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2009-12-02 12:26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的:⑴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⑵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⑶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⑷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⑴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⑵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⑶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5.课程目标:⑴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⑵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⑶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⑷教学目标.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叫结果,标准.

6.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7.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

8.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9.义务教学计划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0.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1.课程实施的结构:⑴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⑵分析教学任务.⑶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⑷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⑸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⑹组织教学活动.⑺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

13.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14.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1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⑴目标评价模式.⑵目的游离评价模式.⑶CIPP评价模式.

16.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⑴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17.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

18.课程改革趋势:结构日趋合理化;内容日趋综合化;形式日趋多样化.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⑴

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⑵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⑶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⑴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⑵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⑶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⑷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⑹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6.现代教育的特点:⑴具有鲜明生产.⑵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⑶内容日益科学化.⑷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⑸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2.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⑵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①称苏格拉底讽刺;②叫定义;③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

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卢

梭《爱弥尔》.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

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6.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⑴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⑵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⑶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⑴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⑵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⑶政经制度制约教育制度.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

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⑴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⑵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⑴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才力与物力).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⑴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

生产的手段.⑶人力资本理论.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⑴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⑵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⑶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⑷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7.信息技术与教育.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⑵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⑴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⑵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⑶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⑷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⑴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村金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⑶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10.学校文化的特征:⑴是一种组织文化⑵是一种郑和性较强的文化.⑶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11.学生文化的成因:⑴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⑵同伴群体的影响.⑶师生的交互作用.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⑸社区的影响.

12.学生文化的特征.⑴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⑴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⑵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

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⑴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⑵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

⑴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⑵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⑵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⑶阶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⑷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⑸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

6.遗传的意义.⑴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

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8.环境: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⑶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9.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

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⑴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⑵个体的心理活动.

⑶社会实践活动.

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⑴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不仅教给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人们驾驽

怀疑知识技能.⑵对人潜力的发掘.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⑶对人的力量的发挥.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⑷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的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⑴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⑶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⑷具有开发个体特

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

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⑴国家的教育目的.⑵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⑶教师的教学目标.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⑴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①教育的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②教育的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

发展水平.③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⑵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⑶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⑷马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5.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⑶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

6.素质教育: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⑵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⑷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21、“学不躐等”出自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 D )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 D )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 B )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 C )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D )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 B )

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A )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 B )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 A )

一、选择题: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

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

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

“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

关系 ( A )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

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 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 D )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 A )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 D )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 B )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 C )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D )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 B )

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A )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 B )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资格考试新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梳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著有《孟子》一书。 (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始创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又如“篷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由此类也”。 (6)朱熹,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须》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 (7)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著《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并提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育学习观点。

教育学知识点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综合复习第一章 第一章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1、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2、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3、古代学校教育的共同特征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14、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完善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国家建立公有制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掌心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5、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①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入仓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④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增长率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1. 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2.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17、简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

最新图解分析形态走势大全(经典资料)

图解分析形态走势大全(经典资料)

图解分析形态走势大全(经典资料) (转自司空金融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a1771058.html,/thread-10064-1-1.html) 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领域中比较简明实用的分析方法,把走势中若干典型的形态作出归纳,并命名之。被分为两大类:反转形态和中继形态。我们先说说反转形态。反转形态表示趋势有重要的反转现象,整理形态则表示市场正逢盘整,也许在修正短线的超卖或超买之后,仍往原来的趋势前进。 反转形态:头肩型三重顶与底,双重顶与底,V型顶与底,圆型还有三角形, 菱形,楔形,矩形等 整理形态:三角型对称三角型上升三角型下降三角型扩散三角形菱型旗型 楔型矩型

反转形态-----1、头肩型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价格走势处于反转过程中,不论是由涨至跌还是由跌至涨,图表上都会呈现一个典型的“区域”或“形态”,这就被称为反转形态。一个大的反转形态会带来一轮幅度大的运动,而一个小的反转形态就伴随一轮小的 运动。 反转形态的特性

1、反转形态的形成在于先有一个主要趋势的存在 2、趋势即将反转的第一个信号通常也表示重要趋势线的突破 3、图形愈大,价格移动愈大 4、顶部形态形成的时间较底部图形短,且震荡较大 5、底部形态的价格幅度较小,形成的时间则较长。 头肩型 头肩顶/底是最为人熟知而又最可靠的主要反转形态,其它的反转形态大都仅是头肩型的变化形态。 形成的时候,通常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形成左肩,小幅回调后再次上行/下降形成头部,再次回调(幅度可能略大些)后的上行/下降,形成右肩。两次回调,通常为简单的zigzag形态(该形态,常常反映了市场急于完成回调)。 头肩顶/底形态在实际中,并不都是很完整的,也不一定很标准。然而,在形成的时候,成交量/动量都相应地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征。即:在左肩形成时,由于通常伴随在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第三浪特征)形成,动量最大,市场交投活跃,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利好传言,动量/成交量达到最大高峰状态。头部形成时,尽管各种利好消息仍然不断出现,汇价也随之不断w创出新高,然而此时,动量/成交量出现萎缩,递减的现象。这是见利好出货的阶段,对后市转向悲观的投资者开始逐步抛出/买进(下跌中,头肩底),出现了头部。然而,仍然有部分投资者出于对原有趋势继续维持的乐观状态,继续逢低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已排版)

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美国《教育百科全书》提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的科 学研究。 3.我国将教育学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 律的科学。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 么?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 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关系。它重点研究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情景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 中的心理问题,包括:受教育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形成、心理的个别差异等重要问题。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人们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也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即它既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也研究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效能的评估等。 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体系包括哪 些内容?最早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 是由桑代克奠定的。在《教育心理学》中,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6.美国心理学会(APA)提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发展问题。学习问题。人格与适应问题。测量与评估。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从欧美来看,应该包括:性质与作用、发展与差异心理、学习理论与应用、教学心理与设计、学习动机与管理、学习测量与评价。 7.国内学者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提出研究内容的“五要素”“三过程”学说。所谓“五要素”是指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②教师(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三过程”是指:①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 8.当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六种:①学习心理学②教学心理学③学校心理学④学科心理学⑤教育社会心理学⑥教师心理学 9.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占整个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半以上。教学心理学主要包括知识方面的教学,也包括情感动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学习心理学主要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课程安排、帮助解决学生情绪失常和学习困难等问题。学科心理学研究各科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包括因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各特殊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 心理规律。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结合。教师心理学研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心理特点和应具 备的心理品质的领域,探讨教师的知识、能力、性格、教师威信、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的特点。 10.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有科学性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科学的普遍法则。科学是指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和学问,即发现事物真相、探求原理和规律的知识学问体系。现代科学研究是一种范式研究,也就是以一定的框架、范式结构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1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 象和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 研究如何有效地知道学与教 的活动。教育心理学应该是 一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并 重的学科。 1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 性质?①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 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应用学科。②教育心理学是 一门综合学科。教育心理学 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 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 科,因此可以将教育心理学 称之为一门交叉科学,边缘 科学; 13.心理学的两个学科 特性:自然科学属性、社会 科学属性。教育心理学也具 有实验科学和应用科学这样 两方面的科学性质。 14.教育心理学有两种 研究范式:一种是外推的基 础研究范式,即将心理学的 原理和学说直接用来设计学 习条件和课堂教学实践,强 调实验室研究结果和有关抽 象理论概念的直接应用;另 一种是具体学科教学范式, 如语文教学心理学外语教学 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等。 15.教育心理学与其他 相关学科关系?一教育心理 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二者既 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① 二者共同关心教育与发展关 系,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认 知能力、道德品质的发展, 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②二者侧重点不同,教育学 研究的内容是教育现象中的 宏观性问题,而教育心理学 则着重研究教育活动中比较 具体微观性的问题。二教育 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 科的关系。①普通心理学是 心理学的基础学科;②发展 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基础之一;③认知心理学的 理论与实验成果是当代教育 心理学的发展主流。 16.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是什么?揭示教育教学活动 的心理学基本规律,从质上 与量上确定心理的具体现象 和事实,对教育心理活动进 行描述和解释。 1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 实践的作用:①提供先进的 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准确地 了解问题;②总结教育经验 和规律,为实际教学提供科 学的理论指导;③提供方法 手段,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 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 教学进行研究。 18.先进的教育观念是 指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基本理 解,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教 育的理念与信念。 19.教育心理学独立于 20世纪初期,其标志是美国 著名学者桑代克出版的《教 育心理学》一书。 20.教育心理学的独立 和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时 期?各历史时期的标志 20世 纪20年代以前)1879年被 誉为“19世纪的亚里土多 德”的德国学者冯特,在世 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 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新 科学的正式创立。1903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 育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 理学的独立。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至50年代末)。 ①主要发展方向是自然科 学化;②广泛吸收心理学各 分支学科有关教育的内容 扩充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③将教育心理学的实验原 理运用推广到教育实际部 门。三、成熟、完善时期 (20 世纪60到80年代末) 成熟完善时期,重大转折时 期。研究内容和体系出现了 很多的进步,其主要标志: ①研究内容日益集中,学科 体系逐步稳定。形成了行为 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 “双峰对峙”的发展格局; ②理论观点之间分歧冲突 日趋缩小,相互融合吸收。 联结主义逐渐上升发展为 强劲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 论;③更加重视结合教育实 际,积极为学校教育实践 服务;④教育教学技术心理 学的研究异军突起。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 育 1.人的发展包括哪些 方面?人的发展主要包括: 身体、心理、认知、社会发 展四个方面。 2.什么是心理发展,其 实质是什么?广义的心理 发展:指个体终身发展中心 理发展、发展以及变化的有 次序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 出生到成年这一过程中所 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成熟。心 理发展实质是指个体从出 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 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 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心理发展的一般(基 本)特点是什么?①连续性 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 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4.心理发展由一系列 连续而又相互区别的几个 阶段构成,是一个不断地从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5.什么是心理发展的 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心理 发展的两个加速期出现在 什么时间?心理发展的年 龄阶段特征:是心理发展 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 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 征。个体心理发展的两个加 速期分别出现在(幼儿期) 和(青春发育期)。 6.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年龄阶段特征(点)是什 么?一、少年期(初中阶 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身体 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 到成熟,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发 展,但相对于生理发育的速度而言则 相对平稳。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是:①在生理上的成熟使他们产生心 理上的成人感,但由于心理水平的限 制,他们在心理上具有半成熟、半 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 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②抽象 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 维,但水平还较低,仍以具体形象思 维为主;③辩证思维开始萌芽,使思 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 思想方法上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 主观性;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 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 调节自己的行动;⑤由于身体外形的 变化,使初中生产生成人感,独立性 意识增强,出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第 二个飞跃期;⑥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 的内心世界,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 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发展迅 速;⑦初中生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 根据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 则,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自 控力还不强。二、青年初期(高中阶 段):高中生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 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均趋于成熟和稳 定,个性与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更加 丰富和稳定。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特 点是:①青年初期在生理上、心理上、 社会性上接近成人;②高中生智力接 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 型”转向“理论型”已具有一定的假 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形式逻辑处 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③ 高中生社会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 智感、美感等)有了深刻发展;④高 中生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在心理 上把自己分为“理想自我”与“现实 自我”,并且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开 始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理想自我与 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冲 突;⑤高中生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 自觉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 也会出现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7.什么是“学习准备”“关键期” “终身发展”?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 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 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 识时,那些促进或阻碍学习的个人生 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 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 和横向两个维度。关键期是指个体早 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 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 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 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概念由奥地利习 性学家罗伦茨首先提出。终身发展问 题主要研究人从出生前到终年的全 程发展规律。认为人的一生都在不断 的、连续的发展着,发展是毕生的过 程,贯穿于人生命的全过程。其主要 观点是:①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是 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②发展是多维 度的,主要包括了生物、认知和社会 三个维度;③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 次的心理发展的各层次和方面发展 的速率、进程是不同的;④个体的 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 年龄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影响因素,此 外还包括与历史时期有关的生物和 环境因素以及对个体生活产生重要 影响的不平常事件。 8.个体从出生到成熟(0-18岁左 右)大致经历了六个关键期:新生儿 (0-1个月)、1岁左右、3岁左右、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日本蜡烛图-技术分析 经典形态分析

『技术分析』- 形态分析的经典资料 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领域中比较简明实用的分析方法,把汇价走势中若干典型的形态作出归纳,并命名之。被分为两大类:反转形态和中继形态。我们先说说反转形态。反转形态表示趋势有重要的反转现象,整理形态则表示市场正逢盘整,也许在修正短线的超卖或超买之后,仍往原来的趋势前进。 反转形态:头肩型三重顶与底,双重顶与底,V型顶与底,圆型还有三角形,菱形,楔形,矩形整理形态:三角型对称三角型上升三角型下降三角型扩散三角形菱型旗型楔型矩型 第一部分反转形态

反转形态-----1、头肩型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价格走势处于反转过程中,不论是由涨至跌还是由跌至涨,图表上都会呈现一个典型的“区域”或“形态”,这就被称为反转形态。一个大的反转形态会带来一轮幅度大的运动,而一个小的反转形态就伴随一轮小的运动。 反转形态的特性 1、反转形态的形成在于先有一个主要趋势的存在 2、趋势即将反转的第一个信号通常也表示重要趋势线的突破 3、图形愈大,价格移动愈大 4、顶部形态形成的时间较底部图形短,且震荡较大 5、底部形态的价格幅度较小,形成的时间则较长。 头肩顶/底是最为人熟知而又最可靠的主要反转形态,其它的反转形态大都仅是头肩型的变化形态。形成的时候,通常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形成左肩,小幅回调后再次上行/下降形成头部,再次回调(幅度可能略大些)后的上行/下降,形成右肩。两次回调,通常为简单的zigzag形态(该形态,常常反映了市场急于完成回调)。 头肩顶/底形态在实际中,并不都是很完整的,也不一定很标准。然而,在形成的时候,成交量/动量都相应地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征。即:在左肩形成时,由于通常伴随在在最强烈的上涨/下降趋势中(第三浪特征)形成,动量最大,市场交投活跃,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利好传言,动量/成交量达到最大高峰状态。头部形成时,尽管各种利好消息仍然不断出现,汇价也随之不断w创出新高,然而此时,动量/成交量出现萎缩,递减的现象。这是见利好出货的阶段,对后市转向悲观的投资者开始逐步抛出/买进(下跌中,头肩底),出现了头部。然而,仍然有部分投资者出于对原有趋势继续维持的乐观状态,继续逢低买入/逢高卖出(下跌中,头肩底),但是动量明显下降,交投量不再活跃,趋于衰竭,于是形成了右肩。鉴于维持原有运行趋势的动能衰竭,再次朝向与原有的运行方向,不同的运行,势不可免。对原有趋势继续维持乐观的,对此看作是回调。然而,一旦颈线位的跌破,恐惧心理聚起,抛盘如潮,虽然,随后出现一次反抽,但是回抽通常无法越过颈线价位,无力回天,通常成为市场大跌前的最后一次出货机会。 判别: 利用各种时间框架的图表,可以直观看出大小头肩顶/底的外围形态。然而,缺乏具体成交量数据,其内在的特征,可利用布林带辅助判别。头肩顶/底形态中,汇价和布林带间对应位置的变化关系,可以推测出市场在这一方向上的动能逐步衰弱的过程。一般说来,鉴于形成过程中的能量特征,左肩会越出布林带得上轨(上涨中,头肩顶)/下轨(下跌中,头肩底),而头部也会触及到布林带得上轨,然而,右肩,通常仅仅触及/越过布林带的中轨。同时,关注每次回落时显示不同方向上的k线数量的变化,也是对判断动量递减是否,一个很有用的信息之一。比如:上涨时,每次回落的阴线逐渐增多,本身,就说明了,空方的力量在增强。 几项注意事项 (1)头部与双肩不成比例者,不应视之头肩顶(底),不应套用头肩顶(底)的操作策略。 (2)理论上,头肩顶的左肩成交量最大,头部次之,右肩最少。但并非所有的情形都如此。 (3)突破颈线是确认头肩顶(底)的重要条件 (4)头肩顶(底)形态形成之后,股价突破颈线,成交量会在随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出现低谷,这是市场犹豫的表现,之后,通常会有一个反抽的过程,使得价格回试颈线水平。 失败的头肩形态 一旦突破颈线,完成头肩形态后,便不应再度穿过颈线。以顶部形态来说,价格向下突破颈线后,如果再度回到颈线上,便是个严重的警告,表示最初的突破可能是个恶兆。这样的头肩型就是失几的头肩型。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全套)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 习提纲(全套)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 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 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和谐教育 斯巴达,军事< 雅典,民族政治< 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 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20.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2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22.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24.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5.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 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6.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27.教育是研究教员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28.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得发展 1、教育得本质:教育就就是培养人得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得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就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得社会要求,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得工作,对受教育者得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得活动。(P1) 3、现代教育制度得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得共同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得方向发 展;(4)、高等教育得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得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得形态(1) 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得形态。“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就就是学校得名称。中国古代社会得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得一大特征就就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3) 古代雅典教育得目得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得,注重身心与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得目得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得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得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近代教育得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得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得新特点:教育得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得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得发展 教育学就就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得科 学。 1、历史上得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得教育学思想:孔子得教育教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479)就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得教育家与教育思想 家。孔子得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就就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得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得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2)西方古代得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就就是以其雄辩与与青年智者得问答法而著名得教 育家。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

新版教材教育学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简述题(每题7分,共21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2,共24分) 答题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合实际。 复习思考题: 一、基本知识与简述题: 1.教育学发展的阶段及其各阶段主要的教育学著作?24-30 2.什么是教育?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8-9、269 3. 教育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是什么?38 4.简述教育与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56-59、71-73 5.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76-79 6.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73-75对此教育应有哪些基本策略? 73-76 7.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3-47 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22 9.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31-134、135-137 10.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内容?194 怎样全面地评价教师的社会地位?199-201 11.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95 12. 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前瞻性素质有哪些?210-216 13. 课程的概念和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及其特点。219-221 14.如何理解课程编制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基础和创新的 关系?224-227 15.课程现代化包括哪些方面?231-234 16.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44-246 17. 教学的概念和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262-263 18.现代教学的基本作用是什么?263 19.如何理解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265-267 20.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关系是什么? 21.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278-281 22.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各教学原则的基本涵义及其贯彻 要求是什么?291-297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克己复礼、诲人不倦;四书五经、六艺 2、孟子:(亚圣)最早使用“教育”一词;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人人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自觉:强调内省 3、荀子:人性本恶;化性起伪;教人向善 4、道家: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 5、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オ学校和社会大学。主要内容有:1、“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西方教育名家名作: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细斯:捷克教育家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洛克:英国哲学家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二、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含义:1、教育是活动。(思想、观念)2、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是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学活动) 4、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活动。(生产活动、娱乐活动) 5、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一培养人。(影响的积极与消极) 6、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与管理、治疗与咨询的区别)教育是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8、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式 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一种④有目的、有意识地⑤培养③(影响)人的②社会实践①活动。 狭义的教育一一学校教育 教育的起源与基本形态: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的含义: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 现代教育公平性的含义: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 结论:公共性即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含义: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含义: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枸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2)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

中学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特有)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背) 口诀:本能生利西,心中无梦,米夫爱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历程(背考教师编也是考这些) (1)原始社会: 无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以生活经验为主,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2)古代社会

(2)奴隶社会,我国夏代先出现了学校教育 夏商西周:“痒”“序”“校”(教育机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春秋: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古印度内容:宗教教育婆罗门教佛教 西方古埃及文士学校内容:文字、书写、执政僧吏为师 古希腊斯巴达内容:军事、政治尚武 雅典:智育、德育、美育文法修辞辩证法崇文教育 (3)封建社会 中国:战国——清末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科举制。 宋代:《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代: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中世纪宗教教育:七艺——教会学校;七技——骑士学校 1.产生了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古代教育特征 3.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教育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表现道统性、专制、刻板、象征性 5.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口诀:(街道板砖相等)(5)近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背)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单选)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高中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4个特点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具有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 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上最早一篇专门著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西方最早教育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培养),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培根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称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遵循人的自然发展,“泛智教育”,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卢梭《爱弥儿》倡导儿童本位和自然教育。康德教育学作为课程在大学教授。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化”自然主义教育,情感教育,爱的教育,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 洛克“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之父”《普通教育学》出版标志规范教育学建立。提出“四阶段教学”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他的学生齐勒五段教学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 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知情意统一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新三中心论“儿童(学生)、活动、经验”,主张在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成长,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提出五步教学法。 陶行知人民教育家,师从杜威,主张生活教育理论。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从事流浪儿和违法者,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和五条教学原则 布鲁纳《教学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智力

陕西省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已排版)

1、教育产生的五大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交往起源说。 2、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奴隶教育和封建教育)和现代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 ①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 ②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③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4、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①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③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5、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书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与私学并存等。 6、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促进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 7是指根据一定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8、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上层建筑学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社会实践说、特殊范畴说。 9、教育的功能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 10、教育的社会功能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11、教育政治功能的作用: ①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②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教育的普及化可以推动社会政治变革。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12、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为: ①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②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13、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 ①具的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②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③教育具有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 14、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 15、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①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②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③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16、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①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②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③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17、教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①教育学研究的领域日益扩大。 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 多样化③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 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 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 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 理论。 19、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① 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价值观②有助 于掌握教育理论,熟悉教育的实 践规范③有助于总结教育经验, 探索教育规律④有助于其他教育 理论的学习。 1 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 2、教育目的的理解(简答): ①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 前或预告的反映。②教育目的既体 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 教育目的。③教育目的首先是学校 的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 系:广义的教育目标就是教育目 的,而狭义的培养目标则是指各级 各类学校、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 质量规格。由此可见,教育目的是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 标准和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 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 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 可以是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 体目标。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 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约束力;而教 育方针则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 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4、教育目的的功能:规范功 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5、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 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的价值取 向:指把个人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 值,把个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的根 本所在的一种主张。社会本位的价 值取向:把社会的价值看成高于个 人的价值,把社会作为制定教育目 的的根本所在。 6、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 系: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 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 教育方针则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 概念,属于政策学范畴。教育目的 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作出规 定,教育方针着重是对教育事业发 展方向所提出的要求。教育目的反 映的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 的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 规格;教育方针是阶级或政党确定 的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 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有时提出是由 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 践可以不具约束力;而教育方针则 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 践具有强制性。 7、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①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②教育 目的的制定也受儿童身心发展规 律的制约。 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的思想渊源②马克思主义关 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⑴人的发展同社会生产的发展相 一致⑵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 发展,现代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 展。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学说”的思想渊源)。 9、1986年《义务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九年义务教 育的目的是:“义务教育必须贯彻 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 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 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 才奠定基础。” 10、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 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 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 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劳动教育。 12、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要特 别注意的几个方面:创新精神、实 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 13、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 确处理的关系:①教育目的与教育 目标的关系②德、智、体、美诸育 之间的关系③全面发展与因材施 教的关系④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 的关系。 第三章学生 1、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属性: ①学生是有自主性的人②学生是 完整的人③学生是有差异的人。 2、学生的发展包含:身体的 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3、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不 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 和可变性、个别差异性。 4、学生作为学习者的特有属 性: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⑴具有 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⑵具有发 展的潜在可能⑶具有获得成人教 育关怀的需要②学生是以学习为 主要任务的人:⑴学生以学习为主 要任务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⑶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 学习。 5、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遗 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 动性。 6、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 用主要表现在:①教育以明确的培 养目标,规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向② 学校教育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 动进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较为全 面、深刻③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 作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断加 强。 7、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① 生理成熟期提前②价值观念多元 化③自我意识增强④学习兴趣不 高⑤心理问题增多。 8、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 致有:①学习方面的困扰②人际关 系方面的困扰③青春期生理、心理 困扰④人生发展中的烦恼。 9、初中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 主要的发展任务:发展有意记忆的 能力;发展借助于表象进行逻辑思 维的能力;发展创造性能力及探索 精神;建立一定的兴趣和爱好;获 得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学习处理 与同辈的关系,建立与同辈的友 谊;形成一定的理想和价值观系统 作为行为的指引;发展自我教育的 能力;适应自身生理变化带来的压 力。 10是专指学生在学校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 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 的过程。 11、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学生 学习的组织性②学生学习的依赖 性③学生学习的间接性④学生学 习的基础性。 12、学习的分类:接受学习与 发现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类型, 也是最主要的学习类型)、自主学 习与他主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机械 学习、竟争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 继承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符合性 学习与操作性学习。 13、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4、自主学习的特点:①自主 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②是一种独 立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 习。 15、合作学习的特点:互助性、 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 第四章教师 1、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复杂 性⑴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变 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困材施 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⑵ 教师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⑶ 影响学生的因素是复杂的,不仅有 学校教育的影响,而且还有家庭、 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⑷教师职 业既需要从事教师工作的人有渊 博的专业知识,又需要他掌握一定 的教育理论;既需要他有从事教师 职业所具有的一切能力,又需要有 高尚的品格。②创造性⑴学生是活 生生的个体,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是 不断变化的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的心理活动都是非常复杂的,每个 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学习特点。⑶教 育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一些 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 件都没有一定的常规,每次出现都 需要教师机智、灵活地处理。这种 工作性质,也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 造性。③示范性⑴教师通过自己的 德、才、学、识,用有格力量去感 化学生。⑵中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 仿性,决定了教师以及他所倡导的 思想观点、行为准则必然也必须成 为学生效法的榜样。⑶在引导学生 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教 师用正确的示范指导,帮助学生正 确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和独立工作 的能力。④长期性⑴教师劳动培养 人才的周期长⑵劳动效果需要很 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检验。⑤空间的 广泛性的时间的连续性。学校虽然 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学校又不可 能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因而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教育的时 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 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 空间上具有广泛性,时间上具有连 续性。⑥个体性和集体性。(从教 师的自我备课、讲课等个人活动和 与其他教师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 学生两方面来说) 2、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是 教育者、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 师是研究者。 3、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的 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4、教师的专业素质:①专业 道德:⑴忠于事业,甘于奉献⑵热 爱学生,教书育人⑶团结合作,互 勉共进⑷严于律己,积极进取②专 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