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卖糍米饭棒的人

卖糍米饭棒的人

卖糍米饭棒的人
卖糍米饭棒的人

卖糍米饭棒的人

宋雪峰/文

傍晚时分,一位三十多岁卖糍米饭棒的男人,在桥上摆出了他的小摊。一辆黄鱼车,一只煤炉、一副蒸桶、还有一块木板,板上搁着一些配料。他象征性地撑起一柄阳伞,西山的太阳斜斜地照过来,映红了他的脸。此刻,还是春夏之交,浙东天气晴爽,桥上晚风习习,辛勤了一天的人们,从桥上来往穿梭。这是一天里最好的时光。

两三个南方青年人,在摊前买饭棒。卖糍米饭棒的人不停地忙着。先是用戴着手套的手从蒸桶里抓一坨糯米饭,摊在细薄的塑料纸上,再撒上切碎的油条、肉松、黄瓜丝、花生米、酸菜,最后放一只煎鸡蛋或火腿肠,然后连细薄的塑料纸卷成一条,塞进剖成两瓣的竹筒里,一手按住竹筒,一手将木棒伸进竹筒里,将饭捣实。一个标准的糍米饭棒就做成了。前后约需分把钟的样子。南方青年暖暖地抱在手中,低下头去咬食,美滋滋的样子,引来更多的人。一会儿功夫就卖出了十多个,每个三块钱,毛收入三十多块。这个做小食生意人有些兴奋,手足摇动,明净的眼里透着欢喜。

每天晚上散步时,我都能看见他——这个头脸洁净的小个子的山里人。卖吃食的人,一半卖的是手艺,一半卖的是人样。我见过很有讲究的屠夫,他穿着白衣皂裤,比店里的掌柜还要洁净。也许是他的外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有了和他作些沟通的兴趣。

趁他闲的时候,我凑近了用台州话问他,是哪里人?

他说,是天台山人。

我问他,是否知道近代天台籍的作家许杰?

他说知道,离他家有二十里地。

我说:“济公也是天台人吧?”

他笑了,说:“他叫李修缘,是个要饭的。”

我说:“他不是活佛吗?”

他又笑了,似乎有点不屑。

他又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缸)江苏人。

他就有些热络地说,他去过江苏的盐城、淮阴和南通。又说,92年至94年,他在江苏打组合家具和沙发。说完了就上下看我们。好像是看我们是不是他早就认识的熟人。台州人可以看不起天下任何地方的人,但对江苏印象却较为友好。他们常常混淆了江阴和淮阴。又误以为扬州在江南,镇江在江北。我常常要费些口舌去解释。说淮阴还比不上江阴的富裕,说今天的淮安就是旧时的淮阴,又说江北如何如何,江南如何如何。说的次数多了,我就嫌烦,有时便漫然相应,由他们去误会,由他们把家乡往好里去想象。卖糍米饭棒的人去过苏北,他没有这些常识的错误要我纠正。

卖糍米饭棒的人姓赵,位居百家姓之首。我说他是皇帝的子孙,他就憨厚的笑,说自己是贵姓而贱命。他讨了老姨(婆),生了两个小孩,老姨(婆)忙于孩子和家务。养家糊口的担子,全由他一肩承担。我说,“当初也许该留在苏北做家具生意,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他便不再说话,抬眼看远处的山,眼光却射向了远去岁月里。一个十八九岁的小木匠,背井

离乡,也许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困苦。在家乡时,我就常看见修伞的浙江人,人物瘦小,走街穿巷。我结婚用的木纹组合家具,就是浙江人打的。庞然的一组,镶边嵌花,装有明亮的镜子,也有耀眼的彩灯。当时妈妈喜欢得不得了,用干净的布拭来擦去。这样的家具会不会是他们做的呢?

反正后来,给我们做家具的浙江人也走了,听说是流氓滋扰,加上大盖帽的敲诈,有点不堪其负。这个赵姓汉子,在异地他乡漂泊,肯定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也许我的问话,勾起了他一些尘封的记忆。妻怪我多问,拉着我走。人生只有单行道,哪里还有假设的余地呢?我为自己的唐突而不安。

我们走向桥头的绿化带里,妻在那里压腿、下腰。难得三十多岁的她,还打得起侧身旋翻(螃蟹溜子)。我则四下里乱看。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等,像一台人生大戏。戏里应有的角色,一应俱全,毋须妆扮,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戏文。只消你认真去解读,总能看得到人生的悲欢离合。我看人座下的车,看人脚上的鞋,看人衣裤,最后就看到了被昏黄的夕阳照了的头脸:疲惫与沮丧、欢快与戏谑、麻木不仁与意气风发。够你研究一辈子了。

天渐渐地暗下来,海风吹来一阵一阵湿润的凉气。我们回去的时候,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站在糍米饭棒摊前。赵姓汉子,忙不迭地给乞丐包饭,乞丐显然神智不好。语音含混又喋喋不休。

赵姓汉子说,“伊休乱动,我白送一只给伊吃。”乞丐捧着饭棒屁颠屁颠地走了。

我问,“这样的乞丐每天很多吧?”

赵姓汉子说,“也不多,但遇见了我都免费送的。以前天天坐在桥头的那个白面乌须的疯子,每天晚上我都给他一个饭棒。”

我说,“你生意小,这样你会少赚一些钱。”

他笑笑说,“少就少几块吧,乞丐也要活命哦。”

卖糍米饭棒的人天天都在桥头经营小生意。我也日日从那里经过,有段日子,我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桥上今天来了跳蚤市场,明天多了几家水果摊。时鲜的果品吸引了我们。那个自称贵姓而贱命的山里汉子,仍旧守着小得不能再小的摊子,卖他的糍米饭棒。

我一向不大吃嵌糕、包饭之类的食物。觉得熟米饭再动手加工就有点不净。有好几次,我起了买糍米饭棒的念头,但终究没有买。有时我又想,也许那个饭棒真的很美味可口。有时又担心赵姓汉子的生计,以为他该换个地方,包装一下摊点,在明亮的玻璃柜上打上“日本料理”或“韩国风味”的幌子,这样生意也许会好一点。

但是,每天在太阳下山的时候,这位姓赵的山里汉子,仍然守着小得不能再小的摊子,抱朴守诚地做着饭棒生意。

中国人的山水观罗兰......阅读附答案

中国人的山水观罗兰 ①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 ②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赞叹激赏之情。唐朝诗人常用山林采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____,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③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庄子的《秋水》,借河伯与海神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再到《渔父》,借江上渔父采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时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 ④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丈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____,游山是为了____,玩水是为了____,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莱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⑤中固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时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芙。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⑥人类有史以来,确实克服了无数自然界的阻力,创造了文明,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类真正的成功,还是要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贬损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固非人类之福;因“征服”破坏了自然界运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类之祸了。1.总体说来,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将下边三个词分别还原到第④段的空格处。(填写序号)A.赋诗B.旷怀C.寻真3.文章第④段把徐霞客的例子拿出来特别说明,请问在表达上有什么意义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完全文,你认为人对自然应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积累链接:请顺其思路,在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后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中国人对山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2.A C B3.文章引用徐霞客的例子,一是为了说明徐霞客对山水的态度是为了向大地求知,他有别于一般中国人纯欣赏的态度。二是为了使文章在论证上更严谨、更透彻。(意对即可)4.要取一种“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的态度。5.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中国人的普希金情结

中国人的普希金情结 普希金的诗歌于1903年开始被翻译并传入我国,当时正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夜。他的诗歌中那种对自由和爱情的呼唤,对封建专制的反叛正好与当时的中国文化人的思想一致。鲁迅、李大钊、瞿秋白、郭沫若、茅盾、郑振铎、耿济之、臧克家、姜椿芳、胡风、艾青、田间、乔羽等学者、作家、作曲家和革命家都曾先后就普希金写文章或发表演说,译介普希金。应该说,从没有一个外国作家能引来这么多文化人的关注。 就中国人对普希金特别珍爱这一特殊现象,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理论研究室主任钱竞认为,以普希金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良师益友,因为他的诗歌中的人民性,与“五四”新文学要摆脱士大夫趣味、转向对人民的关注是一致的;第二,普希金所代表的进步诗人,他们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与新文化运动特有的精神是相通的。像艾青等诗人的成长和创作就离不开这样的营养,特别是普希金的以探索人的灵魂为己任的抒情叙事诗,对于探索中的中国诗人,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表达上都深得启发。 普希金精神已融入中国新文学创作的血脉,中国在告别了旧体诗后,在诗歌的走向上不乏迷惘,而像普希金创作的那种具有强烈感情冲击力和纵横驰骋的想像力的方式,对于具有诗学性灵传统的中国诗人无疑是一种重大启迪。谢冕教授认为,我国在抒情诗方面的创作受普希金的影响较大。剧作家苏叔阳对记者说,我是这位文学天才的崇拜者,他的诗美妙无比。他对青春和爱情的赞美,他歌颂自由正义如火的热情,他把生活变成诗,用诗去写小说、戏剧、童话的天才的确是无人可比。普希金作品带给人心灵的震颤、净化的美,的确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普希金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并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说他的创作已融入了中国新文学创作的血脉,一点不过。普希金在中国的读者是全世界除他的祖国以外最多的。

(提纲)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

中国古代诗人得山水情结 摘要: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山水诗就是其中发展较为充分得一种, 古代诗 人寄情山水,对山水怀有特殊得情结,吟咏山水得诗作也就是层出不穷,历代文人屋客 留下得宝贵诗作传颂至今。本文由山水诗得定义及特点等内涵入手, 结合实例分析了我国古代诗人对山水不同得情节,然后论述了山水诗得不同变现形式,最后从历史、社会、 文化及诗人自身得生活经历四个方而分析了古代诗人纵情山水得原因。 关键词:诗人;山水情结;影响因素引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神奇得大自然,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也为人类得艺术文化创作提供了宝贵得素材。古代诗人游历山水时, 往往被大自然激发超创作得灵感,感情丰富得诗人对山水似乎怀有一种特殊得情结,她们不光赞美神奇得自然山水风光,更重要得就是透过山水进行思考,或抒发人生哲理,或叙述对生活得感悟,或舒寓复杂得感情。由于古代诗人得自身经历不同,再加上特定得历史时期,社会情况各异与主流文化导向得影响,不同得诗人对相同得物象也会有不同得感悟,她们以其丰富得感情经历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山水情节得诗作,在浩淼得诗作中@下了浓屋重彩得一笔。 一.山水诗得内涵(一)山水诗得定义 山水诗就是谢灵运开创得,主要以描写山水风景为创作目得得诗歌题材,兴是于南北朝时期。其中得山水可以就是纯自然得山水,也可以就是经过人工修饰得山水。诗中描绘自然山水,使山水诗成为一个审美意象,而且注重借景抒情,借山水传达诗人真正得情愫。鉴赏山水诗作既要能够绘山水之景,更要品山水之情。 我国山水诗得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她们风格迥异,但都有很高得成就。 (二)山水诗得特点 有先,山水诗中得山与水都就是客观存在得。自然界得山与水就是山水诗得主体,就是诗人主要得描写对象。它可以经过人工得装饰但就是必须真实得存在, 这样才能够保证描写得准确性与真实性,不会脱离现实得基础,从而使得整有诗具有活得灵魂。 其次,主从关系明确。虽然山水诗都会寄托诗人得情感在其中,但就是这并不说明山水诗中山水得描写就是为了情感表达而服务得,相反得就是作者得情感就是在山水得基础上自然流露出来得。山水诗中完美得将山水独立于了情感表达之外,保证了山水不就是情感得陪衬、渲染品。 再次,寓情于景。虽然山水诗中很少甚至不会出现直接得情感表达,但就是我们依旧可以从诗中感受到作者当时得思想感情,这就就是寓情于景手法得运用。 这就要求诗人在山水系物得选择上要既要符合读者得审美观念,同吋还要注意景物之间得合理组合、与谐统一。 最后,综合性。山水诗不仅仅应该包括“山'',也应该包括“水”。以山与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在不影响其主要地位得基础上可以适当得加一些人物、花草等其它景象。 二、中国古代诗人不同得山水情节(-)赏录言志、寓情于景

中国人的山水情结

中国人的山水情结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和文化意识里,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而且人文意蕴十分丰富、深远,象征意义和符号意义极强,非常耐人寻味。中国人有千百年的山水情结,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意识里,山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山水,是中国人的美学,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国人的宗教。而历史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额,山水,也伴随了中国人的整个历史。 清朝作家张潮的《幽梦影》中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在我们民族文化心理中,山水实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要了解中国人的山水情节,就得了解一下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了解一下传统文化中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认识,我们的祖先意向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山水诗一个与人们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的自然存在,自古一来,我们的民族便与它建立了无与伦比的亲近关系,这种关系也就是人们在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产生的一种山水情结。也正是由于“天人合一”最高艺术精神这一特质,庄、玄精神才把才把华夏民族的深邃的宇宙意识、旷达的人生态度催化诶一种审美哲学,才有了山水诗、画的萌芽和繁荣,,也因此,山水才拥有了文化、艺术和精神的品格,并在传统艺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山水情结在山水文化的发展中应运而生。 先秦时期,儒家更是强调“君子比德”。从山中见“仁”,从水中见“智”。秦汉以后,人们更多地是从自然生命状态与人的生命状态的对应关系上寄情山水。“望春山而生欣然之意,观秋树而生凋零之叹”、“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都是古人与山水的交流。 到了唐代,诗人们往往借山水消解胸中的块垒,从山水中得到哲理的启示。于是盛唐山水诗作为中国诗歌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永远值得后人珍视。 柳宗元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王维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然;孟浩然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淡薄;杜甫亦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宁静…… 在美妙的大自然里,山是崇高的,庄严的,沉稳的;他可信赖,包容万物,处惊不变;他是人们精神的依托,生活的靠山。水是温柔的,纯洁的,清澈的;她润泽万物,嬗变无形,百折不绕;她是生命的源泉,生活的动力。文人多拜山水,歌颂山水,把山水的品质作为自己的榜样。 “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中国文人就是如此热爱山水,历代行吟泽畔的山水诗人,为我们民族的文学史贡献了无数关于山水的璀璨华章。历览顾恺之、董源、李成等人的山水画卷,或气象萧疏,或烟林清旷;诵读谢灵运、王维的山水诗,或池塘春草,春晚绿秀,或声喧乱石,色静深松;品味柳宗元、袁中郎的山水游记小品,或清峭自然,或性灵独出,皆是大自然的山水给予了他们艺术的血液和鲜活的神髓。 明代文人袁宏道曾说,“意未尝一刻不在山水”。的确,在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山水可说是他们的宗教。在山水中既可领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的自然美,又能体味“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美,也能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情怀……即便普通中国人,也如现代作家林语堂所言,懂得不辞辛苦爬上高山峰顶去看那浩瀚、空灵、千姿百态的云海。人们在居室中还会悬一幅山水画卷,那是他们心中保存着的对自

中国人的山水观

中国人的山水观 2012年8月16日 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 中国

人们不去体会他这首偈语般的诗,而误以为他真的隐入岩去了。于是,美国嬉皮起而仿效,结果无功而返。寒山子并没有去“征服”寒岩,他的“隐入寒岩”是“与君心不同”。所以你要问他“似我何由届”?那就是不懂得中国人所重视的“心境”了。“隐”是心的事,而不是实际行动的事。没有人能在“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的寒岩生存。寒山子只是不想让人知道他在人世间的某一个角落,避开扰攘纷争的纠缠而已。 如果他真是能在寒岩生存,那他岂不就是今天世界上的登山专家,可以去征服额非尔士峰而毫不费力了?但那又岂是中国诗哲所赞赏追求的境界? 中国诗人都爱山,“五岳寻仙不辞远”,而他们的态度是谦和的,心情是轻松的,出发点是爱与诚服的。他们不觉得山有去“征服”的必要。除非你是像侵略者那样,要去别国的边境,偷偷插上一面属于他们自己的国旗。那便不是游山,也不是健行,而变成侵略与偷袭了。 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到庄子的《秋水篇》,借河伯与海神若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再到《渔父篇》,借江上渔父来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对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最高境界的“玩水”,是像苏东坡赤壁赋里的玩法,是静观的。由观赏“澄江似练”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想象到自己可以“羽化而登仙”,最后体悟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思。用这种哲思来面对世界宇宙,则不会演变成杀伐黩武或破坏自然生态的可怕结局。 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赋诗,游山是为了寻真,玩水是为了旷怀,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世界各国的画家,除日、韩等亚洲国家,受中国的影响,有专门的山水画家之外,西方国家并不以山水画作为一个画派。也说明了东西两方对世界的看法角度之不同。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多数山水画,在层恋叠嶂之间,细看总有曲径通幽,所谓“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近却无”。在涧水之上,或有小桥可通山径,隐约可达茅屋一椽,想象当是隐者的居处。即使怪石嶙峋,仍有草木点缀其间。雪景则温柔如堆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只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五代人所绘“雪渔图”中的渔父,在水滨竹林间,冒雪瑟缩,画家却把他的衣服衬以彩笔着色,立刻使人感到寒中有暖,这渔父,不是无家可归,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说明尽管文人雅士向往离群索居的隐逸生涯,却并不是真的厌恨人间。王维的《终南别业》,虽然“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常自闲”,但是仍然邀约好友“可以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这样的隐入山中,是十分感情的。 你也许会说,那是因为写诗作画的人是文人的缘故,所以不以攀登高山去强调勇气与体力。不过,如果你细读中国各式武侠小说,其中却更不乏山中的高人隐士、武林的大侠。他们隐居山林,志节高蹈,是武人中的智者,其生活情调典雅悠闲,是中国人对侠客最崇仰的一项因素。武人也不逞匹夫之勇。武侠小说中之逞强斗力的角色都是配角。在中国武人心中,大自然也是宗师,而不是要求征服的对象。中国武术招式常采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小议中国人乡土情结 还家万里梦, 为客五更愁几千年来,多情的中国人一直难以舍弃的就是家乡了。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干什么,每到某个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开始想家了。想的那么厉害,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那颗思家的心和回家的步伐。 思乡是一个中国人的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老的情结。正是这样的情结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显现。是故乡,唤起了他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回忆,在对故乡的意念中,他们又仿佛回到了那单纯无邪的童年世界,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身心的创伤得到了暂时的平复,精神的空虚得到了刹那的充实,在这里,故乡成了他们终极的归宿地。 于是这就造就了无数骚人墨客,他们毫无保留的抒发对家乡的爱,写下了无数灿烂的诗篇和文章。而他们写那些作品的主题依然离不开思乡,游子,家,乡愁。这主要以诗歌,文章,曲词等形式展现出来。有时候我都会不禁会写出这么几句:故乡犹如一副强效应的镇静剂,可以消释横亘心头的诸多块垒(抚平尘封的伤痛);故乡犹如一股涓涓流淌的清流,可以润泽干涸的心田;故乡犹如一弯温馨宁静的港湾,可以停泊四处飘荡的小舟。 而我认为中国人之所以有这么浓重的思乡情结,主要是因为他们小的时候或多或少受到了父母的熏陶或者是外界的伤害。

才导致如此浓重的思乡情结。我查过资料,有读者认为: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迫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那时,闽粤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用白粉髹(xiu)腹,用朱砂油头,头部两旁画上两个鱼眼睛似的小圈的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所以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是啊,这就好像中国人得了一种思乡病,我们无时不刻地在思乡和故乡的父老啊,最念念不忘的差不多就是我们的心上人了。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一些代表家乡的信物时,那种情怀就格外强烈。于是李白就写了《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不用多说,可谓妇孺皆知。我们从孩提时代起就会背诵它,虽不太了解思乡之苦,但优美的音韵让人朗朗上口,无意识之中就背下来了。长大后,背起书包,离开家,才渐渐品尝到想家的滋味。通常白天还好,但是一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想想别人都在合家团聚,自己却孤独无

中国人的房子情结

所谓的“房屋租售比”是指一套房子月租金与房屋销售总价之间的比值。来自京城二手房经纪公司的数据显示,北京2009年底二手房租售比均超过1比500,高达1比525,远远超出1比200至1比300的国际通用标准数据。 蒙代尔集团首席执行官、蒙代尔研究院院长丁海森说:“美国现在租售比大约在1:100~200之间,空置率比中国低。考虑到美国HOA和物业税高一些,如果把比中国多出来的物业税和HOA从租金里面扣除,美国的租售比大约在1:150~250之间。” 造成中国的房屋租售比偏高,最根本原因就是观念问题。尽管通胀预期可以推高房屋租售比,然而这并不是中国的房屋租售比偏高的真正原因。事实上,发达国家一样会要面临通胀因素,所以从通胀角度解释中国的房屋租售比偏高是完全站不住脚。有些观点认为,“住房公积金推高百姓购房热情。住房公积金是一个鼓励人们争相买房的政策。”或许,这个因素确实起了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微不足道的。 中国的房屋租售之所以比美国偏高,这取决两个国家地域文化的差异。中国处于相对传统社会文化,落根文化根深蒂固,对故乡感情有一种特殊理解;美国处于一种迁移社会文化,人们并没有故乡情结,人口处于高度流动。相对中国人来说,美国人只在乎有个地方住,并不在乎是否拥有房子所有权。毕竟,他们不会在这个地方长期住下去,所以往往就选择租房。中国人那种落根文化还是非常浓厚,故乡始终都是一个永远的归属。很多人,他们并没有生活在农村,但是还是花钱在村里建一个房子,方便回来过年过节时可以住上。一些生活在小城镇里的人,都是想尽方法建房,甚至在早期时,都接受不了所谓的商品房。他们总是这样认为,拥有房子所有权,住得才放心。尽管租房是很合算,但是他们总是担心人家今天租给你,而明天却要把你赶走。同时,他们还觉得有房子,面子也好看。就拿我生活的小城镇来说,很多房子都是空着,只是到了春节时,他们才回来住。我外婆有一栋自建房子,市值大约10到15万元之间,现在出租给别人。一个月租金大约就是 150元左右,该房子的租售比至少也有1:666。要是以15万价格计算,就是1:1000。可以说,相对高得离谱房价来说,租房是非常合算。 同时有关资料显示,国内很多的房子,质量普遍缺斤短两。实际使用寿命大约在30~40年。平均每年折旧3%左右。租房的收益每年大约1%~2%。况且大部分房子空置,能租出去的是少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0%收益,还要倒贴物业费。 既然租房比买房子更加合算,但是更多人却选择买房而不是租房?当然,有一些人买房是看好将来房子继续涨价,所以选择买房。同时,很多城市买房和落户挂钩,没房不能落户,不能落户意味着所有城市人的福利几乎为零。但是这些都不是最主要因素,实际上,导致人们热衷买房而不是租房的因素,这主要和中国人观念有关。总之,他们的观念就是这样想,有了房子一切都踏实。 很多人都对租房有一种极度不信任,总觉得对方想租就租给你,就没有一种安全感。他们总是担心,要是人家明天不肯租给自己,怎么办?于是,他们就觉得还是自己有房子才放心,这个就好比手上有粮心里不慌,而不相信通过市场解决粮食问题。他们觉得房子是人家

古代被贬文人的山水情结

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组 ——以复习唐宋被贬文人散文为例 江苏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张五芳(213200) 一、文学教学内容的无视与缺失 进入初三阶段,面临中考复习纷繁芜杂的种种事项,一线语文教师忙得焦头烂额,但苦于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缺失鲜明的教学内容、缺少清晰的复习条块,使长达半学期之久的语文复习陷入无序、无味、无效状态。 对文学教学内容的漠视或无视,成为当前初三语文复习课的一个主要缺失环节。而文学作品恰恰是初三语文教学与复习的重头内容,对其采取无视或不复习的态度,显然不能很好地达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教学目标,同时也使中学生缺失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的整合阅读复习活动,阅读品质得不到锤炼,阅读心智也得不到很好地开发。 因而,开挖文学教学的内容,成为当前初三语文复习课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 根据上述现状,我们把初三春学期文学作品的复习,分成两个专题来展开研究: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把两个专题又分设为四个分支(共八个小课题): 古典文学作品——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代诗词、明清话剧。 现代文学作品——现代散文、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现代话剧。 然后分由语文组的八位年青教师各领衔一个小课题,选定复习篇目(课内外结合),选择文学教学的具体内容,拟定复习目标、授课时数、授课步骤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小课题活动方案,先在备课组交流、讨论、通过,然后再批准执行。 以古代散文专题的复习为例,我们做了如下小课题研究—— (一)选择复习内容(篇目)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为例,六册书共提供了如下25篇古代散文(《三峡》《梦溪笔谈二则》《论语八则》《赵普》《黔之驴》《晏子使楚》《人琴俱亡》《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马说》《陋室铭》《口技》《宋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愚公移山》《出师表》)这些散文,相隔年代久远,描述内容驳杂,主题风格不一,势必给复习带来诸多麻烦。 于是,我们决意,选择课外与之配套的散文,编写配读作品,分专题开展复习。如:诸子百家散文、《史记》选读、魏晋散文选读、唐宋散文选读、明清散文等。这些专题的设置,一方面把上列课内散文做了清晰的分类,理清了复习文学作品之古代散文的思路;同时,把复习这一枯燥乏味的活动引向纵深,使学生循着课内散文的足迹,走向课外古典散文的道路,既增加了文言知识,也拓宽了文学视野。 (二)重组课内外文学内容 然而,以上篇目,头绪多,内容杂,复习时如果面面俱到,则会耗时太多而收效甚微;如果草率处理,又会使资源流失,失去培养学生涵养文学素质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采取了对部分内容重组的方式,把古代散文的复习内容定位为课内外打通,开展系列复习——小课题研究。如,对唐宋散文,我们分成以下四个小专题: A唐宋被贬文人的悲悯情怀

中国人的诗歌情结

我的诗歌情结 讲起诗歌,耳濡目染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会变得亲近和熟悉了。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说她是古老的,但同时如今她也迸发出新鲜的活力,诗歌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诗经》收录的就是百姓以生活体验编成的反映现实生活和情感诉述的民谣,以及用来讴歌先人和帝王诸侯用来祭祖的。诗歌到如今的属性已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鲜明了。如今的文化娱乐方式多种多样,为何自己还能守得住诗歌这一亩三分地呢? 这要从中国的文人说起,在秦汉时期,文人雅士就以高谈雅叙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和表明自己的文人属性。或者换句话说,虽然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但在之前有志的文人便用诗歌来畅叙自己的人生理想。诗歌之于每个从小接受传统中国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来说,始终保持着自己内心温柔细腻的情感和作为文化人骨头里那份孤傲。从小便受儒家经典的熏陶,像李杜苏辛等大家的作品也大都铭记于心。古人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中国如此漫长的历史,属于诗的华章更是浩如烟海。虽然说如今我们所接触的诗歌大多以古代作品为代表, 并不是说如今我们的环境就是把诗当作“历史文物”来看待了,诗歌一直是中国文人思想感 情的一种寄托,况且从古而今,基本上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都是类似的。因而诗歌于我们并不存在年代久远或者思想上的代沟。她已经作为中国文人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要说起我的诗歌情结。其实在我的观念中,识字的受过教育人尤其是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一定有中国儒家情怀,那么也就一定有诗歌情结。 同今天的人来讲,仿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在校的老师和学生有谈诗歌,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娱乐并不过多的介入我们的生活。对于这个现象,我解释不了,毕竟诗歌在古代是仅属于读书人的小众文化,若成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兴趣,那还真叫人奇怪了。要谈我的诗歌情节,那么就得从小学时候说起。小学时候我们就学诗,也就背诗,。对诗的感情和感觉就 这样逐步积淀起来了,或许是由于自己生性过于敏感,或许是由于自己“文骨‘过于高傲,对 诗歌的热爱和享受就这样被慢慢打开了。以前读诗,在理解了诗的意思后,感觉诗的文笔语言修辞多么华丽,寥寥几句便将一个完整故事记叙下来,到后来愈是年月见长,愈是惊叹于作者的妙笔生花,奇巧构思,用字精妙无比,意象宏远。更有甚者,每当读到诗的时候,每每便会感同身受。作者内心世界被表露无遗,说诗歌是含蓄的,我并不赞同,因为当你理解了作者笔下的宏远意境之后,作者的内心世界,心中所思所感所见所闻历历在目,让你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诗歌这两个字,于个人而言,可大可小,大的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敏 切感受。诗歌是表达内心丰富世界的一种”优雅“的载体。小的是她也可有可无,若无此“杂念“于生活而言,没有也是正常。作为一个热爱诗歌的人,自己是不能理解那些生活中没有 诗歌情怀的人的生活的。要么他们没有这种情怀,要么文化的种子没有在他们心中萌发生长。诗歌这种东西接触多了,自然而然就会被他的无限魅力所吸引,所以所有接触过诗歌的人,他是不可能不爱上诗歌的,说了这么多,谈的都是别人,要我谈谈自己的诗歌情结我还真不知该从何说起。 首先,诗歌于我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人不吃饭会饿,大脑也一样,不接受文化的熏陶也会变得空洞,人们都会对可口的食物念念不忘,引起心中的愉悦,精神食粮也一样,如果自己的内心,思想世界得不到能量的补充与情感的交换,除非是一开始就拒绝。

《中国人的山水观》阅读原文

《中国人的山水观》阅读原文 《中国人的山水观》阅读原文①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 ②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赞叹激赏之情。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③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庄子的《秋水》,借河伯与海神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再到《渔父》,借江上渔父来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对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 ④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

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游山是为了,玩水是为了,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⑤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⑥人类有史以来,确实克服了无数自然界的阻力,创造了文明,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类真正的成功,还是要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贬损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固非人类之福;因“征服”破坏了自然界运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类之祸了。 《中国人的山水观》阅读题目26.总体说来,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什么不同?(2分) 27.请将下边三个词分别还原到第④段的空格处,(填写序号)(3分) a.赋诗 b.旷怀 c.寻真 28.文章第④段把徐霞客的例子拿出来特别说明,请问在表达上有什么意义和作用?(2分) 29.读完全文,你认为人对自然应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2分)

浅析传统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浅析传统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摘要】传统中国人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深深地扎在中国人的心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整个心灵世界,本文以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为角度阐述传统中国人的乡土情结的种类,然后分析产生这种情结的原因及这种情结对传统中国人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中国人乡土情结 引言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作为一种心理状态的乡土情结,弥漫在各个阶层,贯穿在每个朝代,同时也反映在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乡土情结,即对家乡和故土所抱有的一种浓浓的深情,最大表现就是思归。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就有很多思念家乡的作品,如《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这首“千古羁旅行役之祖”的歌,唱的就是登上了高冈,思念家乡的心声。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几千年来广为传诵的作品,其中浓浓的乡土情结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那份思乡之情。这种情结绵延不绝,一直延伸到当代,在当代作品中,余光中的《乡愁》更是首深深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的短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以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般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短短十六行诗,写出了人生四个阶段对故土的思念和愁绪。乡愁成了挥之不去萦绕一生的情感,深深地埋藏在诗人的心中,也萦绕在每一个中华游子的心田。

一、乡土情结的种类 作为传统中国人潜意识里的一种心理状态,乡土情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演变为归隐情结的乡土情结。拥有这类情结的人不满或厌恶世俗的黑暗,萌生出回家归隐的想法。这种情况促使人渐渐淡漠世俗中肮脏的生活而转向去家乡去寻求一片净土,寻求自己灵魂的所在。这种情结已经被抽象化,家乡在人的内心当中已不是那山、那水、那人,而是被升华为灵魂的所在、生命的寄托。这种情结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魏晋南北时期的陶渊明身上。他的《归田园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平淡醇美,细细品味,种种事物无不透露着诗人的欢喜之情和向往家乡的归隐情结,似乎诗人正掰着手指,如数家珍。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二云:“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村近烟何色,鸡鸣狗吠何处,琐屑详数,语俗而意雅。恰见去忙就闲,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诗人的趣味,不在尘世的喧嚣,而在乡居的纯静,也就全在意想中了。中国是一个缺少宗教信仰的国家,但并不是说中国缺少宗教意识和宗教情结,无论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在宗教的信仰当中找寻一份寄托,与此异曲同工的是,中国人的这种乡土情结也是在寻求一份寄托,可以说这种情结是一种宗教情结,它给人以安慰和满足。 二,思念家乡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是蕴藏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情结,拥有这种情结的人在内心对家乡怀有浓浓的思念之情。这种乡土情结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举头望月,吟唱“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是思乡;一生回味家乡的土特产的滋味,是思乡;在异国他乡仍然将庭院布局保持着故园的面貌,是思乡;带一撮故乡的泥土到异国谋生,是思乡;至死也渴望将遗骨安葬在家乡,也是思乡。这种思乡之情,形成了中国人所独有的一份情结。无论是对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还是对于风烛残年的老人;无论是对于病入膏肓的病人,还是对于身体健康的普通人,这份浓浓的情结都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中。对于老人,家乡是他的最终的回归之所,“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公元774年,八十六岁高龄的贺知章从长安返回家乡会稽,写下了《回乡偶书》两首,其一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

(提纲)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

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 摘要:诗歌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诗是其中发展较为充分的一种,古代诗人寄情山水,对山水怀有特殊的情结,吟咏山水的诗作也是层出不穷,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宝贵诗作传颂至今。本文由山水诗的定义及特点等内涵入手,结合实例分析了我国古代诗人对山水不同的情节,然后论述了山水诗的不同变现形式,最后从历史、社会、文化及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四个方面分析了古代诗人纵情山水的原因。 关键词:诗人;山水情结;影响因素 引言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神奇的大自然,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也为人类的艺术文化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古代诗人游历山水时,往往被大自然激发起创作的灵感,感情丰富的诗人对山水似乎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们不光赞美神奇的自然山水风光,更重要的是透过山水进行思考,或抒发人生哲理,或叙述对生活的感悟,或寄寓复杂的感情。由于古代诗人的自身经历不同,再加上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情况各异和主流文化导向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对相同的物象也会有不同的感悟,他们以其丰富的感情经历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山水情节的诗作,在浩淼的诗作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山水诗的内涵 (一)山水诗的定义 山水诗是谢灵运开创的,主要以描写山水风景为创作目的的诗歌题材,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其中的山水可以是纯自然的山水,也可以是经过人工修饰的山水。诗中描绘自然山水,使山水诗成为一个审美意象,而且注重借景抒情,借山水传达诗人真正的情愫。鉴赏山水诗作既要能够绘山水之景,更要品山水之情。我国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他们风格迥异,但都有很高的成就。 (二)山水诗的特点 首先,山水诗中的山与水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山和水是山水诗的主体,是诗人主要的描写对象。它可以经过人工的装饰但是必须真实的存在,这样才能够保证描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不会脱离现实的基础,从而使得整首诗具有活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