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的诞生

社会学的诞生

社会学的诞生
社会学的诞生

社会学的诞生

社会学诞生于法国,从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起,法国的经济和生产虽有一定

的发展,但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复辟与反复辟、帝制与共和的争斗、对外的战争反复

延续达一百多年,其中还交叉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整个法国长期在动乱中,

人心思安,急剧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以及要求民主的愿望,都需要比较稳定的环境

,人们要求尽快建立新的秩序。

从十九世纪一开始,有许多思想家为改革社会设计各种处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既指

出社会的病态,又提出各自济世的策略计划,在法国各阶级阶层中引起不同的反响。就

是在这样的时候,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1479007.html,te,1798~1857),来到圣西门(Saint Sim

on,1760~1825)这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身边,从1818~1824年(即二十岁到二十六

岁)间以弟子身份,义务地作为圣西门的秘书。无疑地这个年轻人要受到老师一些影响

。但作为一个肯于独立思考的青年学者,师生之间终于发生分岐,不欢而散。

从二十四岁起,这位因参与学潮被巴黎理工技术学校(即后理工大学)开除,既无

学历又无学位职称的青年,在巴黎以为人补习数学维持生活,却在二十六岁时公开主办

“实证哲学讲座”,博识多才深受欢迎,听众之中不乏巴黎知名学者,他算得是一名自

学成才的人物。

但事情并不顺利,由于贫病交困、与妻子不和而精神分裂,1827年曾投河自杀。这

些不幸的生活经历,对他后期思想潜伏着巨大的影响。

“实证哲学讲座”在他身体及精神恢复正常后,又从1829年初开讲,历时近两年,

全部共七十二讲。讲完后以《实证哲学教程(或称讲义)》为题,从1830年开始出版第

一卷,因经济困难直到1842年其余五卷(共六卷)才陆续出齐。孔德系统地阐述了他的

哲学思想,开创了近现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证哲学派,还从开始随同圣西门共同提出

“物理社会学”的观点,到1839年第四卷中正式创用“社会学”这个名词,是《实证哲

学教程》中讲演次数仅次于数学的一门新创的科学。

但是,确切地说,社会学的正式出现早在1839年之前。当孔德1822年还在跟随圣西

门的时候,就在他青年时期的初期著作中提出了有关的思想,也就是在这期间因论文的

署名和内容等原因,开始和圣西门有了分歧,导致以后的分手。在1829年前后他自立门

户重新开始讲学时,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学说和理论。所以社会学实际创始的时间,应是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当然,在孔德的思想中不管他本人如何评说,都不可避免地含

有些圣西门的影响,但把曾经两人共同参与过的论点称之为“剽窃”,这种批评不仅不

公道,而且也有违学述继承发扬和相互引证的常规。从社会学的出现来说,只是因为生

活贫困,出版困难,他的讲演录拖延了十多年才陆续出齐,人们以文字为据,不免把社

会学的创立延后了十年。

这个时间表,一是校订一下学科诞生的时期,那时孔德正值而立之年,思想体系已

经形成,讲演公开进行,在欧洲有一定影响。二是澄清一下传闻的失误:由于孔德生前

有一段时间与马克思、恩格斯处在相同的时代,有些观点则相歧异,按照“非此即彼”

的模式,不免被认定有反马克思主义之嫌。其实,孔德曾长期为工人讲学,为提高工人

文化知识水平而努力不懈。他的学生和追随者在法国工人运动中也从事活动,在第一国

际遇到困难时他及时发表过同情支持的言论,以后还以“实证主义者协会”的名义加入

过第一国际。因名称不符工人组织的要求,在活动的方针路线上也有不同意见,不久就

退出了或说被开革了。孔德也批评资产阶级的贪婪,是造成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但仍

然像以后对待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样地对待了。

虽然在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全部出齐时,正值马克思流亡巴黎(1843年)正式

接触法国工人运动,但一般认为在孔德逝世约十年后,他的影响才引起了马恩的注意并

加以斥责,自是孔德及其学说都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不过从两种学说出现的时间

可以看出,彼此对社会的认识虽有分歧,但二十年代或三十年代的学说,与四十年代诞

生的马克思主义显然不可能有什么联系,认为一门先出现的学说会去反对一门还未诞生

的理论更是说不通了。

我自己曾经一再说过,他们的学说产生在相同的时代,而且思想来源也基本

相同,

如空想社会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还有进化论、民主政治思潮和科技发展的影

响等等,由于立场、观点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一在安定的伦敦,一在动乱的巴黎),自

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对社会的治理也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策略。这在多元化的

社会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只是在“非此即彼”的模式在苏联定型之后,学术与政治混

淆难分,实证主义哲学也好,社会学也好,都列入另册了。实践证明,这对理论或科学

的发展都只能产生消极的后果。

看来,很有必要对一个人及其学说死后的哀荣和生前的遭际区别对待;在特定情况

下对某个人的贬斥要作具体的分析。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红极一时,死后不久就没没

无闻;有的人生前坎坷,备受冷遇,死后则声名日盛,尽管褒贬不一,恰都表明其人其

学引人重视,孔德可称是这样的一种人。

他学生时期虽联颖好学,但因不满严厉的校规和虚伪的师道而遭开除。因在数学上

有较多的功力,自是即以为人补习数学为生,当他公开演讲实证主义哲学取得成功,成

为欧洲大陆以及英伦甚有影响的学者,仍未真正改变他的困境。他的母校巴黎理工大学

给他提供一个工作,不是请这位知名的学者思想家讲授哲学讲授理论,而是叫他当一名

数学课临时兼课教师,随后总算正式聘任,还是数学补习教师和新生入学考试的监考者

。不过,这份工作多少给他增加了收入,稍稍安定一点地度过了十年左右的时光。他的

学问和声望日高,受到的妒嫉排挤也日增,他希望能名实相符的从事自己的专业,成为

一名大学教授,尽管理工大学多次有名额可补,都遭那些未必比他高明的教授们所否决

。一代大师作为一名补习教师,还要经常受到那些以专家“自居”的所谓学者们的嘲讽

,接着干脆连新生入学的监考人和补习教师等职务也给撤销了。孔德的思想不合正统要

求,他自己也可能存在一些未能搞好人际关系的缺点,看来,嫉贤妒能并非中国的特产

,外国也是早已有之的。

孔德可谓身心交瘁了。虽然仍然还很忙碌,还坚持给巴黎工人开科普讲座,但已是

一个失业者,生活也难维持了。晚年常常依靠学生和朋友的资助。政局的动荡、贫困的

生活和婚姻爱情的折磨,使一个在科学上很有造诣的思想家,在他的学术生涯上明显地

发生了变化。大致在他将近“知命”之年的时候,他从坚持科学实证、反对神学的立场

上,转而宣扬人道教。

这位被正统学府和当权阶级怀疑为异端的学者,的确,他既指责过资产阶级,又长

期和工人群众保持着联系,又和第一国际有过接触,因而受到过资产阶级的卫道者们的

攻讦。在法国革命过程中不断反复出现的激烈的暴力斗争,使他从拥护共和、支持革命

逐步转为冷漠沉思,把精力投入哲学与科学的研究,相继出版了更多的著作。而在受尽

奚落排挤陷于贫困的凄凉老境之后,精神曾几度分裂,但他不是仇视人间,不是怨天尤

人,而是主张人人克制利己主义,发扬利他主义,主张人人相爱,提倡人道,要爱人类

,还主张各阶级之间要协调合作。……这些想法在动荡已久的法国以至欧洲,多少博得

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的支持,自然不免要受到激进者的非难,认为这是宣扬阶级

调和,分散了斗争力量,进而被斥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反动的教主,他的学说思想更

成为批判对象。

记得在1957年初,不少师友曾拟撰文纪念孔德。以后风云突变,我在开始批判时的

一篇文章中(参见《新建设》1957年8月号),对于这种矛盾丛生,左右都不逢源的现象

,不由地指出法国资产阶级对于一位被视为自己的“代言人”,竟听任其病贫交困,终

因癌症而悲怆逝去,实在是莫大的讽刺!而毕生为法国工人效过力的学者,却又被视为

工人阶级的敌人,坎坷际遇,实在堪怜!

如今,有可能较客观地综观其人其时其事。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评论,自然不宜代

替全面的评估;对于适应当时政治需要的斥责,也不宜作为对一个人的整个学说思想的

否定,更不能因某些或某一部分的差错,就把一个卓有成就的人都贬责了。

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但科学终究还有一定的客观准则。孔德的一位崇

敬者,在孔德濒临困境时资助过孔德的英国著名学者穆勒(John Mill,1806~1873),称

孔德是“欧洲的第一流思想家”。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埃尔伍德

(C.A.Ellwood,1873~1

946)认为“孔德在科学上的地位,犹如耶稣在基督教一样”。

穆勒大致表明了孔德当年欧洲学术思想界的一种看法,埃尔伍德则大致表明近代部

分社会学家的评价。作为现代的社会学工作者,既不必陶醉在这片褒词中,也要对相反

的评估抱持分析的态度。可以见到的是在他逝后既有知识分子也有工人群众参与葬礼,

在他生前虽受尽正统文人的嘲弄和执政者的歧视,死后却逐渐受到了文化界、思想理论

界的礼遇,塑像耸立在他终身潦倒的巴黎城中。在他逝世一百周年时,被誉为“世界文

化名人”,认为他提倡科学,提倡普及教育,主张人道、利他、爱人类等等,是对人类

文化的贡献。这顶桂冠恰是1957年出自信奉贬责之词的苏欧诸国。这也就为恢复其本来

面目提供了可能的趋势。虽然时间延迟了整整一个世纪,而在有的地方还要延迟更长的

时间。

后二十年代在苏联开始的权力斗争,导致了三十年代苏联政治上的残酷清洗,和思

想领域里个人迷信、教条主义的滋长。个人迷信愈膨胀,社会愈封闭;教条主义愈扩张

,思想愈僵化,伴随而来的是毒害人类知识文化的虚无主义。而且越出国界把这种病毒

广泛扩散,使许多国家遭到毒害:唯我正确的标尺、否定一切的癖好、断章取义的文风

、无休止的批判和斗争,既不能提高学术水平或丰富知识,更不能促进生产,毒害可谓

深矣!

社会学的思想渊源与孔德的实证理论

孔德离开人世已经一百四十多年了。他的“实证哲学”问世已过了一个半世纪。生

前坎坷,身后却得到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和一门科学创始者的殊荣。实证主义哲学在近

现代哲学中通过不同学者或学派的阐释还有一定影响,社会学则已传播全球。尽管和创

始时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后来的同行总会提到他。

也正因此,不免产生一些歧见。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出现,总是有一位或几位代表

人物,但代表人物并不是什么天才,很难认定学科就是他所创造。代表人物的值得称道

都是因为他能适应所处时代的需要,吸取当时生产、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知

果,经过综合提炼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认识,社会学自然也不会例外。孔德虽有才

干也很勤奋好学,如果离开了前人的学术成就是难以有所创造的。所以对于社会学的起

源,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一般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很早就有社会学,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那时起,就已开始

有了研究社会的思想。以此类推,我们中国早在先秦就有孔子、墨子、荀子等思想家,

都有论述社会的思想。特别是荀子,不妨说是位好“社会学家”,因为近现代社会学中

的有些观点,在他的书中都有涉及。这是一种说法吧。

另一种说法认为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在十七、十

八世纪已有很多思想家,如英国洛克(J.Locke,1632~1704)、霍布斯

(T.Hobbs,1588~1

679),法国的卢骚和蒲鲁东、圣西门等,德国的康德、黑格尔等学者们的著述中都有丰

富的社会思想,孔德不过是加以综合整理,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综合整理得不好,还有剽

窃之说,因此谈社会学的起源要从孔德之前的思想家算起。

看来,这些看法都如前面所说的,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与社会学有关的思想渊源

,但都是把社会思想史与社会学混同了。因为最先使用社会学这个学科名称的,是十九

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孔德和他的老师圣西门,但开始用的是“物理社会学”,到了1829年

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讲座”中正式使用“社会学”一词,并系统地论证了社会学这门

科学,提出了怎样研究这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界自然就把他作为这门学科最早的

代表了。

马克思没有用过社会学这个名词,而且由于当时第一国际的活动中,有孔德及其追

随者在工人中的影响,还曾严厉地指责过孔德。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中,无论从经院学

派角度或从激进思想传统,都把二者尖锐地对立起来。但也许正是通过相互的批评,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三十年代,有人从中窥探出一些相近或可以发生接触并进行研讨的

问题。尽管各自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哲学思想及方

法论的重要意义,却不能不予重视。所以在现代的社会学著作中,都有不同比重

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内容,相当多的西方社会学者也尊马克思为“社会学之父”,无论从

当代的冲突学派或从批评马克思思想的韦伯的社会学学说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影响

。中国大陆由于长期封闭,讯息受阻,不清楚这方面的动态。但这种动态无论在理论上

或实践上都值得重视。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也是东西方正在探讨的课题,笔者缺乏这方面的理论修养,

因此在这里只能谈谈孔德的一点简况。

孔德提倡实证主义,就是要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历史,研究人的思想认识,

研究人类社会,研究科学。所以他的《实证哲学讲座》七十二讲,除绪论性部分可算作

他的哲学论述,其他六十余讲则分论数学、天文、物理等直到社会学的建立。所谓《实

证哲学讲座》相当于一部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史,社会学在他看来就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他认为人类社会分为物质的、人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其中智力的发展有三个阶

段:第一个阶段是神学的,人们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靠上帝,为神的意志

所左右;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的,人类思想和社会变动的认识,摆脱了纯粹的自然状态

,能够自己思考一些问题,但没有科学的依据,主要靠形而上学、玄学的冥思苦想。只

有到了第三个阶段——实证的阶段,也就是科学的阶段——人类研究各种现象、思考各

种问题,都要靠精确的观察、假设、实验,需要有科学的根据。这是他对当年科学发展

状况作出的结论,也是用这种分析去抨击作为封建统治理论基础的神学及其所依附的教

会神权,这种三阶段论应用在政治上,实证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了。

孔德生活的时代,是多种科学发达和民主兴起的时代,科学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欧洲各国先后推动了产业革命;科学也揭露了封建神权的专横愚昧,在欧洲各国先

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孔德幸运地承继着文艺复兴以来丰富的科学文化积累的知识,

又亲历法国剧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资本主义体制虽然还未巩固地建立,但生产力

已然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一定的基础,民主民权的思想影响在扩大。法国资

已经占有相当的优势,封建势力尽管还在挣扎,并和国外的皇权勾结不断反扑,法国资

本主义制度实际上已在取代封建统治。法国正经历着一个新旧体制交替、旧的仍不甘心

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

在这种形势下,与资本主义共生的各种矛盾都已暴露出来,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社

会道德风尚呈现混乱,封建神权留下的愚昧和文化教育的落后,都阻碍了社会的进展。

曾经为资本主义催生的各种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分别承担着各自研究

的专门领域,面对着这么多的互相牵连的社会问题和亟待整顿的社会现象,需要有一门

新的科学来研究这个新出现的社会及其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孔德就是适应这样的需要,

依据科学的发展,论证了社会学出现的必要。

孔德认为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丰富的,但按照他的“三阶段论”中实证的程度把

科学发展的顺序大致归纳为六门;首先是数学,这是一门站在下列五门基本科学前列的

学科,也就是科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依次建立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

社会学。

这个次序表明了各门学科相互的关系,每门科学都依赖前列各学科取得的成果。由

此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科学就是社会学。不过他所称的社会学,涉及的范围很广,他虽然

主张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学,但仍有些社会哲学的论述。

孔德是实证哲学的开创者,他认为哲学是协调各门学科的学科,他的实证哲学就是

科学的综合,可以指导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都可以

运用他提出的思想和观察、实验、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也许因为他自己具有数

学的修养、对数学的重视,早就主张计量化的重要,认为可以从一门学科运用数学的程

度衡量其科学性。虽然他自己不及实践这个主张,但继他之后其他学者也有相似意见,

而近几十年来社会学以至整个社会科学这种发展趋势都很明显。社会学通过社会调查的

统计分析,更取得较大的成果。

孔德把社会学排列在后面,一方面是根据他的实证理论所认定的科学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如前所述是时代的需要,需要一门学科综合地研究和处理当时已出现和正在出现

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从孔德的生平经历,知道他从出生到逝世(1798~1857),都处在法国大革命巨大的

社会变动中。法国从1789年爆发的推翻封建的大革命,在内外封建势力勾结下有过多次

反复,发生过多次战争。资产阶级革命队伍自身也不断地分化,互相倾轧。刚站上统治

地位的资产阶级又残酷地剥削无产阶级,而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农民和城市市民之间也有

矛盾,可以设想社会是多么地不安定。直到孔德逝去,法国革命还在较量中。

孔德身历其境,尽管自己的生活穷愁潦倒,却不同意曾师事过的圣西门的一些空想

,要通过科学通过知识和理性来改变上述状况,用实证主义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针对

当时社会实际情况,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从两方面着手研究社会,这就是他的

两种理论:

一种是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的结构和社会的秩序;一种是社会动学,研究社会的变

迁和社会的进步。二者既有区别又互有联系,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不过分别从动态

静态来加以分析,然后综合加以调整。他深受进化论的影响,也勾划出社会结构的轮廓

,应该说他关于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尽管现今研究家庭问题的学者们很少有人提及,

实际上在我看来并未超越他的论点。特别令人惊异的是孔德自己是个婚姻家庭都很不幸

的人,也是没有处理好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社会单位的关系的人,也许正是从这种体验

中所以特别重视家庭吧!现在还不清楚孔德是否受过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我总感到他

研讨个人、家庭、社会以至变迁、进步等等,都似乎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至

大同这些中国的传统思想那么相近。即使二者没有关连,也正好说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

程中,既有不同,也总有相同相通之处。如今在整个世界都正在开放透明、相互关心之

际,这同与不同对社会学的理论与实际都不无意义。

如果再回头看看孔德生活的时代背景,按存在决定意识的精神,可以理解他为什么

会有那样想法。因为当时社会十分动乱,所以需要研究秩序,研究执行或稳定秩序的组

织结构,以便使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能安定,有秩序,消除造成混乱的因素。同时,在科

学技术的推动下,在进化思想的影响下,生产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却又存在那么多

混乱,政治纷争又那么剧烈,这就要研究发展进步的情况和规律。

但是,孔德虽然提倡科学,对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庞然大物,毕竟难以通过实证作

全面的考察;他认识到社会也是一个进化的有机体,虽与封建神权的僵化有所不同,却

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只是把出现不久但已问题不少的资本主义与已经或即将死亡的封建

社会相比;只是对新出现的巨大生产力惊羡,就把资本主义当作进步,认为应予肯定,

而对圣西门等思想家的批评,则视为是“否定性”的议论,已不合时宜。他虽然以科学

家自任,毕竟未能避免那个时代及其以前一些哲学家们的习性,不注重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角度观察社会。他又厌恶政治争夺和社会混乱,对阶级斗争自然不感兴趣,这在

当时就引致了实证主义者协会这个工人组织和第一国际的分歧,以后也就成为他留给社

会学这门学科和他自己都受到批评的缘由。

的确,在孔德生前还不及看到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理论,他一生都和工人保持着

密切联系,却还看不见走上历史舞台不算久的无产阶级的作用。那么怎样来维持社会秩

序,怎样推进社会进步呢?他除了寄望于一个有统治能力的政府主持公道,就是提倡科

学,发展教育,尊崇理性,把个人和家庭的素质提高,社会就可以有秩序地发展了。这

些看法在矛盾尖锐的阶级社会虽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但他重视教育,提高人的素质的

主张,已在一百多年的社会实践中,成为卓识远见。

以后,沿袭着他的传统的社会学,逐步转入实证经验的领域,但也有人却称之为历

史唯心主义,他所寄望的有力的统治者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能是资产阶级。孔德自己生前

或者没有考虑或者未加注意,他的眼界还局限在欧洲,所思考的依据似乎只限于法国。

不过,孔德对于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二者都不是。因

为在他的哲学里,一直回避本体论的争论,他觉得哲学这门学问从一开始至少经历了两

千多年,在这方面花的力气不小,而所得者很少,常不免陷于形而上学的空谈。

其脱离实际地重复着没完没了的争论,不如采取超然的态度,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做些

实际的事情,并取各家之长解决一些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这样调和、超然的主张,孔德

到了晚年自己也没有做到。故在马克思哲学建立以后受到批判,而在近代社会学界出现

过的忽视理论研究的倾向,除了有现实政治的原因,不妨说与早期的这段故事多少有些

关连。

在以上的叙述中,没有系统地介绍孔德的各种观点,只是想藉此说明一个人和他的

思想出现的情境,维护或批判最好能从当时的实际出发,特别是涉及到一个哲学流派、

一门科学和许多的人时更要作具体的分析,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显然都不免带有主观

的色彩。

孔德的思想也像其他思想家一样,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因为思想的形成不可能是

一锤定音的事情,早期的思想和后期的思想往往会有所不同。曾经出现过的一些争论,

恰恰是忽视了这种情况,“十年浩劫”中手持小红书打语录战,固然已成了令人啼笑皆

非的闹剧,这场经历确实值得记取。

对孔德来说,1830年法国革命出现的变化、封建王朝凶狠的反扑、资产阶级的反复

无常,还缺乏斗争经验的无产阶级受到无辜的损害,使他产生了厌恶政治的情绪,深感

科学、知识和教育的重要,继实证哲学讲座之后新开科普讲座,为提高工人的文化知识

,长期坚持讲课。虽然自己的生活相当艰困,但对社会的动荡,则更关心,思考的领域

也有所扩大。不过这位强调科学实证精神、哲学上主张超脱心物之争的学者,亲睹法国

生产、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却变坏,因此,考虑更多的是怎样用道德力量挽救社会危

机。现代不少地区在经济起飞后,也程度不同地出现道德水平下降的现象,这可能是过

渡性的情况,但有必要引起重视。孔德当年深感问题的重要,所以他的思想也由原先的

以实证精神指导的社会哲学转向道德哲学了,而且在社会学之上增添了伦理学。 1845年起,也许可以作为孔德的一个较为明显变化的时期。在此之前,他虽然已经

在法国以至欧洲各国成为知名的学者,但在就业上、生活上、婚姻家庭上连续受

和苦恼,法国政局的几度变化也使这个反对专制支持共和的学者失望。这个在青年时期

曾经有过精神分裂病史的人,忧时悲世不堪思想重负,旧病一再重发,总算先后好转。

1844年当他把为工人主办的科普讲座的讲稿出版,攻击他的主要是经院正统的文人们,

这和身后的批判恰成对照。他的生活作风可能给予正人君子们藉口,这使他在大学和科

研机构中难以立足。他仍然坚持讲学研究,直到1845年他所爱恋的女友病逝,这个打击

实在太大,思想心情都难承受。内外因素交集,使这位笃信科学的实证哲学家从失去支

撑过他的爱情的痛苦中,深感爱和感情的重要,主张普爱他人,反对利己自私,在他早

期提倡的秩序与进步之外,又增添了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秩序与进步的动力——爱

。这种被认为是超阶级的观点虽受到指责,爱仍然是科学、文化、艺术等重视的一个主

题。

从1848年起,孔德真正过着宗教僧侣式的生活,贫困也迫使他只能清贫度日,靠学

生们的资助,勉强维持温饱。此后虽然仍不断讲学著述,但已不是早年那个反对宗教坚

持科学实证的哲学家,而是一个宣扬利他、爱人、尊崇道德和感情的人道教的大主教了

从孔德的不足六十年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前后有很大的变化,他所创导的

实证哲学和社会学是他前期的贡献,其中一些有益的见解,事实上在后来的各种类型的

学者著作中,不管承认或不承认都可以看到他的一些影响。他从反对宗教变为鼓吹宗教

,难怪会受到谴责。但粗略考察一下他的遭际,对其思想感情发生的变化当能有所理解

。如果说有的人的思想是越来越走上进步,也有些人的思想则在倒退,前者的例子很多

,后者或者不妨以把社会学正式引入中国的严复先生为例。既要以其所处的时代、条件

来分析,也要了解各自主观上的原因,这样评估较符合实际,才可能从中吸取教训和教

益。孔德想超脱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或政治斗争侈谈道德、伦理以及文化教育,似乎近

于空想,但在革命成功取得政权之后,及时注意社会风尚,注意道德素质、文化

改进,就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了。即使在革命过程中,对于争取人心、团结群众……也有

积极的意义。

从社会学来说,孔德的经历和实证主义大致可以给人留下三个印象。

一、社会学是适应科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科学。

二、社会学是适应政治变革、生产技术和经济发达的需要而出现的科学。它产生于

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反封建、反神权、要科学、要民主的特性。也许正是因此,

孔德生前并未受到惊魂未定的资产阶级的理解。在他逝去相当一段时间后,在资本主义

社会也有不同的情况,在号称“民主”的一些国家得到较快发展,在法西斯和军国主义

的国家则不受欢迎。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后,由于历史的认识上的原因,也受到了误解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科学的进展,对社会学,现在无论在西方或东方,尽管还存在

不同的看法,然而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孔德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认识到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总要有一

段相对稳定时期,为求得新的发展、新的变革,要重视这种相对稳定,重视道德、教育

、社会风尚。孔德看不到法国革命经历长期的动乱换来了比有些国家较彻底的民主共和

,而对政治斗争的残酷表示厌恶,强调秩序和进步,晚年更强调利他爱人、反对利己自

私。这在当时自然是资产阶级的秩序和进步,但一概斥之为反动,既不符合社会发展形

态的原则,可以适当避免的或减轻的动乱能少一些也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现实和历史血

的教训,也证明人为的故意加剧动乱,只能破坏生产而不得人心。在批判一个人或一门

学说的时候,不要忘记从反面也可能吸取一些教益。因为不管是哪种形态的社会,特别

是取得政权之后,要维护政权、从事建设、发展生产,都需要秩序和进步,社会才能安

定团结,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如果说,社会学在社会主义国家终于都先后恢复重建,这

与它具有这种作用不无关系。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一向认为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一门学问,当突破了“非此即彼

”的思维模式,不再把人类共有的知识和智慧,无偿地或随意地划归给资本主义独占,

也就可以依据我们2.孔德和实证主义(参见教材第210、135页)

一般认为,实证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最初的一个流派,发端于对黑格尔纯思辨哲学的反叛。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开创。

孔德认为,人类的精神发展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神学-虚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追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终极原因,并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超自然的主体;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抽象阶段,在这一阶段,神学世界观被形而上学世界观取代,人们以抽象的“实体”概念来解释各种具体现象;第三阶段是科学- 实证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认识到人类精神的局限性和有限性,不再追求玄学的思维方式,立足于发现现象的实际关系和规律。孔德强调,他所处的时代正是需要实证精神的时代,人类必须从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于是,孔德一反人们习惯于“存在论”问题的思考和纯粹的逻辑推演及抽象的论证等传统思维模式,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借鉴过来,研究一切事物。把人类认识的对象限定在经验范围内或科学可以实证的范围内。在此前提下建构了他的哲学体系和社会学体系。

“实证”是实证主义的中心概念,也是实证方法的得以建立的基础。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实证”的这些特点是同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特点相对立的。它注重实际而否定抽象的思维。

3.迪尔凯姆和实证主义社会学(参见教材第212、89页)

迪尔凯姆(1858~1917年,一译涂尔干)是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 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1)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的决定因素。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他还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前者指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现象,亦称“团体意识”;后者是社会上一切组织和有形设置。迪尔凯姆注重研究前者。

(2)劳动分工论。社会秩序是迪尔凯姆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迪尔凯姆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的观点。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

但这要在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迁徙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分工制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能理论的先驱之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因,这对功能理论的完

善具有重要意义。

(3)自杀论。在《自杀论》一书中,迪尔凯姆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把自杀划分为 4种类型,即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迪尔凯姆总结其自杀研究,提出了三个命题:社会的人需要一个高于个人的社会目标;对这个目标所负的义务不至于使他失去自主;他的欲望应受到社会秩序给予的一定程度的限定。在自杀原因上,迪尔凯姆并不完全否定个人生理上的因素,但认为那是次要的,社会原因才是主要的。他认为,当一个社会不能提供上述三项条件时,一些心理上脆弱的个人就可能会自杀。

(4)宗教和知识社会学。迪尔凯姆宗教研究的对象是澳大利亚原始部落中的图腾崇拜,他的研究目的却是为了“理解现今的人”,为了说明宗教的社会功能,说明一种共同意识对于社会秩序建立的必要性。在解释宗教起源时,迪尔凯姆同时建立起他的知识社会学的思想。“团体意识”和“团体表象”既是他解释宗教起源的钥匙,也是他的知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一切感受来自个体经验,一切理性并非与生俱来的、超验的,而是属于“团体表象”,来自“团

体意识”,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

(5)学术贡献。迪尔凯姆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迪尔凯姆丰富、精深的社会学思想,对

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马克斯·韦伯(参见教材第212、91页)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年)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思想家,他对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宗教学都有广泛的兴趣。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等。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普通社会学》等。他的思想激起了强烈的影响,以至于70年代后重新掀起的“韦伯研

究热”久久不退。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儒教与道教》是其宗教社会学方面的代表作。在前者中,韦伯发现了宗教伦理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他以富兰克林对商人的告诫作为个案分析,从中找出了其内在的基督教精神。在后者中,韦伯所研究的课题是:儒家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提出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的问题。韦伯以较大的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之上的中国正

统文化-儒教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他将儒教与西方的清教作料较为透彻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

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这种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合法权力: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由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

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达伦多夫和科塞的冲突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内容摘要:达伦多夫和科塞是冲突理论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在功能主义风行美国之际为世人提供了观察社会现象和社会冲突的另一角度。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使得人们更能够从不同方面去看待冲突,加深对冲突的现实意义的理解。而且,达伦多夫和科塞也为现代冲突理论的出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冲突起源冲突形成冲突类型冲突功能

结构功能学派兴起、发展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战后的美国。当时美国迅速地转入为和平建设服务的国民经济轨道,一时国内欣欣向荣,社会和谐,民众生活稳定。在这种繁荣和谐的社会背景下,结构功能主义应运而生,并成为整个西方世界中的主流社会科学理论。但好景不长,西方进入六十年代,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此时,冲突论应运而生并开始活跃于学界,批判结构功能理论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整合的“太平盛世”,切中时弊,解释困扰人们的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1】

而在冲突理论当中,无疑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的观点就是冲突思想的根源。但真正建构了完整体系的冲突论并且能够将之发扬光大的就是达伦多夫和刘易斯·科塞了。他们两人的主张虽然不完全一致,但都在功能主义盛行的时候为世人和其他学者提供了另一种观察社会的角度,他们当之无愧是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

而两者的冲突论之间既有一定的区别,也同时包含一些联系。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为现代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区别

达伦多夫侧重于批判功能主义。他认为认为结构功能主义既无法检验,又不能用来说明现实社会,它所提供的仅仅是一个从未存在过的、将来也不可能存在的“乌托邦”。因此,他呼吁社会学家用怀疑精神去发现社会中呈现出来的令人困惑的问题,走出“乌托邦”幻境。他抽象地吸收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观点,结

合了韦伯的权威思想,构建出一种以“权威关系”为特征的辨证冲突理论。这种理论主要阐述了社会冲突的起源、形成以及其影响因素。

而科塞则不一样。科塞的冲突论并没有反对功能主义,相反,科塞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两者相结合的可能性。他一方面从结构功能论社会学家默顿那里长时间地接触到结构功能论的宣传,另一方面又受到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思想的影响,因此在这些基础上构建了他自己的冲突理论。科塞的冲突理论指出了冲突的根源,分析了社会冲突的若干重要类型以及其功能后果。

①达伦多夫和科塞对冲突起源的界定不一样。前者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结构,并且是由于这种结构导致了权威的分配不均而产生了冲突。而权力、权威的差别性分配就激化了“强制协作团体”各子群体之间的斗争。亦即,达伦多夫所谈的冲突是一元根源的,要改变这种冲突只有从社会结构下手。而科塞则认为“社会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2】也就是说,科塞认为社会冲突的起因包括物质性原因和非物质性原因两种,前者是指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后者则是指价值观的不一致。因此,科塞的冲突的根源是多元的。

②在明确了社会冲突的起源以后,达伦多夫和科塞所走的研究路线出现了分歧。

达伦多夫注重冲突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达伦多夫认为当群体从“准群体”向“显群体”转换时,冲突就真正形成了。因为,达伦多夫提出的“准群体”是指当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处于由人们所承担的角色决定而未被人的意识所察觉的利益阶段时的群体,而当那种由固定角色地位决定的客观利益变成显在的、为人所察知的时候,群体就变成了“显群体”。在“显群体”阶段,“准群体”时期潜在的利益要求就变成了明确地阐述出来的斗争纲领或意识形态。【3】亦即,冲突公开化了,形成了。然而,我却认为达伦多夫的论述缺乏妥当。因为,他并没有证明为何在“准群体”阶段的群体之间的对抗斗争不算是冲突。在我看来,即使利益没有被人们所意识到,但只有确确实实发生了冲突的形式,就应该看作是冲突的形成了。还有,科塞没有论述为何权威的争夺一定是一种零和模式,这让我比较感到难以理解。因为社会现实是十分复杂的,往往在两个极端点中间还存在着许多过渡状态,这不应该在理论研究中被忽视。再说,如果不谈这种现状也会使得理论缺乏了现实的基础,而显得没有解释力。

此外,达伦多夫还研究了冲突的两个特征——强度和烈度。强度指的是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卷入冲突的程度;烈度指的是斗争双方用以追求他们利益的手段。ⅰ.当强制协作团体的各个子群体之间存在着越多的利益对立时,冲突双方的不同层次的能量就可以汇聚在一起,从而加剧了冲突的强度;当权威分配和其他物质利益的相关程度越大,尤其是成正比的趋势越强,冲突的强度就会更大,因为这等于在权威以外的其他方面上扩大了冲突双方的差距和不平等;当社会流动程度越低,冲突强度就会更大,因为冲突双方的能量不能通过社会流动来宣泄和排解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必定会增加冲突的强度。ⅱ.当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是一种相对剥夺的时候,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情绪往往趋于激烈,于是就很有可能采取暴力来作为冲突的形式,亦即冲突的烈度会有所增加;类似

地,当冲突调节的方式选取得不妥,冲突就会一直酝酿、积累,最后会以暴力的形式爆发出来,于是冲突的烈度就达到了极限。一般而言,采取武力强制镇压的方式只会促进冲突烈度进一步发展,而采取协商、谈判等方式则能有效地降低暴力冲突出现的可能。

事实上,达伦多夫没有论述这两种特征之间的关系。但是,我认为不难看出强度与烈度往往成正相关关系。即,冲突双方所蕴涵的敌对情绪以及能量越强烈,冲突所采取的方式就越容易是暴力。同时,强度和烈度任一方的改变都可以影响另一方的程度。因此,我们在控制调节冲突的时候,假如对冲突强度(或烈度)的调控不容易实现,我们不妨从冲突的烈度下手,从而有效率地达成目标。

科塞与达伦多夫不一样,他着重针对冲突的类型和功能。他根据冲突起源的物质性原因和非物质性原因区分了社会冲突的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现实性冲突,指为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的对抗行为;另一种是非现实性冲突,指向冲突对象的发泄敌对情绪而不含有明确目的的行为(即一个人在不能发泄他对换真正敌对群体的不满时,把一个替代群体作为发泄不满的对象,这种冲突往往表现为找替罪羊)。这种区分能使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冲突的性质,从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实行社会控制。不过,在现实的冲突中往往同时具有目的性和情绪性两个特点,即上述的两种冲突常常互相交叉、互相混合,这就为冲突的认识和分析

增添了难度。除了这两种冲突类型以外,科塞还分析了如紧密关系中的冲突等若干种冲突类型。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内群体冲突和外群体冲突。前者是指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后者是指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科塞认为,内群体冲突的强度往往与群体成员的情感投入程度相关,且冲突的烈度一般比较高,因为群体的一些积极分子对内部异端分子的反抗情绪往往比群体外的敌对分子来得高,因此一旦出现冲突,采取的形式和手段都比较激烈。内群体冲突

在不涉及群体核心价值观念时有助于群体内部的凝聚和整合,有助于维持群体的生存、运作和发展,但是一旦冲突超出了限度,就很有可能伤害群体成员而导致群体解散。外群体冲突则不一样。科塞指出:“群体结构能够限制实际的、或预料的与外部冲突的激烈程度。”成员参与程度高的小战斗群体,一般使外部冲突更为激烈。这是因为规模小、关系密切的斗争群体无法应付内部冲突,因而就以排斥的方法惩罚内部持不同意见者,而且为了加强内部团结还要虚构内部敌人和外部敌人。只有不断地搜寻敌人,不断地与外部冲突,才能加强这种小群体的内部团结和生存【4】。外群体冲突认为外部冲突有助于明确群体间界限,加强群体内部的整合,使群体发展、壮大、坚强。

而科塞没有为我们明确地阐述内群体冲突和外群体冲突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以为这种关系应该是一种此强彼弱的关系。即,当群体的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比较严重的时候,它与外界群体的冲突(内部的冲突)往往不很激烈。因为一个群体无法保持高强度和高烈度的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如果勉强继续这种状况就很有可能使得群体以解散告终。所以,我认为可以通过转移成员的注意力和精力至外部其他群体中,从而增强外群体冲突的程度来降低群体内部的冲突程度以维持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科塞冲突理论的另一焦点就是社会冲突的功能后果,尤其是冲突的正功能。在这里面,科塞提出了一个十分有名的理论——“安全阀”理论。科塞认为,安全阀是社会冲突正功能中的重要层面。它将敌对情绪和敌对能量有效地释放出来,从而不会形成破坏力相对较强的冲突,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准确地说,就是安全阀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情绪和能量得以释放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冲突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不过,正如科塞所说,安全阀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它无法解决冲突的出现和形成而只能缓和其程度。所以,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起冲突的源头,社会就始终会潜藏着一定的隐患。

科塞关于冲突类型和功能的论述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人们、学者和政府对待冲突这一敏感话题提供了一个更合理、更科学的角度。但是,让我觉得遗憾的是科塞似乎并没有对阶级中冲突的情况作出详尽的论述。我认为,阶级间的冲突对于社会维持和变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忽视了对这方面的研究无疑会使理论产生了一定的缺失。

二. 联系

尽管达伦多夫和科塞的冲突理论迥然不同,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首先,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对功能主义的一种补充。对于达伦多夫,尽管他从功能主义的反方面来建构自己的社会学理论,但是只是想强调功能主义的片面性和充当普遍性理论的狂妄性而并非对功能主义的全面批判。而对于科塞,他很明显地运用了默顿的中层理论分析方法来研究冲突的功能。因此,两者共同为功能主义在变迁和冲突等的动态社会学方面的无力与苍白弥补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也纠正了一味讲整合、秩序与和谐的片面思想。所以我认为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对功能主义的一种补充。

其次,两者都认为冲突能够导致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强度能够引起根本性的社会变迁而冲突的烈度则能够引起突发性的社会变迁;对于科塞,他明确地表示现实性冲突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变迁,因为现实性冲突是针对特定的现实问题并怀有特定的目标的,通过冲突的实现就有可能改变社会的一些现状从而使得社会更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以防社会的僵化。

再次,虽然两者对于冲突根源是一元还是多元有分歧,但是对于冲突由社会结构所哺育这一点则是没有异议的。两者都表示冲突根源应该从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里面找。而要真正解决某一特定的冲突,也要通过改变一些社会事实来实现。

三. 整合

可以说,功能论与冲突论各自说明了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既提供了对社会的一定解释力,又遇到了社会复杂性的难题。而由于有了达伦多夫和科塞对社会学理论的建树,功能主义和冲突论逐渐融合成为了现代的冲突理论。

现代冲突理论研究冲突的起源与形成,也强调社会冲突的“正”功能,比功能主义更具有建设性。它认为冲突不仅导致了社会不和谐,它还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其兴趣在于冲突通过怎样的机制推动变革,阻止社会系统的僵化。现代冲突论在承认社会冲突的普遍性的同时,将社会和谐作为了研究落脚点,并建设性地认为社会冲突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是社会变迁的动力。稳定本身是个中性词,可能意味着良性的秩序,也可能意味着保守、滞后、不公平、酝酿着危机的秩序。表面的稳定可能在为激烈的社会动荡酝酿爆发力,良性、持续的政治发展才能为社会与政治稳定提供长治久安的活力。【5】

现代冲突理论的出现很有效地解决了达伦多夫和科塞关于冲突观点的区别,也很好地融合了两者的联系,它将两者的冲突思想的精华展现了出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1479007.html,/Articl论述题:

1. 比较并评述“结构功能论”与“符号互动论”在理论前提、方法论及研究取向上的不同特点

研究取向:结构功能论将个人行为视为组织、制度、结构制约下的必然产物,因而人成为被动者;而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组织、制度、结构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它们之所以影响人的行为,只是因为影响人们对所处情境的解释。行为最初是由个人控制、设计并赋予其意义的,人是主观能动的人。

理论前提及方法论:

方法论:结构功能论

方法论:符号互动论,核心是尊重经验世界的本来面目,回到经验世界中去,对社会现象作直接的、密切的考察,这种直接考察包括“探索”和“检查”两种方式。尽力把经验世界作为主义中心,从被研究者的立场上来了解社会现象。

2. 试评结构功能分析的“AGIL框架”及其理论功能(P.208)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浅谈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的浅谈 张成博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5090309407)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个体关系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人一学期的社会学通识课的理解上来看,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宏观现象的学科,社会是家庭的宏观体现,而家庭则是社会的微观本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促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说,这是一门在我看来意义重大的社会学分支。 下面就从家庭社会学的概况、热点研究课题和解决方向两个角度阐释我对该问题的初步理解。 家庭社会学的概况 (一)家庭的本质 关于家庭的本质理解,是在邓伟志所著的《家庭问题种种》一书中首先引起的,该书对家庭定义的表述是:按血缘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简而言之就是:血缘+经济=家庭。他认为,在血缘和经济两大因素中,经济的关系更为重要。在阶级社会中,不仅姻缘要服从经济,就是血缘关系的亲疏,也要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因此,他认为,家庭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我对这种观点持部分肯定的态度。首先,经济基础确实可以决定家庭中每个个体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乃至幸福指数,但血缘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在网上屡屡见到某位明星富翁因家庭问题产生心理疾病乃至自杀、犯罪等,而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虽然贫穷却生活的很快乐很满足。所以,对于家庭本质的理解我认为是结合了人口生产关系、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要素下构成的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

(二)家庭职能的概念 在《社会科学争鸣大系——社会学卷》中阐述道:家庭职能是指家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一般来讲,这样的职能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生育职能,这个是自从存在家庭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的职能;第二类是消费,这保证了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第三类就是派生职能,如宗教,这不是每个家庭必须具备的。首先就生育职能来讲,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传承的保证,同时也应该是家庭生活得以和睦美满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从这个职能中引申出的诸如“丁克”家庭、婚外生育等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同样是印证了微观家庭可以对宏观社会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也将在后面的热点问题中加以细究。而消费则更是如此,从个人家庭的消费可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当然,这也是间接反映一个家庭经济基础的一个体现。如果一个家庭的消费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上,那这个家庭的经济基础必然是不高的。在看最后一个职能,这个从我个人的角度觉得中国的情况没有外国那么复杂,可能基于我国对宗教信教的管理的问题,以及一些历史考究的缘故,当然这个仅仅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针对家庭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学者研究的方向。同样从本书中参考相关信息,有些学者认为家庭经营终究是一种小生产方式,只适用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的这种生产职能也将随之消失。关于生育职能,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的关于人类两种生产的论断:“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又两种,一方面为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所以,家庭生育职能作为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将一直保留。我个人感觉,未来人类科技和文明的高速发展必将影响到家庭职能的转变。一部分职能被弱化,如生产职能;一部分职能将得到加强,如教育职能;而一部分职能将维持,如生育职能。总之,这样一种职能的转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多种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职能我觉得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其加强和削弱也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加强或者削弱,正如生物进化的道理,所谓优胜劣汰的原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家庭结构概述

科学的社会意义

科学的社会意义 什么是科学?综合来说,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同时,它反映了人类意识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正确的认识。它是来源于人类实践并且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然的活动,它指导着人类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进行具体有续的整理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科学就如霍金的黑洞,神秘而深奥。但是我们人类正有着夸父逐日般的执着,我们对科学的探索永不止步,并且趋于完美。但我们要注意到的是,科学仅仅是趋于完美而非达到完美。科学是个成长过程,而成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错误,普通人犯错误是经常的,伟人也会犯错误。象牛顿、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样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错误的理论。罗素的著作中,经常描写伟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节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马尔萨斯四年内添三个孩子;提倡无为的叔本华对晚来的荣誉欣喜若狂;被称为实验科学的始祖的培根则不知道为他治病的哈维发明血液大循环理论。伟人尚且如此,那么集所有伟人智慧的科学内容要想没有一点自相矛盾的暇点则十分困难,而且体系越大越难以没有错误,特别是新学科,需要时间的检验。任何科学都有个成熟的过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科学也许是某种情境下的近似,在无限推广时就可能出现矛盾,而科学决不会装作没有看见,必定要去解决这一矛盾,使科学向前迈进。正如由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相对论、由黑体辐射实验引起的量子力学以及理发师悖论引起的数学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后发展起来的。因此,没有探索的精神,没有敢于接受一切新观点的勇气,没有铲除一切旧观念的决心,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是无法存在的。 很多人总是片面的认为,科学只产生于近代,因为近现代的社会技术决定了科学的发展。其实不然,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700万年,据考古发现,大约距今30万年前,原始人就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距今一两万年前,原始人发明了新的劳动工具—弓箭。弓箭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弓箭有组织地狩猎,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剩余的猎物则被饲养起来,使人类由狩猎进入的畜牧时代;另一方面利用弓弦绕钻杆打孔的方法钻木取火,又发明了摩擦生热的制火技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生产的手段;用火炼制粘土,发明了制陶技术;用火熔化铜和铁,制造出金属农具,使人类结束了一万多

全国2018年4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 , 每小题 1 分, 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冶的 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 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 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 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 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 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 D.AGIL 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 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 , 首次提出“社会学冶之名的是 A. 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 《中国社会学》 C. 《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 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 , 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 诠释方法论 D. 人文主义方法论 9. 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 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10.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 被称为 11.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 ,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 十五届三中全会 B. 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十七届四中全会 12.文化交流开始于 A. 文化传播 B.文化冲突 C.文化采借 D.文化融合 13.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 , 被称为 A. 重新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14.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 , 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A.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B.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C. 群体角色与个人角色 D.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完整word版)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

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 绪论 1、社会学的产生标志:孔德,《实证哲学教程》【选择】 实证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以接受。 2、斯宾塞的观点: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一样,生存竞争、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 3、迪尔凯姆的观点:社会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 4、社会学学科特点:(1)整体性观点、(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 (3)科学性、(4)应用性、(5)建设性和批判性【简答】 第一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本身是真正的客观存在,它是独立于个人,更是超乎于个人的另一个整体。这一整体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更大一些,社会有自己的结构和运转规则,而这些规则又不一定反映个体意志。 2、社会唯名论认为只有每个个体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社会不过是用来称谓一群人的名称而已。它是个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组合。 3、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俗、信仰和价值等。【名词解释】 4、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选择】

5、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6、文化丛是指由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名词解释】 7、文化模式是相关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8、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2)导向功能、(3)维持秩序的功能、(4)传续功能【简答】 9、亚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论其他民族的文化。 第二章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名词解释】 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4)明确生活目标、(5)培养社会角色【简答】 3、社会化结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选择】 4、心理上的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答案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1.0分)1.0 分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1.0分)1.0 分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分)1.0 分 A、《群学肄言》 B、《社会学导论》 C、《共同体与社会》 D、《社会学研究》 我的答案:D 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 B、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 C、文化更为异质化 D、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 我的答案:D 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1.0分)1.0 分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我的答案:D 7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一定具有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强关系 B、弱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我的答案:C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完整版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作为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互动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马克思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交往这一概念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对社会互动有比较完整系统的研究,继其之后布鲁默率先使用了“符号互动论”一词来指代以米德思想为核心的若干理论形态。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通过对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则的研究提出了常人方法论;还有社会学家如霍曼斯、布劳用交换的理论来解释人们之间的交往,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互动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互动理论,但这些理论极大的增加了人们对人与社会的了解,促进了社会化的进程,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式,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这些交往是人的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这里包括人们之间的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人们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沟通,也包括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战争等。交往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交往是个体生存的需要;第二,社会交往是人自我表现的方式,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展示自己真正的天性;第三,社会交往构建着社会,人们相互之间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人们之间的交往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 李芹女士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做过一个研究,她发现在年级间大三学生幸福感指数明显高于大生四学生,在独生间,非独生子女幸福感指数略高于独生子女。而在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差中,大四学生的心理状况远低于大三学生,在心理适应性和平衡性上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而乡村生源比起城市生源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敌对。这些充分显示社会交往对一个人正常生活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交流和交往才能了解其他人,才能将自己的特性展现出来被他人了解,这构成了了我们生活的基础。 二、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如文字、语言、物品、情境等。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人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第二,人类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中发挥看中介作用;第三,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第四,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地修改对事物的定义;第五,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不断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行动的意义。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的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尔雅答案分

。。。。。。。。。。。。。。。。。。。。。。。。。。。。。。。。。。。。。。。。。。。。。。。。。。。。。。。。。。。。。。。。。。。。。。。。。。。。。。。。。。。。。。。。。。。。。。。。。。。。。。。。。。。。。。。。。。。。。。。。。。。。。。。。。。。。。。。。。。。。。。。。。。。。。。。。。。 我们都就是社会性动物 1 以下说法不正确得就是(D) A、人类社会具有一种超越其各个部分之与得整体系统性质,这就是社会学从总体上研究社会得客观依据。 B、社会学就是一门从社会结构得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与社会变化得学科。 C、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现代公民,为我们自身得幸福与社会得进步提供方法。 D、社会学就是资产阶级学科,与社会主义不相容。 2 下列观点就是卡西尔提出得就是(A) 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得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得动物。 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就是人得本质属性。 C、人就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得存在物。 D、人就是“有责任得”存在物,就是一种道德主体。 3 以下关于社会学得说法正确就是(AC) A、社会学中并不存在一种单一得、占统治地位得理论观点。 B、社会学不研究经济问题。

C、学习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得现象。 D、社会学就是一门科学,因此只要掌握好社会学得研究方法就行了。 4 社会学概念就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得。(√) 5 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得心理变 化问题。(×)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1 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得社会学家有(ABC) A、费孝通 B、潘光旦 C、陈达 D、吴文藻 2 以下有关中国社会学得历史不正确得就是(BC) A、教会学校对中国设立社会学系贡献巨大。

社会学答案

单选题 2.第2题 孔德的代表作是() A.《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B.《权力精英》 C.《实证哲学教程》 D.《神圣的帷幕》 C 4.第4题 下列关于角色的理解,正确的是 A.角色内含着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 B.角色与身份是相同的 C.角色与地位是相同的 D.角色与社会期待无关 A 10.第15题 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指() A.身份 B.地位 C.角色 D.角色丛 B 15.第22题 认为存在许多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不同文化要素代表不同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的文化分析视角是() A.生态学视角 B.互动论视角 C.功能论视角 D.冲突论视角 D 26.第50题 一般认为,最早使用“社会互动”的社会学家是() A.齐美尔 B.涂尔干 C.滕尼斯 D.帕累托 标准答案:A 28.第52题 如同们师兄弟这样群体成员对其有忠诚感的群体,属于() A.外群体 B.内群体 C.正式群体 D.次级群体 标准答案:B 4.第4题 以下沟通方式,属于语言沟通的是()A.借助面部表情的沟通 B.借助身体姿势的沟通 C.借助行为举止的沟通 D.借助文字的沟通 标准答案:D 16.第16题 家庭的本质关系是() A.婚姻关系 B.血缘关系 C.收养关系 D.同代关系 标准答案:A 18.第18题 社区发展的直接目标是() A.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 B.协助社区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共同需要,协助社区运用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 C.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经济收入水平 D.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社会结构 标准答案:B 23.第23题 按照霍尔的观点,45至120厘米的距离属于() A.个人距离 B.公众距离 C.亲密距离 D.社会距离 标准答案:A 30.第30题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的区别是() A.再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开放,继续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封闭 B.再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继续社会化具有强制性 C.再社会化在成年早期进行,继续社会化在成年之后进行 D.再社会化具有强制性,继续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标准答案:D 1.第1题 假设教师、警察和消防员的职业声望分别是75分、70分和65分(满分100分),如果一个人从警察变成了教师,他的社会流动属于() A.向上流动 B.水平流动 C.向下流动 D.地理流动 标准答案:A 3.第3题 被假设为会对其他变量造成影响的原因变量是() A.控制变量 B.因变量

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社会学史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中国社会学史》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的作者是?()( ) A.费孝通 B.吴文藻 C.李达 D.孙本文 2、对建国前中国早期社会学作系统总结的中国社会学史著作是?()( ) 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C.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D.郑杭生、李迎生的《中国社会学史新编》 3、下列哪本著作是孙本文先生于建国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社会学史的著作?()( ) A.《社会学原理》 B.《社会学发凡》 C.《当代中国社会学》 D.《社会学ABC 》 4、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第一部专史是?()( ) 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C.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D.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79-1989)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社会学界于下列哪一年出版了两部中国社会学史同名专著?()() A.1984年 B.1987年 C.1998年 D.1990年 6、将中国社会学史划分为“发轫期、萌芽期、幼苗期、成长期与改革期”的是下列哪位学者?()() A.李剑华 B.蔡毓骢 C.杨堃 D.韩明谟 7、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中国社会学史著作是?()() 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C.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D.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79-1989) 8、群学”概念来源于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 A.庄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9、国人始用“社会学”正式译名翻译出版的第一部外国社会学著作是?()() A.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 B.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 C.季廷史的《社会学提纲》 D.有贺长雄的《族制进化论》 10、西方社会学著作直接传入中国的开端是?()()

全国2020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供参考)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注:题干后标注的页码为《社会学概论》官方指定教材2012年版的页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C)。【P40】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A)。【P42】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D)。【P44】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 D.AGIL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B)。【P46】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是(A)。【P48】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D)。【P50】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P58】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D)。【P64】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C)。【P71】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10.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A)。【P76】 A.社会 B.人口 C.环境 D.社会结构 11.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C)。【P79】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2.文化交流开始于(A)。【P89】

社会学

1:[论述题] 1.文化 2.社会互动 3.社区 4.组织目标 5.社会变迁 6.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 7.社会化的机构有哪些? 8.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是什么? 9.如何控制越轨行为? 10.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 11.结合实际说明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 12.简述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 ?? 参考答案: ?1.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2.社会互动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过程。 3.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 4.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于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5.社会变迁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变化。 6.研究对象的特点主要是:(1)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入手点。(2)社会学要探索的是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3)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对社会现象的具体研究。

.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媒。 8.正功能 第一,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第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尤其是情感需要。第三,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 首先,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社会发展。 其次,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9.(1)周密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2)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3)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4)加强法制建设。 10.(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2)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3)城市化。(4)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5)社会结构的变化。 11. 失业问题的成因 1.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2.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结构性失业。 3.市场取向的改革导致制度性失业。 4.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周期性失业。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实现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 2.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灵活就业。 4.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对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认识社会学 1、对于社会学的接触 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我才接触到这门被人关注甚少的专业——社会学,然后又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这门专业,带着我的憧憬与好奇,我开始走进社会学的世界。 2、对于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1)什么事社会学。这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在我脑中,社会学的概念很是模糊的,更谈不上中形成具体的内容了,所以首先我思考的是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的概念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具体社会科学,并且,它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我对这个概念是这样理解的,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看这个概念就能够理解,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因素,所以社会学是会借鉴了很多其他学科来研究怎么解释这些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解决。从老师口中我也了解到,社会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有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统计这几门最核心的课程,而要想真正的研究社会学,还必须对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有深刻的认识,否则也就无法真正掌握社会学。 (2)学习社会学的意义所在。每一门科学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社会学的价值和人们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又何在呢?我觉得其意义之一就是社会学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社会学会提供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和实践意义。社会学帮助人们

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等方面避免了盲目性,增强了自觉性,制定出正确的社会政策,为社会改革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最终为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就是可以利用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3)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首先是讲对于社会学这个专业学科来说在中国还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我们的学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经济学唱主角的话,现在和未来20年应该是社会学和相关学科可以更多的发出声音来。因为当我们强调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涉及到非经济因素,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各种统筹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政府决策的过程,老百姓也会越来越关注。所以我们的学科还是处在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对于刚进大学学习这门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有很多机会在等着我们。 (4)社会学这门专业的职业去向是什么。我们所学习的专业和我们以后的就业有着直接或间接上的联系,那社会学的就业趋势也是我们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考虑的问题。社会学在国内还没有被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所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学科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迁的时期,社会结构分化加剧,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更趋复杂,现实社会的协调发展开始出现困难。而这一切,都需要社会学来逐一解决。社会学专业的职业去向主要有哪些呢?目前,在社会领域还没有一个部门是必须由社会学来提供专门人才的,但是除了纯技术性职业(比如会计),大多数的社会领域,如新闻机构、政府部门、市场运销、企业管理、公共关系等部门,社会学毕业的学生都时能够胜任的。因为社会学的训练不但赋予我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社会学史》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社会学史》章节 测试完整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康有为在广州兴办了( ),其教学计划列有群学课程。 选项: A:自强学堂 B:万木草堂 C:长兴学舍 D:时务学堂 答案: 【长兴学舍】 2、单选题: 本课程所指的中国社会学发轫时期是( ) 选项: A:1898-1910 B:1891-1910 C:1900-1911 D:1898-1911 答案: 【1891-1910】 3、单选题: 严复所译的《群学肄言》出版于( )。 选项:

B:1903年 C:1899年 D:1902年 答案: 【1903年】 4、单选题: 李剑华明确表示中国社会学开端的标志是( )。 选项: A:天演论 B:群己权界论 C:盛世危言 D:群学肄言 答案: 【群学肄言】 5、判断题: 中国社会学史的学习可以成为公民教育的过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6、单选题: 最早讨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史的学者是( )。 选项:

B:严复 C:蔡玉骢 D:阎明 答案: 【李剑华】 7、判断题: 西方社会学是对当时市民社会所出现的深刻危机的不同回答的产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 卢卡奇和葛兰西是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9、判断题: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的历史时,意思是说历史进程中的种种物质基础不重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判断题: 传统绝不是一种来自过去的僵死的遗产,而是被看作一种“超越时间而共有相同问题和关怀的思想共同体”。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冯桂芬的代表作是( )。 选项: A:盛世危言 B:大同书 C:校邠庐抗议 D:天演论 答案: 【校邠庐抗议】 2、单选题: 郑观应的代表作是( )。 选项:

全国2018年4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冶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首次提出“社会学冶之名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10.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 A.社会 B.人口 C.环境 D.社会结构 11.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2.文化交流开始于 A.文化传播 B.文化冲突 C.文化采借 D.文化融合 13.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A.重新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14.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A.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B.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C.群体角色与个人角色 D.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15.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属于 A.契约式合作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 自发性合作 D.指导性合作 16.霍尔提出,社会存在不同的个人空间有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7.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强势形态和弱势形态 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组合家庭 D.主干家庭

2018年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答案

第一节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1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成绩:100.0分 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具有一种超越其各个部分之和的整体系统性质,这是社会学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的客观依据。 B、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的学科。 C、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现代公民,为我们自身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方法。 D、社会学是资产阶级学科,与社会主义不相容。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单选题】下列观点是卡西尔提出的是() 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D、人是“有责任的”存在物,是一种道德主体。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判断题】社会学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2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成绩:100.0分 1【多选题】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的社会学家有() A、费孝通 B、潘光旦 C、陈达 D、吴文藻 我的答案:ABC 得分:33.3分 2【判断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年重建,距被取缔的1952年相隔已48年。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判断题】1950年3月,潘光旦在《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中提出主动改造的建议,以期社会学系继续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4【多选题】下有关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不正确的是() A、教会学校对中国设立社会学系贡献巨大。 B、费孝通写《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提议将社会学系的任务明确定位为培养“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所需干部“。 C、1952年6月院系调整后仅存的两个社会学系是北大社会学系和清华社会学系。 D、不少社会学家被划为右派分子 我的答案:BC 【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思想、会选择、能行动的主体,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不易研究。 B、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C、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那样一般的、有力的理论。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一、对社会学的认识 (一)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问题无一不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社会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是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而变化,因此,社会学是从系统的社会整体出发,综合地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动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整合、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等社会事实的学问。 1、社会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的科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这一完整体系 以及论述与整个社会有关的各种社会法规、过程和人群的学科。 2、社会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通过研究社会 发展情况以及其方法和规律,来促使社会良性运行。 3、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它研究人们的社会 性行为规律的科学。 4、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以其科学的社会 观,寻求社会生活的系统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5、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成或社会制度的科学,是研究社会关系 的科学。

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一)社会学的功能 每一学科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社会学在其实践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功能不断完善,其作用不断得以发展,社会学的作用在于描述、解释、预测、规范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可以客观、完整地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现状资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图景,社会学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我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这使得我们能够客观的认识社会。社会学说明了社会事实发生的主客观原因,揭示了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去预测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社会学是在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并且规范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方法。 (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1、对人自身的作用 首先,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社会知识,促进个人的社会性发展,帮助人们制定出正确的社会政策,为社会改革服务,最终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能够使我们利用所学的社会学基础知识,更加科学的分析以及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理解他人,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对整个社会世界进行探究,从而使我们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