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哲学教案

中国哲学教案

中国哲学教案
中国哲学教案

第一讲绪论哲学与中国哲学

学是关于世界、人生的最根本看法

西方文化对“哲学”的认识以及西方哲学发展的简单历程

古希腊从自然哲学到苏格拉底哲学

前苏格拉底哲学以自然哲学为主,苏格拉底之后哲学把伦理问题(如正义的讨论《理想国》)当作哲学研究的对象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苏格拉底什么是正义的定义柏拉图的“灵魂转向”学科柏拉图设计了一套理想的教育课程,除了体育和音乐这两门初等课程之外,必须学习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和谐音学等5门课程,按照这个次序将灵魂从可见世界逐步引向哲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家统治人才,促成他们的灵魂转向。

中世纪古希腊的哲学思辨成果(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成果)被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哲学为信仰服务。尽管如此,通过基督教的形式还是保存了西方理性思辨的传统。如上帝是按照数学的规则创造世界的。这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探索都很有意义。

近代以认识论为主的哲学

随着近代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对自然科学的概括、人如何能够认识自然进而认识整个世界成为近代哲学的伟大报复和狂想(妄想)。自古希腊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家一直幻想建立一种认识自然和人类的绝对有效的方法,但是知道今天,这种唯一的方法也没有找到,并且放弃了这种努力。

笛卡尔的探索我思故我在力图排除一切的不确定,排除经验性的不确定,建立适合一切领域的确定知识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培根的实验科学为源头的经验论路线认为思辨是空虚的,感觉是唯一真是的存在

存在就是被感知闭上眼睛悬崖存在不存在

康德三大批判对真善美领域的划分知性与理性的划分及矛盾上帝是联系二者的枢纽

从主客对待到主体间性

主客对待之下,主体是静止的、理性的,主体没有情感,没有非理性,向镜子一样对课题进行反映和认识一下集中势力开始打破这种静止的主客关系

叔本华你才的意志主义存在注意的源头

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提出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逻辑原子主义的探索及其困难

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探讨人的生存境遇,人是他人的关系,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重大转向

哲学抛弃了笼罩一些的僭妄让儿子“科学”“分家独立”主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哲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曾经包含科学,探讨人能不能准确认识自然,如何准确认识自然,在这个过程中确立的客观规律为最高权威的理念(真理第一)这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精神收获之一

随着自然科学自身认识以及方法的成熟,哲学已经不能涵盖这个领域,转而把“人本身”当作认识的对象,成为真正的“智慧”之学

无论它的对象是什么哲学的和一个核心特点就是方向性的、最根本的认识,具体的认识属于各门具体科学和学科的任务

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从其发端及直切主体间性的问题

礼乐文明与孔子的伦理哲学

历史智慧与老子的“君人南面术”——黄老冷酷的工具理性、庄子温情的存在哲学、泥沙俱下的自然哲学、神秘玄奥的道教哲学

庄子、孟子的人生境界论

注重事件、关系的自然哲学

二分与中和周易的传统

阴阳、五行的方向性思维工具

名家、墨经的空间、结构思维倾向

天人合一与主客融通

中国的自然哲学讨论

中国有自然哲学

中国哲学还没有把自然当作一个独立的认识对象

对自然的认识没有形成一套严守同一律、排中律的方法体系

讨论

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

西方自然哲学以及认识论哲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科学精神毋庸置疑的价值与不足

第二讲文明突破与孔子、老子的哲学分脉

孔子哲学

轴心时代与哲学突破

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以及伊朗的各种文明形态都是在这种原始母体上产生的。它们几乎同时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文明突破,打破了旧有的传统及文明框架,对之进行重新整合,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这就是所谓的“轴心时代”,或“哲学突破”所持的观点。这一看法首先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时期内,和公元前800~200年的精神过程中,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意义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印度产生了《奥义书》、佛陀,探究了从怀疑主义、唯物主义到诡辩派、虚无主义的全部范围的哲学可能性。伊朗产生了琐罗亚斯德教,巴勒斯坦、以色利出现了先知运动,希腊世界贤哲如云,荷马、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以及许多悲剧作者如群星丽天。“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所包含着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9页。)在这一时期,文化进行了重新整合,进行着伟大的创造,斯时所产生的文明成果奠定了世界文明的基础,形成了直至近代的文明的基本框架,同时是每一次文化跃进的支点和坚实的基地。直至近代,“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14页。)六十年代,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发挥了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哲学突破”的观点。“哲学突破”即是对构成人类处境的宇宙之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其所达到的层次是前所未有的。帕森斯认为,希腊突破了神话中的神及其英雄任意宰制世界的传统,对自然的秩序及其规范的和经验的意义产生了明确的哲学概括,哲学思辩的解释世界的方式代替了神话的解释。“整个西方文明中,理性认知的文化基础由此奠立,哲学、科学以及神学都跳不出它的笼罩”。(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在以色列,产生了上帝为创造主的观念,《旧约》及摩西的故事广为流传,出现了先知运动。上帝观念贯穿到犹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之中,与基督教中的希腊因素相结合,构成了西方文明的主要基础。印度产生了以业报与转世观念为中心的宗教哲学。在中国,以保留传统的几部经书为基础,经过系统化之后,在宇宙秩序、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几个方面都发展出一套完整而别具一格的看法。“轴心时代”或“哲学突破”基本上反映了人类文明跃进过程的实际特点,大致符合历史实际,这种概括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和事件,它在开启后世文明先河的同时以扬弃的形式包含了前此的文明因子,“哲学突破”以前的历史实际也影响着不同文明类型的发展路径及自身特点。“哲学突破”是一种延续性与突破性相结合的历史事件,“古代文化的某些因素进入轴心时期,并成为新的开端的组成部分,只有这些因素才得以保存下来。”因此,要研究“轴心时代”或“哲学突破”时期的相关问题,不能对前此的历史弃之不顾。而中国的哲学突破又是相比而言较为温和的一种。

二礼乐文明与孔子的贵族精神

孔子(551-479)鲁国贵族,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度沉寂,目前在慢热中

孔子继承了三代的礼乐文明礼乐文明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是一套包括规范性与非规范性制度的综合,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是人的基本属性的体现,是当时的一种贵族精神

三人的社会属性与历史意识的奠定

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本体论

1 社会是人存在的基本前提,此前提相当于笛卡尔的“思”

2 对社会基本关系的概括:五伦

纵向关系为主横向关系不容忽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二)个体修养目标与方法

1 圣人、君子的目标极高明而道中庸

2外在规范与内在自觉礼与仁

3忠恕之道的修养方法

(三)先王圣人观与历史观念

1标准来自历史、实践而不是天启,中国根深蒂固的现实主义与实践理性主义

2在现实中寻求超越人与神人与祖先神界也是集体的

3宗法传统、先王观念与历史意识

4历史退化论伦理与现实的辨证

中国文化主体特点的奠定

儒学对中华民族文化面貌形成与维系的影响儒学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是祸福相倚、割舍不断。首先,它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仁义忠孝等儒家主张逐

经过了一段激烈的冲突时期,佛教也逐渐认可了这些价值观。著名的“目莲救母”就是佛教文化容纳儒家孝亲观的体现。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合一成为学界认可的观念,在这种合一中,儒学吸收的是佛教、道教(包括道家)的哲学与养生方面的内容,释道二教则主要吸收了儒家的价值观,在相当程度上,儒家价值观为三教所共同遵守,儒家也就因此而成为中华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代表。同时,以礼仪为代表的行为规范系统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结构与行为方式。如果说华夏族是三代文化熏陶的结果的话,儒学就是此后的中华民族性格的主要因素了。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之所以得名为汉族,与汉代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汉朝正是儒学深入人心的开始。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且把儒学作为选官、任官的标准,成为各级教育的主要内容,历代统治者沿袭了这一政策。隋唐以来的科举制更进一步加强了儒学的地位,童子自识字开始学习的就是儒家的内容,一生的荣辱仕进儒学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分子是古代社会的精英,他们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民族的文化面貌。经过这种长期的浸淫,使儒学深入到民族心理深层,决定了民族心理的基本面貌。

其次,儒学在江山易代、统治民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延续、维系了民族的文化面貌。世界上有许多文化高度发达的民族、地区,经过几前年的沧桑,文化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的甚至与原来的文化形态已经大相径庭,看不出什么联系了。如埃及经过波斯、罗马、阿拉伯、突厥等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属于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文明,上古埃及文明已经断绝。其他文明古国如巴比伦、希腊、印度,莫不如此。印度曾经是佛教的发祥地,到了十九世纪,佛教竟然在此绝迹,需要通过斯里兰卡再度传入。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罽宾(阿富汗)是大乘佛教的中心,中土高僧多来自罽宾,许多中国人到这里求法。但是现在的阿富汗已经彻底伊斯兰化,就连仅存的石头大佛也被塔利班炸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却从却一直延续下来。从夏商周三代经春秋战国到秦汉,文化一脉相承,统治民族是华夏族。西晋末年,中原汉族政权走向瓦解,最后鲜卑族统治了黄河流域,这是华夏文化所面临的第一次挑战。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传统文化重新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儒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少数民族入住中原首先面临着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自身的稳定,其二是如何统治人数比他们多得多的汉族。历史证明,少数民族政权要稳定,必须坚定、迅速地转向绝对君主专制制度,也就是说要由贵族分权制度转向汉族所采用的中央集权,否则那些贵族王公就成为政权崩溃的分离因素。所以,少数民族皇帝(或者部落联盟首领)就要致力于削弱氏族王公的权力。要完成这一过程,他们自身没有经验,必须要借助汉族知识分子。入主中原的先辈族、契丹、女真、蒙古、满洲无不经历了这样一个借助汉族势力消除部族王公权力的过程。而且许多北方南下的少数民族学多都没有文字,要在复杂的政权之间进行合纵连横的政治斗争,书信的传递、政治谋略的学习都需要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对于新获得的统治区域内的汉族,一个政治上成熟的、立志在中原站稳脚跟的少数民族是不会仅仅采取野蛮的屠杀的办法的,他们最后不得不那些政治不反对他们的汉族合作,承认他们既定的经济甚至政治特权。而在先辈族入主中原的时候,经过两汉、三国、西晋的发展,许多世家大族已经儒学化。1虽然不少世族迁往江南,但是留在黄河流域的还非常多,他们聚族而居,有着为数不少的私人武装,修筑了坚固的堡垒,以抵抗异族的野蛮屠杀。最后,北魏政权不得不对这些大族妥协,实行所谓的“宗主都护”制度,由世家大族作为基层的领导者,代北魏政权征收赋税、维持治安。这些世家大族不仅仅是一个个军事堡垒,也是一个个文化的堡垒,通过他们,儒学在基层保持下来。而那些在政治上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制定各种制度的儒家知识分子则是上层儒家文化的保持者。一开始少数民族对儒学采取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看重的是其历史智慧及其社会政治方面的内容。随着实践的推移,逐渐接受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儒学最后就再度成为少数民族的统治思想,而中华民族的文化面貌也由此得以保全。

这一过程在此后的契丹、女真、蒙古、满洲都经历过。他们为了取得中原政权,获得汉族知识分子帮助的心情有时是非常迫切的,许多人都深受重用,为少数民族政权的巩固与壮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北魏任用崔浩、蒙古任用汉化的契丹自是分子耶律楚材,满洲任用范文程等。燕凤在北魏时期并不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远远不能和崔浩、许谦等人相提并论。但是北魏为了得到这样一个人才,包围了他所在的尉县城,并扬言如果不交出燕凤就要屠城。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对汉族人才的重视,也可以看出他们吸收儒家文化背后强大的必然性和内在推力。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这样内容庞大、体系完备的儒学,中国文化就难以经受统治民族变更的考验,是儒学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面貌,使中国形成了世界上唯一文化没有中断的这样一个奇迹。就这一点而言,对儒学的历史作用如何评价都是不过分的。

(二)儒学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中国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部分组成,道教(包括道家)与佛教主要是出世的,以探讨身心修养、精神超越为主,儒家则是坚定的入世主义者,致力于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所以它是现实秩序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作为要超离这个世界的释道两家,起主要兴趣不在建设而在批判。当然,批判的价值也是巨大的,它有助于冲破僵化的教条,摧毁不合时宜的社会发展阻碍力量,甚至有助于人的解放。但是这种批判作用的发挥需要有一个基础和前提,而构筑这个基础和前提的就是儒家,这样就构成了三教互补。但儒家是建设者,相对来说更重要。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观是由儒家奠定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大厦也主要是由儒家建造的。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品德也大多与儒家有关,如为国家民族的集体主义,个人修养无限进步的道德理想主义,勇于抗争的大丈夫精神。中国士大夫大多徘徊于儒释道三教之间,但他们的思想底色首先是由儒家奠定的,有了这样的入时基础,他们的超越精神才显得旷达,具有了审美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知识分子的基本追求。士大夫的这种超越与旷达主要是要超越社会的缺点,而不是超越社会本身。即使任达不羁如李白这也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且放”而字最妙,说明世界只要有一分奈何就要积极投身于其中。由此可见儒家价值观在士大夫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儒家具体的文化贡献还很多,这里不一一罗列。

(三)德治理想对政治建设的忽略当然,作为长期与专制主义水乳交融的一种官方意识形态,在今天看来,其消极作用是很多的。比如官本位思想就是影响深远、十分突出的糟粕,在今天是必须予以否定和清除的。其他如对道德本体的过分强调而忽略了艺术精神,产生了对人性的压抑;对上下、贵贱之间权利、义务规定的不对等;片面强调义而忽略了合理的利益追求;混淆了“应然”与“必然”的区别,把自然伦理化,没有给自然以独立的地位(荀子虽然划出了自然的“天”,但这种思想不占主流),对自然科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重视不够,甚至有意贬抑科学技术的地位;历史循环论和退化论的观点占优势,有一种向后看的惯性,不能即使发现、总结社会的进步因素等等。这些在历史上(尤其是在近代史上)都起到非常明显的消极作用,其不利影响在今天仍然没有完全消除。这些都不拟在这里展开,我们主要分析一下儒家政治思想的消极作用。

儒家政治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内圣外王”,也就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王道”观念。其积极意义前文已经进行了分析,这里主要讲其消极作用。

孔子提出核心思想“仁”就表明他相信人具有与伦理规相协调的先天倾向,也就是性善。到了孟子,把这种思想表述得更加明确,他提出人先天具有“四心”(恻隐、辞让、似非、羞恶),这“四心”就是仁、义、礼、智伦理德目的基础,因此伦理先天地根植于心,而非由“外铄”,人只要把这四端充分地发挥出来就可以成为圣人,而且从本性上来说人会自然地向善的方向发展,除非遇到障碍,而这种障碍就是人要进行伦理修养的原因。如果王公大臣把这种善心运用到政治领域,就会达到天下大治。性善论有两个基本点:其一为伦理道德的先验性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其二为内在道德与天下大治的必然联系,也就是“内圣而外王”,如果“内圣(德行高妙)”就会“外王”(政治的成功),并且只有“内圣”才能外王。孟子基本上继承了孔子的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基本精神,所以南宋学者陆象山说:“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1秦汉以来,经孟子发挥的孔子伦理思想占主流地位,逐渐成为帝王、士大夫们的不易的精神信条,但这种精神往往被淹没在烦琐经学笺注当中。时至北宋,理学兴起,经过从宋到明的长期学术整合与扬弃,性善论更进一步地深入到民族心灵的深处。在儒家来看,道德完善必然带来政治清明,而且要政治清明必须要执政者道德高尚,人具有先天的道德基础和自然的道德自我完善能力,这些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坚硬的内核,最动人的神话。

但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性善论也有它突出的理论上的困难与实践方面的缺点首先它缺乏当代科学的支持。性善论是一个全称判断,它至今没有心理学与生物学上的证明,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存在而作一个一元论的先天预设,本质上是一种中世纪的、古典的思维方式,在今天来看是过于简单化了。如果性善论真是真理,经济学就不存在,因为经济学有一个人性论的前提,那就是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而这种理论基础就是荀子意义上性恶论,是孟子一系儒学所反对的。

由于不留余地地肯定了人性中包含着一切伦理的内容(心学尤其如此),过分地强调个体自律,认为人有着强烈的自我圣人化的趋势,所以儒学始终关心的是人如何成为圣人的问题。圣人就是能够超乎常人地自我克制、自我牺牲、毫无私利的道德理想主义的典型,是十全十美的。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儒学心性论展现了深厚、宽广的个人自我完善的境界,个体的精神境界是无限的,仁、圣的境界也是无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学是高超的。这是儒学对中国文化的的巨大贡献,但这并非本文论述的重点。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人除了超越的一面之外,更有现实的一面。社会大多数是普通人本身可能并不准备成为圣人,对于很多人来说,更多地是要考虑如何成为一个基本合伦理的人,不至于突破伦理的底线。实际上从孔子以来,儒学就是指向少数贵族的,并不是指向大多数平民,更不用说从事农业生产的野人了。傅伟勋就指出儒学过分强调微模伦理,而忽略了巨模伦理3。在性善论的主导之下,本来理想、精英与现实、世俗是脱节的。可以想像,作为身在功利中的士大夫阶层,却必须以超功利为目标,成天说要超越功利,那么他们势必面对这样的选择:要么坚持操守而被淘汰出局(理学家被贬黜是家常便饭,包括孔孟的不得志),要么做一个口是心非的两面人(现实中的多数政治家)。而后者却是经常受到理学家的批评的,实际上以理学的标准来看,过去一切有为的政治家都是批评的对象,即使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人也不被认可,被认可的或者是虚构的人(如尧舜),或者是将来理想中的圣王。这样儒学(尤其是理学)自然地外显为两种属性:政治上的虚无主义与现实中的虚伪性。

除伦理本身的迷失之外,性善论对中国文化影响更大、更加现实的一面在于政治思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之上的政治观就是“内圣外王”,认为帝王(包括其他政治家)只要把内在的善性发挥到他的政治实践中,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就像为长者折枝一样容易1,而且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善,才能达到理想的政治状态。这种伦理型的政治就是“王道”。孟子以来的正统儒者反对以功利为杠杆进行政治运作,认为这是“霸道”。当然,从最终目的来说,政治必须是人文的,好的政治应该以人为本,绝对不能违背伦理。同时政治家如果有着高尚的人格,则更具魅力。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政治却必须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政治是对利益的一种合理安排,伦理直接表现为利他,而政治却首要表现为利己(个体或集团),伦理的规则不能代替政治的规则。伦理是方向性的,是价值的,而伦理的方向要在政治中实现则是方法性的工具性的,二者不能划等号。伦理的高尚并不能必然带来政治的高明,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悲剧人物,如文天祥、方孝儒等等。实际上,儒家意义上内圣外王的人从来没有在现实中出现过,翻开理学家的著作,伟大的政治家从来没有被他们肯定为圣人,一个主要的理由是他们不能无私,他们的动机表现为追逐利益,理学家所肯定的只有他们编造、过滤出来的三皇五帝。这种政治虚无主义正是内圣外王理论缺憾的一种结果和反证。而在现实实践中,却并不是“内圣”而“外王”,恰恰相反,因外王而内圣。因为既然社会舆论一致承认“王”就应该是“圣人”,或者起码是道德高尚的人,那么当今皇上就应该是道德高尚的,否则就要否定他的王位合法性。在极端专制的氛围中,只要帝王有实力控制政权,这种可能就不会实现,所以只能承认吾皇圣明,中国历史上自欺欺人皇帝的尊号制度就是这种效应的一种表现2。客观上,内圣外王起到了为自私、血腥的王权涂圣油的作用。同时,“内圣”必然“外王”的思想逻辑相信统治者自己能够主动地合理、无私地运用公共权力,也把天下的治乱寄托在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身上,本质上是一种人治,是属于专制主义范畴的。余英时等学者曾经分析了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绝对专制主义的紧张关系3,这也是历史事

实,中国历史上反帝王倒行逆施的记载可歌可泣,前后不绝,但最终目标不过是如何作稳奴隶,鲁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期一针见血。所以,无论在什么层度上提倡民本主义,也终究不能使中国脱离专制的窠臼。

内圣外王本质上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思想,并不符合民主的精神。民主主义的思想基础是世俗化、平等化,而不是精英化。民主主义在政治领域首先假定人是自私的,具有先天的犯错误倾向,政治的清明不是希望当中的每一个人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而是合理地划定规则,让人觉得犯错误的成本比收益大,从而避免错误。政治领袖在人性、伦理方面没有也无须有超越凡俗的水平,他们也在限制之列,这就是世俗化。民主首先并不诉诸伦理,而是指向中性的能力。民主的伦理基础与经济学的基础是一致的,它不是性善论,而是性恶论。以性恶论为基础,通过限制政治权力,部分可以实现主权在民,而以性善论为基础的“王道主义”则把限制交给道德自觉,最终让渡了所有权利。

反观孔孟以来两千年的中国历史,性善论根深蒂固。把利益与道德截然对立,直到被西方帝国主义强迫卷入“全球化”的晚清时期时期,许多朝廷大老还讳言“利”,高叫“尚礼义不尚权谋”、“以中国的伦常名教为原本(冯桂芬)”、“中体西用”(张之洞),这种“原本”、这种“体”是一种欠批判的与古典的同一,是没有走出中世纪的表现。它确实会给人以价值的安顿,满足人们对虚幻的古典温情,但这种温情有时却是以民族命运为代价的。

上文我们已经说过,唐宋以来,性善论在深度、广度方面弥漫与整个中国文化界,成为最核心的价值观,渗透到民族的血液当中,所以至今它的负面影响仍然挥之不去。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形式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与传统决绝的态度,但在骨子里消极的性善论仍然以各种形式还魂。比如“政治挂帅”、唯成分论、个人崇拜、对于榜样的过分依赖等等。“政治挂帅”主要是政治态度挂帅,以为政治态度好就可以取代一切,态度好并不一定意味着效果好,这不过是内圣外王的一种翻版而已。所以,性善论这样的价值观必须进行充分的反思和批判,它带给我们一个千年的迷梦。

正如我们没有完全否定性善论一样,我们丝毫没有全面肯定性恶论的意思。性恶论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作用是最基层的,是底线的,它仍然是一个假设。说它是基层的,是因为它最大的效果是在公共领域、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规则制定好了,人如何在规则中自我发挥,则需要包括儒家心性修养在内的一切要素,你完全可以超越地自我发挥,你越超越,越高尚。如果我们性恶论推向极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归约为一种利害关系,那将比性善论更加反动,它势必导致抹杀人的尊严,把人物化,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今天对人的自然情欲过分肯定的泛滥全球的自然人性论思潮所带来的黄色文化就是表现之一。中国在秦始皇时期实践建立在极端性恶论的法家理论,结果导致二世而忘的惨剧,形成了一种性善论大潮之下的一个瞬间逆流。

讨论: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老子的天道自然论

一老子生活的时代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生活在春秋礼崩乐坏的时代,是春秋与战国转化时代的人。老子其人历史上有争论,老聃、李耳、老莱子之间有讹传。现在一般认为老子与孔子同时代而稍早,楚国苦县人,曾为周收藏室史(或云柱下史),是贵族中的知识分子,属于巫史阶层。后离职隐居,去向不明,大致后半生过着隐居生活,为中国隐士之先驱。

《道德经》相传为老子著作,系老子过函谷关时应关尹之请而写。《道德经》是否老子的著作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古史辨”派认为《道德经》有老子的思想,但非出自老子之手,是战国时期道家言论的汇聚。随着长沙马王堆汉墓《老子》以及郭店楚简《老子》甲乙丙本的出土,现在一般认为《道德经》就是老子本人所写。《道德经》的代表性注释有西汉河上公注本,魏晋之际的王弼注本。东汉魏伯阳的《老子想尔注》是道教的经典,为道教成立的代表性著作,形式上也是对老子的注释。近人魏源也有老子注释本,收入《诸子集成》中。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本)比较适合初学。

一道本论与中国哲学的奠基

道的宇宙论、本体论义涵

道与宇宙的创生与构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宇宙论是探讨宇宙产生极其发展过程规律的学说,在哲学层面宇宙论是一种思想而非完全的实证。老子的宇宙论提出了宇宙的统一性,发展过程的二分性以及宇宙的基本构成物质(气)等问题。体现着宇宙发展史由其内部力量促成的思想,展示了首尾相接的环形思维模式,与古希腊的线性思维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八卦、阴阳、太极等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与老子宇宙论是同质的。可以说老子宇宙论促进了传统周易思维系统的进一步哲学化,是阴阳发展为哲学范畴的促发力量。

天道自然论与本体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天下万物生育有,有生于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本质看法的学说,一种思想如果是理性的思维方式(而非神秘天启的)具备了宇宙论与本体论,就标志着它成为一种基本成熟的哲学方式。“自然”作为世界的最根本属性,是本体论形成的表现。“自然”体现了上古文化的农业属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实际在哲学根本问题上摒弃神创论,具有非常突出的无神论倾向。尊重事物本身的特性,崇尚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特点,中国哲学的气派也在此奠定。

(二)老子道本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奠基

它与神创论划清界限,提出了本体论、宇宙论的基本思想,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方法论,在此逻辑上“推理”出了社会政治思想。老子创造了与儒家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哲学文化系统,儒道区别而互补,长期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两大支柱。

一崇无重有、贵柔守雌的辩证法、方法论

(一)无的智慧无是一种潜在的存在状态,并非一无所有,是中国智慧的体现,与佛教的空类似而有所区别。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搞。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与《中庸》尚中、易传的刚健有所不同

无为而治的政治理论

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

艺术中的最高境界武术太极的后发先至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老子思想与古代的霸道政治与阴谋政治

虽然老子不直接提倡霸道与阴谋,但是黄老与法家的霸道与阴谋却直接以老子为理论依据。老子思想是对宇宙社会部分真理的解释,自然也有其局限。

七、老子与道教老子思想是道教的理论来源之一,道教是中国上古巫术与先秦以来的哲学创建、两汉时期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讨论:如何认识“无”的智慧

第三讲百家争鸣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格局的基本奠定

道德主体与精神自由

——孟子、庄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的性善论与四端说

人禽之辨尽心知性知天

“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1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论

庄子与天道自然观在人生境界方面的运用

存在价值论

庄子的逍遥观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建构

讨论:如何看待性善论

古代政治哲学流派

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政治转型——宗法制崩溃绝对君主专制建设中

《日知录》卷三十

周未风俗《春秋》终于敬王三十九年庚申之岁,西狩获麟。又十四年,为贞定王元年癸酉之岁,鲁哀公出奔;二年,卒于有山氏。《左传》以是终焉。又六十五年,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之岁,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又一十七年,安王十六年乙未之岁,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又五十二年,显王三十五年丁亥之岁,六国以次称王,苏秦为从长,自此之後,事乃可得而纪。自《左传》之终以至此,凡一百三十三年,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昧。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後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汉,此风未改,故刘向谓其“承千岁之衰周,继暴秦之馀弊,贪饕险波,不闲义理。”观夫史之所录,无非功名势利之人,笔札喉舌之辈,而如董生之言正谊明道者不一二见也,盖自春秋之後,至东京,而其风俗稍复乎古,吾是以知光武、明、章果有变齐至鲁之功,而借其未纯乎道也。自斯以降,则宋庆历、元右之间为优矣。嗟乎,论世而不考其风俗,无以明人主之功。余之所以斥周末而进东京,亦《春秋》之意也。

孟子的仁政王道

荀子的性恶论与法家对转对君主专制理论的建构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

《韩非子》内储说上第三十

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挟智而问,则不智者至;深智一物,众隐皆变。其说在昭侯之握一爪也。故必南门而三乡得。周主索曲杖而群臣惧,卜皮事庶子,西门豹详遗辖。

黄老刑得与阴谋

实体与空间——名家与后期墨家

百家争鸣的方法总结

名家及其若干命题的逻辑贡献

后期墨家的科学与逻辑思想

实体与空间——中国哲学的另一条线索

第四讲中观法与佛性论

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国哲学发展概览

百家争鸣的余响与经学的兴起

玄学与本体论思想

三教的斗争与融通

道教与佛教哲学在隋唐的发展与兴盛

唐代经学的再定型与韩愈的道统论

佛教产生与东传

印度佛教的产生及基本主张

缘起说与六道轮回

学派佛教与宗派佛教

禅宗的产生与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中国对东亚佛教传播的影响

中观论、佛性论与禅宗的核心特点

空的悖论

中观论般若学

僧肇三论

佛性论

公案与禅宗的核心特点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讨论:负的方法与人生智慧

第五讲理学有与三教融汇

儒学宇宙论本体论的重建

佛教、道教的挑战与北宋五子对儒学的再创造

价值化的宇宙论

气本论、理本论与道本论

二重化的人性论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新转化

敬畏与洒落——道德境界与人的自由

性命之辩

格物如何能够致知

道德境界与天人合一——儒家的信仰体系

良知如何坎陷——理学的现代审视

讨论:如何认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五讲进化论与中外哲学的交汇

三世说与进化论

普遍规律西学东渐

“公理战胜”与“公理”的破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流行的必然性

讨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五四以后迅速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复习过程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 记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 书目: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摘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一张、第二章、第三章 在这一部分冯友兰先生就中国哲学的常识做了简单介绍,为接下来章节的讲解做了铺垫,具体如下: 第一章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节我们可以总结出冯友兰的两个定义: 1.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反思的对象是人生。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 2.对宗教的定义: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在这里,冯友兰对哲学和宗教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宗教等于哲学加上层建筑,因此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哲学,而佛教是宗教。同时他也在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关心宗教观念和活动,关心的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哲学提

供了一条比宗教更直接的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是否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呢?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观点,又参照了西方哲学理论。他说中国哲学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是“内圣外王”。圣人的内心达到了人与宇宙统一的境界,有最高的精神成就。在外在行动上,圣人可以处理日常人伦事务,因此哲学与政治思想相联系。(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哲学又是政治思想。)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注意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表达方式:暗示。在这里冯友兰指出西方的哲学有着严密的推理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著作则是模糊而富于暗示性的。因为暗示,所以它可以无穷无尽。这也是中国诗歌、绘画等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语言障碍 此书是冯友兰先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语言障碍也是对于西方学生而言的。然而随着全民文学修养的下降,现代人在读传统哲学经典时同样有“语言障碍”,这恐怕是冯友兰先生始料未及的。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这是冯友兰在本章中引用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来观察中国与希腊的话,可以看到大陆与海洋的不同。同时也是其所引起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不

一大学教案

一、《大学》教案 一、《大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 2、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二)能力目标 1、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3、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分析“八目”的基本含义 2、分析《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理解《大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内容、考试、要求由教师讲解,分析内容和手法采取提问和讲授相结合办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大学 1、导语:大学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着作与这一学习、生活阶段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2、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国学”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按照划分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学科分: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思想分: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又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因此,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儒家的着作和学说,尤其是经典着作“四书五经” 3、国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以历史经验为鉴而资治:多取《尚书》《春秋》三传制典修仪多取: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1、目的 中国哲学史是关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一门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 人文基础课。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在今天,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史,才能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全面认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2、任务 针对我院经济类、管理类等本科层次实际,本课程以专题形式,主 要介绍和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流派,包括先秦儒、道哲学、魏晋玄学与佛教哲学、宋明理学与心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气、道、理等基本概念,以及形神论、人性论等观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加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学会怎样做人的道理,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人文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简要介绍中国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迫切需要。通过本章学习,要初步了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方法,明确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要求。 教学建议:

讲授导论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热点及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的放 矢的教学,不要将历史与现实人为地隔裂。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天论和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四大范畴之中的重点理论。通过本章学 习,可了解古代中国人对天、气的看法,系统地掌握天论和气论中的唯物主义及无神论的思想观点。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在天论部分,可以从当今时代要求提出问题,从生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高度加以分析;在气论部分,要着重讲清唯物主义的思想方向。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人学和人性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 如何做人,如何当好人,如何搞好人事工作,管理好社会的荀子的人学;要看懂中国古代人性的善恶问题。 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既要讲清中国古代哲学家做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又 要联系现实生活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问题;既要讲清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又要针对现实,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对立以及两种根本不同的历史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中国哲学史上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史;要看懂历史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历史是由天命决定的,还是有圣人决定的,或者由人民群众决定的。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要分清中国古代哲学家中那些人、那些思想观点是合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 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 当代伟大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座教授,以教授中国哲学史。他的英语讲座被编入《中国哲学简史》,该书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伦出版。该书一出版,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后来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南斯拉夫和日语的翻译版本。50多年来,它已成为世界各地大学普遍接受的中国哲学教科书,并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这本书没有中文版。直到1980年代,冯友兰的学生才根据英文文本将其翻译成中文。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第一版印刷了100,000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畅销书。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其进行了重新出版,并进行了精装,内容和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可以说,这本书是理解中国哲学的第一选择,也是影响公众生活的经典。 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和思想的结晶。有了专为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着,我们就可以了解古代和现代中外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充满了智慧和哲学见解。特别是,作者对实际问题的关心是“学习但不要忘记拯救国家,而要拯救国家而不忘记学习”的举止。

《中国哲学简史》以200,000个字符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并结合了古代和近代中国及国外的相关知识,并在有限的空间内融合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因为它最初是一个讲座,所以它的语言非常流利。因为它是英文翻译的,所以其文字与当代阅读极为一致。它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翻译,并且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关于中国哲学的通用教科书,也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它对当今的读者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 哲学始于思想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概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安图三小周红新书名:《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页码:302 页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读后感受: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等等,尽管对哲学知之甚少,但书中所写"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这句话,可以大概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对哲学的态度,我的感情很微妙,仿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如那不可触摸的皇冠,它的金光灿烂已在昭示着,是凡人不可侵犯的。哲学,也被人称为所有科学的科学。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心中的神圣感与畏惧感也油然而生。在首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实际上,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普通人际交往中,也以忠义为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潜移默化地浸入人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即使现在也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字经》,它是孩子们刚学认字所通用的课本,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而《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更无须多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读书人的必学教材,它们实际上就是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家们的哲学著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现代哲学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四编现代哲学 一、名词解释 1.大同书[清华大学2014研;中山大学2013研] 答:《大同书》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著作。他在书阐发理想的社会与政治纲领。书中倡导托古改制,借公羊学创“大同”学说,主张维新变法,由“小康”而进“大同”。他认为只有在政治、经济、生活富足的“大同”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大同”理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向西方探寻真理的积极成果,超过了洪秀全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但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也只是一种空想,最终没有实现。 2.“全变”[武汉大学2014研] 答:“全变”是康有为根据《周易》的“变易”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而提出的概念。他的“天道尚变”的宇宙发展观认为天、地、人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他的辩证法思想冲击了传统观念,突破了“器可变,道不可变”的局限性,为进行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变法的内容包括:①变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②变事,发展近代工商业;③变政,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④变法,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康有为的“全变”思想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超过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突破了早期改良思想家的局限,富有积极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以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物质,泛指晴天或上层大气,是物质构成的一种元素。谭嗣同以“以太”为“仁”,为万物之本原;康有为以“以太”为不忍

人之心;章炳麟认“以太”为“原子”;孙中山则以之为“太极”,为宇宙生成之初的物质? 二、简答题 1.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南开大学2015研] 答:“知难行易”说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关于知行关系的学说。 (1)提出背景 通过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孙中山深感“知易行难”的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是中国近代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孙中山提出了“知难行易”说。 (2)具体内容 ①孙中山对知、行范畴作了新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知、行范畴往往局限于对道德的体认和践履。 a.“知”是指运用科学或哲学的理性思维方法所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指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 b.“行”是指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这就突破了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狭隘性,而具有近代认识论的特点。 ②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a.为不知而行之时期,这一时期以实践作为认识的起点; b.为行而后知之时期,这一时期通过实践而获得知识; c.为知而后行之时期,这一时期是科学昌明时代以“真知特识”指导实践。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闲暇之余,翻看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哲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 以来,总是感觉它过于高深。没想到,从这本书中,我却寻到了对生活的感悟——中庸之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素来是中国古代儒家推崇的最高道德 标准。细细品味觉得,它对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生活进步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略显浮躁的现实社会,我们更需要“中庸”——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 度、适当。不过,要真正实施中庸之道,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从书中,我真正认识了“中庸”的深意。“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中庸》 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指到的情感最适用于欲望。人的欲望 一旦产生,就会难以控制。当今社会,权势利欲带给我们太多的牵扰,如何使之达到中和, 才是生的最高境界。 生活带给我们的,有苦亦有甜。有苦难的陪衬,幸福才显得无比珍贵。曾经的汶川大 地震,给无数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多少曾经的幸福一刹那化为乌有。这一切令我们痛心 的同时也应给我们这些事外人更多理性的思考…… 中,就是既不纵欲,也不禁欲;中,就是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中,就是发 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也不要人穷志短……只有这样,内心才能达到和谐。经历世事的 成人,才能真正明白童年的快乐与珍贵,只有自己将世事看透,才能放眼天下,洒脱自然。 “庸”的意思是普通或平常。每个人每天都要吃要喝。这是人类普通而平常的活动,但 虽普通平常,却非常重要,没有人能离开它。人伦和道德也是如此。吃饭,喝水,维护人伦, 实施道德,都是率性,即为“道”。“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人是有感情的,“喜,怒,哀, 乐”都是人的正常反应。但这种感情的宣泄也要有所尺度: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于色, 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勃然大怒。 身为一名普通的工人。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中,真正让自己的内心和谐,我们就要保持 一颗平常心,保持一种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态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只有在这样 和谐的环境中,万事万物才能平等共存,生活才能井然有序。 如此看来,中庸之道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成功更为重要。它是一种 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新时代的教师更需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之道, 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 生活中,我们亦会用到“中庸”。“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我们的生活圈 里,每一个人的素质不一样,看问题的深度也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 也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更是有天壤之别,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之类的话语。在家庭中,大家要相互理解,容忍别人,这样家庭才可 以和睦。朋友之间,大家要相互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定要把握交友的度。有一天释迦

《人生的境界》教案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2、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3、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启发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与解读,思索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深刻理解四种境界。 2.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一、故事导入 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 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在砌砖。”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我在挣钱呢。”“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第三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 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二、作者介绍 1、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初读课文 请同学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设疑导引,学生讨论交流。 1.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人生的境界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找出文中的阐释。 明确: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3.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几种境界呢? 明确: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4.划分这四种境界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觉解。什么是觉解?了解和自觉。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所以,人对所做的事情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四、整体感知 (一)自然境界 首先,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自然境界,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看,自然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该境界的具体内涵。(生七嘴八舌)。 明确:自然境界的人处于一种蒙昧状态,板书:蒙昧。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中国哲学简史

第一部分 第1章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1. 哲学 (1)分类: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 (2)内容 a. 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 1. “本体论”,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索者。 2. “宇宙论”,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 b. 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 1. 心理学所考究的,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 2. 伦理学、政治社会学等所考究,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 c. 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之道理” 1. 知识论,即研究知识之性质者 2. 伦理学,即研究知识之规范者。 三者关系: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宇宙论。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 二、哲学之方法与论证 1. 哲学之方法 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一个经验之本身,必为逻辑的、科学的。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 2. 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哲学包含两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断案之前提。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 三、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西洋所谓哲学,与中国魏晋人所谓玄学,宋明人所谓道学,及清人所谓义理之学,其所研究之对象,颇可谓约略相当。“义理之学”其研究天道之部分,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宇宙论;其研究性命之部份,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人生论。 四、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1. 中国哲学之弱点 (1)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 (2)中国人一向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 (3)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而不注重于人之有什么。 2. 中国哲学的弱点产生的原因 (1)中国哲学未以知识问题(狭义的)为哲学中之重要问题。其所以,固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喜为知识而求知识,然亦以中国哲学迄未显著的将个人与宇宙分而为二也。 (2)中国哲学家多未竭全力以立言,故除一起即灭之所谓名家者外,亦少有人有意识地将思想辩论之程序及方法之自身,提出研究。 (3)中国哲学家,又以特别注重人事之故,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五、哲学之统一 哲学系统之系统,即指一个哲学之实质的系统也。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形式上的系统,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

读中国哲学简史

读中国哲学简史 孔子的“知命”就是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因为我们尽了本分,成败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庄子》第三章《养生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生,可以尽年。 《庄子》的《人间世》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来称颂“无用之用”,这是“全生之法”,懂得“全生”之道的人,不仅不能作恶多端,为善也不能过分,他只能处于善恶之间,正是无用,最终证明他的大用。 《庄子》书《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木大,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为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世间的事物,就要无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语出《庄子》《养生主》,大体译文如下: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个人认为,这可以算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恶——究竟怎样认识人性——这是中国哲学里争论最多的问题。孟子在《告子章句上》列举了三种:第一种是人性无所谓

善恶;第二种认为,人性可以从善,也可以从恶;第三种认为,有的人 性善,有多人性恶。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犹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他认为,只有有这“四端”,才能真正成为人。人应当把仁爱推广到邻居和其他社会成员,故《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尽心章句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体现。 “王道”与“霸道”: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认为,政治统治有两种: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王道是“圣王之道”,霸道则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圣王之道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霸道则是以强制手段来推行的。王道的力量来自道德教化,霸道的力量来自武力。《公孙丑章句上》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理想主义的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第二节:“是使民养生老死无憾,王道之使也。” 学生问:“敢问夫子何所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名家的代表是公孙龙和惠施。他们往往说一些似非而是的话,在与人辩 论中,往往对别人否定的加以肯定,而别人肯定的加以否定。 “至大”与“至小”: 惠施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和小,都因有形,而后才有大小;其实,至小就无形可言,至大就不可能有任何范围。无外的乃是“至大”,无内的乃是“至小”。 惠施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他认为高与低也都是相对的。

《中国思想史》教案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 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 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11广电1 2011370120 杨萌 第一部分: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philosophy)是一个译名,其西文原字出于希腊,本是“爱智慧”的意思。百度百科说“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 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 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 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 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 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 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 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 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 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 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 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 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 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 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根据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 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我曾在上学期读过,当时觉得书中蕴含着无穷的道理却又总结不出个一二三来,本学期经过了马哲课上老师对于哲学的系统讲述,再读起这本书来似乎又有了不少新的收获。 首先,我想谈谈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而这些,都被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中阐述的十分透彻。对于这本书的具体内容,相信读过的大家都会了解。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于《中国哲学简史》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 历来中国人都是被认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的确是让人很难否定的事实。可能不少人认为大部分人中国人都很虔诚地去求神拜佛,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仅是迷信而已,譬如说国人很讲风水,很忌讳某些事物(如数字4)等,他们的虔诚里往往是满含功利,每一次的跪拜都带着某一目的达成的祈盼,这与大部分宗教清心寡欲的精神实质无疑产生严重背离,更别枉谈宗教了。对这个问题,冯先生分析认为:“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冯先生把国人实现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的途径归结为哲学的体悟,有些牵强,原因有两大点:1、冯先生高估了国人的哲学水平。在西方,90%以上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把这比例用到国人身上,也即是说“90%以上的中国人通过哲学体悟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了彼岸”,这与国人一贯的哲学水平、或者说是对哲学的关注程度情况并不相符,因为除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外,我国哲学从未成为过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边缘化及消亡化,所以90%的基数无从得来。2、冯先生也高估了国人的素质。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痛心地体悟出了“性本恶”这一悲哀的事实,两千年后的鲁迅与柏杨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更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时至今天又有多少的丑恶令我们心寒?冯先生流连于自己所构筑的象牙塔里,从自己独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中国哲学的背景)【圣才出品】

第2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一、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中文里,有两个词语常常被用来表达“世界”,一个是“普天之下”,一个是“四海之内”。 二、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1.中国的农业经济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俗语“男耕女织”最为直接地表现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特征。 2.中国社会经济思想 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在中国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都重农轻商。 三、《上农》 《上农》为《吕氏春秋》书中的一章,该书认为农业和商业相比,不仅农业对国家更重要,而且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比商人的生活方式高尚,这就是为什么要以农业为上。

四、“反者道之动” 1.概念 儒道两家共同的一种理论思想,就是都注意到,无论在自然和人生的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借用黑格尔的哲学术语,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这是哲学思想的一个主题,也是儒家阐发《易经》时的一个主题。 2.影响 (1)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深信这个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即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失望。 (2)这个理论还对儒家和道家都主张的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不为已甚”“毋太过”成为儒道两家共同的格言。 五、对自然的理想化(道家) 道家对农民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理论化,道家从这一点出发,谴责文明,鼓吹返朴归真;把儿童的天真烂漫理想化,鄙视知识。道家把农民对自然地爱慕发挥到淋漓尽致,同时把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是自然的,另一个是人为的。自然令人快乐,人为给人痛苦。道家这种思想最后发展到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与宇宙合一。 六、家族制度 1.背景 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挪动的。地主阶级出身的读书人也无法离开土地。同一个家庭的后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

(完整word版)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 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实际上,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普通交际中,也以忠义为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潜移默化地入侵着人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即使现在也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