定”(确 定时间,确定地点,确定内容,确定主讲)和“四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练习,统一重、难点)。备课组长要积极配合年级组长,把好本年级化学学科的教学关,充分运用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 慧和力量,使集体备课活动成为加强教研的有力手段,保证学科教 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定时、认真、有一定目标的开好备课组会,发 挥所有教师的智能、潜质,精心研究设计每一节课例,推组最佳课,最佳教案设计,最佳实验课和创新课。 3.发挥骨于教师的示范作用。 化学组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教师队伍,教师之间团结互助。很多教师已经形成的自己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传帮带的 作用,同时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上好示范课,开展专题讲座。为 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环境。 4.注意毕业班教学的辐射作用 认真做好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科学合理地制订高三复习迎考计划,组织毕业班任课教师学习考试说明,总结上一学年度工作经验,针对考试特点,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学科 教学中与教研科研的协调。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5.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 为了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科组将通过不同形式学习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主要活动:(1)举行由骨干教师主讲的讲座,介绍

(完整版)初三化学教学计划_模板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_模板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一) 根据往年中考化学科考试特点,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为了把握好今年中考方向,使我校化学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根据往年中考化学科考试特点,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为了把握好今年中考方向,使我校化学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本地区初中化学科“考试说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化学教学计划 按照校历,第6周内,本阶段必须完成化学课程所有新课的教学工作,第七周开始进行化学复习,时间不多。 三、复习策略 (一)三阶段 第一阶段(4周):回归教材,抓实基础 首先,熟悉教材,我主张教师和学生都要去熟悉教材。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化学课本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根本,利用好教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熟悉化学实验,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抓实基础。“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正说明了熟悉化学课本的必要性。对每一单元,我们按照“学生读书——教师讲解——学生小结——师生归纳”四步骤进行复习,力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其次,解析教材,发掘每节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后,分析学生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检测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握复习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精讲精练,发现学生知识缺陷,找出疑点、易错点,及时纠正并辅以针对性的反馈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步完善与提高。 再次,融汇教材,设计单元“反馈性练习”与“过关测试题”。针对学生测试中出现带共性的问题,及时组织反馈练习,帮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第二阶段(3周):分块复习,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初中化学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在第二阶段,我们要对知识点、考点和热点到位……我们力求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所突破,在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能力难度上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3周):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的复习时间大约在五月底。本阶段教学目标:检查学生知识缺性,训练解题技巧,规范答题行为,调整临考心态。积累考场经验,全面提升学生中考应试水平。 (二)让学生三到位 第一、知识点、考点和热点到位 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考点、热点应理解、掌握到位,对识点、考点、热点要训练到位。 第二、能力培养到位 我们认为,培养能力到位,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及从文字中获

2018高中化学教研组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0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普通高中第一阶段化学新课程实验,进一步提高我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和化学教研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 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为20xx年的新课程下的化学高考做准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教学目标. 二,主要工作 1, 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2,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 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 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 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 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主备,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 以及渗透运用等,要有对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作业在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做《高中化学同步导学》中的不同题目. 5, 做好优生化学补差工作和学困生的补习工作 化学一定要继续以高考文理科平均成绩为宁波大市第一为目标?各位老师要盯住本班的优生,确保化学达到或接近其它科目的成绩;同时要做好学困生的补习工作. 6, 做好化学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要以出成绩,出人才为目标? 7做好化学课外辅导资料的编写整理工作

初三化学的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的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初三化学的教学计划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WTT为您整理的初三化学的教学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初三化学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加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优化作业设计、深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激活教研活动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年我校初四共2个教学班,我从初三跟上来,对一半学生比较熟悉。这2个班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学习习惯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调整和适应,但我会严抓管理,因材施教,让同学们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注重学生解题方法、答题技巧以及答题规范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年后的学业水平考试中不留遗憾 四、教材分析 初四的总体思路不变,年前结束新课,把初四的内容复习一遍,年后从初三开始展开全面复习。复习过程当中一般是分三个阶段,但是往往在复习过程中,随着复习的展开和深入第二和第三个阶段交叉在一起,但是从这几年来看,最后拿出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6班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广西苍梧实验实验中学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6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学生的层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工作中要在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难点上要有提升,并且要培养出能参加竞赛的同学。而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中要以抓基础,教方法,教规律,多学多练一定让同学们的化学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为中考全面胜利扫清障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5.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及掌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

初三化学实验下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第二学期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实验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演示实验有: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活动与探究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探究什么是饱和溶液;探究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探究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探究酸、碱的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用PH试纸测定一些溶液的PH;测定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探究如何提纯粗盐;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探究有机物的组成;探究如何查看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1、进一步熟悉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改造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6、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和动手能力。7、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8、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9、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实验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究,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3、让每一个学

精选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全市教育质量效益提升年会议精神和江苏省“五严”精神,根据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总要求,积极开展教研组的各项工作,要求全组老师严格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积极研究和实践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不断积累经验,注重教学训练的有效性,突出课堂效益的提高。加强听课互评活动,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促进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提高本教研组整体教学效果,打造教学精英团队,为学校争创“五星”多作贡献。 二、工作目标: 1.落实教学常规,加强各年级备课组的建设,巩固州扬市“首届优秀教研组”成果。 2.积极开展竞赛培训工作,加强责任意识,制度好计划,争取多拿省竞赛一等奖。 3.以上学期教研室统测成绩为镜子,切实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分析存在问题,落实具体的整改措施,做到步调一致,工作做细、做实,争取在今年的学期统测中再创佳绩,勇当第一。 4.积极开展、组织参与校内外的各项教研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具体措施: 1.1 强化常规教学管理,极力打造精英团队。 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使工作更加规范化、序列化,并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充分发挥好教研组在教学上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1.2 在强化集体备课上下功夫 每周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做到三个关注(自我、同行、学生)和两个思考支架(理念、行为)。 1.3 在研究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好45分钟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倡导:

①基础与能力并重,知识与方法并重,结果与过程并重; 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③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学科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听课、评课活动,形成全组关注课堂、研究课堂的氛围。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听课不少于25节,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老”教师不少于15节,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及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1.4 在研究有效训练上下功夫 进一步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要做到“四要”“四必”,即“布置要精,质量要高,格式要严,批改要快”,“有发必收,有收必该,有该必评,有错必究”。坚持“课堂当堂巩固、课后及时巩固以及周练月考阶段巩固”三阶段相结合的训练机制;坚持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反馈矫正制度。还要在训练的方法上不断优化,引进分层作业、纠错训练、限时训练、回归教材等多种训练方法。 备课组必须坚持每周活动一次,统一进度、深度、广度,落实优化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编写;认真做好月考的命题、审题及考试的质量分析工作。 1.5 在教研、考研上下功夫 教研组要发挥好发动、带动和组织作用,围绕教育教学的实际、围绕学校的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希望全组同志积极开展研究,及时撰写论文,并把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益为着力点,增强教科研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实战性。 2.制订发展规划,设立教师展示平台,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2.1 制订教研组发展规划 在每学期第一次教研组活动时,制订组内教师的工作计划、本组各层次教师及先进备课组的打造计划本组发展前景的规划等。 2.2 设立教师展示的平台 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不定期地开展说课、评课等活动。年轻教师上汇报课、中青年教师开研究课,骨干教师开示范课,本学期根据学校布置要求全员开课。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如“青年教师如何听课”、“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如何进行教学情景的设计”等。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老师的理论修养和具体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2.3 建立起一个协作机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总复习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总复习教学计划 初三:总复习教学计划 根据往年中考化学科特点,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为了把握好今年中考方向,使我校化学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 根据往年中考化学科考试特点,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为了把握好今年中考方向,使我校化学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本地区初中化学科考试说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化学教学计划 按照校历,第6周内,本阶段必须完成化学课程所有新课的,第七周开始进行化学复习,时间不多。 三、复习策略 (一)三阶段 第一阶段(4周):回归教材,抓实基础

首先,熟悉教材,我主张教师和学生都要去熟悉教材。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化学课本是学生化学知识的根本,利用好教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熟悉化学实验,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抓实基础。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正说明了熟悉化学课本的必要性。对每一单元,我们按照学生教师讲解学生小结师生归纳四步骤进行复习,力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其次,解析教材,发掘每节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后,学生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检测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握复习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精讲精练,发现学生知识缺陷,找出疑点、易错点,及时纠正并辅以针对性的反馈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步完善与提高。 再次,融汇教材,设计单元反馈性练习与过关测试题。针对学生测试中出现带共性的问题,及时组织反馈练习,帮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第二阶段(3周):分块复习,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初中化学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在第二阶段,我们要对知识点、考点和热点到位。.我们力求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所突破,在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能力难度上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3周):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的复习时间大约在五月底。本阶段教学目标:

高一化学教研教改措施

高一化学教研教改措施 闫鸿宇 一、现状分析 1.教材分析 今年为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4个年头,化学课程设置上以模块的形式出现,而且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思考、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以及大量的最新科技方面的知识等形式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过去教材中很少或未曾出现的,所以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能带着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对新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尽快融入全省的教学氛围中,只要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课程主要有三套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和鲁教版。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共有8册课本,其中必修有必修1和必修2要求本学年所有高一学生都要完成;选修有6册,其中选修1《化学与生活》作为会考学生要求,必修2《化学与技术》和选修6《化学与实验》我校学生不选修,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选学化学学生的选学内容,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作为选学化学学生的必选内容。 2.学生现状分析

本届学生的整体平均成绩较低,从开学的这几节课看,行为习惯表现不如人意,尖子生比较少,给化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提升整体成绩比较困难。 二、指导思想 1.学校关于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思想 高一年级要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技能。 本学期要推进有效教学,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聚精会神抓课堂效率,要明确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加强对课堂的设计和管理,以抓教学常规达到课堂质量的保底要求,以抓有效教学提升课堂质量。2.年级部关于备课组集体备课思想 年级部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组织备课组长研讨,制定本组的工作计划,提出提高质量的措施,进而指导各备课组精心设计备课组教学计划,并检查落实情况,保证本学科教学的高质量。组织教师不定期听课,开展评课与交流,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和组织策略,及时改进和提升,要求本组教师每周听课、评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次,开课不少于2节,并做好教师的评课统计和改进措施。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下)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命题主旋律。关注社会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实施有效教学。 二、学生情况简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2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的学习成绩看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在这学期里,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外练习,强化一下基础,为中考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坚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总体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实际知识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化学备课组以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和重点,积极探索学科智慧课堂的教学特色。加强科组建设,把教研组建设成学科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同时调动本组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的教学效果。 工作要点 1.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教学常规 加强科组的集体备课、作业批改、专业研修、资源建设等各项常规制度,通过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建设科组文化。集体备课时要求主备教师在备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发言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重难点、课时内容分配、施教策略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业设计、注意事项等,备课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加强备课组相互听课制度,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组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研究氛围。完善备课组资料整理,比较完整地整理并保存教学资料。保证科组做到四统一(统一授课思路,统一进度,统一考题,统一作业及评价标准) 2.加强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科组开展读书分享制度,积极倡导“与书为友”的思想,有目的、有选择地精读教育教学书籍,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每学期要求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并于学期末在科组分享。

(2)科组的专业研修活动每月至少二次,活动内容主要以某专项能力提升为主题,每学期确定不同的研修主题,对每个主题进行研修的系列规划。本学期确定的研修主题为说课能力和“命题能力提升”。以命题能力提升为例,分为解题(教师解历届中考和模拟题——训)、讲题(组内讲题——研、训)、命题(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命题——教)、评题(备课组教研组考后评题——研、训)等系列环节。(3)勤于动笔,对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反思,每学期应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案例。 3.重视化学用语教学,狠抓落实,力争全体学生达标。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于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也十分重要。化学用语的教学,教师要通过考虑精心组织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书写训练中严格要求,做到巩固准确的记忆,反复练习,提高学习兴趣,才能把化学用语掌握好。把化学用语分散到每节课的教学中去,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不断地根据事实记忆有关化学用语,经多次反复进行识记,到讲授有关化学用时,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就会提高化学用语的教学质量,不让一个学生输在化学学习的起跑线上。 4.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柜子,各种标签要保证清晰完整。加强对易燃、腐蚀等物品的管理。危险品应贮存于专柜内。要严格领用手续,随用随领,严格控制领用量,并做好使用记录,不

初中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20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指南(化学),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 二、学生分析: 本人所教化学学科只有一个班,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少数同学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较差。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总体情况分析:学

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前各科成绩都较差,没有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方法不对,再加上化学学科,许多学生对此感到学起来,且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对所学化学知识不能进行归纳系统化,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教材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

高二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

汾湖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高二化学(选修) 一、指导思想: 紧跟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现状分析 1、教材分析: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是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及限度等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熟悉酸、碱和盐的本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对于大家已经熟悉的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将以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定量关系为主。以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电化学过程和装置,如电池、电冶金和金属腐蚀等,是富有时代气息和应用广泛的领域。作为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每个实例,都是那样的有趣和富有启发性。书中的一些实验、活动建议,对于大家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假如我们能够常常注重观察在自己四周发生的化学现象,思索和设法进行模仿或实验,大天然将成为无所不在的大课堂。 2、学情分析: 理科班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峻,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任务与工作目标 1、这学期主要开设《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并能运用原理解决一些简朴的实际问题。

2、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3、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树立质量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详细工作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部分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此项工作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尽量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天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保证演示实验绝大部分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践行分层教学 成立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奥赛小组),培养特长生学习、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初三化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进行新课改的探讨工作。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288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297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B.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C.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D.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 A.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B.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C.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D.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10篇)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第1篇 xx年是工作繁忙的一年,xx年也是不长的教学生涯中极为充实的一年,转眼已到xx,万事开头难,在这个播种的时候,必须认真的想一想这一年该如何努力,所以将xx年的个人工作重点计划如下 本个人工作重点将分成四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 首先必须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记录政治笔记,提高觉悟和意识。异常要注意结合xx大的重要精神,领悟党的方针政策,体会党的教育精神,从而为努力培养出贴合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 其次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重点要注意廉洁从教,克已奉公,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三是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误人子弟,要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四是要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二、个人业务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将注重开拓视野,订阅专业杂志,浏览相关教学网站,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充电,每一天安排必须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再者必须向老教师虚心求教,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活学活用到教学中来。甚至要不耻下问,深入学生,体会他们的学习认识和理解本事,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三、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欢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的效用。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重点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处处体现专业特色,用资料代替教师的指令,求知欲就是他们出发的号角,让学生始终处于音乐的欢快氛围中。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简便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快的心境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运

下学期化学教研组教学计划

下学期化学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文章来件 .**.net 一、基本情况本组共有14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3人,实验员2人,教学一线12位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敬业精神强,勇于挑重担,创新意识强,敢于探索。高三任课教师:罗红、喻凭辉、周立君,由罗红老师任备课组长。高二任课教师:彭国华、阙旭东、蔡金莲,周伏军、由周伏军老师任备课组长;高一任课教师:谢应群、廖建清、袁宏武、蒋跃良、王建军、由谢应群老师任备课组长;实验室:邓大力、喻小芳老师,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落实“两全”为目标,紧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主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扬敬业、乐业和无私奉献精神,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狠抓常规教学、确保高考、奥赛全面丰收。继续保持一个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具有教学特色和风格的独领风骚的优秀化学教研组。 1.开学初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教学工作计划,其中要有潜能生辅导计划、奥赛辅导计划、教研教改计划、教学进度计划等。本期严格按照计划认真落实。 每周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讨论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教改内容一次,认真探讨教法和学法指导,集体备课。同一年级要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单元练习。 3.要求教案分课时,有累计课时,每一课时都须有课题、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小结、例题、练习和作业布置。实验课也要有教案(要有目的、步骤、关键的注意事项、实验习题)。备课要做到:备课精要、体现环节、有利教学、便

于检查,同时要求质量高、形式新、内容实、创新强。作业布置要适量,习题要精选,批改要详细得当。 4.全期本组教师听课15节以上,每人争取能上电教课,要及时听课、评课,做到一人上课人人受益。 5.年轻教师要拜老教师为师,多请教多听课,争取尽快脱颖而出。 6.每个教师都要参加教研教改,积极撰写论文。 7.每一个年级至少组织一次学科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十周高三化学六环节课罗红、周立君第十二周高二化学六环节课周伏军、阙旭东第十六周高一化学六环节课谢应群、王建君高三化学竞赛八月份第十四周高一化学竞赛第十七周高二化学竞赛文章来件 .**.net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供参考)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1. 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 (1)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体现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事实和概念 化学基本技能基础 知识化学的发展 化学与实际

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 基本粒子---- 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2) 反映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体现知识的教育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3) 反映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体现知识的社会性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4)反映知识本身的发展,体现知识的先进性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21 世纪的中心学科。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2.将科学探究作为教科书内容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