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1)实验目的

①熟悉信号发生器的各旋钮、开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②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定量测出正弦信号和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

③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2)实验方法

①由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交流信号、方波信号和三角波信号。这些信号都是周期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m、周期T(或频率f);脉冲信号的参数还有占空比,另外,输出偏置电压也是一个指标。

②示波器是一种信号波形测量仪器,可定量测出电信号的波形参数,选择电压量限和扫描时间来测量电信号的周期、脉宽、相位差等参数。为了更充分利用示波器,还需掌握一些其它的调节和控制旋钮,请查阅有关资料。

(3)实验仪器

①双踪示波器;

②信号源及频率计;

③万用表、交流毫伏表。

(4)实验内容

①双踪示波器的自检将示波器专用电缆插入Y轴输入插口YA或YB端,然后开启示波器电源,待指示灯亮后,协调地调节示波器面板上的辉度、聚焦、辅助聚焦、X轴位移、Y轴位移等旋钮,使在荧光屏的中心部分显示出线条细而清晰、亮度适中的直线;然后将示波器面板上的标准信号插口接至YA或YB端,通过选择幅度和扫描速度灵敏度,并将它们的微调旋钮旋至校准位置,从而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标准信号的幅值与频率。

②正弦波信号的观测

a 将示波器幅度和扫描速度微调旋钮旋至“校准”位置。

b 通过电缆线,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口与示波器的YA(或YB)端相连。

c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类型选择为正弦波信号。

d 接通电源,调节信号源的频率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Hz,1.5kHz和100kHz(由频率计读出),输出幅值分别为有效值0.5V,1V,3V(由交流毫伏表读得),调节示波器Y 轴和X轴灵敏度开关到合适的位置,从荧光屏上读得幅值及周期,数据填入表2-32和表

2-33中。

表2-32 正弦波信号频率实验数据

表2-33 正弦波信号幅值实验数据

③方波脉冲信号的测定

a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类型选择为方波信号位置上。

b 调节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为1.5V(用交流毫伏表测定),分别观测100Hz,1kHz和100kHz方波信号的波形参数。

c 使信号频率保持在1kHz,调节幅度和脉宽旋钮,观察波形参数的变化。

d 自拟数据表格。

(5)实验要点

①示波器的辉度不要过亮,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②调节仪器旋钮时,动作要平缓。

③要注意触发开关和电平调节旋钮应旋置标准位置。

④作定量测定时,t/div和v/div的微调旋钮应旋置标准位置,并且示波器是经过校准的。

⑤信号发生器的接地端与示波器的接地端要相连一致(称共地)。

(6)预习与解答

①查阅相关资料,掌握示波器的基本原理与操作。

②示波器面板上t/div和v/div的含义是什么?

③观察本机标准信号时,要在荧光屏上得到两个周期的稳定波形,而幅度要求为五格,试问Y轴电压灵敏度应置于哪一档位置?t/div又应置于哪一档位置?

④应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到如题图2-3所示的两个波形,Y轴的v/div的指示为0.5V,t/div指示为100μs,试问这两个波形信号的波形参数为多少?

(7)实验要求

①对实验中显示的各种波形进行整理,绘制出具有代表性的波形。

②总结实验中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观测电信号的方法。

③如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时,荧光屏上出现如题图2-4情况时,试说明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题图 2-3 题图 2-4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33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跑道长200() 舞台的面积约80()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乒乓球台的面积是418() 小芳家阳台的面积大约是8()数学课本封面大小约4()。 3.换算。 1500平方分米=()平方米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平方米=()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000平方分米=()平方米90000平方厘米=()平方米 4.在()里填上“>”“<”或“=”。 5平方米()50000平方厘米2平方米()250平方厘米 84000平方分米()84平方米600平方厘米()6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9平方米80平方分米()8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长是6分米,宽是()分米。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7.一幅十字绣长28厘米,宽20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8.王叔叔每天早上绕着一个边长是30米的正方形草坪慢走5圈。王叔叔每天慢走()米,这块正方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面积填入( )里。 600平方厘米5平方米8平方分米900平方分米 ( )<( )<( )<( ) 二、判断。(10分) 1.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2.长度单位比面积单位小。() 3.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倍,它的面积也增加2倍。( ) 4.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周长公式是长+宽×2。( ) 5.两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三、选一选。(10分) 1.如右图,甲、乙两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2.18厘米和18平方厘米相比较,()。 A.18厘米大 B. 18平方厘米大 C. 无法比较 3.王红沿着长是300米、宽是20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一圈,王红跑了()。 A. 400平方米 B. 500米 C. 1000米 4.用24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一定相等。 A. 长和宽 B. 周长 C. 面积 5.一块桌布长3米,宽40分米,这副窗帘的面积是()平方米。 A. 120 B. 12 C. 10 四、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单位:分米)。(12分) 1.算一算 (1)(4分)(2)(4分)

厦门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厦门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按照如图所示的表示方法,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以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2.观察下边的物体,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A. B. C. 3.看到的茶杯是什么样子? A. B. 4.越接近中午,太阳照射树的影子()。 A. 越短 B. 越长 C. 没有变化

5.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 )。 A. B. C. 6.如图,水杯从上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7.是天天10岁的生日蛋糕,从前面看它的形状是( )。 A. B. C. 8. 上面一栋房子,四个同学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分别是: 判断一下,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这座房子有3个窗户,1个门。 B. 这座房子的窗户都在屋子的正面和背面。 C. 门在屋子的正面。 D. 房子的背面有一个窗户。 9.哪一个是小红从正上方看到的小轿车的形状?( )

A. B. C. 10.这两幅凳子图中哪一幅是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 ) A. B. 11.看看这两幅图: 哪一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 A. B. 12.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A. B. C. 二、填空题 13.下面的图分别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序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观察,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从________面 看到的是。 15.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他们的编号填在图片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

精心整理 选择题 ㈠A1型题 1、关于体温生理性变化的错误论述是() A 、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 、老年人因代谢率低,体温在正常范围的低值 C D E 2A 、B 、C 、D 、E 、3A B C 、败血症 D 、疟疾 E 、风湿 4、弛张热常见于() A 、流行性感冒

B、伤寒 C、疟疾 D、肿瘤 E、败血症 5、高热患者的护理,下列措施不对的是() A、测量体温每4小时一次 B C D E 6 A B C D E 7 A、30 B、35℃ C、40℃ D、42℃ E、45℃ 8、消毒体温计的消毒溶液应()

A、每日更换1次 B、每周更换1次 C、隔周更换1次 D、每周更换2次 E、每月更换1次 9、可在口腔测量体温的患者是() A B C D E 10 A B C D E 11 A、测温前20-30min若有运动、进食、进冷饮,应休息30min再测量 B、测口温多用于婴幼儿、昏迷患者 C、心肌梗塞患者不宜测肛温 D、极度消瘦患者不宜测腋温

E、测腋温易受环境影响,准确性不高 12、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应() A、检查患者的全身情况 B、检查体温计的准确性 C、检查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D、检查病室的温度 E 13 A B C D E 14 A B C D E、有绌脉者应先测心率,然后再测脉率 15、发生脉搏短绌常提示() A、心源性休克 B、心房纤颤 C、心力衰竭

D、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率不齐 16、休克患者的脉搏是() A、缓脉 B、洪脉 C、速脉 D E 17 A B C D E 18 A B C D、活动时增快 E、若出现窦性心率不齐,说明心脏一定有问题 19、血压的生理性变化,错误的一项是() A、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压低于男性 B、黄昏高于清晨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学习重点: 从正面、侧面上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习难点: 感知对称现象,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习准备: 蜻蜓图、叶图、蝴蝶图、脸谱图、镜子。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学习内容:教材P67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学习重难点: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习准备:课件,玩具汽车,飞机。将小组同学调整为不同方向的位置。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两只蚂蚁,有一天他们打算去看看牛是什么样的,于是啊,他们就出发了,一只蚂蚁爬到了牛蹄上,说:“牛长得和碗差不多大小。”另一只蚂蚁爬到了牛角上,说:“不对,牛是弯弯的,和黄瓜差不多长。” 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预计学生回答: 他们看得不全面,他们只看到牛的一部分。 是啊,这两只小蚂蚁只看到牛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出牛的全貌。 二、观察物体,探索新知 1、要了解一样物体,需要全面地去观察,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全面地怎样观察物体。 2、小组合作观察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恐龙(没有统一学具,就买统一的玩具)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恐龙的什么部位。 3、汇报: 你看到的是那个部分?你是坐在什么位置观察到的?其他小组和他看到一样的小朋友请起立。谁看到和他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4、课件出示: 小朋友真仔细观察得真仔细。这有几个小朋友看到的场景,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个角度观察的吗? 5、通过观察小恐龙,你发现了什么? 站在不同的位置,我们看到的都可能不一样的。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观察书本 请同学们把书四本合放。一会根据老师出示的画片,想一想应该是从那

黄冈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黄冈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包含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观察下边的物体,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A. B. C. 2.看到的茶杯是什么样子? A. B. 3.下面的照片是空中看到的公园,房子周围有一个亭子、一片树林。右图是从()位置看到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通过下图能画出的图形是()。 A. B. C. 5.如图,水杯从上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6.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7.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 A. 从正面看 B. 从侧面看 C. 从上面看8.这两幅茶杯图哪一幅是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 A. B. 9.这两幅凳子图中哪一幅是从“上面"观察得到的?() A. B. 10.看图回答

下面这些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A. 正面 B. 右侧面 C. 上面 11.小辉看到的是哪张图片?() A. B. 12.小刚和小丽都在看同一个茶壶,请你选出小刚看到的是哪一个?() A. B. C. 二、填空题 13.下面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________个面。15.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6.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下面哪一幅图?填序号________.

17.老师用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摆了一个图形,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是,从 正面看是,你知道这个图形是由________个正方体组成的. 18.有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堆成一堆,从上往下看是图(1),从正面看是图(2),从左侧看是图(3),这堆木块共有________块. 19.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下图的________个面。 20.,你知道他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解答题 21.观察下面立体图形,回答问题。

生命体征试题详解

第十一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A.肝脏 B.心脏 C.肺脏 D.皮肤 E.肌肤 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 A. ℉ = ℃ⅹ5/9+32 B. ℉ = ℃ⅹ9/5+32 C.℃= ℉ⅹ5/9+32 D. ℉ =(℃-32)ⅹ5/9 E. ℉ =℃+32 ⅹ5/9 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发热 A.37℃ B.37.2℃ C.37.5℃ D.37.8℃ E.38℃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处 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 A.39℃ B.40℃ C.41℃ D.42℃ E.43℃ 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头晕、恶心、无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 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 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 A.0.1-0.2℃ B.0.3-0.6℃ C.0.5-1℃ D.1-1.5℃ E.1.5-2℃ 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A.40-60次/分 B.40-80次/分 C.60-80次/分 D.60-100次/分 E.80-120次/分 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A.>60次/分 B.>80次/分 C.>100次/分 D.>120次/分 E.>140次/分 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A.〈40次/分 B.〈50次/分 C.〈60次/分 D.〈70次/分 E.〈80次/分 13.间歇脉多见于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器质性心脏病

第五单元教案(9)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1.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一个简单物体形状。 2.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个一个简单的几何物体形状。 3.在已有的观察物体经验的基础上用推理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置看到的简单物体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物体形状。 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通过经历观察、操作、想像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 基本方法。 4?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P68例1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像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照片,布娃娃,玩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照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 师:大家看,猜一猜这是什么?

先出示第一张图片,猜完后出示第二张,再猜;最后出示第三张 【设计意图】: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2.以教室照引入课题 师:大家喜欢拍照吗?这是我拍的咱们教室的照片。 出示教室的前后两张照片,让大家观察。 出示问题: 哪一张是老师站在教室前面拍的? 哪一张是老师站在教室后面拍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独立思考后和同桌小声地说一说你的答案。 师:我拍的是同一间教室,站的位置不同,拍出的照片也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手中的布娃娃。 师:下面我们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来观察布娃娃,请大家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从前面观察,(站在布娃娃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出示看到的照片);我从后面观察,(站到她的后面)看到的是这样的,(出示照片);现在我从左侧面观察,左侧指的是自己的左侧,(老师从左面走过去,观察),看到的是这个样子(出示照片),从右侧观察,看到的是这样的(出示照片) 2.独自观察 8人为一小组,将准备好的玩具发给各组,2人为一对,请4对同学分别坐在玩具的四周,目光正对着它,说说你们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后,老师总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3.换位观察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3课时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西师大版

第五单元测量长度 第3课时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米与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关系;初步学会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重点难点】 重、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知道米与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同学们,黑板和课桌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朋友。如果老师想要知道黑板的长度,大家有办法解决吗? 学生的反馈大致是:可以用直尺来测量出黑板的长度。 2.指名几位同学,用直尺测量出黑板的长度。 3.让学生说说测量的感受。 学生会发现:直尺太短了,用它来量黑板要量好多次才能得到结果。 直尺上的单位是厘米,用厘米作单位太小了,很麻烦。 …… (学生的想法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4.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因此在量像黑板这样较长物体或测量距离时,我们就得用到新的长度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板书课题) 5.初步感知“米”的含义。 让学生读一读教材第58页的第一段话。 教师指出:量较长物体的长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读作1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8页的例1,认识1米。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米尺。 (出示米尺)同学们,米尺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米尺之所以叫作米尺,是因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你们小组内的米尺,然后在组内说说,你在米尺上发现什么? (2)学生在组内开展交流活动。

(3)全班反馈。 学生的反馈大致是:我们发现1m里面有100个cm,所以1m=100cm。 教师追问:1m=100cm,1dm=10cm,大家能推导出1m等于多少dm吗?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全班交流,得出结论:1m=10dm。 (4)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 通过观察米尺,我们知道了米与厘米、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1米的实际长度吧。 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员间用米尺互量两臂伸平的长度,感受1m有多长。 即:一人把两臂伸平,其他人用米尺帮他量一量。然后彼此交换任务,交替进行。 ②议一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m?量得哪些物体的长度要用米作单位? ③全班反馈。 学生的想法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2.教学教材第58页的例2。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米这个新的长度单位。接下来我们就用以米作单位的米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 (1)师生共同回顾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测量活动。 (3)填写测量结果,全班反馈。 反馈时,让学生再次说说测量的方法。即:无论是测量黑板的长还是宽,都要将黑板的一端对准米尺的0刻度;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次就从这个记号量起;最后将每次测的数相加起来,得到的就是最终的测量结果。 教师说明:黑板的长比4米短一点,我们可以说黑板的长大约是4米。黑板的宽比1米长一点,我们可以说黑板的宽大约是1米。(学生在教材上填写。) 3.教学教材第59页的例3。 (1)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例3的情境图。 (2)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的信息。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他们在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大家想不想和他们一样,也来量量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呢?请同学们先估一估教室的长和宽各有多少米。 只要学生估的长度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3)介绍测量工具:卷尺。 刚才我们是用米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和宽。尽管它比直尺方便得多,但对于测量比黑板长得多的教室的长和宽来说,还是不太方便。所以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种新的测量工具,它就是——卷尺。 (4)教师示范用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将卷尺的0刻度对准要测物体的一端。如: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就要将卷尺的0刻度对准墙角的地方。然后再看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几,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 ②在用卷尺测量时,要注意拉紧、伸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差。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测量教室长和宽的活动。 (6)填写结果,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再次说说用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检测 (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按照如图所示的表示方法,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以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2.观察下边的物体,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A. B. C. 3.豆豆从外面看到的是()。 A. B. C. 4.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 A. 可能不同 B. 一定相同 C. 一定不同 5.小明看到的杯子的形状是()。

A. B. C. D. 6.从箭头所示的方向看过去,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7. 上面一栋房子,四个同学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分别是: 判断一下,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这座房子有3个窗户,1个门。 B. 这座房子的窗户都在屋子的正面和背面。 C. 门在屋子的正面。 D. 房子的背面有一个窗户。 8.这个小朋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9.这两幅冰箱图中哪一幅是小朋友“正面平视”观察得到的?( ) A. B. 10.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A. B. C. 11.从左、右4幅图中找出与熊妈妈眼前看到的景象一致的图是() A. A B. B C. C D. D 12.小明准备过马路时,一辆汽车从他的面前驶过,哪幅图是他第一个看到的?() A. B. C. 二、填空题

13.如图,从________面看到的形状是,从________面看到的 形状是。 14.这个飞机纪念玩具真好玩。 丁丁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 小虹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 宋平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 15.观察,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从________面 看到的是。 16.小刚从房子前面走过,看到房子画面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 17.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在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________面 ________面 ________面 18.是________号看到的; 是________号看到的; 是 ________号看到的; 是________号看到的。 19.小男孩看到的图形是________,小女孩看到的图形是________。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

生命体征的测量试题

选择题 ㈠A1型题 1、关于体温生理性变化的错误论述是() A、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老年人因代谢率低,体温在正常范围的低值 C、体温的昼夜波动与人体的活动、代谢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 D、女性经前和妊娠早期受黄体酮的影响使体温升高 E、饥饿、紧张均可使体温一时性增高 2、以口腔温度为例,划分低热的范围是() A、36.5℃以上 B、36.8-38.0℃ C、37.3-38.0℃ D、37.5-37.9℃ E、39.0-38.5℃ 3、间歇热常见于() A、流行性感冒 B、伤寒 C、败血症 D、疟疾 E、风湿 4、弛张热常见于()

A、流行性感冒 B、伤寒 C、疟疾 D、肿瘤 E、败血症 5、高热患者的护理,下列措施不对的是() A、测量体温每4小时一次 B、口腔护理 C、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 D、保持皮肤的清洁 E、冰袋放置枕部,腹股沟部 6、关于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不对的是 () A、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深加快 B、心率增快 C、头痛,头晕,甚至惊厥 D、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E、尿量增多 7、测量体温计的准确性所采用的水温是 () A、30℃ B、35℃

C、40℃ D、42℃ E、45℃ 8、消毒体温计的消毒溶液应() A、每日更换1次 B、每周更换1次 C、隔周更换1次 D、每周更换2次 E、每月更换1次 9、可在口腔测量体温的患者是() A、精神异常者 B、大面积烧伤者 C、昏迷患者 D、口鼻手术者 E、呼吸困难者 10、不宜在直肠测量体温的是() A、婴幼儿 B、精神异常者 C、意识不清者 D、心肌梗塞者 E、坐浴40min后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教学设计 鹤山乡大辛小学桑新华 第一课观察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全面过观察茶叶的形状、颜色、气味、口味,并进行交流。 2、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的识别活动都是观察。 3、了解关于茶叶品种与品质的有关知识。 4、体验科学探究中的认真、仔细、负责任、尊重事实等。 5、乐于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 1、认识两位中国科学家。 2、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的识别活动都是观察。 3、了解关于茶叶品种与品质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全面过观察茶叶的形状、颜色、气味、口味,并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1.一些水果、布袋、绒毛玩具、沙。 2.烧杯、水、小勺子、干净的筷子。 3.一些简单的小乐器或方便发出声音的物体。 4.绿茶、乌龙茶、红茶和花茶。

限时性作业: 1 你知道有哪些观察工具?它们有什么作用? 2 怎么辨别花茶和乌龙茶? 教学反思: 第二课测量

教学目标: 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 2、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3、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4、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教学重点: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 教学准备: 1.两个轻重相接近的物体,各种形状的透明容器。 2.秒表、尺子(或身高测量器)、拉力计或握力计。 3.收集一些有关珠峰的资料以及2005年测量珠峰的情况。 4.一些测量用的工具 5.烧杯或其他杯子、量筒、水。 6.有关漏刻、沙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以及工作原理的介绍。 7.纸、笔、尺、玉米棒。 教学过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 测量长度_西师大版

第5课时测量长度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 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 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 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 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 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学内容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教材第102页第11题,练习二十三第10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 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 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

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 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 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 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 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 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 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 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 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 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 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 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 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 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 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教学提示 米和厘米的复习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建立清晰地关于米和厘米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再次比划出1厘米和1米的大概长度,进一步强化两者的概念,通过估量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建立明确的单位意识,在估量的过程加深对1米和1厘米的认识;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大小比较,深化学生对米和厘米之间进率的认识。 教学目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题型注释) 1.下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观察一枚骰子。 (_______)点和(_______)点相对; (_______)点和(_______)点相对; (_______)点和(_______)点相对。 相对面的点数之和是(_______)。 3.下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左边三个立体图都是4块搭成的。从正面看(________)看到的图形与右面的图形一样。 二、作图题 5.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图形.请根据三幅图形画出这个物体 的立体图. 三、连线题

6.红红、亮亮、聪聪分别用4块小正方形拼搭立体,下面是他们从立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图形。 他们分别搭的是哪个立体?用线连起来。 参数答案 1.正面侧面上面 2.1625347 3.正面侧面上面 4.② 5.解:如图: 【解析】5.根据从三个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放了一个球体,长方体的左右面是正方形的面.由此画出图形即可. 6. 二年级 数学 一、仔细填空 1. 32÷8=( ),读作:(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 有24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算式是( )。 3. 60-40÷8这个算式计算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4. 30÷5=6 6+12=18 ,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 )。 5. 看图列式。 ( )×( )=( ) ( )×( )=( ) ( )÷( )=( ) ( )÷( )=( ) 6. 在○里填上“>”、“<”、“=”。 8÷2○2×2 24÷4○24÷6 16÷4○4×4 7. ( )里最大能填几? ( )×7<36 9×( )<40 73>8×( ) 8. 在○里填上“+”、“-”、“×”或“÷”。 42○6=7 3○6=18 20○5=15 二、计算能手 1. 口算 54÷9= 7×3= 32÷8= 28÷7 = 6÷6= 32-9 = 3×6= 17+13 = 2. 脱式计算 6×(49-40) 7×2+24 81÷9÷3 三、明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 1. 计算5×6、6×5和30÷6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 2. 把8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能分4个。( ) 3. 计算32÷4×2时,先算4×2。 ( ) 四、正确选择,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 下列现象( )是旋转。 ①风扇的转动 ②拉抽屉 ③电梯的升降 2. 下面图形( )通过平移可以和 重合。 ① ② ③ 3. 下列文字图案是轴对称的( ) ①国 ②由 ③元 五、列式计算 1. 42里面有几个6? 2. 除数是8,被除数是48,商是几? 3. 80减去5与7的积,差是多少? 六、看图列式,并计算。

2.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考试题(2月份)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45分) 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延髓上部 B.下丘脑 C.小脑蝶部 D.大脑枕叶 E.脊髓颈段 2.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小时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 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 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 3.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C.脉速,面部潮红,无汗D.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E.头晕,恶心,无汗 4.败血症病人发热时常见的热型是 A.间歇热 B.弛张热 C.不规则热 D.波浪热 E.回归热 5.物理降温后,需多长时间再次测量体温以进行观察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40分钟 6.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腹泻患儿 B.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C.昏迷者 D.痔疮术后 E.精神病人7.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提高室温 B.足部放热水袋 C.饮热饮料 D.加盖被 E.增加病人的活动量8.体温骤升多见于 A.休克 B.极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结核 9.疟疾病人最常见的热型是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10.关于体温计检查方法错误的是 A.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5℃以下 B.同时放人40℃温水中 C.3分钟后取出检查D.读数相差0.5℃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E.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11.成人正常脉率为 A.60-80次/分 B.80-100次/分 C.60-100次/分 D.60-90次/分 E.90-100次/分12.下列有关脉搏测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护士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计数1分钟脉率 B.诊脉时,如有异常,再重复测一两次,以求准确 C.当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数1分钟心率代替诊脉 D.如病人心率和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应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 E.诊脉时,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13.下列表现符合间歇热的是 A.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持续数日 B.24小时内变化不规则 C.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 D.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l℃,最低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长度的线段不能围成平行四边形的一组是() A.5厘米、5厘米、8厘米、8厘米 B.5厘米、5厘米、5厘米、5厘米 C.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 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高,最多可以画()条高.A.1B.2C.3D.无数3.直角梯形有()条高. A.1B.2C.无数 4.在同一平面上,作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作()条. A.1B.2C.无数 5.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一定相等 6.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条.A.1条B.2条C.无数条D.无法确定7.梯形中最多有()个直角. A.0B.1C.2 8.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同一个平面内可以作() A.2条B.无数条C.1条 9.在距直线a3厘米处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条. A.1B.2C.无数 10.在一个正方形中,共有()组边互相垂直,()组边互相平行.() A.2,1B.3,2C.4,2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学校的电动移门上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结构,这是因为平行四边形.12.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底边DC.上的高是.

13.观察下面的字母,按要求填空. (1)存在线段互相平行,不存在线段互相垂直的字母有; (2)存在线段互相垂直,不存在线段互相平行的字母有; (3)既存在线段互相平行,又存在线段互相垂直的字母有. 14.梯形的上底逐渐缩小,最后变成一个点,这样梯形就变成. 15.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16.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都不是直角. 17.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条. 18.一个梯形有条高,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条高.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在如图的梯形中,线段AB是梯形的高..(判断对错) 2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若不重合,就可能平行或相交.(判断对错) 21.直角梯形里面腰就是高.(判断对错) 22.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这些高的长度可能不相等.(判断对错)理由是:.23.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判断对错) 四.操作题(共7小题) 24.任意取一个顶点向对边画两条高. 25.在如图中增加一条线段,使图中增加3个直角.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第二课测量教案苏教版

第二课测量 教学目标: 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 2、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3、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4、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德育目标: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教学重点: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教学难点: 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教学准备: 1.两个轻重相接近的物体,各种形状的透明容器。 2.秒表、尺子(或身高测量器)、拉力计或握力计。 3.收集一些有关珠峰的资料以及2005年测量珠峰的情况。 4.一些测量用的工具 5.烧杯或其他杯子、量筒、水。 6.有关漏刻、沙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以及工作原理的介绍。 7.纸、笔、尺、玉米棒。教学课时:1/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探究活动:(1)两条线是否是直线?(2)两个物体哪个比较重?(3)哪个容器里的液体多? 2.学生研究后汇报。 3.小结。 1.认识感官的局限性。 探索和调查 1、测量:(1)谁跑得快?(2)谁的个子高?(3)谁的力气大? 2.提问:关于珠穆朗玛峰,你知道些什么? 3.学生汇报所收集到的资料。 4.(出示P59页图或实物)提问:你认识这些测量工具吗?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吗? 5.测量一杯水的容积。 6.介绍古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7.测量树叶的面积。8.估计玉米的颗粒数。 1.开展测量活动,认识测量所用的一些单位。 2.了解测量珠峰的活动,认识各种常见的测量工具。 3.认识一些测量工具。 4.通过容积的测量,体会“标准化”的意义。 5.认识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 6.学习估量物体的面积和数量的方法。

生命体征试题

1、发热 2、稽留热 3、驰张热 4、间歇热 5、不规则热 6、缓脉 7、速脉 8、潮式呼吸 9、鼾声呼吸10、呼吸困难 1、体温得正常值,腋下温度为_______℃,口腔舌下温度为______℃,直肠温度为______℃。 2、体温可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变化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且波动常在正常范围。 3、发热的程度可划分为(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________℃,中度热________℃,高热________℃,超高热________℃。 4、发热的过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见的热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时,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以免损伤消化道粘膜,然后口服_______________以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时,可服用_____________的食物促进汞的排泄。 7、正常成人脉搏为___________次/分,脉搏搏动均匀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动脉壁光滑__________,有一定的弹性。 8、高热病人可出现速脉和___________,休克病人的脉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绌脉可见于_________________的病人。缓脉见于_________________、颅内压增高的病人。 9、测量脉搏时,不可使用_______指,因易于病人脉搏相混淆,为偏瘫病人测脉时,应选用_________肢体,为异常脉搏,危重病人诊脉时应测量_____分钟。 10、对异常呼吸观察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响异常和呼吸困难。 11、呼吸缓慢常见于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等病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__________病人。糖尿病病人出现酸中毒时,呼吸为___________. 12、当听诊器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此时血压计汞柱所指刻度为__________,当搏动音突然消失或减弱,汞柱所指刻度为__________ .13、物理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所测温度,应绘制在降温前符号的______________,用红圈表示,并于______________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次体温符号与___________的体温符号相连。如体温和脉搏在同一点上,先绘制___________符号,外用红笔划一圆圈表示___________. 1、36.0~37.0℃ 36.3~37.2℃ 36.5~37.7℃ 2、昼夜、年龄、性别、活动 3、37.3~38.0℃ 38.1~39.0℃ 39.1~41.0℃41.0℃以上 4、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 5、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6、清除玻璃碎屑蛋青液或牛奶膳食纤维 7、60~100 心率脉率柔软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这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教材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和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根据图形推断原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比较模糊,有的还不很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立体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教学之前,可以先拿一个六个面颜色不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让学生在某一位置观察这个正方体或长方体,问学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色,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色,需要改变观察的角度。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还可以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