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弹性城市

弹性城市

弹性城市
弹性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

课程论文

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1201

姓名赵要辉

学号311217010132

指导教师关中美

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 自评成绩:(百分制)论文成绩:评分人:

评语:

弹性城市

摘要:

伴随城市的发展,气候变化、生态过载、能源污染、疾病传播、恐怖袭击等问题冲击着城市的抵抗能力,城市的脆弱性正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不同国家也相继展开了关于弹性城市建设的科学问题的研究、相关联盟机构的成立与合作并制定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对于城市问题、城市现象的反映及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所拥有的政府数据、企业数据以及个人数据对于弹性城市规划及预测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提供了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大数据在城市应急、疫情发展、环境变迁、空间定位分析以及基础设施和交通数据等方面的应用,来阐述数据分析与预测对于弹性规划的意义。并认为由于国内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弹性城市规划应考虑到各地区的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不同城市应有不同的弹性发展策略。

关键词:弹性城市大数据数据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the problems of climate changes, ecological overloads energy pollutes, disease spreads and terrorist attacks have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also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scientific issues of resilient city planning,built Union institutions and mad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big data, Data analysis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 urban problems and city phenomenons. Government data, business data and personal data provide a reference value to analysis data and build model.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urban emergency, epide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hanges, spatial orientation analysis and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etc, This paper aims to elaborate data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for resiliency planning is meaningful.We think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nat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differences, resilient urban planning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each region and socio-cultural. different cities should have different strategie in resilient city planning.

Keywords:

resilient city Big Data Data Analysis

城市作为复杂的巨系统,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任何子系统被破坏或不适应新变化,都可能给整个城市带来致命的危机甚至毁灭。气候变化、生态过载、能源环境污染、疾病传播、恐怖袭击和经济结构局部失衡等问题所造成的城市灾害显著地冲击了城市的抵抗能力。如极端气候带来的干旱和洪涝侵扰;重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海地地震和日本福岛海啸带来的城市毁灭;9·11恐怖袭击和SARS等传染病传播带来的社会恐慌;高密度开发及管理不善带来的空间混乱;低效率扩张和长距离运输带来的食物足迹延长等。因此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因应各种变化,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

发达国家面临严峻的脆弱性问题,根据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美国361 个城市的评测,美国 40.2%的城市弹性处于差或极差的状态,其中较为知名的城市包括迈阿密、洛杉矶、亚历山大和奥兰多[1]。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效应,使得世界绝大多数城市都可能受到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冲击风险。以城市洪水为例,瑞士再保险最新报

告对全球 616 个中心城市内 17 亿市民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对比,发现水灾威胁的人数超过其他任何冲击,并指出亚洲城市的水灾风险最大[2]。随着我国快速化的进程,在防洪、公共安全、空气污染和暴雪等方面也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如北京 721水灾( 2012.7) 、青岛输油管爆燃( 2013.12) 、京津冀、长三角灰霾( 2013.12) 和北京延庆 52 年来最大暴雪( 2012.11)[3]。

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负载的加大、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要素而导致的城市问题等,使得城市的脆弱性正逐渐成为影响甚至制约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国外学术界、规划界和政府间组织正在强化对弹性城市或城市韧性的理论认知,启动多项战略性研究示范工作,提出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弹性城市的倡导[2]。

弹性城市-背景

持续的低碳城市并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强调,未来洪水、风暴潮和热浪恐会日趋频繁且愈加剧烈,对城市及其居民、基础设施等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2012年美国桑迪飓风和2011年泰国洪水等自然灾害表明,气候变化会引发极端天气,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城市首当其冲。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2013年3月的报告指出,连续三年来,每一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超过了1000亿美元,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城市必须在制定低碳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其弹性应对的能力。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未来则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城市弹性理论提出的背景有三:(1)全球经济和社会背景,包括2008年后的西方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具体来说,经济方面,从基本依靠服务业到向多元经济转型,2010年奥巴马提出重新工业化的战略;环境方面,环境因素作为政治问题涉及到不同的利益集团,作为经济问题涉及环保成本代价,而日本核泄露事件后绿党的兴起,代表了环境问题有转为政治问题的趋势;政治方面,不同党派政治理念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同,难以形成共识;(2)是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突出,成为普遍性的问题。应该说,所有城市都会面临不确定性,而经济和自然环境,国内和国外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剧了城市的不确定性,比如曾经声势浩大的曹妃甸近来的发展面临的债务危机;(3)是城市规划基本功能是应对不确定性,需要不断寻找新的规划方法来应对。于是,弹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理论被提出。而相应的新的规划方法为情景规划。

城市弹性的基本理论

城市弹性从三个方面衡量:经济、环境、社会。(1)具有应对外部经济动荡的能力,以多元经济结构为新的发展目标。以Smart Development(新知识驱动的发展),Sustainable (新方式利用资源)、Inclusive(包容各种经济成分和各个阶层);(2)具有应对外部自然灾害的能力,体现为城市空间及城市基础设施留有余地,灾害来临后有复苏能力;(3)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对社区有归属感,具备通过社会整合实现自我振兴的能力。底特律的案例是因为产业衰退导致的政府收入下降和人的流失,人们开始意识到,不止是物质空间和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与城市发展有影响,社会资本和整合能力等软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弹性城市-措施

先进技术

能源、交通、供水和建筑系统的弹性技术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服务。这要求以新技术、新方法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城市的基础设施。此外,培养地方官员弹性基础设施的理念和建设弹性基础设施的实践要同时进行。

新管理方法

另外,提高弹性应对能力还要求有新的管理方法。从规划阶段开始,各市政部门之间就必须加强协调和知识共享。与此同时,市民的参与也有助于城市弹性度的提高。

减少能源消耗

增强基础设施的弹性度还能带来其他益处。在能源领域,能使电力更加可靠,减少断电情况,这对医疗、应急等服务机构尤为重要;电力系统传输损耗将得以减少;系统能效提高,从而降低电力需求。

弹性城市 - 方案

西门子、奥雅纳(工程公司)和区域规划协会(一个关注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城市规划的市民组织)研究了纽约电网的弹性度,为增强其应对能力制定了路线图,并提出了商业模型。

研究分析

研究分析了三个投资方案。第一,不采取任何措施,发生灾害后再开展城市重建工作。第二,加固重要设施,采取更好的保护措施,如提高地铁枢纽站的防洪能力。第三,制定方案降低电力需求的峰值,即采用先进的计量设备和能源管理系统,构建智能电网,增强其灵活性和敏感度。如自动化需求管理,将建筑与电网连接、自动断开不重要的设备。

风险评估

研究结果非常明确。如果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未来20年预计损失可达近30亿美元。若投资4亿美元用于加固设施,则可将维修等费用减少20亿美元。如果采用所有建议,需要约30亿美元的资金,但同时可获得大量益处,未来损失将减少20亿美元,同时还可提高能效以及电网的容量、稳定性,这能带来30亿美元的净收益。

弹性城市-意义

对很多实行市场经济的新兴城市来说,弹性应对能力将成为争取国外直接投资的利器。跨国公司进行重大投资时,都倾向于基础设施可靠、服务机构高效、生活环境可持续的地方。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弹性应对能力最强的城市才能具备经济竞争力,获得持续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城市规划的弹性问题更加引起了我国城规同行的关注,城市规划应留有一定的弹性业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措施。

有关城市规划的弹性问题,论述比较系统的专著见之于波兰B.马利士撰写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弹性与现实性》一书。他提出:城市总体规划的弹性是指总图在长期实施过程中一种抵御总图变形的能力。他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全局、整体角度作了生动的论述,他谈到“弹性限度”的选取,是根据城市发展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城市总图最大的弹性考虑与缺乏弹性的两个极端,选取与其相适应的中间值。因此中间值的大小各城市互有不同。他也对组成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作了弹性规划的评论,但是,使人感到言未尽意。尤其是对于作为城市空间结构骨架的道路交通系统缺少全面的分析。他提出“交通系统与功能分区这两个要素习惯相互穿插进行”,“在交通组织、干道断面设计上解决交通问题”,但他只是提出规划不应过于超前,过于超前、走向极端,便失去了弹性的意义,而没有具体深入的分析如何把握规划的弹性限度问题。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单独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构件而言,它的弹性限度与它的弹性模量、

刚度有密切关系。在力学中,弹性限度指在某区间内,物体受到的应力与物体产生的应变成线性关系,这个力的区间范围就称为弹性限度。弹性模量是一个表示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的固定值,由材料本身决定。在外来作用力下物体变形小,则其刚度大,称为刚性物体。弹性模量越大则其刚度越大。作为城市空间结构整体的骨架而言,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其他组成要素联合构成的空间结构的刚度应是抵御结构变形的关键问题。因此笔者试以构成城市空间结构的骨架——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弹性问题加以探讨。

笔者认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弹性应“在保证刚性前提下进行弹性考虑”,在这个总思路下:

1 刚性内容的不可更改性

刚性要求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刚性,即空间结构的刚度,是抵御变形的关键,因为结构骨架一旦改变就会对整个空间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规划总图的变形。

2 在保证刚性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道路网规划中一部分内容可以进行弹性考虑,如:

2.1 道路的等级可提升性

在道路网架不变的情况下,留有部分次干路、支路升级的可能性。我国现有路网一般特点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化汽车交通增长的需要。而私人小汽车在我国城市交通方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要发展私人小汽车就需要大量的道路面积。我国目前城市道路面积率大都只有6%左右,而西方的实践经验要求达到20%~30%。这么大的面积从何而来?大部分均是道路网升级来形成的。令人担忧的是城市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眼前利益,拼命提高建筑容积率,而不愿让出一寸必要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在大片土地批租、大拆大建的过程中,一旦失去时机,日后市政部门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来改造。因此,规划师对此早作决定,预留用地,为道路等级的升级提供可能性。例如确定城市道路宽度时,不仅要结合现状,考虑此段沿街建筑的使用性质、使用年限、此地段发展前景,还要考虑为将来发展制定文本,确定沿街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可稍大,不要等到道路升级时被动地拆掉许多建筑,造成浪费。

2.2 道路网络的可延展性

道路网络应留有延伸口,不可以只顾布局的完整而作封闭状。要保持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开放、动态发展的特征。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城市发

展总是外延式扩大,在城市空间上表现为城市用地的扩展,和内涵发展,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提高现有城市土地使用效率。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城市内部活动与城市和外部的联系均有所增加,原有道路网对外交通的出口容量就会受到一定挑战,城市与区域的物质交流就会受到阻碍,此时就需要增加城市的出入通道。在规划时若留有延伸口,这个问题就会容易解决;若未留有延伸口或预留不当,势必造成要么大量拆迁建路,要么开山或架桥建路等等。如果不解决,就会使城市内部道路系统变形,例如,迫使过境交通穿越生活居住区等等。因此,预留延伸口是规划保持弹性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2.3 道路网的区域差异性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中不同区域交通流量不同。城市交通流统计规律显示:①城市中的交通流有明显的方向性。许多工厂建在近郊区,职工住处往往又在市内,所以在近郊布置工业区的城市早上出城交通量大,晚上进城交通量大。同样,工作岗位密集的中心区也有这种情况。②城市交通流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表现在市内比市郊的交通拥挤得多,交叉口的交通比路段上拥挤得多,商业性干道比一般干道拥挤得多,邻近火车站和轮渡、码头的街道上比其他地方拥挤,特别是市中心商业区的交通量比城市其他区域要集中得多。由于城市交通流的上述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设计不同的路网密度,加大中心区以及交通枢纽附近道路网的密度来提高弹性。

2.4 提供过境交通分流的可能性

一般城市大都以一两条主要干道为核心,形成城市中心,这样就形成了由于过境交通通过市中心而产生的交通拥挤状况,而且城市越小,过境交通在整个交通量中的比例越大。为了排除过境交通的压力,大城市经常通过外环道路作为过境道路来疏导过境交通流。也就是将过境主干道外移。除此之外,建设多条交通性与生活性结合的道路也是一个方法。若过境交通干道产生阻塞,过境车辆可以通过其他道路过境。环路与多条可过境道路提供了交通分流的可能性。规划中注意到这个问题,则增加了规划的弹性。

就城市本身而言,在城市化进程由聚集、扩张、再聚集走向逆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居住区的形态、内容、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充分反映出各历史阶段的经济技术水平,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和住宅建设更极大地增添了城市的省略,提高了市民的居住水平,然而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原有的街坊邻居关系消失了,原来毗邻的居民搬到了大城市千篇一律的住宅,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显得滞后。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住房私有化、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规划设计逐渐变得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缺乏适应变化应有的弹性。

弹性这个词首先出现在物理学,它的具体定义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后仍具有的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后来这个概念被引入到社会学的许多领域,在城市规划这个范畴内,弹

性是指对未来人类的需求有一定的预见性,现今方案在今后有持续发展的余地。

事实上,规划方案由于受到时、空及其编制人员主观上的局限从来都不是一次而能定论的,而是一个随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城市规划的历史上前辈们也进行过不少探索,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西班牙人索利亚的带形城市,但是这些探索形式都只是试图在构图上全盘解决弹性问题,在现实操作上不大可能,与以上两位不同,沙里宁提出了“有机城市”概念,认为要在城市发展原则上体现弹性观念。奎恩j.a.quinn也在其著作《human ecology》中提出了规划要有连续性的观点。这些原则同样民适用于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居住区。

结论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弹性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方法基础。但由于国内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因此弹性城市规划应考虑到各地区的发展阶段、社会文化,不同城市应有不同的弹性发展策略,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应格外关注城市生态弹性;东部沿海城市的外向型经济,应着重发展多样性经济,同时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台风、暴雨等极端气候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工程弹性也应得到强化。

而利用大数据时代丰富的数据,通过挖掘复杂城市中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复杂多元的模型结构来分析城市系统和其变换关系[19]。此外,动态的数据可以使弹性规划通过追踪动态演变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进而分析预测,从而可以更多地研究城市流的运动和机动性,而不再限制于空间固定的土地使用的场所[20]。由此可见,数据在弹性城市当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潜力,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21]。

1] 蔡建明,郭华,汪德根. 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卷缺失(10): 1245-1255.

[2] 徐振强,王亚男,郭佳星,等. 我国推进弹性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2014 (5): 79-84.

[3] 杨芮.瑞士再保险: 亚洲城市受水灾威胁风险最大.http: //business.sohu.com /20130924 /n387123655.Shtml.

[4] Holling C S.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73(4): 1-23.

[5]白明华译城市总体规划的弹性与现实性

[6]周干峙等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

城市化研究综述

城市化水平的研究综述 李楠楠1,刘淑娟1,李永胜2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2.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发展战略。方法本文通过搜集2008年以来核心期刊以上的大量关于城市化的文献,结果总结出目前关于城市化的主流观点、主要研究方法和意义内涵。结论以期对城市化有一个更充分的了解。 关键词:城市化、综述、内涵、研究方法 Research review on city level LI Nan-nan1, LIU Shu-juan1, LI Yong-sheng2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710127, China;2. Northwes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 Aim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progress, s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strategy. Methods In this paper, collected since 2008, more than a lot of core journals literature on urbanization. Results Summed up the current mainstream view,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ning on urbanization. Conclusion It shows a deep understanding on urba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eview; meaning; research methods 引言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淡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1]。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经济学家侧重从经济与城市的关系来定义城市化,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特别重视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2]。如英国有经济学家就称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地理学家主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过程除人口与经济的转换与集中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2]。 人类学家研究城市以社会规范为中心,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虽然由于社会规范的概念十分抽象,难以度量,但城市化包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国外现状 国外智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首次提出“智慧岛”计划,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地发展,社会水平不断进步,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均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建设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

国内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2.99%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每年还将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城市病”,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不断突出。如何解决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不断深化城市功能以提高利用效率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城市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将充分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萌芽期和推进期。2010年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在此之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萌芽阶段。继2010年宁波市在政府的全面推动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建设风生水起,不少城市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截止2016年初,全国已经有597个智慧城市相关试点。 2016年,我国将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等八大技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十三五”期间,26部委将共推100各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根据《2015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我国智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有:无锡、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深圳、珠海、佛山、厦门、广州等。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市整体智慧化程度较低,建设能力及落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表现出区域差异,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发展良好,而东北、西北、西南等相对偏远区域,发展较为落后。智慧城市在各省份、各领域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中投顾问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研究表明,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推进速度较快的已进入建设阶段,其它城市也开始进行规划与设计等。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时间,而有的城市可能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当前,我国正在通过“两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邱国潮 段 进 摘要:从三个不同方面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传统城市形态学三大学派以及当代诸多流派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来深入剖析。 关键词:国外城市形态学 学派 发展 ISUF 整合 经典案例 剖析 Compendium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Qiu Guochao Duan Jin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over one hundred years could be explored in three different aspects,which in turn formed three themes gradually:Conspectus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s 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and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The first reflected in spatial dimension the outlines of research outcomes of several hundreds of urban morphological scholars in several dozens of countries;the second presented in temporal dimension the evolution of both ideas and theories of three international and traditional main schools of urban morphology having gained acknowledgement and many other current schools;and the last selected a dozen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oroughly, which were some nodes of large numbers interweaved spatio-temporally. Key words: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 development ISUF integrate analyze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y 1 引言 1899年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Schlüter发表的著名论文《城镇平面布局(über den Grundriss der St?dte)》,标志着城市形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我们从2005年春季就开始比较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国外城市形态学进展。收集和分析大量相关资料以及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方面来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进展,并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涵盖主要国家、主要学科、代表人物、核心思想以及典型方法;“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国际性的城市形态学三大传统学派——英国Conzen学派、意大利Muratori-Caniggia学派和法国Versailles学派——以及诸多当代城市形态学主要方面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则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这样,我们通过“城市形态学发展历史”(后者的共同背景)和上述三个主题就可以系统地梳理国外城市形态学理论、发展和应用。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城市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课题。随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正积极致力于提高城市竞争力。本文较详细阐述了当今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指出尚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城市面临着发展的机会和竞争的压力。如何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世界银行把城市问题作为1999---2000年度发展报告的主题,2000年新加坡全球经济地理大会也把城市竞争力作为重要议题。国内学术界最近两三年开始重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一、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源于竞争力的研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微观角度来看,众多的现实生产者和潜在生产者都正在、或试图通过利用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早。从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地域分布来看,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 在北美,美国城市竞争力及其相关研究比较深入。美国的彼得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这个问题做了开拓性的探索。他提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框架是显示性框架 和解释性框架的结合。彼得认为城市竞争力没有直接被测量分析的性质,人们只能通过它投下的影子来估计它的质和量。在解释城市竞争力时,彼得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选择了一套解释竞争力的变量:城市竞争力(UC)=F(经济因素,战略因素)。经济因素: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城市 环境;战略因素: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十公私部门合作+制度灵活性。他选取了零售额、制造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三个指标,体现城市竞争力;同时又选取了一些构成指标,

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辛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 城市形态不仅是城市各组成部分有形的表现和城市用地在空间上呈现的几何形 状,还表示了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感知并反映城市整体的意象总体。本文对呼和浩特城市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呼和浩特城市形态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对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便更好地把握处于转型期的城市建设。 关键词: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特征。 一、奴隶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形态 中国奴隶社会的城市是在奴隶主的封地中心---邑(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 些城市按照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来限制其规模大小,帝王都城方九里,诸侯的都城方七里及方五里.《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就是那个时代城市布局的大致志形。这种所谓的棋盘式的规划模式对以后历代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农业技术条件的限制,受单一的文化模式的支配,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是在统一的内在模式支配下,在极其广阔的范围内呈现出基本一致的风格,呼和浩特城市发展也不例外。 (一)“里坊制”的城市布局形态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里仿制”城市形态形如“莱畦”发展到了顶端,这种城市形态也影响着呼和浩特城市形态的发展。 公元920年(辽神宗五年),在呼和浩特地区设天德军和丰州城。丰州城故址在现呼和浩特市东郊9公里处的白塔村北,是当时丰州滩上最著名的一座城市。自建城后,辽金元三代沿用,长达450余年之久。丰州城,呈方形,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城墙由夯土筑成,高达8米。沿城墙筑有马面和角楼。四面设城门,并筑有瓮城。人口最多时达到10万居民。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当时城市的建筑布局是仿照唐代中原地区的城市形制建造的。按照唐代城市的"里坊制",城内分别建有许多整齐划一的城市坊区。城市平面由东北坊、东南坊、西南坊和西北坊组成,名胜古迹万部华严经塔位于西北坊内。当时的官衙府第、店肆民宅、各色作坊、以及僧道寺观等都排列有序地分布在各坊之内。金代承袭了辽代的城市布局,也不可避免地在前代中原城市留下的遗痕里融入了新入主的民族带来的地方特色。 频繁的战乱,以及不活跃的城市经济,这一时期的城市形态突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强调对内的集中控制和等级身份的划分。用不同的“墙”进行隔离,用追求等级观念的思想来规划城市,以实现上述功能需求,是再好不过的方式。同时,在平面上而不是在起伏的曲面上构筑墙体和规划街道,当然,最容易选择的设计方案就是直线正交。于是,在坊墙约束下的城市大多呈现棋盘网格的形态。 元朝丰州经济、文化及手工业生产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坊制解体,封闭的城坊逐渐被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汇总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了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生态化发展的运动,环境保护的口号也逐渐深入到各社会各阶层,城市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空间,为了使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更要以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为根。一、生态城市理论产生过程 生态城市的正式提出虽然仅有二十几年,但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却已很久。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源泉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最初的生态城市理论来源于生态学,但是从二十世纪起算,城市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术界也先后出现了三次研究的高潮,将这一问题和理论推广至全世界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首次探讨。从此以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衍生出的绿色城市、园林城市以及环保模范城市等名词也不断涌现。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国际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关注已经转移到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上,1975年,由理查德·雷吉斯特等人创建的城市生态组织的成立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国际影响,使得城市生态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国际影响也继续扩大。继1990年这一组织在巴克利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探讨工作中,各种著作的出版把这一理论的内涵不断的充实与丰富,其影响也扩大到全球范围。虽然至今仍未有对这一概念的统一定义,但是生态城市是公认的建立在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理想良性循环区域,达到了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境界。 前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把生态城市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型,并保持城市的自然条件与技术条件充分融合,同时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 理查德·雷吉斯特(美国生态学家)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以聚居地为基础的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发展形态,即生态健康城市。 黄光宇教授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基于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将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系统相协调,对自然资源和能源进行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加强资源的在生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惠共生。 黄肇义等人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居环境,基于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自身具有人文特色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作为可持续子系统。 Rodney R White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现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和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14151362.html,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杨子君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7期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如何发展,是摆在城市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被人们所认可。研究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与理论,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机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成为可持续性,目前一般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世代长久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和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几千年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特别是对自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它的提出将对人们早已习惯了的资源观、价值观、科学观和道德观等许多基本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引起深刻的改变,因此它将引导人类文明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提出后,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沃尔特等学者认为,应把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循环利用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托曼(Toman)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保护资源的两种途径,一是建立最低安全标准要求当代人承担某种贵任;二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来权衡利弊得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学者们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集中在如下几方面:发展可持续的工业和环境保护产业:促使城市更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兰产业;提倡绿色消费;实施绿色商标产品工程;提高经济活动的环境效率;实施环境税收政策:实行可持续商业行为市场化。 图可持续的景观规划方案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大多从城市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等角度来分析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城市步入成熟期后,出现了贫富差跪拉大、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等外部性问题,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城市决策基本上是遵循“先发展、后整治”的道路发展。 二、国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1.中国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826-840)① 摘要:本文整合部分生态城市研究者其相关文献中的观点及其理论,进行以下综述:一、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从生态城市的内涵、基本特征、本质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二、生态城市中的人文生态:从人文生态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三、中国城市建设案例:简单举例临沂、惠州和海口三座城市的城市建设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四、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措施:以人为本,综合政府监管,区域合作等。 关键字:生态城市人文生态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集聚地和集聚形式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个独特的经济系统,城市具有高度集聚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并依靠这些生产要素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产生相应的经济能量,创造国民财富。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世界城市化水平到2050年将达到61%。可以说,21世纪是真正“城市化”的世纪。”③而另一方面,城市化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生态失衡,由此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人类社会在建设城市时,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衡的城市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正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学术界日益重视的课题。生态学的观点、原理也就进入了城市规划与建设之中。 一、生态城市概述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与“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但又有一定差别。当前,针对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说法不一。理查德·雷吉斯特强调生态城市是指生态方面健康的城市,它所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并充满活力与持续力。同期,亚尼茨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按生态学原理建造起来的人类聚居地,它可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其所有的生态要素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唐顿则把生态城市的作用提高到决定人类命运的高度,他认为生态城市能够拯救当今世界,生态城市是治愈地球疾病的良药,它包括了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④王全喜认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⑤因此,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⑥ 2、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与本质 依据上述各种生态城市的涵义理解,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显而易见。苏廷良认为,在环境方面,生态城市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在经济方面,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要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生产方式;在社会方面,要求居民有 ①2010年10月16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 ②杨彤.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14):90~96 ③薛华培.对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与重点内容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4~7 ④苏廷良.试论生态城市的构建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5~77 ⑤王全喜.浅议生态城市建设[J].林业科技情报,2006,(4):70~75 ⑥王全喜.浅议生态城市建设[J].林业科技情报,2006,(4):70~75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研究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发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我国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内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和风险,合理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标签:智慧城市;技术模式;可持续发展 1 智慧城市定义 200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2013版智慧城市白皮书对于什么是智慧城市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智慧城市就是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来感测、传送、分析、协同、整合城市运行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安全、公共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慧响应[1]。具体地说,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移动终端、大数据处理平台等,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 2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借鉴 2.1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案例 美国智慧城市建设脚步一直十分稳健,自从智慧地球这一概念提出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法律条文。例如,2009年奥巴马发布的《经济复苏计划》等;日本于2009年7 月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其目标是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着眼点放在信息化政府治理、信息化医疗服务、信息化教育培养等领域。目前日本通过建设试点城市的方式来发展智慧城市,例如北九州市主要从新能源、能源管理、智慧交通为发展点进行全面打造;韩国早在2004年即开始进行城市信息技术应用等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随着国际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不断推进也开始更进一步的研究城市智能信息服务。 2.2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案例 科技部、标准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公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这些试点城市将是中国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导力量。上海市智慧城市的建设以浦东开发新区为试点进行逐步展开。上海市于2011-2013年已经完成全市的宽带建设,部分信息化的建设完成的较好。上海市区的市民拥有电子健康档案,智能交通也已经初具规模,相关的产业发展激励城市软硬件的进一步升级。信息产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上海市进一步建设智慧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武汉市预计用10年时间打造智慧城市,构建基于“中国云”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及智能处理基

国内外城市形态发展综述

1工业文明前期 公元前1500年,商朝盘龙城遗址一号宫殿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前寝后朝” 式建筑布局事例 公元前1100年,我国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开国之初就有了满足等级制度需要的城市形态的规划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制度代表了正统的体现王权意志的营造观念和理论。 几乎同一时期,《管子》一书提出了与《周礼.考工记》截然不同的灵活性、因地制宜、遵从自然的观点。《管子》中的“乘马”曰:“因天材,就地利。 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则”,“凡例国度,非于广州之上,比于大山之下,高毋近旱而水租用,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公元前450年,古希腊的重要贸易城市米利都出于“商业的殖民地系统需要” 发明了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棋盘方格网都市形式。 于此同时,希腊发明了最早的神居广场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了有利于城市防御和避风的八角形城市方案。 15、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弗朗切斯科.迪乔治在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市方案上, 制定了一个道路按放射状、中央有圆形纪念建筑物的城市方案。“统一完整的构图轴线方法直接影响了17、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布局实践,其美学构图上的作用和意义影响至今。 2工业文明时期——历史进化的转折点

西方18世纪下半叶开始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城市自然有机发展的传统。 刘易斯.芒福特认为“1820-1900年之间,大城市里的破坏与混乱状况简直和战场上一样“。城市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种种危机。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欧文和傅里叶关于理想城市的设想和实践。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他的著作《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阐述的核心思想是在认同工业文明的前提下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体系进行研究,其所蕴涵的生态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极限的概念,而是城市群体有机组合。 霍华德认为,城市的扩散、疏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应该以组成城市联盟的形式来解决。在保持田园城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的同时,达到与大城市同等的公共生活质量。这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871达尔文《人类的起源》预言了一个微茫的希望——“人类还可以继续提高到一个更加伟大的幸运命格“。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提出了“带形城市“的概念,认为在新的集约运输方式的影响下,城市可以沿着交通轴线呈带状无限制发展。”带型城市“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得到了新发展,并逐步演变出”连续功能分区“的思想。 1889年卡米罗.西特发表了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城市建筑艺术》。他系统调查分析了欧洲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遗产及其艺术价值,并首创现代建筑的“视觉艺术“准则。

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综述2

2007年6月第8卷 第2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un.2007 Vol.8 No.2   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3 郑伯红1,陈存友2 (11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从介绍国外世界城市研究的历史及背景入手,比较分析世界城市学说的主要观点,对若干代表性学派的研究范式之 争进行述评,沿着理论演化的脉络,提出中国城市国际化理论模式。 关键词:世界城市;跨国公司;城市网络 系统的世界城市理论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许多城市都以各自发展的需要来理解世界城市,由此造成全国目前70多个城市定位为建成国际城市或世界城市的尴尬局面。因此,清晰而全面地阐述国外有关世界城市理论,才能避免断章取义之弊端,便于沿着理论演化的主要脉络,探索中国城市国际化之路。 一、世界城市由来: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世界城市(world city ),又称为全球城市(global city )、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 )。作为学术用语,世界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先驱哥底斯(Patrick G eddes )在1915年所著的《演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并从经济和商业等两方面将“世界城市”描述为在世界商务中具有异乎寻常优势的那些城市。1966年,著名英国城市规划专家霍尔(Peter Hall )出版了他的著作“世界城市” (The world cities ),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世界上主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从此拉开了现代世界城市研究的序幕。此后,相关的研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但研究重点仍集中于对具体城市的研究,侧重于各个城市的历史、地理和形态分析,期间研究视角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 1120世纪70年代:世界城市研究和世界经济发展直接联结起来 20世纪中,受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城市政治经济学方法。它认为,空间存在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世界城市像铰链一样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铆合在一起,因而城市过程必须被纳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加以考虑。新的方法开始将城市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济结构结合起来,从传统方法对于城市物质结构的重视转向对于构成城市活动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空间相互关系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对这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探究城市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动因与机制。主要学术范围包括: (1)对国际经济分工的研究。科恩(Cohen ,1981)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世界城市体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沃勒斯汀(Wallerstein ,1984)对国际经济,尤其是国际经济空间分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国际劳动分工为基础,1982年,弗里德曼和伍尔佛(John Friedmann ,G oetz Wolff )发表了世界城市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世界城市的形成:研究与行动备忘录”,对世界城市的概念及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从此揭开了世界城市理论系统研究的序幕;1986~2001年,弗 里德曼单独提出了“世界城市假说(World -city Hypothe 2sis )”,系统研究了世界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城市的理论研究。 (2)对金融资本国际化的研究。这包括:迈耶(Meyer ,1986)利用世界金融中心及国际银行分行的相关分布数据定量地研究全球城市体系,但样本十分有限;里德(Reed ,1981)用主成份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的等级结构和类型,但使用的数据资料比较陈旧;司瑞福(Thrift ,1986)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和世界城市股票市场产生过程的实证研究;萨森和库伯(Sassen &K oob ,1985)对中心城市资本流动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3)具体城市的案例研究。金(K ing ,1984)对伦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研究,初步提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累积(historical accumulative )”空间模式;与此同时,里默(Remner )通过对日本东京、大阪、神户等国际都市的研究,认为,按照世界城市作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销售中心的原则,只有东京才是世界城市,而“阪神”大都市带则不是;霍尔在1980和1984年还分别研究了欧洲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历史上以国家中心为主体的城市体系结构。 (4)对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化的研究。1985年,纳威和斯坦布(Noyelle &Stanbach )首先研究了美国经济结构转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重点指出了高级商务服务的作用将这一过程称作“使世界成为单一地方”的过程;罗伯特森(Robertson ,1989)从文化国际化(从宗教到审美)视角进行的特别研究;2001年,萨森和丹尼斯(Sassen &Denials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生产性服务业定为新产业综合体。弗里德曼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世界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世界城市的理念性模式,而其追随者萨森(Sassen ,1991,1994,2000)从微观的角度即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并被认为是对世界城市理论采用简明证明的综合方法。 2120世纪90年代:从传统的地方空间扩展到流动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使世界城市研究从传统的地方空间扩大到流动空间,从网络联结出发,先是霍普金斯和沃勒斯汀(Hopkins and Wallerstein ,1996)、波特(Porter ,2000)和迪肯(Dicken ,1992,2000)以及杰里夫里和科斯尼威茨 6 913 收稿日期:2006-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4CJL022) 作者简介:郑伯红(1966-),广东韶关人,博士后,教授。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_多维度_多尺度的城市形态研究_中美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及启示

2012 Vol.27, No.2 国际城市规划47 A Multi-disciplinary, Multi-scale Agenda of Urban Form Studies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on Urban Form Studies in the USA and China 刘志丹 张纯 宋彦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多维度、多尺度的城市形态研究 ——中美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及启示 Liu Zhidan, Zhang Chun, Song Yan 引言 城市形态(urban form )是指城市的物质空间布局以及开发模式[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空间无序蔓延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精明城市形态的寻求,有关城市形态及其测度的研究在美国重新受到高度关注[2]。 随着美国城市物质建成环境的日益成熟,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早期的美国规划研究兴趣转向了社会、人文和经济等方面,体现出浓郁的社会关怀(social-care )特性。然而,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城市土地利用粗放蔓延式的发展模式开始受到批判——从城市形态的视角来看,蔓延式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包括拥堵的交通、过度的能源消耗、高额的公共服务、低水平的户外活动以及冷漠的邻里交往等。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积极寻求应对蔓延的规划策略。由此,城市形态的话题重新引起了城市规划领域的兴趣,并成为城市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石[3]。可以认为,关注城市形态的目的在于探求如何塑造精明的城市形态,从而营造良好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人们能够以更加健康及环境友好的方式生活。同时,研究城市形态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公共政策来抑制蔓延式城市形态,提升城市整体的可持续性[4]。 中国城市在1980、1990年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上世纪中叶美国城市迅速蔓延中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土地粗放利用、城市无序发展、大面积用地功能单一、配套设施缺乏等。虽然与郊区独立住宅占主导 的欧美城市相比,中国城市通常被认为是相对紧凑的,然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蔓延,却为21世纪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形态研究,在1980、1990年代大量引入西方经典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实践不断发展,目前分别集中在城市地理学、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对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空间无序蔓延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精明城市形态的寻求,重新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兴趣。本文综述了美国和中国城市形态研究的主要文献,认为中国的城市形态研究目前主要分别集中于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和城市设计等领域,尚未进行跨领域的研究。而从过去20多年美国相关研究进展来看,美国的城市形态研究趋向于多尺度下的多维度形态识别,即可分为景观生态、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社区以及城市设计等五个维度,分别对应大区域、大都市区、次区域、社区和街区等五个尺度。这些多维度、多尺度的城市形态研究成果对制定城市公共政策有直接相关意义。美国城市形态研究的最新进展不仅可以为中国城市形态研究提供启示,也将为21世纪中国城市塑造更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提供借鉴。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literature on urban form in both China and the USA. Based on the review in China, it shows that research on urban form in China mainly concentrates on ?elds such us urban geography,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The review in the USA reveals a multi-disciplinary, multi-scale, and policy-oriented agenda. Research involves five disciplines: landscape ecology,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neighborhood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these disciplines are in correspondence to five scales: regional, metropolitan, sub-metropolitan, neighborhood and blocks. Recent progress on urban form research in the USA will not only shed light on research contents, but also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the creation of healthier and sustainable urban form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关键词:城市形态;多维度;多尺度;公共政策Keywords: Urban Form;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Multi-scale Analysis; Public Policy 作者:刘志丹,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zhidanliu1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314151362.html, 张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 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zhangch@https://www.wendangku.net/doc/314151362.html,, zici0723@https://www.wendangku.net/doc/314151362.html, 宋彦,深圳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 与区域规划系终身副教授。ys@https://www.wendangku.net/doc/314151362.html,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国外的研究主要涵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资源型城市的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社区)的规划与建设、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交通通勤模式以及资源型城市公共政策,研究学者来自于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国内学者大多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集中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体系、转型评价体系、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随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国内研究领域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脉络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可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1.关于资源型城市内涵及发展阶段的研究 1921年,英国学者Auronssean首次提出了矿业城镇的概念,1930年加拿大经济学家Innis分析了单一产业城市的发展轨迹,针对其随着资源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又随着资源枯竭而快速没落的发展特征,Innis采用“飓风”一词来形容这种剧烈变化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警醒世人,同时也正式开启了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历程。 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资源型经济、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经济的依赖性问题,资源型城市人口发展特征,资源型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资源型城市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等,主要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Robinson Ira以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工业城镇基蒂马特、安大略的埃利奥特湖、布拉多铁矿区的矿业城镇谢弗维尔等资源型城镇为例,分析了这些城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包括他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教训,并对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Lucas系统地研究了资源型城镇人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环境因素,首次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他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建设期、发展期、转型期、成熟期四个阶段[2],“四阶段发展理论”对之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四阶段发展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Bradbury通过深入分析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机理,他认为非均衡发展理论应该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3],Bradbury认为Lucas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不能完整地表示资源型城市的整个生命周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