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摘要: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数学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从而影响物理化学的学习。本文中的“学困生”指在寄宿制高中中,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未能养成学习数学良好的习惯和态度,未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的学生。分析了形成原因:(1)被动学习,(2)学不得法,(3)不重视基础,(4)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心理素质不强。形成了转化措施:1、加强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指导学习方法.让学困生得法,3、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多用激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4、组建学习型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5、遵循数学学科特点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措施

本文中的数学“学困生”指在寄宿制高中中,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未能养成学习数学良好的习惯和态度,未能掌握数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未能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的高中学生。数学“学困生”在各个年级普遍存在,并且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何有效地转化他们,使其尽快脱“困”,一直是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现行的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题小组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对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转化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1)被动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不积极思考,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经常有学生生把板书全抄下来,但完全不懂板书表示什么。课后不复习整理,家长不督促时不做作业,遇到不懂之处不主动问,而是等着老师去讲。

(2)学不得法。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可是学生不注重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他们只注重结果,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课后不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比如我们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时,非常注重

错位相减法,但很多学生只记求和公式,根本不在意公式如何得到的。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比如在学习解析几何时,很多学生不愿意去计算,以为知道方法就可以,真正让他解决一道题目时,他不能完全解决,算不出来,头脑中一片混乱。

(4)学习兴趣缺乏。数学成绩与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一般数学成绩也是比较差的。因为不喜欢数学,所以数学学习的热情不高,求知欲不强,数学作业放最后做或者不做,投入数学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够,难以形成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和吸收,最后容易导致数学学习的困难。

(5)学习心理素质不强。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关头.即处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交叉口,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有明显不稳定的特征,这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数学学困生普遍具有盲目、厌学、焦虑、疏远、逆反性的心理特点,他们情绪波动很大,这些特点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加强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困生的感情交流,从内心去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信任他们,热情辅导,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经常抽时间与学生谈谈天,聊一聊生活,谈一谈数学,讲一讲学习数学的方法,与学生打成一片.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进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我班有个女生数学学习兴趣不大,数学作业向来放最后一个做,为使她不掉队,我会经常询问她学习情况,主动帮她讲解难点,每天中午让她问问题或者让她做几道基础题,周末回家时提醒她要注意整理归纳,现在考试都能及格,订正不能及时完成时也会跟我约定完成的时间。

2、指导学习方法,让学困生得法。我告诉学困生课前一定要预习,即使花10分钟时间浏览一下第二天上课的内容,上课时效果也能好一点,因为这样心理比较有底,上课不会紧张。我们班有几个女生按照我说的去做,反馈下来结果不错,不预习时总觉得上课太快,跟不上,预习完再上课就好多了。课堂上我告诉他们一定要跟上节奏,不要听一点漏一点,而且最主要的是听懂,积极思考,适当地记笔记,上课不要只做笔记而不思考。课后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做不来的可以空着,还有不要对答案,不要一碰到问题就开始讨论,讨论之前

一定要自己先思考。这学期我注意到女生做作业时会频繁讨论,而且对答案,有几位女生平时作业很好,但是第一阶段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了解下来就是对答案,做作业都是问的,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考试结束之后我跟她们交流,告诉她们要独立思考,要相信自己,期中考试几个人都有进步。学困生一般不在乎作业的订正,往往是只改答案,不会追根究底,我会要求他们当天订正好给我检查,不会订正的再给他们讲一遍,订正一道题胜过再做十道题。

3、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多用激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困生学习自信心差,我会创设机会,小步子、多台阶,培养他们的成功意识。课堂上我会特别关注他们,首先培养他们的听讲习惯,稍有走神,我会轻轻地走到他们身边用肢体语言提醒他们,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在注意着我,我必须认真听”.其次在课堂上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鼓励他们回答.若回答正确,大力表扬,若回答错误,不全盘否定,挖出正确的一面进行肯定,激励并启发他去修正错误,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一点点地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一点进步,放大这点进步,在班级里表扬。比如我们班有位学困生,在我的鼓励下他准备了本数学整理本,每天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出来,不懂的就问我,我就在班会上表扬了这一做法,之后他学数学更有积极性了。

4、组建学习型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这学期我们班组建了两个数学学习小组,每组有两位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四位数学学困生组成,每周会有活动时间,让他们互相交流一周的学习体会,平时学困生有不懂之处让她们问组长。周四活动课时有一个数学小组活动,我安排他们一起讨论周练和周日练习。平时学生遇到问题时,当一个问完之后,其他同学再来问时我会让他们去问那位同学,让他们互相交流。平时作业来不及讲评的,我会张贴全对的学生的作业,让其他同学向他请教,这样班级学习数学的氛围很好,对于学困生来说心理负担也不重,因为他们觉得问同学比问老师轻松。

5、遵循数学学科特点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这学期我任教的两个班级差异性较大,有个班级整体数学基础较薄弱,我采用低起点、低密度的教学方法,特别讲解新概念时会放时间让他们记忆,多做基本题,巩固基础。有时一个公式要反复讲反复练,一道题目也会慢讲,讲完立马练习同类型题目。课后作业也是基础题的练习,批完后都细致讲评。课外耐心辅导他们,个别没听懂的晚自修时个别辅导,周末个别多做几个题目,让他们逐步提高。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利用家访、电访等方法争取他们的合作,利用亲情的力量教育和督促学困生在家时也能认真温习功课、完成作业,周末会告诉家长做哪些作业,特别要让学困生做好整理复习工作。每次阶段考试之后与家长交流,当有进步时让家长也表扬他们,没进步时,让家长鼓励他们,要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不懈。

附录:

案例1:合作学习促进进步

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班总有一些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学困生该怎么办呢?我想了个办法,把教学班中的十几位学困生,按自由组合地方式,以2至4人为一组,分成6个数学学习小组,定时组织小组学习活动。现在以组A 为例,简要介绍学生是怎样开展合作学习的。

在学完数列这一章节后,我给组A 布置这样一个问题: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1=a ,且共有2n 项。若其奇数项之和为85,偶数项之和为170。求公比q 及项数。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只见他们一个个都动起笔来。经过一些尝试后,苏同学很得意地说:“我知道了!先设}{n a 的公比为q ,则由题意得???????=--=--1701)1(851)1(21q

q a q q a n n ……”还没等她说完,孙同学急着说:“这个求和公式是要条件的,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要讨论1=q 和1≠q ,所以这道题目需要分类讨论。”孙同学若有所思地“噢”了一下。“不对,这里q 不可能为1。”袁同学不慌不忙地说。徐同学还是不太了解,一脸疑惑,苏同学忙着补充:“如果1=q ,那么奇S =偶S ,

而现在85=奇S ,170S =偶,所以显然1≠q 。”“徐同学,你明白了吗?”我转向她。“明白了,但是我觉得这样还是有问题。”她转向其他三位朋友,“你们觉得呢?”只见四个女孩子又陷入沉思。

过了几分钟,徐同学抬起头来,欣喜地说:“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n a 的公比为q ,所以奇数项所成数列和偶数项所成数列的公比应为2

q ,所以方程组应该为???????=--=--1701)1(851)1(222221q

q a q q a n n ,然后把数字代进去,得???????=--??=--?170q 1)q 1(q 185q 1)q 1(12n 22n 2,把两式相除,得q=2。”其他三位同学也频频点头。

袁同学说:“我有更简单的方法,令+++=531a a a 奇S …++-12n a …

+++=642a a a S 偶…++2n a …

+++=531a a q(a …++-12n a …)

奇S q ?=

所以 2S S q ==偶奇

,再由85q

1)q 1(a 22n 1=--,可得n=4,所以项数为4。”“项数为8,4是偶数项和奇数项的分别的项数”其他三位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所以做题时要细心。”我乘机补上一句。

[评析]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着重对全体学生强调: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会学生怎样科学地进行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重要目标。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是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对于提高数学成绩,转化后进生,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组的这四位同学在期中考试中的成绩都不太理想,而且她们四个是好朋友,所以我把她们分成一组。基本上每星期组织一次活动,平时他们可以自己讨论讨论。对于这样的学困生,可能没有研究题目的习惯,只是依赖于老师或好同学的讲解,习惯于接受性学习。显然,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低效的,而采用小组学习制,可以给这些学生更多的空间,老师在其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错了也不怕,因为小组内其他成员都是自己的好朋友。

这是一道数列的典型题,也是学生易错的题目。对于学困生来说,最关键的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所以在选题时要选难度低、入手快、计算简单的,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古语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小组学习制,经过单独思考和讨论,学生们已成功解决这个问题,还想到了2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等比数列的三要素及求和公式的注意点,学生都一一提及并且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学能力。

组A 成员每一位都有“质的飞跃”,在期终考试中,袁同学由56分升至80分,孙同学由38分升至67分,苏同学由26分升至60分,徐同学由48分升至78分。虽然我们不能以

几次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全部,但是我想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将由数学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而学习应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为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设计适合各个学生的指导方法,使学生能喜欢数学、学好数学,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确保课改的成功。

案例2:全方位帮助促进进步

基本情况:学生A,我们班数学学困生之一,统招生,进入高中后数学学习成绩十分不理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1、自信心不足,比较自卑,中考时发挥得较好才考进重点中学的,面对身边都很优秀的同学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学好。2、刚开始寄宿制生活,晚上总是休息不好,第二天上课时昏昏沉沉的,听不进课。3、性格内向,不愿意向同学或老师请教。4、周末作业不做,不太重视学习。

我采取以下措施帮助他提高数学成绩。

1、

2、建立起他的自信心,在班会上一再强调能考进重点中学的学生能力都差不多,大家

考进来的分数相差不了几分,只要认真学都能学好的,暂时的落后问题不大,要有

信心、毅力去学,例举之前毕业的学生在高一刚开始时数学也没学好,但是一直坚

持着,到高三时数学也考了130多分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上课时,每次

遇到简单的题目,觉得他能回答的就让他作答,答对了大力表扬,让他觉得自己还

是有能力的。

3、学法指导。告诉他每次上课前花10分钟预习一下,课上认真听讲,听不懂也要坚

持,课后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不会做的空着不要紧,可以问,做错的题目一定要

及时订正,准备个整理本,整理每次做错的题目,周末回家多复习整理。

4、课间与他多交流,告诉他不懂的可以来问我,帮他安排个数学成绩较好的同桌,让

他一有不懂就可以很快解决。每天中午让他及时订正作业,不懂的为他仔细讲解。

每次大考结束,跟他一起分析数学试卷,指出哪些是概念不清、计算出错的,哪些

是可以暂时放一放的,根据考试情况指出进步还是原地踏步,鼓励继续努力,并制

定下一次考试的目标。

5、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他。高一第一次阶段考试结束后,我就去家访了,与他父母

一起交流他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指出他周末作业完成得不好,还得父母多督促,

他自控力不强,周末要父母陪着他一起学习。隔两周就会跟他父母电话交流,让父母多鼓励他。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这学期的作业正确率有所提高,特别能及时订正,每天晚上他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整理数学不懂的知识点,每天中午会问我几个题目。现在他的数学成绩基本能达到平均分,信心也有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