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贵州省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

贵州省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

贵州省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
贵州省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贵州省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1〕21号)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炭产业十二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Ο一一年一月三十日

贵州省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煤炭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我省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云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对于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充分发挥我省“水火互济”的资源组合优势,平衡区域煤炭需求,支撑煤炭相关产业和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为推动“十二五”期间煤炭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分布集中,全省煤炭保有资源量549亿吨,其中六盘水、织纳和黔北三个煤田保有资源量占总量的90%左右,占云贵煤炭基地总量的2/3以上。煤种齐全、煤质较好,煤种包括褐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煤质以中灰、低~中硫、高发热量为主,低硫煤占总量的1/3,中、低硫煤占总量的72%以上。地质成果可靠、资源保证程度高,煤炭资源勘查、详查等比例较高,目前全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34.7%,尚未利用的资源量达386.5亿吨。煤层埋藏较浅、易开发,大部分探明储量在垂深500米以浅,大多适宜机械化开采,适宜建设大中型现代化矿井。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率高,为煤炭资源开发和延伸煤基产业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我省各矿区瓦斯含量普遍较高,相当部分煤矿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东部和北部局部地段煤层含硫量偏高,并且煤炭运输通道仍然是制约煤炭开发的瓶颈。

“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大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力度,新发现一批大中型矿产地,已提交查明煤炭资源量154.5亿吨(含新增煤炭资源量78.7亿吨)。全省查明保有资源量549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50亿吨、资源量399亿吨。煤炭生产大幅增长,2010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1.5亿吨,“十一五”原煤总产量超过6.3亿吨,比“十五”增加2.6亿吨,增长70.3%。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70%,比“十五”初期提高22.6个百分点。2009年底,全省共有大中小型选煤厂165座,原煤入选能力达8960万吨/年。水城和盘江矿区等一批瓦斯发电、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毕节、水城老鹰山等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等一批新型煤化工基地正在建设。煤矿瓦斯抽采量和利用量逐年提高,分别从2005年的27220万立方米和3790万立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76336万立方米和9204万立方米。采区回采率平均达到74.9%,比“十五”初期提高22.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回采率平均达到85%以上。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对全省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进行安全改造,加大对煤矿井下装备和安全生产系统的投入,建成了一批标准化、现代化矿井。2009年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7.75降至3.17,下降59.1%。当前,我省煤炭产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煤炭产业集中度不高。二是小煤矿采掘等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工艺比较落后。三是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四是尚未形成煤电、煤电化、煤焦化一体化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二、煤炭需求预测

(一)煤炭市场趋势预测。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省煤炭需求将持续增长。

1.控制煤炭过快增长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从能源结构调整来讲,将会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控制煤炭过快增长。

2.全国煤炭产能快速增长将对我省造成一定压力。近年来,全国煤炭产量以每年2亿多吨的速度增加。2006—2009年,全国煤炭采选业投资总额达8680多亿元,比“十五”净增6280亿元,目前全国在建煤矿7000余处,总规模15亿吨/年。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形势下,煤炭产能过剩的压力越来越明显,对我省的影响不容忽视。

3.周边省(区)将降低对我省煤炭的依赖。从我省周边煤炭供需形势看,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地区进口煤炭的数量将会增加,新疆煤炭将增加对四川、重庆等地的供应,铁路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储备基地的建设,将使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煤炭供应渠道多元化,沿海地区加速发展核电等新能源,都将对我省输出煤炭和煤炭转化产品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我省作为南方最大的产煤省,地理位置优越,向广东、广西、海南、湖南、重庆、江西、湖北南部、四川成都以南等主要煤炭调入省(区、市)就近供煤,平衡区域煤炭需求,调剂煤炭品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十二五”煤炭需求预测。

电力行业。根据贵州省“十二五”电力规划,到2015年,我省火电装机将达到3570多万千瓦,加上自备电厂及热电厂电煤需求,预计消耗原煤9910万吨。

“十二五”贵州省电煤需求预测表

*电煤需求量考虑了其他自备电厂及热电厂等所需煤量

化工行业。根据《贵州省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十二五”我省将大力发展煤经甲醇制烯烃。2009年全省化工用煤1170万吨,到2015年,我省甲醇等煤化工产品(商品或中间产品)生产能力将达到648万吨/年,预计消费原煤3230万吨。冶金行业。预计首钢盘县基地等项目将在“十二五”期内建成,2015年冶金行业消费原煤1900万吨。建材行业。预计2015年我省建材行业原煤消费量将维持在1100万吨左右。民用及其他行业。主要包括居民生活消费和轻工(造纸、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纺织)、机械等行业用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生活用能呈上升趋势,但主要是优质、清洁能源消费增长,煤炭消费量将呈下降趋势。预计2015年民用及其他行业原煤消费量约1100万吨。煤炭调出量。参照《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十二五”期

间,我省煤炭净调出量年均约4000万吨左右。

“十二五”贵州省煤炭需求量预测表单位:万吨

*调出量中含焦炭产品调出所折合的原煤调出量

综上,到2015年我省煤炭总需求为21240万吨,但按照现有煤矿建设规划和在籍矿井及在建煤矿产量安排,2015年全省煤矿产量将达到18233万吨,供需缺口超过3000万吨。

三、发展思路和开发布局

(一)发展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大型骨干煤矿建设,着力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大力推进推广先进的采掘技术、安全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机械化综采设备,促进煤炭工业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提高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

按照以上思路,煤炭产业发展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加快煤田地质勘查步伐,科学规划,合理确定煤炭开发规模,不断提高煤炭供应能力。

———坚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小煤矿升级改造,实质性改变小煤炭生产状况,提高资源回收率。逐步形成以大中型煤矿为主的开发格局。

———积极开展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煤矿瓦斯)、矿井排水、与煤共伴生资源等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扩大原煤洗选比率,推进煤炭资源深加工。

———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煤炭前沿技术发展,改善科研条件,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煤矿生产和建设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努力使一批关键性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使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深入开展瓦斯治理,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监管,提高煤矿防灾抗灾能力。

(二)主要发展目标。

1.煤炭生产。2015年,原煤产量达到2.1亿吨,其中规模以上矿井产量1.7亿吨,占总产量的81%。矿井采区回采率达到80%以上,原煤入选比例达到60%,其中炼焦煤全部入洗。

2.煤矿建设。建设矿井275处,建设规模1.6亿吨/年。其中,“十一五”结转194处,规模7365万吨/年;“十二五”新开工矿井81处,规模8730万吨/年。建成投产矿井37处,新增生产能力3170万吨/年。煤炭资源基础地质勘查提交普查资源量200亿吨以上。

3.产业集中度。力争建成1个年产5000万吨、2个年产3000万吨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企业集团控制在200个以内。省骨干煤炭企业规模不小于120万吨/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占用煤炭资源量的80%以上,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0%以上。

4.技术进步。2015年,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其中大型矿井100%(综采85%);中型矿井80%(综采60%)、小型矿井5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5%(含机械装载,下同),其中大型矿井100%(综掘75%);中型矿井80%(综掘55%)、小型矿井50%(综掘20%)。力争在瓦斯治理和采掘机械化方面取得突破。

5.资源综合利用。建设40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消耗煤矸石600万吨/年,矸石发电利用率30%以上。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水泥、墙体材料的规模达到250万吨/年,灰渣利用率达到50%。煤层气(煤矿瓦斯)年抽采量达到3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3.2亿立方米、井下煤层气抽采26.8亿立方米;抽采煤层气利用量达到15亿立方米,利用率近50%;煤层气发电装机容量54.6万千瓦,煤层气燃气居民用户达到60.1万户。

6.安全生产。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1以下,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三)重点矿区开发布局及其功能定位。

1.盘江矿区。矿区开发主体为盘江煤电集团,发展方向为煤—焦化—火电—煤化工,即以开发炼焦用煤、发展焦化(及其下游化工产品)为主,炼焦煤的洗混煤供盘县电厂,南部的贫煤和无烟煤供盘南电厂并适度发展煤化工。力争将盘江煤电建成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包括外矿区的生产能力)。

2.水城矿区。分为水城老矿区和发耳矿区(格目底片区)两部分,矿区开发主体为水城矿业集团,发展方向为煤—焦化—电,适度发展煤化工。力争水城矿业建成3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包括外矿区的生产能力)。

3.六枝矿区。分为六枝老矿区和新规划的黑塘矿区两部分,矿区开发主体为六枝工矿集团,发展方向为煤—电,即以开发中—高硫的贫煤、无烟煤(部分高硫焦煤),经洗选(或筛选)后,供规划建设的六枝电厂(一期200万千瓦,二期100万千瓦)。力争将六枝工矿建成1000万吨/年级大型煤炭企业(包括外矿区的生产能力)。

4.普兴矿区。包括普安县大部、晴隆县南部和兴仁县西部。发展方向为建设煤—电—化一体化基地。永贵能源已在本矿区获多处矿权,应积极参与矿区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确立其矿区开发主体的地位。力争普兴矿区建成3000万吨/年煤炭基地。

5.织纳矿区。发展方向为建设煤—电—化一体化基地,目前有多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发,下一步应加大整合重组工作力度。

6.黔北矿区。分为毕节、大方、黔西、金沙、桐梓、习水二郎等六个片区。各区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分别为:765万吨/年、915万吨/年、795万吨/年、700万吨/年、720万吨/年、510万吨/年。发展方向为

煤—电—化。综合考虑矿区交通运输条件,前期以保障“西电东送”电厂用煤为主(含矿区周边电厂的燃煤供应),少量优质块煤外运,适量发展煤化工。目前有多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发,下一步应加大整合重组工作力度。

四、保障措施

积极争取国家在煤炭总量控制指标和煤矿建设项目审批上给予更大支持。加大煤炭资源勘查投入,提高勘查精度,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按照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矿业权,促进煤炭资源规模开发、集约生产。强化政府对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管力度,对矿区总体规划实行动态管理。

附件:1.2009年现有煤矿及2009—2015年规划矿井产量汇总表(略)

2.贵州省“十二五”规划新开工煤矿明细表(略)

3.贵州省“十二五”期间煤炭项目新增投资估算表(略)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市加快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必然选择。为指导我市“十二五”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增强我市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制定《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明确我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政策措施。规划期限为 2011-2015年。 一、发展背景 (一)服务业发展基础 1、总量不断扩大、贡献不断增加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1亿元,同比增长1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7%,“十一五”年均增长14%,实现了总量翻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3%,比2005年的29.3%提高了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9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7.1%;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7.6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46.9%;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末的6.7万人增加到2010年末的11.9万人,占比从24%提高到24.8%。 2、投资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不含嘉兴港区,服务业投资完成5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8.1%,“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37个,累计完

上海 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录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 (一)发展成效 (4) (二)主要问题 (7)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 (8) (一)“十二五”发展环境 (8) (二)“十二五”发展趋势 (8)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8) (一)“十二五”指导思想 (8) (二)“十二五”发展原则 (9)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 (10) 四、“十二五”发展主要任务 (11) (一)强化节能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推进能效对标达标 (12) (二)扎实推进能源审计,切实挖掘节能潜力 (12) (三)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节能低碳技术产品 (12) (四)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组织实施节能技改专项 (12) (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落实重点行业节能减排 (13) (六)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工业再制造 (13) (七)协调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促进重点区域综合整治 (13) (八)开展“两型”企业创建,推进低碳示范工业区建设 (14) (九)积极营造社会节能氛围,组织节能宣传展示培训 (14)

五、“十二五”发展政策措施 (14) (一)建立健全能效监控体系 (14) (二)深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15) (三)推进落实“批项目、核能耗”制度 (15) (四)强化节能监察执法 (15) (五)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15) (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建设 (16)

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实现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探索建立节能、清洁、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形成能效提升、监管有效、低碳发展的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新格局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对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完成本市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任务艰巨、工作繁重、成效显著的五年。按照国家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的正确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全市工业系统把做好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四个率先”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取得积极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年均下降6.4%,工业用能占全市比重约56%,比“十五”期末降低5个百分点,对我市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2010年这一实现我市“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关键之年,全市工业系统提高认识、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节能工作“做精、做细、做深、做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18%,超额完成上海市下达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实施年度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任务 第一章“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充满挑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省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抢抓国发2号文件出台、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构筑“精神高地”,奋力冲出“经济洼地”,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21项指标提前完成,与201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有望提升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排名均提升3位,实现了在西部地区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省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全力吸引外部资源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增比进位、项目观摩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通过打造“5个100工程”等发展平台集聚了发展要素,推动传统产业调整升级,促进科技资源聚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大数据、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风

贵州省工业振兴十大产业

贵州省工业振兴十大产业 1、电力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水火互济”的优势深入实施“西电东送”和资源就地转化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深度开发水电积极发展风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加快建设大型电源基地优化调整电源点布局大力推进城乡农网建设改造建立适应新能源接入和能源布局需要的现代化电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 2、煤炭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煤炭产业大力推进大矿带小矿产业体系建设加强高产高效和安全标准化矿井建设压减矿井数量提升矿井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鼓励煤矿整合技改扩能建设煤炭大集团、大基地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精加工及关联产业提高瓦斯抽采利用率和废弃物利用率。 3、冶金产业。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合理布局、重组发展为重点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提高钢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特钢和精品、新品及其他钢铁深加工淘汰落后的同时优化整合优化发展铁合金、猛系列深加工。 4、有色产业。以淘汰落后、技术改造、企业重组为重点推动铝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发展氧化铝配套发展电解铝大力发展铝加工以增强钛矿资源保障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着力推动钛产业扩大产能、调整结构、发展深加工。

5、化工产业。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实施一批现代煤化工项目大力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基地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装置及 配套能力着力发展精细磷化工加快黄磷尾气、磷渣和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推进磷矿伴生资源深度开发利用。 6、装备制造业。以技改重大项目为突破促进企业聚集发展以主机带动为重点促进配套产业链延伸以国防科技工 业为依托促进军民结合、军地融合促进产品升级和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能矿产业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以及数控机床等重大装备技术及产业。 7、烟酒产业。充分发挥“贵烟”的品牌带动作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拓展省内外市场提高卷烟产销规模。充分发挥“国酒茅台”、贵州白酒品牌带动作用加大白酒工业投入扩大优质白酒比例提升贵州白酒的整体竞争力。 8、以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立足我省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结合特色农产品基地和旅游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具有比 较优势的特色食品、民族制药和旅游商品。 9、建材产业。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以磷石膏、煤矸石、粉煤灰、镁渣、尾矿砂等废弃物为原料

“十二五”前期-重大项目表

“十二五”前期(-)重大项目表

————————————————————————————————作者:————————————————————————————————日期: 2

五、重大项目 “十二五”前期(2011-2012)重大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一、基础设施 1 首都新机场及新航 城、 新空港产业园 首都新机场征地拆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航城及 新空港产业园建设 2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 区扩区开发区中心区向东南方向拓展约24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园等按需拓展 3 城乡一体化大兴新城核心区规划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亦庄新城及旧宫、瀛海、南海子等周边功能配套区规划建设,地铁大兴线和亦庄线沿线规划建设;庞各庄、魏善庄、安定和采育四个新市镇规划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 4 新区道路黄良路大兴段、京良路大兴段、万寿路南延、马家堡西路南延、魏永路中段、芦西路、兴华大街、金星路、欣旺大街、宏福路、欣荣大街、兴丰大街等新建、续建或改造工程 5 产业园区道路生物医药产业园永大、永旺、永兴、华佗等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新媒体产业园广平大街、广阳大街、广茂大街、金苑路、科苑路建设或改造工程 6 黄村水厂 近期规模为18万立方米/日,包括取水工程、净配水 厂、配水管道等 7 黄村再生水厂 升级改造并扩建部分处理设施,再生水生产规模为12 万立方米/日 8 瀛海污水处理厂 一期建设规模0.8万吨/日,2020年达到规划总规模3 万吨/日,包括配套管线工程 9 节水灌溉为农田配套建设节水灌溉设施

10 输变电工程新建兴华等一批22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二、产业发展 11 京东方八代线 第八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包 括相关零部件生产和液晶模组生产 12 康宁为京东方八代线生产全套的LCD玻璃基板 13 中电华通无线通信设备、无线终端等无线产业链上下游产品 14 京运通多晶硅片制造、单晶硅炉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 1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研究院 国家药品检验的法定机构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将发 挥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检测、药品审评平台作用,促 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16 同仁堂中药现代化同仁堂中药现代化的研发和生产 17 奔驰年产能扩充至30万辆 18 北汽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 19 耐世特 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最大的海外并购项目,生产 通用汽车转向及传动系统等高端汽车零部件 20 英特宜家购物中心 集商业购物中心、大型超市、餐饮及休闲娱乐等设施 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三、公共服务 21 北臧村九年一贯制 学校总建筑面积3163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42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17平方米 22 幼儿园建设五幼:总建筑面积4837平方米,青云店镇中心幼儿园:总建筑面积2985平方米,十幼:总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十一幼:总建筑面积3139平方米,十二幼:总建筑面积5972平方米 23 校舍安全加固改造32所学校,总面积95554平方米,其中加固面积53280平方米,楼房翻建面积10300平方米,平房翻

张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注意相关语句通顺) 通过对家港市服务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对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分析,确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研究和总结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当地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和地区部产业的各种联系,定位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大致方针;借鉴国外和国先进的发展模式;运用合适的专业分析模型预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策略,地区性的重点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之间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带动家港市服务业的长效持续的发展,促

进家港市城市整体性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域的产业正处于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纵向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分工并行、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正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态势,家港市必须准确定位,捕捉机遇,主动承接国际及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转移,实现与大都市地区服务业互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快速构建家港服务业经济,提升家港在南各县级市中地位。 本次家港的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十二五”期间,指导和制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使家港市经济的持续有力的发展,解决当前服务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年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模式。 1.1.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家港市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家港市服务业目前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服务业发展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家港市服务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 3.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服务业规划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个案分析法: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服务业规划方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中

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约束性分别指标是什么

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约束性分别指标是什么? 1.分别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 3.1个百分点,从8.3%到11.4% 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 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的目标,十二五”规划中还明确了主要污染物控制总类,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这两个类别基础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个类别的污染物控制指标。 就记得这么多了, 另外,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3月28日公布了“十二五”期间和今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的四大约束性指标。指标明确了2015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确今年这四项指标同比要分别降低4%、、4 %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个百分点。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透露,工信部正在组织编制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初步确定“十二五”时期拟采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及工业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他表示,这些指标比去年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初步确定的目标略有调整,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之外,其他三项指标要求更高。当时确定的是“力争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均降低16%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6%左右”。 工信部公布“十二五”和今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新华社南京3月28日电(记者郑晓奕、刘菊花)工业和信息化部28日公布“十二五”期间和今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明确2015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确今年这四项指标同比要分别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个百分点。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28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表示,工业领域将坚决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他透露,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 设年的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到2011年底,在全省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以下简称“三个建设年”)活动。 一、开展“三个建设年”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三个建设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种的紧迫需要。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黔党发[2010]11号)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主战略和目标任务,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三个建设年”,有利于营造奋力拼搏、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的重要作用,把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二)开展“三个建设年”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发展速度要明显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要求我们在起步之年必须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开展“三个建设年”,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此为抓手,充分调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首先干起来、主动干起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畏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为把“十二五”建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奠定坚实基础。 (三)开展“三个建设年”是解决影响我省发展的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机关作风、发展环境和项目建设总体止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部门作风不实、工作粗糙,推拖扯转、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在有的领域表现得还很突出;一些干部安于现状、松垮懒散、不思进取、不在状态;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商务环境不优,部门、干部创造力、执行力不强,落实力度不够;一些部门和干部谋划项目、运作项目、推进项目的能力不强,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等等。要通过开展“三个建设年”,集中解决这些影响我省发展的突出问题,营造“风气要正、干部要干、环境要好、工作要实”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开展“三个建设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的部署,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围绕“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主题,把开展“三个建设年”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

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规划

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来源:省经信委作者:时间:2010-11-25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精神,结合我省工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发展原则与振兴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和增比、进位、突破的要求,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增加投资、扩大总量中调整结构,振兴我省工业十大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工业成为带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发展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引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以做大总量为重点,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结构;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工业集约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引领,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振兴目标。 ———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速20%以上,在西部地区位次提升1-3位,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到40%以上。“十二五”期间,工业十大产业投资累计实现1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速25%以上,年均新增就业人员10万人以上。 ———八大千亿产业、五大基地初步成型。到2015年,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烟酒、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八大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初步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优质轻工产品基地。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到45%,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提升到2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提升到20%。 ———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达20户以上。新增上市公司20户以上,建成和完善10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 序言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是依照《中共无锡市委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规划编制的政策依据是: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6月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服务业提速打算》以及2011年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无锡市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打算》等有关文件精神。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要紧分析“十二五”期间无锡服务业进展面临的形势、进展目标、进展任务、空间布

局及政策措施,是无锡以后五年服务业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营造服务业进展良好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编制实施服务业进展规划及相关重点领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进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十一五”进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锡服务业呈现健康快速进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我市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服务型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服务业贡献程度不断增强 “十一五”以来,无锡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5—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1055.74亿元提高到2479.57亿元,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37.8%提高到42.8%,上升5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实施《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工业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充分发挥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促进工业企业能效提升和绿色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一、加强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是依法规范工业企业用能行为、推动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推动出台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结合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需求,印发了《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加大标准的制定、宣贯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在标准制修定方面,制修订了400多项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水效、再生资源利用等标准,初步形成工业节能和绿色标准基础。在标准实施监督方面,通过加强标准宣贯,落实强制性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推动企业淘汰低效设备,采用高

效节能、节水技术工艺产品,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树立节水标杆企业,规范再生资源利用,不断提升工业能效和绿色发展水平。在标准宣贯工作基础上,通过加大工业节能监察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支撑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等重大政策落实;通过实施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倒逼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工业企业能效提升和绿色转型,为超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标准覆盖面不够、更新不及时、制定与实施脱节、实施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国务院标准化改革也对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完善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体系,做好未来几年的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决定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 二、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总体要求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十二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黔建城通[2012]249号 【发布部门】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2.05.18 【实施日期】2012.05.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 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黔建城通〔2012〕249号) 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发展改革委: 为推进“十二五”时期我省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提高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水平,现将《贵州省推进“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 贵州省推进“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指导意见

为推进“十二五”时期我省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提高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水平,根据《全国城市绿色照明“十二五”规划纲要》,现就推进我省“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我省城市照明工作的发展和现状 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地逐步淘汰低效能照明产品,积极推广和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和技术,城市照明建设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2011年底,全省九个市(州)共有城市照明设施38.4万盏,总功率达8.5万千瓦。城市照明工作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各城市的夜晚环境质量,美化了城市形象,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发展不均衡,我省城市照明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基础设施陈旧,低效高能耗的照明设施仍然存在。一些地方还在使用汞灯、白炽灯、低压钠灯等光源,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投光灯以及多光源无控光器的低效照明灯具在城市照明中仍然存在。二是除少数城市外,绝大多数地方尚未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或绿色照明规划,城市照明项目建设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对照明节能不能形成统一认识,执行标准不一。三是城市照明工程建设缺乏有效监管,部分地方的城市照明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未进行专业论证,施工队伍选择把关不严。有些项目在施工阶段随意变更设计,影响了节能标准的执行。四是由于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不一,各地城市照明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节能示范工程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城市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建设滞后,照明节能工作未能切实有效开展。 二、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城市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规划和设计,采用节能、环保、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产品,实施高效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提升城市的品质,创造

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工业强省战略学习测试卷及答案

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工业强省战略学习测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历程充分表明,近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以( A )为标志。 A、工业化 B、城市化 C、农业现代化 D、国际化 2.下列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具有专业技术知识 B、从事促进技术进步的活动 C、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D、同时具备A、B、C三个条件 3.关于工业化的实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工业化实质是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 B、工业化突出表现为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和社会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C、工业化意味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巨大积累 D、工业化强调工业的重要地位 4.关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城镇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B、工业化制约了城镇的发展 C、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又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增长 D、工业化与城镇化地发展过程中相互制约 5.城镇化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会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提高生产效率。A

A、产业的空间集聚 B、外部规模经济 C、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供给 D、专业化分工 6.贵州省自然资源丰裕、但并不具有竞争优势,经济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 )。A A、资源诅咒 B、囚徒困境 C、资源禀赋 D、比较优势 7.贵州省经过60年的工业化过程。目前工业化整体水平处于()阶段。A A、工业化初期 B、工业化中期 C、工业化后期 D、工业现代化 8.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用制造业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比例衡量工业化程度,其中世界各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霍夫曼比例是()。D A、小于1 B、1±0.5 C、2.5±1 D、5±1 9.按照钱纳理等经济学家的观点,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人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发展。下列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对比关系,正确的是()。D A、城市化率在20%以下时,对应为工业化中期阶段 B、城市化率在20%-30%之间时,对应为工业化中期阶段 C、城市化率在36.4-49.9之间时,对应为工业化后期阶段 D、城市化率大于80%时,对应为后工业化阶段 10.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D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 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总则 (2)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重点 (2) (三)规划依据 (2) (四)规划原则 (2)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 (二)面临的挑战 (7) 三、发展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目标 (9) (三)总体思路 (10) (四)发展指标 (10) 四、重点任务 (12) (一)优先发展民生品质商业 (12) (二)大力发展特色时尚商业 (14) (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 (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 (五)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20) 五、优化布局 (22) (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 (二)发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 (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 六、保障措施 (2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 (二)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环境 (26) (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 (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7)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 (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与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典当、拍卖、租赁等特殊流通业。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工信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 2010-05-27 信息来源:工信部字体:大中小 工信部节〔2010〕1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切实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促进节约、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2009年,全国粗钢产量突破5.6亿吨,占全球的46%,能源消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6.1%、工业总能耗的23%;新水消耗、废水、二氧化硫、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的3%、8%、8%和16%左右。 近年来,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不断取得进步。2008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能耗2.43亿吨标准煤,吨钢综合能耗626.92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5.18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0.2%和7.2%;吨钢二氧化硫、

化学需氧量(COD)、工业烟粉尘排放分别下降到2.27千克、0.13千克、1.55千克,同比下降6.2%、18.75%和1.9%。 但是,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同口径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约15%。重点大中型企业按照工序能耗计算,48.6%的烧结工序、37.8%的炼铁工序、76%的转炉工序、38.7%的电炉工序能耗高于《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参考限定值(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计算),13%的焦化工序能耗高于《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参考限定值(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计算)。高炉、转炉煤气放散率分别达到6%和10%,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不足40%。 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烟粉尘、SO2排放量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国家及地方政府清洁生产审核的钢铁企业仅1.4%,其中重点大中型企业约30%;钢铁行业氮氧化物、CO2、二恶英等污染物减排尚处于研 究探索阶段。 三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偏低。重点大中型企业中,冶金废渣、粉煤灰和炉渣利用率分别达到94.93%、79.47%,但固体废物

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贵州省“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发展专项规划 前言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产业,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其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高低,而且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我省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重要抓手,是我省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支撑。 《贵州省“十二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是贯彻落实《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部署,是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行动计划,是推动我省高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站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高度,在研究梳理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总结分析国内外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历史机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五大产业,组织实施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制造、重大产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建设、高技术服务业等八个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规划思路。 到“十二五”期末,使我省在有相对优势的高技术产业领域初步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发展能力的高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售后服务}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近年来,鹤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9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2.4%左右;201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 图1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时间序列 (注:2000—2005年数据为公报数据,2006—2010年数据为市统计局修订后数据)图22010年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 税收贡献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已经成为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服务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33.3%;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高达30.5%,高于全市总税收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鹤壁市作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经过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10年,鹤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25.38亿元、6.45亿元、7.7亿元、4.05亿元和26.83亿元,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5%、33%、8.4%、10%、5.3%、34.8%。

图32010年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许可)“两集中、三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功组建,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成立各种担保机构27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并通过各类高层次人才兼职、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为鹤壁提供智力服务。 (二)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即长-鹤-泰铁路横穿东西,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中心。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可以就近与郑州共享航空港。距天津港口500公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产品可直通海外市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鹤壁市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道路

工信部发布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完整版)

工信部发布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全文) 时间:2012-02-28 09:40来源:工信部作者:工信部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工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编制并实施好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1 前言 “十二五”(2011–2015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工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编制并实施好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规划(2011–2015 年)》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作为“十二五”全国工业节能的指导性文件。 2

一、现状与形势 (一)现状“十一五”期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 年的15.95 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 年的24 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 年的70.9%上升到2010 年的73%左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 年的71.3%上升到2010 年的77%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2005 年的41.8%降至2010 年的40.2%,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 年的32.7%下降至2010 年的30.3%。 “十一五”期间,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节约能源法》要求以及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狠抓工业节能降耗,工业节能取得显著成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全国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 年的2.59 吨标准煤下降至2010 年的1.91 吨标准煤,5 年累计下降26%,实现节能量6.3 亿吨标准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4.9%的工业增长。重点行业和主要用能产品单耗持续降低。2010 年同2005 年相比,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3.4%、15.1%、35.8%、37.9%,吨钢、铜冶炼、吨水泥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2.1%、35.9%、28.6%。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5年累计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分别为12000万吨、7200 万吨、10700 万吨、37000 万吨和1130 万吨,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任务。 工业节能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一是节能标准不断完善。发布了一批能

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十二五”规划

附件1 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十二五” 发展规划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一、“十一五”墙体材料发展概况 (一)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步入“快车道”。|(一)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步入“快车道”。 }(二)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 (三)充分发挥专项基金的经济杠杆作用。 (四)禁止使用实心粘土(页岩)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四)禁止使用实心粘土(页岩)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五)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六)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使用全面铺开。|(六)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使用全面铺开。 }(七)多角度、多形式创造墙材革新的舆论环境。|(七)多角度、多形式创造墙材革新的舆论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禁实”工作纵深推进缓慢。 (二)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三)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法律体系支撑不够,监督执法力度小。|(三)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法律体系支撑不够,监督执法力度小。

}(四)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使用技术发展滞后。|(四)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使用技术发展滞后。 }(五)多部门的协作、联动不够。 三、“十二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环境分析|三、“十二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环境分析 }(一)根据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新型墙体材料必然取代传统落后的实心粘土砖。|(一)根据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新型墙体材料必然取代传统落后的实心粘土砖。 }(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住宅产业化的推进为新型墙体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节能建筑的推广为保温隔热、复合型墙材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四)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为新型墙体材料提供了优良的基础条件。 四、“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总体目标|(三)总体目标 }五、“十二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要工作|五、“十二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禁实”“限粘”力度。|(一)进一步加大“禁实”“限粘”力度。 }(二)“调整优化、整治淘汰”提升整体水平。|(二)“调整优化、整治淘汰”提升整体水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