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川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工程师行事的职业标准应是尽力使其作品:

(1) 满足功能使用要求;(2) 安全、经济;(3) 外观整洁、美观。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依存关系——指工程建设不能脱离地质环境,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因此,人类的工程活动和工程建筑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环境的适宜性。

@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指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要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地质环境又会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因此,是相互作用,也称双向作用。

@相互作用方式:(动态的,逐次扰动和协调;可以收敛到相对的和谐;也可能发散、出现失稳势,造成灾害)

@不能正确预见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⑴不能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⑵影响到工程活动的安全与经济⑶致使地质环境恶化,使已有建筑物受到不良影响⑷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负相应的责任

@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相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工程地质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任务: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最优良的建筑地址;查明建筑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根据选定地质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运营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方案措施。

@人类工程活动——指采取工程措施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设施的建设等有关活动,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开采和运行。

@人类的工程活动按行业功能分为:灾害防治及环境保护工程、国防基地工程城镇设施工程化工冶炼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地质环境——指以岩石圈为主,在和大气、生物、水圈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演化的人类生活、生存和工程设施受其影响的周围的岩土介质。特点(开放的、演化的)动态系统。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自然环境演化方式:原生演化、次生演化

@人类工程活动的环境影响——指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产生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引起地质环境各要素及总体环境效因的变化(如岩(土)物质组成、结构、特性、赋存状态、边界条件和运动特征等要素)可分为:(环境正效应、环境负效应)

@环境工程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的区别:(目的、区域、综合、预测、能动性)

@工程地质学——研究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评价、预测和保护的科学。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由于某些地质条件的恶劣而提高了工程的造价。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方式:工程荷载(作用结果:地基及周围变形、地基及周围应力集中区内的岩土屈服拉张变形);岩土开挖(引发岩(土)应力状态的卸载和调整、造成岩(土)开挖振动和爆破、损伤岩(土)临空面位置、形态发生改变、引发地下水的排泄、地表水的聚集、开挖后岩(土)弃渣的堆积和处理);水流水体调节(导致地面沉降、水库诱发地震、库岸坍塌、库尾淤积造成支流不畅)。

@岩石: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集合体。

@岩石按成因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

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结构: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构造: 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

**岩土体:指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石和土的综合体

**岩土体工程分类:地基岩土体、边坡岩土体、洞室周围岩土体

**物质组成分类:岩体、岩土、体土体

**岩体构成:结构面(岩体中的各种物质分异面、破裂面及软弱夹层)+结构体(岩体中被各种成因的结构面所围限的相对完整的岩石块体)

**结构面的规模:Ⅰ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壳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

稳定性;Ⅱ级: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Ⅲ级:指长度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Ⅳ级:指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次生裂隙、小断层及较发育的片理、劈理面等。是构成岩块的边界面,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影响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应力分布状态;Ⅴ级:又称微结构面。常包含在岩块内,主要影响岩块的物理力学性质,控制岩块的力学性质。

**Ⅱ、Ⅲ级结构面控制着工程岩体力学作用的边界条件和破坏方式,它们的组合往往构成可能滑移岩体的边界面,直接威胁工程安全稳定性

**软弱结构面:也成软弱夹层工程上专指(力学性质差,泥、碳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厚度较薄)的地层。

**软弱结构面主要包括(原生软弱夹层,构造及挤压破碎带,泥化夹层及其他加泥层)

**泥化夹层特性(由原岩的超固结胶结式结构变成了泥质散状结构或泥质定向结构;粘粒含量很高;含水量接近或超过塑限、密度比原岩小;常具有一定的胀缩性;较原岩强度低、而压缩性增大;易产生渗透变形)

**结构体特征

规模:取决于结构面的密度,密度愈小,结构体的规模愈大,与结构面对应,划分为五级

规模表征指标:块度模数(单位体积内IV级结构体数)、结构体体积

常见形状:多面体、立方体、柱状体、片(板)状体、菱形体、柱状体

**岩体结构特征:指岩体中结构面、结构体的(规模,形状,性质,相互组合关系)。

结构类型:整体与块状结构(巨块状,岩体稳定,裂隙结构面一般不超过3组,可视为弹性各向同性体,不稳定结构体局部滑动或坍塌、深埋洞室岩爆)、层状(层状、板状、透镜体,主要结构面层理片理节理,可视为弹塑性体、接近均一的各向异性体,稳定性差,不稳定结构体可能发生坍塌,特别是岩层的弯张破坏及软弱岩层的塑性变形)、碎裂装(主要结构体为块状,裂隙结构面3组以上,稳定性很差,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岩体失稳)、散体状(碎屑状,颗粒状,结构面间多充填粘性土,稳定性极差,岩体接近松散体介质,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岩体失稳)。

岩体的结构特征基本上决定了岩体的破坏方式。

**岩体与岩石:岩石一般指较均质的岩块,而岩体常是由多种岩石组成;岩体内部存在各种地质界面(层面、节理面、断层等);岩体的工程性质首先取决于结构面的性质;岩石的工程性质只针对由岩块测出的各种指标而言;岩体中存在天然地应力和地下水(最为根本的区别)。

**结构体与岩块:

结构体(structural element):岩体中被各种成因的结构面所围限的相对完整的岩石块体

岩块(Rock block 或Rock)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区别:通常所说的岩块,其中的结构面规模更为微小

通常所说的岩块已脱离一定的岩体构架

通常所说的岩块内部已不存在天然或残余地应力

联系:可把结构体视为处于自然岩体结构中的岩块,但岩块不可简单地等同于结构体

**岩石施工对象:通常所说的岩体(基岩,一般需要钻孔、爆破)

施工合同中规定的超出一定体积而需要实施钻孔、爆破的大石块、岩块

**地球的基本结构——圈层结构(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请注意,上地幔的塑性物态正是地壳岩石圈发生板块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壳化学元素;主要的十种:O Si Al Fe Ca Na K Mg Ti H

次要的:P Mn N S Ba Cl

**地壳岩类: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按分布面积,沉积岩约占陆地面积的75%。从地表往下,沉积岩所占比例逐渐减小,按质量百分比,沉积岩5%,变质岩6%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单质和化合物

**岩石:指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造岩矿物:指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

**矿物集合方式:结晶连结集合,胶结连结集合

**矿物的分类:结晶质矿物(显晶质、隐晶质)、非晶质矿物(玻璃质、胶质)

**矿物的形态:单晶形态(一向延长型<角闪石辉石>、二向<云母石膏>、三向<方解石黄铁矿>)集合状晶体(晶簇<石英晶簇>纤维状<石膏>土状<高岭石,蒙脱石>

**矿物的颜色:自色、他色(由于含有杂质或表面氧化或风化)鉴定以新鲜面为准)

**矿物的条痕:即矿物粉末的颜色。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留下的粉末颜色(只深色矿物)

** 光泽:金属光泽、非金属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矿物的硬度:指其对外界的刻划及摩擦的抵抗能力(摩氏硬度计判定)相对强度

(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 解理:矿物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方向破裂或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解理面:矿物受力后沿之裂开的平面

按组数解理分为:一组解理(云母)、二组(长石)、三组(方解石)、四组(萤石)、五组、六组按解理发育程度: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

断口:贝壳状(石英)参差装(黄铁矿)锯齿状(自然银)土状(高岭石)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岩浆:地壳下面存在着的高温高压熔融状态的硅酸盐物质,主要成分是SiO2,还有其他元素、化合物及挥发组分

**常见岩浆类别(玄武岩浆、花岗岩浆、橄榄、安山)岩浆地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

**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地质构造环境及距离当时地表的深度侵入产状:P14喷出产状:熔岩被熔岩锥混合锥

**岩浆岩的原生节理:指岩浆冷凝,体积收缩时在岩体中产生的一些收缩裂隙

常见形式:玄武质喷出岩柱状节理、花岗质侵入岩中的三组相互近于垂直的节理

对工程的影响:加速岩体的风化,降低其力学性质、增大岩体的透水性、往往由此而形成软弱夹层带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

**岩浆岩分类:超基性岩SiO2<45% 橄榄岩(深成岩)

基性岩52——45 玄武岩(喷出岩)辉绿岩(浅成岩)辉长岩(深成岩)

中性岩52——65 安山岩(喷)正长斑岩(浅)正长岩(深)

酸性岩65 流纹岩(喷)花岗斑岩(浅)花岗岩(深)

**岩浆岩造岩矿物:浅色(富含硅铝)白云母、正长石、斜长石;深色(富含铁镁)黑云母、辉石角闪石**岩浆岩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关系

按矿物结晶程度分: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

按矿物颗粒相对大小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

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显晶质结构(粗粒结构5mm,中粒1——5mm,细粒0.1-1mm)隐晶质结构

**岩浆岩的构造:岩石中的矿物在空间的排列、配置和充填方式所形成的特征

构造类别: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喷出岩特有)

**简易鉴定方法步骤:1根据产状判定其是否为岩浆岩2根据颜色判定岩石初步类型(浅色一般为酸性岩类)3观察结构、构造特征(区别喷出岩和侵入岩)4查表定名

**建材:新鲜或风化程度较低的侵入岩、喷出熔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原生节理有助于建材的开采;火山碴是良好的铺路材料。

**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常温常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已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矿物组成:碎屑矿物(石英、长石)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化学沉积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及生物残骸(贝壳,硅藻土)胶结物(矿物间粘接物)

**沉积岩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

碎屑结构:按颗粒大小(砾状结构,砂质结构,粉砂质结构)

按颗粒形状(尖棱角状、次棱角、次圆、圆状)

按胶结物及胶结方式(硅质、铁、钙、泥、石膏)(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

**沉积岩的构造:指沉积岩的各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1 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单斜层理、交错层理)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

2层面构造、(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

3结核、 4 生物成因构造

**沉积岩工程性质评价:

①由硅质、钙质(碳酸盐等)胶结而成的砾岩(角砾岩)、砂岩有较高的强度

②化学岩中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具有较高的强度

③泥质岩石,如泥岩、页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常成为岩体中的软弱夹层,使地基沿之发生剪切破

坏,边坡岩体沿之发生滑动破坏;

④化学岩中的石膏类岩体遇水易软化、膨胀,不适合作地基

⑤化学岩中的碳酸盐岩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作一般工民建建筑物地基

⑥碳酸盐岩地区要特别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地表溶蚀现象给建筑物带来的不均匀沉陷;由于地下溶

蚀洞穴以上岩体厚度不够造成的地基垮塌现象;水工建筑物在岩溶地区的渗漏问题。

⑦建筑材料:质纯的碳酸盐岩及钙质、硅质胶结砂岩是良好的混凝土骨料;粉砂质粘土岩是良好的土

石坝心墙材料;页岩可作烧制砖瓦的材料

**变质岩:早期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体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发生结构、构造、成分等物理、化学变化后形成的岩石

**产生变质作用的因素:力源(上覆岩层的重力、地壳变动产生的定向压力)热源(地壳深处高温、岩浆

侵入)新的化学成分:岩浆活动带来含有复杂元素的热液和气体

**变质作用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岩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主要由温度和挥发性物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引发)/接触变质带(岩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矿物发生重结晶、产生新的矿物,形成新的岩石(如石灰岩变为大理岩)、带内岩体破碎裂隙发育透水性增大强度降低

、区域变质作用——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由构造运动和大规模岩浆活动同时或单独引发/工程地质特性(区域变质岩的性质在很大范围内较均匀、岩体一般较破碎,工程性质差(强度低,透水性好))

动力变质作用——在地壳构造变动时产生的强烈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的变质作用(有重结晶现象、一般发生在断裂带两侧)

**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片理构造、块状构造、变余构造

片理构造:(产生原因:定向压力长期挤压作用)

类别:片理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板状构造

**变质岩矿物:继承性矿物、新生矿物

**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或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物理风化:地表成因(主要指温度、水等)使得岩石产生机械崩解的过程

现象:热胀冷缩、冰劈、晶胀结果:使得岩石块体越来越小

化学风化: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与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

作用方式:溶解水化水解氧化

生物风化:生物在生长和分解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岩石矿物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如(根劈)

**风化作用的特点:普遍作用在地表附近的各类岩石(体)上;作用的强度随深度的加深而减弱;至某一深度处作用消失

**风化层:岩石圈层表面所普遍存在着的受风化作用影响的层带

研究风化壳的工程意义——促使工程活动达到安全、经济的目标

**构造运动(地壳运动、造山运动)

1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

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地表流水、地下水流作用)

2构造运动: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其作用是使地壳发生变形

按运动方向分为: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按速率:渐进式、爆发式

3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在地层中留下的痕迹或形迹

基本类型:水平构造、倾斜、断裂、皱褶

**地壳运动原因:大陆漂移说、海地扩张说

**地质年代单位:时间单位(宙代纪世)地层单位(宇界系统)

**构造运动与地质年代关系:全球性最强烈的构造运动作为代与代的分界标志;次强烈的构造运动作为纪的分界标志

**底层接触关系:和缓地壳运动期,沉积连续,整合接触;剧烈地壳运动期,沉积间断,不整合接触

**岩层产状:岩层的空间产出形态,这里主要针对沉积岩而言

三个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指向方向方位角法:如45°;象限角法:如N45°E

倾向:沿层面向下所引出的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指向方向(与走向垂直)

倾角:岩层面上的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全称为真倾角),否则,称为视倾角

产状表达方法:①方位角法:如走向45°(或225°),倾向135°,倾角40°

②象限角法:如走向N45°E(或S45°W),倾向S45°E,倾角40°

③只表示倾向、倾角:如135°∠40°或S45°E ∠40°

**皱褶:岩层受挤压后形成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成因:水平挤压、垂直隆生、力偶作用

要素:核部:出露在地面上或勘查范围内的褶曲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部:褶曲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岩层

枢纽:同一褶皱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过相邻枢纽而连成的面

轴迹:轴面与地面的交线,代表了褶皱的延展方向

类型:背斜(向上弯曲,核老边新,相背而斜)向斜(向下弯曲,核新边老,相向而斜)

形态分类(按轴面产状):直立褶皱、倾斜、倒转、平卧、翻卷

(按枢纽产状):水平褶皱、穹窿构造、倾伏褶皱、构造盆地

野外识别:避免现代地形与褶皱形态的混同;背斜处不一定是山,向斜处不一定是谷步骤:垂直地层走向行走,看地层是否对称重复出现;分析地层新老关系,确定褶皱类型;据两翼产状判别褶皱形态类型

**褶皱工程地质评价:

核部:一般特征:岩层变形强烈, 岩体较破碎, 透水性强, 水工建筑应尽量避开

裂隙发育特征:背斜核部:发育向上发散的断块;向斜核部:发育向下发散的断块

核部进行洞室施工时应注意洞顶围岩的稳定问题

洞室布置时洞室的轴线最好大角度与褶皱轴线相交

道路选线经过褶皱垭口时向斜应注意两侧边坡的稳定性应加强此处路基的处理措施翼部:易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坝址布置在倾向上游的一翼有利于坝基的稳定;山区由翼部平整出的场地应注意地基不均匀沉陷问题

**褶皱的流体地质特征:向斜是良好的地下水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节理——破裂后岩体沿破裂面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

**断层——破裂后岩体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

**节理成因: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构造节理(构造运动中形成)、次生节理(风化,爆破等形成)力学成因分类:剪切节理、张节理、劈理

剪切节理:受剪应力(挤压力、拉张力)作用。特征:产状稳定,延伸较长;面直光滑,常有擦痕;开启度小,以闭合为主;成对出现,呈“X”型;发育密集,构成软弱薄层或破碎带;常构成边坡或坝基的滑动面。

张节理:受张应力(挤压力、拉张力、剪力、力偶)作用而成特征: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面弯曲且粗糙;开启较宽,常有岩脉充填;发育稀疏,较少成带;与剪节理相比,一般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但充填泥质物时,抗剪强度降低;透水性一般强于剪节理

劈理:密集排列的构造微节理,间距一般几毫米至几厘米出现环境:构造变动强烈部位,如褶皱、断层等分为(流劈理——长期连续的挤压力形成、破劈理——同剪节理)

**节理与褶皱:岩层受力未弯之前形成平面共轭剪节理;岩层褶皱弯曲至一定程度后产生剖面共轭剪节理;褶皱岩层面上产生追踪横张节理;褶皱转折端附近产生纵张节理;剧烈褶皱最终导致沿上述节理产生正、逆断层。

**断层要素:段层面:指两侧岩层沿之断开并滑动的面;空间产状由走向、倾向、倾角确定;

一般不规则,且具有一定厚度。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表征其延展范围和方向

断盘:指断层面两侧相对位移的岩体;(分为上盘、下盘)

断距:指相当层沿断层面移动的距离;(分为:总断距、水平断距、垂直断距)

**断层类型:正断层:特征:上盘作相对的下移,下盘作相对的上移;断层面粗糙、倾角较陡(50°~ 60°);断层带内充填有结构松散的角砾。

受拉张力作用常见现象——阶梯式断层、地堑、地垒

逆断层:特征:上盘作相对的上移,下盘作相对的下移;断层面较光滑、倾角较缓(45°以下居多;断层带内有较多断层泥充填

受挤压力作用常见现象——逆掩断层、推覆构造(常形成飞来峰)

平移断层:特征:上、下盘主要沿断层面作水平向的位移;断层面倾角较陡(近于直立;

断层带内有较多断层泥或角砾充填

受挤压力、拉张力或力偶的作用常见现象——形成大型的走滑断层

**断层存在标志:岩层异常(地质体不连续、地层重复或缺失、褶皱核部地层宽度变化、地层中出现牵引构造)破裂面上有镜面、擦痕、阶步等构造特征;出现断层岩;地貌标志(断层崖、冲蚀沟谷逢沟必断,三角面山‘线状分布的泉点、洼地、植被生长带、湖泊)

**断层形成时代判断准则:晚于被断地层中的最新地层;早于上覆地层中的最老地层

**断层工程地质评价:

断层带岩体破碎、强度低,大型工民建选址应尽量避让

隧道工程:选线时更应避开大的断层带;或使其轴向尽量与大断裂带的走向垂直或大角度相交

公路工程:应注意断裂带上路基的处理;应注意断裂带边坡的支护;公路布线也宜尽量与大断裂带大角度相交

水利工程:若断层出现在坝基(应加强坝基稳定性处理、应加强坝基防渗处理);若断层出现在库区(论证其对库岸稳定的影应响、应论证其引发库区渗漏的可能性);

断层的存在易于诱发地震,应加强相关的论证

水文地质意义:正断层--良好的地下水储集构造;逆断层或压性平移断层--良好的地下水阻水构造

**地质年代表:震旦纪—Z、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

**岩层接触关系: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活断层:一般理解为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11000a~

35000a间)活动过、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一般理解为重要建筑物如大坝、核电站的使用

年限之内,约100a ~ 200a)重新活动的断层

活动特点:蠕变型(长期缓慢相对位移变形,动而不震);突发型(间断性、周期性突然

错断,常伴有地震)

活动强度:以错动速率判定,相当缓慢。

**活动型地层判定:最新沉积层被错断(Q3以来的地层);地形地貌标志(古建筑被错断山

地、平原地貌突变等);断层物质绝对年龄测试结果

研究意义:它的活动会直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与断层邻近的建筑物;伴生地震使大范围内建筑物受损**活断层区规划设计建筑物的原则:有低级别的活动断层的场地优于有高级别的的场地;尽可能避开主断层带;尽可能避开正、逆断层的上盘;有较大规模正、逆断层,场地要选在距断面数公里以外当场地有活断层穿过,或场地位于正、逆断层上盘只能建散体堆填坝,不宜建混凝土坝!

原则:保证土坝在产生5~7m的错动(距今200 年来活断层最大位移)时不致出现大的开裂;能安全控制大的渗流量

**地震:接近地表面的岩层中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震动

**地震波:分为体波(在介质内部传播)、面波(限于界面附近传播,由体波到达地面后激发的次生波)体波:分横波P、纵波S。面波分为:瑞利波R(在地面滚动)、勒夫波L(在地面水平振动)

**地震记录图顺序:P —— S —— L —— R 面波对建筑物的破坏最大

**震源: 弹性波的地下发源地。震中: 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震中距: 地面上任一点距震中的距离**震级:里氏震级:距阵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以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

**场地地震效应:场地破坏效应(地面破裂、地基失效、斜坡破坏)、强烈震动效应

**地质图的基本内容:

核心地质内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叠加在地形图上

专业地质图的构成:核心地质内容+专业

必备要素:图名图例比例尺图鉴

主要附属图件:柱状图、剖面图

地层岩性表达方式:地层界线+年代符号+图例

**断层表达方式:

**原生结构面:成岩阶段形成的结构面。

沉积岩结构面(层理面、沉积间断面、原生软弱夹层面)

火成岩(流线、流层、原生节理、侵入体和围岩的接触面、间隙喷溢形成的弱面)

变质岩(片理面、板理面、片麻理面)

**岩石质量指标:RQD指标:在54mm的钻孔取芯中,舍去小于或等于10.0cm长的岩芯,用大于10.0cm 长的岩芯长度之和与本段钻进进尺相比得到的比值

岩石质量分级:1级:RQD值90%--100%很好;2级75—90好;3级50—75中等;4级25—50差;5级25以下很差

岩体的完整性:RQD愈接近1.0,则岩体的完整性就越

岩体的耐磨性;岩体中的岩石越软,耐磨性越差,RQD值也越小

**以岩体完整性系数Kv分类:Kv指标:岩体的纵波波速Vpm与同类岩石完整岩块纵波波速Vpr比值的

平方值

依据:弹性波的变化能反映岩体结构特性和完整性评判原则:Kv越大,岩体越完整

**RQD与Kv的比较:1取值的方便性--RQD值的取得较Kv繁琐;2反映的准确性--RQD值反映的岩体情况较Kv更准确;3方法的适用性--RQD更适用于均质性差的岩体;4取值的经济性--取Kv值更经济

**岩体的质量分级结果是岩体工程设计以及计算参数选取的基础!

**岩体天然应力构成: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地壳表面主要应力)、温度应力、流体应力

**应力分布影响因素:岩性(强度越高,弹性模量越大的岩体,积累的应力也更高);构造(变动剧烈区水平应力较高);地形(强烈剥蚀区以自重应力为主,谷坡应力松弛区,坡脚谷底应力集中)

**泥化的标志:岩层的天然含水量≥塑限

**岩体综合评价:1岩体本身地质条件;2外在地质条件;3岩体和工程布置之间的关系

**河流的地质作用(侵蚀作用、搬运过作用、沉积作用)

**河谷组成:谷坡(下部常有阶地)、谷底(河床、河漫滩)

**侵蚀作用按作用性质分为:机械侵蚀,化学侵蚀按作用部位分为:下蚀作用、侧蚀作用

下蚀:河流对河床基岩的撞击、磨蚀、溶解,主要发生于河流的上游段,强弱决定于岩石的软硬、含砂量、流速下蚀作用极限位置:海平面(永久侵蚀基准面)向源侵蚀

侧蚀作用:河水环流对侧岸的掏蚀作用,主要发生于河流的中、下游段

过程:凹岸冲刷、掏空、跨落——凸岸堆积——河谷弯曲——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凹岸冲刷

**搬运作用:机械搬运(推移质、悬移质,控制因素—流量流速<6次方正比>、自然地理状况)、化学搬运(溶解于水中的化合物)

**沉积作用:当地形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或流速减小时,河流的搬运能力下降,所携带的冲积物在适当的地点沉积下来的作用。

主要沉积场所:河流入海处,河流入湖(水库)处,支流入干流处,河流的中、下游段,河流的凸岸沉积规律:上游沉积较粗,下游沉积较细

对水工建筑利弊:淤积河床影响航运,水库淤积影响库容及闸门、渠道的使用,淤积的砂石是良好的水工建筑材料。

**河谷地貌:

宽谷:断面为梯形,又称为“U ”形河谷;峡谷:断面为“V”字形

分布特征:相间交替分布;峡谷位于坚硬岩石区;宽谷位于岩性较软弱区或古冰川遗址区

发育条件:强烈的地壳运动;软、硬岩石交替分布;横穿背、向斜相间分布区;冰川的磨蚀作用

对称河谷和不对称河谷:河流流经块状或厚层状岩体;河流顺向斜、背斜轴部或地堑轴部发育;河流顺单斜或断层走向发育

**河床地貌:最大特征——不平整

岩坎和石滩:岩坎成因:软硬交替岩层;水流差异侵蚀

瀑布形成条件:——岩坎高度大于水深

石滩:基岩石滩(稳定,是良好的闸、坝地基);堆积石滩(不稳定,易渗漏)深槽和深潭:成因:软弱结构面和其交汇处由于抗风化能力弱而导致河流冲刷的不均一而形成对水工建筑的影响:不利于建筑物的布置,不利于基坑的开挖,不利于坝基的稳定和防渗水力优势:水能资源丰富(落差大);河曲发育时宜于建造引水式电站(以低坝获取大落差)

**河流阶地:位于一般洪水位以上,古河谷所构成的沿河平台,一般保存在凸岸。

阶地形态构成:(阶地面;阶坡;阶地的前后缘;阶地的坡脚)。

阶地的物质构成:河漫滩相上部;河床相中部(阶地物质的二元结构);基座下部。

阶地的度量:高度——平水期的水面至阶面的铅直距离;级数——从下向上算,位置越高,形成年代越久,级数越大。

阶地的形成:第一阶段——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侧蚀和堆积---河谷扩宽)

第二阶段——地壳上升构造变动剧烈(河流下切---阶地形成)

阶地类别—侵蚀阶地:发育于山区河谷,是良好的坝肩、地基岩体

基座阶地:上部(冲积物),下部(岩体基座);发育于地壳上升显著山区

堆积阶地:上叠阶地(后期下切深度、侧蚀及堆积规模减小),内叠阶地(后期下切深度相同,但堆积作用减弱)

**阶地的工程地质性质:①阶地是良好的沿河城镇建设场地(土地肥沃,易于取水

②级数愈高的阶地其形态保留愈不完整

③河床相堆积物颗粒粗大,承载力较高(特别是高级数阶地)

④将其用作坝肩、地基土体时应注意渗漏问题

⑤将其用作渠系系统流经地时也要注意渗漏问题

**河谷地貌与坝址选择——注意:宜选在河谷较窄地段,总体是:宽---窄---宽;尽可能地避开冲沟、岩坎和深潭;岸坡规整、对称(尤其是对拱坝)

总体原则——以地质条件为主;在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再从地貌角度考虑

**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以下各类空隙空间中的各种状态的水。

地下赋存空间:1孔隙——岩(土)体骨架颗粒间未被充填物完全占据的空间;孔隙率=孔隙体积/岩(土)总体积;孔隙水——赋存其中的地下水即为孔隙水。

2裂隙——岩体中由于各种成因而形成的裂隙空间;裂隙率=裂隙体积/岩(土)总体积;裂隙水。

3溶隙——岩体中由于可溶岩类的溶解而形成的溶蚀空间;溶隙率;岩溶水。

**地下水分类:按存储位置(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按存储空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岩(土)体渗透性;按相对透水性岩土层分为(透水层、含水层、隔水层)

**渗透系数K:达西定律——V=KI(V渗透速度,I水力坡度)确定方法(抽水实验法)

**透水率q:1MPa压力下每米试段、每分钟压入岩层中的水量,单位:L/min(压水试验法)

**K与q——相同处:都可作为岩土层透水性的评价指标

不同处:测试方法不同;测试的对象不同;结果的精度不同;结果的使用不同。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特征:由三区组成:(补给区、承压区、排泄区);受外界影响因素小;适宜形成地——单斜(承压盆地)、单斜(承压斜地)。承压水层——虚拟面

**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特征: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易受污染;潜水面以上无稳定的隔水层;向水位低处渗流,水面形状与地面起伏有一定的一致性。潜水层——物理面

**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发育可溶性的岩石;岩层的透水性;水的溶解能力;水的运动状态。

**岩溶形态垂直发育带:位置(地表以下、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水流特征(垂直运动);岩溶特点(岩溶连同性差)

交替发育带:位置(地下水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水流特征(水平、垂直两向流分期);岩溶特点(岩溶连通性较好)

水平发育带:位置(最低地下水位以下,下限为地方性侵蚀基准面)水流特征(水平方向为主);岩溶特点(发育大量溶洞、暗河、地下湖泊)

深部循环带:位置(水平岩溶带以下);水流特征(不受基准侵蚀面的控制,在构造控制下向更远更低的排泄区流动);岩溶特点(岩溶主要为溶隙和溶孔)

发育分带原因:表层与深层岩溶发育的条件不同

完整的岩溶形态分带出现在厚层可溶岩、峡谷型河谷浅部常出现近水平溶洞成层分布现象!

**地下水作用:浮托作用、潜蚀作用、管涌。

浮托作用:地下水对水位以下的岩土体有静水压力的作用,并产生浮托力

可由阿基米德原理确定,即地下水位以下岩石、土颗粒以及水位以下建筑物体积的浮力。

潜蚀作用:指岩土体中由于渗透水流的冲刷作用,将其中细小颗粒冲走带出的现象

潜蚀危害:使岩土体结构松散——空隙率增大——强度降低——形成空洞——地基岩土体破坏

已发生潜蚀的地层:粉细砂、粉土地层;软弱夹层、泥化夹层、断层破碎带;剧、强烈风化带;

可溶盐类物质胶结岩层

潜蚀分类:机械潜蚀、化学

**砂土液化与流砂现象的异同:

相同处:均容易发生在饱水的粉细砂土层中;机理上均与土层的瞬时排水不畅有关;结果上均造成了地基土层承载力的降低。

相异处:迫使土层瞬时排水的原因不同(形成临空面;受到强烈振动);现象发生时流体压力状态不同**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

结晶类腐蚀——产生原因:地下水中SO42-离子含量超标(CaO·Al2O3·3 CaSO4·31H2O(水化硫铝酸钙(水泥杆菌))腐蚀现象:水泥杆菌较原体积增大221.86%——在混凝土中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强大的内应力将破坏混凝土结构。

分解类腐蚀:产生原因:水中侵蚀性CO2含量过大;腐蚀现象:将混凝土中固体CaCO3分解复合类腐蚀:产生原因:水中NH4+、NO3-、Cl-和Mg2+超标腐蚀现象:(结晶膨胀、分解流失)**工程降水对环境的影响:(地面沉降、地面反弹)

**水库渗漏主要途径——库区渗漏(分水岭、河湾)坝区渗漏(绕坝渗漏、坝基渗漏)库区渗漏分为(暂时性渗漏、永久性渗漏)

地貌条件:对于山区水库:库水位高于邻谷谷底水位;对于平原水库:有河曲发育或有古河床

地质条件:分水岭或河湾地带有岩溶通道;宽大的断层破碎带、褶曲转折部位;分水岭地区有古河道或冰河沉积的砂石砾层分布。

水文地质条件:分水岭地带为潜水(分水岭高或顶托作用明显则不漏);承压水—透水层在邻谷出露高程低于库水位,漏。

坝区渗漏:按渗漏途径(坝基渗漏、饶坝);按渗漏通道(均匀渗漏—砂砾石层、风化裂隙;集中渗漏—较大断裂带、岩溶通道)。

松散底层坝区:渗漏通道—透水性强的砂砾石层;峡谷坝区坝基渗漏;宽谷坝区基绕

岩质坝区渗漏通道:顺河向张开断裂带;顺河向其它结构面(成岩原生结构面)。

河谷地貌对渗漏影响——平直型河谷:上下游渗漏条件一致;喇叭形河谷:(上窄下宽时,库水渗入条件差,排泄条件好;下窄上宽时,库水渗入条件好,排泄条件差);弯曲型河谷:凸岸库水渗入条件比凹岸好。

倾斜结构面对渗漏的影响——纵谷:岩体中主要结构面的走向与河道延展方向近于平行的河谷段;纵向上,渗、排通畅;横向上,一岸利渗,但排泄不畅,另一岸则相反

横谷:纵向上,不利渗漏;横向上,两岸的入渗、排泄条件相同,易发生库区渗漏

斜谷:岩层向上游倾斜,不易渗漏;岩层倾下游,缓倾时易坝基渗漏;陡倾时,利渗不利排;横向上渗、排条件与纵谷相似

岩溶地区主要渗漏通道:溶洞、暗河、落水洞、竖井(大规模集中渗漏通道);溶蚀断裂带;岩溶裂隙及孔隙

**河谷地质结构: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组合、埋藏条件与河谷的相互关系

**水库防渗目的:减少渗流量;降低坝基扬压力(浮托力与渗透压力之和);防止坝基因渗透变形而使地质条件恶化

松散地层防渗:垂直截流(截水墙、帷幕灌浆);铺盖防渗;排水减压(水平排水、减压井)

裂隙岩层的防渗;帷幕灌浆(坚硬岩层);排水孔、防渗井(断层破碎带)

岩溶地区的防渗:堵、截针对集中渗漏;围:针对个别大溶洞;铺:处理地表呈面状或带状的分散渗漏带;灌:即灌浆;综合治理。

**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类型--表层滑动:沿坝底与基岩的接触面(基岩强度远大于混凝土坝体或浇筑质量低)浅层滑动:浅层岩体内的剪切破坏(基岩体软弱或基岩体表部风化破碎层没有挖除干净)

深层滑动:坝基较深处主要沿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破坏(深部存在多组软弱结构面)

**坝基岩体滑动边界条件:1三面:连续滑动面、切割软弱面、临空面

滑动面由平缓的软弱结构面构成(页岩夹层、泥化夹层、卸荷裂隙、节理)

**滑移破坏形式——岩层产状平缓:原因(坝基岩性软弱、软弱夹层埋藏浅)现象(在水平推力作用下,下游岩层容易向上弯曲形成浅层滑动)

软弱结构面缓倾上游<30°:软弱结构面愈平缓,作用其上的下滑力愈大,抗滑力愈小:滑移组合方式(横向切割面、纵向切割面、滑动面);滑移方式—直接由河床滑出。

软弱结构面缓倾下游:坝基τmax方向常与软弱面近于平行(最危险,最常遇到);临空面为(坝址附近的深潭、深漕或冲刷坑;坝址附近较厚的软弱岩层或构造破碎带;河床面);滑移方式--沿软弱面向水平或陡立临空面滑出。

**抗力体:有时下游的局部岩体具有支撑或抗滑作用,这部分岩体叫做抗力体。

抗力体的破裂面:第一破裂面:对危险滑移体起主要抵抗作用的面;第二破裂面:与主移体分割开的面**坝基处理——清基将坝基表部松散软弱、风化破碎的岩层及浅部的软弱夹层开挖清除,使坝体放在比较新鲜完整的岩体或较致密、坚实的土层上的工作。建基面处理:预留保护层、建基面应有起伏并倾向上游灌浆(固结灌浆、接触、帷幕)软弱破碎带(陡倾角:混凝土塞、拱;缓倾角:明挖或洞挖、预应力锚固或混凝土桩)

**边坡形成后应力状态的变化:斜坡周围的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的偏转;在坡角与河谷谷底形成应力集中带;在1与2差值最大区,相应形成一个最大剪应力区,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的直线变为近似圆弧线,其凹面朝向临空面;在坡顶和坡面靠近地表部位,形成一个拉应力带。

**张力带的范围随坡角的加大而增大!

影响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原始应力状态的影响:在坡顶或坡面的靠近地表部位,由于水平应力显著降低;原始水平剩余应力越高,越易形成拉应力区;坡脚区切向应力;水平应力越高,坡脚处最大剪应力越大坡型影响:坡高越高,坡内拉应力越高;坡角越大,拉应力范围越大,切向应力值越高;凹形坡有利于坡体稳定,凸形坡则相反。

岩体结构的影响:当软弱结构面与坡体主压应力轴线平行时,将在软弱结构面的端点部位或应力阻滞部位出现拉应力集中和剪应力集中;当软弱面与坡体主压应力轴线垂直时,将发生平行于软弱面的拉应力或于端点部位出现垂直软弱面的压应力;当软弱面与坡体主压应力轴线斜交时,沿弱面主要为剪应力集中,并于端点部位或应力阻滞部位出现拉应力;在软弱面交汇处,应力受到阻滞,压、拉应力强烈集中。

**边坡蠕动:松动破碎——强度降低——透水性增大——崩塌和滑坡

**滑坡:边坡岩(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的现象

滑坡危害:将要发生的滑坡的危害;已滑动破坏过的老滑坡的危害。老滑坡体(结构疏松破碎、强度低、透水性强、稳定性差)

**滑坡形态特征:滑坡后壁——环谷状洼地的上部与未滑岩体的分解面(弧形陡壁)

滑坡台阶—相对错动而形成的错裂阶坎

拉张裂隙—滑体与滑壁之间或滑体的上部出现的与滑壁大致平行的张裂隙

滑坡舌—滑坡体前部由于土石挤压而形成的舌状隆起带

坡脚出现泉水或潮湿洼地双沟同源现象“醉汉林”和“马刀树”

**前期蠕变特征:边坡岩土体出现速度较均匀的沉陷;坡体及其上部可出现裂隙和拉开。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1]

活断层的错动周期:地震断层两次突然错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活断层的错动周期。 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衡量。 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分为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 基本烈度:在今后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 地震效应:在地震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 包括:①振动破坏效应(由于地震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的破坏)②地面破坏效应(破裂效应和地基效应)③斜坡破坏效应 诱发地震:由于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而导致发生的地震。 特征周期(卓越周期):由于地表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使地震记录图上的这种波记录得多而好。 斜坡: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的地质体。包括自然斜坡,人工边坡。 自然斜坡:在一定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如:山坡,河岸,海岸等。 人工边坡:由于人类某种工程,经济目的而开挖,往往在自然斜坡基础上形成,具有较规矩的几何形态。如:路堑,运河边坡等。 深层蠕滑:当斜坡基座由很厚的软弱岩土体组成时,坡体可能向临空方向塑流挤出形成的现象。 滑坡预测:滑坡可能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判定 滑坡预报:滑坡可能发生时间的判定。 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 岩溶塌陷:覆盖在溶蚀洞穴发育的可溶性岩层之上的松散土石体的外营力作用下产生的地面复形破坏。 泥石流: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和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渗透压力:渗透水流作用于岩土上的力。 地面沉降(地面下沉或地陷):某一区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加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 地裂缝: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是累进性发展的渐近性灾害。 主流:河流中存在着多种方向运动的水体,水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河槽总方向运动者称为主流。 副流: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水流内部产生的有规律,大规模的水体旋转运动称为副流。 推移质:分水流速大于临界推移流速时,颗粒将沿河床滚动或滑动,这时被搬运的颗粒叫推移质。悬移质:当水流速度较大时,可使沿河床移动的颗粒离开河床悬浮于水流中,这时被搬运的颗粒叫悬移质。 活断层形成条件:介质条件,结构条件,构造应力场条件。 活断层的特征:①活断层是深大断裂复活运动的产物;活断层往往是地质历史时期产生的深大断裂,在晚近期及现代地壳构造应力条件下重新活动面产生的,(复活标志:地震活动和地热流异常等)②活断层的继承性和反复性;活断层往往是继承老的断裂活动的历史而继承发展的,而且现今发生地面断裂破坏的地段过去曾多次反复地发生过同样的断层活动。③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断层和蠕滑型断层两种。 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①活断层的地面错断直接损害跨越该断层修建的建筑物,有些活断层错动时附近伴生的地面变形也会影响到邻近建筑物;②伴有地震发生的活断层,强烈的地面振动对较大范围内建筑物的损害。 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①火山地震;②陷落地震;③构造地震;④诱发地震。 诱发地震的成因类型:①构造型(内动力型);②非构造型(外动力型)③综合型。 活断层的鉴别:⑴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①地质特征:a)最新沉积物的地层错开;b)松散、未胶结

土木工程地质常见考点归纳

第一章 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分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矿物: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石: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解理:矿物在外力敲打下沿一定结晶平面破裂的固有性质。 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平行定向排列。 岩层:由岩性差异形成的,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 层理: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 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任意方向产生不规则断裂,断面为断口。 岩石结构:岩石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密度:矿物密度取决于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晶体结构的紧密程度。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岩浆:主要成分硅酸盐,富含挥发性物质,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高温高压熔融体; 侵入岩产状:岩基,岩株,岩盘和岩盆,岩床,岩墙,岩脉; 喷出岩产状:熔岩流,火山锥(岩锥),熔岩台地; 岩浆岩结构:1.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组成,岩浆冷凝速度慢,有充分时间形成结晶矿物,深成岩,如花岗岩;2.半晶质结构:同时存在结晶质和玻璃质的结构,喷出岩,如流纹岩;3.玻璃质结构:岩石全部由非结晶玻璃质组成,是喷出岩特有结构,如黑曜岩、浮岩; 岩浆岩构造:指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和填充方式。1.块状构造(最多);2.流纹构造(多见酸性喷出岩);3.气孔状构造;4.杏仁状构造; 岩浆岩: 花岗岩: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酸性深成岩; 正长岩:正长石、黑云母、辉石,中性深成岩。 闪长岩:角闪石,斜长石,中性深成岩 辉长岩:辉石、斜长石,基性深成岩,中粒全晶结构; 橄榄岩:橄榄石、辉石,超级性深成岩; 闪长玢岩:同闪长岩,中性浅成侵入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流纹岩:似花岗岩,具有明显流纹和气孔状构造,酸性喷出岩; 安山岩:同闪长岩,中性喷出岩; 玄武岩:同辉长岩,基性喷出岩。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主编:金建邦校核:金俊鹏第一章地壳的物质组成 1.试对比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种类岩石在成因、产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等方面的不同。 2.什么是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哪些类型?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壳物质组成和内部构造,塑造地壳外部形态特征的各种自然作用。 类型: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3.火成岩有哪些结构、构造、产状,是如何分类的? 火成岩结构: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火成岩构造:块状构造、气孔构造、流纹构造; 火成岩产状:深成侵入岩: 岩基、岩珠; 浅成侵入岩: 岩墙(岩脉)、岩床、岩盖与岩盆; 分类:按火成岩二氧化硅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及酸性岩; 按岩浆冷凝环境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又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4.何谓沉积岩,有哪些结构、构造,分类? 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 其结构:碎屑结构、非碎屑结构; 其构造:层理构造、递变构造、波痕与泥裂; 其分类:碎屑岩、化学及生物化学岩, 进一步划分为: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岩、非蒸发岩和蒸发岩 5.何谓变质岩,如何鉴别? 变质岩: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 和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的新的岩石。 鉴别标志: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常形成某些特征性的矿物,如红柱石、蓝晶石、硅线 石、滑石、石墨等,这些变质矿物的出现是鉴别变质岩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1.简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有哪些类型,并说明其主要特点。 主要类型:残积土:残积碎屑物粒径由地表向深处由细变粗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坡积土: 厚度变化大,成分与高处的岩石性质有关,一般不具节理 洪积土: 具有明显的层理以及夹层、透镜体等 冲击土: 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清楚的层理构造,良好的韵律性,沉积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统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口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 2.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质学和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的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处理和正确的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 第2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地球的构造 地壳(crust):由固体岩石构成,分硅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 地^(mantle):上地幔主要是硅氧,呈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主要是铁镁氧化物和硫化物。 地核(core):由铁银组成,密度大。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 地壳运动主要起因于地幔物质的对流 组成地壳的化学成分,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 0(49.13%)、Si、Al、Fc、Ca、Na、Mg... § 2.1主要造岩矿物 §2.1.1矿物的基本概念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 矿物(mineral):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行程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2.1.2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决泄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 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颜色:由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产生。 自色:(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所组成的)矿物的本身的颜色 他色:某些杂质引起的颜色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造岩矿物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 具体又分为:①玻璃光泽②珍珠光泽③丝绢光泽④油脂光泽和树脂光泽⑤金刚光泽 ⑥土状光泽 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矿物的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硬度是矿物的一个重要鉴左特征,鉴别矿物硬度时,是用两种矿物对划的方法来确左矿物的相对硬度。 由软到硬分十度,称为摩氏硬度汁: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解理和断口 解理一受外力作用,矿物能沿一泄方向破裂成平而的性质。 分为:极完全、完全、中等或不完全解理 断口一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而以外方向破裂。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工程地质条件 答: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 二、简答题 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 答: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第一章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河流阶地; 2、风化壳; 3、风化作用; 4、变质作用; 5、地质作用; 6、岩浆作用; 7、地震作用?; 8、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1. 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或台地。 2.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4. 地球内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5.地质作用是由自然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当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7.地震作用是指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 8.内力地质作用指以地球内能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能促使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指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因素引起的地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基础工程一课一文

《基础工程》一课一文 120310103 土木一班余宏展 因为专业需要,我们修读了《基础工程》这门课程,就我们了解,它是一门工程学科,专门研究建造在岩土地层上建筑物基础及有关结构物的设计及建造技术的工程学科,在土力学的基础上还涉及到工程地质学、弹性力学、塑形力学、动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 该《基础工程》课程总共包括8章内容,分别是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与地基基础抗震。 在浅基础这一章中,我们清楚了浅基础的类型,按照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型基础、箱型基础、壳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它的作用是把墙体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联合基础主要指同列相邻两柱公共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将同一方向上若干个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它的抗弯刚度较大,具有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如果基础软弱且在两个方向分布不均,需要基础在两个方向都具有一定的刚度来调整不均匀沉降,则可在柱网下沿纵横两向分别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从而形成柱下交叉条形基础;当柱下交叉条形基础底面积占建筑物平面面积的比例比较大,或者建筑物在使用上有要求是,可以在建筑物的

柱、墙下方做成一块满堂的基础,由于它的底面积比较大,故可减少基础压力,提高基础土的承载力,增强基础的整体性,调整不均匀沉降;箱型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外墙和内墙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体空间结构,适用于软弱地基土的高层、重型或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壳型基础更好的发挥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性,省材料,造价低。 通过桩基础的学习,我们知道它是有桩、土和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可以分为低承台桩基础和高承台桩基础。按照受力状况的不同可以分为: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和复合受荷桩;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以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桩主要有以下五大作用:1、传递荷载;2、消除地基液化影响,对于液化基础穿过液化土层,将荷载传给稳定的不液化层;3、减少沉降;4、抵抗水压力;5、改变地基基础的动力特性。 在地基处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它的目的与内容主要包括: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以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2、改变地基的变性性质,防止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及侧向变形等;3、改善地基的渗透性和渗透稳定,防止渗流过大和渗透破坏;4、提高地基土的抗震性能,防止液化,隔振的减小振动波的振幅等;5、消除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胀缩性等。地基处理的方法有:碾压及夯实、换图垫层、排水固结、振密挤密、置换及拌入、加筋等。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一、矿物和岩石 1.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2.岩石:矿物的自然集合体。 3.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4.颜色: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 5.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6.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最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最不完全解理) 7.断口:如果矿物受外力作用,无固定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称为断口。 8.岩浆岩产状: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及距离当时地表的深度等方面的特征。(分两类:侵入岩体产状、喷出岩体产状) 9.岩浆岩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形状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关系。 10.岩浆岩构造:指岩石中的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排列和空间分布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组成的特征。 11.沉积岩结构:指沉积岩组成物质的形状、大小和结晶程度等特征。 12.沉积岩构造:指沉积岩各种物质成分形成的特有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13.沉积岩岩层产状: 14.变质岩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变余结构(残余结构) 15.变质岩构造:片理构造、块状构造、变余构造 二、地质构造 1.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结构和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2.地质构造(构造形迹):残留在岩层中的褶皱、断层和裂隙等变形或变位的现象。 3.构造运动(地质运动):指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组成物质和结构发生变形和变位的运动。 4.地层:指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先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层位的层状和非层状岩石的总称。 5.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作用而形成的连续弯曲变形。 6.褶曲:组成褶皱构造的单个弯曲。 7.节理:指那些有一定成因、形态和分布规律的裂隙。(原生节理、构造节理、次生节理) 8.断层: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

工程地质学概论考试题目

工程地质学概论 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⑤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的是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5、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1、活断层的定义: 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USNRC): (1)在3.5万年内有过一次或多次活动的断层 (2)与其他活动断层有联系的断层 (3)沿该断裂发生过蠕动或微震活动 活断层的类型:按照位移方向与水平面的关系: (1)正断型活断层 差异升降活动为它的断陷盆地边缘。下降盘分支断层多见,形成地堑式的正断层组合。 (2)逆断型活断层 多分布于板块碰撞挤压带。上盘变形带大,出现多分支断层。 (3)走滑型活断层 常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地块之间的接触部位,水平错动量大,断层带宽度不

川大《市政管理(1)》16秋在线作业1

奥鹏17春川大《市政管理(1)》16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20 道,共40 分。) 1. 城市管理要转变“全能政府”理念,推进()的制度建设。 A. 公私合作 B. 有限政府 C. 多中心治理 D. 企业化政府 标准解: 2.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A. 城市群 B. 大都市化 C. 城市带 D. 都市圈 标准解: 3.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成体制. A. 2:8 B. 1:9 C. 4:6 D. 3:7 标准解: 4. ()是指排他性控制和独占某种经济资源、产品、技术或市场。 A. 自然垄断 B. 垄断 C. 强制性垄断 D. 经营性垄断 标准解: 5. ()是一种在消费商具有竞争性,但无法有效地做到排他的产品。 A. 纯公共产品 B. 俱乐部产品 C. 公共服务 D. 公共资源 标准解: 6. ()是指政府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商品和劳务支出。 A. 经济性支出 B. 社会性支出 C. 购买性支出 D. 转移性支出

标准解: 7. 英国城市议会的行政委员主要有法定委员会和()两类。 A. 临时委员会 B. 固定委员会 C. 兼职委员会 D. 常设委员会 标准解: 8. ()是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 A. 教育事业 B. 科学技术研究 C. 文化建设 D. 卫生事业建设 标准解: 9. 美国的大城市普遍采用(),市长和立法机构的议员均为全职并有薪金。 A. 市委员会制 B. 市长制 C. 议会经理制 D. 弱市长制 标准解: 10. 市委员会制是由()掌握所有的立法和行政权力。 A. 全体委员 B. 委员长 C. 少数委员 D. 市长 标准解: 11. 城市社区建设的近期目标是: A. 建立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B. 构建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 C. 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 D. 居民委员会主导型治理模式 标准解: 12. ()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宗旨,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的群众性政治团体。 A. 居民委员会 B. 非营利性组织 C. 市民参政 D. 人民团体 标准解: 13. ()以治理理论为依托,主张城市管理是多元治理主体共同治理的过程。 A. 市政学 B. 市政管理学 C. 城市管理学 D. 城市市政学 标准解:

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习题(3)

工程地质试题库 (参考书目:李隽蓬等,《土木工程地质》(第二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Ⅰ.名词解释(37道)(红字为参考答案,除注明外,下同) 工程地质学p1 一、矿物和岩石 矿物p4 岩石p4 层理p14 片理p20 岩层p14 岩石结构 岩石结构:岩石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p52 岩层产状p59 褶曲p62 节理p65 断层p67 地层p54 地质图p74 三、水的地质作用 河流(谷)阶地p88 隔水层含水层残积层p82 水的硬度p95 淋滤作用p82 隔水层:不能透水(或透水性很弱)且不能给重力水的岩土层。 含水层:能透水且含有重力水的岩土层。 四、岩石工程性质 岩石吸水率p23 弹性模量p28 热胀冷缩作用p29 风化程度黄土p36 软土p43 风化程度:岩石风化后工程性质改变的程度。 五、岩体稳定性分析 岩体p134 结构面p134 结构体p135 天然应力p137 岩体结构p135 岩体稳定性 岩体稳定性:在天然或人类活动作用下,保持不破坏、不变形的状态。六、不良地质 滑坡主裂缝p110 稀性泥石流岩堆p116 岩溶p122 落石p115 岩溶水p105 稀性泥石流:指密度小于1800kg/m3,流体粘度小于0.3Pa.s,体积浓度小于50%的泥石流。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 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 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题

填空与选择题 岩体结构 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与组合形成。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结构面 指发育于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和延伸性,有一定厚度的各种地质界面,如断层、节理、层理及不整合面等.由于这种界面中断了岩体的连续性,故又称不连续面。 结构面的成因分类: 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为了概括地反映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成因、特征及 其排列组合关系.将岩体结构划分为4大类和8个亚类 如下表所示: 整体块状结构Ⅰ整体结构(Ⅰ1)块状结构(Ⅰ2) 层状结构Ⅱ层状结构(Ⅱ1)薄层状结构 碎裂结构Ⅲ层状碎裂结构(Ⅲ2)碎裂结构(Ⅲ3) 散体结构Ⅳ 工程地质条件 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成岩作用特点、、风化特征、和接触带以及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6)地下水: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类型,地下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情况。 (7)建筑材料: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降低成本。 参考资料《》主编:邵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 解理是指().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 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 方解石有() A.三组完全解理 B. 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 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 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岩浆岩 1. 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 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A.石英,长石 B.角闪石,斜长石 C.辉石,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 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 闪长岩是一种()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D.超基性岩 5. 玄武岩是属于()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 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 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沉积岩 1. 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 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 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二.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壳物质组成以及塑造地壳面貌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1、力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 力地质作用:动力来自于地球本身(地球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地球转动能等),并主要发生在地球部的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围以外的能源所产生的地质作用。它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地球的重力能等。P6 PPT 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1.力地质作用使地面高低起伏。 2.外力地质作用对地面的起伏加以改造,削高填低,使地面准平原化。三 克拉克值:元素占地壳平均重量的百分比。 矿物的化学成分:1.单质类矿物2.化合物类矿物:主要造岩矿物(常见矿物),就其化学成分而言,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等,(但绝大多数为硅酸盐类矿物如:斜长石、正长石)。 四.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及彼此之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的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 岩浆岩:是位于地壳深部和上地幔中,以硅酸盐为主,部分为金属硫化物、氧化物、水蒸汽及其它挥发性物质组成的高温、高压熔融体 1、岩浆岩的结构 (1)显晶质结构:岩石中的全部矿物在肉眼或下放大镜下可以分辨出晶体颗粒(深成侵入岩 中常见的结构)。 (2)隐晶质结构:矿物晶体颗粒非常细小,以致肉眼与放大镜下不能分辨矿物晶体颗粒,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矿物晶体颗粒(浅成侵入岩和喷出岩中常见的结构)。 (3)玻璃质结构:指矿物颗粒为非晶质矿物(是喷出岩中常见的结构)。 (4)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不同的两群,大的颗粒为晶质矿物,小的 则为基质。似斑状结构:基质由显晶质物质组成(深成侵入岩所具有的结构)。 斑状结构:基质由隐晶质或玻璃质组成(喷出岩和浅成侵入岩所具有的结构)。 2.岩浆岩的构造 (1)块状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均匀分布,岩石中的各部分在成分与结构上都一样。 (2)流纹状构造:岩浆溢出地表后,在流动过程中冷凝所形成的构造。其外貌特征是岩石中不同颜色的物质、矿物晶体或气体呈一定方向的流动状排列的结果。常 见于酸性和中性喷出岩。 (3)气孔状构造: 岩浆上升到地表,由于压力和温度的骤然降低,挥发性组份不断逸出,从而在岩石中留下各种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气孔。 (4)杏仁状构造:具气孔状构造的岩石,部分气孔被后期形成硅质、钙质等矿物充填,便形成杏仁状构造。 3、岩浆岩的分类:P12 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沉积物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层状的岩石。 1.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碎屑物质被胶结物粘结而形成。 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矿物大多为晶体矿物。又称为结晶结构。

工程地质学模拟考试试题1

工程地质学模拟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B) A. 石英 B. 方解石 C. 黑云母 D. 正长石 2. 关于矿物的解理叙述不正确的是(D) A.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 B.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 C. 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着 D.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着 3. 下列结构中,( D)不是沉积岩的结构。 A. 斑状结构 B. 碎屑结构 C. 生物结构 D. 化学结构 4. 下列结构中,( )是岩浆岩的结构。 A. 全晶质结构 B. 变晶结构 C. 碎屑结构 D. 化学结构 5. 按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成因产状等将岩浆岩( C)三大类。 1.酸性岩 2.中性岩 3.深成岩 4.浅成岩 5.喷出岩 A.1、2、4 B.2、3、4 C.3、4、5 D.1、3、4 6. 下列岩石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A )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片麻岩 D. 砾岩 7. 下列岩石中( A )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而形成的岩石。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千枚岩 D.石英岩 8. 两侧岩层向外相背倾斜,中心部分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并且两边对称出现的是( )。 A.向斜 B.节理 C.背斜 D.断层 9. 节理按成因分为( B ) 1.构造节理 2.原生节理 3.风化节理 4.剪节理 5.张节理 A.1、4和5 B.1、2和3 C .2、3和4 D.2、4和5 10. 属于岩浆岩与沉积岩层间的接触关系的是( B ) A.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 C.假整合接触 D.不整合接触 11. 若地质平面图上沉积岩被岩浆岩穿插,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则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为( )。 A.沉积接触 B.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不整合接触 12. 河漫滩是洪水期( )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复习题

Ⅰ.名词解释 岩石结构,岩石构造,节理,断层,风化程度,黄土,软土,岩体结构,滑坡,滑坡主裂缝, Ⅱ.单项选择题 一、矿物和岩石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8.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9.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10.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11.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12.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13.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1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 A.矿物成份 B.结构 C.构造 D.胶结物 1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 ) A.铁质 B.硅质 C.泥质 D.碳质 16.钙质石英砂岩的结构是( ) A.砾状结构 B.泥质结构 C.化学结构 D.砂状结构 17.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B.长石 C .方解石 D.白云石 18.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 ). 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 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 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 D.构造应力将岩石挤压破碎的作用 18.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的共同特征是( ) A.有粒状矿物 B.矿物靠胶结物联结 C.有片理构造 D.颗粒排列各向均一 19.大理岩是由( )变质而成的岩石. A.石灰岩 B.石英砂岩 C.泥岩 D.花岗岩 20.条带状,眼球状构造是( )的构造特征. A.片岩 B.片麻岩 C.混合岩 D.层理砂岩 21.岩层产状是指( ).

四川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工程师行事的职业标准应是尽力使其作品: (1) 满足功能使用要求;(2) 安全、经济;(3) 外观整洁、美观。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依存关系——指工程建设不能脱离地质环境,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因此,人类的工程活动和工程建筑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环境的适宜性。 @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指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要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地质环境又会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因此,是相互作用,也称双向作用。 @相互作用方式:(动态的,逐次扰动和协调;可以收敛到相对的和谐;也可能发散、出现失稳势,造成灾害) @不能正确预见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⑴不能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⑵影响到工程活动的安全与经济⑶致使地质环境恶化,使已有建筑物受到不良影响⑷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负相应的责任 @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相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工程地质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任务: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最优良的建筑地址;查明建筑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根据选定地质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运营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方案措施。 @人类工程活动——指采取工程措施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设施的建设等有关活动,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开采和运行。 @人类的工程活动按行业功能分为:灾害防治及环境保护工程、国防基地工程城镇设施工程化工冶炼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地质环境——指以岩石圈为主,在和大气、生物、水圈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演化的人类生活、生存和工程设施受其影响的周围的岩土介质。特点(开放的、演化的)动态系统。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自然环境演化方式:原生演化、次生演化 @人类工程活动的环境影响——指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产生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引起地质环境各要素及总体环境效因的变化(如岩(土)物质组成、结构、特性、赋存状态、边界条件和运动特征等要素)可分为:(环境正效应、环境负效应) @环境工程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的区别:(目的、区域、综合、预测、能动性) @工程地质学——研究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评价、预测和保护的科学。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由于某些地质条件的恶劣而提高了工程的造价。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方式:工程荷载(作用结果:地基及周围变形、地基及周围应力集中区内的岩土屈服拉张变形);岩土开挖(引发岩(土)应力状态的卸载和调整、造成岩(土)开挖振动和爆破、损伤岩(土)临空面位置、形态发生改变、引发地下水的排泄、地表水的聚集、开挖后岩(土)弃渣的堆积和处理);水流水体调节(导致地面沉降、水库诱发地震、库岸坍塌、库尾淤积造成支流不畅)。 @岩石: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集合体。 @岩石按成因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 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结构: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构造: 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 **岩土体:指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石和土的综合体 **岩土体工程分类:地基岩土体、边坡岩土体、洞室周围岩土体 **物质组成分类:岩体、岩土、体土体 **岩体构成:结构面(岩体中的各种物质分异面、破裂面及软弱夹层)+结构体(岩体中被各种成因的结构面所围限的相对完整的岩石块体) **结构面的规模:Ⅰ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壳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

最新重庆大学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试题 填空题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2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3岩体结构要素是(结构面)和(结构体)。 4褶曲基本形态是(向斜)、(背斜);断层要素有(断层线)、(断层面)、(断层带)、(段盘)。 5滑坡体的物质组成,滑坡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浅层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极深层滑坡)。 6岭垭口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7层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倾斜岩层的产状主要有(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 8.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9.沉积岩的结构一般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 10.平原地貌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冲击平原)和 ()。 11.流水的侵蚀作用包括(化学侵蚀)和机械侵蚀两种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沉积岩( C )。 A. 粉砂岩 B. 石灰岩 C. 玄武岩 D. 白云岩 2. 坡面加固可起到下列( A )主要作用。 A. 增加斜坡的稳定性 B. 拦截防御作用 C. 防止水流大量渗入岩体 D. 防止软弱层风化,增加岩体完整性 3. 下列岩石中哪一类是产生岩溶现象的主要岩石种类( B )。 A. 硅质灰岩 B. 石灰岩 C. 砂岩 D. 凝灰岩 4.震级是用来衡量( B ) A.地震大小的标准B.地面破坏轻重程度的标准 C.地震影响范围的标准D.地震效应的标准 5.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B ) A.正长岩B.石灰岩 C.石英岩D.花岗岩 6.按照摩氏硬度等级比较,下列四种矿物中硬度最小的是( C )A.石英(硬度7) B.正长石(硬度6) C.方解石(硬度3)D.萤石(硬度4) 7.下列结构特征中,不属于沉积岩结构的是( D )。 A.碎屑结构 B.泥质结构 精品文档

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习题(1)

例题1.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A )方法 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 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 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 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 例题2.关于矿物的理解,下列何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D ) A.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 B.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 C.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 D.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 1:按照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分类,浅成岩是( B ) A.岩浆侵入地壳某深处冷凝而成的岩石 B.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到距离地表较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 C.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D.岩浆沿地表裂缝侵入到地表某部位冷凝而成的岩石 2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是从构造上区别于其它岩石的一个显著标志造,比较典型的变质岩构造有构造下面几种?(C) A.板状构造、斑状构造、块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B.块状构造、斑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C.板状构造、斑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D.板状构造、层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3:岩浆岩中对岩石的矿物成分影响最大的是SiO2,根据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超基性岩类。分类正确的是( A ) A.酸性岩类SiO2含量>65%、中性岩类SiO2含量为65%-52%、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52%-45%、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45% B. 酸性岩类SiO2含量〈45%、中性岩类SiO2含量为52%-45%、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65%-52%、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65% C. 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65%、中性岩类SiO2含量为65%-52%、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52%-45%、酸性岩类SiO2含量〈45% D. 酸性岩类SiO2含量>65%、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65%-52%、中性岩类SiO2含量为52%-45%、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45% 4:有一岩石呈灰白色,可见结晶颗粒,能被铁小刀刻划,遇稀盐酸起泡但不剧烈,岩石中还可见生物碎屑遗骸、层理构造,该岩石可定名为(B) A.板岩 B.白云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5:某种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为大于65%,则该岩石属于( C ) A.超基性岩 B.中性岩 C.酸性岩 D.基性岩 6.以下哪一项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构造特征是( A ) A.层理构造 B.气孔构造 C.片理构造 D.块状构造 7.以下全部为沉积岩结构类型的选项是( D ) A.结晶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 B.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C.斑状结构、泥质结构、生物结构 D.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 1.根据岩层产状三要素可知( D ) A.由走向可以直接确定倾向 B.由倾向可以直接确定倾角 C.由走向可以直接确定倾角 D.由倾向可以直接确定走向 2.如图所示,岩层的产状要素为( A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