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巴赫《恰空舞曲》的演奏风格

浅析巴赫《恰空舞曲》的演奏风格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浅析巴赫《恰空舞曲》的演奏风格

马艳霖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巴赫《恰空舞曲》不仅在小提琴领域里享有圣经般的地位,在后来的各类器乐改编中也深受众多音乐家的喜爱和推崇,其中钢琴版本中的布索尼改编版被公认为最成功的版本。本文通过研究布索尼改编的《恰空舞曲》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针对音乐上的思想情感变化和演奏风格对《恰空舞曲》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在了解作品的基础上提高演奏的技巧,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及演奏风格。

【关键词】巴赫;恰空舞曲;布索尼;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一、布索尼改编巴赫恰空舞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杰出的作曲家、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恰空舞曲》是写给他妻子的安魂曲,不仅表现出了对于爱妻逝世的悲痛哀悼和发泄,大意上更能表现巴赫对德国人民经历战争的痛苦和顽强反抗。它集合了深刻的哲理与高超的作曲技法,仅仅用一把独奏小提琴就塑造出了一个气势磅礴、丰富而又热烈的音乐形象。全曲共有257个小节,整体风格庄严沉重,黑暗痛苦又顽强坚毅,既带有高贵的宗教信仰色彩,又渗透着世俗的感情。恰空舞曲是早于巴赫时代时流传于欧洲的一种古老的舞曲,起源于拉丁美洲,盛行于西班牙,在传遍欧洲各国后,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褪去当时墨西哥狂野的舞蹈风情变得端庄典雅,成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曲。这是一首极其伟大的作品,由于流传性广、深受大众喜爱,因此,被后世改编出众多版本。

布索尼是意大利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他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具有德、意双重血统。他的父亲是一位意大利单簧管手,母亲是一位钢琴家。布索尼自幼深受巴赫作品的影响,他小时候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他的钢琴是跟他的父亲学习的,巴赫的作品则是他学习的主课。

布索尼改编恰空舞曲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对和声的处理、主题处理以及各种钢琴演奏技法的运用,在结尾的处理方面更是有独特的布局和创新。巴赫编创的恰空舞曲由小提琴演奏,而布索尼改编的版本则是由钢琴演奏,其利用钢琴的音色和演奏表现力的优势,在忠于原作旋律基线、巴洛克时期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添加,并加入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使原本的小提琴演奏钢琴化。作品整体风格和音响效果更加大气磅礴,富有情感。布索尼大胆地运用浪漫主义后期复调音乐的特性,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和声织体运用,把巴赫原作中不太明显的恰空主题加以强化,通过多次重复和渲染强调主题,将恰空主题处理得尤其鲜明和突出。既遵循了巴赫小提琴原作的音乐表现风格,又对原作的音响效果与音色质地进行改编,尽可能多地运用钢琴技术使小提琴演奏的局限性得到丰富与改善,因此,改编版的恰空舞曲也给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改编曲目将古典主义表现手法浪漫化,赋予了“恰空”以浪漫主义的个性,用渲染、反复等手法将主题变得鲜明突出,具有鲜明的晚期浪漫主义色彩。布索尼改编的恰空舞曲不仅尊重了巴赫音乐的宗教性严谨性,同时又加入了李斯特交响乐炫技性的演奏技巧,使巴洛克音乐风格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相结合,体现了布索尼不同于他人的音乐风格,在表达自身音乐理解的同时向经典致敬,传承和传递了音乐的发展。

二、恰空改编曲的作品分析

布索尼改编的整首作品和原著极为相似,主题是d小调,3/4拍,一共8小节。全曲一共262小节,比原版多了5个小节,是三段体的变奏曲式,分别为d小调-D大调-d小调。全曲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共138个小节建立在主题的d小调上,是众赞歌式的旋律,这个乐段引出鲜明宏伟的主题,风格庄严华丽,极具宗教性。第二部运用抒情般的歌曲旋律,分共76个小节,在D大调的旋律基础上由温暖的众赞歌式的体裁进入,在此之后力度加强,速度渐快,逐渐将全曲推向华彩段落,情绪由低落逐渐激动,在情感上给人一种坚定宽广的勇气,抒情诗似的旋律线条使音域更加宽广,有助于情感的抒发,在最后达到顶点。乐曲从第214小节进入了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类似于托卡塔的节奏旋律,并再次回到了忧郁的d小调。托卡塔这种体裁的旋律,节奏速度较为紧凑,与上两部分众赞歌和抒情歌题材形成鲜明的对比,情绪由上一部分的激烈饱满逐渐恢复平静。第三部分共48个小节,音乐回到主题,并将主题与第一部分的几个变奏进行了综合的概括与重现,音乐色彩与第二部分的D大调形成了强烈对比,与第一部分的主题相呼应,充分体现了“恰空舞曲”的音乐表现力与宗教色彩。

Northern Music 9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