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科学用纸造一座桥实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用纸造一座桥实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用纸造一座桥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实验步骤: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二、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步骤: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实验现象: 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三、实验课题:滑轮组 实验目的: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器材:光滑的木棒、长绳子、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棉线、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2、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 实验现象: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的省力。 实验结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四、实验课题:斜面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实验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步骤: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十六课用纸造一座桥教案及反思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十六课用纸造一座桥教案及 反思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十六课用纸造一座桥教案及反思范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合作带来的各种桥模型,请学生按照展览要求先报名,再统一在讲台前参展。 二、请各在座的评委检查制作的材料是否统一,然后讨论分别从几个方面去评价这些不同形状的桥模型?教师提出要求,板书如下:

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最佳作品奖,最佳评委奖。最佳作品:描述分、比较分、承重分,总评分。单项奖:省料奖、美观奖、实用奖、参与奖。 三、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桥?下面的内容可供参考: 设计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设计图或设计过程。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桥哪里受压力,哪里受拉力…… 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哪些地方限于技术,做得不够好。 哪些地方是具有明显的优势的。 预计能承多少重量。 板书设计: 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 描述分、比较分、承重分,总评分 最佳作品奖 最佳评委奖 单项奖省料奖美观奖实用奖参与奖 【信息反馈】: 评奖结果令人出乎意料,平时成绩优秀,表现良好的学生动手能力不佳,平时不起眼的几个同学作品出人意料得好,经过了解,家长帮忙了,但是最出色的桥是刘雪松同学制作的,而且没有家长帮忙,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用纸造一座“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认真倾听、不怕困难的品质。 课前准备: 重物(200克)、报纸、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复习:观察这些桥,它们在形状结构上属于哪些种类,造桥的材料是什么?桥面的形状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桥) 为每个小组分发桥梁图片(上拱桥、索桥、梁桥)学生观察后集体交流。(师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复习:薄板型桥面为了增大抗弯曲能力而通过改变形状增加厚度。) 2、明确任务 师出示报纸: 一张报纸,薄而柔软,用它能造一座桥吗?好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六(6)班的小建筑师能接受这个挑战吗?(师补完整板书:用纸造一座“桥”)展示挑战:用2张《长江日报》报纸、35厘米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5厘米宽的河面,宽度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二、自主设计(个体梳理旧知识) 1、学生个体思考:从任务的字面理解,你想到了什么?说说我们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材料只有2张报纸,胶带或胶水不能超额;桥跨越35厘米,也就是桥墩间距35厘米,因此大部分结构桥长35厘米,宽10厘米。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师板书)2、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学过哪些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

今天这些方法中,哪些适宜用在今天的造桥中的?(为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A、可以通过改变桥面的形状来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O L □∪W等。B、通过改变桥的结构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拱形、索桥等。教师板书) 3、学生小组合作:在书实验报告画上出设计图纸。(教师巡查指导) 三、展示改进设计方案(集体梳理知识) 1、学生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2组)并派代表简单介绍设计时如何解决使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的问题。 2、其他各组学生提出适当建议。(教师根据其他各组学生的建议适当提示:怎样牢固的连接各部分。) 3、学生小组再次改进设计方案。(可以重新设计画图,也可原图修改。) 四、成品制作(发挥技术创造) 技术指导:师提问,可能会用哪些技术或要用到哪些对报纸的处理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围绕“量、裁、折、卷、粘”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学生制作纸桥提醒:造好的桥先不能过分承重和过久承重,如果压塌一次,恢复形状后载重量就会大大减少。(准备备用的报纸,一旦压烂了,如有时间按原样再造一座) (课结束前如果完成的小组放到办公室,如果没完成允许在校的课余时间继续制作,也允许学生重新制作) 五、小结 教师谈话:用纸造桥,桥上还要承重200克的小车,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信我们的小建筑师们肯定能把这不可能变成现实。 板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 问题:压力→不弯曲、破坏 办法:改形状O L □∪W 结构拱形拉索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报告单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 实验器材水、植株、土质、遮光纸盒、水壶、剪刀 猜测花草倾斜生长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实验步骤1、准备好4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剪掉上部后,留下10厘米做花盆,在花盆内盛入土质量,并用水壶盛如水,均匀地浇上水; 2、在每个花盆中央栽入1株准备好的植株,用手指压紧覆盖根部的土; 3、分别用遮光纸罩住每一盆植株,并编上序号,在1号的左侧、2号的右侧、3号的前边、4号的顶部剪一个透光孔; 4、每天定时给4盆植株均匀地浇同样多的水。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现象:两个星期后: 1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左测的透光孔; 2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右测的透光孔; 3号盆的植株把头偏向了前测的透光孔; 4号盆的植株直立向上生长。 实验结果: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实验结论植物倾斜生长与光源的方向有关,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 实验器材水、植株、土质、水壶 猜测花草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有关 实验步骤 1、准备好做花盆,在花盆内盛入土质量,并用水壶盛如水,均匀地浇上水; 2、在每个花盆中央栽入1株准备好的植株,用手指压紧覆盖根部的土; 3、给每盆植株编上序号,命名为1号、2号、3号和4号,把四盆植株摆放到自 然光下; 4、每天定时在1号盆的左侧、2号盆的右侧、3号盆距离10厘米左右、4号盆距 离20厘米左右浇水。 观察到的现象 或实验结果 现象:两个星期后:四个盆内的植株无偏头情况 清除土质后发现: 1号盆的植株的根系大部分向左侧发展; 2号盆的植株的根系大部分向右侧发展; 3号盆的植株的根系较1号和2号盆的偏少和偏短; 4号盆的植株的根系较1至3号盆的最少,且最短; 实验结果:花草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无关。 实验结论 植物倾斜生长与水分供应的方向和距离无关,但根系生长的方向与水分供应的方向、长短和多少与水分供应的距离有关,植物的根部生长具有向水性。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寻植物是否通过根来“喝水” 实验器材烧瓶、植物油、水、菊花 猜测植物通过根来“喝水”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滕州市辰龙希望小学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1 选做 实验目的: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每组准备: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 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 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的时间才长出霉菌。 实验分析: 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份,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六年级上册第二课《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2 选做

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四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塑料袋 实验步骤: 1.选4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温度较高的地方),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分析: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最容易发霉。 六年级上册第五课《蜡烛的变化》 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1 必做 实验目的:点燃蜡烛,将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看是否会产生新物质。 实验类型:演示 实验材料: 每组准备: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纸易于剪裁,又比较结实,它可以为“小小建筑师”们提供很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本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比如20分钟),用纸造一座有一定大小和载重能力的桥。学生们在经历设计、制作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发展诸方面的素养,也可以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本部分是对学生如何设计作指导。用纸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部件的组合和连接,等等。教科书用卡通讨论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希望通过这四个发言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可能就会由此想到彼。最后整理思路,填写设计方案表。 第二,介绍评价我们的桥。这是制作好纸桥后的活动,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可以达到前面教学不能达到的目标,如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学情分析 纸的特点是比较柔软的,如何针对纸的特点增强纸的承受力,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应该会想到改变纸的形状。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建桥标准”降低一点要求,必要时可以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桥模的课件提供给学生以参考。当学生制作成功一次后,可以再提高要求,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制作的过程中必要时可以考虑允许学生用胶水粘贴纸管,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比用胶带缠绕固定来得容易和迅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2.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2.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用纸造一座桥-科技活动方案

用纸造一座"桥" ——城厢小学六年级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方案名称用纸造一座“桥” 二、活动来源: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材的第二单元主题是《形状与结构》,需要学生去研究一些常见的形状和结构,探究它们承受力的特点,了解人们是怎样巧妙利用这些形状与结构的。其中有对桥的形状与结构的研究2,学生兴趣浓厚,在学习了这些科学知识以后,有一种尝试用纸来造一座桥的冲动,以此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同时提高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目的: 1、让学生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科学知识及经验进行设计和制作。 3、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发展尊重他人、认 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四、活动对象:六年级学生(全员参与,择优两组参加评比展出)、科学老师负责,班主任协助。 参加展评人数:42人(一班2组,每组3人) 五、活动时间: 制作设计时间:12月26日至12月28日 展示评比时间:12月29日上午六、活动过程和步骤 1、用理论武装头脑,一是与科学老师协商,让学生学习好小学六年级

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知识,尤其是第7课《桥的形状与结构》的知识点;二是由学生自主通过网络、书籍寻找用纸造桥的理论依据。3.依托已掌握的关于桥的科学知识,设计“桥”。写出“结构说明”与“制作步骤”。 2、准备材料,小组成员合作制作设计的纸桥,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3、展示介绍小组制作的纸桥。(介绍内容可参考附件2) 4、互相评价各小组的纸桥。(主要从省料,美观,承重进行综合评价。) 5、优秀作品展示,交流制作创想和科学依据。 七、评价标准 1、学生能利用科学知识,设计“桥”,写出结构说明和制作步骤; 2、学生能敢于提出设计与制作中的问题,并能积极想办法逐步解决提出的问题; 3、学生能将小组的制作得成果与大家交流介绍、展示; 4、学生能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 附件1: “桥”的设计方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用纸造一座“桥”》教案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用纸造一座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结构对承重的影响是很大的。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承重物:带钩码的盒子,尺子。为小组准备:A4纸9张、固体胶,用电池盒做的桥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视频:《我们身边的桥》,介绍本地及周边的桥。 二、介绍课题:用纸造一座桥 纸——柔软 桥——悬空、承重 提出问题:怎么才能用纸造桥? 复习单元主要内容。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管状结构的抗弯曲能力是非常强的。 三、引导学生小结方法:改变纸的结构来造桥。 四、提出造桥要求:

每个同学一张A4纸,一个组8名同学合作做一个跨度25厘米,宽度5厘米纸桥,承重不少于1.5公斤。 五、视频演示造桥过程。并提出造桥方法: 小组学生将手中的A4纸,搓成圆柱形长条,并用固体胶粘好,然后组长将另七名同学的柱形长条紧埃在一排,用一张纸将它们包起来,形成桥面。 六、学生小组合作造桥。 七、承重展示小组的桥。并对各小组的桥进行评比。 八、拓展: 我们在教室里做的纸桥受条件所限,承重能力不可能做得太强,课后可以去找各种纸做成带桥墩的纸桥,承重要求大于50公斤,在这个前提下,纸桥自重越轻越好。 视频:造纸桥大赛 九、介绍各种纸桥 十、板书

(教科版)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科学实验报告 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 实验二:砖和陶瓷?????????????????????????????? 4 实验三:谁流的更快些???????????????????????????? 5 实验四:空气占据空间吗??????????????????????????? 6 实验五:空气有重量吗????????????????????????????7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结冰了??????????????????????????????8 实验二:冰融化了??????????????????????????????9 实验三:磁铁有磁性?????????????????????????????10 实验四:磁铁的两极?????????????????????????????11 实验五:磁极的相互作用???????????????????????????12 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3 实验二:溶解的快和慢????????????????????????????14 实验三: 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食盐??????????????????????15 实验四: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6 实验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7 实验六:声音是怎样传播???????????????????????????18 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19 实验二:导体和绝缘体????????????????????????????20 实验三:比较两种电路连接??????????????????????????21 实验四:食物中的营养????????????????????????????22 实验五:面包发霉了?????????????????????????????23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24 实验二:光与热???????????????????????????????25 实验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26 实验四:我们的小车?????????????????????????????27 实验五:用橡皮筋作动力???????????????????????????28 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29 实验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30 实验三:浮力????????????????????????????????31 实验四:液体的热胀冷缩???????????????????????????32 实验五:空气的热胀冷缩???????????????????????????33 实验六:金属的热胀冷缩???????????????????????????34 实验七:摆的研究??????????????????????????????35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杠杆的科学?????????????????????????????36 实验二:轮轴的秘密?????????????????????????????37 实验三:动滑轮和定滑轮???????????????????????????38 实验四:斜面的作用?????????????????????????????39 实验五:抵抗弯曲??????????????????????????????40 实验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41 实验七: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2 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色生命世界(一)????????????????????43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44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用纸造一座桥》教案1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2.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来进行设计和制作。 3.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4.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5.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重点 按要求完成纸桥建设。 教学难点 阐释建桥过程中运用到的科学道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自我评价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胶带、剪子、尺子、旧报纸一张,砝码、镊子一套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见过很多桥,也走过不少的桥,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几种主要类型桥梁的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动手,建筑我们自己的桥梁。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纸桥的制作与评比 (一)检查各组的准备情况 1.师:上节课老师安排大家提前做好本节课的准备,一是准备建纸桥的工具,二是小组内商量建纸桥的方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准备的情况。首先,请各组将工具放在桌上。

(学生摆放工具) 2.师:好。看来大家都准备齐了。下面检查第二项,请各小组组长起来汇报你们组的设计方案,要言简意赅。 (各小组组长汇报) 3.师:看来同学们兴致很高,充分开动了脑筋,准备得很充分,设计方案各有千秋。但是否能符合书上的条件呢?这需要实践的检验,我暂不作评价。为了确保大家实验成功,我们一起来了解建纸桥的要求,探讨一下建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再次明确建纸桥的要求 师:书上的要求很明确,请位同学来给大家概括一下。 生甲: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一是纸桥的跨度为35厘米;二是纸桥的宽为10厘米;三是纸桥必须承重200克。 师:很好。大家明白吗? 生:明白。 (三)探讨建造纸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师:报纸很柔软,要达到书上的要求看来难度不小。下面请各小组再次讨论一下在建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时间到,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1:要考虑报纸的特性。它很软,要想达到实验的要求,必须想法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师:很好。你们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生1:我们想把它做成圆筒形来增强它的承重能力。 是:不错的注意。运用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2:我们打算做成瓦楞形。 师:很好。还有吗?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师:刚才各组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有见地。那么,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生3:要考虑报纸的数量----只能用一张。 生:4:先设计好,再动手,否则把报纸剪坏了就麻烦了。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完整版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科学》六年级上册P43-44《用纸造一座桥》 教学目标 1、合作设计和建造一座桥,同时需要考虑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结构等因素。 2、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3、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 难点:能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一座美观坚固的桥。 教学准备 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双面胶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报纸) 它薄不薄(薄) 你们可不要小看这张小小的报纸,今天我们就要利用它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比赛造一座桥呢! 二、讲解设计要考虑问题 1、明确任务 师:各位桥梁设计师们,为了赢得比赛,我们先来认真地看看比赛规则: ①每组所用的材料为一张报纸。(当然,我们可以使用剪刀、尺子、双面胶等 工 具。) ②所建的桥长为30厘米,宽为10厘米。不需要桥墩。(注意我们所造的桥长 度

和宽度是有要求的,待会儿老师把你们的桥架在这两叠书上,然后在桥的各个部 分放钩码来测定它的稳定性。) ③比赛将评出美观奖、省料奖和最佳作品奖。(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材料只有一 张 报纸,这个省料奖看的就是哪组所用的透明胶或双面胶最少。最佳作品奖就是集 各个优点于一身。) 2、交流怎样加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师:我们知道,一张纸不做任何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是很差的。谁能利用我们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怎样改变这张纸的形状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如:把纸折成瓦楞形;可以把纸卷成粗细不同的圆管;把纸弯成拱形的。)师:老师看出来了,大家都是想通过增加它的厚度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3、交流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 (1)师:我们说,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那各式各样的桥会带给我们无限的灵感。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桥。(出示:直板桥、拱桥、钢索桥)(2)小组讨论 师:现在,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想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为什么注意要考虑到我们的材料只有一张报纸。 (3)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为什么 三、画设计简图 师:现在来画画你们的设计图,在作业本的19页,这里还要求我们写说明,这个说明写的就是你们小组是如何增强桥的稳定性如你们使用了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你们怎样改变纸的形状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教科版科学六上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用纸造一座“桥”》是教科版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八课。《形状与结构》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其中,第1-6课是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第二部分(8课)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可以说,第一部分内容是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的探究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的基点,而第二部分则是对前面所掌握的科学概念的应用。用科学思维、科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是《用纸造一座“桥”》在本单元中作为总结应用类设计制作课文存在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既能梳理知识,又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寻找科学与技术的整合。 用“纸”造一座桥,纸易于裁,又比较结实,它可以为“小小建筑师”们提供很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本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里,用一张报纸,用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0厘米宽的“峡谷”,桥面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学生在经历设计、技术制作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发展诸方面的素养,也可以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本部分是对学生如何设计作指导。用纸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部件的组合和连接,等等。教科书用卡通讨论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希望通过这四个发言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可能就会由此想到启发。最

后整理思路,设计方案并制作。第二,介绍评价我们的桥。这是制作好桥后的活动,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可以达到前面教学不能达到的目的,如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多次接触设计制作类课文,例如《做一个指南针》《做一个生态瓶》《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设计建造我们的家园)《设计制作小赛车》等,知识面有所拓宽,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已经学会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目标明确的设计制作能力,并有一定的自探自悟意识,但还是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尤其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指导。在长期的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互相协力去达成目标。有一定的介绍、评价科技制作成果的能力,但往往局限于表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了解了薄板型材料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桥的不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他们已经能从形状、结构等知识的角度考虑达成目标,但综合应用时往往显得顾此失彼,不够周到。 三、整体设计理念: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获取信息的途径是身体的五种感官,获取的不同信息有大脑的不同部位储存起来。只有当学习者处于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与刺激的环境中,学习者才能更好的建构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并迅速发展其他思维能力。“动手做”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但学生还必须有“动脑”的理性体验。像《用纸造一座桥》这些设计制作活动就是旨在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它承载着科学教育中设计与技术的内容要求和功能。在设计制作活动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用纸造一座桥 教科版(含答案)

《用纸造一座桥》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按照桥不同结构,桥梁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最基本的的有四大类 型:、、、浮桥。 (2)钢索桥由、和桥面组成;显著特点是:从功能上看。 (3)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抵消拱向外的。桥面被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4)自然界中巨大的石拱屹立千年不塌,人们因受到大自然的启发建造了、和拱桥。 (5)在建造拉索桥的活动中,当我们把绳子拉的平直些时,感觉力 (大/小)。 (6)根据建造桥的材料分,有桥、桥等;根据桥梁的结构分,有桥、桥、、等。 (7)我们可以用、、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 2.当好小法官: (1)设计制作桥最重要的是考虑桥能够承重,不会弯曲。() (2)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 (3)两张纸的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4)古代的城门大多建成拱形,仅仅是为了美观。() 二、综合训练 1.选择题 (1)用纸造桥,需要综合考虑()因素。 A、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 B、部件的组合和连接 C、颜色 (2)用纸造桥需要准备的材料()。 A、铁片 B、木头 C、旧报纸一张 D、胶带、剪子、尺子。 2.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是什么? 三、拓展应用 1.用纸造桥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梁桥拱桥拉索桥(2)桥塔钢缆桥面被钢索吊起跨度很大(3)拱足推力水平(4)梁桥钢索桥(5)大(6)木石拱梁拉索桥浮桥(7)增加材料的厚度增加材料的宽度改变材料的形状 2.(1)√(2)√(3)×(4)× 二、综合训练 1.(1)A B (2)C D 2.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三、拓展应用 1.一要考虑纸的特性(纸的承受力的特点是抗拉不抗压,抗弯曲能力差)二要考虑桥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课《纸桥承重》教案

《纸桥承重》教学设计 ——惠安县惠东实验小学苏清山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改变纸桥的形状,可以改变纸桥的承受力。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积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桥的承受力大小与桥的形状有关系。 活动准备: 1、A4纸(每组20张) 2、砝码若干 3、直尺、剪刀或小刀、双面胶或透明胶、书本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导入,创设情境 1、欣赏桥的图片 2、认识桥的组成(板书:桥)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的桥是平板桥,想想桥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由桥面和桥墩组成。(桥面:为人、车辆所用的部分) 引导学生欣赏拱桥、铁索桥、斜拉桥 师:你们知道哪些桥比较牢固吗?猜一猜。 生1:我觉得是拱桥,因为拱桥比较结实。 生2:我学得是斜拉桥,因为现在很多大桥都设计成斜拉桥。 …… 3、观察纸桥(出示纸桥图片)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座什么桥呢? 生3:木桥 生4:竹桥 生5:纸桥 师:是的,这是一座由日本设计师板茂设计的纸桥(教师板书:纸桥)。它可以同时让二十个成年人通行呢!

提问:为什么看似柔弱的纸却能承受如些大的重量呢? 4、演示实验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先拿一张纸平放在两个盒中间有空隙的盒子是间搭成一座平板桥,放上物体做承重实验(桥塌了),改变纸的形态,再放上原来的物体(纸桥没有埸) 师:做完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同样是一张纸,第一次“桥”埸了,第二次“桥”没有埸。 师:你的观察可真仔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改变了纸桥的形状。 师:是的,我们改变了纸桥的形状,实际上呢,是把原来的宽度变小,厚度增大了,所以纸桥变得更牢固了。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呢? 生:想。 师:那我们就来小组比赛吧。不过比赛的难度可要加大了。你们敢不敢应赛? 生:敢。 二、设计、制作桥面 1、出示比赛规则 既然是比赛,那就要有比赛规则,请同学们注意比赛规则。(课件)谁愿意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1)桥面只能用A4纸,张数不超过20张,不能用硬纸板, 木板或其它材料;桥面部分宽度不小于15厘米; (2)桥面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0厘米; (3)桥的承重量要超过500g; 2、猜想那种形状的桥面承受力最大 明确了而制作要求和比赛规则后,你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纸桥来参加比赛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看看谁的想法最奇特,与众不同。 3、小组合作制作桥面 (1)小组每人制作一个桥面 (2)各小组推选出本组最好的桥面参加比赛 (3)各小组给本组的桥面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用纸造一座“桥”》教科版

8.用纸造一座“桥”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7课的学习,学生对材料的结构、承载力、桥的结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开篇直接提出用纸造桥的要求,要求限制了时间,规定了使用的材料、桥的跨度、宽度、载重等。接下来就是造桥了。 第一部分: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 教科书中四个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以归纳成两个方面。第一,要考虑纸的特性。纸承受力的特点是抗拉而不抗压,即抗弯曲能力很差。纸是“薄板型”材料,要考虑怎样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第二,我们的桥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要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选择。另外,纸是限量的,我们的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这些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设计了。 经过讨论后,就可动手制订设计方案了。教科书中的设计方案表也是对设计的一种指导。 设计好了就可以开始建造纸桥了,教科书没有呈现这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介绍评价我们的“桥” 怎样介绍我们的“桥”,教科书给了五方面内容的参考,包括对桥本身的说明,对知识的应用,制作过程的介绍和反思。对介绍评价活动的过程,教科书无须再作说明和指导。 用纸造桥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特点是制作不难,设计难。教科书中没有学生制作好的纸桥的图,意图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让他们依样画瓢。 【学情分析】 不少的学生在拓展课或者平时生活中会用到各种的材料搭建各种作品,但是自己设计和制作一座桥还是有很少体验的,特别用纸设计和建造一座既美观又一定承重能力的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很考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2.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2.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要求设计和制作一座桥 难点:阐述建桥过程中运用到的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座报纸制作的桥、钩码。 小组:旧报纸一张、设计单一张、胶带、剪子、尺子、钩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一座用报纸制作的桥] 1.PPT出示中国现代著名的桥梁(展示不同类型结构的桥梁,复习各种桥梁的形状和结构,为同学们后面设计桥梁提供一个铺垫。)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欣赏桥梁,还要来“造”一座桥。 2.揭示课题:用纸造一座“桥”(板书) 二、讨论方案,设计桥梁(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报纸一张、设计单一张、胶带、剪子、尺子] 1.看了中国这么多世界知名的大桥,老师也非常自豪,我也设计和建造了一座桥,出示报纸桥。不知道这座桥的承载能力如何,我们来测试一下。(预设:承载非常差,一下就塌了) 提问:你觉得我造这座桥存在什么问题,承重能力怎么这么差呢?(预设:桥面厚度不够、连接不够牢固、材料抗弯曲能力太差、建构设计不够合理......可以结合这个单元所学习的知识讲一讲、合理即可。)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Making a bridge out of paper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合作设计和建造一座桥,同时需要考虑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结构等因素。 2、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3、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 难点:能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一座美 观坚固的桥。教学准备 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双面胶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报纸) 它薄不薄?(薄) 你们可不要小看这张小小的报纸,今天我们就要利用它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比赛造一座桥呢! 二、讲解设计要考虑问题 1、明确任务 师:各位桥梁设计师们,为了赢得比赛,我们先来认真地看看比赛规则:①每组所用的材料为一张报纸。(当然,我们可以使用剪刀、尺子、双面胶等工具。) ②所建的桥长为30厘米,宽为10厘米。不需要桥墩。(注意我们所造的桥长度和宽度是有要求的,待会儿老师把你们的桥架在这两叠书上,然后在桥的各个部分放钩码来测定它的稳定性。) ③比赛将评出美观奖、省料奖和最佳作品奖。(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材料只有一张报纸,这个省料奖看的就是哪组所用的透明胶或双面胶最少。最佳作品奖就是集各个优点于一身。) 2、交流怎样加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师:我们知道,一张纸不做任何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 是很差的。谁能利用我们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怎样改变这张纸的形状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如:把纸折成瓦 楞形;可以把纸卷成粗细不同的圆管;把纸弯成拱形的。)师:老师看出来了,大家都是想通过增加它的厚度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3、交流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 (1)师:我们说,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那各式 各样的桥会带给我们无限的灵感。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桥。(出示:直板桥、拱桥、钢索桥) (2)小组讨论 师:现在,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想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为什么?注意要考虑到我们的`材料只有一张报纸。 (3)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为什么? 三、画设计简图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纸造一座桥 全国通用

《用纸造一座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将学习过的理念综合运用到实践当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进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将学习过的理念综合运用到实践当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卡纸一张、A4纸4张、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通过科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的欲望。 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1、为什么看似柔弱的纸张能承受这么重的重量? 2、我们如何来设计承重的纸结构? (1)、把薄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2)、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外传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个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3)1、圆顶形可以看着是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 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2、球形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是拱形,球形也不产生向外推的力,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4)、三角形稳定性的力学原理:三角形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保持它的稳定性。 三、从旧知识发散思维,打开脑洞 1、师引导学生利用几何形体的特性制作桥梁。 (可以用单个图形做桥也可以用多个图形组合做桥) 2、进一步让学生打开思维,去欣赏借鉴他人的长处。 四、动手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让生动手将自己的设计方案简单的描绘出来。 五、制作要点的指导 为了让学生快速的将纸桥搭完而不浪费时间,师有必要在关键点进行提前的指导。 六、学生分组制作 七、评一评 请各组成员将自己的作品拿到讲台上评比。 然后讨论分别从几个方面去评价这些不同形状的桥模型?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介绍: 设计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设计图或设计过程。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桥哪里受压力,哪里受拉力…… 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哪些地方限于技术,做得不够好。 哪些地方是具有明显的优势的。预计能承多少重量。 八、知识拓展延伸 大开眼界 九、总结 同学们,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大胆的发挥你们的想象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全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黄柏中心小学许林峰 一、实验教学总目标: 1、打开学生新的视野,拓宽学生观察、研究认识世界的窗口,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激发学生们对科学更大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引导学生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适当加大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物质变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对小学生阶段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对科学探究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更深入的理解; 3、培养学生正确地看待自然,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科学素养理念。 二、本学期目标: 本学期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获取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饲养、栽培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学科

学、用科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等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并举,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具体要求: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