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

Structural Geology

第一节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尺度以及构造变形场

1. 构造地质学的内涵

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主要研究组成类地行星(地球、水星、火星、金星)及其卫星的岩石、岩层以及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变形(deformation)的构造样式(structural style)、组合型式(structural group patterns)和形成过程(process),以及作用力的方式(mechanism)和方向(direction);

2.构造尺度(tectonic scale):主要指构造的规模

1)巨型构造、大型构造、中型构造、小型构造、微型构造、超微构造

2)显微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全球构造学等构造地质学一般以露头-区域尺度上的中、小型构造为主要研究对象

巨型构造(megatectonics):山系和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大型构造(macrostructure):区域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如川东褶皱带

中型构造(mesoscopic structure):一个地段上的褶皱和断层,在1:5万或更大比例尺上可见其全貌

小型构造(minor structure):出露于露头和手标本上的构造

微型构造(microstructure):偏光显微镜下显示的构造

超微构造(ultrastructure):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构造

3.构造变形场(tectonic deformation field):某一主导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形变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

1) 伸展构造(extensional tectonics):水平拉伸形成的构造。如裂谷、地堑-地垒、盆岭构造、变质核杂岩等。

2)压缩构造(compressional tectonics):水平挤压形成的构造。如褶皱、逆冲推覆构造等。

3)走滑构造(strike-slip tectonics):沿直立剪切面水平滑动、位移形成的构造。如走滑断层。

4)升降构造(lifting tectonics):岩石圈或地幔物质垂向运动的体现, 表现为地壳上升和下降,隆起造山、高原;坳陷盆地。

5) 滑动构造(sliding structure):重力失稳后引起的正向滑动构造,也包括某些大型平缓正断层。

6)旋转构造(rotating tectonics):指陆块绕轴转动形成的构造。如帚状构造、莲花状构造等。

第二节地壳岩石圈的层圈结构与构造层次

1.地壳-岩石圈的层圈式结构垂向成层,侧向不均一

2)构造层次(tectonic level):温压升高引起岩石力学性质变化

1)表构造层:

剪切作用和块断作用

2)浅构造层:

纵弯褶皱作用

3)中构造层:

相似褶皱作用和压扁作用

4)深构造层:

流变作用和深融作用

第三节构造观

1. 构造观(tectonic overlook):对全球构造和岩石圈构造的总体结构、形成和演化、铸成构造的构造运动性质和动力源的基本认识和观点

2. 基本观点:

1)以水平运动为主的岩石圈构造是高度活动的;

2)构造演化是不可逆的渗入突变的阶段式发展;

3)构造动力主要来自地球深部活动和地球旋转;

4)岩石圈的圈层式、不均一结构;

5)挤压、伸展和剪切作用分别或共同铸造了

地壳岩石圈中的各类构造;

第四节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

构造解析(structural analysis)是由马杏垣于1983年提出,是一种研究变形的正确构造观和方法论。

1. 解析: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加以研究的方法。

“拆零”与“组装”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2.思维方式:

研究个体形迹→找出内在联系→组装(构造体系)主要内容: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解析。

1)几何学学解析(geometry analysis):

认识和测量各类各级构造的形态、产状、方位、大小、构造内部各要素之间及该构造与相关构造的几何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几何规律的构造系或型式。

几何学分析提供的资料和数据是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

2)运动学解析(kinematic analysis):

目的在于再现岩石形成至变形期间所经历的过程和所发生的运动,主要是通过岩石或岩层中的原生构造,尤其是次生构造的分析揭示其运动规律,揭示改变岩层和岩体的位置、方位、大小和形态的平移、转动、形变和体变的组合情况;

3)动力学解析(geodynamic analysis):

阐明产生构造的力、应力和力学过程,其目的是查明引起变形的应力性质、大小和方位。

3. 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

1)构造基本变形:平移、转动、形变和体变

2)构造尺度:巨-大-中-小-微-超微型构造

3)构造层次:表-浅-中-深构造层次

4)构造组合(tectonic association):具有内部组合和秩序的许多密切相联系的构造要素的集合体。包括不同构造变形场中不同层次、尺度和序列的各种构造单元、构造要素和构造单元体的组合,也包括构造-沉积、构造-岩浆和变质的组合。

5)构造叠加(tectonic superposition):是指已变形的构造又再次变形而产生的复合现象。6)构造置换(transposition of structures):岩石的一种构造经过递进变形过程而为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现象。

7)构造继承(tectonic inheritance ):如果前期构造控制或影响了后期构造的形成或发展,后期构造保留了前期构造的某些主要特点。

8)构造新生(tectonic reborn):包含两重含义:(1)后期构造不受前期构造的影响或制约,形成一套在方位、几何形态、类型和样式上完全不同的构造;(2)后期构造改造并使前期构造的一部分或全部卷入到后期构造之中,形成一套完全服从后期变形的全新构造。

9)构造世代(generation of structure):不同旋回或不同构造幕中形成的构造。

10)构造序列(structural sequences):不同时期的构造按其成生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11)岩性介质(lithology mediums):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

12)构造位移指向性(kinematic indicator):构造变形的运动学方向

13)构造复原(tectonic restoration):恢复构造变形前的原始面貌。

14)平衡剖面(Balanced cross section):是指可以将剖面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原则全部复原的剖面。

? 4. 构造解析的特点

?构造解析方法的反序性研究特点决定了地质问题的多解性。

?地质模型是用于描述和解释地质过程的一种简化的工具,模型与观察到的地质证据之间的一致性是必要的,但对于地质证据而言,模型往往并非是唯一的。

第五节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态势

1. 定性描述→

定量计算

2. 物理模拟→计算机模拟

3. 二维构造-三维构造-四维构造

4.地壳表层→地球深部

5. 区域构造→天体构造

第二章地质体的基本产状及沉积岩层构造

“V”字形法则及其应用

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沉积岩层层序的识别

软沉积变形

第一节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的产状

1.产状(attitude):面状构造或线状构造的方位

和空间状态。

1) 面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面状构造(foliation)的产状是以平面在空间的延伸方位和倾斜程度来表示。其产状要素包括走向(strike),倾向(dip),倾角(angle of dip)。

当剖面的方向与岩层的走向不垂直时,我们观测到的岩层倾角称之为岩层的视倾角(apparent dip)。

2) 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线状构造(lineation):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线状性质的构造。例如岩浆岩中的流线构造、断层面上的擦痕构造、韧性剪切带中的矿物拉伸线理等。

线状构造的产状用倾伏向、倾伏角或侧伏向、侧伏角来表示其要素。

3) 产状的表示

面状构造的产状一般用倾向、倾角表示,或者用走向、倾角以及倾向方位表示。

线状构造的产状一般用倾伏向、倾伏角表示,如用侧伏向、侧伏角表示时,需要予以明确说明,同时需要明确相关面的产状和线理的运动方向。

第二节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

1. 层理及其识别

1) 层理(bedding): 沉积岩的最基本的原生构造(primary structure)

构造变形的最基本参考面

面状构造

原始水平

示顶构造

沉积岩的层理一般可以通过岩石的成分、结构、色调以及层面原生构造等进行辨别。

1) 成分变化

同一岩层的岩性基本一致,因此岩层之间物质组成的差异是识别原生层理最常见的特征标志之一。

2) 颜色变化

在成分均一、颗粒细小,总体不显层理的岩层中,往往会有不同的颜色层,这些色带往往可以指示层理。

3) 结构变化

对于较厚的沉积岩,可以通过其中碎屑颗粒的粒度变化,形状的变化来识别地层的层理。

4) 层面原生构造

常见层面构造有波痕(ripple marks)、雨痕(rain drops)、泥裂(mud cracks)、槽模(flute casts)等暴露标志。

2.原生沉积构造(primary sedimentary structure)

1) 面向(stratigraphic facing/ younging direction):

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即岩层由老到新的方向

岩层从下到上,由老到新——正常层序,面向指向上

岩层从下到上,由新到老——倒转层序,面向指向下

2) 层序(sequence)是地层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

利用各种原生沉积构造鉴定岩层的面向。

(1) 交错层理(cross bedding)

由斜交的纹层组成,纹层与底面小角度相交,与上顶面大角度截切。

(2) 递变层理(graded bedding)

每一层的底部为粗碎屑,向上逐渐变细,其顶面与上一层底面是突变的,并有明显的界面。

(3) 波痕(ripple marks):震荡式浪成波痕尖脊指向顶面,圆弧指向底面

(4) 层面暴露标志

泥裂(mud cracks):张开的裂口指示顶面。

雨痕(rain drops):有凹坑的面为顶面。

(5) 生物标志(animal tracks)

叠层石:纹层凸出的方向指示顶面

生物介壳化石:凸面指示岩层顶面

(6) 底面印膜(sole marks) 有印膜的面为底面。

(7) 冲刷构造(scour structure/ channel-and-fill structure)

第三节软沉积变形

1. 软沉积变形(soft sedimentary deformation ):

指沉积物尚没有固结成岩时发生的变形。

1) 负荷引起的软沉积变形

(1) 火焰状构造(flame structures)

(2)球状和枕状构造(ball and pillow structures)

2)滑塌和滑移作用

一般发育在陆上尤其是水下隆起的斜坡上速度(快VS 慢)

3) 孔隙压力作用(pore pressure)

(1)砂岩墙(clastic dyke):碎屑岩墙的一种,是穿插灌入于沉积岩等岩石中的板状和脉状砂

岩体;

(2)碟状构造(dish structure ):边缘上翘呈碟状,横向上呈断续分布,垂向上互相叠置,一般直径为1~50 cm.

(3) 砂火山(sand volcanoes)

4)软沉积构造特点:

(1)常局限在一定层位内;

(2)常局限在沉积盆地一定范围,如盆地边缘、大陆隆起边缘等;

(3)主要由重力作用引起,一般不显示构造应力造成的定向性构造。

第四节沉积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沉积岩层的产状类型:

岩层: 具有一定岩性内容的层状地质体

根据岩层倾角α的大小,可相对划分为三种类型:

水平岩层(horizntal stratum):α<50

倾斜岩层(inclined stratum):50 <α<850

直立岩层(vertical stratum):α>850

1)水平岩层

未经变动的仍保持成岩后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

水平岩层的基本特点:

1)上新下老,当水平岩层未发生倒转时,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在上,在地形图上老的岩层出露于海拔较低处,新的岩层在较高处。

2)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受地形的控制,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并随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其形态与等高线相似。

3)水平岩层的厚度就是该岩层的顶底标高之差。

4)水平岩层的出露宽度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出露宽度越小,反之相反。

2)直立岩层

在直立岩层分布区,岩层的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在地质图上为一直线。

3)倾斜岩层

(1)倾斜岩层的基本特点

倾斜岩层在地表的出露界线称为地质界线,其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山谷或山脊地带,倾斜岩层的地质界线呈V字形弯曲,这种规律称为V字形法则。

正交,V 对称;

斜交,V 不对称;

平行,V 不适用;

地质界线弯曲与地形坡向存在如下三种基本关系:

相反相同;相同相反;相同相同

相反相同: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等高线更弯曲

相同相反: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相同相同:当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同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坡角,岩层的界线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是岩层的界线更曲。

(2)倾斜岩层的厚度和出露宽度

倾斜岩层的厚度

岩层的真厚度—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岩层的铅直地层厚度—岩层顶底沿铅直方向上的距离

倾斜岩层的真厚度小于或等于岩层的铅直地层厚度

岩层的视厚度—当剖面不垂直岩层走向时,岩层顶底的距离为岩层的视厚度。

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α为岩层真倾角)

视厚度(h’)=铅直厚度(H)×COSβ(β为该剖面方向上的岩层视倾角)

岩层的出露宽度是指在垂直岩层走向的方向上岩层顶底界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距离。

岩层的出露宽度与岩层的厚度、倾向、倾角、坡角、坡向及岩层倾角与坡角的差值有关。

第五节地层接触关系

1.地层与地层的接触关系

1)地层(stratum)——是指具有一定层位或时代含义的一层或一组岩层,也就是说,当岩层具有了时代含义后,岩层就成了地层。

2) 地层的接触关系——是指上下两套地层在时间上的发展状态与空间上的接触类型。可分为整合与不整合接触两种。

(1) 整合接触(conformable contact)

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上连续,岩性及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或平行。整合接触代表了沉积环境连续变化,以沉积为主,无间断的过程。(2)不整合接触(conformable contact)

不整合接触的基本特征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化石突变,缺失(缺——无沉积,失——有沉积,但被侵蚀掉)某一时代的地层及化石,不整合面下的老地层变质程度、岩浆活动一般较高,顶部常残留古风化壳,不整合面下新地层底部常有底砾岩,代表了海进序列的开始。

不整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平行不整合(disconformity)

角度不整合(angular conformity)

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岩性及所含化石不一致或突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或平行。不整合面与新老地层层面平行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地层层序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地层,岩性及所含化石不一致或突变。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不整合面与上覆新地层平行与下伏老地层斜切。(3)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地壳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地壳抬升成陆,遭受风化剥蚀阶段

构造运动?(平行和角度不整合的区别)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阶段

(4)研究不整合的意义

不整合是重要的地壳运动标志,又是划分构造层的分界面。

不整合面是划分岩石地层单位的依据之一,因不整合面不是等时面,故不能作为年代地层单位划分的依据。

对不整合面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类型变化研究,可了解地壳运动的不均匀性。

不整合面是构造上的薄弱面,岩浆及含矿热液易进入而形成内生矿床,同时古风化壳中常有铁、锰、磷、铝等富集而成为外生矿床。

(5)确定不整合存在的主要标志

地层古生物标志—上下两套地层中所含古生物化石突变。

沉积标志—上下两套地层岩性突变及古风化壳、底砾岩的存在等。

构造标志—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通常老地层所经历的构造变形较新地层要高,其褶皱、断裂更发育,断裂面终止于不整合面。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角度不整合)。

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标志—不整合面下老地层所遭受的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较新地层要强。(6)不整合的空间分布与类型变化

一次大的地壳升降运动所形成的不整合面,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地壳升降运动最强烈地区形成角度不整合、较强地区形成平行不整合、不强烈地区形成整合接触。

(7)不整合形成时代的确定

不整合形成的时代通常是不整合面下最新地层之后与不整合面上最老地层前。

2.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关系

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关系——是指地层与岩体在时间上的发展状态与空间上的接触类型。

可分为侵入接触与沉积接触两种。

1)侵入接触(intrusive contact):岩浆岩侵入到围岩之中,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关系的特征:

(1)岩体穿切围岩,沿内接触带可见冷凝边(结晶快粒度细形成隐晶质或玻璃质),外接触带有烘烤边(岩石受热变质,颜色变浅)和接触变质带、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和矿化蚀变现象; (2)岩体内往往有捕虏体;

(3)与侵入岩有关的岩墙、岩脉插入到围岩中。

2)沉积接触关系(unconformable contact):岩体形成后经过地壳运动露出地表,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后,又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这种接触关系为沉积接触关系。

沉积接触关系的特征:

1)岩体与上覆围岩的接触带没有冷凝边、烘烤边和接触变质带或矿化蚀变现象;

2)岩体内定向排列的原生构造或岩脉、矿脉被截切;

3)在岩体顶部有风化剥蚀面和古风化壳,同时在上覆岩层的底部含有岩体成分的碎屑和砾石。

3. 断层接触(fault contact)属构造接触关系,指区域上不同时代和不同性质的地质体以断层相互接触

第三章构造研究中的应力分析基础

主应力

应力场

第一节应力

1.面力和体力

1)面力(surface forces): 通过接触作用于物体表面一定面积上的力;如果面积很小,可称之为集中力;

2) 体力(body forces): 不通过接触而直接作用于物体内部质点的力,如重力。

2. 外力和内力

外力(External Forces): 研究对象受外部对象的作用力

内力(Internal Forces): 研究对象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外力与内力具有相对性

3. 截面上的应力、正应力以及剪应力

1)应力p (stress): 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由外力引起内力变化量在单位面积上的集度或

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

2) 截面上的应力p 可以分解为

平行截面的剪应力τ(shear stress)与

垂直截面的正应力σ (normal stress)

应力单位:帕斯卡(Pa)Mpa bar

3) 应力符号规则

弹性力学:参照截面的法线与截面法线方向一致为正, 方向反之为负

材料力学:正应力以拉为正,剪应力以逆时针转动为正

构造地质学:正应力以压为正,剪应力以逆时针转动为正

4. 一点的应力

1)应力椭圆和应力椭球

应力矢量始终与所在截面相关,过一个点的所有截面上的应力状态称为一个点的应力。应力椭圆(stress ellipse):在二维状态下,一个点所有截面上的应力矢量之矢端或矢尾的轨迹构成一个椭圆

应力椭球(stress ellipsoid):在三维状态下,一点的应力矢量之矢端或矢尾的轨迹构成一个椭球

2)应力分量

一个点的三个正交截面上应力对应6个独立分量

主应力(Principal Stress):当单元体表面上的剪应力

分量为0时,即三个正交截面上没有剪应力的作用

而只有正应力的作用。

以σ1、σ2、σ3来表示,且σ1>σ2>σ3。

主应力方向称为主方向主应力轴的方向)对应的截面称为主平面?4) 常见的应力状态

3个主应力有两个为0时:(σ1>σ2=σ3=0,单轴压缩;σ1=σ2=0>σ3单轴拉伸),称为单轴应力(Uniaxial stress)

当有1个为0时,称为双轴应力或平面应力;(σ1>σ2>σ3=0,双轴压缩;σ1>σ2=0

>σ3,平面应力状态)(Biaxial stress)

均非0时为三轴应力(Triaxial Stress)

?5) 应力莫尔圆

应力莫尔圆(Mohr Circle) 完整地表示了一点任意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分量的应力状态。应力莫尔圆上任意一点横坐标代表正应力,纵坐标代表剪应力。

莫尔圆的基本性质

应力圆代表了一点的应力状态。过这一点的任意截面上的应力分量由应力圆上一个对应点代表,在物理空间,截面逆时针转θ角,应力圆上按同一方向转2θ。

两个互相垂直截面上的应力分量对应于应力圆直径

的两个端点:两个互相垂直截面上的剪应力总是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这就剪应力互等定理。

两互相垂直截面上的正应力之和等于常数

莫尔圆的基本性质

相差1800的两个截面上的应力,对应于应力同一个点,应力分量完全相同。

最大剪应力就是应力圆的半径,它与主应力成450角,并等于(σ1—σ2)/2。

最大和最小正应力—主应力。应力圆与横坐标轴两个交点所对应的截面上的剪应力为0,这个特殊截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它们的方向称为主应力方向或主方向。

5. 静水应力和偏斜应力

1)静水应力(Hydrostatic stress):在平面应力状态下,表现为各向等值拉应力或等值压应力状态

σm=1/2(σ1+ σ2),

2)偏斜应力(Deviatoric stress):在平面应力状态下,表现为各向不等值的拉、压应力状态

σ1 -σm 、σ2-σm(压力差)

静水应力引起物体的体积变化

偏斜应力引起物体的形状变化

第二节应力场

1. 应力场(Stress field)

应力场:点应力状态所占据物体内所有的空间。

构造应力场:由构造作用形成的应力场,又称地应力场。定常应力场: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场。

非定常应力场:随时间而变化的应力场。

古应力场:在地史时期作用的应力场。

现今应力场:现今作用的应力场。

3. 应力场的扰动

1)应力场的扰动:地块内部不均匀和不连续性造成应力场的局部变化。

包括应力迹线偏移和应力值的局部集中或变异现象

(1) 圆孔附近的应力场扰动

(2) 断裂尖端的应力场扰动

(3) 能干层褶皱引起的应力场扰动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序 号 内容图形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重点 一、名称解析(20 分) 视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真倾角:指倾斜平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侧伏向:线状构造所在平面指示线下倾的走向。 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为此线在那个面上的侧伏角。 倾伏向: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下倾斜的方位,通常用方位角表示。倾伏角: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 线应变:物体内部一点,在一定方向上的相邻指点排列成质线,质线上的相邻质点方向的相对位移造成线变形,对线变形的度量称为线应变。 剪应变: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在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称之为角剪切应变,其正切称为剪应变γ。 剪裂角: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σ 1 的夹角。 共轭剪裂角: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 均匀应变:变形前后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 非均匀应变:变形前后各质点的变形特征不同。非均匀变形分连续变形与不连续变形两种。 应变椭球体: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 1 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成为一椭球体, 以这个椭球体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特点即应变椭球体。 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的主轴一致,这种变形叫共轴递进变形。 旋转变形:变形过程中平行于应变椭球体主应变轴方向的物质线方位发生了改变的变形:应变,称为旋转变形。 非旋转变形:变形过程中平行于应变椭球体主应变轴方向的物质线方位始终保持不变的变形,称为非旋转变形。 有限应变:物体变形的最终形状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称为有限应变。 劈理:劈理是一种潜伏在分裂面将岩石按一定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 劈理域:劈理域通常指由层状硅酸盐或不容残余物质福集成的平行或交织状的薄条带或薄膜。透入性构造:指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弥漫整体的构造现象,反应地质体的整体发生了变形或变质作用。 非透入性构造:指那些仅仅产出于地质体局部或只影响其个别区段的构造,如节理断层之类连续劈理: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极小,只能借助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辩劈理域和微劈理,均称为连续劈理。 不连续劈理:劈理域在岩石中具有明显的间隔,用肉眼就能鉴别劈理域和微劈石的劈理,称为不连续劈理。 拉伸线理:拉伸线理是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等平行排列而显示的现状构造A 型线理。 交面线理:交面线理是两组面理相交或层理相交的线理,长平行于同期褶皱的枢纽方向,B 型线理。 窗棂构造:窗棂构造是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圆柱状大型线状构造,棂柱表面有时被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一)补充简答题 1.简述如何确定褶皱在空间的方位? 答:褶皱在空间的方位可由褶皱的轴面产状、枢纽产状、两翼产状和翼间角确定。两翼和轴面的产状要测量其倾向和倾角。垂直面状要素的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为倾角,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所指岩层向下倾向的方向即为倾向。翼间角为褶皱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过两翼两个拐点处的切线的夹角。枢纽产状要测量枢纽的倾伏和侧伏。倾伏包括倾伏向和倾伏角。前者指枢纽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其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侧伏包括侧伏向和侧伏角,前者指轴面的走向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轴面的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对于规模较小,出露完整的褶皱,可以从露头上直接测量以上各要素。对于规模较大,出露不完整的褶皱,往往需要系统测量其褶皱面的产状,然后通过计算方法或赤平投影方法才能较精确地确定其枢纽和轴面的产状。 2.简述重力滑动构造的基本结构。 答:重力滑动构造是由重力作用引发的滑动推覆构造,它是某些逆冲推覆构造的重要成因。重力滑动构造基本结构为:下伏系统、滑动面、润滑层、滑动系统。分带:后缘拉伸带、中部滑动带和前缘推挤带。形成条件为:一定的坡度;滑动系统要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应由软弱层和孔隙流体的参加。下伏系统构造较简单,基本保留了早期或基底构造的特征;滑动面沿原始地质界面(如层理面、不整合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或破裂面发育,剖面和平面上均呈弧形,剖面上常呈犁式、铲式或勺形。润滑层能降低滑动摩擦力,使滑动系统长距离搬运,常由软弱岩层或面理化岩层构成,如泥岩层、煤层、膏岩层、片岩、片理化的蛇纹岩、辉绿岩等。中部滑动带岩层和构造比较复杂,往往为一系列互相叠置或切割的滑体、滑块,褶皱,断层发育。前缘推挤带常又一系列逆冲断层叠置而成,后缘拉伸带常出露下伏系统的岩层。 3.蠕变和塑性变形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两者的区别是:蠕变是岩石在一较小恒定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塑性变形是岩石在超过其弹性极限的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蠕变是缓慢发生的,

构造地质学试题

三、填空 1.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或____中的______。(地壳,岩石圈,地质构造) 3. 沉积岩中可以用来确定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斜层理,粒级层序,波痕,泥裂,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 5. 岩层的产状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水平,倾斜,直立,倒转) 6.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___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___等高线的弯曲度。(相同,小于;) 7.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___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___等高线的弯曲度。(相同,大于) 8.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___方向弯曲。(相反) 9. 岩层的露头界线形态,决定于_____、____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岩层产状,地形) 10.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厚度,产状,地面产状) 11. 地层的接触关系按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13.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再下降接受沉积。(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沉积间断和遭受剥蚀) 14.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再下降接受沉积。(下降接受沉积,褶皱上升(常伴有断裂、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等) 15. 确定不整合存在的标志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层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17. 岩石变形的五种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拉伸,挤压,剪切,弯曲,扭转) 18. 按变形后的形状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_____和______。(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 19.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和_____三个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破裂变形) 20. 当岩石发生剪切破裂时,包含最大主应力轴σ1象限的共轭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_____________。(共轭剪切破裂角) 21. 剪裂角是指_____与_____夹角。(最大主应力轴σ1,剪切破裂面) 22. 最大主应力轴σ1方向与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_______。(剪裂角) 25. 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这种变形称为_______。(递进变形) 26.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围压,温度,溶液,孔隙压力,时间) 27. 褶皱形态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____和____。(背斜,向斜) 28. 褶皱要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 (共40道) 序号 内 容 图 形 001 Quest: 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 -K 、O -P 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 :水平产状 O-P :SW 003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 Quest: 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

线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 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 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 Quest: 下图AB 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 Quest: 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 Ans: 1) 转折端 2)翼 3)核 4)轴面 5)枢纽 6)背斜最高点 7)脊 8)拐点 011 Quest: 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 Quest: 下图为S 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 Quest: 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 Quest: 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 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地质学考试简答题

1。什么是构造地质学 答:地质学中研究地质构造的一门分支学科。 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答: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可由内或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但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历史,并进而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3。何谓地质构造 答:所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4。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答:研究方法处常规的地质研究方法外,还有以下几方面:(1)地质制图;(2)显微构造与组构的几何分析;(3)实验构造地质学(模拟实验)。 | 5。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答: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理论上在于阐明地质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的规律及其动力来源;而实践意义在于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指导产生实践,解决矿产分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的问题。 6。沉积岩有哪些原生构造可以判别岩层的顶底面 答:(1)斜层理:每组细层理与层系顶部主层面呈截交关系,而与层系底部主层面呈收敛变缓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也即“上截下切”;(2)粒级层序:又叫递变层理,在一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变细递变,其厚度可由几厘米到几米。两相邻粒级层之间的下层面常受到冲刷,海退层位往往保存不完整。但也有海退层位保存完整者,即由底到顶由细到组;(3)波痕:可指示顶底面的波痕主要是对称型浪成波痕。这种波痕不论是原型还是其印模,都是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波谷的圆形则是波谷凹向底面;(4)泥裂:又称干裂或示底构造,剖面上呈“V”字型,其尖端指向底。除此而外还有雨痕、冰雹痕及其印模,冲刷痕等,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如叠层石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顶。 7。水平岩层有哪些特征 答:(1)地层未发生倒转的前提下,地质时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较老岩层之上,当地形切割轻微时,地面只出露最新岩层,如地形切割强烈,较老岩层出露于河谷、冲沟等低洼处,较新层分布在山顶或分水岭上;(2)出露和分布形态完全受地形控制,出露界线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而不相交;(3)其厚度就是该岩层顶底面标高和底面标高之差;(4)出露宽度受岩层厚度及地面坡度的影响。 8。什么叫地质图规格齐全的地质图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颜色或花纹将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情况按比例投影并绘制到地形图或水系图上的图件。 )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381427182024157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标√,错误标×) 1. 如果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则在地形地质图上,地层露头线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 倾斜岩层的产状由走向和倾向就可确定()。 3. 岩层走向加上或减去90°就是岩层的倾向()。 4. 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是该岩层的走向线()。 5. 对称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 6. 泥裂在剖面上一般成“V”字形,其“V”字形尖端指向岩层顶面()。 7. 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主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方向指向岩层的底面方向()。 8. 水平岩层在地面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9. 两套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且两套地层的走向线平行,则该两套地层之间一定是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10.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11. 节理的分期就是将一定地区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加以区分,将同期节理组合在一起()。 12. 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张性结构面(如羽状张节理)与断层的锐夹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 13. 同沉积褶皱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变形而形成的()。 14. 因为在与最大主应力成45°夹角方向上的剪应力最大,因此剪裂面沿此方向发育()。 15. 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其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的运动方向()。 16. 正阶步的陡坎指示本盘运动方向()。 17. 当断层的走向与褶皱的走向一致时,该断层为走向断层()。 18. 缝合线构造的锥轴方向平行于最大主压应力轴()。 19. 褶皱的横截面(或正交剖面)必定垂直地面()。 20. 形成同沉积褶皱的作用主要是横弯褶皱作用()。 21. 枢纽断层是指与褶皱枢纽平行的断层()。 22. 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如果发现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则一定是逆断层()。 23. 最小主应力铅直,最大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水平,按照安德森断层形成模式,这种应力状态下可形成逆断层()。 24. 在剖面上表现出花状构造特征的一定是走滑断裂()。

构造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地堑和地垒 地堑: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下降盘。地垒: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背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上升盘。 2、断层三角面 当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会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是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常见于山区或山地与盆地、平原的分界处。 3、拉分盆地 是走滑断层拉伸中形成的断陷构造盆地,是一种张剪性盆地。其发育快、沉降快、沉积速率大、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拉分盆地一般分为“S”型和“Z”型,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S”型,右行右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Z”型。 4、纯剪切与简单剪切 产生均匀变形的剪切作用有两种:纯剪切(pure shear)和简单剪切(simple shear)。 纯剪切变形的主应变方向不随变形的递进而转动,所以又称非旋转变形或共轴变形,但两条主应变线的长度却分别持续伸长或持续缩短。纯剪切变形过程中,除主应变线以外的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作有规律的变化。拉伸与压缩作用产生纯剪切变形。 简单剪切变形的两个主应变线的方向和长度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所以又称旋转变形或非共轴变形。简单剪切过程中除了平行剪切面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不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以外,其他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简单剪切变形由一系列平行的滑动层受剪切滑动而形成。 5、动态重结晶 在初始变形晶粒边界或局部的高位错密度处,储存了较高的应变能,在温度足够高的条件下,形成新的重结晶颗粒,使初始变形的大晶粒分解为许多无位错的细小的新晶粒。 6、底辟构造 底辟构造是地下高韧性岩体如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或者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7、平衡剖面 指将剖面中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原则和方法全部复原的剖面,是全面准确表现构造的剖面。平衡剖面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构造变形的定量研究和进行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平衡剖面基本原理为:如果变形前后物质的体积不变,则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体现为“面积不变”;如果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保持不变,则转化为“层长不变”。所以,平衡剖面技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遵循岩层层长或面积在几何学上的守恒原则,将已变形的剖面恢复到未变形状态或从未变形地层剖面依据变形原理得到变形剖面的方法。 8. 构造窗和飞来峰 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青地层,这种现象称为构造窗。如果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被剥蚀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飞来峰表现为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表现为在较年青的地层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老地层。

构造地质学复习试题形式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4分) 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4分) 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4分) 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4分) 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4分) 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4分) 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4分) 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4分) 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4分) 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4分) 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4分) 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单个岩枕的底面较平坦,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凸形曲面,表面浑圆。枕状构造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多为玻璃质,内核则为显晶质。(4分) 13、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其基本特点是:(1)一系列线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2)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连续波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全区;(3)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

中科院大学-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1应变椭圆:在二维应变中,初始为单位半径的圆,经均匀变形后为一椭圆。 1.2石香肠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的岩系互层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挤压时形成的,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强硬层被拉伸、以致拉断,构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平行排列的长条块段状,即石香肠。 1.3窗棂构造:由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状的大型线状构造,他代表横向上挤压缩短。 1.4褶劈理:发育于具有先存次生面理的岩石中,它是一组切过先存次生面理的差异性平行滑动面。 1.5伸展褶劈理:是褶劈理的一种,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的晚期褶劈理,与糜棱面理成小角度(约35°)相交,其运动方向反映沿糜棱面理的伸展方向,所以叫伸展褶劈理 1.6.A-线理:是指与物质运动方向平行的线理。由于其与最大应变主轴A轴一致,顾又称A 型线理,如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 1.7.S-C-C’面理:S-C面理:组构是一种普遍发育于韧性剪切带中的构造组合形式,即由S面理和C 面理组成。其中,S面理是先于C面理的挤压面理,C面理是形成稍晚的剪切面理。 1.8A型褶皱:指褶皱枢纽与A线理平行的褶皱,常发育于强烈韧性剪切带中。褶皱轴与a线理具有等同的运动学意义,即指示物质运动方向。 1.9鞘褶皱:是特殊的A褶皱,因形似刀鞘而得名,是韧性剪切带的标志性构造之一,其规模一般几米到几百米,有的可达数公里。大多呈扁圆状、舌状或圆筒状,多数为不对称褶皱,沿剪切方向拉的很长。 1.10.眼球构造:强硬的碎斑(porphyroclast)与其周缘的弱的基质的动态重结晶的集合体或优选定向,形成不对称的眼球构造。可分为σ型和δ型。残斑的拖尾指示剪切方向。 1.11压力影构造:是矿物生长线理的另一种表现,常产出于低级变质岩中。压力影构造由岩石中相对刚性的物体及其两侧(或四周)在变形中发育的同构造纤维矿物组成 1.12雪球构造:剪切带中常伴随同构造期的石榴石等轴矿物的变斑晶(porphyroblast)在剪切作用过程中生长,即边旋转边生长,类似于滚雪球,形成螺旋式尾巴,指示相反剪切方向。 1.13双重逆冲构造:它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夹块组合而成。 1.14转换断层(transform fault): 岩石圈板块沿转换断层相对运动,但板块体积恒定不变。转换断层具平移剪切断层性质,但与平移断层不同,后者在全断层线上均有相对运动。但转换断层只在错开的两个洋中脊之间有相对运动;在洋中脊外侧因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均相同,断层线并无活动特征 1.15剪应变(shear strain):在二维应变中,某直线与由它顺时针转90o所成直角在变形后的改变量ψ的正切叫该直线的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岩层的接触关系从成因上可分为整和接触、不整合接触两种基本类型。 2、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3、成岩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构造,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 4、在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是用符号来表示。125°∠45°中的125°表示倾向、45°表示倾角。倾斜岩层的符号为,直立岩层的符号为,水平岩层的符号为,倒转岩层的符号为。 5、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 6、物体内一点单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在与挤压或拉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0 。在距主应力面45°的截面上,正应力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剪应力值也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在平行于单轴作用力的截面上,正应力为最小,剪应力为0 。 7、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类型可以划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等五种类型。 8、褶皱岩层的等倾斜线从核部向外均匀撒开,并和层面正交,各线长度大致相等,这是典型的平行褶皱,是由于纵弯褶皱作用形成。 9、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有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10、当一套层状岩石受到顺层挤压时,岩层通过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两种不同方式形成褶皱。 11、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错开、限制和互切三种,据此可确定节理的形成先后。 12、剪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通常有:折尾、菱形结环和交叉。 1

13、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可划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四种类型。 14、平移断层中,根据其相对平移方向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两类。 15、断层碎裂岩是脆性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韧性变形产物。 16、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几何关系,断层可以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三类。 17、根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可划分为:脆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四种。 18、根据劈理的构造特点和形成方式,将劈理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流劈理、破劈理、和滑劈理。 19、不连续劈理按微劈石域的结构,可分为结构分间隔劈理和褶劈理。 20、大型线理构造主要有: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和压力影构造等。 二、名词解释 1、岩层的走向与倾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为岩 层的走向。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 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层面向下倾斜的方向,就是岩 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 2、整合与不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 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 接触关系成为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 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沉积作用 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了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地层之间这种接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 作图必备

四.作图题 1.已知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注:图中岩层倾角均小于山坡坡角)。 2.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E120°∠45°,某线理产状为NW30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 270 360° 180° 90° 270 360° 180° 90° 岩层产状赤平投影 线理产状赤平投影 3. 示意画出直立倾伏背斜、斜歪倾伏背斜的立体图形。 4. 示意画出阶梯状正断层组合、叠瓦式逆断层组合的剖面图形。 5.用剖面图表示出以下不同褶皱的形态

A B相似褶皱 C 隔槽式褶皱 6.用形成三类断层的三种不同应力状态(安德森模式),分析解释不同断层的形成原因。 A 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 答案:A、正断层:σ1直立,σ2、σ3水平,水平拉伸和铅直上隆是形成正断层的有利条件。(剖面上看) B、逆断层:σ1和σ2水平,σ3直立。水平挤压有利于形成逆断层。 (剖面上看) C、平移断层:σ1和σ3水平,σ2直立(平面上看)

7.画出图示共扼节理的应力椭圆和应变椭圆(5分): 8指出图示擦线的侧伏方向(5分): 9.下图A层为一煤层,求其产状,并在图中画出可以采煤的区域(10分) 10.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18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5分)

11. 下图为一简易的地质图(平面图),画出图切剖面图(10分) 12.分析判别下图,指出断层两旁相对运动方向及断层类型(正、逆或平移) 答案:左图:断层上盘(图中左上角)上移,下盘(图中断层线右下方)下移,故为逆断层右图:依据断层效应,可以判断该断层为逆断层 13.根据小褶皱或劈理分析判断地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 14.指出A、B图所示为何种类型从属褶皱,并利用从属褶皱确定C图高一级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计10分) A图为“Z”型,B图为“S”型,C图高一级褶皱为背斜(图略)

构造地质学试及答案解析

构造地质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当断面直立时,擦痕的侧伏角( A ) A 与倾伏角相同 B 比倾伏角大 C 比倾伏角小 D 与倾伏角无关 2、构造地质学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变化围很大,其中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对象( A ) A 中型、小型构造 B 小型、微型构造 C 大型、中型构造 D 巨型、大型构造 3、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B ) A 平行不整合 B 角度不整合 C 整合 D 假整合 4、在单剪状态下,剪切面平行( A ) A 应变椭球体的XY面 B 应变椭球体的XZ面 C ab 运动面 D 应变椭球体的YZ面 5、线理延伸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的A型线理有( C ) A 香肠构造 B 皱纹线理 C 矿物生长线理 D 交面线理

6、褶皱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 B ) A 相似褶皱 B 等厚褶皱 C 平行褶皱 D 顶薄褶皱 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 B ) A σ2直立,σ1σ3水平 B σ1直立,σ2σ3水平 C σ3直立,σ1σ2水平 D 任意 8、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B )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C原生构造与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D 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 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 1、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 .. 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 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 .. 向弯曲. 2、岩变形的四种基本式为平移转动形变和体变、。受力物体的形变 可以分为均匀形变 ....和非均匀形变 ..... 。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等,在内外地质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变形 2、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上各级各类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与矿产分布、地震、工程稳定性、环境演化等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3、面状构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某一倾斜构造面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倾向:在构造面上,沿倾斜面引出垂直走向线的直线,称倾斜线,倾斜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倾斜一段的方位角 倾角:构造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4、方位角法:倾向+倾角(45 °∠ 30 ° 5、象限角法:走向+倾角+倾向(N30°E, 45 ° SE 6、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倾伏、侧伏。 7、倾伏:倾伏向+倾伏角,如:330 °∠ 20 °或 N30°W,20° 8、侧伏:侧伏角+侧伏向/构造面产状,如: 20°S/N30°E,45 °SE 。 注意:学会将方位角换成象限角 9、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的区别:①水平岩层:老下新上,沟谷老,山脊新。倾斜岩层:在没有发生倒转的前提下,顺着岩层的倾向,岩层的时代由老到新排列;②水平岩层:地质界限随着地形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倾斜岩层在野外和地形地质图上呈条带状分布,切割地形等高线;③水平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顶面和底面的标高差;④水平岩层露头宽度的变化受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影响。(地缓而宽大,地陡而窄小。倾斜岩层:横穿沟谷的岩层倾角越大,岩层的条带越接近条带状,若岩层的倾角越小,则岩层越弯曲。

10、倾斜岩层的厚度: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真厚度永远小于或等于铅直厚度 11视厚度(h’=铅直厚度(H×cosβ(真厚度永远小于视厚度 12、V字形法则:①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反时,岩层的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反相同”,但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小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②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的露头界限与地向等高线成相反方向,即“相同相反”;③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同相同”,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大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 13、平行不整合接触特征:1假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在大范围内彼此平行排列;2缺失部分地层有两种情况:一是缺失地层没有沉积,二是缺失地层沉积了,后经地壳上升被剥蚀掉了;3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有古生物间断;4在不整合面之上地层的底部常存在有由下部老地层组成的底砾岩;5在起伏不平的风化壳上,往往有特殊的风化残余矿产。 14、平行不整合接触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寂-----上升遭受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15、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沉积盆地下降接受沉寂-----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褶皱、断裂,往往有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相伴生,同时隆起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角度不整合接触特征:1不整合面上下新老岩层之间的产状明显不同,两者呈角度接触;2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之间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3在不整合面上常发育有底砾岩和古风化残余矿产;4由于长期的沉积间断,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的沉积条件发生变化,造成两套岩层的岩性和岩相明显差异;5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岩层的变形要比上覆的年轻地层相对强烈复杂,两套岩层中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往往明显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 必备2

4.判图题 (共39道) 001 Quest: 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 Quest: 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5 Quest: 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Ans: 006 Quest: 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 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 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Ans: A——皱纹 B——拉伸

009 Quest: 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 Quest: 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 2)翼 3)核 4)轴面 5)枢纽 6)背斜最高点 7)脊 8)拐点 011 Quest: 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 Quest: 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013 Quest: 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 Quest: 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Ans: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答案

1.名词解释(共73道) 001 视倾角 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002 真倾角 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真倾角。 003 侧伏向与侧伏角 Ans: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平面上的侧伏角,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叫侧伏向。004 倾伏向与倾伏角 Ans: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叫倾伏向;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所夹锐角叫倾伏角。005 应力 Ans:单位面积的附加应力 006 差异应力 Ans:σ1、σ3的差值 007 应力轨迹 Ans:各个应力状态的连线 008 线应变 Ans:变形的结果引起物体内质点之间的线段的变化,常用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来表示。009 剪应变 Ans:变形的结果引起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叫做剪 应变。 010 剪裂角 Ans: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011 共轭剪裂角 Ans: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轭剪裂角。 012 均匀应变 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013 非均匀应变 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 014 应变椭球体 Ans: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 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 变形后形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来表示岩 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便是应变椭球体。 015 旋转变形 Ans: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发生 改变的变形叫旋转变形。 016 非旋转变形 Ans: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未发 生改变的变形叫非旋转变形。 017 共轴递进变形 Ans: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 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一致,叫做共轴递进变形。 018 非共轴递进变形 Ans: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 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不一致,叫做非共轴递进变形。 019 增量应变 Ans:变形期中某一瞬间正在发生的小应变叫增量应变。 020 有限应变 Ans: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称 为有限应变 021 蠕变 Ans: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的变形称 为蠕变。 022 劈理 Ans: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 此生面状构造。 023 劈理域 Ans:劈理域:由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物质富集成的平 行或交织状的薄条状或薄膜。 024 微劈石 Ans:夹与劈理域之间的窄的平板状或透镜状的岩片。 025 透入性构造 Ans:在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弥漫整体的构造叫透入性 构造。 026 非透入性构造 Ans:指仅仅产生于地质体局部或只影响某个别区段的构 造叫非透入性构造 027 连续劈理 Ans: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地质学试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当断面直立时,擦痕得侧伏角( A ) A 与倾伏角相同 B 比倾伏角大 C 比倾伏角小 D 与倾伏角无关 2、构造地质学尺度得划分就是相对得,变化范围很大,其中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得对象( A ) A 中型、小型构造 B 小型、微型构造 C 大型、中型构造 D 巨型、大型构造 3、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B ) A 平行不整合 B 角度不整合 C 整合 D 假整合 4、在单剪状态下,剪切面平行( A ) A 应变椭球体得XY面 B 应变椭球体得XZ面 C ab 运动面 D 应变椭球体得YZ面 5、线理延伸方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得A型线理有( C ) A 石香肠构造 B 皱纹线理 C 矿物生长线理 D 交面线理 6、褶皱内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得褶皱就是( B ) A 相似褶皱 B 等厚褶皱 C 平行褶皱 D 顶薄褶皱 7、正断层形成得安德森模式就是( B ) A σ 2直立, σ 1 σ 3 水平 B σ 1 直立, σ 2 σ 3 水平 C σ 3直立, σ 1 σ 2 水平 D 任意 8、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B )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得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得环境 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得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得环境 C原生构造与周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D 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周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 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 1、当岩层得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 ..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 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 ..方向弯曲.lOIQW。 2、岩石变形得四种基本方式为平移转动形变与体变、。受力物体得 形变可以分为均匀形变 ....与非均匀形变 .....。 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得因素有各向异性、围压 , 温度 , 孔隙流体与应变速率(或时间)。 4、变形岩石中得小型线理有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皱纹线理与 交面线理 5、褶皱要素主要有核部 , 翼部 , 枢纽 , 轴面等。 6、平行不整合得形成过程为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