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价值观转变的现实指导意义

价值观转变的现实指导意义

价值观转变的现实指导意义
价值观转变的现实指导意义

试论价值观从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的转变及现实指导意义摘要: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始终是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在历史上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价值观:整体主义价值观与个人主义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虽然对立,但却运用了同一种思维方式即实体性思维方式。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否定了这一思维方式,并建立了关系性思维方式,从而树立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价值观领域思维方式的转变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它指导我们应该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社会;整体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观则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是一致的,它对人的行为起规范和导向作用。人们的价值观不同行为取向也就不同。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主客体的类型是多样的, 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关系只有三种: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而在这三种关系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另外两组关系需要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中介。马克思说:“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1](P122)马克思还指出,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由此可见,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生活中的核心关系,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是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关系。对于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历史上有两种不同观点:整体主义价值观与个人主义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虽然对立,但却运用了同一种思维方式即实体性思维方式。

一、实体性思维指导下的价值观

整体主义价值观存在于以人的依赖为特征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这种价值观认为人与社会、自然是融为一体的。这些时代中经济自给自足,生产力水平低下,在狭窄的范围内、孤立的地点上进行生产和生活, 个人融于家庭、血缘的天然共同体中, 人

与人之间存在依附关系。个人主义价值观存在于以物的依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这种价值观认为个人自身存在着完满之处,社会只是一种虚构的团体。西方历史中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无不强调个人价值、个人权利、个人利益和自我实现。

很明显这两种价值观都是片面的。那么产生这种片面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与价值观,那么价值观理论的理论前提就应是本体论理论。个人与社会价值关系问题的解答就依赖于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本体论解释,即在存在论层面上,个人与社会何者具有逻辑本原性。对于这一问题,思想史上有两种立场:社会整体主义本体论立场和个体原子主义本体论立场。

社会整体主义立场的代表理论是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社会理论、中世纪的神学理论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哲学思想。他们认为,只有社会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对个人具有优先性,社会的整体的性质不是个体成员特性的简单相加,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决定着任何个人。个体原子主义立场的代表理论是霍布斯、洛克、卢梭的政治理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他们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个体的属性先于整体的属性,社会是个人的相加,社会群体依赖于它的个体。

社会整体主义和个体原子主义两种立场虽然相反,但却遵循同一种思维方式:实体性思维方式,即把个人和社会看作两种既成的东西。这种思维方式的后果是使这两种立场都具有片面性:社会整体主义只看到了社会对人的制约作用,却忽视了个人对社会的能动作用;相反,个体原子主义只看到个人对社会的制约作用,却忽视了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两种立场都没有看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他们讲的“个人”是抽象的, 他们讲的“社会”也是抽象的, 那么必然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解释也是抽象的。

二、关系性思维指导下的价值观

马克思对上述两种立场进行了否定。马克思批判了社会整体主义,他认为封建社会使个人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所以是真正的“精神的动物世界”。同时,马克思也否定了个体原子主义, 他认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个人实际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

马克思在否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新看法,即关系性思维方式。

马克思首先指出,历史的出发点是有现实的个人。其中“个人”按马克思的理解是“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2](P302)“现实”按马克思的理解是“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

活, 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 (P220)简言之,“现实的个人”是指从事感性物质活动的人,实践是他们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活动。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社会”按马克思的理解是:“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4](P67) 这就是说,社会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 是那些以一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是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意识功能的有机体。同时,马克思也指出社会生活上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实践构成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人们正是通过交往实践形成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发现,个人与社会都离不开实践, 也就是说“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存在论层面上的逻辑本原既不是抽象的个人, 也不是抽象的社会, 而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即实践。”[5] (P162) 这一本体的设定使得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解释从实体性思维方式转变为关系性思维方式。作为关系性的存在,个人与社会二者不可分割,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一方面,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个人不能离开社会,离开社会的个人不是现实的个人;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能组成的,社会离不开个人,离开个人,社会只能是空洞的抽象。

三、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既有利于我们批判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同时也为我们探寻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价值原则提供了方法。

从关系型思维方式出发,个人与社会之间应该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 , 肯定个人的主体地位、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合理利益;另一方面,也要肯定社会的主体地位、社会的价值和社会的利益。因此我们要树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同时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服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集体利益没有发生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我们虽然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就我们自身而言,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一分子,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地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现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当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之后,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唯有如此,才算真正饯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 吴向东.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及其解答的前提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

[6] 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张耀影.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底蕴[J].人文论坛.

树立正确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XXX XXX XXX 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时,不能只考虑他的影响力、成就、激情、毅力、理想、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等因素,而应当首先看他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如果拥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他在其他方面越是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反之,如果他的价值观是扭曲的,邪恶的,那么,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越深,他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说,在一个人的成就和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成败,而诚信是最为重要,人人都应具备的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但引导我们追求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一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在求全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自身价值观的流露。尽管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不同头脑中的价值观却可能大相经庭。而人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生命感悟以及生活际遇,无不受到各自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人生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和生活选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试想,如果泰斯没有将参透“天上的奥妙”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上,他就不可能投入地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哲学,不可能成为在一代代后人的教科书中占据显赫一章的哲学之父。所以,我们的价值观,就像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决定了我们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 既然人生价值观对人的一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它引领我们的人生向着正确的方向航行。当然,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都会有所不同,而最主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的价值观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给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前进献上点微薄之力,并且能帮助别人,能给别人的人生带来些许的快乐和方便,能做到这点,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与满足。 经常从自己的身边看到许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我的心都会有些疼痛与难受。我们想改变这些不合理似乎又很无力。我想,现在我最主要的应是从自身做起,首先充实自己,改变自己,再为其它人造福。而不是用满心抱怨来消磨自己的意志。我认为我的这种价值观是正确的,我会向着它前进,而且有了这样的价值观,我的人生从此不再迷航。这样的价值观,也定使我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互不相同,因此价值观有多种多样。 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它强调生活的方式与生活的目标,牵涉到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有人认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有人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有人则侧重物质享受……,不管我们曾经确定怎样的价值观,从现在起,我们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适合于自己的的价值观,让它引领我们的人生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世界变化太快,我们受着中国历史的束缚,受着社会的阻挡,我们要打开天窗,不要让思维的惯性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要让我们生活陷入僵化和腐朽,放眼新的世界,吸取世界不同的文化与体制,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 自我能力。在我们人生的旅途当中,在我们面对困境与逆境的时候,我们要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加强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铸造足够的生命强度,培养能够承

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及其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及其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可能性意味着还未发生的一切事物的未来趋向性,对于人们来说可能意味着希望,而希望正是人类能够传承至今的最大依仗,可能性有两方面的结果而人们总愿意把坏的一方面放在第一位,为什么,只是因为现在的人们迷失在了安逸的生活里忘记了祖辈在与自然和恶劣生活条件相抗争时所面对的一切。在人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会把可能看做是希望而不是一个可能失败的结果。 现实性是对现实生活的具象反应,是现实世界在精神世界的投影,是实践的具象反应,现实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理性的思维充分反映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现实具有的性质是稳定的,但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实性更加要求人的理性思维。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感性和理性的区别,感性支撑着人类进步的飞跃,而理性支撑起人类稳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却又缺一不可。可能意味着冒险,诱使人类不断尝试不断进步;现实意味着稳定,指导人类过更加稳健的生活。与我而言,感性先于理性,欧洲的发展历程恰恰可以佐证我这一观点,先有文艺复兴促使人类思想的解放后才有启蒙运动不致人们思想太过于狂热,以理性约束感性,这正是我的观点。 纯粹的感性往往会使人误入歧途。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和日本,狂热的民族复仇情绪和法西斯的疯狂宣传使民众陷入法西斯的沼泽无法自拨,没有理性约束的感性是一种极端恐怖和疯狂的情绪,正如我开篇曾言可能性有两个方面,法西斯的宣传目的无疑是让人们在极端狂热的情绪下忘记坏的那种可能,然而事实上法西斯是注定消亡的,可见感性需要理性的支撑之后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实践更加注重的是现实性思维,实践能够检验真理,辨识世界的变化,了解你我生活的状况,但可能性应该成为我们实践过程中的先决条件,先以可能性为我们所做的事定下基调,而后才以现实性思维指导实践活动的过程。这样我们的·处事才能符合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思辨,思而后动,三思方可后行,所以说哲学是人类行为处事的先导此言不假。而感性和理性,正是哲学两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的生活需要科学的哲学的指导。 实践活动是立足于现实性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真理是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的,理性的现实性无疑是真理的具象反应,而可能性立足于感性之上犹如一双翅膀带领人类飞翔,开拓这个世界。以可能性打开未来的窗户,为未来定下基调,辅之以现实性的踏实肯干,相辅相成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以未来为基,以现实存在作为前进的道路,用可能性发现未来,用现实性开创未来。 世界很简单,很单纯,有志者事竟成。有想象力的才能突破现在的局限性,走到另外一片天空,世界很大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当然物质世界不能完全和精神世界相重合,毕竟两者的相差还是很大的,所以更加需要结合的分析的去看问题,两者缺一不可正如那双生的并蒂莲同生同长难分彼此,没有未来见不到明天的曙光,没有脚踏实地的奋斗得不到明天的荣耀,黎明在黑暗之后,在曾经看到明日的辉煌,今日才有信心坚持奋斗,才会不惧昨日的落魄,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成为一名斗士越战越勇,越战越疯狂,战到最后见证昔日所见之辉煌,幕幕重现,人生不枉。 剑只有拿到手中才能成为攻击的利器,盾只有握在手中才能抵御进攻,一切的理论只有在实践的考验下才能成为手中的力量,成为人类开拓进取的精神武器,所以必须要在充分了解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基础之上才能加以利用,剑与盾就立在地上只是苦于无人赏识,沉默于无声处,成为吃螃蟹的人,走一条无人探索的小径,风光旖旎的景色未必不能找寻,再多的可能性都需要现实的支撑,而现实的发展更加需要可能性作为前提,环环相扣,严谨的如同多米诺骨牌容不得半点马虎,哲学非是古板而是严谨较之数学可谓更高一筹。现实与未来构成了生活的今日,感性和理性成就了生活的五彩。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汇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敬爱的党组织: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理想的人,有了远大的理想,我们的人生追求才能更高,人生步履才能更坚实,人生价值才能更美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那什么是理想呢?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来说,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如果把人生比作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那么,理想就是前进的灯塔。有了崇高的理想,我们才能志存高远,心地宽广,跳出个人的小圈子,摆脱种种忧虑和烦恼,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扬帆远航。理想又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在奋斗进取的征程中,谁都不可能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伟大的目标才能激发起忘我献身热情和无穷的拼搏勇气,崇高的追求才能带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理想还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愉悦,更需要有崇高的精神寄托。有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在种种诱惑和压力面前,矢志不渝,不改初衷,始终保持坚贞气节和献身精神。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进入社会主义新世纪新阶段,许多英雄模范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业绩,为亿万人民所敬仰、效仿,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有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鸿鹄之志”。事实证明,理想绝不是人生旅途中可有可无的装饰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理想,力量就会散乱,生机就会衰退;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满脑子个人小算盘,思想就会空虚,精神就会瓦解。我们大学生应该有远大的追求和抱负,做有理想的一代新人。 那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树立的崇高理想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我们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奋斗目标。按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描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社会,社会在自己的旗帜上写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八个大字。这样的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不懈奋斗。我们年青人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践者,不能因为目标遥远,就放松今日的努力。要牢记这个大目标,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毕生的光和热。 二、要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摆脱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走向民主,抛弃愚昧走向文明,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不断追求和奋斗的夙愿。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是实现共产主义最理想的必经阶段。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已经构成了我们

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都要求他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因而,大学生应该树立和实践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每个人的价值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 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当前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不够的,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助于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主观世界。但这种改造是通过主观努力、刻苦学习来完成的。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助于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每个劳动者而言,都是需要知识和技能的,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只能是从学习中得来。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助于增强更新知识结构的紧迫感。今天,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人类知识总量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迫切需要解决好人们的人生价值观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仅供参考。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谈及价值观,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谈似乎意义不大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之所以经常被谈论,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现今社会实在是太需要强调关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问题了。更进一步地去看便是,现在我们虽然能在报纸等媒体上看到无数道德模范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的人生价值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让人痛心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的时候,道德败坏、人生价值低下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其中一部分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血淋淋的现实,让我们又怎么能去回避谈论这样一个看似"古老"的话题呢? 所谓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西方世界,大多数的人们信仰基督教,而在印度,佛教则十分盛行。宗教对于这些信徒而言,就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事处事时所必须恪守坚持的原则。价值观虽然和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与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教义一样,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每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决不在于一朝一夕之间,其价值观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烙印着他的生活经历。这些生活经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并在一定岁月的积淀之后,固定成为价值观。 所以我们看到有一些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前的大学岁月里,被教科书中无数光辉形

阐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走向成功的重要意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走向成功的重要意义。 一、首先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总的看法,世界观也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对人的活动发生支配作用,发挥决定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每个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由于人们社会实践水平、历史发展阶段、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不同,认识会有所不同,世界观也有所不同;对社会发展、人生追求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于自身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领域的一种延伸、一种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评价,这些就构成了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在学理上,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理论、知识、学说体系,就像物质观、时空观、历史观等一样;它也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它也是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它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一个人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也反映了世界观,直接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对于走向成功的重要意义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怎样做人?人生道路怎么走?面对这些问题,世界观提供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为确定人生目的和态度提供了根本性观点。再次,世界观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好恶,体现了在价值问题上的选择和倾向性,世界观为人们在认知事物和现象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因此可以说,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体现。人生观的一切问题都于人生的价值评价有关,对人生问题的回答都包含着对于人生的某种判断,因此,一个人的人生观,也就是人生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人的精神境界,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就有了坚定的信仰、执著的追求,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就能够形成无私无畏的意志品格。因此想要走向成功,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白怎样做人的道理,明白人生的道路应该如何走,把握争取的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勇往直前,不断拼搏奋斗,做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事业,为之献身和奋斗的,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进行锻炼、修养和自我改造,不断完善自己,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带领我们实现自我价值走向成功。

现实意义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如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且报告中明确要求,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写进党的文件之中,应该说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加以认识。大学生的就业不仅仅关系其本人,而且直接关系着家庭、学校、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就业工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就业工作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最近,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一批又一批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及时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同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质量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因此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直接体现, 2.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在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大众普遍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效益。因而接受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并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就业指导则是实现教育的投入与效益产出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育回报的前提条件。 3.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4.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和关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业率是衡量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标志,抓住就业这个工作节点,可以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面临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局面,做为高等学校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把大学生就业工作真正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好做实。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的就业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工作,尚不尽如人意,不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就是距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

初中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选

初中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他们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求知欲强,此时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正当其时。 因中学生年轻、好奇,对有些事物还缺乏科学的鉴别能力,一些不良的思潮会冲击中学生的意志和行动,导致形成一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吻合的言行,在一部分中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厌学。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和压力,不思进取,厌学情绪严重; 二是价值观念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受社会集体的束缚,个人主义泛滥; 三是贪图享乐,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严重;四是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这些都从反面说明了加强中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十分迫切和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情况,到底如何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里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是要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客观地看待问题,就是说要实事求是。这一点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其实人从一开始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同样的事物,对于一个人的认识价值和意义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客观地、中性地看待事物,不先入为主,不唯我独尊,也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对事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必要的冷静和理智是一个人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要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尽管我们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勤奋,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踏实和勤奋便是最起码的美德,学会勤奋,就是拒绝好逸恶劳,就是学会自食其力。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 摘要:人生价值观地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地问题.在社会大变革地时代,大学生如何从多元地价值观中做出正确地价值选择,坚持正确地价值取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地问题.人生观从萌芽、发展到基本形成都是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要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地本质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地人生才更有意义”等问题,懂得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地界限,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有利地客观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出崇高地人生价值. 关键词:人生价值、人生观、价值观、金钱、享乐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地价值,是人地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地作用和意义.有什么样地人生价值观,就有什么样地人生.当前,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地主流是积极向上地,他们知道人生地价值不仅包括自我价值,也包括社会价值,即他们在获得社会地物质和精神认可地同时,也懂得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如何在为社会地贡献中实现自己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人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地统一.对人生价值地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地实践活动,为人们地人生目地和人生态度地选择提供依据.当代大学生只有真确理解人生价值地内涵,明是非、辩善恶、知荣耻,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地价值,成就人生地辉煌.但是,大学生在朝着文明、健康、向上方向地同时,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青少年是祖国地未来、民族地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地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地是非常有必要地. 一、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就必须树立正确地人生观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地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地意义地理解不同,存在各种不同地人生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重要时期,每个人都树立要正确地人生观,以指导自己走正确地人生道路.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地对于人生目地和意义地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地目标、人生道路地方向和对待生活地态度.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地、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人生目地,是人们生活实践中地根本问题,也是人生观地核心.它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地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不同地理想意识、观念,有高尚地、平庸地、低级地观念.在各种观念地指导下,实际生活中就有不同地人生目地.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地对人生问题地一种稳定地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人生价值主要是指人对社会地贡献,对人生意义地评价,是把人作为一个特定地社会个体所应具有地最基本价值地取向问题,也是决定人生观形成地重要因素. 科学地人生观是时代地精华,具有鲜明地时代性.不同地时代、不同地历史背景,有不同地人生观.每一个时代地人生观,都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地反映,都铭记着那个时代地特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地人生观,它是历史地产物.处于不同历史阶段地人,由于对人生问题认识地深度、广度和正确程度不同,而又不同地人生观.人生观是随着历史地发展而发展地,没有超越历史和历史永恒地人生观;代表时代发展方向地人生观往往就是那个时代地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又推动着历史地进程.所以对于广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价值观,掌握科

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1000字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观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息息相关,同属于个人意识形态的范畴;同时,人的价值,体现在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密切联系、并且能够主观能动性地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但人作为社会及其历史的主体,却不是单纯的有生命的生物,只有他们结合成为社会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时,才能成为真正的、现实的人。人具有两方面的属性,既有生物所固有的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肉体组织、形态、生理过程和需求等自然属性只是人的自然前提,而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就是说,正是社会属性规定着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且同一般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同时,人具有思维与意识形态,能够主观能动性的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且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劳动能力,可以利用和改造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同时改变自身的主观世界。这样,人的生命就成为无价之宝。正如中国的古语所喻:人命关天。人的价值,在创造性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完全有了展示。 作为个人意识范畴中所形成个人的价值观,由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所评估与对待客观存在的物质和现象,比值率也就不同,对钱财的欲望与态度也有区别。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在改造客观世界来创造美好的物质条件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已的认识能力,这是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就能正确的选择人生的道路、正确的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积极地去创造与享受物质财富,并能产生正确的幸福感而愉快一生。 故此,为能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中愉快地享受生命的幸福,每一个人都应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不好,但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2.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实践指导意义

10.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及其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的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还不充分,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虽然当前无法实现,但随着现实的发展,条件的成熟,它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 首先要对可能性有全买呢的认识。具体如下:第一,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有内在的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现实的趋势。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现实的事情。 第二,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的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还不充分,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虽然当前无法实现,但随着现实的发展,条件的成熟,它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做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而不是去做只具有抽象可能性的事情。 第三,要分清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在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中,由于必然性和偶然性都会起作用,存在多种现实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从对人有利还是不利的角度看,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好莱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第四,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也叫“概率”、“几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或然率是所要测定的偶然事件的数目与全部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总数之间的比率。把握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正确地规定自己行动的目的和任务,并创造条件使有利可能性的或然率增长,使不利可能性的或然率减小。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可能性与现实性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明显的区别,我们不能把可能性与现实性混为一谈。 第二,可能性与现实性又紧密相连。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没有展开的、没有实现的现实;现实性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的可能,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所以,没有现实性也就没有可能性,反过来,没有可能也就没有现实。 第三,可能性与现实性又是相互转化的。现实的发展是不断产生可能、可能又不断变为现实的过程。可能与现实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川流不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人类实践活动是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加以展望,也就是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实现的,可能性向现实性不断转化过程就是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今天的现实性是由昨天的可能性发展而来,而今天的现实性又称为明天现实的可能性,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便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现实性给予实践活动可以实施的范围,可能性指导实践活动朝着一定的方向运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结合。现实的东西不可能在可能性之外出现,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永远不会变成现实,也不能从现实之外寻找可能性,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性自身之中。 发展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固有的矛盾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它包含有保存其存在的肯定方面和代表新事物萌芽的否定方面,它含有事物发展的根据,必然性。有了根据,事物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课稿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 进性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首先必须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明确强调,共产党员“要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曾庆红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广大党员把科学理论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深刻检查、认真反思,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深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把它贯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就是它的先进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一个先进的政党,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要由全体党员来执行;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作为一个党员,要具备这种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少数党员干部经不住利欲诱惑,堕落成腐败分子,就是动摇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必然要求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只有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正确看待各种事物,改造主观世界有力的思想武器。在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要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对照检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点,真正解决好在对待权力、地位、政绩、利益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理论上透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实要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核心是“公”字;执政为民,核心是“民”字。共产党员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态度,时刻不忘人民群众,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时刻不忘群众利益,努力实现群众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从维护人民、民族、国家大局利益出发,科学地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地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准确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迫切需要解决好人们的人生价值观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仅供参考。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谈及价值观,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谈似乎意义不大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之所以经常被谈论,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现今社会实在是太需要强调关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问题了。更进一步地去看便是,现在我们虽然能在报纸等媒体上看到无数道德模范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的人生价值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让人痛心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的时候,道德败坏、人生价值低下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其中一部分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血淋淋的现实,让我们又怎么能去回避谈论这样一个看似“古老”的话题呢? 所谓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西方世界,大多数的人们信仰基督教,而在印度,佛教则十分盛行。宗教对于这些信徒而言,就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事处事时所必须恪守坚持的原则。价值观虽然和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与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教义一样,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每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决不在于一朝一夕之间,其价值观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烙印着他的生活经历。这些生活经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并在一定岁月的积淀之后,固定成为价值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学总结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摘要:人生价值观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大学生如何从多元的价值观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人生观从萌芽、发展到基本形成都是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要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等问题,懂得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有利的客观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出崇高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人生价值、人生观、价值观、金钱、享乐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当前,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知道人生的价值不仅包括自我价值,也包括社会价值,即他们在获得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认可的同时,也懂得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如何在为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当代大学生只有真确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辩善恶、知荣耻,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但是,大学生在朝着文明、健康、向上方向的同时,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存在各种不同的人生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每个人都树立要正确的人生观,以指导自己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人生目的,是人们生活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也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不同的理想意识、观念,有高尚的、平庸的、低级的观念。在各种观念的指导下,实际生活中就有不同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人生价值主要是指人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生意义的评价,是把人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个体所应具有的最基本价值的取向问题,也是决定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科学的人生观是时代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背景,有不同的人生观。每一个时代的人生观,都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映,都铭记着那个时代的特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人生观,它是历史的产物。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由于对人生问题认识的深度、广度和正确程度不同,而又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没有超越历史和历史永恒的人生观;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人生观往往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生哲学,这种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并且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也提出了科学的预见。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也只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避免陷入新自由主义的理论陷阱之中。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社会生产中,始终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过程来看,生产力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但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因而,片面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庸俗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或决定作用则是一种唯意志论和唯心主义观点。所谓供给侧,总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它主要是指社会生产这一方面。而任何社会生产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方面必须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供给侧,另

一方面又必须注重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供给侧。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所表现出来的供给侧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停留在生产力这个层面上,而是必须深入认识生产关系这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应该更多地从完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已经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对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所产生的巨大能动甚至决定性作用。仅仅从生产力角度来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中既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运动这样的一般规律,同时,不同性质和阶段的社会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又具有不同的特殊规律。因而,仅仅从抽象的、一般意义上去谈经济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仅仅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去解释和解决特殊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问题则是无效的。因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方面必须注重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又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反对任何形式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只有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原则。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迷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制度基础。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生产资料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