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基于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

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基于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

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

——基于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

王永红李鹏

(1.西安外贸职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38;2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区域差距,东中西依次呈现由发达向欠发达的梯度演进,本文通过东中西部经济的比较,分析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并提出使货币政策达到最佳效果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差别效应

中网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9—8631(2009)11—0181—02

一、前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经济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一般情况下,在地区经济结构有明显差距的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其政策效果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这就是货币政策的差别效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统筹区域发展,蕴含着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

二、统一货币政策区域差别的表现

1、从经济周期考虑,统一货币政策可能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我国经济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层次梯度,经济发展步伐不一致,某一时期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所处经济周期是不同的。通胀压力下发达地区经济过热时欠发达区未必如此,这时若国家采取一刀切的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势必使欠发达地区经济进一步受到抑制。

国内关于货币供给置与GDP的影响关系,张晶,杨开忠等通过SVAR模犁实证研究,得出短期中货币供应量是GDP变化的原应,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是,90年代中期物价猛涨,经济过热,国家就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治理,佃其对东、中、两三个地区的实际效果是不同的。在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之前,中部和两部地区的实际GDP增长率低于东部地区,且东西部在1991至1993年GDP增长步调相反,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之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实际GDP增长率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在1995年之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实际GDP增长率呈逐年增长状态,只是幅度较小,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滞和余震在西部继续且表现强烈,GDP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1996年实际GDP增长率竟然出现负值,可见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是明显的。

2、从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来看,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区域产生的效果不同。

(1)统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自1984年确立了该项货币政策工具地位以来,全国实行的是统一(指区域问)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同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的上调或者下调也都是全国统一进行。但是,同样的存款准备金率上下调整,对资金紧缺地区的影响要大于对资金充裕地区的影响,特别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创造功能使欠发达地区货币供给加倍减少,这样原本就不足的资金供给更加匮乏。

(2)统一的再贴现率。

早在199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票据承兑、贴现与再贴现业务的基础工作和规范化管理,强调再贴现放款限额不得与其他再贷款限额相互串用,各省、市、自治区人民银行的分行对总行下达的再贴现限额要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不要层层“切块”下达。在再贴现限额的分配上,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一是优先支持商业票据使用广泛、贴现业务量大的地区和银行i二是优先支持跨省、市、区间进行贴现与再贴现业务:三是优先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信用好的承兑贴现业务;四是优先支持贴现与再贴现行为规范、管理健全的地区和银行。这一区别对待政策明显对西部不利,因为相对东部来说,西部在商品交易秩序、商业信用等方面相对较差,票据市场发展缓慢,贴现、再贴现业务的发展极为滞后,这进一步就影响了西部货币供给能力。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的发挥需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为基础,国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各地金融机构、居民的参与程度决定着这一政策工具运用效果的优劣,参与多的地区,受影响大一些,参与少的地区,受影响小一些。从我国近年来国债发行来看,国债的购买对象主要是发达地区居民,或者是城市地区居民,而且很快抢售一空,这样看来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影响力弱。

3、从利率对各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来看,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区域的效果不一样。

根据凯恩斯一般均衡思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ISLM模型:

,-:半一半y(Is曲线)

,-”——’,IIo衄袋J

dd。

r:等J,一孚(LM曲线)

^。^

’……。

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IS—LM曲线的斜率,IS曲线越平坦或LM曲线越陡峭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而lS曲线斜率取决于d(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和b(边际消费倾向);LM曲线斜率取决于h(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k(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一般认为,b和k比较稳定,因此货币政策的效果就主要取决于d和h了。

我国不同地区其IS—LM曲线的参数值d和h是不同的,东部发达地区经济体系成熟,市场活跃,d(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值较欠发达地区的大,若贷款利率r下降相同幅度时对投资的刺激东部比西部大,因而东部IS曲线比西部的平坦:同样,东部地区证券市场活跃,h(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值较欠发达地区的小,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变动,因而东部LM曲线比西部的陡峭。如此一来相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发达地区会导致更大的产出效应。

货币政策效果也可以用货币政策乘数来表示,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一单位引起的均衡收入变动量,公式表示为:

咖l

—-二o:=一

锄(1-6)刍+是

能看出,在b和k稳定时,h越小或d越大则货币政策乘数越大,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影响大,发达地区遵循这种变化趋势,欠发达地区相反。

4、从对外开放的区域效果来看,统一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存在差异。

对于企业出口外汇收入,我国目前实行银行结汇制,出口所得外汇收入通过银行按外汇牌价转化为人民币存款,实际又构成了货币的供给。我国外贸的繁荣使“外汇占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主要渠道,东部地区外贸额占据了绝大部分,因此东部货币供应量比西部大,加之其良好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较成熟的金融市场,使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显著,西部则不然。

\指标

进出口进出口总额实际利FDI比_\出口额

地区\总额比重(%)用FDI重(%)

东部5467.11069392.6521.O86.1中部260.2485.34.266.811.0西部205.9367.O3.217.42.9

作者简介:王永红(1970一),男,陕西合阳县人,高级报关师.国际商务师,西安外贸职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商务,货币政策;李鹏(1980一),男,陕西城固县人,西安翻译学院助讲,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国际商务。

181

西部大开发?中旬

窒堡坌堑

一=:::一。一;一::=一:三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垒些。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单位.亿美元

5、从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差异来看,统一货币政策对各地区效果不一。

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决不仅仅限于货币供给量或利率对总需求各方面的影响,其作用机制还应考虑中观和微观层面,比如产业结构,区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区域资金使用效率等等,这些因素在金融层面上导致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的差异,经济层面上导致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东部发达地区强大的极化效应仍超过其对西部的渗透效应,这使净生产要素(包括资本)由西向东流动。

三、现状分析与建议。

区域经济差异包括经济结构差异、发展水平与速度差异、创新能力差异、市场机制差异等等。一方面,这种差异性会扭曲统一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统一的货币政策也可能会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因此二者互为影响,相互制约。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矛盾的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经济层面上解决问题,通过统一国内市场,消除贸易和要素流动壁垒,加之政策倾斜,最终缩少区域经济差2E,但这种方法耗时长,况且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自由市场力量的作用使经济向区域不均衡方向发展是一个内现在的趋势”(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欠发展区域>,1974年)

(上接第184页)这使得短时期内缩小区域差距是不可能的,现实的做法是,在承认区域差距的基础上从金融层面上入手,使货币政策区域化,因地制宜地发挥货币政策最大效果,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体分析与建议如下:

1、扩大央行各大区分行的货币政策自主权,在总行统一信贷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做出调整和刨新。

2、优化金融机构的结构和地区设置,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县级及以下农村地带,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效率。

3、加大政策性银行对欠发达地区的融资力度和效率。

4、灵活的货币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1]张晶,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进展[J],上海金融。2006(12):39—46.

[2]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2):4—10.

[3]李善桑,何炼成,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基于VAR模型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6):79—84.

[4]张成思,金融计量学[H],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活动的新情况、新动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尖锐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反对民族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我们要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继续推进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二、推进西藏民族团结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西藏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逐步实施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历史上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国家就能兴盛发展,人民就能得到实惠。反之,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历史证明,各民族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要大力增强西藏拿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大力促进全区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不断形成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强大力量。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民族团结教育则是关系国家和边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实现民族地区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政治保证。2009年8月底,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当前,西藏全区上下从正反两个方面积极、深入、广泛展开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方面,以史为鉴,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告诫青少年学生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分清历史是非,深刻认识达赖反分裂集团的反动本质;另一方面,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o2009年我们更要以两藏民主改革50周年、首个“百万农奴解放182纪念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自治区第19个“民族团结月”等重大节庆活动为重要契机,相继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包括送文化、送欢乐下皋层,心连心慰问演出,青少年“祖国在我心中”诗词朗诵,《西藏今昔》、《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复兴之路》、《辉煌六十年》大型图片巡回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等活动,声势浩大,盛况空前,把西藏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全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积极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努力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大力加强传统民族文化建设,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在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体现“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教育目的。

当前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西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同群众切身利益、心理认知、民族情感相结合,使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到各行各业和各族群众中,要利用各种途释和形式普及民族知识,使各族干部群众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l。要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让团结友爱成为推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始终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丰十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一手抓团结稳定不放松,一手抓改革发展不动摇,民族团结之花必将在雪域高原绽放得更加艳丽,西藏的天空永远不会变色一

参考文献

[1]李群,闰党恩.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向上发展[N].西藏日报,2009—09一03.

[2]田忠福.略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再认识[J].新疆社科论坛.2009(3).

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基于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

作者:王永红, 李鹏

作者单位:王永红(西安外贸职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38), 李鹏(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刊名: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英文刊名:XIBU DAKAIFA

年,卷(期):2009,""(11)

被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3条)

1.学位论文黄海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基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分析2006

本文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进行理论与实证的分析。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弱跟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本身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有关,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跟货币政策传导的中介——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以及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居民有关。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为金融间接调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打通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及微观经济主体间的资金联系渠道,是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利用的杠杆支点。而在我国各个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有差距的,无论是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和深化程度东部地区都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将导致货币政策在经金融市场传导时产生区域差别。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引起金融机构的反应,在中国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取决于其经营效率和管理的水平,而在中国各个区域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东部地区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将导致各地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反应的差异,最终引起引起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货币政策通过金融中介再传到下游——企业和居民,所以,企业和居民对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基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分析币政策的反应对货币政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融资机制等都会影响其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而在我国东中西部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和融资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也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共分五个章节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进行分析。第一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本章对货币政策的几种传导机制理论进行简介,并分析每一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所要具备的条件,为后面几章作理论的铺垫。

第二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信贷渠道。本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变迁进行总结,并分析一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其他渠道受阻的原因以及我国具备信贷渠道传导的条件,得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及其原因。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是信贷渠道的情况下,由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机制的差别引起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本章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以后各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以及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这三方面的区域差异分析,得出造成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的原因。

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别效应的实证分析。在第三章的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别效应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对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效应——基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分析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在信贷传导渠道下的区域差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改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别效应的金融政策建议。本章是基于前几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别效应的金融政策建议。

2.期刊论文周孟亮.冯邦彦.Zhou Meng-liang.Feng Bang-yan国外统一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及启示-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2)

由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传导,因此会产生区域差别效应.欧盟统一货币政策实施以后,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区域差异化效应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货币政策实施时应该考虑总量性货币政策产生的区域差异化效应,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相结合.

3.学位论文郭杏辉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地区差异及原因研究2006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地区差别,指的是不同地区面对统一的货币政策冲击时,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的差异,或者说是在反应深度和速度上的差异。本文借助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地区差别效应进行详细的度量,实证结果表明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确实产生了明显的地区差别效应,东部地区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时表现出高度的政策敏感性,即在反应程度上要大于、在反应时滞上要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最优货币区的理论视角、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微观主体特征的地区差别等方面揭示了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之地区差异的原因。其中,基于最优货币区的理论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尚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货币政策产生地区差别效应不足为奇;以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性为视角的分析指出,地区金融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效率的差异是货币政策效果地区差异的金融体系成因;而货币政策产生作用的终端一微观主体的自身特征,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企业集中度、居民收入水平、地方政府因素以及区域间微观主体金融努力程度的差异等,也是货币政策效果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金融差距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实效性趋于弱化。从国际经验来看,在金融市场发达、生产要素流动性提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地区差异会缩小,货币政策会更倾向于集中。然而,在各地区经济周期的非同步性、不同的货币乘数和资金收益率等内生经济变量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需要依靠来自于中央银行的外部动力来改变货币政策效果客观上的地区差异性。本文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总体效率和空间均衡,提出货币政策在统一性前提下的适度差别化操作的建议。然而,仅仅依靠货币政策自身的一些调整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尝试建立货币政策调控的补偿机制、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2715672.html,/Periodical_xbdkf-zxk200911132.aspx

授权使用:西安理工大学(xalgdx),授权号:848643a5-9aca-44e6-8317-9e4b00bbaf2c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3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