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11.04-建筑防水节点构造设计标准

2014.11.04-建筑防水节点构造设计标准

建筑防水设计标准

融创天津公司

2014-10

目录

目录 (2)

改版说明: (3)

第一章地下工程防水 (4)

1、地下工程后浇带及其防水做法 (4)

2、桩头防水做法 (7)

3、地下室顶板与主体墙交接处防水做法 (8)

4、地下室侧墙施工缝防水做法 (9)

5、地下室基础边角防水 (10)

6、止水螺栓防水 (11)

7、管道穿地下室外墙防水 (12)

8、地下室顶板开口 (13)

9、地下室非种植顶板、种植顶板防水 (14)

10、地下室坑槽防水 (16)

11、地下室侧墙窗井防水 (17)

12、地下室单管穿墙洗孔防水构造 (18)

13. 地下室变形缝防水及导流 (19)

14. 地下室抗裂要求 (23)

15. 防水材料要求 (24)

第二章外窗防水 (25)

第三章外檐部品防水 (35)

1、散水处防水 (35)

2、雨棚防水 (39)

3、外挑空调板防水 (40)

4、百叶空调处防水 (41)

5、女儿墙防水 (43)

6、屋面变形缝防水 (44)

7、风道出屋面防水 (45)

8、屋面雨水口侧排防水 (46)

9、屋面雨水口下排防水 (47)

第四章室内细部节点构造 (48)

1、卫生间门槛返边防水 (48)

2、卫生间管井返边防水 (49)

3、卫生间管井返边防水 (50)

4、露台及开敞式阳台与室内门槛防水 (51)

5、下沉式庭院与室内门槛防水 (52)

6、卫生间穿板地漏防水 (53)

7、卫生间穿板排水管防水 (54)

第五章各部位砼结构翻边设置 (55)

1、砼翻边设置部位、翻边高度: (55)

2、施工控制要点: (56)

改版说明:

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个系统的重要工程,为了提升工程品质,减少工程渗漏引起的质量问题,融创天津于2013年制定《建筑防水节点构造设计标准》;对指导精细设计施工,起到很好的作用,创造了融创施工图设计《防水专篇》,施工工艺及品质检测有章可循、有案可稽。

时经一年的实际操作及集团2014年9月各项目防渗漏设计检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及增补完善;并结合融创其他区域公司的标准方式方法,对大部分节点进行了竖版表格改版,更方便使用,特于2014年10月颁发《建筑防水设计标准》2014年版。

第一章地下工程防水

1、地下工程后浇带及其防水做法

1.1.渗漏原因

2.1.1.基地清理不彻底。

2.1.2.桩头防水与整体防水的搭接部分密封性不好。

1.2.细部节点构造及要求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构造做法 (一级防水)

补偿收缩混凝土订货时,施工单位应向搅拌站提供本说明中提出的技术参数及各项要求。并应留出足够时间以便进行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等各项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最终确定混凝土膨胀剂掺量。

膨胀剂检测报告、混凝土配比单及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试配实验报告必须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用于实际工程。

板面混凝土应在终凝前采用抹面机械或人工多次抹压并用塑料薄膜覆盖,硬化后蓄水养护或覆盖湿麻袋片并持续浇水养护。墙体应在混凝土拆模后覆盖湿麻袋片并持续浇水养护,拆模时间不宜少于7天。补偿收缩混凝土养护期不应少天,并应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温度后浇带与沉降后浇带位置示意

2、桩头防水做法

2.1.渗漏原因

2.1.1.基地清理不彻底。

2.1.2.桩头防水与整体防水的搭接部分密封性不好。

2.2.细部节点构造及要求

3、地下室顶板与主体墙交接处防水做法

3.1.渗漏的原因

3.1.1.在振捣浇筑混凝土时密实度未控制好,导致密实度不够。

3.1.2.垂直缝设置在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3.1.3.止水钢板带等未清理干净。

3.1.4.卷材等防水材料受损,保护层被破坏。

4、地下室侧墙施工缝防水做法

4.1.渗漏的原因

4.1.1.在振捣浇筑混凝土时密实度未控制好,导致密实度不够。

4.1.2.垂直缝设置在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4.1.3.止水钢板带等未清理干净。

4.1.4.卷材等防水材料受损,保护层被破坏。

5、地下室基础边角防水

5.1.渗漏的原因

5.1.1.砖胎膜甩茬未作有效保护

5.1.2.砖胎膜与垫层相交处小八字脚不够平整

5.1.3.卷材等防水材料施工时受损

5.1.4.保护层被破坏

6、止水螺栓防水

6.1.渗漏的原因

6.1.1.选择普通螺栓,不带止水环。

6.1.2.拆模厚未对螺栓进行处理。

7、管道穿地下室外墙防水

7.1.渗漏的原因

7.1.1.未按要求提前预埋,采取后期剔凿

7.1.2.管线与混凝土侧墙的缝隙未封堵密实

7.1.3.止水钢环与钢筋的焊接不严密,或脱模过早时打松了止水螺杆等

7.1.4.振捣和浇筑混凝土密实度不合格

8、地下室顶板开口

8.1.渗漏的原因

8.1.1.未按要求提前预埋,采取后期剔凿。

8.1.2.振捣混凝土密实度不合格。

8.1.3.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施工车辆在板上行驶或堆放大量钢筋做加工

场超负荷使用。

9、地下室非种植顶板、种植顶板防水

9.1.渗漏的原因

9.1.1.混凝土结构顶板未设为防水混凝土。

9.1.2.种植顶板防水层未设为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9.1.3.未按照规范设置防水层的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未配筋。

9.1.4.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施工车辆在板上行驶或堆放大量钢筋做加工

场超负荷使用。

10、地下室坑槽防水

10.1.渗漏的原因

10.1.1.明挖法防水施工,过早撤离降排水,主体结构随地下水位上升而上浮,致使防水层

破坏。

10.1.2.回填土中混有石块碎砖,灰渣及有机物等,损伤保护层和防水层。

10.1.3.排水不彻底导致现浇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降低。

11、地下室侧墙窗井防水

11.1.渗漏的原因

11.1.1.采光棚与立墙边密封胶开裂,水沿立墙缝进入采光井。

11.1.2.窗井侧墙防水卷材收头未处理好,导致防水卷材开裂。

12、地下室单管穿墙洗孔防水构造

12.1.渗漏的原因

12.1.1.洗孔过大,内填砂浆收缩。

12.1.2.密封胶与混凝土、钢管基面未能有效粘接。

13. 地下室变形缝防水及导流

13.1.渗漏的原因

13.1.1.沉降裂缝引起的渗漏。

13.1.2.外贴式止水带不合格造成的渗漏。

13.1.3.后浇时接缝处理不好引起的渗漏。

13.1.4.不均匀沉降导致防水层破裂,又不能用堵漏注浆方式弥补(需保留沉降缝),故将

漏水导流至最近集水坑,以排出室外。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也愈来愈严重,这就需要从各 方面加强重视,保障建筑节能设计的质量,最大化的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通过 将绿色节能理念和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的融合,就能保障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这 也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引言 绿色节能理念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把建筑领域对环境 的损害降到最低,并且综合运用资源与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得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绿色节能理念原本是在经济领域得到应用,之后慢慢 在建筑领域也得到普及。对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实际运用,可以在很 大程度上降低资源对整体环境的压力,并且使得建筑领域的浪费现象得到很好的 控制,进而促进绿色节能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发展与运用。 1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现状及节能设计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对 于环境保护工作有着较大的难度。对于当前这种情况,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做好节 能设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前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一定的环境恶 化情况。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在2014年之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放缓,同时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所以,在对经济开发过程中,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当前该工作已经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建 筑业的发展中,要求积极应用一些较为合理的措施才能构建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这样可以逐渐降低此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才能对资源 进行优化,而在另外一个方面也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和谐地进行,尽早实现 环境保护的功能。因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基础研究比较晚,因此 就会存在着建筑质量比较差,区域差异明显、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绿色环保理念 较为缺乏等等问题。进而就会导致我国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 较为困难。而在绿色建筑初始发展时期,以政府的政策作为基本核心制度因素以 及技术产业化作为支撑因素,这些是对绿色建筑发展造成影响的制约因素,在大 众消费者需求、开发商认识以及绿色建筑初的投资等等则构成了第二层次制约因 素群,在完成了初始阶段以后,这些都是绿色建筑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以及遵循的原则 2.1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但是从当前的发展现 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没有科学使用高能效设备 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盲目的使用高能效设备,没有结 合实际的需求,造成投入的设备和建筑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造成了设备的应用紧缺问题。有的高效能设备的闲置问题比较突出,而 应用的设备和实际的能耗偏差比较大,没有达到设计的要点。 (2)绿色节能的拼接设计问题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设计方式,但是设计人员对 绿色节能设计的内涵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就比较容易出现技术硬性拼接的现状,设计技术的科学性不强。具体设计过程中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一、教学楼的组成与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一般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及图书阅览室等。它们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办公部分: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等。 生活辅助部分:包括交通系统、厕所、饮水处以及贮藏室等。 (一)普通教师的设计 1. 要求:大小合适,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空气流通、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 2. 教室尺寸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容纳的人数、课桌椅的尺寸与排列方式,以及采光、通风、结构、设备及施工等因素。按教育部规定,中学每班学生名额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22。每人使用面积为40人,1.04m;小学每班近期为45人,远期为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8m(1)课桌椅的尺寸:要与学生的身高和人体各部分的尺寸相适应。表课桌尺寸(2)课桌椅的布置: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就座和教师辅导,见图。课桌椅的布置 ①视距要求:第一排前缘距黑板面≥2000mm;最后一排距黑板距离,不超过8500mm,到后墙面距离>600mm。 ②视角要求: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到黑板远端的夹角)应>30°;垂直视角(即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与黑板顶部构成的夹角)应>45°。 ③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行间距b,中学为550~600mm,小学为500~550mm。排距c,中学为850~900mm,小学为800~850mm;课桌距侧墙的距离a,为60~120mm。 (3)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平面形状通常有矩形及方形,此外还有多边形及扇形等,见 图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①矩形教室:是当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形式。其平面轴线尺寸,中学可采用:9000mm×6900mm、9000mm×6600mm、9000mm×6300mm,小学可采用8100mm×6600mm、8100mm×6300mm、9000mm×6000mm等几种。 ②方形教室:教室的进深与开间基本相同,平面尺寸(轴线)可采用7200mm×7200mm、7500mm×7500mm、7800mm×7800mm及7500mm×7800mm等。该形式教室的有效面积系数 较矩形教室低,且不宜用于内廊式组合。 ③多边形教室:有五边形、六边形等,这种形式在采光、通风和座位排列上有其优越性, 但经济性较上述形式要差一些。 (4)教室的层高:取决于空气容量、采光均匀度,房间的比例及经济等因素。一般来说,3.6~3.9m层高才能满足空气容量的要求;其次从房间的比例和空间的视觉效果看,以层高为房间跨度的1/2~2/3为好;最后,还必须考虑经济,不适当的增加层高,就会增加造价,应予避免。 3.教室门窗设计 (1)教室门的设计:门主要作为交通疏散,并兼通风用。根据我国的实践,一般在教。在 平面组合中,若设两个门有困难,也可只设一个门,1000mm室前后各设一门,门洞宽 但其宽度应为1200~1500mm。门洞高一般为2400~2700mm,门内开,以免影响走道中行人的通行。

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 (1)

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 一、基本原则 建筑构造设计必须综合运用有关技术知识,并循序一下设计的原则进行。 1.结构坚固、耐久 除按荷载大小及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基本断面尺寸外,对阳台、楼梯栏杆、顶棚、门窗与墙体的连接等构造设计,都必须保证建筑构、配件在使用时的安全。 2.满足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要求 进行建筑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位置不同和使用性质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构造处理,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 3.美观大方 除了建筑设计中的体型组合和立面处理影响建筑的形象外,一些建筑细部的构造设计也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 4.技术先进 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大力改进传统的建筑方式,从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并注意因地制宜。 5.合理降低造价 在经济上注意降低建筑造价,降低材料的能源消耗,又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不能单纯追求效益而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应做到合理降低造价,即注重综合效益。也就是各种构造设计,均要注重整体建筑物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个效益之间的关系。 二、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经济条件的影响 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越来越高。建筑标准的变化带来建筑的质量标准、建筑造价等出现较大差别,对建筑构造等出现较大的差别,对建筑构造的要求也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2.外界环境的影响 (1)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条件随我国各地区地理位置及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太阳的辐射热,自然界的风、雨、雪、霜、地下水等构成了影响建筑物的多种因素。故在进行构造设计时,应该针对建筑物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各有关构、配件及部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温、隔热、设伸缩缝、设隔蒸汽层等。 (2)外力作用 荷载为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力的统称。荷载的大小是建筑结构设计时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选型及构造设计的重要基础,起着决定构件尺度、用料多少的重要作用。荷载可分为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单选题: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以上。B A.250mm B.500mm C.1000mm D.1500mm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并应根据防水等级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C A.水工混凝土 B.纤维混凝土 C.防水混凝土 D.结构混凝土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级。B A.三 B.四 C.五 D.六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中,防水标准要求最高的为()级。A A.一 B.二 C.三 D.四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防水等级为二级时,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标准,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m2。C A.2 0.2 B.1 0.1 C.2 0.1 D.1 0.2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对于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防水工程应达到()级防水等级。B A.一 B.二 C.三 D.四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明挖法地下工程后浇带必须采用的防水措施是()。A A.补偿收缩混凝土 B.外贴式止水带 C.遇水膨胀止水条(胶) D.防水密封材料 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B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作者:王诗源班级:0801402 学号:11 邮箱:429280182@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2658319.html, 摘要: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建筑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少,最低限度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文章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原则,并就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能源;绿色建筑;生态节能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正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改造自然,书写着人类史辉煌的篇章.但是在轰隆的机器声中,人类这些“天之骄子”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正在悄然地向人类发起报复,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匮乏,正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使人类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改造的,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重,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环保势在必行.随着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环境,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1999年20届国际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与会代表在“21世纪的建筑学”的主体下签署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倡导科技与人文共进.因此“可持续的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

剧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剧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57-88 第1章总则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3章前厅部分 第4章观众厅 4.1视线设计 4.2座席 4.3走道 4.4其它 第5章舞台 5.1主台、侧台 5.2乐池 5.3舞台机械设备 5.4演出技术用房和设施 第6章后台 第7章防火与疏散 7.1防火 7.2疏散 7.3消防给水 7.4火灾报警 第8章声学 8.1观众厅体型设计 8.2观众厅混响设计 8.3扩声系统设计 8.4噪声控制 8.5其它声学要求 第9章建筑设备 9.1给水排水 9.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9.3电气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

第1章总则 第 1.0.1 条为保证剧场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 订本规范。 第 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剧场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设计。其舞台部分的技术 标准,主要适用于镜框式台口、箱型舞台剧场,其它类型剧场,可参照执行。 第 1.0.3 条剧场建筑根据使用性质及观演条件主要分为歌舞、话剧、戏曲三类。剧场 为多用途时,其技术标准应按其主要使用性质确定,其他用途应适当兼顾。 第 1.0.4 条剧场建筑规模按观众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 1601 座以上 大型 1201~1600 座 中型 801~1200 座 小型 300~800 座 话剧、戏曲剧场不宜超过 1200 座。 歌舞剧场不宜超过 1800 座。 第 1.0.5 条剧场建筑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特等剧场的技术要求根 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剧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 100 年以上,乙等 50~100 年,丙等 25~50 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剧场不应低于二级,丙等剧场不应低于三级; 三、室内环境标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相应规定。 第 1.0.6 条观众厅面积不超过 200m2 或观众容量不足 300 座者,可按一般建筑规定执行,不受本规范限制。 第 1.0.7 条剧场建筑设计除应按本规范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在当今世界对低碳排放的追求越演愈烈、人们对健康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适应的开发行为。建筑行为要素是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变和转化,绿色建筑行为在各方面都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试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一、何谓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一)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在一栋建筑的规模、功能、区域确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对建筑能耗将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与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电力使用载荷。从热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较小的体形系数与较小的外部负荷呈现正比关系。而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负荷不稳定其对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对运动场馆、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内部的发热量要远远高于外部的发热量,所以在设计中较大的体形系数更加有利于散热。也就是说普通住宅与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样,其发热量影响因素也不一样,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其体形系数的设计要求是相反的。(二)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对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是一项能够大幅提高热工性能的绿色节能工程。其外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与其保温效果呈现正比例关系。外墙保温工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有效地避免室内温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导致的外墙温度升高进而带动室内温度的上升,从而减小了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工作载荷。这样一来,通过铺设建筑物外墙保温层不但使夏季的隔热性能得到提升还使得冬季的保温性能得以加强。这样就减轻了冬季供暖压力和夏季的降温电力载荷,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所以,从考虑降低能耗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建筑物外墙保温工艺与技术进行广泛的实施。(三)对室内环境进行系统控制以达到综合性系统节能的目的绿色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综合利用空气处理、尽可能地多采用自然光、优化完善自然通风设计等诸多综合系统,整体性多方位地进行优化与系统整合。将多方面的使用功能有机地进行整合与优化完善,科学系统地从整体上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整体性综合控制当中暖通系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的建筑当中暖通系统占其总能耗百分比高达50%以上。对建筑物的暖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有机的整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首当其冲就是要从优化暖通系统的设计入手,其节能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对暖通系统的自动控制。而从当前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实施效果来看,节能效率最高的基本上都是采用集散控制技术的绿色建筑系统,一般地,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效率最高可达30%左右 (四)充分利用洁净丰富的太阳能天然能源就目前而言,太阳能为目前已开发的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具有极为洁净和廉价等诸多显著优点。目前,在住宅建筑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对于我国而言太阳能资源相对还是十分丰富的,浙江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10~2100小时。这为我国开发利用洁净的太阳能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制约着太阳能利用的最大因素在于其能量转换率过低,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办公楼设计规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 3.1.1 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 3.1.2 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 3.1.3 条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过 75m 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第 3.1.4 条窗 一、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措施。 二、高层办公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时应设擦窗设施。 三、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第 3.1.5 条门 一、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 1m,高度不应小于 2m。 二、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第 3.1.6 条门厅 一、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根据使用需要也可设门

廊、警卫室、衣帽间和间等。 二、门厅应与楼梯、过厅、电梯厅邻近。 三、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它防寒设施。 第 3.1.7 条走道 一、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 3.1.7 的规定。 二、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 1∶8。 第 3.1.8 条采光 一、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列室和复印机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 1∶6。 二、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 1∶5。 注:窗地比为该房间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第 3.1.9 条隔声 一、办公用房、会议室、接待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 55dBA 声级总机房、计算机房、打字室、图书阅览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 50dBA 声级。 二、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办公用房、会议室贴邻,

建筑构造设计资料1

CP1#建筑物的结构分类 1.木结构 定义:指竖向承重结构和横向承重结构均为木料的建筑。 构成:骨架(木柱、木梁、木屋架、木檩条)、内外墙(砖、石、木板)——不承重的围护结构。 优点:自重轻、构造简捷、施工方便。缺点:易腐蚀、易燃、易爆、耐久性差。 2.砌体结构 定义:由各种砖块、块材和砂浆按一定要求砌筑而成的构件称为砌体或墙体;由各种砌体建造的结构统称为砌体结构或砖石结构。 新型材料:各类混凝土砌块、各类蒸养硅酸盐制成的砌块及各种形状的烧结多孔砖等。 混合结构或砖混结构:以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顶承重的建筑物。 优点:原材料来源广,易于就地取材和废物利用,施工也比较方便,并具有良好的耐火、耐久性和保温、隔热、隔声性能。缺点:砌体强度低;用实心块材砌筑砌体结构自重大;砖与小型块材如用手工砌筑工作繁重;砂浆与块材之间粘结力较弱,砌体的抗震性能也较差;而且砖砌结构的黏土砖,粘土用量较大,占用农田多。 3.钢筋混凝土结构 定义:指建筑物的承重构件都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包括墙承重和框架承重,现浇和预制施工。优点:整体性好、钢度大、耐久、耐火性能较好。缺点(现浇):费工、费模版、施工期长。分类(布置方式):框架结构、框架—剪刀墙结构、筒体结构、板柱—剪刀墙结构等。这类建筑可建多层或高层的住宅或高度在24M以上的其他建筑。 4.钢结构 定义:主要承重的构件均用型钢制成的建筑。主要用于大跨度、大空间以及高层建筑中。特点:强度高、重量轻、平面布局灵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 5.特种结构 这种结构又称空间结构,包括悬索、网架、壳体、索-膜等结构形式。多用于大跨度(30M 以上)的公共建筑中。 #建筑物的等级 1、按建筑物的耐久等级分级 建筑物耐久等级的指标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长短是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质量标准而定。影响建筑寿命长短主要是结构构件的选材和结构体系。 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15年以下,是用于临时建筑。大量建造的建筑(如住宅)属于次要建筑,三级。 2、按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分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取决于他的主要构件(墙、柱、梁、楼板、屋顶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多层民用建筑分为四级,高层建筑分为两级。 (1)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构建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性受到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的这段时间称为构件的耐火极限。 (2)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燃烧体(木材、胶合板、纤维板),难燃烧体(水泥、石棉板、灰板条抹灰),不燃烧体(砖、石、钢筋混凝土及金属材料)。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1.基本模数:建筑物及其构件协调统一标准基本尺度单位,1M=100mm,称基本模数。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论文全文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王爱清韩涛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王冰 摘要:介绍了申报二星级绿色建筑需要完成的节能项目,列出了主要的节能设计指标,可以对其它绿色建筑提供设计、施工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环保、无害、低碳、可持续发展。 1 项目设计背景 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目的。经项目申请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对“生态谷”12号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的12号楼将成为东营市第一栋“绿色建筑”,山东省第二栋二星级“绿色建筑”。 该建筑的建成与使用将对东营市低碳城市建设,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极大地提高东营市建筑节能设计和节能技术应用水平,为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生态谷”项目是以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包括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企业研发总部、院所合作基地、企业孵化社区等内容的高新科技园区。“生态谷”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容积率1.03左右,建筑密度21.6%,绿地率36.7%,基建投资5.4亿元。园区规划合理,建筑造型优美。场地建设与选址完全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要求。室外绿化物种选择了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总体规划秉持“自然、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为本建筑申报绿色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划平面图与鸟瞰图如下: 王爱清 1963.4,本科,高工 邮编:257091 东营市府前街98# 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Wangaiqing618@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2658319.html, 联系电话:0546-8332370-630

建筑防水规范 建筑防水等级

建筑防水规范建筑防水等级 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建筑防水材料第一点是建筑外堵板缝防水工程所选用的防水材料应以具有较好的耐候性、高延伸率以及粘结 性、抗下垂性等性能为主的材料,再次建议大家选择防水密封材料并辅以衬垫保温隔热材料

进行配套处理。这种做法都给我们考虑到堵体有承受保温、隔热、防水综合功能的需要和缝隙构造连接的特殊形式而提出的,并不是乱来一通;第二点就是建筑物屋面防水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其耐候性、耐温度、耐外力的性能尤为重要。因为屋面防水层,尤其是不设保温屋的外露防水层长期经受着风吹、雨淋、日晒、雪冻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侵袭和基层结构的变形影响,这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主要涉及到五个部分:1.防水材料。2.防水设计。3.防水施工。4.防水工程验收。5.保养与维护。建筑防水规范1、防水卷材主要标准: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玻纤胎沥青瓦;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材料。2、防水涂料主要标准: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3、密封膏与胶粘剂主要标准:硅酮建筑密封胶、高分子防水材料第2部分止水带;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建筑防水沥青嵌缝油膏;聚硫建筑密封膏;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膏;聚氨酯建筑密封膏;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膨润土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建筑防水等级防水等级防水保护功能的级别,包括建筑防水等级、仪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J96-86)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7年7月1日 关于发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6〕1771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通知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负责主编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为国家标准,自1987年7月1日起实行。 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6年9月22日 1 总则 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 dwelling size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 habitable space 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 bed 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 living room 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 kitchen 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 bathroom 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 usable area 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 typical floor

建筑结构设计

65 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张亚超 魏强 西安骊山建筑规划设计院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建筑结构的基本内容,然后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墨守成规的现象,提倡采用概念设 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对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做了分析,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 而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则既能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的要求,又能使房屋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成为实质意义上的“经济适用”房。 1 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1.1 屋顶(面)结构图 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两种:梁板式及折板式。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反之,则适用折板式。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板厚基于构造需要一般不宜小于 120 厚。此外梁板的折角处钢筋的布置应有大样示意图。至于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 建议采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1.2 结构平面图 在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前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就是要不要输入结构软件进行建模的问题。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区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的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那么对于砌体结构来讲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足的话应该可以不用在软件中建模的,直接设计即可,但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必要时进行人工复核。对于局部受压的防御措施是要按规定对梁下设梁垫以及设置构造柱等措施。如果时间不是很紧张的话建议还是输入建模较好, 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导算。另外,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上时我的观点是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 绘制结构平面图时如果没有建模的话就可以直接在建筑的条件图上来绘制结构图了, 这一步必不可少的是删除建筑图中对结构来讲没有用的部分,简单快捷的方法是利用软件的图层功能,直接冻结相关的层。然后再建立新的结构图层:圈梁层、构造柱层、梁层、文字层、板钢筋层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绘图效率, 方便在不同结构平面图间的拷贝移动和删除。1.3 楼梯 楼梯梯板要注意挠度的控制, 梯梁要注意的是梁下净高要满足建筑的要求, 梯梁的位置尽量使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局部不合适处可以采用折板楼梯。折板楼梯钢筋在内折角处要断开分别锚固防止局部的应力集中。阁楼层处的楼梯由于有 分户墙的存在要设置抬墙梁。注意梁下的净空要求, 并要注意梯板宽度的问题。首段梯板的基础应注意基础的沉降问题, 必要时应设梯梁。1.4 基础 基础要注意混凝土的标号选择应符合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基础的配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施工图审查中心重点审查部位)。条基交接部位的钢筋设置应有详图或选用标准图。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不可重复利用,应注意调整基础宽度。局部墙体中有局部的较大荷载时也要调整基础的宽度(因软件计算的是墙下的平均轴力)。基础图中的构造柱,当定位不明确时应给予准确定位。 2 概念设计 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 尤其在一些难以做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 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 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 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易于手算。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一个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一般认为,概念设计做得好的结构工程师,随着他的不懈追求,其结构概念将随他的年龄与实践的增长而越来越丰富,设计成果也越来越创新、完善。遗憾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大部分结构工程师只会依赖规范、设计手册、计算机程序做习惯性传统设计,缺乏创新,更不愿(不敢)创新,有的甚至拒绝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纳(害怕承担创新的责任)。大部分工程师在一体化计算机结构程序设计全面应用的今天,对计算机结果的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不能及时发现。 3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下转第67页)

方案设计 ——节能与绿建专篇范本

第十章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部适用 2014年9月版 适用应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重庆地区 10.1设计依据(根据项目自身情况增减相关设计依据) 10.1.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 10.1.2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 10.1.3 《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 10.1.4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1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09 10.1.6 其它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及标准 10.2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XXXXX,属夏热冬冷地区。项目居住建筑部分执行《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公共建筑部中,xxxx号楼为三层商业用房,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相关规定。(界定适用标准) 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住混合用地。总建筑面积39856.56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面积29868.54平方米,商业用房面积9988.02平方米。(描述项目情况) 10.3建筑专业 10.3.1总平面布局(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总平面布置主要采用东南向的错列式布局方式,有利于夏季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冬季有效利用太阳日照,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10.3.2围护结构主要保温材料及热工性能(下表为案例示意,其他材料选择见附表1) 主要保温材料及其主要热工参数表 10.3.3节能安全防护 10.3.3.1主要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满足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加强

对建筑构造设计的思考

对建筑构造设计的思考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普及趋势,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充裕,进而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对居住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对相关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建筑进行构造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和问题,需要设计者不断探索和研究,为设计出更加舒适、合理的建筑奠定基础。文章主要介绍了建筑构造设计的途径以及方法,希望可以为建筑构造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理论启示,仅供参考。 标签:建筑构造设计;途径;方法;基础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颇为迅速。由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建筑构造设计水平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建筑构造设计主要是指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实体进行设计,其设计过程会涉及到方方面面,设计者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根据建筑实体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建筑物实体主要由支撑系统与围护分隔系统组成,且这两大系统本身又包含很多组成系统,使得建筑构造复杂繁琐,进而在极大程度上给建筑构造设计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 建筑构造设计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我国的建筑构造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设计理念不断更新,使得建筑实体更具有舒适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符合人们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要求。就我国现阶段建筑构造设计而言,其设计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根据事先确定的设计图纸进行设计,直接选择和局部调整已有的标准构造,从而设计出建筑实体。另一种是按照建筑构造设计原理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全新的设计,从而得出最终的设计成果。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对建筑物进行构造设计,首先都必须要熟练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明确设计宗旨,做好方案设计工作,避免盲目设计现象的出现,为设计出完美的建筑实体夯实设计基础。 2 建筑构造设计的方法 建筑构造设计由于其特殊性,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设计环节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建筑构造设计方法主要指针对某一对象,根据其内在规律提出问题,然后按照设计思路进行解决。 2.1 由设计对象的特定环境,确定构造设计的方向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正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改造自然,书写着人类史辉煌的篇章.但是在轰隆的机器声中,人类这些“天之骄子”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正在悄然地向人类发起报复,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匮乏,正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使人类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改造的,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重,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环保势在必行. 随着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环境,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1999年20届国际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与会代表在“21世纪的建筑学”的主体下签署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倡导科技与人文共进.因此“可持续的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在广大学者和政府的多方努力下应运而生.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维基百科将绿色建筑表述为:通过在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仔细与全面的考虑,以提高建筑在土地、能源、水、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建筑对人们健康以及周边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的实践活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认为绿色建筑追求的是如何实现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到运行和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建筑对环境造成危害总量最少,同时居住者和使用者有舒适的居住质量.评价体系分5个方面:合理的建筑选址(sustainablesites)、节水(waterefficiency)、能源和大气环境(energyandatmosphere)、材料和资源(materialandresource)及室内环境质量(indoorenvironmentalquality).该标准 成为绿色建筑实践与设计的有力推动者. 读解绿色建筑,其涵义为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最少程度地占有和消耗地球资源,最小且高效率地使用能源,最少产生废弃物并最少排放有害环境物质,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共同安全、健康且满足人类功能需求、心里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度需求的可持续建筑物. 2绿色建筑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遵循以下原则: 1)和谐原则:建筑作为人类基本的生活、生产场所,由于其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全寿命过程存在着消耗和影响,其自身系统和谐、与环境关系和谐便成为绿色建筑特别强调的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 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强制性条文 3.1.8 地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括: 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3、其他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4、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5、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3.2.1 3.2.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 3.2.2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 3.2.2选定。 3.2.2 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

4.1.3 4.1.3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 4.1.6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2)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 mm,并不得贯通; (3)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 mm。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4.3.4 卷材防水层为一或二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3 mm,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4 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6 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1.5 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2.4 mm。 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 mm。 5.1.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 mm。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 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