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研究综述(826-840)①

摘要:本文整合部分生态城市研究者其相关文献中的观点及其理论,进行以下综述:一、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从生态城市的内涵、基本特征、本质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二、生态城市中的人文生态:从人文生态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三、中国城市建设案例:简单举例临沂、惠州和海口三座城市的城市建设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四、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措施:以人为本,综合政府监管,区域合作等。

关键字:生态城市人文生态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集聚地和集聚形式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个独特的经济系统,城市具有高度集聚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并依靠这些生产要素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产生相应的经济能量,创造国民财富。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世界城市化水平到2050年将达到61%。可以说,21世纪是真正“城市化”的世纪。”③而另一方面,城市化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生态失衡,由此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人类社会在建设城市时,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衡的城市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正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学术界日益重视的课题。生态学的观点、原理也就进入了城市规划与建设之中。

一、生态城市概述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与“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但又有一定差别。当前,针对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说法不一。理查德·雷吉斯特强调生态城市是指生态方面健康的城市,它所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并充满活力与持续力。同期,亚尼茨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按生态学原理建造起来的人类聚居地,它可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其所有的生态要素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唐顿则把生态城市的作用提高到决定人类命运的高度,他认为生态城市能够拯救当今世界,生态城市是治愈地球疾病的良药,它包括了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④王全喜认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⑤因此,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⑥

2、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与本质

依据上述各种生态城市的涵义理解,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显而易见。苏廷良认为,在环境方面,生态城市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在经济方面,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要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生产方式;在社会方面,要求居民有

①2010年10月16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

②杨彤.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14):90~96

③薛华培.对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与重点内容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4~7

④苏廷良.试论生态城市的构建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5~77

⑤王全喜.浅议生态城市建设[J].林业科技情报,2006,(4):70~75

⑥王全喜.浅议生态城市建设[J].林业科技情报,2006,(4):70~75

良好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的责任感、有文明勤俭的绿色消费方式;在管理方面,要有健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不仅要有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规,还要有节约资源、能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①

宋言奇认为:“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城市是一个缺陷很大的生态系统。”②首先,就结构而言,自然生态系统呈金字塔型结构,生产者大于消费者。而城市生态系统呈倒金字塔结构,生产者少而消费者多,分解者又处于相对缺失状态;从功能角度而言,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农村生态系统自身能实现物质循环,而城市生态系统自身难以实现物质循环;从景观角度而言,城市是人工化的环境,这造成许多生态问题,如热岛效应、干岛效应等等。基于以上,城市必须依赖其他生态系统才能得以维系:城市从农业生态系统中获取粮食,从矿山生态系统中获取能源与资源,从森林生态系统中获取木材,从江河生态系统获取淡水与水产品,同时城市必须把它自身产生的污染物排向其他生态系统。其中,生态城市首先是区域城市,生态城市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地减轻区域的生态负担。③显而易见,对生态城市的分析,不应只局限于城市自身,而是从城市的生态支持系统的角度切入,在区域甚至全球的更大框架下进行的。脆弱的城市要得以维系,必须依赖它的生态支持系统:区域乃至全球。城市生态系统与其生态支持系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脱离区域研究城市生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公平的生态城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因为它是以更大的地域、更多的人难以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

二、生态城市的人文生态

“生态城市”的本意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迭加并协调发展,也就是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缺一不可,即城市自然生态的建设和保护,关键又在人。④近几十年以来,生态学迅速从以生物为主转向以人类和人类社会为主开展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然有一门人类生态学,这门本来应该属于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又由于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王保畬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生态城市问题研究应不限于人类生态学特性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甚至更侧重于以社会为主体,即人类生态学便同时称为社会生态学。

1、人文生态内涵

王保畬认为,人文生态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是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起着互相影响、补充、制约和渗透的作用。物质形态的人文生态,既是精神形态人文生态发挥作用的结晶,又是精神形态人文生态不断物化和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精神形态的人文生态好像是无形的,其实是无所不在的,在城市人文生态环境中居于突出的地位,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的改良有着巨大的、深层次的作用。但是,精神形态的人文资源作用的发挥,又必须受到制度法规的制约,制度法规可以引导、保障精神形态的人文资源发挥正面、积极、促进的作用,防止、约束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消极、阻碍的作用。在构建生态城市的宏伟工程中,应该从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三个层面通盘规划建设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使其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并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荣。良好人文生态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⑤

2、人文生态本质特征

人文生态对生态城市建设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人文生态有两个本质特征:(1)以人

①苏廷良.试论生态城市的构建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5~77

②宋言奇.生态城市首先是区域城市———解读生态巨匠威廉?里斯的生态城市思想[J].中国发

展,2006,(4):45~47

③宋言奇.生态城市首先是区域城市———解读生态巨匠威廉?里斯的生态城市思想[J].中国发

展,2006,(4):45~47

④王保畬.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人文生态[J].学习与实践,2006,(12):150~156

⑤王保畬.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人文生态[J].学习与实践,2006,(12):150~156

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是因为人是城市的主体。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是为城市居民建设美好的家园和优良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又必须依靠人,调动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以文为魂。所谓“以文为魂”,是因为一座城市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各自的一条文脉。以文为魂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延续和发展城市优良传统和文脉。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是其两大子系统,必须统筹考虑,精心策划。其中的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也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因此,既要有总体的规划、分阶段的要求,又要明确重点,实行在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有重点的开发建设,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名片”。王保畬认为,一座城市从诞生到延续、发展、变迁,必然会产生许多历史事件,形成一批名胜古迹,涌现若干历史人物,可以通过市民推荐、讨论、遴选,经专家评审确定若干个重大历史事件、重点名胜古迹和重要历史人物,作为一个城市的“文脉”和“名片”内容。

3、构建重点人文景观保护区域,凝炼城市人文精神,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利用

城市历史文化是人文生态的宝贵资源。在旧城改造和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好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防止盲目追求以旧换新、推倒重来的思想,避免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被湮没,就必须提高人文意识,确立保存城市记忆的思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重点人文景观保护区域,以延续城市文脉。王保畬认为,人文精神是城市人文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城市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居民的整体形象和城市品牌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城市传承历史、珍惜现在、战胜困难、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是人文生态的重要内容。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个性,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和个性往往体现在非物质文化之中,并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民族或区域的民众千百年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文精神和民间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和地域之间区别与差异的真正意义上的有力证据。因此,构建重点人文景观保护区域,凝炼城市人文精神,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利用,是我们每个民族或区域人民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①

三、生态城市建设举例

生态化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中必然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环境绝对面积的减少,并使之在一定的区域内产生质变或消失。这种变化是长期的、潜在的,其后果是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现代城市中最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生活垃圾问题。

薛华培认为,如今生态城市理论在国外已经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城市正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例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和伯克里市、德国的弗莱堡、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丹麦的哥本哈根、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和阿德莱德市、日本的千叶新城等城市都已启动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取得了许多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成功经验。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布局在城市,由于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水资源、能源、原材料消耗迅速增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主要表现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低劣;城市水质恶化、水源危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城市噪声污染扰民;城市内修建大面积不透水的硬化地面,造成雨水无法自然渗透入地下,形成城市内涝;生态绿地面积大幅减少,重草轻树现象严重。所以,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生态城市的主要建设方向。在我国许多城市和区域

①王保畬.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人文生态[J].学习与实践,2006,(12):150~156

②薛华培.对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与重点内容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4~7

的规划设计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生态城市建设逐步发展起来,其中沿海城市城市建设发展较为迅速,而内陆城市中也有不少城市开始关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下面以临沂市、惠州和海口市为例,介绍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方法措施。

1、临沂市生态城市建设

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2003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要求各地积极推进生态市、县建设。临沂市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尤其在制定了“打造绿色沂蒙,建设新临沂”的发展战略之后,对其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其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付成华提出相应的对策: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立中心城区的空间发展规划; (2)加强城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建立生态城市的基础支撑体系;(3)建立健全法制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城市管理体制;(4)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文化,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①

我认为对策中“建立健全法制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文化,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非常重要。对现有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严格执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立法工作,根据临沂市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内部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环境资源方面法律规章情况的监察,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各项法律、法规、规章与制度的落实。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建设好执法队伍,通过严格执法来约束各行为主体的非生态行为。保障生态城市建设顺利进行。此外,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离不开全社会的主动参与。因此,必须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态意识。市民的生态意识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的决策者和广大市民是否了解什么是生态城市,是否认识到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建设生态城市对促进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什么好处,在规划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时如何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些都是衡量生于城市意识高低的内容。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生态城市的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公益活动,使生态意识深入民心,把保护环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惠州生态城市建设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进行了生态城市的探索,江西省宜春市在1986年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市的发展目标,并开始了试点工作。此后,上海市、天津市、扬州市、常州市等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因为生态城市不仅可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惠州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部分,惠州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指标已基本达标,并且具有较强的环境优势,这是珠三角目前经济发展较好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区所不具备的,也是惠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惠州除了正在发展的大亚湾石化工业区之外,95%的地区以轻工、电子、食品加工为主,无重大污染源。惠州自然环境基础较好,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9%,大气和水质达到国家二级和一级标准。从整个珠三角连绵带来看,主要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惠州的生态赤字在珠三角各主要城市中最小。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惠州今后城市发展的竞争力提供了保证,也为惠州开发生态旅游提供了保证,使得惠州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些都是惠州绿色资本产业化运营的结果,将保证惠州市的可持续发展。②

①付成华.临沂市生态城市建设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8):114~116

②黄冠亮.惠州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101~103

惠州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相对比较迟缓。有些环境指标也没有达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惠州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迟缓,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一些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技术、设备的引进。因此,对惠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影响最大的、相关性最强的是经济的发展,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发展,将更加改善惠州的生态环境,进而带动惠州的社会进步。所以,惠州必须依托珠三角,尤其是深圳和东莞,大力发展其第二产业,以大亚湾为重点,加强石化工业的分工和协作。

因此,黄冠亮认为,各种关系协调发展才是出路。其中就包括城乡协调,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镇数量多,规模小,聚集不起经济能量和发展的要素,因此,必须通过政府干预,以“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的方式,整合、合并一些乡镇,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农村劳动力向这些地区集中,发展壮大中心镇和专业镇,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明确各镇的功能定位,招商引资,为市区及珠三角地区建设配套性农业产业,融入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①

3、海口市生态城市建设

1999年海南省提出了建立生态省的目标,为海南省实现社会经济的再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进行生态省建设是海南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当今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必然选择。因此,只有发展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生态产业和全新观念下的生态文化,保持海口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开展生态市的建设,才是海口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吸引投资和人才的重要要素。海口市位于海南岛北端,不但是海南省与国内外联系的主要货物集散地,而且也是海南热带旅游基地的枢纽城市。海口受南海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扩散条件好,空气中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大气总悬浮微粒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名列全国47个重点城市之首。②据《1998年海南省环境状况概要》提供的数据,在世界45个国家158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统计中,海口市排名第五。③得益于海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海口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蓝天碧海、椰风海韵,人文自然景观比比皆是,另有多处风景游览区,为海口旅游基地的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条件。

但是,由于长期的经济落后和“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影响,经济的落后依然比较突出,同沿海城市的经济差距仍然非常大。经济发展的滞后,容易使人只注意发展经济,开发资源,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在海南建省开发初期,受到房地产热的影响,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一度失控,建筑密度过高,规划的绿地、原有的水体等生活空间遭到严重破坏。绿地面积严重不足,目前正在建设的绿地主要集中在滨海地区,距离主要居民区较远;一些近存的水体,也常因水道受阻或人为割断,变为死水一潭,水质日趋恶化。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工厂位于城市的上风方向,影响到了城市的大气环境。发展滞后的工业基础,不但较难提供生态产业发展所要求的技术与人才条件,而且限制了城市生态建设的资金业源。

何启渊认为,对于海口市的具体情况,做到依法治市,优化产业结构并不容易。(1)环境执法监督可分为两个方面:①国家监督。开展环境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违法行为,是推动和促进环境执法的重要措施。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不究、执法不严和以权代法的状况,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政府法制部门进行经常性的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及时处理和纠正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②社会监督。建立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监督机制,是强化环保执法的群众基础。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保护公

①黄冠亮.惠州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101~103

②何启渊.关于海口市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33~35

③何启渊.关于海口市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33~35

众参与的积极性,提供参与机会。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以及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等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保证决策的民主和科学,这也是进行环保教育和普法宣传的有效措施。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近几年来,报纸、广播、电台等各种媒体对环境问题作了大量揭露和剖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有利于环境执法的社会舆论,同时,也对环境执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促进了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此外,群众对环境问题的举报、控告也是环境执法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各类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的工业发展之路;②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③依靠高新科技,发展绿色环保农业;四是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四、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措施

现代城市与生态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不能因此而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理想国。现代城市发展到生态城市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好几代的努力。苏廷良认为,瑞查德提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的计划,如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方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对我们建设生态城市也应该有些启发,但我们不应盲从,我们应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追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城市的道路。①

苏廷良认为,我国现阶段的600多个城市,大多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设施不配套,绿化率低,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建设清洁、优美、安静、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需要我们每位中国人努力共同完成。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在城市建设作用中具体包括: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布局,特别要确定城市人口的承载力;按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强调功能分区,为城市居民的居住、工作、学习、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2、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环境教育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明白保护环境实质上是保护人类自己,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3、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城市环保新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环保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政府应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地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政府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强化城市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环保部门应加大所有城市建设项目的执法力度,实行环境评价制度,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严格检测,严格控制,要积极实施对环境的统一监管权,对于各城建项目要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城市建筑密度不能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4、加强城市之间区域合作,实现全国生态城市一盘棋。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仅只是单个城市的行为,它需要各个城市的密切合作。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达,这种交换越频繁,相互作用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强调城市的发展,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各城市之间要密切合作,取长补短,真正实现个城市的健康发展。②

“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③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总之生态城市是一个有社会、经济、自然组合而成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系统,它的建立不仅仅只是单方面的发展,不能为了一方面的发展而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它的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口、环境、

①苏廷良.试论生态城市的构建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5~77

②苏廷良.试论生态城市的构建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5~77

③王全喜.浅议生态城市建设[J].林业科技情报,2006,(4):70~75

建设的高度统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的统一,它的宗旨是生态建设同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有机结合”。①建设适应小康社会的生态城市,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经济社会形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只有做好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真谛。

——

参考文献:

[1]何启渊.关于海口市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2]宋言奇.生态城市首先是区域城市———解读生态巨匠威廉·里斯的生态城市思想[J].中国发展,2006,(4)

[3]张宏波.长春市打造最佳人工生态城市的研究[J].生态经济,2006,(12)

[4]王全喜.浅议生态城市建设[J].林业科技情报,2006,(4)

[5]苏廷良.试论生态城市的构建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6]付成华.临沂市生态城市建设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8)

[7]王保畬.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人文生态[J].学习与实践,2006,(12)

[8]杨彤.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14)

[9]黄冠亮.惠州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

[10]张新合.绵阳生态城市建设探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1]姜周.围绕生态城市目标规划城市绿地系统[J].城市发展研究,2006,(6)

[12]薛华培.对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与重点内容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13]欧阳林.乐山绿心环形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06,(6)

[14]赵丽娟.汊河生态整治工程的景观特色及在省会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河北水利,2006,(12)

[15]陈志刚.生态城市建设应避免地面过度硬化——德国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的启示[J].国土资源导刊,2006,(6)

①苏廷良.试论生态城市的构建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5~77

生态城市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生态城市的发展) ------中国,城市发展道路 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Ecological city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主席又随之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民本政府”在努力将“中国号”巨轮驶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生态城市、生态农村、清洁生产……这些名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潜在经济效益巨大的生态城市,无疑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过去,环境问题被迫让位于经济,人们看见了臭名昭著的“锈带“,污浊的莱茵河,当日本的水洖病爆发世界开始反思:我们和我们生活的城市:未来在何方,蓝天绿水可否与高楼华社相映成趣? 生态城市,只是我们能给自己和下一代的唯一交代。所谓生态城市,并不只是青山绿水的单纯幻想,发展仍是其根本要义。在发展中与环境和谐共处,让生活处处赏心悦目,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生态城市理念对自然与资源的尊重是使一个城市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正因此,其具有无可比拟的经济效益。生态城市是真正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 二:生态城市与经济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city and economic)生态城市的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 协调特点使其远远超出狭义的乌托邦,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鲜活的生命力。在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房的生态城市,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对个人存在与价值的肯定与尊重,还可以享受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理念引导的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现代化高层次生活。生态城市绝不是把环保与经济发展割裂,相反,是以对环境和资源的更长远保护更充分推进城市经济取得更高经济效益。对于生态城市的经济效益,笔者有以下看法: (1)生态城市对房地产的助推作用。(Ecological city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for ics Real Estate) 傍沙河高尔夫球场的“深圳地王”拍卖案就很好说明了这点。深圳地王”华侨城南部填海区定于12月6日进行首场土地使用权拍卖,首次推出的3幅土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现已开始接受竞买申请。“此举标志着深圳湾填海区开发正式启动,市政府将其视为深圳城市建设迈向国际水准的里程碑”(南方都市报)。笔者了解到,目前傍沙河高尔夫球场的绿地去看上去仍然十分荒凉,但为何拔得“地王”头筹?是政府的远景规划给了其生命了,但更主要的是其自身具有的全市最大规模的、具有全新生活模式的居住社区和湖景旅游区条件。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即使没有社会力量的倡导,它也是现行社会经济模式的宠儿。生态城市给了社会经济更美好的远景,社会经济也给了生态城市存在最强硬理由。房地产业向来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而生态城市理念将引导房地产走上个科学,更可持续发的道路,一条告别摩天大楼的路,一个让城市更人性化的理念。1998年开始的填海工程在深圳湾畔、华侨城南侧造就了这片占地2.9平方公里的土地;1999年建成通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研究概况?(《哲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邹爱兵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530004) 90年代以来,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学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并对这一范畴的思想内容展开了讨论。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涵义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还有一些学者虽未给生态文明下一个较为规范的定义,但依然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通过破除自我中心论而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或者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进化,与地球表层的共存,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人类应形成一种“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从而使人类的一切活动既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又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问题 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而工业文明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一种经济价值观,生态文明则要求形成一种“人—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均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为人类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最终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人类中心主义有两种,一种是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一种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工业文明是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而生态文明则是以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 三、关于生态文明的地位、作用及独立性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工业文明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从兴盛走向衰亡,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未来社会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大文明,大文明是未来社会文明的主要形态,而生态文明只是其中未来社会整体文明中的一种。 传统的和现实生活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把生态文明看成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对此,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有其自身独立的内容,它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把生态文明看成是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而否认它的相对独立性,就不能反映现代新文明的客观实际和生态时代的本质要求,无论是从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还是从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的构成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说,生态文明及

生态城市

中文名称:生态城市英文名称:eco-city 定义: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生态城市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 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目录 释义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的提出 生态城市的标准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状况 编辑本段释义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编辑本段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

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摘要: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普遍忽视了产业发展问题;国外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已严重滞后于实践,急需针对中国现有城市和新城开发的产业选择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分类指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关键词:生态城市内涵评价指标设计原理 1、引言 短短 300 年的工业文明历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地球的资源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在城市地区表现更为集中和明显。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为特征,造成了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1]。摒弃工业文明理念下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潮流与趋势[2]。 生态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重构城市交通、建筑与土地

利用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3]。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发展目标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理念完全一致,是根治“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主要关注土地利用、建筑、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产业发展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支柱,是生态城市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实践情况,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2、生态城市的内涵 2.1生态城市的起源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4]。城市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 生态城市,又称生态社区( eco - community)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5]。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6],并从生态学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资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1。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4。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1、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1.1生态城市的概念的演化过程 现在,国内外都在建设生态城市,由于各地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内涵,同时受各城市地理、空间、位置的限制,其规模、资源和环境特征不一样,也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但有一个原则,就是生态城市必须保持系统的健康和协调,具有高效率的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具有持续发展和消费的能力,具备高度生态文明的生活空间。生态城市在维护本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相关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因此我们必须对生态系统作进一步的了解。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应该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生态学的国际研究计划均把焦点放在生态系统,如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其中心研究内容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淡水、海洋等)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重点研究人类活动与生物圈的关系;4个国际组织成立了“生态系统保持协作组(ECG)”,其中心任务是研究生态平衡及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维持改进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并因此给我们带来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应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同时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包含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1.2 生态学对生态城市的观点 从生态学的观点而言,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 随着现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旅游作为现代都市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精神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从而找回生活中失落的朴素、真诚、热情与简单。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个人魅力和风采。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复兴,但另一方面也给民俗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并找出解决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对促进当地社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目前主要研究的大多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在很多文献里,学者研究的是怎样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不被侵害,以及民俗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旅游对当地的影响及民俗文化保护这几方面。 1.1 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 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回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主要从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来研究。早在1998年,薛群慧,邓永进就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田美容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通过分析国内游客对傣族歌舞表演的期看、满足度以及对传统性的态度,从而研究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的心理熟悉,

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途径与案例研究

摘要:本文论述了国际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背景、理论、科学内涵及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的内容,并以XX市和崇明绿华阳光生态示X区规划为例,从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城乡生态关系协调性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示X园区规划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建设途径与措施XX 崇明 一、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进展 国际上正式提出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学术思想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过“理想国”的设想,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M.Vitruviius)在《建筑十书》中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和罗马城市的建设经验,对城市选址、城市形态与规划布局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把对健康、生活的考虑融汇到对自然条件的选择与建筑物的设计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阿尔伯蒂(L.B. Alberti 1452)、费拉锐特、斯卡莫齐等人师承维特鲁威,发展了“理想城市”的理论。16世纪英国摩尔(T.More)的"乌托邦",18-19世纪中,傅立叶的"法郎基",欧文(Rowen,1852)的"新协和村",西班牙索里亚(A.Soria,1882)的“线状城”等设想中都蕴含有一定的城市生态规划哲理。 19世纪末叶,以玛希(Geoge Marsh)为代表的生态学家和规划工作者的规划实践,标志着生态规划的产生,玛希(1864)首次提出合理地规划人类活动,使之与自然协调而不是破坏自然;鲍威尔(Powell 1879)在规划实践中指出,要制定法律和政策,促进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发展;英国霍华德(E.Howard,1898)的"田园城", 法国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930)的“光明城”,英国恩维(R.Unwin,1922)的“卧城”,赖特(F.Wright,1945)的“广亩城”等工作丰富了生态规划的内容。后来的芝加哥大学人类生态学派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均进一步强调了发展要与自然相协调;美国景观生态学家麦克哈格(McHarg,I.L.)在1960年代指出, 生态规划(Ecological planning) 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境况下或在多数无害的情况下,对土地的某种用途进行的规划。后来直至1980年代,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生态规划仍大部分倾向于土地的生态利用规划,王祥荣(1995,1998)提出,从区域和城市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发展趋势和生态规划所应解决的问题来看,生态规划应不仅限于土地利用规划,而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从以上学者的论点可以认为,生态规划的目的是: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现代城市的需求,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就目前我国的总体情况而言,城市化水平虽然仅达30%左右,处于初始阶段,但作为全国经济改革开放龙头的XX以及整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已进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阶段”,城市建设、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前景广阔。但是,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时也存在不少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缺乏远景规划和生态规划。因此,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基础上,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我国在新世纪城市建设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将为此提供科学的依据。

生态文明国内外研究现状资料

生态文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已经陷入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和文明观面临严峻挑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共识变成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意识、执政理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得到全球共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学术界围绕人类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指出生态文明比工业文明更具理性的哲学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更高级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1)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即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2)生产技术的大转变,即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转变;(3)目标与行为的大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多重目标转变;(4)伦理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大转变,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因而把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和终极关怀扩展到非人的自然界,并赋予生态环境应有的道德地位,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 有的学者认为,关于社会文明,有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是价值观问题。每一文明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文明的兴衰。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把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归根到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 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选择;认为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认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和超越;强调平等,拒绝中心论。 2.1生态文明的功能、地位及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 关于生态文明的功能地位,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更高层次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未来社会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四种文明有机统一的大文明,而生态文明只是其中的一种。 关于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单独的文明,而是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生态文明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一个层次,但绝不是简单的三种文明相加。不仅包含着自然生态文明,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生态文明。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相互依赖。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障,精神文明是主导,生态文明是前提。生态文明支配着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支配着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又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保障,它以自身中介性的作用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统为一体,并使三种文明相互影响。还有论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本科专业 本科班级 姓名 评分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湖北工业大学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生态产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它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 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 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 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 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如雷吉斯特提出了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的改造措施。但总的来说,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实践性相当强。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 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 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 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总的来说, 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不论规划是广义的, 还是狭义的, 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人类改造自然即干预自然的能力远远超出以往的情形下, 人类必须意识到任何人居环境( 包括城市) 的人类活动都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存在着人类活动 的生态极限, 人类必须克制自身的某些行为, 并充分地体现在规划之中,这是真正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建立生态城市的根本保证。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更是严格,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城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主抓手。这是因为:从国内城市化进程看,未来社会必将发展为城市社会,而生态城市可以比农村更好地结合自然、社会与文化要素形成一种更容易传承和发展的文明形式。从国际趋势看,联合国发表的一系列环境报告更加明确地关注城市、生态与人类福祉间的相互关联,造成环境恶化的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成为问题解决重点,生态城市将是世界潮流所趋。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的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入手展开论述,结合国外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获得有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分析分解

生态城市与人居环境关键技术设计 课程作业1 案例分析 姓名:卢程 班级:1334501 学号:1133450116 提交时间:2016年10月8日

基于生态示范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设计 一、背景介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村委会附近,包括村委会前已经硬化的场坝及南侧的空地,基地面积670m2。项目于2015年7—8月开始设计,整体于11月竣工。接手项目时,村委会前场坝空间局促单调。缺少活动及休憩设施;南侧空地原为废弃鱼塘,由于地势低洼,周围多个雨水口汇集于此,造成常年积水加之垃圾倾倒遍地无人清理,成为影响周围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地块。 莲麻村近年实施雨水工程和管线铺设,但由于沿用建设城市的惯性思路,地面过度硬化,农村区域又缺少人员及时管理维护,每逢雨季,地表径流大面积滞留,无法及时存蓄下渗到周边的自然土壤。在推进现代化市政设施建设同时,设计中忽视必要的生态措施,使自然生态的乡村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依靠排水管道的雨洪管理方式不能完全“代谢”;由于硬质化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局域本底环境改变、本地植物凋零等生态问题。 二、项目概述 设计以水为切入点。针对场地问题,试图塑造亲切闲逸的邻水活动空间,重拾岭南乡村以水叙事的传统,探索乡村公共活动与生态景观的融合。 生态雨水花园设计将雨水对抗变为和谐共生,充分利用广州地区降雨充沛、气候湿润的特点,形成雨季旱季差异性景观,将环境教育、生态示范与景观结合。 三、主要特点分析 1)通过打破场地边界,将鱼塘与村委会广场连接为一体,破除村委会的行政化印象,提升村委广场的亲和力;增加滨水活动及亲水空间,将原本局促的车行道转弯予以拓展,提高舒适度;植入景观构筑,改变原有视线焦点,将人的活动引入场地,丰富场地的空间形态。 2)运用海绵效应,就地化解矛盾。将雨水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涝问题,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将雨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政法学院 10级行政管理一班 100203017 李少爽 100203018 李胜男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数学者都认同它是指关于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指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郇庆治在《环境政治国际比较》中认为,生态文明应该是基于后工业主义社会的,在新的价值理念——即传统经济理性服从于社会与生态理性——的基础上,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建,它应该是一种基于多元原则、共享原则与合作原则的2文明。宋林飞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生态文明主张认识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更

3要建设生态。在这方面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而对其内涵的实质性争议不多。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 1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10 潘岳。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 2 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 3 宋林飞.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 12 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 4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5明程度”。(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6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 7(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8(1)儒家生态文化;(2)佛教生态文化;(3)道教生态文化(4)易经中的生态文化。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系;(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