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带给我的思考.doc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带给我的思考.doc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带给我的思考.doc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带给我的思考.doc

《通用技术》课程带给我的思考

摘要:《通用技术》教育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课程标准师资实际教改方向

一、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

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4.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技术课程不仅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而且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

(二)课程的价值

技术学习领域设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科目。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迅捷、应用广泛、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技术。这里,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技术课程具有以下独特的价值:1.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技术学习,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感受到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变化,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生产、了解职业,了解它们与技术的联系;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可以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态度利用所学技术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对未来社会的主动适应性。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一项项设计任务的完成,通过一个个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创造的欲望,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形成积极、果敢、合作、进取等品质。

3.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技术课程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动手做”,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与技术探究能力,以及利用所学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4.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通用技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注重意念的表达与传递。贯穿于技术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交流与评价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价值。

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有个人的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等。

(三)课程理念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通用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拓展技术教育学习经历、行使受教育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在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及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用技术新课程应当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

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学生正处于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应鼓励学生想象、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应充分结合我市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优化试验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使学生理解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两者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所具有的同等重要作用,从而深化学生的认

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技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应充分利用技术的神秘感、创造性、时代性和独特魅力等吸引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文化、道德等要素启迪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4、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通用技术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课程内容,在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通用性的同时,注重它的先进性;应注意从学生现实生活所接触的技术内容向现代高新技术内容延伸,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现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发展的崭新成果和未来走向;应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到所能理解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技术信息,从而领略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意义,增强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的亲密朋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6、加强对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与运用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和技术素养的养成和技术能力的发展。

(四)课程目标体系

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通用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和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实现以上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1)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2)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3)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4)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二、师资

由于目前高师院校没有专门培养通用技术师资的专业,学校师资配备也多从物理学科、信息技术,甚至化学、生物学科转任过来。从知识、能力方面看,通用技术课程中主要内容如技术设计、技术文化、技术试验、技术产品制作等方面对转任的教师来说也都是崭新的,都需要他们去学习。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的树立,知识能力结构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

任何一门新课程都是逐步完善的,《通用技术》也不例外。针对现有教材,我作为一线的任课老师,有较多的困惑。首先,自己很不专业,深感自己的知识结构难以跟上该课程的教学。例如,广东版《技术与设计1》中牵涉到一些木工、模型工具的使用,象我这样的老师真是彻头彻尾的外行。上次,我们观摩师大附中的《通用技术》教学展,他们聘请了专门学服装设计的老师,开设了服装设计课,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也真正学到了东西。尽管我相信自己有较好的审美意识,也能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裁剪缝制的基本功也易学习,无奈绘画功底相去甚远!我做梦都希望能象那里的老师那样有本事、能激发我的学生的学习

热情、能使他们学到真功夫,可实在是无可奈何……

教这门课程也有一个4年的时间了,总觉得自己劳而无功,一会儿准备一些图片资料,一会儿收集一些可供学生操作使用的废旧器材。思维比较乱,工作、准备也不似以前教《物理》那般有条理。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本不拿它当回事。相比以前,真是有一种失落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但就良心而言确实想踏踏实实地做点对学生有益的事。

教学中遇到什么难题就近切磋的人也没有。这样下去能充分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吗?从教十六年了,我心中从来没有这样没底过。带着这些问题,我在网上去搜索,发现有些地方的做法比较好。

1、学校切合实际的请一些专业人士任教相关的专业模块。

比如,上面提到的师大附中就请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人才任教通技中的服装设计模块;

2、有的地方实行资源共享,人员流动交换,比如,甲学校有电子技术专业的老师除了教本校的电子技术控制模块外,还交换到乙校、丙校去教这个模块。这往往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调配;

3、我们目前也存在着相关的实验设施奇缺的难题,有的学校通过向社会求助或是租赁解决了问题,比如,有些工厂的旧机件已没有什么生产、再创造利润的价值,但对学生实践弄通某些知识点却大有用途,我们可以或借或租或争取撰赠。这样是否可以解决一些师资不专业、教学实践资源匮乏的问题呢?

在面临居多难题的环境下我们依然从孩子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开设开好这门新课程。我们已经在做的是:加强一定区域所有相关从教人员的合作,我们有条件有时间时经常相与一起,相互切磋、交流、学习;将我们的成功之作放到一定的平台上进行共享;甚至与教材同步发放一些教学同步用的光盘等。

三、实际

1.借鉴他人。

技术课程在日本被称作《技术于家庭》,涵盖信息技术和家庭、生活技能的学习。目的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内容涵盖了做料理、照顾婴儿、缝补衣服、了解木材和制作简单的木制品、简单的机械修理等。而技术设计方面的教学更是先重实践,从实践中慢慢领悟设计的相关过

程。例如在初中就有这样的一个课题:为幼儿设计一组游戏。教师提出课题后,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分组制作他们小时候的一些游戏所需要的器材。事实上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设有类似通用技术的课程。

英美等发达国家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有深厚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在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手工制作课程。我们小学的课本上曾经就出现过牛顿小板凳的故事:牛顿小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交给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教师十分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牛顿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教师向牛顿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这则小故事体现了通用技术的实践性和人文性,也反映了西方国家在小学就重视实践制作,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瑞士的学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到了初中,学校的教学安排中就会增加一些实践课,学生们自己动手做教学用具,参观食品博物馆时亲手用不同的食材配方制作糕点,而在参观手表博物馆时也会了解到手表的演变过程,工作原理和制作流程。农忙时节,学校有时还会组织学生去果园帮果农采摘苹果、摘樱桃,收获南瓜和葡萄。每年秋天,瑞士的学校有一个星期的假,假期的名字叫“土豆假”,是瑞士的一个传统,学校会要求每个学生在家里帮助家长干农活,或帮些其他的忙。

我曾经看过有关资料,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得很成功。他们有约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进入职高。职高毕业的学生一般都能及时的很好地就业。因为他们的职高教育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职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每周都有几天(2到4天不等。)在相关的厂矿中学习实践。不仅有师傅教,还会得到一定的报酬。这是一种政府强制行为。到如今强制已变成习惯,大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厂矿要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窃以为,教材改来改去的,有些确实应该改;但怎么改,改向何方?还是要讲求一个“实际、实用”!让老百姓花钱送子女上学,钱不白花!孩子们什么也没干,专门呆在学校中学习,青春没有白费!

2、结合现代的媒体技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是一科与信息技术相区别的技术,但是要想通用技术课程变得生动、丰富,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借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可以达到高效的目的。与其它学科一样,我们也应该积极提倡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由于网络信息技术所蕴含的巨大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拓展,例如在课堂中精美的课件或提供一些生动的生活片段视频,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

3.教学资源缺乏

这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因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跟不上,在一些学校不得不被上成理论课。特别是农村学校,没有仪器和设备,老师只能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教学课件、视频、可查资料很少

4.通用技术课程不是高考科目,没有被足够重视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和教育工作管理者都有“重学轻术”的思想,尽管新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但实践中,特别是以高考科目为中心的高中教育,技术类课程更是受人忽视。大多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学基本都以应试为主,基本都在高二开课,每周二节,以备高二的水平专业测试,课时紧任务重,教学基本都偏离了新课程理念。通用技术课程在课程理念、目标等方面都较以前的技术类课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质的飞跃,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

5.通用技术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通用技术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大多教师都懂得这一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迫于各种原因,基本把实践环节都删除掉了。许多学校特别是普通中学根本就没有通用技术实验室,也没有课外实践活动。这不仅偏离了新课程理念,也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极大的消弱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吸引力。通用技术课程内容本身本是非常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学科,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有开阔学生视野的技术设计、有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制作和设计,符合多元智能理论,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发展。但由于教学中的轻实践,就让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变成不伦不类的“四不象”,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四、教改方向

1、改进评价机制,促进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落实。现行的考评机制基本是水平

专业测试,而且都是采用笔试或者上机操作,考察的内容基本停留在理论上。这是导致实践活动被删除的重要原因之一。改进的具体做法:采用设计制作原型或模型和撰写简单的设计报告的方式直接考查实践环节和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实践活动的考查可放到各学校自行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制定一定的通过率,但要有录像信息以备相关部门抽查监督;

2、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健全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

由于目前高师院校没有专门培养通用技术师资的专业,学校师资配备也多从物理学科、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美术学科转任过来。从知识、能力方面看,通用技术课程中主要内容如技术设计、技术文化、技术试验、技术产品制作等方面对转任的教师来说也都是崭新的,都需要他们去学习。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的树立,知识、能力结构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提高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可行途径就是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逐步健全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

3、逐步在小学和初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活动惯例化

学通用技术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孩子从“玩”中快乐的开发创造潜能,增强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固定的工厂作为所有学校的实践活动基地,定期结合教材理论参加实践体验。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彻底改变“重学轻术”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021年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计划(集锦2篇)

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计划(集锦2篇)给你一篇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教学计划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基础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均为建国以来的首创。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 ___、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必修1),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皆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

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基础、怎样进行设计、设计的实现——制作、设计的交流与。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 1、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2、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过设计的交流和,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四、实施措施 1、在开学初将高11班金额高12班学生分为6-8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高中通用技术复习计划

高中通用技术复习计划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通用技术》复习计划 宁波光华学校罗海光第一部分:前几周复习总结 经过前几周的系统复习和全体师生的共同艰苦努力,很多班级都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回首前程,我不禁为过去几周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终有所回报而感到欣慰,同时对如何进行进一步的《通用技术》总复习也有一点体会。下面我将对这次《通用技术》总复习工作作一个简单总结。 1、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全程复习模式:以《会考导引》为主,利用网络选择其他信息题为补充。 2、按照会考大纲及说明的要求、制定了一个着眼整体,优化合理的全程复习计划。 3、一贯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做到知识点不遗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地位 4、重视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一个牢固的、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认识结构得到完善,解题能力、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5、让学生了解会考的题型、难度、要求和评分标准。了解会考命题的热点和趋向。 6、重视每次考试,及时批改和补救,查缺补漏,力争大面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7、注重对通用实践(常见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绘制)的思想、方法及原理的理解的复习和考查。 8、重视对重点章节和核心知识的再复习。

9、重视特型题的专项训练,并强化会考模拟试题训练。 10、在总复习的最后阶段,重视回忆、整理做过的旧题,特别是曾经做错的题。 11、加强统一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复习计划 一、复习进度阶段 二、复习策略 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基础,循序渐进。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

高中通用技术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教学案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学习目标 1.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停息,并进行处理。 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能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 知识要点 一、发现问题 1.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由别人给出的问题;基于目的由设计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2.发现问题的途径有: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等。 二、明确问题 1.问题的价值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学科性、新颖性、实用性、技术可行性、投入产出比等。 2.问题解决所受的限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的: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限制是一种对设计的约束。 3.制定设计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使用与维护。 例题分析解答 于是他设计出右图这双鞋子。按下鞋侧的按钮,就可将鞋在27码 至37码之间调整。据称,对很多两只脚不一样大的孩子来说,这样 的鞋子是再好不过了,他们可以根据两只脚的尺寸自由调节鞋子。 这个家长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信息 C、分析信息 D、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考核要求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应用 考核难度容易题 参考答案 A 解题分析发现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观察日常生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这是一个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这位家长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从而发现了问题。【例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件小发明。可是在他申请发明专利时,才猛然发现相同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早有销售了。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设计的() A、发现和明确问题环节 B、制定设计方案环节 C、制作模型和原型环节 D、测试、评估和优化环节 考核要求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应用 考核难度稍难题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论文合集5篇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论文合集5篇 【篇一】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 ,促使技术教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迅猛增长、知识经济与学习化社会的到来 ,构成基础教育的世界标准也相应地迅速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教育 ?将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是基于严格科学的态度 ,首先分析目前通用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通用技术教学创新精神培养的几点原则,以及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通用教学现状通用技术课程是指信息技术课程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课程,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一文融合和课程。但由于通用技术课是难以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且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导致不少学校或教师不重视通用技术课的教学,据我调查,大多数通用技术课都上成了理论课,满堂灌。通用技术课的教学现状跟通用技术课程要求相距甚远,教育是为未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通用技术教学必须负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历史使命,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国繁荣富强的需要。 第二、培养创新精神必须遵循的几点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才能减小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之中。 1、学生主体性原则。

通用技术教学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学生的技术探究和试验,所以学生必须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即教师要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尽量多地让亲身参与探究和试验,教师的角色应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上,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最终结晶成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 2、独特性原则。 创新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具有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之外,还有最突出的两点: 新颖性和创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特的、首创的见解。例如,在书定工具这一神机妙算例分析时,在我给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套指笔的设想,一个多星期后,那位学生真的制作了两支套指笔,他制用的套指笔可以帮助那些手指有缺陷的人仕书定,对于正常人,则可以减轻长时间书写造成的手指疲劳。 3、求异性原则。 培养创新思维不仅要培养聚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寻找出新的具有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 4、灵活性原则。

2017年上学期通用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2017年上学期通用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嫦娥二号”的发射是由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五大系统协同工作完成的,这个过程主要体现了系统的() A.整体性B.目的性C.动态性D.环境适应性 2.目前,自动控制技术并不能在所有的行业彻底取代人,其原因在于控制软件设计的智能化程度不够高,这说明()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具有丰富内涵D.设计制约着技术的发展 3.某铸管厂对所生产的水管进行质量检测时,通常采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其强度,该试验用到的试验方法是() A.性能试验法B.预测试验法C.模拟试验法D.虚拟试验法 4.如图所示是一款调味品勺子,具有称重和数字显示功能,便于掌握调味品的用量。该产品主要体现了设计的() A.创新原则、实用原则B.经济原则、道德原则 C.美观原则、经济原则D.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摩托车事故中,70%以上的驾乘人员死亡都是由于没有戴头盔或者是头盔质量不合格造成头部受伤所致。质量合格的安全头盔能有效保护人的头部,是因为()A.合格头盔制作优良,戴在头部与头部形成一个整体,构成实体结构 B.合格头盔的密封性好,里面的空气能起到缓冲撞击的作用 C.合格头盔是一个良好的壳体结构,可将力均匀分散的壳体能有效保护头部 D.合格头盔视野清晰,可以帮助车主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6.古建筑多采用“梁柱结构”,当柱与柱之间梁的跨度增大时,则梁的厚度要相应地加大,否则就不足以承受设计所需的重力。这主要反映系统的() A.整体性B.相关性C.环境适应性D.动态性 7.安装铁栅栏门时,要求铁栅栏门安装到门框上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铁栅栏门与门框合理的连接方式应为() A.榫接B.铰接C.焊接D.粘接 8.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9.裁剪是制衣过程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裁剪流程是:整理布料→划线→裁剪;现代服装生产将裁剪流程优化为:将多层布料叠放整齐后直接用电脑控制自动裁剪。此流程优化的目标主要是() A.安全生产B.节省布料C.提高效率D.方便缝制 10.大城市的道路建设年年有大的投入,但是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加,大城市的交通反而变得越来越拥挤。市政府对整个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后,决定建设地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了地铁就能对交通系统实现优化 B.因为地铁速度快,才实现对交通系统的优化 C.因为地铁在地下运行,才实现对交通系统的优化 D.必须与其他交通工具及基础设施配套使用,才能实现优化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系统优化的是 A.城乡规划B.工人师傅根据划线锯割三角铁 C.全国第六次列车提速D.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的应用 12.人们通过电冰箱获得适当的温度,使食物能够长期存放,理解这一控制现象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入手:①对象;②目的:⑨手段:④结果。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⑨④D.①②③ 13.下列关于结构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二通用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高二通用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总目的要求: “技术与设计1”模块使学生对技术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初步掌握通用的、完整的设计过程,学会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具有正确使用生活中一些常用技术的基本技能。 2.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3.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4.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5.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2.经历技术方案的实现或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初步学会模型或产品的制作、装配、调试的方法。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3.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4.经历观察、设想、安装、测试、调试、测量等简单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力。 5.经历典型的技术设计、制作和评价的活动过程,初步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和技术探究方法,具有初步的参与技术活动的能力和使用技术及其产品的能力,发展技术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

最新高一通用技术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高一通用技术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技术与设计1》教学计划 根河二中赵业新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的1-8班的通用技术教学任务。为了能圆满完成教学工作,认真地特制定出如下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使用的是广东科技出版社的教材。“技术与设计1”是基础的技术与设计的教学内容,本学期学习的模块有设计的基础、怎样进行设计、设计的实现——制作和设计的交流与评价四个主题组成,侧重于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生活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些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对过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通用技术方面有了一点点的理论基础,因此,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不会感到太难理解,这是学习的理论基础;十六、十七岁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技术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学习的生活基础,相信本学期的学习会更加顺利。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 1、从学生学习、了解技术发明史或周围的技术案例中,将学生引入技术创新、技术发明、技术设计的世界,让学生了解哪些思想、思维

方法有利于技术发明的创新,发明、创新參哪些方法和途径。 2、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确定设计选题和制订完整的设计方案,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增强进行设计的自信心。 3、了解工艺的含义与种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材料加工的方法,能根据设计制作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 4、了解设计交流的意义,明确设计交流的方式,学会使用和制作产品说明书。 四、主要措施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2-4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技术试验,领悟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将它们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运

通用技术一教案全套(加实验34课时)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用技术》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师生、学生间互动教学、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技术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2、教师构建互动,让学生探究。从而掌握知识,拓展知识和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3、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关注技术。 2、难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其有关知识的拓展。 [难点突破]由教师引导,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1、模式: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2、策略:通过实验、讲授、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在身边,技术不断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3、手段: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 器材: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铁鎯头、羊角铁鎯头。 [创设情景]:木条、铁钉、鎯头是制作家具修理家具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属木工。 下面请一位同学帮同学们在教室里做一个挂雨具的架子。 1、首先钉一枚铁钉到木条上(任选一件工具) 习惯上学生一般选择铁鎯头。 【提问】为什么选择铁鎯头,而不钳子? 因为铁鎯头专门用来敲的,而钳子是用来剪和钳东西的。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题目: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摘要: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普通高中新开设的必修学科,对于该学科的理解和课程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更深入地认识和不断的探索、尝试。在这里笔者首先谈到了对这一学科的一些认识:要从通用技术学科教育的角度看教学;要充分认识、理解技术与技术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而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于课程教学的尝试方法。通用技术课应当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所从事的应该是更开放的内容,更加活跃的学习方式;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等能力,还要使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技术技术素养 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开设的必修课程。今年九月份,我市高中全面实行了这门新课程,作为新开设的“通用技术”这一课程该如何开展和实施?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实践理解,我深感这门课程意义重大,它将是个较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探索与不断地深入努力,因此我在这里想说一说自己尚且浅薄的一点认识。 一、要从通用技术学科教育的角度看教学。 由于很多通用技术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过来的,所以在通用技术课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我们这些教师很容易以本身的原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一学科。物理教师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师从数学角度来看;劳动技术课教师,从技能的角度来看……。结果就是在课堂中要么教会学生科学理论了事,要么教会学生技能就完成了任务。当然能够充分利用原学科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是好事,但是当我们在对自己进行反思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站在通用技术学科教育的角度来看一看自己的课程教学呢?通用技术课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它不仅涉及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还要融进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知识,且技术特色的语言、概念、方法等都有它自身的特点。通用技术课培养的不是工程师,设计师,学生不可能人人去当工程师,设计师。但是,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策划某项活动的时候,不是也在“设计”吗?其实,不是工程师、设计师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类“设计”,通用技术课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设计意识。同样,通用技术课程也不是培养技术工人,不是单纯地培养劳动的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而由于通用技术教师多是其他相近科目的教师转过来的,难免会有一定地偏向性,把通用技术课上成了“简化版”的物理课、信息技术课、劳技课,所以面对这一实践性、通用性很强的新课程,仅靠一两次培训或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教师自身要勤学苦练,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教师知识要比较全面,眼界也要求开阔。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情感和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指导方向,不要过分注重教学的功利性,要更多地把注意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二、要充分认识、理解技术与技术素养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用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这一目标指导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不要局限于技术方面,诚然学生关于技术方面的探究能够培养他们的能力,但是那不是根本。如果从学生参与技术活动、技术的管理、技术的使用以及对技术的理解等角度来考虑通用技术课程,那我们会发

浙江省瑞安市瑞安中学高二通用技术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D.该设计体现了技术保护人的作用 4. 如图所示的手锯,是金工加工工艺中常备的工具, A. 元宝螺帽 B.锯弓圆弧 C.锯齿大小 D.手柄弧度 F 列不是从人机关系角度考虑的是 ( ) 5. 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动滑板,采用碳纤维材料,携带非常方便。其 瑞安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通用技术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题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 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要改动,须将原填 涂处用橡皮擦净。 4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 使用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I 卷(共72 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的智能斑马线,配有压力感应器,当有行人踩在上面 时,斑马线会变成红色,警示过往车辆。而当能见度低的时候, 会变成白色,可以让行人和驾驶员轻松的观察到斑马线。下列针 对该智能斑马线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智能斑马线的设计考虑到人机关系中信息交互因素 B. 智能斑马线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体现技术的目的性 C. 该智能斑马线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D. 智能斑马线的使用,并不能完全保证行人的安全 2.三星公司研制出Smart Stay 技术,并申请了专利,它能够让手机前 置摄像头追踪用户的眼球,当用户看着屏幕时会阻止屏幕自动关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申请了专利,专利所有权人对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B. 运用了图像识别、程序控制等多种功能,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 这项新技术的发明,体现技术的创新性 D.可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3.如图所示为某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眼镜,内置传感器,通过蓝牙 与智能手机相连接,能够监测用户的眼球和眼皮活动,从而判断用 户的疲劳状态,并通过配套的 App 通知用户。以下说法错误 () 的是 A. 使用这款智能眼镜,能有效的解除疲劳 B. 智能眼镜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C. 配套的App 通知用户,起到了信息交互的作用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计划 (1)

多媒体网络技术与高中通用技术有效整合教学计划 高中《技术与设计1》教学内容安排表 章节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辅助(教 具) 学习目标 第一章 走进技 术世界·技术的价值(1)1 讲授法、 任务驱动 法、演示 法 ppt课件、教 材、模具、 教具、多媒 体 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 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章走进技 术世界·技术的价值(2)1 讲授法、 任务驱动 法、演示 法 ppt课件、教 材、模具、 教具、多媒 体 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个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 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章走进技 术世界·技术的性质(1)1 讲授法、 任务驱动 法、演示 法 ppt课件、教 材、模具、 教具、多媒 体 1.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 说明。 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3.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 析。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 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第一章走进技 术世界·技术的性质(2)1 讲授法、 任务驱动 法、演示 法 ppt课件、教 材、模具、 教具、多媒 体 1.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 说明。 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3.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 析。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 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第一章走进技 术世界·技术的未来1 讲授法、 任务驱动 法、演示 法 ppt课件、教 材、模具、 教具、多媒 体 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 理性态度。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 浅谈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化处理

浅谈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化处理 【摘要】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化处理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一些通用技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着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从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实例,谈谈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化处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材教学化处理 初次接触通用技术时顿感茫然,一系列的疑问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通用技术到底学点什么?仅仅是媒体报道的“修马桶、换灯泡”那么简单吗?它与劳动技术课有什么不一样?会考、高考将如何考察?带着这些疑问,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渐渐对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其中有失败后的沮丧,更有成功时的喜悦。在这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深深体会到了“教材的教学化处理”在堂课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处理?怎么处理教材才更能体现教学化呢? 一、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化处理的背景及界定 在这一年多的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不管是自己上课还是听其他老师的课,在处理教材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轻者会削弱某个知识点落实,重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必要讨论相关问题。对平时处理教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类:(一)没有深入研读教材的意识及习惯 不少教师认为通用技术教材浅显易懂,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花费时间去琢磨。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对教材把握得不深、不透、不全,甚至不正确的前提下进行教材处理的,即在还没有彻底弄清楚“为什么教”或者“教什么”之前,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活动设计上。这样的活动注定是要失败的。 (二)教材处理没有目标意识 备课时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不把教学目标当回事,把教学目标当成一个“摆设”,照抄教学参考或参考教案上的教学目标。另外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认知水平,完全凭自我理解或经验确定,教学目标的主体成了教师而不是学生。 (三)教材处理的时候不能凸现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的时候平均着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枝枝蔓蔓缺少主线;教学板块不清晰,教学环节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师生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普遍存在教师讲得很多而学生却不知道什么是重点的现象。 (四)另外还表现为课件设计不能有效的服务于教学 随着教育的发展,课件的设计已经成了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自己设计的课件牵着鼻子走,没有注意到课件在教学只是辅助作用,本末倒置。 以上四个问题是教材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处理后的教学内容不具有“教学化”的功能。因此,要想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对教材进行“教学化”的处理。那么,通用技术教材的教学化处理如何界定?笔者认为应从两个层面来界定,一是教材处理,二是教学化。 所谓教材处理,就是指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增删和开发。所谓教学化,就是指结合教师的教学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有利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内容,并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总之,教材的教学化处理最终目标是通过对教材的处理使之形成可操作化、生活化、整体化、问题化、最优化的具体教学内容。那么,作为通用技术教师怎么进行教材的教学化处

通用技术期末考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测试题 通用技术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人最初选择穴居或在树上栖局等居住方式主要是因为() A.劳动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舒适的需要 D.人的兴趣 2.推动照明技术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劳动 B.发明 C.人类的需求 D.人的兴趣 3.疟疾、鼠疫、天花、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现代人却对它们不再 恐慌,这是因为() A.现代人比过去人体质好 B.技术保护了人 C.技术解放了人 D.现代没有人患这些病 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各种新的技术不断地产生并且得到了发展,它们对人类 的帮助也越来越大。比如微波炉技术和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的作用。 A.保护人 B.解放人 C.发展人 D.促进人 5、下列关于技术与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技术先于人而产生 B.技术的发展与人毫无关系 C.技术产生后相对来说是不会再发生变化的 D.技术源于人的需求与愿望,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6、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地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更加满足了。”这说明() A.技术解放人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 D.技术改变世界 7、2007年12月31日,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 袋的通知》。作出这个决策,主要体现了技术的价值中的()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自然 D.技术与经济 8、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今天的平板电脑,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进 程中,伴随着无数次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这主要说明技术具有() A.专利性 B. 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9、在麦当劳快餐店里,不同的汉堡有不同的包装盒,而且包装盒上都印有“商品外 包装已申请专利保护,请勿仿造”的字样,该专利属于() A.发明专利 B.实用新型专利 C.外面设计专利 D.食品包装专利 10、某人发明一种带灯的淋浴喷头。该喷头在喷洒水的时候,当水温≤32℃时,LED 灯会发绿光;当水温在33℃~41℃时,LED灯会发蓝光;当水温在42℃~45℃时灯会发红色的光;当水温≥45℃时,LED灯会红色闪烁;从设计的人机关系的角度来看,该喷头的设计主要() A.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B.实现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考虑了人们的动态尺寸 11、手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加,由此可见() A.技术在不断地创新 B.这不能算是创新 C.手机不需要创新 D.创新只能是新的发明 12、专利权是不能自动取得的,对于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实用新型 技术,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那么专利的申请过程是() a.初审阶段 b.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c.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 d.受理阶段 e.提交申请阶段 f.授权阶段 A .abcdef B.abefcd C.edabcf D.ecbdfa 13.如图所示是各种剪刀,这些剪刀的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 A.综合原则B.经济原则C.实用原则D.美观原则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通用技术教学计划(必修1) 2010年-2011学年度上学期 南尚乐中学宋继恩2010年9月 一、课程内容分析及整体教学思路: 《技术与设计1》模块内容包括5个章节内容,主要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为此,需要学习各种基本的技术概念和过程。对于设计,不要死记硬背概念,不要机械理解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设计过程介绍的是一般的过程,不是规定的程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运用。 技术与设计不是专业设计师眼中纯粹的理论说教,也不是遥远的童话,而是技术与生活的桥梁。解决问题是技术设计的基本起点,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和周边的环境。从广义上讲,设计是为了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分挖掘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技术与设计产生发展的前提。设计应该追求创新,而创新的过程需要不同思想的碰撞,需要不断的反思。在教学中,交流和评价既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过程成功完成的途径、方法和保证, 它们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这几部分内容应该是融会贯通的,不能机械割裂。特别是第一二章节,它是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彻于技术教育的始终。 二、当前学生状况分析: 1、学生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2、学生对亲历技术活动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材特点分析: 1、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反思、合作学习。 3、体现人文精神,启迪学生领悟融于技术的人文内涵。 4、挖掘技术内涵,重视提高学生综合技术素养。 四、教学方法: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讨论、思考、探究、实践、活动等方式。 1、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2、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 3、重视各种技术活动的具体指导。 4、倡导合作性的学习方式。 5、加强学生的个人辅导。 6、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7、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设计 河北阜城中学王立芸 一、设计思路 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因此为了在实际教学中一下激起学生的兴趣,演示了纸张形状的变化所承受压力的关系,马上提出质疑:什么样形状的纸张承重力最好呢?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从而指出技术试验的概念。技术试验的类型和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技术试验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标准。因此在教学中列举代表性的事例及技术试验,如“风洞试验”、“青霉素皮下试验”等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试验。让学生了解这些试验目的、方法、作用、及其意义。另外通过阿什塔比拉大桥的垮塌这个反例,加深学生对技术试验的理解,增加一些技术基本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课后撰写技术报告。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亲自体验技术试验往往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这样通过实验,案例,实践三者紧密结合。产生一个形象生动的知识链:认识→理解→运用→巩固,感受技术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二、教材分析 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技术试验教学的要求,主要介绍了技术试验的概念和几种技术试验方法,但教材对技术试验的释义和技术试验的重要性的知识渗透较少,缺少一些著名试验的事例。有鉴于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增加技术试验的基本知识,可以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及技术试验,如“风洞试验”、“青霉素皮下试验”等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试验。 三、学情分析 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技术试验的内容及重要性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了解的相对较少的,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进行一些小试验和一些典型的技术试验案例分析,让学生增加一些技术试验的基本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对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技术试验以及技术试验的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能够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写出试验报告。

通用技术必修一学案

《通用技术》必修①学案二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发现和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和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2、制定设计方案 在发现和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紧接着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归纳和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胆提出各种设计想法,并依据一定条件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这就是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始终明确。 (1)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2)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收集信息:可以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渠道收集有关的信息。 设计分析: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面对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之间的相互矛盾,为了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以便于权衡利弊,作出选择。 方案构思:方案构思是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它要求我们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 方案呈现:构思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想法常常是模糊的,为了使其具体化,我们通常会用草图把它们转化为视觉形象。同时,这些想法又是零散的,从中我们并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所以我们还要对这些想法进行综合。 方案筛选:当多个设计方案产生以后,我们就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3、制作模型或原型 完成方案筛选后,我们就要开始制作模型或者原形了。一般地,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既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或原型。对于图样,我们既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对于小型、简单的产品可以直接制作产品原型,而对于大型、复杂的产品先制作缩小、简化的模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要明确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还必须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测试: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完成后,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评估:在测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这种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 优化:为了优化设计方案,我们既要分析测试和评估的具体记录,也要重视对公众意见的调查,以明确改进的方向。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潜在客户和用户进行调查,征集优化的具体意见。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既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于产品使用者来说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常要设计一份产品设计说明书。 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一项具体设计中,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步骤之间则可能出现一定的循环。因此,我们不能将设计的过程简单化、模式化,而应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人们逐渐总结出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往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并体现在设计过程的各环节中,成为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 1、创新原则 设计是人类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的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生活因设计而丰富多彩,设计因创新而魅力四射。 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标。要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2、实用原则 设计中的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物理功能(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和可靠性)、生理功能(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心理功能(造型、色彩、机理和装饰)、社会功能(个人价值、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 产品的实用性是从设计的目的出发的,它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随人群的改变而改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3、经济原则 设计中的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最得最佳的效果。所谓最低的费用,是指产品在得到最优良的设计,实现最佳的功能的同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和总量最小。由于产品所用的材料都有其特定的性能和加工的方法,作为设计者,如果只追求形式美而不了解生产工艺,往往就会出现无法生产或成本很高的情况。另一个方面,如果设计者只追求价廉而粗制滥造,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设计的目的,可能会导致产品滞销或亏本销售,造成更大的浪费。 产品设计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合理使用优质价廉、能优化产品质量的原材料,并在明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 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和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衔接

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和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衔接 摘要:在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中,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出现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中。高中技术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科目,通用技术课程成为普通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具有通识意义的技术教育课程。关键词:通用技术劳动与技术衔接技术素养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其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课程的指定领域,是由国家指导、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经历的课程。2003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赫然其中。高中技术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科目,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迅捷、应用广泛、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以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劳动技术教育和通用技术教育都属于我国的普通中学技术教育领域,现就通用技术课程与劳动技术课程的衔接,作如下阐述: 一、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 1.在课程目标上 九年义务教育中《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明确提出“7~9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这种技术学习的经历将为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在理解技术、使用技术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打下基础,为高中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平台。正基于此,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所追求的“形成良好技术素养”的目标平台,通过对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2.在知识内容上 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开设有如下一些项目:电子技术、制图、编绣工艺(刺绣、中国结),服装基础(服装裁剪与缝制、纸模)、现代农业(花卉栽培、无土栽培)等等,有些项目的名称不太一样或者更加细致一些。通用技术课程有两个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七个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服装及其设计》、《家政与生活技术》。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知识内容是学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必不可少的: 在《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中,第二个知识点“常见的技术图样”,它包括正投影与三视图、机械加工图、线路图等,新课的讲授时间仅为2课时,不必说特别专业的知识,就是最基本的投影规律、识图和制图的能力,如果之前没有进行过劳动技术课程制图项目的学习,根本达不到最基本的学习目标。我本人两年授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没有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况且我们也知道制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许多生活、生产领域都非常重要,更要打好基础。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其中都讲到了控制原理、电子电路图等,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及其它们的电路符号、工作原理等,不过有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在这两本书中介绍的特别少甚至没有,因此,对于没有基础的高二年级的学生,教师不得不把在初二年级劳动技术课程中电子技术项目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