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BAQUS2016版安装步骤.pdf

ABAQUS2016版安装步骤.pdf

ABAQUS2016版安装步骤.pdf
ABAQUS2016版安装步骤.pdf

64位Abaqus2016 Win7安装教程

(一颗星星亲测安装)(关闭防火墙)(关闭杀毒软件)Abaqus2016安装共分为三部分,即License、Solver、CAE,这三部分依次安装。安装文件夹下的内容如下图所示。1位License,2为Solver安装部分,3位CAE安装部分。安装前需要将IE浏览器升级至IE10或IE11,我升级至IE10。

1.License安装

1.在_SolidSQUAD_文件夹下,将所有的文件复制到您要安装的文件夹下,如我的安装文件夹为C:\Simulation Software\ABAQUS 2016\License。

2.复制完成后,打开ABAQUS.lin文件,以记事本格式,如下图,将this_host改为您的计算机名,切记其余的不要改动。

3.右键点击server_install.bat,以管理员身份打开。(只需打开以下即可)。

4.右键点击Imtools.exe,出现下图。

5. 点击Config Serverce,出现下图,选在第1步中复制后的文件,此处和Abaqus 以前的版本一致。

6.点击Start/Stop/Reread,再点击Start Server。

7.至此License安装完成。环境变量不需设置。

2. Solver安装

1. 首先安装3DEXPERIENCE_AbaqusSolver,打开此文件夹,以管理员身份运行Steup.exe。

2.点击下一步。

3.选择安装目录,并下一步。

4.点击下一步。

5.点击安装。

6.安装过程中

7.显示安装完成。

8. 安装CAA_3DEXPERIENCE_AbaqusSolver,打开此文件夹,以管理员身份运行Steup.exe。

9.

11.

12.

14.

至此Solve安装完成。

下面安装主程序。

3.主程序安装

1.打开SIMULIA_Abaqus_CAE文件夹,以管理员身份运行Steup.exe。

2.点击Continue。

4.选择安装目录。和Solver在同一个文件夹下。

5.选择Solver文件夹,也就是安装第二部分安装Solver的文件夹。选择别的文件夹好像会出错。

6.在安装文件夹下新建Commands文件夹,此处选择。

7.License Server-1处填写27011@计算机名

8.此处空着,直接下一步。

9.选择Abaqus的工作文件夹。

10.

11.

12.

13.

14.在开始菜单中可以打开Abaqus。

至此主程序安装完成。

下面安装帮助文档。

3.帮助文档安装

打开ulSaB160.Documentation文件夹,以管理员身份运行Steup.exe。按照截图一路向下,心情大爽。

2016肖秀荣最后四套卷点题视频概要

一、毛中特 一、新常态与新发展理念 (一)如何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要素/投资--第三产业驱动) 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三产业) 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二)如何主动把握和积极使用积极新常态发展理念 【命题角度】两只鸟(“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和“双创”作为切入点。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转方式、调结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1.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使用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3.必须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4.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三)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是迷住复兴的国运所系;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开放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坚持的方向及其原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二)如何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核心问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是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形象说法。两只手都要用好就是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配置是最有效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所以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1保持鸿观经济稳定;2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3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4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要注意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政府要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目解析

肖秀荣四套卷 第一套 34、(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也可以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它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死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5、(1)结合材料1,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所以,我国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结合材料2、3、4,说明改革开放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直接动力。改革开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保证;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结合材料5、6,说明为什么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及如何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肖秀荣答案word版(整合版)

马原 34、(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也可以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它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死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4、(1)结合材料1,分析人类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原因。 生态失衡除了社会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与人的思想观念及实践方式有关。实践既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如果人类的实践不能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出现灾难性后果。 (2)结合材料2,说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又是能够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统一的。一般说来,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成功的实践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3)结合材料3,指出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统一表现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对立表现在天然自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类还需要改造自然以创造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更好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实践观念和实践方式的一种转变。 34、(1)结合材料2中强调的始终要立足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分析材料1中我国制定两个百年目标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涉及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主要是可能性和现实性。制定目标必须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三套大题及答案)

34题: (1) 指出“底线思维”所蕴含的辩证法原理。 ①底线是事物保持质的量的界限。事物的量变一旦突破底线,即突破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底线思维”是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求人在认识过程中必须注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限度,若无视或跨越这个度,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变成消极的力量,会促使事物朝着相反的方向或势态发展。“底线思维”着眼负面后果,防患于未然,同时,从坏处准备,积极转化,化风险为坦途、变被动为主动,促使事物向好处发展。(2)这一原理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②看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35题: (1)结合材料2、3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及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①所谓“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质上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材料2、3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等。 (2)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第一,创新驱动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第二,创新驱动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第三,创新驱动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新实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3)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要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第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三,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第四,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36题: (1)为什么要提出“两个不能否定”?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一套题大题及答案)

34题 (1)指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还要奇怪!”所涉及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及方法论意义。 ①答案:涉及的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可能性与现实性。可能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封神榜》中的一些最奇怪的事情,当时只是抽象的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把握这一对范畴,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2)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②答案: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是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这种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爱迪生生活的时代,由于客观的和主观的制约,不可能有手机以及关于手机的知识,所以,“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35题 (1)结合材料1、2和35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最主要的成果以及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答案:3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是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是大趋势、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接力干下去。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2)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是其他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其他方面体制改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现阶段也只有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带动各方面的改革。 (3)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肖秀荣2016考研冲刺4套卷大题背诵版(板块word)

肖秀荣2016考研冲刺4套卷大题背诵版 马哲第一套 (l)指出那些质疑谢赫特曼的人“光从理论上说是不可行的”的错误所在。 (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是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他发现的准晶体的独特马赛克式原子结构,打破了所有公认的晶体原子排列规则。不过,在准晶体研究初期,这种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让谢赫曼不得不承受来自同行的嘲笑。) (2)准晶体的发现过程对我们认识真理有何启示? (3)结合材料2(抗生素的发明,滥用导致超级细菌产生),谈一谈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们对于晶体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晶体原子排列规则的认识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人们耍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被已有的理论所束缚,应该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并敢于实践。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度的辩证法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掌握适度原则。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但是不能过度使用。 马哲第二套 (1)运用哲学原理说明为什么个人能力并非顶尖的中国队能获得4*100米接力项目的银牌而个人实力最强的美国队却屡屡失败? (2)材料1(中国队获得4*100米接力项目的银牌)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启示? (3)指出材料2反映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已经制造出X射线和它的影像记录。然而,那里的研究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只是把它们归档了事,因此也就失去了获得最伟大物理发现的赞誉的机会。)。 (1)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功能不一定等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之和是否相等,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中国队的队员个人实力虽然不如美国队,但是配合默契,协作意识强,使整体发挥出了最大限度的功能;而美国队则配合生疏,导致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既然整体的功能可以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人们在实践中就应当力求

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第二套大题及答案)

34题: (1)结合“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说明认识的来源。 ①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离开了实践就爱无从认识。 (2)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一些在地球上正确的原理在“天宫”里为何行不通了? ②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由于“天宫”里的条件与地球上的条件不同,在地球上正确的原理在“天宫”里因为失去了它适用的条件,因此也就行不通了。 (3)谈谈上述两个问题所涉及的认识论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③第一,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第二,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35题: (1)结合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实践,说明为什么“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合适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①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的最根本的体现。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走自己的路意味着开拓创新,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近十年的艰难探索,才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在新时期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的广泛的现实基础。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说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依据和要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依据就在于此。坚定“三个自信”,就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拓

2011肖秀荣四套题

2011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角度看,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就是正确处理 A.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B.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D.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 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知识现实世界的辨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概念的辩证法”是指 A.主观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 C.唯心辩证法 D.概念的自我发展 4.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这表明,社会或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之间的变化表现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5.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D.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 7.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原则是 A.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 D.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 8.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坚持 A.加快发展 B.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 C.体制机制创新 D.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 9.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 10.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 A.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 B.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C.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 D.改“抽多补少”为“抽肥补瘦” 11.2010年9月3日上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等与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胡锦涛在参观时强调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5年了,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团结统一 D.勤劳勇敢

肖秀荣2020八套卷第一套选择题精华整理

1、 ●可以创造出自然界 有目的的活动。 ● 2、 ●现实性是和必然性相联系的,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是由它内部的 必然性所决定的。 ●一个事物,只要它合乎发展的必然性,迟早会变成现实。 ●不可能是指违背必然性,没有任何根据,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条 件下都不能实现的东西。 3、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 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 4、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分工;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2)农村是中国革命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中国必须走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原因: ●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6、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中国革命道路的内容: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 自主; ●党的优良传统--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 自我批评; 7、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 9、 ●以一届人大(1954年9月15日)为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 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第一届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新中国的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和国家结构形式(不是实行联邦制,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成立时已经确立; 10、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跃升为 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1)第一制造大国 (2)完整的工业体系 (3)创新驱动发展 (4)两化深度融合 (5)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注:我国目前还不算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 11 ● ● ●鸦片战争,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 ●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推动了中华民族觉醒 12、 ●陈独秀提出民主科学是为了在中国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国家 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只是促进!!!!)

2019肖秀荣四套卷七

肖秀荣2019考研政治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三)参考答案 度讲,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好言好语的劝导,更:要法律制度的规范。文明也是管出来的。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2)“在法治这趟列车上,没有一个人在车窗外,大家彼此关切且彼此成就”,是指每个人都要提高法治素养^也就是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c对公民而言,法治思维就是当自己的理想目标、思想感情、行为方式、权利诉求和利益关系等与法律的价值、规则或要求发生冲突时,能够服从法符i即作岀符合法律的选择,按照法律的指引实施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法律权利要求公民行使权利时应严格依据法律进行,以法律的相关规定为界限,超出这个边界就可能侵犯到他人的权利或者损害到国家、社会的利益5 (3)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现实生活中,规则之所以屡屡被无视和破坏,从主观上讲,就是因为有些人私德“光着脚”,缺乏“公共意识”,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为了一己之私的最大化,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甚至完全不顾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要使社会公德不遭遇破窗效应,不仅要以良好风气的软引导呼唤公德,而且要以制度法律的硬约束护佑公德。一方面要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增强“公共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不守规则的代价,通过法律的力量倒逼人们敬畏规则,同时,法律要为公德撑腰,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为合理的善行兜底,让良法推动善治。 38?【参考答案】 (1)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n“地球村”和“天下一家”理念很好地表明了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和共生的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基于这一理念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回答了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最终目标是什么、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中国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方略和总目标,并以维护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作为共同体大?的框架结构,强调当前应该以“ 一带一路”建设为依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一带一路”已经在为解决当前全球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进行实践探索、积累实践经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国家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在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蔬、交流互鉴的过程中,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中非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六位一体”的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共同体的时代内涵、发展方向和前进路径,将全面提升中非关系的战略性、前瞻性,开辟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前景,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累经验、凝聚共识,壮大发展中国家力徽,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均衡美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时代榜样。而这次非洲国家热烈响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壮大了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平台的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和声势,也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重要贡献肖秀荣2019考研政治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

2018年肖秀荣四套卷答题点

肖秀荣四套卷 一.马原部分 1.唯物辩证法方法论: 联系:坚持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善于分析联系,在动态中考察联系。 发展:用户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看作发展的过程 矛盾:利用矛盾分析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2.人与自然关系方法论: 实践是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的前提,和统一基础。正确的实践,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任何 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虽然矛盾是普遍的,但不同事物,或相同事物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通过共性而表现出来,二者相互依存,有区别有联系,只有…,才能… 4.马克思没有结束真理:真理是正确的认识,是对正确的客观规律的反映。真理具有绝对 性,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正确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在一定适用范围内才成立,马克思….,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马克思真理不可能有终点 5.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有创新,1)理论创新首先是继承2)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但指 导更高层级的实践3)二者统一,不能偏废 6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脑经过过抽象思维,对大量感性思维素材进行加工后所得到的凝本质的认识,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粗浅的,不涉及本质,无法正确指导人类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二者辩证统一,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为理性认识提供大量素材,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表达,帮助感性认识寻找到更多素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做到1)勇于实践;2)借助理性思维的思考。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马原:社会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关系。 毛中特:解放发展生产力只有进行时 二.毛中特部分 1.改革对中国影响,对世界影响: 1)对中国,解放发展生产力;开辟了中特道路(表明成功之路不止一条) 2)对世界,显示中国力量;做出中国贡献 “改革开放的眼光对待改革开放”: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只有以”…”的眼光才能.. 改革必要性:关乎党的执政基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基本经济制度重要性:1)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分2)叙述之,分别解释 非公重要性:稳增长,促就业发挥重要作用,市场经济/供给侧改革/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实体经济重要性:1)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实基础 2)财富根本来源3)强盛重要支柱4)经济立身之本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要性:1)创新是第一动力;可持续,影响经济速度,效能2)根本出路,顺应经济全球化,必然趋势 2)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