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临床药物治疗学》期终试卷B

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临床药物治疗学》期终试卷B

徐州医学院

2002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临床药物治疗学》期终试卷B(2006.5. 30)

一、单选题(0.5分/题,共15分)

1. 药物相互作用的理想结果是:

A 药效加强或者副作用减轻

B 药效和副作用同时加强

C 药效和副作用同时减少

D 疗效和毒性同时增加

E 疗效和毒性同时下降

2. 改变胃肠道的酸碱度可影响:

A 药物在血中的吸收

B 药物在肝脏的分布

C 药物在肝脏的代谢

D 药物通过血脑屏障

E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3.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是:

A 两种药物的作用均发生改变

B 一种药物改变另一种药物的作用

C 两种药物的性质均发生改变

D 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均减少

E 两种药物的作用互不干扰

4. 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是:

A 直接刺激α细胞释放胰岛素

B 直接刺激β细胞释放胰岛素

C 直接刺激γ细胞释放胰岛素

D 直接刺激胰岛素酶释放胰岛素

E 直接刺激A细胞

5. 口服丙磺舒使青霉素药效增强的原因是:

A. 影响药物在肝脏的代谢

B. 影响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C. 干扰药物从肾小管分泌

D. 改变药物从肾小管重吸收

E. 影响药物吸收

6. 治疗强心苷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选用:

A. 普鲁卡因胺

B. 胺碘酮

C. 氟卡尼

D. 奎尼丁

E. 利多卡因

7. 普萘洛尔临床可用于:

A. 心房颤动

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 室性早搏

D. 心室纤颤

E. 窦性心动过缓

8. 最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是:

A. 硝酸甘油

B. 硝酸异山梨酯

C. 单硝酸异山梨酯

D. 戊四硝酸

E. 亚硝酸异戊酯

9. 普萘洛尔的临床用途主要是:

A. 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B. 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C.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

D.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E. 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

10. Animal studies have shown the drug an adverse effect an

d ther

e are no adequate and well-controlled studies in pregnant women. Such medicine is :

A.Class A

B. Class B

C. Class C

D. Class D

E. Class

X

11.氰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救药物是:

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活性炭 B. 亚甲蓝/依地酸二钴/硫酸镁 C.4-甲氨基酚/硫代硫酸钠 D.

依地酸二钴/亚硝酸钠/活性炭

亚甲蓝/依地酸二钴/硫酸镁

12.关于新生儿药物排泄特点的错误叙述是:

A.肾血流量少

B. 肾小球数量少

C. 肾小球滤过率低

D. 尿

液pH值高 E. 以原形排泄的药物排出速度下降

13. 关于 -受体拮抗剂降压作用的正确论述是:

A.用于合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高血压

B.用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

高血压 C.用于合并哮喘的高血压

D.用于合并周围血管病的高血压

E.用于合并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高血压

14. 苯巴比妥使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减弱,其原因可能是:

A. 使双香豆素解离度增加

B. 影响双香豆素的吸收

C. 影响双香豆素的脂溶性

D. 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快

E. 两者发生生理性拮抗作用

15. 硝酸甘油、普萘洛尔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

A. 缩小心室容积

B. 缩小心脏体积

C. 减慢心率

D. 降低心肌耗氧量

E. 抑制心肌收缩力

16.引起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的最常见病原体是:

A.肺炎球菌 B. 葡萄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柯萨奇病毒A E.溶血性链球菌

17.肺气肿的主要症状是:

A.突然出现呼吸困难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C.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尤以活动后为著 D.紫绀 E.心悸

18.15岁女性患者,发热37.5摄氏度,伴干咳4天来诊。冷凝集试验1:64。胸片示左下肺淡片状影。应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红霉素 B. 青霉素 C.头孢唑啉D.丁胺卡那霉素 E.氯霉素

19.初感染结核菌与再感染结核菌的科赫现象不同,该差异的机制是:

A.首次感染结核菌后的反应剧烈B.结核菌再次侵入人体,结核菌灶易播散 C.说明初感染时机体对结核菌已具较好免疫力

D.人体对结核菌的自然免疫力 E.说明初感染机体对结核菌无免疫力

20.关于结核菌素试验检查的错误论述是:

A.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提示机体无结核菌感染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

C.结核菌素感染的4-8周内,结核菌素试验可阴性 D.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可阴性

E.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对结核菌素可无反应

21.下列抗菌药联合用药的结果错误的是:

A.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拮抗 B. 四环素+磺胺类――累加 C. 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协同

D. 去甲万古霉素+磺胺类――无关

E. 林可霉素+β-内酰胺类――协同22.下列有关药物不良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B型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有直接关系 B. 过敏反应属于A型不良反应 C. 毒性反应属于B型不良反应

D. B型不良反应具有可预见性

E. B型不良反应多在药物上市后发现

23.关于NAT的错误叙述是:

A.NAT1主要分布在肝组织

B.纯合子隐性性状为PM

C.纯合子显性

性状为EM D.非遗传因素可诱导NTA2的活性

E.非遗传因素可抑制NTA2的活性

24.尿液呈酸性时,排泄加快的药物是:

A.巴比妥类

B.吗啡

C.对氨水杨酸

D.乙酰水杨酸类

E.

链霉素

25.关于CYP450的错误叙述是:

线粒体P450——参与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 B.

微粒体P450——参与药物和脂肪酸的代谢

线粒体和微粒体皆有分布的P450——作用参与药物代谢 D.

D.CYP3A4——代谢药物最多的CYP450

E.CYP2D6——变异程度最大的CYP450

26.可减慢胃排空、延迟其他药物吸收的药物不包括:

A.吗丁啉

B.抗组胺药

C.抗胆碱药

D.三环类抗抑郁

药 E.吩噻嗪类

27.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宜用抗菌药 B. 小儿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C. 致病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宜联合使用抗菌药

D. 老年人应用抗菌药,剂量宜低

E. 昏迷、休克、中毒患者不宜常规预防应用抗菌药

28. 下列抗菌药中,属时间依赖性的是:

A.甲硝唑

B.氨基糖苷类

C.两性霉素 B

D.喹诺酮

类 E.大环内酯类

29. 下列抗菌药中,受参数T>MIC%制约的是:

A 氨基糖苷类

B 甲硝唑

C 两性霉素 B

D 氟喹诺酮类

E 大环内酯类

30. G6PD缺乏者应慎用的药物不包括:

A.呋喃妥因

B.阿司匹林

C.青霉素

D.伯氨

喹 E.丙磺舒

二、多项选择题(1分/题,共10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包括:

A 根据诊断正确用药

B 遵循个体化

C 用药应从简

D 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

E 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2. 哺乳期使用何药能对婴儿造成影响:

A 磺胺嘧啶

B 苯妥英钠

C 双香豆素

D 异烟肼

E 维生素C

3. 胰岛素的适应症包括:

A 所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B 消瘦或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

C 糖尿病伴急性代谢紊乱

D 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

E 糖尿病伴有外科大手术者

4. 肝功不全时药动学特点包括:

A 药物生物转化减慢

B 药物分布容积增大

C 药物吸收减少

D 药物半衰期下降

E 血浆游离型药物增多

5.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可影响药物的:

A. 分布容积

B. 半衰期

C. 肾清除

D. 受体结合量

E. 不良反应

6. 血浆蛋白高度结合的药物包括:

A. 地西泮

B. 洋地黄类

C. 双香豆素

D. 奎尼丁

E. 卡那霉素

7. 妊娠期药物代谢的特点包括:

A. 药物分布容积增加

B. 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

C. 胃排空能力增强

D.

C max降低 E. T max推迟

8. 诱导肝药酶活性的药物有:

A.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苯妥英钠D西米替丁E氯霉

9.尿液呈碱性时,排泄加快的药物包括:

A.巴比妥类B吗啡C对氨水杨酸D乙酰水杨酸类E氨茶

10.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包括:

A.自发呈报系统 B. 药物集中监测 C. 记录联结 D. 队列研究 E. 病例对照研究

三、名词解释(3分/题,共15分)

1.precipitating drug

2.wearing-off

3.Cell cycle specific drugs

4.细菌耐药性

5.药源性疾病

四、简答题(5分/题,共20分)

1.简述洗胃对静脉注射吗啡的救治作用。

2.简述异丙肾上腺素对静脉滴注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的影响。

3.简述新生儿药物分布的特点。

4. 细菌耐药机制有哪些?

五、论述题(10分/题,共40分)

1.试述普萘洛尔与地高辛合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利弊。

2.举例说明药物改变胃液pH值后对其他药物吸收的影响。

3.试述影响药物在胎儿体内代谢的基本因素。

4. 如何治疗药物不良反应?

2002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临床药理学》期末考试(B卷)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Dechallenge:去激发试验。观察停药后药物不良事件是否消失。当撤药后,药物不良事件的严重

程度有明显减轻,即为去激发阳性。

2.Cohort Studies:定期跟踪随访暴露组与非暴露组ADR的发生率,分析“因”“果”关院;包括

回顾性研究:收集过去药物治疗时发生的特定反应和前瞻性研究:事先设定用药与不用药人群,有目的的收集全部资料。

3.Intensive Medicines Monitoring:指定有条件的医院,报告不良反应和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院

统监测研究。

4.Case-control Studies:调查一组发生了某种药物ADR的人群(病例)和过去同时期未发生该ADR

的人群(对照),比较两组应用该药物的百分比,统计该药物与该DAR发生的因果关院。

5.ADR: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6.过继免疫治疗:为被动免疫疗法。将具有杀伤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或免疫介导后的细胞因子输入

到肿瘤患者体内,从而提高患者抗肿瘤能力的治疗方法。

7.肝微粒体酶的准不可逆性抑制:抑制剂与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导致酶失活。

8.MDR: 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后,产生了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其他抗肿瘤药

物的耐药性。

9.Adjuvant Chemotherapy: 辅助性化疗,在有效的局部治疗后,为防止复发或转移而进行的化疗。

10.Salvage treatment: 挽救疗法,初期化疗方法失败后,换用的其他化疗方法。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

1. 给出相应汉语名词:1分;解释名词:1分;

2. 名词部分:名词缺失、错误或含错别字:-1.0分;

3. 解释部分:有错别字、解释不完整或语句欠通顺,但关键性词语尚准确:-0.5分;

解释不完整、关键性词语不准确或缺失:-1.0分

解释错误或答案不缺失:-1.0分。

解释错误或答案缺失:-3.0分。

选择题(每题0.5分,共25分)

1. C

2. C

3. A

4. B

5. A

6. B

7. B

8. A

9. B

10.C

11.C

12.A

13.B

14.E

15.E

16.D

17.E

18.C

19.D

20.B

21.B

22.B

23.D

24.E

25.E

26.A

27.B

28.A

29.A

30.E

31.A

32.B

33.C

34.D

35.E

36.A

37.E

38.D

39.D

40.B

41.BDE

42.ABDE

43.ABCDE

44.ABCDE

45.CE

46.ABC

47.BCDE

48.AE

49.BCDE

50.ABDE

简述题(5分/题,共35分)

1. 简述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1.合理的时间顺序

2.已知的药物反应类型

3.去激发可以改善

4.再激发重现

5.其他因素可解释。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五项内容。每项1分;

答案不全:-0.5分/处;

描述性错误、用词错误:-0.5分/项。

2. 简述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1.药效增强或减弱;2.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3.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4.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四项内容。第一至第三项,每项1.5分;第四项0.5分;

描述性错误、用词错误:-0.5分/项。

3. 举例说明老年状态下药物吸收的改变。u体内水分减少,细胞内液减少,脂肪比例增加,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乙醇、吗啡、哌替啶等;v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血药浓度降低,t1/2延长:地西泮、利多卡因、氯氮卓等;w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表观分布容积增加,药物作用增强:华法林、夫塞米、地西泮、普萘洛尔、苯妥英钠等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容易被置换,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均增加,t1/2缩短。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三项内容。第一项2分,机制1分,举例1分;第二、三项每项1.5分,机制0.5分,举例1分;

描述性错误、用词错误:-0.5分/项。

4. 简述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1)改变血浆蛋白含量;2)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亲和力;3)改变血流量,影响药物分布;4)改变组织对药物的亲和力;5)血浆和细胞的酸碱度。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五项内容。项每项1.0分;

描述性错误、用词错误:-0.5分/项。

5. 简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1.在肝脏,抑制CYP3A4,使受变药物代谢受阻;2.在肠道,抑制肠道菌群,使受变药物分解代谢受阻;3.促进胃肠动力,使胃肠道蠕动亢进,吸收面积增大,均使受变药物作用增强。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三项内容。第一项2分,机制及效果各1.0分;第二、三项每项1.5分,机制1.0分,效果1.0分;

描述性错误、用词错误:-0.5分/项。

6. 简述妊娠期经口给药吸收的特点。1.由于孕激素的影响,胃酸分泌减少40%;2.胃肠蠕动和排空能力减弱,导致吸收减缓,峰值退后、偏低、生物利用度下降。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二项内容。每项2.5分,机制1.5分,效果1.0分;

描述性错误、用词错误:-0.5分/项。

7. 试述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1.长期服药、控制症状:几乎所有病人均需终生服药;2.对症用药、辨证加减:根据年龄、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功能受损状态、给药的预期效果和副作用等选择药物;3.最小剂量、最佳效果:“细水长流,不求全效” “slow” and “low” ;“滴定” 原则;4.权衡利弊、联合用药:左旋多巴制剂是最主要的抗帕金森病药物,需合并其他作用机制的药物。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四项内容。第一项0.5分;第二、三、四项每项1.5分;条目1.0分,说明0.5分;

描述性错误、用词错误:-0.5分/项。

论述题(10分/题,共20分)

1. 论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利尿剂的使用原则。1.必须与ACEI或β-阻滞剂合用;

2.达到缓解瘀血症状、消除体征;注意勿导致低血压、氯质血症与电解质紊乱;

3.测量体重是调整利尿剂用量的主要依据(每日体重减轻0.5~1.0 Kg);

4.体液潴留可减弱ACEI的疗效,也增加β-阻滞剂治疗的风险性;而血容量不足可加剧ACEI等血管扩张药的低血压反应;

5.利尿剂抵抗的对策:①静脉用药;②联合应用利尿剂;③短期并用多巴胺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五项内容。每项2.0分;

描述性错误、用词错误:-0.5分/项。

2. 举例说明引起新生儿黄疸的药物因。1.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如地西泮等;2. G-6-PD缺乏或维生素E缺乏时使用氧化作用强的药物导致新生儿发生溶血几率增加,如磺胺嘧啶、阿司匹林等;

3.抑制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使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如利福平和新生霉素;

4. 凡能抑制肠蠕动、抑制肠道菌群、损害肝功能的药物,均可使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如氯丙嗪、广谱抗生素、利福平等。

答案要求及评判原则:四项内容。

第一项2.0分,机制1.0分,举例1.0分;

其它1.0分/项;机制0.5分,举例0.5分;

描述性错误、用词错误:-0.5分/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