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N-9741初级端调节反激式转换器PSR

AN-9741初级端调节反激式转换器PSR

AN-9741初级端调节反激式转换器PSR
AN-9741初级端调节反激式转换器PSR

单端反激电路的三种工作模式

单端反激电路的三种工作模式 HDJ 2011-9-6 反激电源有三种工作模式:连续工作模式、断续工作模式、临界连续工作模式。 本文分为3个部分:(1)连续工作模式;(2)断续工作模式;(3)临界连续工作模式; 单端反激电源简图如图表 1所示 图表 1 单端反激电源简图 1. 连续工作模式 单端反激电源满载或者重载时,开关占空比大,副边二极管未关断时MOS 管就会开通,其工作过程没有原副边电流同时为0的情况,即工作在连续模式,其工作波形如图表 2所示。 U q U l k i 2 i q U 2U 1 t t t t t t t 0t 1t 2t 3 V g s t 图表 2 单端反激电源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分析如下: 1) t0时刻之前,开关管处于导通状态,原边电流上升,变压器储能,原边电压为正, 副边电压为负,电容C1上对R1缓慢放电,C1电压减小。 原边电流 副边电流

2) t0~t1阶段。t0时刻,关断开关管。(a) 原边电流迅速减小,其减小的速度为Vin/Lm, 副边二极管导通,副边电流迅速增大;(b) 原边激磁电感上的电流减小,原边电压减小,副边电压升高,两者同时过0,然后各自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副边电压为 2V ,原边电压为)//(2p s N N V 。(c) 由于MOS 管有结电容存在,所以其上电压不 能突变,是零电压关断。MOS 管承受的压降为)//(2p s in N N V V +;(d) 这个过程中,由于漏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开始对C1充电,C1不再减小,有增大的趋势。 3) t 1~t2时刻。这个过程中,(a) 原副边电压和MOS 管压降基本保持不变;(b) 由于 t1时刻U1达到负的最大值,其电压高于C1电压,所以C1被充电,并很快达到最大值;(c) 由于变压器能量在释放,副边电流缓慢减小。 4) t 2~t3时刻。t2时刻关断MOS 管。(a) 原边电压迅速升高,副边电压开始降低,并 且在t3时刻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b) 该过程中电流有一个很大的尖峰,该尖峰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副边电流未减小到0时被强迫关断,所以反射到原边产生;第二、由于原边电感电压在这一过程中变化很快,由dt di L U /?=可知,电流随着电压的变化也迅速增加,该尖峰电流在t3时刻达到最小值; 5) t 3时刻以后,MOS 管结电容放电,很快完全导通,其工作过程跟t0时刻之前一样。 2. 断续工作模式 反激电源在空载或者轻载时有可能工作在断续模式。空载或轻载时,开关的占空比较小,开关关断后副边电流线性减小,在开关开通之前减小到0,这时原、副边电流均为0,反激电源工作在断续工作模式。 单端反激电源断续工作模式下的工作过程如图表 3所示。 t V g s t 3 t 2t 1t 0t t t t t t U 1 U 2i q i 2 U l k U q 图表 3 断续模式反激电源工作过程

确定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主要设计参数的实用方法

确定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主要设计参数的实用方法 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Flyback Converter)由于能够实现零电压开通,减少了开关损耗,降低了EMI噪声,因此越来越受到电源设计者的关注。但是由于它是工作在变频模式,因此导致诸多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如何确定它的工作参数,成为设计这种变换器的关键,本文给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确定方法。 近年来,一些著名的国际芯片供应商陆续推出了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的控制IC,例如安森美的NCP1207、IR公司的IRIS40XX系列、飞利浦的TEA162X系列以及意法半导体的L6565等。正如这些公司宣传的那样,在传统的反激式变换器当中加入准谐振技术,既可以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从而提高了效率、减少了EMI噪声,同时又保留了反激式变换器所固有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多路输出等优点。因此,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在低功率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这种变换器的工作频率会随着输入电压及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这就给设计工作(特别是变压器的设计)造成一些困难。本文将从工作频率入手,详细阐述如何确定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的几个主要设计参数:最低工作频率、变压器初级电感量、折射电压、初级绕组的峰值电流等。 图1是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的原理图。其中: L P为初级绕组电感量,L LEAK为初级绕组漏感量, R P是初级绕组的电阻,C P是谐振电容。 由图1可见,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与传统的反激 式变换器的原理图基本一样,区别在于开关管的 导通时刻不一样。图2是工作在断续模式的传统 反激式变换器的开关管漏源极间电压V DS的波 形图。这里V IN是输入电压,V OR为次级到初级 图1: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原理图。 的折射电压。 由图2可见,当副边绕组中的能量释放完毕之后(即变压器磁通完全复位),在开关管的漏极出现正弦波振荡电压,振荡频率由L P、C P决定,衰减因子由R P决定。对于传统的反激式变换器,其工作频率是固定的,因此开关管再次导通有可能出现在振荡电压的任何位置(包括峰顶和谷底)。可以设想,如果控制开关管每次都是在振荡电压的谷底导通,如图3所示,那么就可以实现零电压导通(或是低电压导通),这必将减少开关损耗,降低EMI噪声。实现这一点并不困难,只要增加磁通复位检测功能(通常是辅助绕组来实现),以便在检测到振荡电压达到最低点时打开开关管,就能达到目的。这实质上就是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前文提到的几种IC均能实现这个功能。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其工作频率是变化的,从而影响了其它设计参数的确定。 设计参数的确定 设计反激式变换器,通常需要确定以下参数: f S:变换器的工作频率; I PMAX:初级绕组的最大峰值电流;

单端反激变换器的建模及应用仿真

单端反激变换器的建模及应用仿真 摘要: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对直—直变换电路中常用的带隔离的Flyback电路(反激电路)进行电路分析、建模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首先是理解分析电路原理,以元件初值为起点,用simulink软件画出电路的模型、并且对电路进行仿真,得出仿真波形。在仿真过程中逐步修正参数值,使得仿真波形合乎要求,并进行电流连续、断续模式与电路带载特性的分析。 关键词:单端反激变换器Matlab/Simulink 建模与仿真 二、反激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基本工作原理 (1)当开关管导通时,变压器原边电感电流开始上升,此时由于次级同名端的关系,输出二极管VD截止,变压器储存能量,负载由输出电容C提供能量,拓扑电路如下图。 图2-1开关管导通时原理图 为防止负载电流较大时磁心饱和,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磁心要加气隙,降低了磁心

的导磁率,这种变压器的设计是比较复杂的。 (2)当开关管截止时,变压器原边电感感应电压反向,此时输出二极管导通,变压器中的能量经由输出二极管向负载供电,同时对电容充电,补充刚刚损失的能量,原理图如下图。 图2-2开关管截止时原理图 在开关管关断时,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储能向负载释放,磁心自然复位,因此反激变换器无需另加磁复位措施。磁心自然复位的条件是:开关导通和关断时间期间,变压器一次绕组所承受电压的伏秒乘积相等。 2、DCM(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CCM(continuous current mode) 根据次级电流是否有降到零,反激可以分为DCM(副边电流断续模式)和CCM(副边电力连续模式)两种工作模式。两种模式有其各自的特点。下面两种工作模式时的波形。

UCC38C43隔离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图

UC3842/UC3843隔离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图 开关电源以其高效率、小体积等优点获得了广泛应用。传统的开关电源普遍采用电压型脉宽调制(PWM)技术,而近年电流型PWM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相比电压型PWM,电流型PWM具有更好的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也得以明显改善,特别是其内在的限流能力和并联均流能力使控制电路变得简单可靠。 电流型PWM集成控制器已经产品化,极大推动了小功率开关电源的发展和应用,电流型PWM控制小功率电源已经取代电压型PWM控制小功率电源。Unitrode公司推出的UC3842系列控制芯片是电流型PWM控制器的典型代表。 DC/DC转换器 转换器是开关电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有5种基本类型:单端正激式、单端反激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转换器。下面重点分析隔离式单端反激转换电路,电路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电路结构图 电路工作过程如下:当M1导通时,它在变压器初级电感线圈中存储能量,与变压器 次级相连的二极管VD处于反偏压状态,所以二极管VD截止,在变压器次级无电流流过,即没有能量传递给负载;当M1截止时,变压器次级电感线圈中的电压极性反转,使VD 导通,给输出电容C充电,同时负载R上也有电流I流过。M1导通与截止的等效拓扑如 图2所示。 图2 M1导通与截止的等效拓扑 电流型PWM 与电压型PWM比较,电流型PWM控制在保留了输出电压反馈控制外,又增加了一 个电感电流反馈环节,并以此电流反馈作为PWM所必须的斜坡函数。 下面分析理想空载下电流型PWM电路的工作情况(不考虑互感)。电路如图3所示。 设V导通,则有 L·diL/dt = ui (1) iL以斜率ui/L线性增长,L为T1原边电感。经无感电阻R1采样 Ud=R1·iL送到脉宽比较器A2与Ue比较,当Ud>Ue,A2输出高电平,送到RS锁存器 的复位端,此时或非门的两个输入中必有一个高电平,经过或非门输出低电平关断功率开

单管反激式直流变换器研究开题报告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电气系专业班级:11级电气1班姓名 曾俊杰 学号 1102101042 指导 教师 王国玲 职称 学历 副教授 课题名称 单管反激式直流变换器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类型(划√) 工程设计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 其他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高效反激式开关电源以其电路抗干扰、高效、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许多优点,特别适合小功率的电源以及各种电源适配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工作在高频的开关电源己经广泛应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各个领域。开关电源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能量处理将输入能量变化为所需要的能量输出,通常的形式是产生一个符合要求的输出电压,这个输出电压的值不能受输入电压或者负载电流的影响。 意义:在开关电源设计初期,采用的都是分立元件,集成度很低,大部分电路只能在PCB 版上实现,极大的限制了小型化实现的可能。而且大量器件暴露在外,也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体积,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高工作频率能够减小外围电感和电容的大小,从而减少系统的体积。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开关稳压电源有多种类型,其中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由于具有线路简单,所需要的元器件少,能够提供多路隔离输出等优点。开关电源是通过开关管关断和导通实现电压和电流变换的装置,亦称无工频变压器的电源,利用体积很小的高频变压器来实现电压变化及电网隔离。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优点,代表着当今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导产品。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开关电源逐渐向集成化方向发展,趋于小型化和模块化。反激变压器的设计是一个难点,其往往导致电源设计周期延长。随着PI公司生产的以TOPSwitch为代表的新一代单片开关电源的问世,以上诸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应用TOPSwitch-HX 设计开关电源,不仅器件更少,结构更简单,发热量更少,工作更可靠,采用该系列芯片已成为一种高效的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方案。1977年国外首先研制成脉宽调制(PWM)控制器集成电路,美国Motorola公司、Silicon General公司、Unitrode公司等相继推出一系列PWM芯片。近些年来,国外研制出开关频率达1MHz的高速PWM、PFM芯片。第二个方向是实现中、小功率开关电源单片集成化。1994年,美国电源集成公司(Power Integrations)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三端隔离式PWM型单片开关电源,其属于AC/DC电源变换器。之后相继推出TOPSwitch、TOPSwitch-II、TOPSwitch-Fx、TOPSwitch-GX、PeakSwitch、LinkSwitch等系列产品。意-法半导体公司最近也开发出VIPer100、VIPer100A、VIPer100B等中、小功率单片电源系列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和成果形式: 1.复习、自学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的仿真等方面有关书籍,理解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如Pspice、Saber等。 2.重点学习Buck-Boost型功率变换器与反激式功率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与实现,控制电路的稳定性设计等。

反激变换器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课程实习报告 班级:电气10-3班 学号: 10053303 姓名:李乐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原理 四、课程设计的思路及参数计算 五、电路的布局与布线 六、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七、课程设计总结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熟悉Power MosFET的使用; (2)熟悉磁性材料、磁性元件及其在电力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3)增强设计、制作和调试电力电子电路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本课程设计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元器件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功率的反击式开关电源。 电源输入电压:220V 电源输出电压电流:12V/1.5A 电路板:万用板手焊。 三、课程设计原理 1、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有三大应用领域: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和电源。在各种用电设备中,电源是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影响着整台设备的性能。电源可以分为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两大类。 线性电源是把直流电压变换为低于输入的直流电压,其工作原理是在输入与输出之间串联一个可变电阻(功率晶体管),让功率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模式,用线性器件控制其“阻值”的大小,实现稳定的输出,电路简单,但效率低。通常用于低于10W的电路中。通常使用的7805、7815等就属于线性电源。 开关电源是让功率晶体管工作在导通和关断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中,加在功率晶体管上的伏-安乘积是很小的(在导通时,电压低,电流大;关断时,电压高,电流小),所以开关电源具有能耗小、效率高、稳压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等突出优点,在通讯设备、仪器仪表、数码影音、家用电器等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反激式功率变换器是开关电源中的一种,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开关电源。 2、基本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 基本反激变换器如图1所示。假设变压器和其他元件均为理想元器件,稳态工作下。

反激电路建模

基于TOPSwitChⅡ的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建模及动 态分析 O 引言 开关电源以其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以电子汁算机为主导的各种终端设备、通信设备中,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开关电源性能的优劣也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开关稳压电源有多种类型,其中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由于线路简单,所需要的元器件少,而受到重视。为使开关电源具有更好的动态稳定性,本文首先将开关电源从功能和结构上分成3个部分,求出各部分的内部参数,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动态小信号平均模型的基本原理求得各部份的传递函数,最后对3个部分传递函数组成的一个整体闭环系统进行分析,以求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1 系统模型的建立 图1为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控制系统的结构图,由3个重要部分组成,即调节器、开关器件和高额变压器。其中凋节器为TL431,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和摩托罗拉公司生产;开关器件为TOP227,由Power Integrations(简称PI)公司于1994年推出的TOPswitchⅡ系列芯片。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输出电压的取样(取样系数为α)反馈给调节器的一个输入端与另一输入端的给定信号Ug(TL431内部的电源提供,其大小为2.5V)进行比较,输出为电流Ic;Ic控制开关器件的占空比;高频变压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组成的一个整体,把原边的能量转换到副边输出。各种因素的变化最终导致电源的输出量发生变化,通过调节器使得输出趋于稳定。

要对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必须对每个环节建立明确的数学描述,即给出它们具体的传递函数。在建模的过程中,运用动态小信号平均模型的基本原理,分别对3部分模型进行推导。 1.1 调节器部分 调节器部分是以TL43l为主要器件构成的电路,在模型推导的过程中,结合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元器件在实际模型中的功能将电路简化,最后对最简化的电路图进行建模。 图2为TL431及外围元器件构成的电路图(虚线框内为TL431的内部结构图),可以简化为图3。具体的简化步骤及原理如下:TI431内部电路中三极管的作用是使误差放大器的输出反相,所以图3中采用反向运放,等效替代TL431内部特性。二极管VO是为了防此K-A间电源极性接反而损坏芯片,起保护作用,建模时可忽略,而f-g导线本质上给芯片提供工作电压,建模时也可以忽略。由R1、R2和电源Ui组成的网络,由戴维南等效电路可汁算出Req和Ui′的值。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方案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反激式变压器是反激开关电源的核心,它决定了反激变换器一系列的重要参数,如占空比D ,最大峰值电流,设计反激式变压器,就是要让反激式开关电源工作在一个合理的工作点上。这样可以让其的发热尽量小,对器件的磨损也尽量小。同样的芯片,同样的磁芯,若是变压器设计不合理,则整个开关电源的性能会有很大下降,如损耗会加大,最大输出功率也会有下降,下面我系统的说一下我设计变压器的方法。 设计变压器,就是要先选定一个工作点,在这个工作点上算,这个是最苛刻的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最低的交流输入电压,对应于最大的输出功率。下面我就来算了一个输入85V 到265V ,输出5V ,2A 的电源,开关频率是100KHZ 。 第一步,选定原边感应电压V OR 这个值是由自己来设定的,这个值就决定了电源的占空比。可能朋友们不理解什么是原边感应电压,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从下面图一所示的例子谈起,慢慢的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下面分析一下一个工作周期的工作情况,当开关管开通的时候,原边相当于一个电感,电感两端加上电压,其电流值不会突变,而线性的上升,有公式上升了的电流: I 升=V S *Ton/L 这三项分别是原边输入电压、开关开通时间和原边电感量.在开关管关断的时候,原边电感放电,电感电流又会下降,同样要尊守上面的公式定律,此时有下降了的电流: I降=V OR *T OFF /L 这三项分别是原边感应电压(即放电电压)、开关管关断时间和电感量.在经过一个周期后,原边电感电流会回到原来的值,不可能会变,所以,有: V S *T ON /L=V OR *T OFF /L 即上升了的等于下降了的,懂吗?好懂吧!上式中可以用D来代替T ON ,用(1-D)来代替T OFF 。移项可得: 图一

(整理)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原理.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原理 (Flyback Transformer Design Theory) 第一节. 概述. 反激式(Flyback)转换器又称单端反激式或"Buck-Boost"转换器.因其输出端在原边绕组断开电源时获得能量故而得名.离线型反激式转换器原理图如图. 一、反激式转换器的优点有: 1. 电路简单,能高效提供多路直流输出,因此适合多组输出要求. 2. 转换效率高,损失小. 3. 变压器匝数比值较小. 4. 输入电压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时,仍可有较稳定的输出,目前已可实现交流输入在 85~265V间.无需切换而达到稳定输出的要求. 二、反激式转换器的缺点有: 1. 输出电压中存在较大的纹波,负载调整精度不高,因此输出功率受到限制,通常应用于150W以下. 2. 转换变压器在电流连续(CCM)模式下工作时,有较大的直流分量,易导致磁芯饱和,所以必须在磁路中加入气隙,从而造成变压器体积变大. 3. 变压器有直流电流成份,且同时会工作于CCM / DCM两种模式,故变压器在设计时较困难,反复调整次数较顺向式多,迭代过程较复杂. 第二节. 工作原理 在图1所示隔离反驰式转换器(The isolated flyback converter)中, 变压器" T "有隔离与扼流之双重作用.因此" T "又称为Transformer- choke.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开关晶体管 Tr ton时,变压器初级Np有电流 Ip,并将能量储存于其中(E = LpIp / 2).由于Np与Ns极性相反,此时二极管D反向偏压而截止,无能量传送到负载.当开关Tr off 时,由楞次定律 : (e = -N△Φ/△T)可知,变压器原边绕组将产生一反向电势,此时二极管D正向导通,负载有电流IL流通.反激式转换器之稳态波形如图2. 由图可知,导通时间 ton的大小将决定Ip、Vce的幅值: Vce max = VIN / 1-Dmax VIN: 输入直流电压 ; Dmax : 最大工作周期 Dmax = ton / T 由此可知,想要得到低的集电极电压,必须保持低的Dmax,也就是Dmax<0.5,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取Dmax = 0.4,以限制Vcemax ≦ 2.2VIN. 开关管Tr on时的集电极工作电流Ie,也就是原边峰值电流Ip 为: Ic = Ip = IL / n. 因IL = Io,故当Io一定时,匝比 n的大小即决定了Ic 的大小,上式是按功率守恒原则,原副边安匝数相等 NpIp = NsIs而导出. Ip 亦可用下列方法表示: Ic = Ip = 2Po / (η*VIN*Dmax) η: 转换器的效率 公式导出如下: 输出功率 : Po = LIp2η / 2T

反激变换器建模Matlab仿真

前言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对理想的CCM模式下的反激式变换器进行闭环补偿设计,并观察验证补偿结果。主要分两部分进行论述,一部分是利用小信号建模法建模并计算出相应的传递函数,并由反激变换器的CCM的工作条件算出一组参数。第二部分是通过matlab对其开环特性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补偿方法,并通过simulink进行仿真观察验证。 1 反击变换器的现状 反激式(Flyback)变压器,或称转换器、变换器。因其输出端在原边绕组断开电源时获得能量故而得名。 反激式变压器的优点有: 1.电路简单,能高效提供多路直流输出,因此适合多组输出要求. 2.转换效率高,损失小. 3.变压器匝数比值较小. 4.输入电压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时,仍可有较稳定的输出,目前已可实现 交流输入在 85~265V间.无需切换而达到稳定输出的要求. 反激式变压器的缺点有: 1.输出电压中存在较大的纹波,负载调整精度不高,因此输出功率受到限 制,通常应用于150W以下. 2.转换变压器在电流连续(CCM)模式下工作时,有较大的直流分量,易导致 磁芯饱和,所以必须在磁路中加入气隙,从而造成变压器体积变大. 3.变压器有直流电流成份,且同时会工作于CCM / DCM两种模式,故变压器 在设计时较困难,反复调整次数较顺向式多,迭代过程较复杂. 由于两种模式的仿真较复杂,本文只对CCM模式下的反激变换器进行仿真和讨论。

2 CCM 模式下反激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传递函数的计算 CCM 模式是指,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变压器在一个周期结束时仍有部分的存储能量。而这也是CCM 模式下讨论其工作原理和计算传递函数的基础。 CCM 模式下,反激式变换器有两个工作状态,一个是开关Q 导通,另一个是开关Q 断开,如图2.1所示。 V(t) V g D 开关Q 断开V g D 开关Q 导通 图2.1 CCM 模式下反击变换器的两个工作状态 当开关Q 断开时有方程组: ???????+=+-=+=])(,[),()(])(,[,)()(])(,[),()(s s s T L g T c T g L t d t t t i t i t d t t R t v t i t d t t t v t v 当开关Q 导通时有方程组: ?????????++=++-=++-=],)([,0)(],)([,)()()(],)([,)()(s s g s s L c s s L T t T t d t t i T t T t d t R t v n t i t i T t T t d t n t v t v 在周期平均法的基础上,通过在变换器静态工作点附近引入低频小信号扰动,

2019年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大全

2019年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大全

前言 对一般变压器而言,原边绕组的电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负载电流分量,它 的大小与副边负载有关;当副边电流加大时,原边负载电流分量也增加,以抵消 副边电流的作用。另一部分是励磁电流分量,主要产生主磁通,在空载运行和负 载运行时,该励磁分量均不变化。 励磁电流分量就如同抽水泵中必须保持有适量的水一样,若抽水泵中无水,它就无法产生真空效应,大气压就无法将水压上来,水泵就无法正常工作;只有给水泵中加适量的水,让水泵排空,才可正常抽水。在整个抽水过程中,水 泵中保持的水量又是不变的。这就是,励磁电流在变压器中必须存在,并且在整 个工作过程中保持恒定。 正激式变压器和上述基本一样,初级绕组的电流也由励磁电流和负载电 流两部分组成;在初级绕组有电流的同时,次级绕组也有电流,初级负载电流分 量去平衡次级电流,激励电流分量会使磁芯沿磁滞回线移动。而初次级负载安匝 数相互抵消,它们不会使磁芯沿磁滞回线来回移动,而励磁电流占初级总电流很 小一部分,一般不大于总电流10%,因此不会造成磁芯饱和。 反激式变换器和以上所述大不相同,反激式变换器工作过程分两步:第一:开关管导通,母线通过初级绕组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存储起来; 第二:开关管关断,存储的磁能通过次级绕组给电容充电,同时给负载供电。

可见,反激式变换器开关管导通时,次级绕组均没构成回路,整个变压 器如同仅有一个初级绕组的带磁芯的电感器一样,此时仅有初级电流,转换器没 有次级安匝数去抵消它。初级的全部电流用于磁芯沿磁滞回线移动,实现电能向 磁能的转换;这种情况极易使磁芯饱和。 磁芯饱和时,很短的时间内极易使开关管损坏。因为当磁芯饱和时,磁 感应强度基本不变,dB/dt近似为零,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将不会产生自感电动 势去抵消母线电压,初级绕组线圈的电阻很小,这样母线电压将几乎全部加在开 关管上,开关管会瞬时损坏。 由上边分析可知,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前提下, 首要解决的是磁芯饱和问题。 如何解决磁芯饱和问题?磁场能量存于何处?将在下一篇文章:反激式开关电源 变压器设计的思考二中讨论。 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思考二---气隙的作用 “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思考一”文中,分析了反激式变换器的特殊性防止磁 芯和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防止磁芯的饱和呢?大家知道增加气隙可在相同ΔB的情况下,ΔIW的变化范围扩大许多,为什么气隙有此作用呢? 由全电流定律可知:

单管反激式直流变换器研究开题报告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系:电气系专业班级:11级电气1班 姓名 曾俊杰 学号 1102101042 指导 教师 王国玲 职称 学历 副教授 课题名称 单管反激式直流变换器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类型(划√) 工程设计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 其他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高效反激式开关电源以其电路抗干扰、高效、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许多优点,特别适合小功率的电源以及各种电源适配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工作在高频的开关电源己经广泛应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各个领域。开关电源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能量处理将输入能量变化为所需要的能量输出,通常的形式是产生一个符合要求的输出电压,这个输出电压的值不能受输入电压或者负载电流的影响。 意义:在开关电源设计初期,采用的都是分立元件,集成度很低,大部分电路只能在PCB 版上实现,极大的限制了小型化实现的可能。而且大量器件暴露在外,也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体积,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高工作频率能够减小外围电感和电容的大小,从而减少系统的体积。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开关稳压电源有多种类型,其中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由于具有线路简单,所需要的元器件少,能够提供多路隔离输出等优点。开关电源是通过开关管关断和导通实现电压和电流变换的装置,亦称无工频变压器的电源,利用体积很小的高频变压器来实现电压变化及电网隔离。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优点,代表着当今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导产品。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开关电源逐渐向集成化方向发展,趋于小型化和模块化。反激变压器的设计是一个难点,其往往导致电源设计周期延长。随着PI公司生产的以TOPSwitch为代表的新一代单片开关电源的问世,以上诸多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应用TOPSwitch-HX 设计开关电源,不仅器件更少,结构更简单,发热量更少,工作更可靠,采用该系列芯片已成为一种高效的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方案。1977年国外首先研制成脉宽调制(PWM)控制器集成电路,美国Motorola 公司、Silicon General 公司、Unitrode 公司等相继推出一系列PWM 芯片。近些年来,国外研制出开关频率达1MHz 的高速PWM、PFM 芯片。第二个方向是实现中、小功率开关电源单片集成化。1994 年,美国电源集成公司(Power Integrations)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三端隔离式PWM型单片开关电源,其属于AC/DC电源变换器。之后相继推出TOPSwitch、TOPSwitch-II、TOPSwitch-Fx、TOPSwitch-GX、PeakSwitch、LinkSwitch 等系列产品。意-法半导体公司最近也开发出VIPer100、VIPer100A、VIPer100B 等中、小功率单片电源系列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和成果形式: 1.复习、自学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的仿真等方面有关书籍,理解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如Pspice、Saber等。 2.重点学习Buck-Boost型功率变换器与反激式功率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与实现,控制电路的稳定性设计等。

基于UC2844的单端反激电源原理及波形

单端反激拓扑的基本电路 单端反激拓扑的基本电路 (b)为Q1电流,(c)为次级整流二极管电流,(d)为Q1的Vce电压工作原理如下:当Q1导通时,所有的次级侧整流二极管都反向截止,输出电容(Co、C1)给负载供电。T1相当于一个纯电感,流过Np的电流线性上升,达到峰值Ip。当Q1关断时,所有绕组电压反向,次级侧整流二极管导通,同时初级侧线圈储存的能量传递到次级,提供负载电流,同时给输出电容充电。若次级侧电流在下一周期Q1导通前下降到零,则电路工作于断续模式(DCM),波形如上图(b)(c)(d),反之则处于连续模式(CCM)

电流模式控制芯片UC2844/3844内部框图如下 工作时序图如下

开关电源启动时输出时序不正确的案例: 电动汽车驱动板有两路开关电源,如下图 开关电源1的UC2844启动电路,其输出包含VDD5 开关电源2的UC2844启动电路,其输出包含+5V电路 尽管两路开关电源的启动电路中电容都是200uF,充电电阻是30kΩ,但由于开关电源2中D26的存在,使得开关电源2充电快,先开始工作,导致光耦U24的副边电源+5V比原边电源先建立。

当光耦U24的副边电源比原边电源先建立时,光耦会输出负压(V out+相对于V out-的电压),如下图。 CH1:VDD5电压CH2:+5V电压CH3:U31 pin6CH4:U31 Pin7 光耦的负压会让运放U20输出一段600mV的负压,如下图 U20 Pin1电压 这段负压输入到控制板的比较器U5反向输入端,此时GENERATRIX信号的电压为-470mV,这个电压已经超过了比较器允许的最大负压(器件资料规定输入负压不得大于0.3V),在环境温度超过73℃时,-470mV 的电压会导致比较器U5输出异常。

反激变换器小信号模型Gvd(s)推导__1210

一、反激变换器小信号模型的推导 1.1 DCM 1.1.1 DCM buck-boost 小信号模型的推导 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推导DCM buck-boost 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如下: +-v in (t)v o (t)一般开关网络 图1 1理想Buck-Boost 变换器开关网络 1231d d d ++= (1) 首先,定义开关网络的端口变量1122,,,v i v i ,建立开关周期平均值 1 1 2 2 ,,,s s s s T T T T v i v i 之间的关系: 11()s g T g pk s s v t v i d T d T L L <>= = (2) 根据工作模态:113()()()0s s s L T g T T v t d v t d v t d <>=<>+<>+ (3) []1 1 ()()()s s s t T t T L T L s t t s s s di L v t v d L d i t T i t T T d T τττ++<>= = =+-? ? (4) DCM 下,()()0s i t T i t +==,所以()0s L T v t <>=,结合(3)式: 11()()0s s g T T d v t d v t <>+<>= (5) 21()(t)=-(t)()s s g T T v t d d v t <><> (6) 根据工作模态:1123()()0()(()())()()s s s s T g T T g T v t d t d t v t v t d t v t <>=+<>-<>+<>(7) 消去上式的2d 和3d 得:1()()s s T g T v t v t <>=<> (8) 根据工作模态:2123()()(()())()0(()) s s s s T g T T g T v t d t v t v t d t d v t <>=<>-<>++-<>

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思考(一到五)

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思考一 对一般变压器而言,原边绕组的电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负载电流分量,它的大小与副边负载有关;当副边电流加大时,原边负载电流分量也增加,以抵消副边电流的作用。另一部分是励磁电流分量,主要产生主磁通,在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时,该励磁分量均不变化。 励磁电流分量就如同抽水泵中必须保持有适量的水一样,若抽水泵中无水,它就无法产生真空效应,大气压就无法将水压上来,水泵就无法正常工作;只有给水泵中加适量的水,让水泵排空,才可正常抽水。在整个抽水过程中,水泵中保持的水量又是不变的。这就是,励磁电流在变压器中必须存在,并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保持恒定。 正激式变压器和上述基本一样,初级绕组的电流也由励磁电流和负载电流两部分组成;在初级绕组有电流的同时,次级绕组也有电流,初级负载电流分量去平衡次级电流,激励电流分量会使磁芯沿磁滞回线移动。而初次级负载安匝数相互抵消,它们不会使磁芯沿磁滞回线来回移动,而励磁电流占初级总电流很小一部分,一般不大于总电流10%,因此不会造成磁芯饱和。 反激式变换器和以上所述大不相同,反激式变换器工作过程分两步: 第一:开关管导通,母线通过初级绕组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存储起来; 第二:开关管关断,存储的磁能通过次级绕组给电容充电,同时给负载供电。 可见,反激式变换器开关管导通时,次级绕组均没构成回路,整个变压器如同仅有一个初级绕组的带磁芯的电感器一样,此时仅有初级电流,转换器没有次级安匝数去抵消它。初级的全部电流用于磁芯沿磁滞回线移动,实现电能向磁能的转换;这种情况极易使磁芯饱和。 磁芯饱和时,很短的时间内极易使开关管损坏。因为当磁芯饱和时,磁感应强度基本不变,dB/dt近似为零,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将不会产生自感电动势去抵消母线电压,初级绕组线圈的电阻很小,这样母线电压将几乎全部加在开关管上,开关管会瞬时损坏。 由上边分析可知,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前提下,首要解决的是磁芯饱和问题。 如何解决磁芯饱和问题?磁场能量存于何处?将在下一篇文章: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的思考二中讨论。 关键词:开关电源反激式磁芯饱和 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思考二 “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思考一”文中,分析了反激式变换器的特殊性防止磁芯和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防止磁芯的饱和呢?大家知道增加气隙可在相同ΔB的情况下,ΔIW的变化范围扩大许多,为什么气隙有此作用呢?由全电流定律可知: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主电路设计

摘要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 和MOSFET构成。 本设计在大量前人设计开关电源的的基础上,以反激式电路的框架,用TOP244Y 构成12V、2.5A开关电源模块,通过整流桥输出到高频变压器一次侧,在二次侧经次级整流滤波输出。输出电压经采样与TL431稳压管内部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经过线性光偶合器PC817改变TOP244Y的占空比,从而使电路能直流稳压输出。 关键词开关电源;脉冲宽度调制控制;高频变压器;TOP244Y ABSTRACT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s the use of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ntrol switching transistor turn-on and turn-off time ratio of the output voltage to maintain a stable power suppl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generally by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control,IC and MOSFET form. The design of a large number of predecessors in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sign based on the flyback circuit to the framework, using TOP244Y constitute a 12V, 2.5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module, through the rectifier bridge output to high-frequency transformer primary side, the secondary side by the time level rectifier output. TL431 by sampling the output voltage regulator with an internal reference voltage comparison, after a linear optical coupler PC817 change TOP244Y duty cycle, so the circuit can be DC regulated output. Keyword Switching Power Supply;PWM Control;high frequency transformer;TOP244Y 目录 前言 (3) 1.反激式PWM高频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4)

反激式变压器的设计

反激式变压器的设计 反激式变压器的工作与正激式变压器不同。正激式变压器两边的绕组是同时流过电流的,而反激式变压器先是通过一次绕组把能量存储在磁心材料中,一次侧关断后再把能量传到二次回路。因此,典型的变压器阻抗折算和一次、二次绕组匝数比关系不能在这里直接使用。这里的主要物理量是电压、时间、能量。 在进行设计时,在黑箱估计阶段,应先估计出电流的峰值。磁心尺寸和磁心材料也要选好。这时,为了变压器能可靠工作,就需要有气隙。 刚开始,在开关管导通时把一次绕组看作是一个电感器件,并满足式(24)。 (24) 把 Lpri移到左边,用Ton=Dmax/f 代到上式中,用已知的电源工作参数,通过式(25) 就可以算出一次最大电感 ——最大占空比(通常为50%或0.5)。 (25) 这个电感值是在输入最小工作电压时,电源输出仍能达到额定输出电压所允许选择的最大电感值。 在开关管导通的每个周期中,存储在磁心的能量为: (26) 要验证变压器最大连续输出的功率能否满足负载所需的最大功率,可以使用下式: (27)

所有磁心工作在单象限的场合,都要加气隙。气隙的长度(cm)可以用下式近似(CGS制(美 国)): (28a) 式中Ac——有效磁心面积,单位为; Bmax——最大磁通密度,单位为G(Wb/cm )。 在MKS系统(欧洲)中气隙的长度(m)为 (28b) 式中Ac——有效磁心面积,单位为; Bmax——最大磁通密度,单位为T(Wb/m )。 这只是估算的气隙长度,设计者应该选择具有最接近气隙长度的标准磁心型号。 磁心制造厂商为气隙长度提供了一个A L的参数。这参数是电感磁心绕上1000 匝后的数据(美 国)。根据设计好的电感值,绕线的匝数可以用式(29)计算确定。 (29) 式中 Lpri——一次电感量,单位为mH。 如果有些特殊的带有气隙的磁心材料没有提供A L。的值,可以使用式(30)。注意不要混淆CGS和MKS两种单位制(G和cm与T和m)。 (30)

DCDC直流变换器

第一章绪论 本章介绍了双向DC/DC变换器(Bi-directionalDC/DCConverter,BDC)的基本原理概述、研究背景和应用前景,并指出了目前双向直流变换器在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双向DC/DC变换器概述 所谓双向DC/DC变换器就是在保持输入、输出电压极性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具体需要改变电流的方向,实现双象限运行的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相比于我们所熟悉的单向DC/DC变换器实现了能量的双向传输。实际上,要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也可以通过将两台单向DC/DC变换器反并联连接,由于单向变换器主功率传输通路上一般都需要二极管,因此单个变换器能量的流通方向仍是单向的,且这样的连接方式会使系统体积和重量庞大,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一台变换器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BDC就是通过将单向开关和二极管改为双向开关,再加上合理的控制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双向直流变换器的研究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人造卫星太阳能电源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很大,美国学者提出了用双向Buck/Boost直流变换器来代替原有的充、放电器,从而实现汇流条电压的稳定。之后,发表了大量文章对人造卫星应用蓄电池调节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应用到了实体中。 1994年,香港大学陈清泉教授将双向直流变换器应用到了电动车上,同年,等教授研制成功了用20kW水冷式双向直流变换器应用到电动车驱动,由于双向直流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电压极性相反,不适合于电动车,所以他提出了一种Buck-Boost级联型双向直流变换器,其输入输出的负端共用。1998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李泽元教授开始研究双向直流变换器在燃料电池上的配套应用。可见,航天电源和电动车辆的技术更新对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发展应用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而开关直流变换器技术为双向DC/DC变换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论文,总结出了不隔离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他是在单管直流变换器的开关管上反并联二极管,在二极管上反并联开关管,从而构成四种不隔离的双向直流变换器:Buck-Boost、Buck/Boost、Cuk和Sepi-Zeta双向直流变换器。 隔离式双向直流变换器有正激、反激、推挽和桥式等拓扑结构。 反激式变换器是基于Buck/Boost直流变换器设计的,电路结构对称,相比之下更易于构成双向直流变换器。但普通的反激式变换器容易产生电压尖峰和振荡,2001年陈刚博士提出了有源嵌位双向反激式直流变换器,有效的消除了电压尖峰和振荡,并且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减少了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 推挽式变换器也具有对称的电路结构,且结构简单,但存在变压器的偏磁和漏感,从而限制了变换器的应用。所以有学者提出,在输入输出电压相差较大的场合,可以应用由推挽变换器和半桥变换器组成的混合式变换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