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优化方案】2016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突破方略 专题二 基本理论 第五讲 化学能与热能学案

【优化方案】2016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突破方略 专题二 基本理论 第五讲 化学能与热能学案

【优化方案】2016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突破方略 专题二 基本理论 第五讲 化学能与热能学案
【优化方案】2016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突破方略 专题二 基本理论 第五讲 化学能与热能学案

第五讲 化学能与热能

2016高考导航——适用于全国卷Ⅰ

考点一 反应热

[学生用书P20]

1.从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如上图所示:

a 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

b 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

c 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如上图所示:

a 表示反应的活化能;

b 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所释放的能量;

c 表示反应热。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ΔH=E1-E2或ΔH=E4-E3,即ΔH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热与键能的换算

1.(反应热与键能计算类)[2015·高考全国卷Ⅰ,T28-(3)]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 kJ·m 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kJ。

[破题关键] 焓变与键能的关系为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解析:设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x,则11 kJ=2x-436 kJ -151 kJ,得:x=299 kJ。

答案:299

[互动拓展]

(1)催化剂能否改变化学反应的ΔH?

(2)键能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有何关系?

答案:(1)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过程,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ΔH。

(2)键能越大,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所致。键能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P—P P—O O===O P===O

键能(kJ·mol-1) 172 335 498 X

经测定1 mol白磷完全燃烧时,释放2 378 kJ的能量,则上表中X=________。

解析:由结构图可知,P4(s)+5O2(g)===P4O10(s) ΔH=-2 378 kJ·mol-1,ΔH=5E(O===O)+6E(P—P)-[4E(P===O)+12E(P—O)],即可求得P===O的键能。

答案:470

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E1>E2,说明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2.(2015·河南洛阳高三期末)常温下,1 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 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共价键H—H F—F H—F H—Cl H—I

E(kJ·mol-1) 436 157 568 432 298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H2(g)―→2H(g)ΔH=+436 kJ·mol-1

D.H2(g)+F2(g)===2HF(g) ΔH=-25 kJ·mol-1

解析:选D。观察表中数据知,氟、氯、碘的氢化物键能逐渐减小,故432 kJ·mol-1>E(H—Br)>298 kJ·mol-1,A项正确;表中H—F共价键的键能最大,即H—F 共价键最稳定,B项正确;H2(g)―→2H(g),共价键断裂要吸收能量,即H2(g)―→2H(g)ΔH=+436 kJ·m ol-1,C项正确;反应H2(g)+F2(g)===2HF(g)的反应热ΔH=436 kJ·mol-1+157 kJ·mol-1-2×568 kJ·mol-1=-543 kJ·mol-1,D项不正确。

有关反应热和焓变的认识误区

(1)反应热不一定是焓变,恒压下的反应热为焓变。

(2)物质中化学键越难断裂,物质越稳定,具有的能量越低。

(3)同一物质的能量不一定相同,气态时最高。

(4)反应热不仅带数值、单位,还要指明“+”、“-”。

反应热与化学反应的过程

1.(2015·高考北京卷)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解析:选C。A.状态Ⅰ总能量为反应物总能量,状态Ⅲ总能量为生成物总能量,由图示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从状态Ⅰ、Ⅱ、Ⅲ的图示可以看出,反应中CO并未断裂成C和O,C、O原子间一直有化学键。C.由图示可以看出,CO和O生成了CO2,CO2分子中C与O形成极性共价键。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生成CO2的过程,并不是CO与O2的反应过程。

2.(2014·高考海南卷改编)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

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解析:选C。由图示可知反应过程a需要的活化能较高,没有催化剂参与,A错误。由于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多余的能量就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能量的差值ΔH,B错误。改变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途径,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但是反应热不变,C正确。

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学生用书P22]

1.六个注意

(1)注意ΔH的符号和单位

若为放热反应,ΔH为“-”;若为吸热反应,ΔH为“+”。ΔH的单位为kJ·mol-1。

(2)注意反应热的测定条件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ΔH的测定条件(温度、压强),但绝大多数的ΔH是在25 ℃、101 kPa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

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5)注意ΔH的数值与符号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应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热量变化。由于Δ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

逆反应的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6)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

2.记忆口诀

热化方程要点多,漏掉一点分不得;

标清状态配好平,焓变正负千焦摩;

系数焓变成正比,逆向反应焓变号。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类)(1)(2015·高考山东卷)贮氢合金ThNi5可催化由CO、H2合成CH4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温度为T时:CH4(g)+2H2O(g)===CO2(g)+4H2(g) ΔH=+165 kJ·mol-1

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

(2)(2014·高考大纲卷)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 1 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S的燃烧热ΔH=-a kJ·mol-1,写出H2S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题关键] 根据物质的熔、沸点判断该物质在室温时的状态;燃烧热表示 101 kPa 时 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故产物H2O为液态;燃烧热的数值唯一,但表示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不唯一。

解析:(1)由题意知CH4(g)+2H2O(g)===CO2(g)+4H2(g) ΔH=+165 kJ·mol-1①

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②

应用盖斯定律,由②-①可得CO、H2合成CH4的反应:

CO(g)+3H2(g)===CH4(g)+H2O(g) ΔH=-206 kJ·mol-1。

(2)由题意知,室温时,AX3是液体,AX5是固体,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AX3(l)+X2(g)===AX5(s) ΔH=-123.8 kJ· mol-1。

(3)H 2S 的燃烧热ΔH =-a kJ·mol -1

,则1 mol H 2S 完全燃烧生成SO 2(g)和H 2O(l)放出a kJ 的热量,所以H 2S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S(g)+3O 2(g)===2SO 2(g)+2H 2O(l) ΔH =

-2a kJ·mol -1或H 2S(g)+3/2O 2(g)===SO 2(g)+H 2O(l) ΔH =-a kJ·mol -1

答案:(1)CO(g)+3H 2(g)===CH 4(g)+H 2O(g)

ΔH =-206 kJ·mol -1

(2)AX 3(l)+X 2(g)===AX 5(s) ΔH =-123.8 kJ· mol -1

(3)2H 2S(g)+3O 2(g)===2SO 2(g)+2H 2O(l) ΔH =-2a kJ·mol -1

[或H 2S(g)+

3/2O 2(g)===SO 2(g)+H 2O(l) ΔH =-a kJ·mol -1

]

[互动拓展]

可逆反应不能彻底进行,在表示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的数值与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还成比例吗?

答案:成比例。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 的值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热量变化,即指按照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完成反应的反应热,所以可逆反应中ΔH 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比例。

(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 2和O 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2× -630 kJ·mol

-1

2NO g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产生的SO 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 ℃、101 kPa 时:

2SO 2(g)+O 2(g) 2SO 3(g) ΔH 1=-197 kJ·mol -1

H 2O(g)===H 2O(l) ΔH 2=-44 kJ·mol -1

; 2SO 2(g)+O 2(g)+2H 2O(g)===2H 2SO 4(l)

ΔH 3=-545 kJ·mol -1

则SO 3(g)与H 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物断裂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即为焓变:ΔH =[(945+498)-2×630] kJ·mol -1=+183 kJ·mol -1

(2)给题中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1

2

(③-①)-②

可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1)N 2(g)+O 2(g)===2NO(g) ΔH =+183 kJ·mol -1

(2)SO 3(g)+H 2O(l)===H 2SO 4(l) ΔH =-130 kJ·mol -1

2.(1)肼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Q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在25 ℃、101 kPa下,Q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Q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热190.0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干图示可知,肼充分燃烧的产物是N2(g)和H2O(g),1 mol 肼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 752 kJ-2 218 kJ=534 kJ,根据要求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由信息知Q 为Si,其气态氢化物SiH4与O2反应生成SiO2和H2O,1 mol SiH4完全反应转移8 mol电子,故1 mol SiH4参加反应放出1 520.0 kJ热量,即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1)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ol-1

(2)SiH4(g)+2O2(g)===SiO2(s)+2H2O(l)ΔH=-1 520.0 kJ·mol-1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2015·河南洛阳高三统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中和热)

C.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应热)

D.S(s)+O2(g)===SO2(g)

ΔH=-296.8 kJ/mol(反应热)

解析:选D。燃烧热是指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而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故A错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故B错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故C错误。

2.(2015·山东济南高三调研)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则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1)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解析:选D。A项,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水为气态,不属于稳定的氧化物,故ΔH>-890.3 kJ·mol-1;B项,由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可知放出 19.3 kJ 的热量时生成NH3的量一定小于1 mol,故N 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C项,中和热是指酸、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故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的常见易错点

(1)忽视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导致漏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2)不能正确理解“+”、“-”的含义,导致将ΔH的正、负混淆。

(3)忽视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数值的对应关系导致错误。例如: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

1 2H2(g)+

1

2

Cl2(g)===HCl(g) ΔH=-92.3 kJ·mol-1。

(4)对于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其中和热是相等的,都约是57.3 kJ·mol-1: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对于强酸和弱碱或弱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中和热一般小于57.3 kJ·mol-1,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和OH-化合生成H

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不溶性物质或难电离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之内。

考点三盖斯定律及其相关计算

[学生用书P23]

1.盖斯定律的应用

(1)理论依据: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的途径无关。

(2)计算模式

(3)主要应用: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

(4)注意事项: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关键在于设计反应途径。

①当反应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Δ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

②热化学方程式加减运算以及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ΔH都要带“+”、“-”号计算、比较,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判断。

③在设计的反应途径中常会遇到同一物质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④当设计的反应逆向进行时,其ΔH与正反应的Δ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2.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根据物质的能量或键能计算反应热(ΔH)的方法

①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进行计算: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②根据化学键的键能进行计算:ΔH=E(反应物的总键能)-E(生成物的总键能)。

(2)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ΔH)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根据题意先确定待求反应方程式并标明各物质的状态,思考将已知的化学方程式转化为待求化学方程式的四则运算方法,再根据盖斯定律,用相同的四则运算方法求出待求反应方程式的反应热(ΔH),最后写出完整的热化学方程式。

利用盖斯定律求焓变

1.(盖斯定律应用类)(2014·高考江苏卷)已知: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

2CO(g)+O2(g)===2CO2(g) ΔH3

4Fe(s)+3O2(g)===2Fe2O3(s) ΔH4

3CO(g)+Fe2O3(s)===3CO2(g)+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ΔH1>0,ΔH3<0 B.ΔH2>0,ΔH4>0

C.ΔH1=ΔH2+ΔH3D.ΔH3=ΔH4+ΔH5

[破题关键] 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标号为①、②、③、④、⑤。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叠加关系为①=②+③;3×③=④+2×⑤,即可判断。

解析:选C。A.C(s)、CO(g)在O2(g)中燃烧生成CO2,均为放热反应,则有ΔH1<0、ΔH3<0。

B.CO2(g)与C(s)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有ΔH2>0;Fe(s)与O2(g)反应生成Fe2O3(s)为放热反应,则有ΔH4<0。

C.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⑤,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③可得①,则有ΔH1=ΔH2+ΔH3。

D.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⑤,根据盖斯定律,由③×3-⑤×2可得④,则有ΔH4=3ΔH3-2ΔH5。

[互动拓展]

试归纳合并方程式消去物质的策略。

答案:①观察目标方程式和已知方程式,确定被消去的物质。

②方程式两边乘以某数(整数或分数),使被消去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同。

③被消去的物质在已知方程式的同一边时用减法,不同边时用加法。

(2015·高考重庆卷)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

则x为( )

A.3a+b-c B.c-3a-b

C.a+b-c D.c-a-b

解析:选A。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s)+O2(g)===CO2(g) ΔH1=a kJ·mol-1,将另外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编号,②S(s)+2K(s)===K2S(s) ΔH2=b kJ·mol-1,③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运用盖斯定律,①×3+②-③得S(s)+2KNO3(s)+3C(s)===K2S(s) +N2(g)+3CO2(g) ΔH=(3a+b-c) kJ·mol-1,则x=3a +b-c,故A正确。

2.[2014·高考全国卷Ⅰ,T28-(2)]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

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

2CH 3OH(g)===CH 3OCH 3(g)+H 2O(g)

ΔH 1=-23.9 kJ·mol -1

甲醇制烯烃反应

2CH 3OH(g)===C 2H 4 (g)+2H 2O(g)

ΔH 2=-29.1 kJ·mol -1

乙醇异构化反应

C 2H 5OH(g)===CH 3OCH 3(g)

ΔH 3=+50.7 kJ·mol -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 2H 4 (g)+H 2O(g)===C 2H 5OH(g)的ΔH =________kJ·mol -1

。 解析:将题给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反应①减去反应②再减去反应③即得C 2H 4(g)

+H 2O(g)===C 2H 5OH(g),故ΔH =ΔH 1-ΔH 2-ΔH 3=-23.9 kJ·mol -1-(-29.1 kJ·mol -1

)

-(+50.7 kJ·mol -1)=-45.5 kJ·mol -1

答案:-45.5

反应热的计算及比较

1.(2015·高考海南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 =-2 215 kJ·mol -1

,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 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

A .55 kJ

B .220 kJ

C .550 kJ

D .1 108 kJ

解析:选A 。丙烷分子式是C 3H 8,1 mol 丙烷燃烧会产生4 mol 水,则丙烷完全燃烧产生

1.8 g 水,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是n (C 3H 8)=1

4

n (H 2O)=m ÷M ÷4=1.8 g÷18 g/mol÷4=0.025

mol ,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Q =2 215 kJ·mol -1

×0.025 mol=55.375 kJ ,因此放出的热量约为55 kJ 。

2.室温下,将1 mol 的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 1,将1 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 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为CuSO 4·5H 2O(s)=====△

CuSO 4(s)+5H 2O(l),热效应为ΔH 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ΔH 2>ΔH 3

B .ΔH 1<ΔH 3

C .ΔH 1+ΔH 3=ΔH 2

D .ΔH 1+ΔH 2>ΔH 3 解析:选B 。1 mol 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为吸热过程,故ΔH 1>0,1 mol 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为放热过程,故ΔH 2<0,1 mol CuSO 4·5H 2O(s)溶于水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先分解成1 mol CuSO 4(s)和5 mol H 2O(l),然后1 mol CuSO 4(s)再溶于水,CuSO 4·5H 2O 受热分解为吸热反应,即ΔH 3>0。根据盖斯定律得到关系式ΔH 1=ΔH 2+ΔH 3,分析得到答案:ΔH 1<ΔH 3。

3.下列两组热化学方程式中,有关ΔH 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1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2

②NaOH(aq)+12H 2SO 4(浓,aq)===1

2

Na 2SO 4(aq)+H 2O(l) ΔH 3

NaOH(aq)+CH 3COOH(aq)===CH 3COONa(aq)+H 2O(l) ΔH 4 A .ΔH 1>ΔH 2;ΔH 3>ΔH 4 B .ΔH 1>ΔH 2;ΔH 3<ΔH 4 C .ΔH 1=ΔH 2;ΔH 3<ΔH 4 D .ΔH 1<ΔH 2;ΔH 3>ΔH 4 解析:选B 。比较ΔH 大小时一定要带上“+”、“-”符号。由于H 2O(g)转化为H 2O(l)

要放出热量,所以等物质的量的CH4(g)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的数值要比生成气态水时的大。所以ΔH1>ΔH2。等物质的量的NaOH与浓H2SO4、稀醋酸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若不考虑浓H2SO4溶解放热和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应放出相同的热量。但在实际反应中,浓H2SO4溶于水时放热,使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增多;醋酸是弱酸,部分CH3COOH分子在电离过程中要吸热,使反应放热减少。所以ΔH3<ΔH4。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1)利用盖斯定律比较。

(2)同一反应的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A(g)+B(g)===C(g) ΔH1,A(g)+B(g)===C(l) ΔH2,则ΔH1>ΔH2。

(3)同一反应物状态不同时,如A(s)+B(g)===C(g) ΔH1,A(g)+B(g)===C(g) ΔH2,则ΔH1>ΔH2。

(4)两个有联系的反应相比较时,如C(s)+O2(g)===CO2(g)ΔH1①,C(s)+1/2O2(g)===CO(g) ΔH2②。

比较方法:利用反应①(包括ΔH1)乘以某计量数减去反应②(包括ΔH2)乘以某计量数,即得出ΔH3=ΔH1×某计量数-ΔH2×某计量数,根据ΔH3大于0或小于0进行比较。

总之,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要注意:①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②ΔH有正负之分,比较时要连同“+”、“-”一起比较,类似数学中的正、负数大小的比较;③若只比较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的大小,不考虑正、负号。

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易错问题汇总

1.误认为1 mol可燃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其实不然,生成的氧化物应该是稳定的,如H2是指生成H2O(l)而非H2O(g),C是指生成CO2(g)而非CO(g)等。

2.比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大小时,易忽略“+”、“-”和单位。例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用ΔH表示,ΔH由符号和数字组成,单位是kJ/mol,计算和比较时要包括“+”、“-”。

3.误认为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连接符号(“===”或“―→”或“”)处应标注反应条件(点燃、加热、电解等),其实不需要。

4.误认为反应条件不同时,ΔH也不同。其实不然,如同温同压下,H2(g)和Cl2(g)的总能量与HCl(g)的总能量的差值不受光照和点燃条件的影响,故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ΔH 相同。

5.误认为可逆反应的反应热与物质转化率有关。其实不然,如2SO2(g)+O2(g)

2SO

3(g) ΔH=-197 kJ/mol,是指生成2 mol SO3(g)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

6.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其关键是算清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

原子晶体:1 mol金刚石中含2 molCC键,1 mol硅中含2 mol SiSi键,1 mol SiO2晶体中含4 molSiO键;

分子晶体:1 mol P4中含有6 molPP键,1 mol P4O10(即五氧化二磷)中含有12 molPO 键和4 molPO键,1 mol CH3CH3中含有6 molCH键和1 mol CC键。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释日常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A项错误;锂离子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C项错误;燃气灶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项正确。

2.(2015·山西太原二模)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B.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

C.反应A+B―→C的ΔH<0

D .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 +B ―→C 的焓变 解析:选C 。反应X ―→C 的活化能小于

E 2,A 错误;由①②可知,X 是反应A +B ―→C 的中间产物,B 错误;反应物A 和B 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C 的总能量,所以反应A +B ―→C 是放热反应,即ΔH <0,C 正确;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不变,则反应的焓变不改变,D 错误。

3.H 2和I 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 2(g)+I 2(g) 2HI(g) ΔH =-a kJ·mol

-1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断开1 mol H —H 键和1 mol I —I 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 mol H —I 键所需能量

C .断开2 mol H —I 键所需能量约为(c +b +a ) kJ

D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 2和2 mol I 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

解析:选B 。该反应的ΔH <0,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 项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断开1 mol H —H 键和1 mol I —I 键所需的能量小于断开

2 mol H —I 键所需的能量,B 项错误;ΔH =E (H —H)+E (I —I)-2E (H —I)=-a kJ·mol -1

,故断开2 mol H —I 键所需的能量约为(c +b +a ) kJ ,C 项正确;H 2和I 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2 mol H 2和2 mol I 2不可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I ,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 ,D 项正确。

4.已知H 2(g)+Br 2(l)===2HBr(g) ΔH =-72 kJ·mol -1

,蒸发1 mol Br 2(l)需要吸收

A .404

B .260

C .230

D .200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由已知得:Br 2(l)===Br 2(g) ΔH 2HBr(g) ΔHaa

5.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 2S(g)+3

2O 2(g)===SO 2(g)+H 2O(g) ΔH 1

H 2S(g)+1

2

O 2(g)===S(g)+H 2O(g) ΔH 2

2H 2S(g)+SO 2(g)===3

2

S 2(g)+2H 2O(g) ΔH 3

2S(g)===S 2(g) ΔH 4

则ΔH 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 .ΔH 4=3

2(ΔH 1+ΔH 2-3ΔH 3)

B .ΔH 4=3

2(ΔH 1-ΔH 2-3ΔH 3)

C .ΔH 4=2

3(ΔH 1+ΔH 2-3ΔH 3)

D .ΔH 4=2

3

(ΔH 1+ΔH 3-3ΔH 2)

解析:选D 。题中4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④=23(①+③-3×②),即2S(g)===S 2(g) ΔH 4=2

3(ΔH 1+ΔH 3-3ΔH 2)。

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 ( )

①S(s)+O 2(g)===SO 2(g) ΔH SO 2(g) ΔH 2H 2O(g) ΔH 2H 2O(l) ΔH CaO(s)+CO 2(g) ΔH Ca(OH)2(s) ΔH 只有①③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解析:选D 。由固体转变为气体需吸收热量,又由于反应放热时ΔH

7.(2015·江苏苏锡常镇一调)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图中a 、b 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 2===CH 2(g)+H 2(g)―→CH 3CH 3(g) 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1,2C(s)+O 2(g)===2CO(g) ΔH 2,则ΔH 1>ΔH 2

C .同温同压下,反应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D .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ΔH =+100 kJ·mol -1

,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

反应活化能大100 kJ·mol -1

解析:选D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ΔH >0,A 错误;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多,但是ΔH <0,则ΔH 1<ΔH 2,B 错误;ΔH 的值与反应条件无关,C 错误;

ΔH =+100 kJ·mol -1

,说明为吸热反应,如图。E a (正)为正反应活化能,E a (逆)为逆反应活化能,D 正确。

8.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碳、硫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 mol NH 3,放出 92.4 kJ 热量。

(1)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起始时向容器内充入 2 mol N 2和 6 mol H 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 ,则Q ________(填“>”、“<”或“=”)184.8 kJ。

(3)已知:

1 mol N —H 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等于________ kJ 。

解析:(1)根据题意直接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 2NH 3(g)

ΔH =-92.4 kJ·mol -1

(2)因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2 mol N 2和6 mol H 2不可能完全转化生成4 mol NH 3,故放出的热量小于184.8 kJ 。

(3)设形成1 mol N —H 键放出的能量为E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1 mol N 2和3 mol H 2

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为945.8 kJ +3×436 kJ=2 253.8 kJ ,则有6×E -2 253.8 kJ

=92.4 kJ ,所以E ≈391 kJ,故1 mol N —H 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为391 kJ 。

答案:(1)N 2(g)+3H 2(g) 2NH 3(g) ΔH =-92.4 kJ·mol -1

(2)< (3)391

9.

(1)图甲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N 2和H 2反应生成1 mol NH 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 的数值用含字母Q 1、Q 2的代数式表示)。

(2)饮用水中的NO -3主要来自于NH +4。已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NH +

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

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1 mol NH +4

全部被氧化成NO -

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注意图甲是表示生成1 mol NH 3过程中能量变化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首

先写出NH +4(aq)+2O 2(g)===NO -3(aq)+2H +(aq)+H 2O(l),然后依据图像写出①NH +

4(aq)+

32

O 2(g)===NO -2(aq)+2H +(aq)+H 2O(l) ΔH 1=-273 kJ·mol -1、②NO -2(aq)+12

O 2(g)===NO -

3(aq)

ΔH 2=-73 kJ·mol -1

,则由①+②即得所求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1)N 2(g)+3H 2(g) 2NH 3(g) ΔH =-2(Q 2-Q 1) kJ·mol -1

(2)NH +4(aq)+2O 2(g)===NO -3(aq)+2H +(aq)+H 2O(l) ΔH =-346 kJ·mol -1

10.(1)已知关于铁的氧化物存在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Fe 2O 3(s)+3CO(g)===2Fe(s)+3CO 2(g) ΔH =-24.8 kJ/mol ①

Fe 2O 3(s)+13CO(g)===23Fe 3O 4(s)+1

3

CO 2(g)

ΔH =-15.73 kJ/mol ②

Fe 3O 4(s)+CO(g)===3FeO(s)+CO 2(g) ΔH =+640.4 kJ/mol ③

则CO 还原Fe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FeO(s)===Fe(s)+CO 2(g) ΔH =________kJ/mol 。

(2)硫酰氯(SO 2Cl 2)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可由如下反应制取:

SO 2(g)+Cl 2(g)

SO 2Cl 2(g) ΔH

已知:①SO 2(g)+Cl 2(g)+SCl 2(g) 2SOCl 2(g)

ΔH 1=-a kJ/mol

②SO 2Cl 2(g)+SCl 2(g) 2SOCl 2(g) ΔH 2=-b kJ/mol ③a >b >0

则ΔH =________kJ/mol(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由[(①-②)×32-③]×1

3

即得热化学方程式CO(g)+FeO(s)===Fe(s)+CO 2(g)

ΔH =-218 kJ/mol 。

(2)根据盖斯定律,由①式-②式,得SO 2(g)+Cl 2(g) SO 2Cl 2(g) ΔH =-(a -b ) kJ/mol 。

答案:(1)-218 (2)-(a -b )

11.CH 4、H 2、C 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H 4(g)+2O 2(g)===CO 2(g)+2H 2O(l)ΔH =-890.3 kJ·mol -1

②2H 2(g)+O 2(g)===2H 2O(l)ΔH =-571.6 kJ·mol -1

③C(s)+O 2(g)===CO 2(g)ΔH =-393.5 kJ·mol -1

(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酶使甲烷与O 2作用产生能量而存活,甲烷细菌使 1 mol 甲烷生成CO 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或“=”)890.3 kJ。

(2)甲烷与CO 2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 4+CO 2===2CO +2H 2,1 g CH 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 的热量,则:

①下图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 mol 的CH 4与CO 2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CH 4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C(s)与H 2(g)不反应,所以C(s)+2H 2(g)===CH 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 2(g)===CH 4(g)的反应热ΔH =________。

(4)目前对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 2与H 2O 反应生成CH 4与O 2,并放出热量

B .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 2分解生成

C 与O 2

C .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 2与海底开采的CH 4合成合成气(CO 、H 2)

D .将固态C 合成为C 60,以C 60作为燃料 解析:(1)给定反应的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多少和状态,与中间过程无关,故甲烷细菌使1 mol 甲烷生成CO 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仍等于890.3 kJ 。(2)①1 g CH 4完全反应释放15.46 kJ 的热量,则1 mol CH 4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247.36 kJ ,故D 图符合题意。

②CH4的转化率=155.8 kJ÷247.36kJ×100%≈63%。

(3)②+③-①即得C(s)+2H2(g)===CH4(g)

ΔH=-74.8 kJ·mol-1。

(4)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则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的反应吸热,故A项不正确;使CO2分解生成C与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不能发生,故B项不正确;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是合理的,故C项正确;将固态C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是极不经济合算的,故D项不正确。

答案:(1)=(2)①D②63%

(3)-74.8 kJ·mol-1(4)C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全国、上海、广东等地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近几年试卷愈来愈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络信息等。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4.处理好几对关系,加强复习教学的实效: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方法,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出发点,但试题的呈现往往灵活多变。如果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是浮于表必须做到两点:①透彻,那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学好化学双基,面的”死”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②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双基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会”,这才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化学问题。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化学高考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备考中要注重方法、改进教法,从而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②如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 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 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强化记忆,为高考(微博)取胜做好 基础保证。 2.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有针对 性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广东卷化学考题风格是考核 基础重视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干知识上。这二十几天要高度重 视选择题训练,稳拿基础分;四个大题中力争有机题、原理化学反应 题不失分,重视实验能力、新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 问题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训练。实验探究和基本计 算能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地方,在最后的阶段可重点做几个实 验(如摩尔盐的制备、物质分离、离子检验、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全程完成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答好实验题。 3.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学会把握时间, 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特别是多练中等题,做一些难度适 中的化学高考套题,有利于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到了真 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取得应有的成绩。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化学复习要把握学习的“序”

在化学复习中应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础后能力,先个别后一般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学习,逐步加深,控制难度,适度练习,侧重习题的演变和扩展,锻炼灵活处理 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化学复习要把握几新 1.形式新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如欣赏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了解故事情节,则看两三遍后就会索然无味, 若我们第二遍研究电影的表演艺术,第三遍研究电影的外景选择, 第四遍研究电影的服装设计,这样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样,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采用对比的方法, 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如能 净水的物质有哪些,延伸出ClO2、Na2FeO4等。 2.感悟新 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最后落实到“怎么做”,学以致用,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以(CH3COO)2Pb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总结新 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织成一张网。如: 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 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 H2SO4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 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不论从形式、过程、结果都体现了创新。

201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17份

目录 专题训练(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2) 专题训练(二)化学常用计量 (11) 专题训练(三)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A强化训练 (20) 专题训练(三)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B强化训练 (28) 专题训练(四)化学能与热能 (37) 专题训练(五)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46) 专题训练(六)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57) 专题训练(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69) 专题训练(八)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93) 专题训练(九)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01) 专题训练(十)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12) 专题训练(十一)无机化学综合应用 (120) 专题训练(十二)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131) 专题训练(十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141) 专题训练(十四)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150) 专题训练(十五)有机化学基础(选考) (160) 专题训练(十六)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175) 专题训练(十七)化学与技术(选考) (186)

专题训练(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 1.(2014·湖南五市联考)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B.溶液、分散系 C.溶液、胶体D.化合物、电解质 解析A项中化合物包括氧化物;B项中分散系包括溶液;C项中溶液与胶体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D项中化合物包括电解质。 答案 D 2.(2014·湖南联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②化合物: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③电解质:明矾、二氧化碳、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⑤D.②④⑤ 解析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③错误;C2H4O2、C3H6O2、C4H8O2可能是酸,也可能是酯,④错误;①②⑤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3.(2014·大连双基测试)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用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各组归类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分类标准归类 A FeSO4、NO2、MnO2、NaClO、Cu3P、Na2O2H2SO3 B CH3COOH、HOOC—COOH、HClO、H2S HF C 复分解反应、电解反应、放热反应、离子 反应 焰色反应 D (NH4)2SO4、NH4Cl、NH4NO3、NH3·H2O NH4HCO3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及反应的分类,意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选项A,分类标准中的物质都含有可变价态的元素,且这些元素都处于中

探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的策略

探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5-01-14T11:03:01.383Z 来源:《教育学》2014年11月总第72期供稿作者:梁桂东[导读] 这样,学生在复习本专题内容时会很自然地用其所掌握的基本原理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为后面热点专题的复习打下基础。 梁桂东山东省济南中学250014 摘要:新课程下的试题主要特点有:平稳过渡,注重基础;减少虚拟,贴近真实;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那么新课标下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就应围绕以上特点进行有效复习。本文主要从“深入研究考纲”、“精心制定复习计划”、“注重双基,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加强实验教学”、“研究考题,把握高考的脉搏”、“规范答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二轮复习化学素养高考化学复习备考一般分为三轮,其中第二轮复习尤为重要:在第一轮以梳理知识为主的基础上,帮助考生对已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各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强化,倾向于浓缩记忆;对考生进行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培养;对考生进行主客观高考试题限时训练,以达到熟悉高考题型,把握高考题型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初步掌握应试技巧。如何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研究考纲及考试说明 经过第一轮的系统复习,学生对整个高中化学主干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做题能力也得到不小的提高,但综合能力还存在较大缺陷。纵观这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都非常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体现了思维量和思维过程的考察,体现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考察,体现了探究性的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中学化学知识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所以光有基本知识是达不到高考要求的。况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高考试题都在变化中,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考纲及考试说明,尤其对样题和题型示例体现出来的知识点、能力点、方法和规律的关注,对有可能变化的命题趋势进行探讨,准确把握高考的脉搏,做到有的放矢。 二、精心设计,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注意主干知识的重新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再结合《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各主题和高考试题的构型,将高中化学合理分为各个专题,以便于学生和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学习与教学。专题确立后,组织本专题知识内容时,要突出主干知识的整合。把握主干知识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最基本的原理、方法和学科观念;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复习本专题内容时会很自然地用其所掌握的基本原理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为后面热点专题的复习打下基础。 三、注重双基,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 从历年高考所考内容来看,高考所涉足的主干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几种重要有机物及其性质、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及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具体来讲包括三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反应)、三大理论(结构理论、平衡理论、电离理论)、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抓住了主干知识,就等于控制了化学学科的主要得分点。离开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任何有关提高考生能力的方法都是徒劳的。因此在二轮复习时应以以上几个专题为主线,结合《考试大纲》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四、加强实验教学,有效提高探究能力 二轮复习要注重利用实验有效地进行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题是考生区分度最大的一种题型,训练得当就会作为总分的增长点,否则只能望洋兴叹。在教学中要求精求实,从化学用语的准确到化学思维的严谨,要求学生善于整理自己的思路,能够清晰规范地描述自己的设计意图,明确命题的目的,准确作答。近几年化学高考题发展的重要规律是实验和探究整合题型逐步成熟,这类试题主要突出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三种能力,即“有复述、再现、辨认基础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加强这类题型的解题指导,重在引导学生推敲和挖掘显性和隐性信息,筛选价值数据,联系物质性质,寻找探究规律,形成解题思路, 五、研究考题,把握高考的脉搏 分析近两年来的高考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第1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等,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双基题、元素化合物题。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重点、能力层次要求要做细心研究。 六、规范答卷,减少无谓的失分 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都是由于平时学习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落实不到位所造成的。要强化审题:一是强化审题的态度,看完题再做题;二是强化审题的方法,抓重点词、标重点字、理解题意后再做题;三是抓审题的能力,备考要从细节入手,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运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性,克服答非所问的现象,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2017-2018年高三化学复习详细计划安排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 (2):教师现状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9月~2月)共分四大块 (1)必修1:共2个月(9_10.15) (2)选修3(涵盖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共2周时间;(10.16~10.31) (3)选修4(涵盖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共2个月(11.1 ~12.31) (4) 选修5(涵盖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 共2个月(1.1 ~2.28) 第二轮:专题复习(2个月) 1:大专题(3月份)(1)化学计算(11课时) (2) 综合实验(9课时) (3):有机合成题(6课时) (4):无机推断题(6课时) 2:小专题(4月份):约10个小专题 第三轮:纠错和综合练习(5月份) 第四轮:回归课本(6.1~6.6) 三:具体复习计划 第一轮[共约6月时间] 必修一[共60课时] 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共17课时)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共8课时) ①化学实验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课时) 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课时) ③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方法(2课时) ④常见气体的制备(2课时) 第二节:物质的量(6课时) (1)基本概念和以物质量为中心的计算(1课时) (2)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课时)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课时) (4)以N A 为题的选择题(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3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4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4课时) [小结] 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含必修2第四章)[共12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及其氧化物(1课时) 2:钠的碳酸盐(2课时) 3:铝及其化合物(2课时) 4:铁及其化合物(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共11课时] 第一节:硅(1课时) 第二节:氯(1课时)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五节:过氧化氢(1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机动课: [共2课时]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共14课时]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2课时)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课时) 化学键(?课时)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共52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共5课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课时)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工作,针对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题为向导,围绕重点、考点抓主干,贯通“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强化落实教育能力。 二、主要任务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点转变为重连线和结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使零碎知识结网成片,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 2、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专题复习,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敲打注意问题,指明应用方向。归类总结,搭桥过渡,形成有机整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 三、基本要求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安徽《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20XX年安徽《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 四、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时间上,要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从3月初始至4月底第二轮复习,5月初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几天为回归考试说明、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 2.内容上,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向重点专题倾斜,如:①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量; ②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③物质结构;④无机推断;⑤有机推断以及⑥化学实验等。 3.教学上,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特别是要抓好边缘生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计划上,要注意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当然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还要适当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5.测练上,要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三轮复习中的考试要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合理安排,化学单元考试根据复习专题进行。 <二>研究考情,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2011高考试题概貌预测 1.稳定性:保持10年高考试卷结构、题型的稳定性,继续注重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尽量加大力度考查学生实验能力。 2.系统性:知识点和基本方法覆盖率以及适度重复10年高考失分较多的知识内容的考查 3.基础性:三套教材的“交集”更可能是命题的重要素材,教材的权威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体现。(公正性) 4.时代性:2011年高考题受各种形势的影响,总体难度不会升高。 针对以上高考试题概貌预测,我结合我校的复习备考方法,谈一下备考中的几点建议,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 认清形势 2 明确方向 3 注重基础 4 突出核心 5 关注细节 6 强化训练 一、明确方向——我们首先加强了对《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命题导向,指导我们的高三总复习,少做无用功,提高复习效果。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时间紧任务重。距高考仅有9个周,36课时,而现实是我们的学生虽经过一轮复习,但是基础依然比较薄弱,能力欠缺,所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尤为重要。 首先《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高考命题者不会突破这一文件。 所以把《考试说明》作为我们后续复习的最重要的抓手。 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考试说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准确把握高考考点的范围和要求层次,少做无用功,提高实效。通过集体的研究,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和可能的考查方式要进行认真的剖析,每位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的二轮复习的单元划分完全可以根据说明中的划分进行专题复习提升。 二、注重基础—重视教材基础知识。

近年的高考试题有一个很好的导向就是突出教材中体现的重要基础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以教材为依据,不要脱离教材,完全依赖于复习资料。 高考在坚持以能力立意为原则的同时特别注意紧扣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以教材为复习的依据,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的训练,做题选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另外复习中的拓宽、加深和延展都必须适度。 另外高考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能完全依赖课本。根据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考生在进行复习时,必须以课本、课标、考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能力。同时要注意,高考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守纲、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 于是在二轮、三轮复习中要注意坚决克服: (1)以复习用书替代教材。 (2)以大量的做题取代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不对复习资料进行整合、删减盲目使用(最好二轮资料组内分工整理成学案或复习资料)。 三、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 (1)以认识化学反应变化为主线的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 (2)以物质的性质和制备为基础的,以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为重点的化学实验技能。 (3)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算技能。 (4)以官能团结构特征和性质为重点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分析近三年的高考题,我们应注意以下常考的重点、热点知识: 1.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定律★★ 2.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的内容,具体内容: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吧!下面的我给你们带来了《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供考生们参考。高考化学根据《说明》...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吧!下面的我给你们带来了《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与制定备考策略》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化学根据《说明》制定备考策略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说明》明确指明了高考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依据高中具体教学时间。现围绕《说明》总结出了备考策略。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一轮复习,主要参照的是2014年的考纲说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这一阶段时间长,内容多,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以课本为主,落实每个知识点

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或是备课组提前整理好的特色学案)作为主要参考书籍,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找到知识的规范表达形式,及产生知识点的思维过程,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打破课本顺序,将知识重新调序 根据需要,可以从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开始,然后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接下来进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将化学常规实验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最后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特点,或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都复习,或选其一复习。也可以在双基中完成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后直接链接电化学知识,复习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推广到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轮复习侧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间的网络化关联。 3、及时进行限时小综合训练 每一段知识复习完毕,用心的将已复习过的知识进行综合测试,增大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增大综合性,此时适当的渗透近三五年的高考原题,体会高考的思想,训练答题的常规模式,对比自己目前的学习成效与实际高考的差距。 4、初步形成复习的学习方式 本阶段不是简单的将知识按照原来的笔记重新进行,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综合素质,围绕学生的能力体现出知识的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从哪些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整理常规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把特色题要专门记录,化学在考试中不要求解题过程,比较在意巧解,训练学生怎样抓住关键信息,跳跃性找关联解决问题,也要训练学生从常识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高考化学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7.已知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它是由硫磺、木炭粉和硝石组成;②油条中铝含量超标十分普遍,是影 响人们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油条无铝配方由碳酸氢钠(小苏打)和臭粉组成。下列关于硝石和臭粉的成份组合正 确的是 AKNO3、NH4HCO3 BKNO3、Na2CO3 CHNO3、(NH4)2CO3 DNH4NO3、Na2CO3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2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浓中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溶液:Ba2+、Al3+、Cl-、SO42-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K+、HCO3-、I- Cc(OH-)/c(H+)=10-12的溶液:NH4+、Cu2+、NO3-、Cl- D含有0.1mol/LFe(NO3)2的溶液:H+、Mg2+、SCN-、SO42-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加成反应 BCH3CH2CH3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聚氯乙烯、麦芽糖和蛋白质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4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AABBCCDD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5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元素为金属元素。其中X、Z同主族.X、Y、 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Z、W一定同周期 B简单氢化物稳定性:X>Z CX、Y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离子半径大小:Z>W>Y>X 分值: 6分查看题目解析> 6 13.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一次氯酸钠热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一、二轮复习的常规要求及对策 1、复习目标 ●二轮复习总体目标是:“突出知识主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梳理主干知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努力做到“没有记住的记住了,不理解的理解了,记住的会用了,会用的用准了,用准的用熟了”, ●每位教师必须做到五个来:知识系统出来,规律总结出来,方法归纳出来,难点突破出来,技巧掌握下来。 2、复习方法:专题+模拟套题训练+周检测+模拟考试 3、复习环节 (1)专题设置:一是以知识为线索的系统专题,二是以学生解题所反映出的问题为线索的针对性问题专题。专题设置切忌面面俱到,集中全力寻求突破。始终不忘答题规范的指导和答题能力的培养, (2)集体备课:落实周三晚的教研活动。要精选功能典型的习题,处理好新题与常规题的关系,以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方法综合运用、典型的中档题为佳。要精选针对性的习题,加强学生的弱项(易混、易错、规范表达)训练。 学教案设计必须体现四个层次:自学能弄懂的(放手自学),讨论能解决的(充分讨论)、练习能清楚的(动笔去做)、需要讲解才明白的(巧妙引导);必须突出随堂检测和反思回顾两个环节。上述要求必须有明确的标识。

(3)课堂教学 ●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达到集中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积极性的目的。恰当把握讲课起点,准确把握讲授时机,巧妙运用启发式。要特别随时关注课堂质量,确保实效。 ●教学各个环节:追求精细化、清晰化,力求精雕细琢,在学教案的设计、选题中高标准、严要求。在授课、作业、限时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操作。 ●课堂模式 复习课要充分体现知识的有序梳理,形成知识系统和网络。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热点,弥补弱点。 模式:问题引入---构建知识网络---题组训练(基础导引题组、强化训练题组、拓展提高题组) ---方法思路归纳---随堂检测---课堂反思 习题(试卷)讲评课要做好学生解题情况分析,确定讲评思路及重点,针对高考要求,明确为什么讲、什么时候讲、怎样去讲。讲试题编制意图和特点,评学生审题和理解能力;讲如何审题、如何表述、如何规范、如何采得分点、如何计算,评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优劣。重视学生“想不到”问题的处理,解决“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矛盾。要归类讲解、究因精讲,要变式讲、讲正解、讲它解、讲误区、讲方法、讲规律。 模式:免讲题目(直接展示答案)----略讲题目(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详讲题目(师生互动、以生为主)-----变式训练---方法思路归纳----课堂反思。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一.依据高考要求,准确把握考点要求 一轮复习中 第一,教材的把握:知识点要全面、系统。 第二,考纲的把握:考点要准确、规范。 第三,教师复习教学中自主备课不依赖教辅。 对已学过知识的复习,我们有些老师都是简要复述、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和归纳,形成知识系统或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是被动的,势必会使学生听起来索然寡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这种复习方式,学生的思维当然也会不够活跃,甚至厌倦。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激活,这样的复习当然是低效或无效的。 以前我第一次在高三上复习课时,曾经也是这样复习,回想当时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确如此。后来曾尝试过好几种复习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但始终存在不同的缺憾。我也一直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复习方法。虽听过不少高三老师的复习课,不同的老师,复习风格和方法各异,总感觉老师始终是那带路人,学生的思维还是顺势思维,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没有真正得到锤炼和提升。由此可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应对能力选拔的高考? 最近常在网上检索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知识梳理""专题分类"、"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关注热点"、"综合提高"、"讲练结合"、"温故知新""善待课本"、"归纳技巧"、"把握重点"、"精讲精炼"、"仿真考试"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真正瞄准激活学生积极思考、识破课标和考纲、有效突破重难点的为数不多。倒是"问题设计式复习法"或许见效。 所谓"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就是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围绕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情境进行复习的方法。 这种复习方法的好处:其一,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动思考。其二,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及重点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及重点 这些年高考化学的试题都比较重视基础,所以考生在二轮复习的时候,应该重点进行基础重点的复习。 ? ?怎幺进行化学二轮复习? 有了一轮系统复习的基础,化学二轮复习重在把中学化学杂、乱、散、繁琐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化学二轮复习通常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有机化学》、《化学实验》五大块进行复习。立足基础重视化学教材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 因为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综合测试考查的知识点 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 知识,任何一处都将会是“热点”,无主次之分。为此,高考化学复习备考一 定要降低复习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 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跳出题海、突出方法由于化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 效率。若仍然用“时间加汗水”,一味追求大运动量的训练,追求新题、难题、偏题,让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那只能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作为教师,我 们的目标应是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在化学复习教学中, 我们注重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视要求、指导学生通读课本,并留给学生思考 和通读课本的时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贯穿于高中 化学的每一章中,高三选修教材最后一单元还专门学习了《实验设计》。进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总结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一、加强研究,目标为先 目标: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多拿分,压轴题争到分 策略:全面打实基础,着力训练思维,主攻薄弱环节,特别关注细节。 研究考试说明、研究命题趋势、研究教材内容、研究学生基础。 形成信息素养: (1)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的印象,并具有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2)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具有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实验探究: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能设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探究方案,能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证据,并运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探究方案、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准确地表述探究结果,并运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解决化学问题: (1)能够将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分解,通过应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等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学问题。 (2)能够正确地表的表述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和图像等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作出解释。 题型示例: (06-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向沸水中滴加FeCl溶液制备Fe(OH)胶体: Fe+3HO =Fe(OH)↓+3H+ 3+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H=CO↑+HO 32333-+ B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反应制Cl:MnO+2H+2Cl=Cl↑+Mn+HO 22+-2+ C .用FeCl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Fe+Cu=Fe+Cu 3△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8)下列222223+2+2+ D 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06△H△H (g)===CO(g);; C(s)+OO ①C(s)+(g)===CO(g)21222△H△H (g); S(g)+O(g)===SO ②S(s)+O(g)===SO(g);432222△H△H;(g)===2H(g)++③H2(g)O(g)===HO(l);OO(l) 2H 6222522△H△H O(l)===Ca(OH)(g)CO;(s);CaO(s)+H ④CaCO(s)===CaO(s)+822723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06-9)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2019 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纪国君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底。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4讲专题总结 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 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如何抓住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4/2/22 浏览人数:42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一模”考试时,化学的第一轮复习一般都还剩了点尾巴,现在各个学校都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二轮复习。都说“一轮复习重基础,二轮复习重提高”,都认为“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作业做不完”。怎么解决化学繁的问题?记得宋少卫老师就曾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写写怎么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不如物理和数学那么有规律。学生的新课学习感觉化学知识杂、乱、散、繁琐,记不牢,听得懂课做不来题,及格容易高分难。高三第一轮复习往往还是沿袭教材顺序,逐章复习,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通过一轮复习和练习,学生捡回了遗忘的一些知识,或者对高一、高二吃了夹生饭的地方做了一些弥补,或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对高一、高二的部分知识进行了重新认识。但是一轮复习后,仍没能解决或者较好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二轮复习? 原来有老师和基础较差的同学认为,放慢复习节奏,扎扎实实复习一轮就行了,没必要复习二轮。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只复习一轮,化学知识的杂、乱、散根本无从解决,知识的系统性、网络关系无从搭建,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无从实现。而理科综合考试虽整体降低了难度但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却更高了。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二轮复习中才能变成实现。 怎么进行二轮复习? 有了一轮系统复习的基础,化学二轮复习重在把中学化学杂、乱、散、繁琐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化学二轮复习通常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有机化学》、《化学实验》五大块进行复习。 下面就学生感觉最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实验》两大块谈谈怎样进行二轮复习。 高中化学,理科必修教材共15章,选修教材共6个单元,其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就占了必修教材的6章(不含有机化学),分散学习了第IA—第VIIA的全部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就是同一族内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它们还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呢,所以仅仅是通过第一轮的分章复习是远远不够的。进入二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时,我们就要去总结和归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共同的规律及其一些特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重在抓《碱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重在抓《卤素》。当然在《元素及其化合物》这块的复习中始终别忘了贯穿“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两条主线。只有通过不断的对比复习,才能帮助我们记忆准确,才能使杂、乱、散、繁琐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才能提高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II卷无机推断题的准确率和提高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试题的准确率。

高三化学最后60天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郭静 二轮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第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建构网络、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熟悉高考的重要阶段,复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为了使复习能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确保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经过高三备课组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对高考前60天特制订如下的复习计划。 一、最后60天重点讲解、查缺补漏专题 第一专题基本概念 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的书写 第2讲无机反应类型反应热 第二专题基本理论 第1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2讲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3讲电解质溶液 第4讲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2讲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四专题化学实验

第1讲基本仪器、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 第2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第五专题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第六专题化学平衡 第七专题高考规范答题例析 二、对于最后60天,复习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干补弱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对本届学生而言比较薄弱,而该部分知识对比07 考试说明,08年所占比例明显增大;有机化学基础比例也有所增加,学生对此基础内容掌握尚可。但需花精力和时间引导、帮助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原理,整理主干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联系;需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作答时尽量减少失误。 2、分类对待 化学计算题量可能有所降低,但非选择部分分值较大,进一步强化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技巧,注重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规范化学用语,实行有效的限时训练也是必做的工作。在模拟训练中告诉学生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3、精选细评 “精”选题,体现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将各地模拟试题仔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细”讲评,即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每次在讲评时,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同学的每个题的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