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朱熹其人

朱熹其人

朱熹其人
朱熹其人

朱熹其人

--------------------------------------------------------------------------------

发布时间:2004-12-04文章来源:作者惠寄文章作者:汪潮洗

最早接触朱熹还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期。当时,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批林批孔运动正如火如荼,作为唯心史观的大儒,朱熹亦属被批之列。就这样第一次与朱熹有过一次懵懵懂懂、也很不友好的对话。其时,我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初中生。1978年上大学后,读了一些有关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对朱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近年来研读孔孟及儒学,又读了朱熹的一些著作,如《四书章句集注》、《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论孟集注》、《近思录》、《诗集传》,以及《宋元学案》、《朱熹传》等有关评介朱熹的著作和文章,对这位文化巨人的生平事迹与学说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觉有不揣浅陋谈一点读后感的必要。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别号有好几个:晦庵、晦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遁翁等,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9月15日出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尤溪县。卒于宁宗庆元六年(1120年),享年七十一岁。他死后,宁宗谥朱曰“文”,世称朱文公,理宗时追封为信国公,从祀孔庙。后世一般称他为朱子。其父名松,字乔年,号韦斋,曾中进士,任司勋吏部郎,因不赞成秦桧与金议和,而愤然离开朝廷,辞官归里。

传说,朱熹诞生时,朱氏祖籍婺源县南街故宅傍的一口古井中“出赤虹三日”,而当年朱松出生时则井有“白气如虹三日”,当地人认为这是圣人将出的征兆。而朱熹生下来时,右脸上有七个小黑痣,就像北斗七星一样排列,人们见有此象,更感奇异。古人迷信,出圣贤就出圣贤吧,为什么要作这唯心、牵强的解释呢?朱熹倒是自幼天质聪敏,勤学好问,他学会说话不久,父亲指着苍天告诉他,那是天,他便问:“天之上是什么呢?”他小时读书时,也学大人那样在书上作眉批。14岁时奉父遗命,师事胡原仲、刘致中、刘彦仲诸人,后来还娶刘致中的女儿为妻。19岁时中进士,22岁任泉州同安主簿,任内颇有政声。这时朱熹除钻研儒家经典外,亦对佛学发生了兴趣。24岁时往见他父亲的好友李延平先生,经其指点,学术思想发生了变化,后来拜其为师。

绍兴32年(1162年) 朱熹上书孝宗, 力陈国是, 提出了“定计,修政,攘夷” 之策,主张抗金, 并建议从与民休戚的高度注意选人、用人。1163年,孝宗召见朱熹,他重陈前见,孝宗颇为赞赏,但当时的议和派人物汤思退、洪适等占主导地位,朱熹的抗金主张无法实现。虽然朝廷几次召他做官,但“道不同不相为谋”,他都极力推辞,不肯就职。孝宗说他“安贫守道,廉退可嘉”,极力要他就职,但他还是推辞不就。从此他家居十余年,潜心研究学问,教授弟子,并经常和张南轩、吕东莱、陆象山等学者交游论学、交流心得。

朱熹在三十八岁时前往湖南长沙拜访张南轩,同他讨论中和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思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到三十九岁时,写成《中和新说》。

朱熹46岁时,浙东学派的大师吕东莱来探访,二人畅论学术,共同整理了北宋各理学家的著作,编纂成《近思录》。当时朱熹和江西的陆象山都是当代大儒、大学问家,但各自自成一派,学问见解各不相同。吕东莱又与这二人都是好友,便邀请朱陆两位并世大师到江西信州的鹅湖寺,希望他们两位好好探讨一番、沟通交流,使学术界不致产生分裂。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除朱熹、陆象山、吕东莱外,还有陆的哥哥陆九龄。

陆象山(1139?1193), 字子静, 自号存斋, 浙江金溪人, 比朱熹小九岁。他聪颖早慧,在少年时就表现出很高的领悟力,24岁时中乡举,34岁时中进士,在此之前他的学问文章即有很高的知名度。中进士后,更是声名大振,四面八方来向他讨教的人络绎不绝。而他总是不顾疲劳,诲人不倦。此时,他开始收徒讲学。陆家兄弟对这次讨论会非常重视,进行了精心准备,兄弟俩在家便首先自行辩论,讨论了一整天,最后哥哥认为弟弟象山的见解是对的。这次讨论会开了十天,朱陆吕各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朱陆各抒己见,中心议题是“本心” 说,由于两人各自思想己定型,最后还是未能达成共识。这次辩论,他们相互切磋、各自争鸣,还游览了鹅湖风景、有诗唱和,虽观点不同,但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使“鹅湖之会” 在中国学术史上成为千古美谈。三年后朱熹还作了一首诗,追忆与陆氏兄弟的鹅湖论学,诗云: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这首诗表达了朱熹对陆氏兄弟的推崇与思念,也道出了自已对研修学问的态度。

以朱熹、陆象山等人为代表的宋代学术界、思想界开创了很好的学术民主氛围,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乃至争论,在于砥砺思想、探辨真理。朱熹与当时的陈亮就汉唐的价值所进行的辩论就很著名。他们通过书信各抒己见,驳斥对方,通了好几封信。陈亮认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能成功成事便是有德有理)”,而朱熹认为:功业有的是偶然因素而促成的,又何必要有德?事情亦有偶然做就的,又何必要有理?以道德的标准来衡量,汉武帝、唐太宗距离圣君的理想还很远。朱熹对道德理想境界的追求似乎要求太高,未免脱离现实。

淳熙五年(1178年),49岁的朱熹第二次出士,担任南康军(军是宋朝的一级行政区域单位)地方官。到任不久,当地发生旱灾饥荒,他全力救灾,减轻了灾害的损失,救活了不少人。任内,倡导教育,重建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是宋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朱熹亲自讲学,亲撰教规,教规内容涉及为学、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等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成为南宋以后中国社会七百年间书院办学的典范,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书院经常延揽著名学者来讲学,学术空气相当活跃。1180年,陆象山特来拜访朱熹,请他为其去世不久的哥哥写墓志铭。朱熹顺请陆象山在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之义,陆宏论滔滔,将义理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时的听众有感动而落下泪来的。当时天气已微寒,但朱熹要不断用扇,可见他亦深受感动,他特意将陆象山所讲内容刻石立于院门。

1181年,浙东发生饥荒,孝宗调他到浙东救荒,他又上书,痛论灾旱的原因及吏治不良、贿赂公行的现象。朱熹在浙东救灾,成效卓著,读圣贤书、一身正气,一般贪官污吏都因惧怕他,而自动离开。不久,朱熹见政局不良,又辞职居家,一心讲学。1188年,应召入朝,再度上书,说今日之中国已病入膏肓,从

大脑到四肢,处处有病,劝孝宗正心以立大本,教养太子,选贤任能,振纲纪,变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孝宗接到朱熹的奏章时已是深夜,但亦马上起床,点燃蜡烛,读完后再就寝。次日便要朱熹任官,但朱熹还是推辞未就。

宋光宗即位后,朱熹应召知漳州、潭州。这其间担任过46天的新皇侍讲,不久罢讲。因得罪权臣韩?胄,遭其陷害攻击,朱子学被称为“伪学”,朱熹的门人也被称为“逆党”,朱熹被削职为民。“方是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从游之士,特立不顾者,屏伏丘壑;以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别其非党。而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或劝以谢谴走生徒者,笑而不答。”(《宋史?朱熹传》)。可谓情势十分紧张,人人自危,牵连颇广,朱熹的大弟子蔡元定,亦因被牵连而遭贬,结果死在贬所。这次事件史称“庆元党祸”。当时有人劝朱熹遣散徒众以避祸,但他仍讲学不辍。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卒于福建建阳考亭家中,享年七十一岁。他在逝世前两天,还在为弟子讲学,修改自已的著作,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时的大词人辛弃疾闻朱子逝世,特填词致哀,词曰:“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并作祭文,有:“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之句,谓朱熹的著作会永远流传,朱熹的声名将永垂不朽。

作为一位大学问家、思想家,朱熹的思想既在书院讲坛向听众讲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著述来阐发。他创办了白鹿洞书院,那儿是他的主讲坛,岳麓书院、问津书院、东林书院、首善书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显示了他的雄辩之才。说他是一位大教育家应不为过。他制定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 热心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事业,他相信人性皆善,只有通过学习方能提高人的素质。“若不读书,便不知如何而能修身,如何而能齐家、治国。”(《语类》)他与张?在岳麓书院举办过一次著名的“朱张会讲”,这种会讲,就是不同学术观点的学派在大小不一的范围内进行探讨和论辩,其他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旁听。这种会讲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对论辩双方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宋史》有云:张的学问“既见朱熹,相与博约,又大进焉”,而朱熹亦认为张的见解“卓然不可及,从游之久,反复开益为多”。朱熹还用诗描述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友谊:“忆昔秋风里,寻朋湘水旁。胜游朝挽袂,妙语夜联床。别去多遗恨,归来识大方。惟应微密处,犹欲细商量。??????”除了与张?会讲外,朱熹还在岳麓书院作了“一场场的学术报告”,听众反响强烈,听者如潮、人满为患,甚至听讲者的坐骑都将池水饮干了,所谓“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熹一生都十分勤勉,每日不是读书,便是在讲学、著书立说。每天天明即起,深夜才息,逝世前两天还在讲学、著书,一生尽瘁于学问。他的正直高尚、渊博学识,在许多领域的卓越见识,令人倾佩,影响至深。尽管他是一个被打倒的人,但当他逝世时,许多人不顾朝廷的禁令纷纷赶来哀悼他。讣告所至,从游之士与闻风慕义者,莫不相聚而哭。

朱熹一生研究领域颇为广泛,涉及哲学、伦理、历史、政治学、文字学、文学理论等等,他的著述极为丰富,有近三十部之多,还有他的学生编的《朱子语类》。他的著作有:《四书集注》、《论孟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上蔡语录》、《程氏遗书》、《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古今家祭礼》、《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论孟集注》、《或问》、《诗集传》、《周本义》、《易学启蒙》、《小学书》、《序大学章句及中庸章句》、刊行四经(《易本义》、《诗集传》、《书经》与《春秋》)、《孟子要略》、《楚辞集注》、《仪礼经传通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书集传》、《楚辞注后语辨证》。

朱熹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一百四十卷,续集十一卷,别录十卷,可谓著作等身。他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对后世影响最大,成为学生启蒙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他一生的研究领域很广,但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四书,阐释四书,他著的《四书集注》是后人的必读书,影响极大。

没有西汉董仲舒的重新阐释和建议,儒学便不能上升为官方的意识形态。但,儒学自此也日趋保守,甚至反动。从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论” 到朱熹的“未有君臣,先有君臣之理”,儒学成为维护皇权专制的御用理论工具,“仁政” 思想有时仅仅是缓和社会矛盾的一种权宜之计,先秦孔孟反专制与独裁的“非上无礼”、“民贵君轻” 的民主思想被扼杀。我们可以称道朱熹是一位哲学家、伦理道德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甚至是文章学家、传记作家,但,从总体上说他是一位保守甚至是起着反动作用的思想家。

首先,朱熹从哲学的本体论论证皇权专制的绝对性、永恒性和合理性。

朱熹被称之为理学之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的根本,天地万物都是由理所产生的。有理就有气,气化流行,发育万物。天地万物,总的来讲,就是一个理。皇权制当然也是理。理是永恒的,则理所体现的皇权专制也是永恒的。

朱熹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 未有君臣,先有君臣之理。”(《朱子语类》)卷一)在皇权制未产生之前就有皇权制之理。这说明皇权制是永恒的。不但如此,“万一天地山河都陷了,毕竟理都在这理。”(《朱子语类》卷一)这更说明皇权专制制度是永恒的、绝对的。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朱子语类》卷一一七)因此它是百姓万民应当遵从的准则,是统治人民的原则,也是处理伦理关系的道德原则。

其次,“理一分殊” 论企图论证皇权制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在朱熹看来,万物皆产生于一个理,即“太极”(宇宙之理),这就是“理一“。万物虽是由太极派生出来的,但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叫做“ 分殊”。“ 太极如一木生上,分而为枝干,又分而生花生叶,生生不穷。”(〈〈朱子语类〉〉卷七五)他借用禅宗“月散江湖” 之喻,形象地解释了“一” 和“殊” 的关系〉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意即:月亮只有一个,但是一片片水中又映现了无数个月亮。理一分殊“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朱子语类〉〉卷九四)。

“理一分殊” 是理学思想的核心命题,它的根本政治价值是论证皇权制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朱熹认为万物差别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张三不是李四,李四也不是张三,富人和穷人、地主和农民都是不可变动的,“各有一定分”。

为什么有富贵贫贱之分,为什么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别,如果只说它们是由同一个理派生出来,也只能说明“大家本是同根生而已”;如果“ 各有一定分”,也只能说明其差别是固定不变的,还说服不了人。

朱熹进而提出万物之理只是一个,但由于禀气不同,理与气合,就千差万别了。时有“日月清明,气候和正,日月昏暗,寒署反常” 之别,气有清明、清高、精英、浑厚、敦厚、丰厚、长久、衰颓、薄俗、戾气之分,人们禀气不一,得理之全、正、狭、偏不同,所以人们的资质、寿命大相径庭,有圣、贤、英、贵、富、寿、愚、不肖、贫、贱、夭等区分。这种理论非常具有欺骗性。一是它从性命角度论证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合理性。就是要人们安于命定,不可怨天尤人,更不能归咎于社会,人间的不平等是必然现象,合情合理。二是进一步论证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君主之拥有权力,作天下主宰是由于天生气质上乘,条件优越,决非一般人可以攀比。他认为“不可认做一理只滚做一着,这里各自有等级差别”(《朱子语类》卷九八),要人们一定要认识到社会、家庭、国家都有等级差别,要各安“定分”。“ 父安其父之分,子安其子之分,君安其君之分,臣安其臣之分,则安得私。“(《朱子语类》卷九)天定你什么身份,就安于什么身份,享受什么经济、政治权利,就安于什么经济、政治权利,不能有非分之想,不能跨越一步。你只有吃野菜的命,就别想吃肉。

其三,以“存天理,灭人欲” 为中心内容的人性论企图扼杀人们过美好生活的愿望。

朱熹为了维护皇权专制制度,企图论证其合理性与永恒性,在“理一分殊” 理论基础上又提出其人性论,认为仁义礼智性等道德具有先天的社会性,人人都具有。将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具有全部天理的人性是“天命之性”,构成人之形体的气与理相杂合的人性是“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无形的,只有借助于气质之性才能表露出来。天命之性天生是善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

他在这“两性” 的基础上又提出“道心” 与“人心” 的问题,认为人人都有人心和道心,人心和道心两者虽截然不同,但道心只能通过人心而显现出来,它常受人心的私欲所蒙蔽。他将人的欲求与人的本质截然相对,“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朱子语类》卷三),非此即彼,没有调合的余地。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多么片面、绝对!那么,人必须摒除一切杂念,除了循规蹈矩作圣人之徒,不得有任何欲求。然而,人的欲求虽说不全是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体现,但毫无嶷义,人的个性和自主精神往往要通过某种欲望和追求表现出来。而朱熹却宣布了个人欲求的非法性。就某种意义而言,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有助于维护社会道德和政风、民风的纯洁,但完全限制人的欲望是妄想,也是大可不必的。朱熹还说:“一言,一语,一动,一坐,一立,一饮,一食,都是是非。是底便是天理,非底便是人欲”。人之独立人格就在这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之际荡然无存。人们只能作圣人君子,作君主的顺民。

朱熹的这种思想是多么专制,多么扼杀人性,与现代人权、民主思想多么格格不入。这是对人的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进取精神的残杀,以牺牲广大群众的利益来维护皇权专制。追求更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天经地义,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朱熹却要“灭人欲”,这完全是一个逆历史、反文明的理论命题。而在长达八百年间,这种理论为统治阶级所用,它的危害是巨大的。

其四,朱熹的天理道德观在总体上是为维护皇权专制服务的。

董仲舒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朱熹进一步阐发了仁义礼智信“五常”。朱熹认为,自夏商周以来,“三纲五常” 各代因习不能更变,是永恒的、绝对的。他认为,“夫为妻纲” 是人伦之首,是三纲的出发点。他在同安主簿时,当时当地农民未按嫁娶礼仪办婚事,朱熹认为这破坏了典礼,亵渎了

“国章”,严禁不按婚聘之礼办事,强行规定“士庶婚娶,仪式行下,以凭遵守,约束施行。”(《文集•申严婚礼之状》)

朱熹认为“父为子纲” 是三纲五常的基础。他认为任何违反父亲意志、触犯其尊严的行为,都是不孝,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朱熹认为“君为臣纲” 乃三纲之首,君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他还为“君为臣纲” 制定了整套烦琐的礼仪制度。他认为王权的产生是符合天理的,上天创造人主拯救世人是天理。

朱熹把君臣、父子、夫妇三种伦理关系,完全视为三种人身依附关系,特别强调等级差别不可侵犯。他认为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服从是“ 义之利”, 是合理的也是和谐的。

朱熹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天理,仁是“爱之理”,在五常中处于总摄地位。仁不仅体现“事亲孝,事兄弟及物恕”,而且体现了“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等。他认为仁是体,识别什么是仁,什么不是仁,就是智;认识了仁,按仁去做,就是义;能熟悉合于仁的标准的仪式礼节,就是礼;知道仁义礼智为不假,就是信。

总之,朱熹把三纲作为皇权制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最核心的东西,五常是维系这种最核心的关系与结构的规范。

朱熹的道德观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主张德治、仁政,这当然是正确的,并且具有永恒的价值。但是,由于他的道德观是建立在维护皇权统治、维护社会不平等的结构秩序之上,所以说,他的主体思想是反动的,是有悖于现代民主法治思想的。

朱熹在近八百年的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具有仅次于孔孟的思想地位,他创造的宋代版儒学歪经(理学)被尊奉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宋宁宗谥他曰“文”,宋理宗追封为信国公,他被称为“朱子”,也是孔庙中祀奉的“四配、十二哲” 之一,不仅在中国,在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也受到贡奉,享有至尊。但是,如前所述,他的思想从总体上讲是保守、反动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一种阻碍的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发生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俄国发生了彼得大帝变革、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等重大事件,朱熹思想的保守性的危害是巨大的。

朱熹是一个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金矿。我们可以批判揭露他对真理的某些歪曲,清算他对历史进程的阻碍作用,但是,不能一叶障目,因为其思想的保守反动性而完全否认他的巨大存在,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朱熹的一生是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孜孜以求的一生,他曾经穷其一生,真诚地、心力交瘁地寻求过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谛,他的研究和工作领域是非常广泛的,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卓越的。他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哲人,他的“中和” 哲学观仍极富哲理;他是一位大学问家、伟大的教育家,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开创了“百家争鸣” 的浓厚学术氛围;他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他的《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宰相经纬学》)等历史著作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成为古今中外政

治家及社会各界资治垂戒的重要明镜和参考;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章学家、诗人、书法家;他是一位心地高洁、道德高尚的人,杰出的伦理道德学家,是一位爱民如子、政绩卓著的好官;李约瑟还称他在自然科学研究上有杰出贡献。

于中国八百年历史,朱熹是有罪的,但他也是伟大杰出的。

(定稿于2004年11月28日)

作者通讯地址:武汉市新洲区建设局汪潮洗收邮编:430400

邮箱:wang999com@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2452260.html,

朱熹之所以被崇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原因是;其一,从道体方面看,朱熹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明确用“所当然”与“所以然”这对概念来表述,并与“理气”相融合。如果说张、程各自从“理气”两个不同方面来把握其宇宙本体的话,那么,朱熹贯通两方,把“气”纳入“理”的逻辑结构中,使其成为有机的不可缺的中介;既避免了张、程各自之失,又多方面、多层次地论证了“理气”这对范畴,使理气成成为理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并由此而展开了“太极”与“阴阳”、“道”与“器”、“形而上”与“形而下”、“体”与“用”等范畴的证明。天下先有理,但“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却未有无气之理”。使本体与现象关系具有某种辩证性。其二,从体系上看,他以儒家伦理学为核心,糅合佛、道及诸子学说,把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统统溶入其体系,建立起博大繁杂的逻辑结构,是前人所无可比拟的。他不仅克服了二程和张载思想体系中明显的矛盾性、两重性,而且对中国哲学史上重要范畴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构成了理--气--物--理的哲学逻辑。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 简介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子文化

关于朱子文化与鳌峰书院有关内容 一、朱子文化介绍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成就卓著的文学家及诗人,为北宋以来理学之集大成者,被尊为古代理学正宗,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后人将他视为儒学宗师。由于朱熹一生绝大部分学术活动都在福建进行,朱子学形成于福建、成熟于福建,因此“朱子学”也称为“闽学”,福建也因此被誉为“海宾邹鲁”、“理学名邦”。在福建灿若星河的文化史上,朱熹无疑是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星星。作为福建文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朱熹及其创立的“朱子学”是我省最具原创性和比较优势的历史文化,是福建文化的标志,对朱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积极保护、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对于加快我省文化事业及我省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海西区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鼓楼区朱子文化遗址 (一)乌山题刻 朱熹一生多次来到福州地区,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遗墨。在福州乌山天王岭“第一山”西南侧,朱熹用楷书题“清隐”两字,落款“晦翁”,字高36厘米、宽28厘米。宋淳熙年间,朱熹避伪学禁时,再上乌山,在先贤石室池畔题刻有“石室清隐”四字,字径约30厘米。与此同时,在乌山“道山祠”石壁

题草书“光风霁月”四字,字径约24厘米。在观音岩上题刻了字径3米多的楷书“福”字。一山四处留题刻,乌山可算是朱熹题刻最多的地方之一。 (二)鳌峰书院的历史地位 第一,福州历史文化特定高峰的标志物。由于朱子理学的崇高地位,加上康熙皇帝赐额赐帑赐书的殊荣,鳌峰书院甚至是全国享有最高地位的书院。对于福州城市而言,鳌峰书院更是其历史上占据特定文化高峰的标志物。人们通常只注意到船政文化对近代福州人才群体崛起的影响,殊不知,在这之前,由于鳌峰书院的存在,福州的教育和人才基础,已经堪称全国楚翘。 第二,台湾文化寻根不可或缺的门径。鳌峰书院对于台湾的影响,不仅仅是书院制度的影响。由于台湾当时是福建属下的一个府,鳌峰书院还直接接收台湾学生。所以,这所东南第一学府,还是当时台湾读书人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求学圣地。 第三,影响近代福建文化走向的重要环节。鳌峰书院在办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弘扬朱子理学“明体达用”、“躬践力行”的学术传统,因此,鳌峰书院所标榜的文化价值观,作为福建文化从旧形态向近代化转换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在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尤其值得深入研究。而作为这种过渡性文化形态的一种标识,鳌峰书院的历史遗迹尤应值得福州人珍惜。鳌峰书院故址,理应成为观照福州城市文化性格特征的重要遗迹,加以修葺和保护。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 江西)人。中国南宋思想家。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 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 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 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朱熹 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 《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 《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 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 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哲学思想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 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 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 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 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 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 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 朱熹 朱熹 书翰文稿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现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他18岁中举人,19岁登进士,从此走上仕途。曾先后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知漳州、知潭州等地方官。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已65岁,被任命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宗皇帝迸讲《大学》。但仅40天即被罢免,从此结束了坎坷不平的仕途生涯。 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大教育家,毕生讲学活动不断。他曾长期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授徒讲学。绍熙二年(1191年),他由崇安迁居建阳考亭,建“竹林精舍”,聚徒讲学。绍熙五年(1194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多,他扩建精舍,并改名为“沧洲精舍”,表示“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的志向。即使在为官从政期间,他每到一地,也不忘设学育才,并亲自讲学。他在任同安县主簿时,从选择俊秀之民为学生,访求名士为教师,亲自讲授圣贤修己治人之道这三个方面整顿县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知南康军时,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直接参与书院的组织管理,派人四处搜寻、购置图书典籍,亲临讲学,而且还亲自拟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在知漳州时,仍“时诣学校训诱诸生”。知潭州时,除热心提倡州、县学外,他又主持修复岳麓书院,亲自规制擘画,扩建校舍,增加学田,还利用晚上从政之暇,亲临书院,教诲诸生。 朱熹一生还编撰了多种教材。例如,他与吕祖谦在淳熙二年(1175年)合作编成的《近思录》一书,精选了周敦颐、张载、二程的语录622条,分成14卷,是学习理学的重要入门书。又如,他于淳熙十四年编成的《小学》一书,辑录了"古圣先贤"的言行,共6卷,分内、外两篇。内篇四:《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二:《嘉言》、《善行》,是中国封建时代颇有影响的蒙学教材。当然影响最深广、最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其中《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于淳熙四年编成,《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早已撰成,直至淳熙十六年才改定。朱熹知漳州时,于绍熙元年(1190年)首次刊刻。《四书》之名,从此确立。《四书集注》刊印之后,不久就风行天下。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的学生多达几千人。其中有名可查者即有378人。他的著述浩瀚,除《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四书集注》等20多种专著外,有《朱文公文集》、《续集》、《别集》,三种共计121卷,《朱子语类》140卷。主要教育著作有《大学章句序》、《白鹿洞书院揭示》、《学校贡举私议》、《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①又说:“性者人之所受乎天者,其体则不过仁、义、礼、智之理而已。”②这里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性即理”,“性”的具体内含是“仁、义、礼、智”,那么为何还会有各种不同的人性呢?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接受了张载、程颐的观点,把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所谓“天命之性”(又称“天地之性”、 ①《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 ②《朱子四书或问》卷十四。

朱熹理学养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274· 2015年9月文史教育教育 教育与文化 朱熹理学养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王琦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理学文化养生”这个命题包含着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标志着理学文化本身存在着养生的思想资源;二是标志着理学文化可以转换为养生方法,生发养生功能。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思想原则与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认真发掘其优秀成分,可以为现代文化建设与养生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朱熹理学;养生文化;养生方法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24(2015)12-0274-01 1 研究现状 朱熹在理学上的创获与影响为后世所称颂。在当今,有关他的学术思想依然是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不过,倘若回顾以往的宋明理学研究历程,即可发现,学者专家关于朱熹学术思想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经学文化方面,至于他的养生思想与养生实践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有鉴于此,本文拟在这方面略作考察。 2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基本精神 “理学文化养生”这个命题包含着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标志着理学文化本身存在着养生的思想资源;二是标志着理学文化可以转换为养生方法,生发养生功能。概括起来,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主静。此乃源自老庄道家思想。《老子》曾云:“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清净为天下静”;而庄子则进一步提出“心斋”、“坐忘”等静坐方法,道家的“主静”说遂为儒生们所雅好。他在注释《周易》时说:“安静以养微阳也。”在朱熹看来,静可使人气理平和,从而达到涵养阳气的目的。其二,居敬。朱熹将“居敬”作为“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在朱熹心目中,“敬”的真精神是“畏”与“收敛”。他说:“敬为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身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凭地放纵,便是敬。”敬无疑对身心健康具有正面的暗示作用,因为敬意味着自然和乐,这正是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其三,顺道。朱熹的养生论是与其理气观、性命论及生死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朱熹认为,理气结合从而产生了生命。他说:“天以阴阳可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这意思是说,人的生命由两部分所组成:一是由理构成的非形体部分;二是由气构成的形体部分。“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气聚则成形,气散则身无;反之,有理则生,无理则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因此,若理气分离,则命亡人死。 3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基本方法 第一,格物致知,谐和养生环境。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与其“理气论”、“人性论”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理”既是“生物之本”,又是“天命之性”。格物致知的过程实际上既是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也是对自我存在状态的感受过程。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文化养生的过程。因为文化养生不仅要利用各种可能的精神资源来完善自我,而且要处理好人与养生环境的关系。在这里,养生环境包括自身精神环境、社会人际环境、自然环境。第二,即物穷理,激发养生功能。之所以把“致知格物”当作“入德”处,是因为“致知格物”从伦理学的角度讲乃是要明了道德的自然根据。按照“天人合一”的思路,道德本之于天。所以,把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的伦理关系推究到底,这实际上就是促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与天道相合,从根本上看,这与顺道养生的基本精神完全一致。因此,“即物穷理”也是以德养生的过程。第三,超凡入圣,升华养生境界。这是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终极目标。研读古典哲学的人们不会忘记,“超凡入圣”是儒家一贯重视的修身方法与人生理想目标。在儒家的教导中,“超凡入圣”肇端于人生志向的确立。孔子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朱熹注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得,则亦不足谓之志之。”这说明“志”对于人们立身养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朱熹一直强调“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道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接去学尧舜。”朱熹所谓“学尧舜”也就是以尧舜为人生理想典型,自觉行动,成圣成贤。 4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现代意义 第一,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首先在于它对精神健康的看重。传统儒学强调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既是儒家政治伦理的思想纲要,也是身心健康的一种精神原则。朱熹在继承传统儒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延续了儒家养生学的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则吸纳佛道身心健康的思想精华与养生技术,他把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与文化养生精神统合起来,这种综合性的文化体系可以帮助当今人们走出那种过分重视肉体健康却忽略自身精神健康的误区。第二,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可以启发人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由于立志明道,朱熹一生尽到了一个儒者的本分。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能在坎坷仕途上超然面对现实。即使在“伪学党禁”阴霆密布的时期,他也没有丧失信心。他曾经颇为坦荡地说,“死生祸福,久已置之度外,不烦过虑”。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精神追求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足以支撑他在逆境中自我调整、保持相对平稳的心态。由于时代不同,当今的人们尽管不能按照朱熹的模式来确立人生的理想信念,但他那种对于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却是值得借鉴的。第三,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可以帮助人们在喧闹中调节情绪,怡情悦志,延年益寿。朱熹以“主静”和“居敬”的原则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实效明显的养生方法。作为一介儒生,朱熹颇能体会怡情悦志在延年益寿中的作用。由“静”而“慧”,由“慧”而“生”,这就是传统儒家延年益寿的妙用。“静”中持“敬”,以“敬”领“静”,这就是“静敬双持”。朱熹理学这种“静敬双持”的法度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依然不会过时,行持得法,则心气平和,思路清晰,活力持久。第四,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可以帮助人们不断增加知识,在求知过程中提升生活品位。作为一个读书人,朱熹最为擅长的应该说就是“读”与“写”。这初看起来似乎与养生关系不大,其实养生的真谛就在其中。查找朱熹文集,我们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诗歌作品。可见,朱熹不仅读诗,而且写诗。作为一种文化表现方式,“读写”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将会有不同的功能。古人有所谓“善书者寿”的说法,这说明“书写”也可以成为养生的手段,并且在书写实践过程中获益,从而丰富文化生活,有益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昭麟居士.为有源头活水来——理学家朱熹参禅记[J].佛教文化,2011(4):108-109. [2]王依群.教育心理学大师——朱熹[J].我们爱科学,2012 (13):88-89. 作者信息:王琦,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走进名校之古诗文大练习 全国通用

走进名校古诗大练习 【2018成外点招】 国学古文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3.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4.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6.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出塞》)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9.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0.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忆江南》) 11.去年今日此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12.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采莲曲》) 13._______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14.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雨的形态 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 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 C.《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

宋:理学家 朱熹简介

宋:理学家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字元晦。宋朝理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

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问日、问天。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夏,朱熹赴同安途中,受学于延平李侗。秋七月,朱熹至同安。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满罢归。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因得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题写的“鸢飞鱼跃”四字匾额。朱熹归自同

浅析朱熹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人们对其思想进行片面地批判,而今天的我们在研究时才发现,其思想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反腐倡廉和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上,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是他的重要思想主张。其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世历代统治者则利用它作为扼杀人性的工具,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也是过分地强调其消极作用,而对其积极作用谈及甚少,在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汲取其思想之精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更加清楚地认识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一、朱熹“天理”、“人欲”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在朱熹看来,“天理”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存在于万物产生之前。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1】“理”是宇宙的本体。同时“天理”还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2】而且朱熹认为,“浑然天理便是仁”【3】,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仁”是浑然天理,那么循天理便是义,“义者,天理之所宜”,“礼者,天理之节文”,【4】所宜、节文都是天理存在的状态。天理不仅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且体现为人伦,“父子、兄弟、妇夫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5】父慈、子孝、弟弟、夫妇敬都是天理之自然。同时,天理是心的本然,“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6】心之本然是指心中浑然天理,而无一丝人欲杂念;而且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是先验的。

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生平简介 中文名称: 朱熹 又名: 号晦庵字仲晦字元晦紫阳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宋代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1130~1200 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被主和派韩侂胄等目为“伪学”。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其学认为:理、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教学授徒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又提出对自然变化的科学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如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原为海洋)说等。其学说在明清两代被确立为儒学正宗,并影响至ò8国、日本等国,如日本德川时代,“朱子学”颇为流行。其博览和慎思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所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朱熹,祖籍歙州婺源县(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县,曾寓居建州崇安和建阳(以上今皆属福建)两县。绍兴十八年(1148),登进士第。二十一年,铨试及格,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归乡,被差监潭州南岳庙,拜李侗为师。一再辞去官职,专心著书讲学。宋孝宗淳熙间(1174~1189),历任知江西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等。宋光宗时,历任知漳川、秘阁修撰、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宋宁宗初,升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庆元二年(1196),被反对派弹劾,落职罢祠。庆元六年,病死。嘉定元年(1208)谥“文”。 朱熹最初积极主张北伐抗金,后来变为“合战、守之计以为一”,最后成为坚定的主守派。做地方官时,在福建、浙东实行社仓法,在漳州推行经界法,企图补救时弊。朱熹早年研习儒家经典外,还学佛教禅学、道经、文学、兵法等,无所

朱熹个人简介【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

朱熹个人简介【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 朱熹,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人物生平 年少求学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中国思想史论文 题目: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02124005 姓名:康长世 上课时间:周三晚上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其后世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后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史称湖湘学派自此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终于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朱熹哲学理论是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

走近古诗,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古诗,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19-05-08T14:55:47.82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7期作者:苏艺 [导读] 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学生从一首首精美的古诗中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探求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苏艺(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中心学校广西贵港 537118)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学生从一首首精美的古诗中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探求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关键词:古诗教学;文化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077-01 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典文学皇冠上最闪亮的钻石,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熠熠生辉,愈加夺目。古诗作为中国文学大花园中的奇葩异卉,一直为人们所吟诵、咏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路历程。“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一句句俗语告诉我们,古诗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多么大的帮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使学生从一首首精美的古诗中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探求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使他们获得生命的思考,思想的启迪,使他们爱学古诗,学好古诗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学习和思考。 一、紧扣诗眼,提纲挈领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是一首诗的主旨所在,属画龙点睛之笔。只要抓住了诗眼,鉴赏古诗时就能提纲挈领,准确理解诗义。一首诗因诗眼使人更觉灵动与透彻,透过诗眼可以洞悉诗人的内心,可以把握诗歌的精髓。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的“绿”字,经过诗人多次的捻须苦思,改动十多次,终究凝聚成全诗的“眼睛”,这一个“绿”字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千里江岸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又在这无限生机中隐约表达出诗人奉诏回京的别样滋味。“绿”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外显,凸显了该诗的神韵,使这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 那么,如何找到诗眼呢?清代文学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眼有全集之眼,有一篇之眼,有数句之眼,有一句之眼;有以数句为眼者,有以一句为眼者,有以一二字为眼者。”“一二字为眼者”,如,《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深”字既写出桃花潭水的深,又表达出诗人与汪伦之间友情的深厚,这个“深”字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所以这里的“深”是诗眼。“一句为眼者”,如,《悯农》中的“农夫犹饿死”,前三句描写从“春种”到“秋收”农民的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说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强烈的反差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农夫犹饿死”一句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数句为眼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直抒心意,于劝慰之中又富含哲理,引人深思。《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这也正是朱熹的读书心得。 二、联系旧知,迁移拓展 在教学古诗时,一方面可以联系曾学过的该作者或该题材的诗,进行知识链接,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理解课文,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本。如,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小池》,比较同为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荷花,它们有何不同?两首诗中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又有何区别?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品读、感悟。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延伸,整合相同题材、相同作者而学生又没有学过的诗,进行比较阅读,引读品析。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时,可以引出同为李白所作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进行比较,诗人的情感和心境相同吗?也可以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比较。这样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就让学生跳出了文本,既丰富了他们的阅读经验,又使古诗的学习变得主动,渐渐地把学生引入到对古诗的思考和研究的道路上来。 三、引导想象,感悟意境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古诗的语言凝练,行文跳跃,在诗句背后隐藏着大段的空白,这就为想象提供了空间。古诗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展开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人境悟情。 诗的意境是需要个性化感悟的,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利用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古诗的阅读可以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按个人的生活和阅读经验,进行个性化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在教学《独坐敬亭山》时,让学生抓住“独、孤、两、唯”等字,并结合课文中的插图,体会诗的意境,同时还可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想象,对诗中的大段空白进行填充、拓展,让学生走进古诗,参与古诗的阅读理解,进行再创作。当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渐渐弥漫在学生心中。 当然在理解意境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内容说出来或写成一篇短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角色就会变得更主动,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表情达意,写作提升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写话是学生个性化思维的集中体现,是对古诗的情景和意境的个性化解读。通过写话既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又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是与文本的再一次对话,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凸显了思维的个性,通过特别的设计来实现用“我手写我心”,来表情达意,倾吐心声。写作的设计不仅是诗中情景的再现,诗中情感的表达,还可以拓展到诗外,进行时空的延续。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写作片段:伫立凝望,一片孤帆随着一江春水渐渐远去,愈来愈远,最后变成一个小黑点化入这茫茫的水天之间,“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想象送别友人之后诗人那一份依恋不舍的离愁别绪。在融入诗境下的创作必将闪现着诗意,充满着灵性,涌动着激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学生走进古代文化,了解古人的喜怒情愁,感受美好情愫提供了立足的平台。理解诗歌内容不仅仅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教学古诗最重要的是唤起孩子对古诗情趣的热爱,对美好诗情的品悟。

朱熹书法萧散简远古淡和平

朱熹书法萧散简远古淡和平 朱熹书法:萧散简远古淡和平 朱熹书法初学汉魏崇尚晋唐,主张复古而不泥古,独出已意,萧散简远,古淡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大有晋人风致。朱熹的书法被誉为汉魏风骨及韵度润逸。下笔点画圆润,善用中锋,运转沉着顺畅,入笔藏锋隐芒,绝无狂躁之跡;结构稳健典雅,行气连贯,不刻意工整,风格洒脱自然。 一、朱熹的书法欣赏 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翬、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輟,书法造诣精湛,笔墨雄瞻,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虽然历史上其书法艺术为人推崇备至,而一生曾写下的书迹也不少,遗憾的是失传居多。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不啻兴圭壁。”书法初学汉魏崇尚晋唐,主张复古而不泥古,独出已意,萧散简远,古澹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大有晋人风致。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现

今传世作品以行书简牍為主,大字墨跡很少。 朱熹的书法被誉为“汉魏风骨”及“韵度润逸”。下笔点画圆润,善用中锋,运转沉着顺畅,入笔藏锋隐芒,绝无狂躁之跡;结构稳健典雅,行气连贯,不刻意工整,风格洒脱自然。朱熹是儒家哲学的宗师,书法的字裏行间洋溢著文人的书卷气,崇尚传统法度是可以想见的。他主张“字字有法度,方是字”,但又要能“纵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也就是说,书法必要入法 而又能出法,笔墨才能表现出自然的意态。 在中国书法史上,朱熹也是名列“南宋四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历代名人对其书法的评价很高,也明显地披露了他独特的书风: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即沉着典雅,虽片縑寸楮,人争珍秘,不啻璠璵圭璧」。明王世贞《震泽集》「晦翁书,笔势迅疾,曾无意于求工,而寻其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矩矱」。明祝允明跋朱熹《蓬户手卷》「晦昂先生精忠古节,博雅明古,為世之贤,表明千古,然对书法尤為神妙,固平生亦书无几,故后世见者鲜矣,此卷為黄士司马藏之久矣,后乃流落於世间,吾昔在教时仅得一见,然未及尽观以為恨焉,今幸復见於友人斋中,足以与公之笔墨有缘也,用是书此以序其本」。宋文天祥跋朱熹《蓬户手卷》「前人论书谓真卿书有忠臣骨,今观文公之用笔斯言為不谬矣」。陆简 题朱熹《朱子城南唱和诗帖》「其词皆冲口而得,字亦纵笔

初二作文:让书走进心灵作文700字

让书走进心灵 朱熹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在读书的过程中,“心到”排在首位,可见用心读书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让书走进我们的心灵。 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三国时期吴国的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才干飞速地增长,令旁人刮目相看。昔日的吴下阿蒙,像练习飞翔的鸟儿,却没有时间学飞,怎能进步?唯有从海绵般的生活中挤出一滴又一滴时间用以读书学习,他才可以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吕蒙通过不断地读书与学习,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谋士,帮助孙吴渡过许多难关。 一个学生如果不读书,那么他进入社会后将无从生存——因为他脑中没有任何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对学历要求日益增高的社会,高中以下——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的途径是什么?读书。唯有让书走进心灵,我们才能用心读书,高效地学习并吸取书中的知识,提高学识与水平。 读书可以让我们提高素养。回望历史,世上的贤者何人不爱书?陆游的书巢围满其身,使其不受外界世事的干扰,专心致志地读书;杜甫饱读诗书,通古今之精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成为一代名垂千古的诗圣;伟大的工农红军领袖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无论狂风还是暴雨,不管是打仗还是在休养,火车上、马上、哪怕在长征途中,他也不愿放下手中的书本,自始至终如饥似渴地啃着美味无比的精神食粮。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放下急躁,从而变

得冷静;放下庸俗,从而变得高尚;放下自私,从而变得坦然。 当今个别年轻时没有读过书或者读书少的老年人,现常做出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强迫让座,可见不读书素质就无法提高。让书走进心灵,使心灵得到熏陶,提升自我素质。 心灵渴望着书本,就像干涸的大地渴望一股清泉;像炎热的夏天渴望一场大雨;就像寒冷的冬日渴望一片暖阳——让书走进心灵,使你一生受益。

教育学知识:存天理,灭人欲——走进朱熹

教育学知识:存天理,灭人欲——走进朱熹 在教育学发展史上,宋朝时四书五经是主要的教育内容,这时候四书五经为什么会成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呢?这背后的重要推手就是朱熹,朱熹写了《四书章句集注》集合了四书内容,使得四书超越五经开始成为正统的教育内容。这个时候四书五经成为教材,也是科举选士的依据。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关于程朱理学的其他人譬如程颢,程颐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程朱理学的两句话我们应该都听过,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最开始程朱理学提出这些话的时候是约束统治者的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约束女性,到了元明清时期,统治者对程朱理学断章取义把这些话语用来约束百姓和女性。程朱理学的“理”说的是什么?是封建伦理道德。这是我们所说程朱理学。 关于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朱熹是南宋的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称朱文公,朱子。朱熹生于福建南平,在南平朱熹创建了闽北三舍,分别是: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沧州精舍。寒泉精舍建立是因为朱熹的母亲去世时,他给自己的母亲选了墓地就在寒泉附近,后来朱熹就在这建立了书舍,也就是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的建立是朱熹在仕途受挫,回到武夷山这个地方,在这里建立的书院,就是武夷精舍,也就是这个时候理学成为主要流派。最后就是沧州精舍,建立沧州精舍是因为朱熹的长子早逝,朱熹受到打击,于是去了沧州建立了书院,在这里同样的写书,收徒,讲学,建立沧州书舍的这一时期是朱熹思想的集大成时期。《四书章句集注》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那为什么叫章句集注呢?说的就是《大学》和《中庸》,对《大学》和《中庸》的注释就是章句和集注。在朱熹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对《论语》和《孟子》做了注释,朱熹做的就是前人的这些注释集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