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它们统一在一个培养目标上,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条件,其中的德育占有主导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由德育的本质决定的。

2、从未来社会的要求看,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处于领先地位,是“智体美劳”的动力和支撑点,这是大家所公认了的。而良好心理素质、劳动技能和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德育。展望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仍然同二十世纪一样是全方位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会有极大的提高,丰富的物质生活未必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相反,丰富的物质生活有可能给人们带来理想的泯灭、道德的沦丧。面对这一切,学生应作出怎样的判断,怎样的选择,这是决定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事。因此,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要教育、帮助青年一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这是使我们国家挤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工程。

二、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或提高学生的素质,突出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内化机制,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经过自身的“消化”,内化在心理层面里,最终积淀于学生身心组织之中而形成素质。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有以下几种作用。

1、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定向和导向作用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定向作用,是指德育对学生在素质形成、发展及其成长过程中给予方向性的影响,使他们朝着党的教育方针和德育目标发展。定向要解决学校培养的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德育能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定向作用,这是由它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德育要解决学生的立场、观念、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人、对国家、对自然的准则等问题。这些问题体现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倾向,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到定向作用。

德育虽然只是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形成和发展的外化因素,但它的方向性决定了其对学生素质的导向力量。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导向,这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我们在报刊杂志上可以看到有关中小学生的报道:“中小学生厌学逃学”,“优秀生考试也作弊”等等。这些学生反映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素质让人忧虑,应该引起所有学

校领导和教师的关注,对学生不仅要在道德认知上进行引导,而且更要在道德行为上进行导向。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内化的心理品质引导,使学生把提高综合素质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二是外在规范的约束导向,使学生增强自律意识和能力,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懈追求完善的人格。

2、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积极推动和维持的作用

人的道德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行为科学理论认为,发自内心的内驱力是一种最强大、最长远的动力形式。而不断提高需要层次、树立远大的目标,是增强内驱力的关键。理想一旦形成,就能成为学生的行为动机,成为实践活动的强大推动力量。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作用,主要通过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促使学生把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其自觉追求的内在需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将其作为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德育的维持作用,也可以称为支持作用。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之所以往往出现反复,是因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心理品质素质也不够成熟,缺少一种维持力量,容易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所影响。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会以较稳定的形式表现和反映出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显示出较为一致的品格。因此,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学生的维持力量来自何方?它主要来源于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健康的人格。而这正是德育所追求的。

3、德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潜能发挥和超越自己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学生潜能特征的教育。人的潜能包括智力潜能和人格潜能,两者都需要通过心理素质这个中介和载体反映出来。通过德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素质,增强非智力因素,促进潜能的激发。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就是为了在学校期间打好素质基础,期望他们在走上社会后在各自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进步的思想,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保持健康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的潜能中的核心部分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

教育超越论认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的超越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出能够改造现在世界的人,即具有实践意识的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

社会的人,赋予人所独有的实践本质。德育自身体现着人的理想活动,如果它不带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那么它就丧失了拓展人的心灵空间和引导人的社会进步的功能。因此,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实现完善人格的持久激情,引导学生做到内在需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统一,发挥超越性功能,这是德育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是德育大有作为的地方。

总之,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这些作用,不是各自孤立,而是互相联系,形成一种合力,推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三、真正发挥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1学校领导更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个好的领导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学校。学校领导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相当突出,作为领导,应充分认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加强师德建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自身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育影响力。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政策导向,体现德育工作者自身价值,激发德育工作者的成就动机,培养起德育工作者的自信力,拓宽德育工作者的视野,使德育工作者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方法,更新教育理论,知识结构。使广大德育工作者既有高瞻远瞩的宏观意识,又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实于精神、实效意识。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优化德育干部队伍,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

3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保证德育畅通。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人才培养和青少年的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环境。”江主席这一论断阐述得非常正确、深刻,他强调了学校、社会、家庭三支教育力量有机配合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学校、社会和家庭面临着共同的教育任务和对象,共同担负着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任务,只有把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教育统一起来,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构建教育一体化网络,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的教育合力,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纵向、横向衔接,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从学校内部讲,学校要努力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机制,使学校真正达到“事事是德育内容,处处是德育阵地,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4构建科学德育评估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在德育考核目标的制订上,改变以往统得过死的现状,做到宏现调控,微观放开。学校对教职员工建立德育导向、激励、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品德测评工作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从而逐步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把德育工作引上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德育的评估是指对德育行为、德育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和学生网上德育档案。德育评估体系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创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传统的德育机制侧重于他律,现代德育机制要创造条件,提供氛围,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臵,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逐步达到“慎独”境界。同时,学生毕竟还不成熟,极易受不健康思想的诱惑,因此,他律的导向作用尤为重要。在学生的成长中,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要倡导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努力提高学生个体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们选择怎样的教育,就是在选择怎样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手里掌握着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明日中国的辉煌,尽心尽力,教育好今日的青少年学生。

浅谈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浅谈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学校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虽说可以分为德育与教学两大部分,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少不了谁。德育与教学是一辆马车前的两匹马,只有并驾齐驱,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前方。在教学实践中 我意识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个性,就必须根据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气质以及行为习惯上的特点进 行工作。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课堂应是实行德育的主阵地,应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战场。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课堂是传授知识的 场所,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地方,我们只要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认为这堂课上好了。殊不知我们在课堂上 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在进行着德育;我们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在以自己的思想、人品教育着学生, 影响着学生。就拿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每一堂课,就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课是如此,其他学科也是如此。纯知识的课堂教学是不存在的,作为教师,我认为我们对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意识,自觉的把德育贯穿于自 己的课堂教学中。 首先,应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消除“逆反心理”。 有些人认为差生:差!太差!贬之曰:“屡教不改”。我认为:“屡教不改”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说教、训斥太过频繁,教不得法;二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要想消除学生的“逆 反心理”,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少一些不耐烦的脸色,多一些关切的目光。同时,既要看到他们的不足之处,更要 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给予表扬。 其次,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指出要“面向全体”。“面向全体”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并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饿、具有不同气质和个性,这就 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心心理特征和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掌握不同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爱好 和特长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尊重、保护学生的个性特征。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案例

德育工作案例 一、以德育科研为先导,着力构建学校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显著特色。 在社会变革,多元文化冲击,价值重建的复杂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我们的科研能力,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现阶段学生、德育工作者及德育管理制度的现状,拟通过学校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研究,构建一个可操作、可重复、可复制、效果明显的德育教育模式,达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效能的目的。形成了以下系列: (一)内涵丰富的入学教育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时就培养的好习惯,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实新生入学教育,一是环境教育入手,提升适应能力,新生入校,就有班主任、生活老师通过参观、讲解、班会交流、个别谈心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熟悉各种环境,消除陌生感,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二是磨练意志品质,严格军训生活。三是认真学习校规,强化纪律意识,我们专门用一周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校规校纪的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学习、讲解、案例分析、主题班会、测试等方式,让每一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中职生,特别是一名医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

正确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纪律观念.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文化熏陶,让新生尽快融入卫校生活,感受卫校精神,让学生了解卫校的昨天、今天,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核心价值。五是启发就业意识,引导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请专业课老师介绍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就业去向,职业标准等,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及社会的需求。 优美的校园环境

新生军训汇报表演 (二)体现职业学校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导向”,“职业准备”要求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意识.作为一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是一个对职业素养要求很高的职业。不仅有技能的高低,还应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综合品质等。 在学生在校过程中,我们全程规划了职业素养培养,着重把握了以下13个环节:医学生宣誓仪式——入职的第一步,职业服装的发放仪式,职业前景调查,职业礼仪训练,职业角色体会,“爱心、细心、耐心”训练,集体精神的培养,“沟通”、竞争与合作,职业活动中法律意识的建立,如何面对挫折,我是“护士长”——责任教育,“传光授帽”—-体会职业的神圣,模拟招聘—-接受社会的选择。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

r (C) 教育经验 r (D) 教育方法 个选项正确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 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 [分值: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 人类教 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分 值: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 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 会的发展进 步。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单选题:只有唯 1. (A) 高效快递 (B) 质量传递 (C) (D) 咼质效传递 2. (A) 应试教育 (B) 素质教育 (C) 高等教育 (D) 初等教育 3. (A) 教育思想 (B) 教育水平 4.在国家、 [分值: 民族、阶级和政党都存在的社会,影响人们正确行动的首先

[分值:]5.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 加工。 [分值:]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 [分值:]素质教育的()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A)传统课程观 ()。 (A) 政治思想 (B) 思想素质 (C) 个人行为 (D) 社会行为 (A) 教学经验 (B) 素质教育 (C) 教育内容 (D) 教学方法 6. () 进一步提升。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7.

r (B) 培训经验 (A) 教学经验 (C) 教育方法 (D) 课改方法 9. 素质的形成过程表明,()是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分值:] 10.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 者的施教方法 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B) 综合课程观 (C) 小课程观 (D) 大课程观 [分值:] 8.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 (A) 揭示事物本质 (B) 反映内在规律 (C) 符合客观实际 (D) 以上都是 [分值:] ri (A) 知识内化 (B) 知识外化 (C) 知识爆炸 (D) 知识传承

创德育特色品牌树素质教育典范

创德育特色品牌树素质教育典X —-德育教育特色实施方案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国家的教育方针,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和重要层面。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针对我校德育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为使德育教育活动有序、有效扎实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正确认识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 纵观学生的发展,存在如下的思想道德问题:

1、自身信念理想模糊,价值观错位。 2、病态心理严重,缺乏责任感。 3、精神世界贫乏,人生观消极。 具体表现:学生难教,孩子对父母不孝,在家是小皇帝,自私,任性,懒惰,唯我独尊。没有公德,忘恩负义,见利忘义,贪图享乐,爱慕虚荣,出现了极为消极的人生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大志向,内心空虚没有责任感。 三、进一步明确学生问题存在的背景与根源 1、社会环境是外部因素: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步入了更为快速的发展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物质文明建设可谓颇有成效。但与此同时,无可厚非,我们却面临着精神文明相对疲软的现状。社会上金钱至上的观念,市场经济时代对金钱的渴望,使得许多家长和个别老师心灵扭曲、不择手段、XX乱纪、权钱交易,给我们的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媒体、网络XX、不良书刊、低俗歌曲等充斥着幼小的心灵。 2、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校教育也存在潜在的危机,就是教育的评价及选拔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是凭着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甄别学生优劣,有关部门片面地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教师乃至于学校的好坏,致使教师、家长以至于整个社会都形成了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德育培养的错误倾向。才会出现“马加爵事件”等更多的青少年犯罪现象。 3、家庭教育不当是内因: 家长德育观薄弱,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孩子做人的教育,对于“成功”的理解旨在于考上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在这种成功观念的影响下,重智轻德就在所难免,造成孩子道德问题的出现。

小学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计划书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小学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计 划书正式版

小学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计划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建立体系、形成序列、注重养成、突出创新”为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为能形成“团结、活泼、严谨、求学”的班风,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成为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计划。立足学校实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致入微,持之以恒。进一步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年级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

“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教育思路,创建“温馨教室”;构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学校的工作计划是本计划的基础。目的是为学生负责,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努力做好本学期的班级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行为规范工作: 1、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训练,提升养成教育的质量。 2、工作重点 (1)以“美丽的校园,我的家”为主线,抓实抓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2)以学校校舍改建为契机,倡导学

在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勇于探索,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异彩纷呈 近几年,全市中小学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下气力抓实德育工作,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城北实验小学自主构建德育内容。一方面,该校依托课程,在《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等课程中自觉更新理念,围绕儿童的生活经验重新组织材料,开辟新的学习途径,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该校依托少先队,从XX年起,陆续开展了八届少儿艺术节和少儿科 技节,引领全市十九所学校共同举办了“红领巾生态文化节”活动,宣传绿色、保护绿色,增添绿色,形成绿色理念的共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每次活动都能围绕儿童生活选择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内容,如举行演讲比赛、金点子发布会、小课题研究、小实践活动等,生态文化教育已成为该校德育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高邮中学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配备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方法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 透到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心理指导工作,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

习上激励学生,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细化学校育人目标。郭集中、小学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确立了以年级组为主阵地,分年级段制定德育内容,有效实施德育方案,及时反思教育工作,创造性地将德育渗透到各类活动、各科教学和校园环境的氛围之中,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分步实施,分段达成,从摸索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中学明确各年级的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一年级侧重“明理守规”,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 与生活,规范行为,树立起高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高二年级侧重“自主塑人”,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体差异,关 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健全人格;高三年级侧重“成才感恩”,激励学生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 人才,既要有良心,又要有责任心,成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三个年级各有侧重又有机联系,协同推进,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持久性。 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赞化学校在班主任竞聘上岗的基础上,以“三评制度”为抓手,考核班主任工作成绩。⑴建立月度考核制度。根据学校实情,制定月度班级考评和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每月公布考评结果。在月考评的基础上,进行学期班主任考评,考评的结果作为各类先进申报的依据。 ⑵建立学生评价制度。该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对班主任评议,

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改革

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改革 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培养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本;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群体基本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造就多层次的人才。换言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以增多学生的自主时间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会做人从而使学生的群体基本素质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学校也实施了“双休日”使学生的每周法定上课时间比原来缩少了一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禁止学校假日补课禁止学校滥订滥发学习辅助资料禁止学科教师违反规定布置超量作业搞“题海战术”等等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正在得到进一步解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除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出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教研目标外还进一步调整了课程设置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课外活动时间的基础上纷纷建立了学科兴趣小组和课外技能兴趣小组。如:我市不少中小学或建立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写作、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书法、美术、工艺、音乐、舞蹈、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家电维修等学科兴趣小组和课外技能兴趣小组。所有这些都使学生的自主

时间的增多、活动空间的扩大成为现实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二 学生自主时间的增多活动空间的扩大确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学科兴趣小组或课外技能兴趣小组的活动发掘了自身的潜力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自身素质初步实现了素质教育。然而由于教育的滞后和不力疏于管理或管理工作的漏洞等原因有那么一些同学都在这些空档时间里在校内外却干起了违法乱纪、损害学校形象的行为。其主要表现: 第一、一些同学利用空档时间到电子游戏机室打机为了讨机币钱他们干起了盗窃、抢夺、勒索、变相勒索、诈骗等非法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例如: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里由于一些学生利用空档时间经常到机室打机迷上了电子游戏机他们为了讨机币钱而诱发了盗窃、销脏自行车勒索和变相勒索同学财物、甚至抢夺同学的财物等违法乱纪的行为。这类案件占学生在空档时间违法乱纪案件总数的26.9%(下简称为“这类案件约占百分之几”)。这类案件往往发生在寒暑假期间及寒假后的新学期受害者通常敢怒不敢言因而容易被学校忽视。 第二、一些同学在空档时间到录像室看了黄色录像后经受不了刺激而诱发流氓行为。例如:某中学初二有位校足球兴趣小组的成员在多个星期六晚上分别伙同不同的队友到录像室看了黄色录像后由于受影响较深除了回校后把“黄片”上的关于性交的种

将德育和智育结合,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将德育和智育结合,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浅谈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与心理素质,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把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使语文基础知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在德育教育的渗透过程中,语文学科发挥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德育教育与智育发展进行完美的结合,促进语文教学课堂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发展及安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 德育的概念分为广义的概念以及狭义的概念。广义的德育主要是指所有带有目的性地对社会成员施加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即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以及家庭德育等等。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有带有目的性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培养的一系列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非常方便,也非常重要,它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完成小学德育任务的需求。 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层次分明,课本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划分与编排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有层次之分。像低年级课文中的《刘胡兰》,就是非常直接地学习主人公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在中年级的课文中,《黄继光》则要让学生学习黄继光热爱人民,憎恨敌人的思想;而在高年级的课文中,《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进一步学习了董存瑞同志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崇高品质,强调树立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思想。这样的教学不仅全面,而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认识生字的同时,也接受了精神品质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讲解、课外阅读、作文教学等各个方面的教学,都可以对道德教育进行很好的渗透。其中,阅读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教育要点。例如,在进行课文讲解的 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道德品质;坚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扩展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在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不仅

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一、存在问题 1、德育认识有偏差 一些老师在教学压力下对德育地位的认识有偏差,老师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要求都与学习成绩挂钩,使一部分感到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抬不起头,厌学,学不进去又没有正事可做,于是出现课堂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违纪情况。 2、德育目标不清楚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无明确的长远目标和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短期目标,导致德育缺乏系统性。德育跟着老师的感觉走,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如卫生出现问题讲卫生,纪律出现问题讲守纪,学生打架讲团结友爱,德育的功利性普遍存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每周仅一节的班会课,除了有时传达学校布置的各种工作,要么成了说教课,有时干脆上课或让学生做作业。有时开的时候也处于“放羊”状态,流于形式(应付政教处检查)。 3、德育形式单一 大部分的思想教育都是采用开会、谈心、通过校信通联系、叫家长到校等方式,办法不多,形式老套,基本上被学生摸熟,提不起学生兴趣,甚至引起学生反感。 4、德育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管理者、班主任经验不足、方法不到位,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能。应该说我校绝大多数德育管理者、班主任不是缺乏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而是缺乏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一些教师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班级管理出了问题;也有个别班主任由于缺乏工作的责任心,班级管理很不到位,不适宜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 5、德育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 教师对德育的研究和探讨相对于教学的研究,要薄弱得多,因为对教师德育成绩的认可程度比不上学科成绩,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研究,这样一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也不能不对随时代变化的学生摇头叹息: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该研究和探讨适应社会发展的德育,这样的德育才有时代性。而这一切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6、全员德育意识、制度尚待加强 全员德育要从全体行政人员开始,大家要统一思想,劲往一处使,看到学生的不良现象要共同教育,不要视而不见。在全校层面,全员德育要落到实处还缺少配套的考核机制,现在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这样不能激发出教师的积极性,全员德育工作始终不能深入推进,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相应的考核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已迫在眉睫。 7、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

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课题 “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机结合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结 题 报 告 课题主持人:向琳 课题负责人:李岩富 主要研究人:曾浩付金凤蔡晓春彭四新王云平杨世飞张晓玲曾立红胡文锋向光京等 2010 年10 月20日

在德育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永顺一中德育课题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日益与国际水平拉近距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过着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他们就是完全健康的青少年吗?不!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的健康概念也在发展。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所要求拥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人的发展是以相应的心理发展为前提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心灵的塑造必须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必须把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为重要目标和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德育概念, 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心育(心理素质教育之简称)是一个新概念。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提出教育转轨的同时,提出了心育的概念,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心育是指施教者对受教育者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因素的培养与帮助。 《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并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列为德育目标之一,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从而使中学生的品德结构更为完整。在中学德育中,政治教育解决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培养学生的是政治品质;思想教育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培养的是思想品质;道德教育是解决道德修养问题,培养的是道德品质;而心理教育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的是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又是德育的保证。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人们的个体行为来体现,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是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中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品德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剧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是塑造健康心灵的最佳阶段。如果放松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不仅可能使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演变为心理疾病,也会使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付之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思路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中专部德育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以学院2013年工作规划为指导,以“德育为先”为总体工作思路,针对学生目前现状,应围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如何塑造学院品牌”为基本点打造和提升新模式下的德育管理水平。 二、德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目标 1、原则:人文性、实践性、科学性、实效性 2、方法(“四心”):爱心、用心、精心、恒心 3、目标:把“规范与创新”作为学院德育工作的中心工作,打造学生“精神、品质、素养”为工作重点,构建一个文明、有序、整洁、和谐的校园为基本目标。 三、总体思路: 以德育队伍建设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促进学生养成教育,以德育目标考核体系推进学院德育工作的规范与创新。 四、具体措施: (一)、德育常规:(重过程、注实效) 1、班团队伍建设(狠抓班委会、学生会,定期培训,做好“三小”培养) 2、以班为单位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做到班级包干、落实责任,目标纳入日考查、周评比、月考核中。 3、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A、社团活动(社团组建方式、活动场地、管理模式等等)、各类兴趣班的建

设 B、班级及学院举行的比赛活动(每周一次) C、大型文艺晚会及学院对内、对外活动,团委活动 D、各教研组举行的各类竞技比赛活动 4、素质教育大课的开展(融入爱心、诚信、守纪、敬业、理财、感恩、挫折等教育)每周一次 5、心理咨询工作(专人负责、建专门档案) 6、主题班会(每周一次) 7、板报与手抄报 8、班级评比(标准、措施、方案) (二)班主任培训工作 1、培养一支团结、和谐、有战斗力的班主任队伍; 2、学院本部和校领导共同参培; 3、采用专题讲座、座谈会以及拓展训练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值班制度及实施方案(行政领导带班,全员教工参与) 1、值班人数按照学生人数比例进行安排,学院要求教师人人参与值班,人人参与管理; 2、值班为24小时制,时间为一周,交换班日期定在周一上午10点; 3、德育处对所有值班老师进行值班培训,进行严格考核。 4、德育处办公室设立签字处,每晚熄灯后30分钟内楼层值班负责老师到办公室签字确认学生是否完全到寝。 (四)安全工作 A、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德育工作自身结构体系来看,包括系统的学科德育,即“两课”教育;行为德育,即操行规范;渗透在专业学科知识教学中的功能德育,即理性思维素质、治学精神、意志和崇尚真理的精神和献身精神等。德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育人。 从静态来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两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同一性、一致性和包容性,是个体和整体、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包括德育的基本素养、功底和潜能。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各项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和探索中的一种感悟和突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它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使德育的重要地位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意义。 从动态看,素质教育对德育具有反作用,德育最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两者在过程上具有连续性、递进性和循环往复性,是相辅相成和互为促进的关系。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内核,对素质教育具有导向和辐射功能,从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作用机制的相互渗透和作用,向人才发展的终极目标进行导向和辐射,达到预期的整合效果,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反之,素质教育奠定人的理性、体能和素养方面的基础,使其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实际上为德育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机遇和氛围,对德育起着鸣锣开道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诸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仅为德育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也为实现素质教育转变明确了方向。 正确认识德育与素质教育的辨证关系,深刻理解德育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体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德育管理包括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育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在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以及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理论尤其在实践上,一些老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有效解决,同时又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就高校德育管理而言,目前还较普遍存在体制不顺、规划不实、队伍不稳、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①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学是融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知识传播场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适应社会、开拓创新、人际交往的能力,宽厚的基础知识,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德育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的制约和历史原因,造成了“重智育轻德育”、“厚专业薄人文”和“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等现象。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及行为控制能力、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德育工作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12-09-10T09:35:20.9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10月总第114期供稿作者:邓付龙[导读]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德育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邓付龙山东省平度市大田镇大田中学2667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如何使学生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成为摆在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德育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厌恶学习,考试作弊;纪律松懈,游手好闲;忙于早恋,沉湎网络;不讲公德,为所欲为;拉帮结伙,打架斗殴;以强凌弱,勒索钱财。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理想的实现并无多大关系。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把自己看成学习上的失败者。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里,学生胡侃乱吹,“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脏话、臭话脱口而出,网络语言层出不穷,长发、染发、穿耳者比比皆是;爱心淡漠,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出口成脏、毁坏公物等现象随处可见。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淡薄。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长辈的溺爱,使他们中的许多人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受,自私自利,只知爱幼,不知敬老,缺乏民族自尊心,缺乏仁爱之心。 新时期学校教育已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素质教育中首先提到的是思想素质,这就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我认为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如果就德育而言,“管是为了不管”,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应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定位。“人知耻而后勇”,既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提高学生对自己性格再塑的自觉性,提高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口说好比一滴水,实践才是一粒金。”在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之后,关键是实践,要落实到行动上。在我们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查本,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成绩和不足,随时修正自己前进的航标。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旗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创造未来。当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和行必须和谐统一,爱国行为的引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专题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相结合才能使活动丰富多彩,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让学生学会合作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合作交往能力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它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有正常的合作交往能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应该创造多种机会,让孩子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让他们在人与人之间不断交流、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学生进行交往与合作。在教学方面,我会创造机会,让学生之间配合进行角色表演,或者同桌之间商讨一些政治问题,有意识地向学生讲中外知名企业是怎样注重员工的人际关系、古今中外一些因合作而成功的案例,如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合作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学生是单纯的、可爱的,在教师的正确教育下,他们学会了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学会了竞争,也学会了合作,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因材施教,做到“不放弃、不抛弃”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主要阶段,易冲动和不稳定考验着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真爱去关心学生。诚然,教师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不应拿学生作为发泄的对象。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倍关爱与呵护,做到“不放弃、不抛弃”。 不仅如此,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说话要有的放矢,要经常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自尊心,与他们亲切交谈,让他们把老师当做好朋友,向老师倾诉自己的心里话,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进。所以,我认为要做好德育工作,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因材施教是很必要的。 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对他们倾注一片爱心,才能保证对他们教育转化的成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者应从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通过各种方法的互相渗透、互相联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依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切实做好此项教育工作。相信我们的真诚和正确有序的引导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更大的突破。

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我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德育认识有偏差 一些老师在教学压力下对德育地位的认识有偏差,老师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要求都与学习成绩挂钩,使一部分感到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抬不起头,厌学,学不进去又没有正事可做,于是出现课堂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违纪情况。 2、德育目标不清楚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无明确的长远目标和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短期目标,导致德育缺乏系统性。德育跟着老师的感觉走,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如卫生出现问题讲卫生,纪律出现问题讲守纪,学生打架讲团结友爱,德育的功利性普遍存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每周仅一节的班会课,除了有时传达学校布置的各种工作,要么成了说教课,有时干脆上课或让学生做作业。有时开的时候也处于“放羊”状态,流于形式(应付政教处检查)。 3、德育形式单一 大部分的思想教育都是采用开会、谈心、通过校信通联系、叫家长到校等方式,办法不多,形式老套,基本上被学生摸熟,提不起学生兴趣,甚至引起学生反感。 4、德育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管理者、班主任经验不足、方法不到位,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能。应该说我校绝大多数德育管理者、班主任不是缺乏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而是缺乏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一些教师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班级管理出了问题;也有个别班主任由于缺乏工作的责任心,班级管理很不到位,不适宜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 5、德育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 教师对德育的研究和探讨相对于教学的研究,要薄弱得多,因为对教师德育成绩的认可程度比不上学科成绩,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研究,这样一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也不能不对随时代变化的学生摇头叹息: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该研究和探讨适应社会发展的德育,这样的德育才有时代性。而这一切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6、全员德育意识、制度尚待加强 全员德育要从全体行政人员开始,大家要统一思想,劲往一处使,看到学生的不良现象要共同教育,不要视而不见。在全校层面,全员德育要落到实处还缺少配套的考核机制,现在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这样不能激发出教师的积极性,全员德育工作始终不能深入推进,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相应的考核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已迫在眉睫。 7、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本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素质发展,使学生主体的德性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组织才能、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三条原则,四字方针”的德育目标体系。三条原则是?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德育规律;?承认差异,贯彻因材施教,不一刀切;?注意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四字方针——严、活、高、实。“严”就是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活”就是强调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高”就是要树立先进的理念,树立学习的典型,“实”就是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 在德育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学生参与原则,即让学生来参与制订学校德育制度,因为“道德是社会的共识”,制度的基础在于共同“约定”。德育制度要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作用,必须征得学生的理解和同意。 第二、发展为主原则。制订德育制度、德育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规范与制度都只是手段。如我们制定的早晚自修纪律管理条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修课的纪律,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逐步养成“不妨碍别人”的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第三、服务生活原则。制度既是从生活中来的,也是为生活服务的。对学生来说,德育制度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为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未来的生活服务。因此,我们学校所制定的德育制度也是随着学生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而作修改。 融合时代精神,发挥主体优势,提高德育实效。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建立“能本管理”的新理念。所谓“能本管理”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德育渗透。德育工作者从以学生的行为管理为主,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的“能本管理”理念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心理调衡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这些能力通过“三个自主一个舞台”的途径来培养。三个自主,即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己能管的事,让学生自主解决自己能解决的事,让学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个舞台”即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本身是一系列互动过程,德育则是对受教育者道德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和影响,而这种影响力来源于教师,来源于家长,来源于同伴,来源于社会。因此,我校建立了“德育立体工程”,让全体教职员工、家长、社会、同伴来参与德育教育。即首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通过实践评价学生。其次,发挥家庭教育功能,依靠亲情开导学生,最后,开发同伴教育优势,树立榜样感召学生。 学生是德育的主要对象,而班主任使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托对象。在培养德育教育青年骨

德育工作计划中职(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6096-55 德育工作计划中职(完整 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德育工作计划中职(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中职德育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本学期将本着“教育在前,预防在先”的原则,尽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将德育教育寓于课程教学和活动中,全员参与,全程管理,要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

夫,为学校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为正常的教学秩序提供有力的支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二、现状分析 尽管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护了学校的稳定,但我们也看到,部分学生的行为不良、道德失范,部分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少数班级的课堂纪律还比较差,少数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不强,德育科研工作还有待加强等等,同时本学期学校面临着重大的变化,面对目前教职工紧张,班级需要整合的局面,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要点设想如下: 三、工作要点: 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发扬“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传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整合学校的德育力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认真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学校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