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

二、本章思考题

1-1 何谓理想流体?实际流体与理想流体有何区别?如何体现在伯努利方程上? 1-2 何谓绝对压力、表压和真空度?表压与绝对压力、大气压力之间有什么关系?真空度与绝对压力、大气压力有什么关系?

1-3 流体静力学方程式有几种表达形式?它们都能说明什么问题?应用静力学方程分析问题时如何确定等压面?

1-4 如何利用柏努利方程测量等直径管的机械能损失?测量什么量?如何计算?在机械能损失时,直管水平安装与垂直安装所得结果是否相同? 1-5 如何判断管路系统中流体流动的方向?

1-6何谓流体的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如何判断流体的流动是层流还是湍流?

1-7 一定质量流量的水在一定内径的圆管中稳定流动,当水温升高时,Re 将如何变化? 1-8 何谓牛顿粘性定律?流体粘性的本质是什么? 1-9 何谓层流底层?其厚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10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及相对粗糙度d / 的关联图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中,λ与哪些因素有关?哪个区域的流体摩擦损失f

h 与流速u 的一次方成正比?哪个区域的

f

h 与2

u 成正比?光滑管

流动时的摩擦损失

f

h 与u 的几次方成正比?

1-11管壁粗糙度对湍流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有何影响?何谓流体的光滑管流动?

1-12 在用皮托测速管测量管内流体的平均流速时,需要测量管中哪一点的流体流速,然后如何计算平均流速? 三、本章例题

例1-1 如本题附图所示,用开口液柱压差计测量敞口贮槽中油品排放量。已知贮槽直径D 为3m ,油品密度为900kg/m3。压差计右侧水银面上灌有槽内的油品,其高度为h1。已测得当压差计上指示剂读数为R1时,贮槽内油面与左侧水银面间的垂直距离为H1。试计算当右侧支管内油面向下移动30mm 后,贮槽中排放出油品的质量。

解:本题只要求出压差计油面向下移动30mm 时,贮槽内油面相应下移的高度,即可求出

排放

量。

首先应了解槽内液面下降后压差计中指示剂读数的变化情况,然后再寻求压差计中油面下移高度与

槽内油面下移高度间的关系。

设压差计中油面下移h 高度,槽内油面相应

下移

H 高度。不管槽内油面如何变化,压差计右侧支管中油品及整个管内水银体积没有变化。故当压差计中油面下移h 后,油柱高度没有变化,仍为h1,但因右侧水银面也随之下移h

,而左侧水银面必上升

1-1附图

h ,故压差计中指示剂读数变为(R-2h ),槽内液面与左侧水银面间的垂直距离变为(H1-H-h )。

当压差计中油面下移h 后,选左侧支管油与水银交界面为参考面m ,再在右侧支管上找出等压面n (图中未画出m 及n 面),该两面上的表压强分别为:

g

h H H p m 01)(ρ--= (

0ρ为油品密度)

n

m p p =,由上二式得:

g

h H H 01)(ρ--=

g

h R g h Hg ρρ)2(101-+ (1)

上式中第一项

g

R g h g H Hg ρρρ10101+= (2)

将式(2)代入(1),并整理得: 取

3

/13600m kg Hg =ρ,将已知值代入上式:

即压差计右侧支管油面下移30mm ,槽内液面下降0.8767m ,油品排放量为: 例1-2 直径D 为3m 的贮水槽下部与直径

d 为40mm 的水平输送管相连。管路上装有一个闸阀,

闸阀上游设有水银液柱压差计,开口管水银面上方有一段'R 为20mm 的清水。当阀门全关时,压差计上读数R 为740mm ,左侧指示剂液面与水管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h 为1m 。当阀门全开时,不包括管子出口损失的系统阻力用经验公式

2

40u h f =∑计算。式中

f

h ∑为流动系数的总摩擦阻力,J/kg ,u

为水在管路中的流速,m/s 。试求将水放出24m3需经历若干时间。 解: 根据题意画出如附图所示的流程图。

由题意知流动过程中槽内水面不断下降,故本

题属

于不可压缩流体作非定态流动系统。液面高度随流动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管中水的流速随液面下降而逐渐减小。在微分时间内列全系统的物料衡算,可求得液

体高

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关系,再列瞬间的柏努利方程式可以获得液体在输送管内流速随液面高度的变化关系。

联立微分式和瞬间的柏努利式即可求出排水时间。

以水平管的中心线为基准面,另初始液面与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为H 1,放出24m 3水后的最终液面与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为H 2(图中未画出)。用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先求出H 1,再用贮槽体积、直径、液体深度间的关系求出H 2。当阀门全关时,压差计读数R=0.74m ,按常规的方法在压差计上确定等压参考面,可得:

取g O H 2ρ=1000kg/m 3、Hg ρ=13600 kg/m 3,故: (H 1+1)×1000=0.02×1000+0.74×13600

1-2附图

解得 H 1=9.084m 放出24m 3水后液面高度为:

实际上本题是计算贮槽液面由9.084m 降到5.687m 所需时间。设θd 秒内液面下降高度为dH ,管中瞬间流速为u ,在θd 时间内列全系统水的体积衡算:

式中 1V ——水的瞬间加入量,m 3/s ; 0V ——水的瞬间排出量,m 3/s ;

A dV ——θd 时间内,水在槽中的积累量,m 3。 式中各项为: 1V =0 0V =

u d 2

04

π

整理得 u

dH d D d 20)(

-=θ (1) 上式中瞬间液面高度H 与瞬间速度u 的关系可通过列瞬间柏努利式求得。在瞬间液面'11-(图中未画出)及管出口内侧截面'22-间列瞬间柏努利方程式,以水平管中心线为基准面:

式中 H

z =1 02=z

01=p (表压) 02=p (表压) 01≈u u u =2(瞬间速度)

或 H u 4922

.0= (2)

将式(2)代入式(1): 或 H

dH H dH d 114304922.0)04.03(

2-=-=θ 积分上式的边界条件为: 例1-3 流体在管内的汽化

用虹吸管将水从水池中吸出,水池

液面与虹吸管出口的垂直距离m z 5=,

管路最高点与水面的垂直距离为2m , 虹吸管出口流速及虹吸管最高点压强 各为多少?若将虹吸管延长,使池中 水面与出口的垂直距离增为m z 8'=,

1-3附图

出口流速有何变化?(水温为30℃, 大气压为101.3kPa ,水按理想流体处理)。 解:(1)由断面1-1、1-2之间的机械能守恒式得 9.9581.9222=??==

gz u m/s

由断面1-1和C-C 之间的机械能守恒式,并考虑到2u u C =可得 =1.013×105-1000×9.81×7=3.27×104Pa

(2)虹吸管延长后,假定管内流体仍保持连续状态,由断面1-1和'2'2-之间的机械能守恒式得

'2'2gz u =

=1.013×105-1000×9.81×10=3.30×103Pa

因C p '小于水在30℃的饱和蒸汽压V p =4242Pa ,故在最高点C 附近将出现汽化现象。此时,C 点压强不再按机械能守恒式的规律变化,而保持为流体的饱和蒸汽压不变。因此,在断面1-1和'2'2-间,机械能守恒式不适用,算出的2'u 无效。但是,在断面1-1和C-C 之间,流体依然是连续的,C 点的流速可在断面1-1和C-C 之间列出机械能守恒式求出:

4.12)281.91000

4242

10013.1(2)(

2'5=?--?=--=g p p u V

a C ρρ

m/s

出口流速C u u ''2=。

例1-4 阻力损失与势能的消耗

高位槽水面距管路出口的垂直距离保持为5m 不变,水面上方的压强为4.095×104Pa (表压),管路直径为20mm ,长度为24m (包括管件的当量长度),阻力系数为0.02,管路中装球心阀一个,试求:(1)当阀门全开(4.6=ξ)时,管路的阻力损失为多少?阻力损失为出口动能的多少倍?

(2)假定λ数值不变,当阀门关小(20=ξ)时,管路的出口动能和阻力损失有何变化? 解:(1)在断面1-1和2-2之间列机械能衡算式

f h u p gz u p gz ∑+++=++2

22

222211

1ρρ

)()(2

21

ρ

ρ

ψ

p gz p gz +

-+

=?

f h u u ∑+-=2

2

1

2

2

若取大气压强和管出口高度为基准,并忽略容器内的流速(即01=u ),则

或 kg J u h f /951.3)81.951000

10905.4(24

2

2=-?+?=-?ψ

=∑ρ

4.304.602

.02402.02

2

2

=+?=+=∑ξλ

d l u h f (倍) 此结果表明,实际流体在管内流动时,阻力损失和动能的增加是造成流体势能减少的两个原因。但对于通常管路,动能增加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量,而阻力损失是使势能减小的主要原因。换言之,阻力损失所消耗的能量是由势能提供的。

(2)当20'=ξ时

与(1)比较,当阀门关小时,出口动能减少而阻力损失略有增加,但是,绝不可因此而误解为阻力所消耗的能量是由动能提供的。实际上,动能的增加和阻力损失皆由势能提供,当阀门关小时,由于损失的能量增加使得动能减少了。 例1-5 虹吸管顶部的最大安装高度

利用虹吸管将池中温度为90℃热水引出,两容器水面的垂直距离为2m ,管段AB 长5m ,管段BC 长10m (皆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路直径为20mm ,直管阻力系数为0.02。若要保证管路不发生汽化现象,管路顶点的最大安装高度为多少?(已知90℃热水饱和蒸汽压为7.01×104Pa )

解:在断面1-1和2-2

s m d l gH u /62.102

.01502.0281.922=??

?==

λ 设顶点压强V B p p =,在断面1-1和断面B-B 之间列机械能横算式,可求出B 点最大安装高 度为

(1)虹吸管顶部的安装高度不宜过大;(2)在入口侧管路(图中AB 段)的阻力应尽可能小。 例1-6 使用同一水源各用户间的相互影响

从自来水总管引一支路AB 向居民楼供水,在端点B 分成两路各通向一楼和二楼。已知管段AB 、BC 和BD 的长度(包括管件的当量长度)各为100m 、10m 和20m ,管径皆为30mm ,直管阻力系数皆为0.03,两支路出口各安装球

2

1-5附图

心阀。假设总管压力为3.43×105Pa (表压)试求:

(1)当一楼阀门全开(4.6=ξ),高度为5m 的二楼能否有水供应?此时管路AB 内的流量为多少?

(2)若将一楼阀门关小,使其流量减半,二楼最大流量为多少?

解:(1)首先判断二楼是否有水供应,为此,可假定支路BD 流量为零,并在断面A 和1-1之间列机械能衡算式

在断面A 与B 之间列机械能衡算式,得

8.481

.9242.2)103.010003.0(81.910001043.32)1(2

52

1=??+?-??=+-=g u d l g p g p AB A B λρρm <5m 此结果表明二楼无水供应。此时管路AB 内的流量为 s m u d q V /1071.142.203.0785.04

33212-?=??==

π

(2)设一楼流量减半时,二楼流量为2

V q 此时管段AB 内的流速为 管段BD 内的流速为

在断面A 与2-2之间列机械能衡算式 +2

)10414.1()14.603

.020

03.0(2

232

V q ?++?

对于通常的分支管路,总管阻力既不可忽略也不占主导地位,此时,改变支路的数目或阻力,对总流量及各支路间流量的分配皆有影响。 例1-7 提高流量分配均匀性的代价

在相同的容器1、2内,各填充高度为1m 和8m 的固体颗粒,并以相同的管路并联组合,两支路的管长皆为5m ,管径皆为200mm ,直管阻力系数为0.02,每支管安装一闸门阀,容器1和2的局部阻力系数各为10和8。

已知管路的总流量为0.3m 3/s ,试求: (1)当两阀门全开时,两支路的流量比和并联管路的阻力损失;

(2)当两阀门同时关小至20==D C ξξ时,两支路的流量比及并联管路的阻力损失有何变化?

1-7 附图

2

解:由物料守恒关系求得

V q u d u d =+

22124

4

π

π

55.92

.01416.33

.0442

221=??==

+d q u u V π (1) 因并联管路阻力损失相等,由机械能衡算式得 (1)当两阀门全开

9.017

.0102.0/502.017

.082.0/502.021=++?++?=u u (2) 由式(1)、式(2)得 s m u /03.59

.0155

.92=+=

并联管路的阻力损失为 (2)当两阀门同时关小

97.020

102.0/502.020

82.0/502.021=++?++?=u u (3) 由式(1)、式(3)得 s m u /85.497

.0155

.92=+=

并联管路的阻力损失为

从此例可以看出,在不均匀并联管路中串联大阻力元件,可提高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其代价仍然是能量的消耗。 例1-8 倒U 形管压差计

水从倾斜直管中流过,在断面A 和B 之间接一空气压差计,其读数R=10mm ,两测压点垂直距离m z 3.0=?,试求:

(1)A 、B 两点的压差等于多少? (2)若采用密度为830kg/m 3的煤油 作指示液,压差计读数为多少? (3)管路水平放置而流量不变,压差 计读数及两点的压差有何变化?

解:首先推导计算公式。因空气是静止的,故21p p =即

在等式两边皆加以gH ρ (1)若忽略空气柱的重量,则

(2) 若采用煤油作指示液,压差计读数为

1-8附图

(3) 若管路流量不变,''B A p p -不变,则压差计读数R 亦不变。又因管路水平放置,0=-B A z z ,故

普通U 形管压差计所用的指示液的密度大于被测流体的密度,若指示液的密度小于被测流体的密度,则必须采用倒U 形管压差计。最常用的倒U 形管压差计是以空气作为指示剂,称为空气压差计。 例1-9 管内流量与所需势能差的关系

(1)用压缩空气将密闭容器中的苯沿直径为50mm 的钢管送至某容器内,在某势能差下,10分钟可将容器内1.8m 3的苯排空。问欲将输送时间缩短一半,管路两端的势能差须增加多少倍?(已知苯的温度为20℃,管壁粗糙度为0.5mm )。

(2)用压缩空气将容器中的甘油沿直径为10mm 的管道送至高位槽,甘油温度为60℃,管内流量为0.05×10-3m 3/s 。若将流量提高一倍,管道两端的势能差须增加多少倍?

解:(1)温度为20℃时苯的密度3

/884m kg =ρ,粘度s Pa ??=-3

1067.0μ,管内流速为

则 5

31001.110

67.053.105.0884Re ?=???==

-μρdu 由直管阻力系数线图可以确认管内流动已进入充分湍流区。输送时间减半,流速'u 增加一倍,直管阻力系数不变,故

4'2

)(2')('2222

==∑+∑+=??u

u u d l u d l p p ρξλρξλ(倍) (2)温度为60℃时的甘油的密度3

/1260m kg =ρ,粘度s Pa ?=1.0μ,管内流速为

则 20002.801

.064

.001.01260Re <=??==

μρdu 流量增加一倍,流速'u 增加一倍,但流动形态仍为层流,故

2'

'==??u

u p p (倍) 显然,在层流条件下,所需势能差与管内流速(或流量)成正比;而在湍流条件下,所需势能与流速(或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例1-10 无外加功简单输送管路计算问题的自由度

在附图所示的管路中,管长m l 20=,管径mm d 53=,管壁粗糙度mm 5.0=ε,高位槽液面距管路出口的垂直距离H=4m ,管路中有一个标准直角弯头,一个1/2开的闸门阀。已知水温为20℃,管内流速为0.5m/s ,高位槽液面上方压强为大气压,求流体在该管路中的阻力损失为多少? 解:方法一:

20℃水的粘度 s Pa ??=-3

101μ

查得

038.0=λ

方法二:若取管路出口高度及大气压为基准,槽内每千克水的总机械能为

此能量除极小部分转化为动能外,其余皆损失掉,即 显然,两种方法所求出的结果是矛盾的。

对于无外加功简单输送管路的计算问题,只有以下三式可用: 物料衡算式 u d q V 24

π

=

机械能衡算式

直管阻力系数计算式 ),(

μ

ρελdu d f = 三个方程只能联立求解三个未知数,其余变量必须给定。若给定独立变量数目少于方程式组的自由度(即方程式组所含变量数与方程式之差),问题无确定解;若给定独立变量数多于方程式自由度,必导致相互矛盾的计算结果。本例即属于后一种情况。按题目给定管路情况,管内流速必不为0.5m/s ,而由管路自身决定,应为1.95 m/s (参见例1-11) 例1-11 在一定势能差下管路输送能力的计算

在例1-10所示管路中输送温度为20℃的水,闸门阀1/2开(5.4=C ξ),管内流量为多少?若将阀门全开(17.0=C ξ),管内流量为多少?

解:当阀门1/2开时,假设管内流动已进入充分湍流区,由00943.053

5

.0==

d

ε

查得037.0=λ

在断面1-1和2-2之间列机械能衡算式(参见例1-10附图),可得

管内雷诺数为 5

31003.110

195.1053.01000Re ?=???==

-μρdu

1-10附图

根据阻力系数线图,由Re 和d /ε可知管内流动已进入充分湍流区,以上计算结果有效。

此时管内流量为

当阀门全开时,流速增加,管内流动必处于充分湍流区,037.0=λ,管内流速为 管内流量为

本例管路情况已知,属操作型问题,须联立求解关于简单输送管路方程式组。由于阻力系数计算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式,当管内流量与流速为待求变量时,必须用试差法或迭代法来计算。手算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试差:

(1) 假定管内流动已进入充分湍流区,由d /ε查出λ; (2) 根据λ值,由机械能衡算式计算流速u ;

(3) 据此u 值算出Re ,由Re 和d /ε查出新的λ值,以检验是否需要再次计算。 由于大多数化工管路的流动是处于或接近于充分湍流区,故经一、二次试差便可得到足够准确的结果。 选择题、填空题

1-1当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水平放置的变径管路中作稳定的连续流动时,在管子直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力(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不确定

1-2水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若水的质量流量保持恒定,当水温升高时,Re 值将(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不确定 1-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A )湍流流速大于层流流速; (B )流动阻力大的为湍流; (C )层流的雷诺数小于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

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1-4如图所示,水流过一段等径水平管子,在A 、B 两处 放置相同压差计(测压点等高),其读数分别为R 1,R 2, 则( )。

(A )R 1>R 2 (B) R 1=R 2 (C) R 1

1-5如图所示的并联管路,各支管及其总管阻力间的关系为( )。 (A ) B A f B A f

h h

----∑∑>21)()(

题4 附图

题5 附图

(B )B A f B A f B A f h h h -----∑∑∑=>21)()()(

; (C )B A f B A f B A f h h h -----∑∑∑+=21)()()(; (D )B A f B A f B

A f

h h h -----∑∑∑==21)()()

(;

1-6在皮托管工作时,测压孔正对流体流动方向所测压力代表该处的( )。此时侧壁小孔所测压力代表该处的( )。

(A )动压,静压; (B )动压,动压与静压之和; (C )动压与静压之和,静压;(D )静压,动压与静压之和。

1-7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 )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 )倍,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关系为( )。

1-8在湍流摩擦系数的实验研究中,采用因次分析法的目的是( )。在阻力平方区,摩擦系数λ只与( )有关。

1-9流速增加一倍后流体在圆管内仍作层流流动,则流动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倍。

1-10 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油、水两种液体,点A 位于油水分界的油侧,点B 位于水侧,试判断A 、B 两流体质点的总势能差)(A B ψ-ψ=?ψ > 0 (>,=,<)。

1-11 如图所示,水从内径为1d 的

管段流向内径为2

d 管

122d d =,1d 管

段流体

流动的速度头为0.8m 水柱,m h 7.01=,忽略流经

AB 段的能量损失,

则=2h 1.3m ,=3h 1.5m 。

1-12 图示管路装有A 、B 两个阀门,试判断: (1)A 阀门关小,B 阀门不变

p 1变大,p 2变小,p 3变小,p 4变小,(p 2-p 3) 变小 (变

大,变小,不变);

(2)A 阀门不变,B 阀门开大

p 1变小,p 2变小,p 3变小,p 4变大,(p 2-p 3) 变

大(变

Z=0

油 水

A B

题1.10 附图

题1.11附图

题 1.12附图

大,变小,不变);

(3)A 阀门开大,B 阀门不变

p 1变小,p 2变大,p 3变大,p 4变大,(p 1-p 2) 变小,(p 2-p 3) 变大(变大,变小,不变); (4)A 阀门不变,B 阀门关小

p 1变大,p 2变大,p 3变大,p 4变小,(p 2-p 3) 变小(变大,变小,不变)。 1-13 图示管路两端连接两个水槽,管路中装有调节阀门一个。试讨

论将阀门开大或关小时,管内流量V q ,管内总阻力损失f h ∑,直

管阻力损失1f h 和局部阻力损失2f h 有何变化,并以箭头或适当文字

在下表中予以表达(设水槽液位差H 恒定)。

总阻力损失

f h ∑

直管阻力损失 1f h

局部阻力损失 2f h

流量 V q

阀开大 不变 阀关小 不变

判断题

1-14 粘性是流体的物性之一,无论是静止的还是流动的流体都具有粘性。( )

1-15 尽管粘性是流体的物性之一,但只有流动的流体才考虑粘性的影响,对静止的流体可不考虑粘性的影响。( )

1-16 U 型压差计测量的是两截面间静压强之间的差值。( )

1-17转子流量计工作时转子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另一个的浮力。( ) 1-18 孔板流量计工作时,流体在流过孔板前后的静压强差不变。( ) 1-19 转子流量计工作时,流体作用在转子上下两截面的静压强差不变。( ) 1-20 降低温度液体的粘度增加。( ) 1-21 升高温度气体的粘度增加。( ) 计算题

1-22 合成氨厂造气车间,为防止气柜中的煤气倒流至间歇操作的煤气发生炉内,在管路中装有水封箱,若管路进口垂直距离为2m ,气柜和发生炉的压差为多少才可能不发生倒流现象。[答:19.6kPa] 1-23 在化工厂采用附图所示装置控制液位,已知圆阀孔d 1=20mm ,浮子与圆阀孔之间由钢丝相连,固定距离L=150mm ,浮子d 2=100mm ,圆阀与浮子总质量G=0.1kg 。试求液位高H

为多少时圆阀刚好

题 1.13附图

开启?[答:0.17m]

1-24

在直径

D=40mm 的管路中

一文丘里管,文丘里管

喉部直径为

10mm ,喉部接一细

管,细管一端浸入池

水中。已知管内水

的流量为1.26×10-3m 3/s ,池水沿细管上升1.5m ,若不计阻力损失,文丘里管入口断面的压强为多少? [答:2.14×105Pa]

1-25 高位槽内水深为1m 并保持恒定,高位槽底部接一高8m 的垂直管,若不计阻力损失,试求以下几种情况下管内流速及管路入口断面A 的压强: (1)容器内的压强为大气压; (2)容器内的压强为9.81×104Pa ; (3)容器内保持4.095×104Pa 的真空度;

(4)容器内的压强为大气压,但垂直管延长至20m (水温为20℃)。

[答:(1)13.3m ,22.9kPa ;(2)19.3m/s ,22.9kPa ;(3)8.86m/s ,22.9kPa ;(4)14.75m/s ,2.33 kPa]

1-26 在容器侧壁开一直径为d=20mm 的小孔,容器内的水面维持恒定并高于小孔中心0.5m ,试求

(1)通过小孔流出

的水量(小孔的

流量系数为0.61);

(2)在小孔处接一长度L=0.5m 的水平短管,直管阻力系数025.0=λ

,水的流量有何变化?

题 1.23附图

题1.22附图

题1.25附图

(3)将短管延长至3m ,λ仍为0.025,水的流量为多少?

(4)试说明以上三种情况流量变化的原因,并计算水平管为多长时,其流量刚好与小孔流量相等?

[答:(1)6.0×10-4m 3/s ;(2)6.75×10-4m 3/s ;(3)4.29×10-4m 3/s ;(4)孔流系数C 0是综合考虑了缩脉,能量损失等多种因素的校正系数,是由实验测定的。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直接小孔流出的水流由于缩脉,摩擦等因素其能量是很大的,可近似计算相当于0.95m 短管的阻力损失]

1-27 如图所示管路从A 水池向B 水池输水,已知各段管长均为m l 100=,管径均为100mm ,上游水池面积S A 为1002m ,下游水池面积S B 为802m ,H A =10m ,H B =4m 。忽略各种局部阻力,为使上游水池水位下降1m ,需多少时间?(设阻力系数λ均为0.025)[答:7372.6s]

1-28 有一真空管路,管长m l 28=,管径mm d 120=,管壁粗糙度mm 2.0=ε,管内是温度为300K 的空气,已知管内质量流量为0.02kg/s ,出口端压强为137.3Pa ,求管路入口端压强为多少?[答:1.07 kPa] 1-29 鼓

风机将车间空

气抽入

200mm×300mm 、长155m 的风道内(粗糙度e=0.1mm ),然后排至大气中,体积流量为0.5m 3/s 。大气压力为750mmHg ,温度为15℃。求鼓风机的功率,设其效率为0.6。[答:0.5kW]

1-30 在20℃下将苯液从贮槽中用泵送到反应器,经过长40m 的φ57×2.5mm 的钢管,管路上有两个90°弯头,一个标准阀(按1/2开启计算)。管路出口在贮槽的液面以上12m 。贮槽与大气相通,而反应器是在500kpa 下操作。若要维持0.5L/s 的体积流量,求泵所需的功率。泵的效率取0.5。[答:605W] 1-31 30℃的空气从风机送出后流经一段直径200mm 长20m 的管,然后在并联的管内分成两段,两段并联管的直径均为150mm ,其一长40m ,另一长80m ;合拢后又流经一段直径200mm 长30m 的管,最后排到大气。若空气在200mm 管内的流速为10m/s

,求在两段并联管内的流速各为多少,又求风

题 1.26附图

题 1.27附图

机出口的空气压力为多少。[答:u 1=7.37m/s ,u 2=10.41m/s ;风机出口p=65mmH 2O]

1-32 一酸贮槽通过管道向下方的反应器送酸,槽内液面在管出口以上2.5m 。管路由φ38×2.5mm 无缝钢管组成,全长(包括管件的当量长度)为25m 。粗糙度取为0.15mm 。贮槽内及反应器内均为大气压。求每分钟可送酸多少m 3。酸的密度ρ=1650kg/m 3,粘度μ=12cP 。[答:0.068m 3/min]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2-1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态?

2-2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2-3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2-4 离心泵操作系统的管路特性方程是怎样推导的?它表示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2-5 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怎样确定的?流量的调节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 2-6 何谓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如何防止发生气蚀? 2-7 影响离心泵最大允许安装高度的因素有哪些?

2-8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或压头)?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黏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2-9 管路特性方程2

0V kq H H +=中的0H 与k 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三、本章例题

例2-1 某油田通过φ300×15mm 的水平钢管将原油输送至炼油厂。管路总长为1.6×105m ,输油量要求为250×103kg/h ,现已知油在输送温度下的粘度为0.187Pa·s ,密度为890kg/m 3。该油管的局部阻力可忽略,现决定采用一种双吸五级油泵,此泵在适宜工作范围内的性能列于本例附表1中。 附表1 Q/(m 3/h )

200 240 280 320 H/m

500

490

470

425

注:表中数据已作粘度校正。

试求在整个输油管路上共需几个泵站?实际输送量为若干kg/h 。

解:油的体积流量Q=890

102503?=280.9m 3/h

管内流速u=

2

27

.0785.036009

.280??=1.363m/s Re=

3

10

187890

363.127.0-???=

μ

ρ

du =1751<2000为滞流 因原油在直管内作滞流流动,故:

管路压头损失H f =81

.989027.0363

.1101601018732322332???????=

=?-g d ul g p f

ρμρ =2050m

由附表1单台泵的特性数据查出:当Q=280.9m 3/h 时,H=467.5m 初估泵系数 n=

5

.4672050

=4.385 故应采用5个泵站。根据串联原理,用同规格5台泵串联的压头为单台泵的5倍,计算出数据列于本题附表2中。

附表2

Q/(m 3/h )

200 240 280 320 H/m

2500

2450

2350

2125

将以上数据标绘在本题附图中,得泵的串联合成特性曲线。

因输送管路为水平直管,故

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

H e =H f =

36004

32322

22??

=d Q g d l

g d l e πρμρμ=3600

785.081.989027.01016010187324

33????????-e Q =7.302Q e 2 将此管路特性曲线方程标绘在本题附图中,得泵的串联合成特性曲线。

管路特性曲线与泵合成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工作点,其对应的流量、压头分别为:

Q M =305m 3/h H M =2230m 故实际输油量为W h =305×890=271×103kg/h

2-1 附图

280 320

Q/(m 3/h )

例2-2 某水泵性能参数列于本题附表1中。现有两个管路系统,他们的管路特性方程分别为:

H e=15+0.077Q e2及H e=15+0.88 Q e2

为提高管路系统的供水量,每条管路系统均用两台相同的泵进行组合操作,试比较各个管路系统泵的最佳组合方式及最大流量为若干。

附表1

Q/(L/s)0 1 3 5 7 9 11 H/m 33.8 34.7 34.6 31.7 27.4 21.8 15

解:先按题给已知数据画出单台泵的特性曲线M1M2,按压头不变流量加倍的原则,画出二台泵并联时的合成特性曲线AC,又按流量不变压头加倍的原则,画出二台泵串联时的合成特性曲线DB。

对于第一种管路系统,按H e=15+0.077Q e2计算出不同Q e下对应H e,计算结果列于本题附表2中,然后在本题附图中画出管路特性曲线ABM1。

附表2

Q/(L/s) 1 3 5 7 9 11

H e/m 15.077 15.69 16.93 18.77 21.24 24.32

由图可读出泵并联时的工作点A Q A=13.1L/s

泵串联时的工作点B Q B=11.6 L/s

单台泵工作点M1Q M=9.2 L/s

由此可见,对于第一种管路系统,即管路特性曲线较平坦的低阻管路,用两台泵并联组合,可获得高的流量,最大流量为13.1 L/s。

对于第二种管路系统,按H e=15+0.88 Q e2计算出不同Q e下对应的H e,计算结果列于本题附表3,然后在本题附图中画出管路特性曲线DCM2。

附表3

Q/(L/s) 1 3 5 7 9

H e/m 15.88 22.92 37.0 58.12 86.28

由图读出泵并联时的工作点C 的流量Q C =4.7 L/s 。 泵串联时的工作点D 的流量Q D =6.8 L/s

单台泵操作时其工作点M 2的流量Q M2=4.45 L/s 。 由此可见,对于管路特性曲线较陡的高阻管路,用二台泵串联可获得较大的流量,最大流量为68 L/s 。

例2-3 在图示管路中装有

一台离心泵,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2

4102.740V e q H ?-=(式中V q 的单位用m 3/s 表示,He 的单位用m 表示),管路两端的位差m z 10=?,压差Pa p 4

1051.9?=?。用此管路输送清水时,供水量为10×10-3m 3/s ,且管内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若用此管路输送密度为1200kg/m 3的碱液,阀门开度及管路两端条件皆维持不变,试求碱液的流量和离心泵的有效功率

为多少?

解:联立管路两端之间的机械能衡算式与泵特性方程可得

据题意,当供水量为10×10-3m 3/s 时,泵的压头为

m He 8.3201.0102.74024=??-= 故

因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且阀门开度不变,用此管路输送碱液K 值不变,

此时的管路特性方程可由两端面之间的机械能衡算式求得:

而泵特性方程与流体密度无关,由泵和管路特性方程联立 2

425102.7401028.13.18V V q q ?-=?+得 s m q V /104.103

3-?=

离心泵的有效功率为W q gH P V e e 3942104.102.3281.91200''3'

=????==-ρ

当此管路输送水时, s m q V /101033-?=,m H e 8.32)1010(102.7402

34=???-=-

从本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同样的管路和离心泵输送密度较大的液体,流量不会降低(如管路两端压强相同0=?p ,压头、流量与流体密度无关)。但离心泵的功率与密度成正比,需注意防止电机过载。

H e =15+0.077Q e

2

H e =15+0.88Q e 2

单台泵

M 2

C M 1

A

B

D

70 60 50 40 30 20 10

1 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2附图

2

252542'

1028.13.181028.181

.912001081.910'V V V q q Kq g z He ?+=?+??+=+?+?=ρρ

例2-4 某工艺过程需要使用温度为294K 、压强为101.33kPa 、流量为1700m 3/h 的空气。现用一台离心通风机,从温度为366.3K 、压强为98.9kPa 的静止空间吸入空气,由风机排出的空气温度不变,压强为102.6kPa ,气体速度为46m/s ,风机的效率为60%,试计算风机的轴功率。

解:风机前后压强变化与吸入压强之比为:

112p p p -=%20%74.39

.989

.986.102<=- 空气虽为可压缩气体,但由上式计算结果知,可将空气当作不可压缩流体处理。用平均压强计算空气的平均密度:

8.100210)9.986.102(23

21=?+=+=

p p p m kPa 96.03

.366273

33.1018.1004.2229=??=m ρkg/m 3

要求输送空气的摩尔流量为:

45.70273

2944.221700

=?

kmol/h 以上流量换算成吸入状态下的体积流量为: 2169273

3

.3669.9833.1014.2245.70=??

?m 3/h 风机操作条件下的风压 =4715Pa 风机的轴功率 73.460

.010003600216947151000???==

ηQ H N T kW

例2-5 气体密度对风机流量的影响 用离心泵通风机将空气送至表压为490.5Pa 的锅

炉燃烧室,通风机的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在夏季(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 )管路中

的气体流量为2.4kg/s ,且流动已进入阻力 平方区。试求在冬季气温降为-20℃,大气压不

变,此管路中的气体流量为多少? 解: 由给定条件可知,在夏季气体状态

与特

性曲线试验条件相同,空气密度3

/2.1'm kg =ρ。通风机在夏季的体积流量

由通风机特性曲线查得,此时风机产生的风压力为kPa p T 5.2'

=。通风机的工作点(kPa p s m q T V 5.2,/2'

3==)必落在下列管路特性曲线上,故

2-5附图

由此式可求得系数 在冬季,空气密度为3/4.120

273273

4.2229m kg =-?=

ρ 因管内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K 值不变,故在冬季管路所需要的风压与流量的关系为

将上式左端换算成试验条件下的风压,则

上式即相应于冬季工作条件的管路特性曲线。此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特性曲线交点A 即泵在冬季的工作点。由点A 可知,在冬季管路的体积流量为2.03m 3/s ,质量流量为2.03×1.4=2.84kg/s 。与夏季相比,质量流量增加了

从此例可以看出,当气体的压缩性可以忽略时,气体输送管路计算与液体输送管路相同,也是联立求物料衡算式、机械能衡算式、阻力系数计算式和泵特性曲线方程式。所不同的是通风机的特性曲线是以单位体积气体为基准表示的,与气体密度有关。因此,当被输送气体不是在常温常压下的空气时,管路特性曲线应事先加以换算。

从此例还可以看出,同样的管路输送气体,气体的温度降低,密度增大,质量流量可能显着增加。

例2-6

根据输送任务确定管径与相应的离心泵

欲将池水以s m /10103

3

-?的流量送至高位槽,高位槽水面比水池液面高13米,管长为50米,管路内有90°

弯头2个,全开闸门阀一个,入口底阀一个(8=ξ),试在常用流速范围内选择两个流速,分别计算

管径并选用适当的泵。

解:本例属设计型问题。在设计型问题中泵尚未 确定,泵的特性曲线方程未知,故只有以下三式

可用:

物料衡算式 u d q V 24

π

=

能量衡算式 直管阻力系数计算式

在以上三式中,含有V q 、u 、e H 、λ、1z 、2z 、1p 、2p 、l 、d 、ε和ξ∑共12个变量,

2-6附图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钟理版)

下册第一章蒸馏 解: 总压 P=75mmHg=10kp 。 由拉乌尔定律得出 0 A p x A +0 B p x B =P 所以 x A = 000B A B p p p p --;y A =p p A 00 00B A B p p p p --。 因此所求得的t-x-y 数据如下: t, ℃ x y 113.7 1 1 114.6 0.837 0.871 115.4 0.692 0.748 117.0 0.440 0.509 117.8 0.321 0.385 118.6 0.201 0.249 119.4 0.095 0.122 120.0 0 0. 2. 承接第一题,利用各组数据计算 (1)在x=0至x=1范围内各点的相对挥发度i α,取各i α的算术平均值为α,算出α对i α的最大相对误差。 (2)以平均α作为常数代入平衡方程式算出各点的“y-x ”关系,算出由此法得出的各组y i 值的最大相对误差。 解: (1)对理想物系,有 α=00B A p p 。所以可得出

t, ℃ 113.7 114.6 115.4 116.3 117.0 117.8 118.6 119.4 120.0 i α 1.299 1.310 1.317 1.316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 算术平均值α= 9 ∑i α=1.318。α对i α的最大相对误差= %6.0%100)(max =?-α ααi 。 (2)由x x x x y 318.01318.1)1(1+=-+= αα得出如下数据: t, ℃ 113.7 114.6 115.4 116.3 117.0 117.8 118.6 119.4 120.0 x 1 0.837 0.692 0.558 0.440 0.321 0.201 0.095 0 y 1 0.871 0.748 0.625 0.509 0.384 0.249 0.122 0 各组y i 值的最大相对误差= =?i y y m ax )(0.3%。 3.已知乙苯(A )与苯乙烯(B )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可按下式计算: 95.5947 .32790195.16ln 0 -- =T p A 72 .6357.33280195.16ln 0 --=T p B 式中 0 p 的单位是mmHg,T 的单位是K 。 问:总压为60mmHg(绝压)时,A 与B 的沸点各为多少?在上述总压和65℃时,该物系可视为理想物系。此物系的平衡气、液相浓度各为多少摩尔分率? 解: 由题意知 T A ==-- 0195.1660ln 47 .327995.59334.95K =61.8℃ T B ==--0195 .1660ln 57 .332872.63342.84K=69.69℃ 65℃时,算得0 A p =68.81mmHg ;0 B p =48.93 mmHg 。由0 A p x A +0 B p (1-x A )=60得 x A =0.56, x B =0.44; y A =0 A p x A /60=0.64; y B =1-0.64=0.36。 4 无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柏努利方程实验 1. 关闭出口阀,旋转测压管小孔使其处于不同方向(垂直或正对 流向),观测并记录各测压管中的液柱高度H 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各测压管旋转时,液柱高度H 有无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什 么?这一高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在关闭出口阀情况下,各测压管无论如何旋转液柱高度H 无任何变化。这一现象可通过柏努利方程得到解释:当管内流速u =0时动压头02 2 ==u H 动 ,流体没有运动就不存在阻力,即Σh f =0,由于流体保持静止状态也就无外功加入,既W e =0,此时该式反映流体静止状态 见(P31)。这一液位高度的物理意义是总能量(总压头)。 (2) A 、B 、C 、D 、E 测压管内的液位是否同一高度?为什么? 答:A 、B 、C 、D 、E 测压管内的液位在同一高度(排除测量基准和人为误差)。这一现象说明各测压管总能量相等。 2. 当流量计阀门半开时,将测压管小孔转到垂直或正对流向,观 察其的液位高度H / 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各H /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当测压管小孔转到正对流向时H / 值指该测压点的冲压头H / 冲;当测压管小孔转到垂直流向时H / 值指该测压点的静压头H / 静;两者之间的差值为动压头H / 动=H / 冲-H / 静。 (2) 对同一测压点比较H 与H / 各值之差,并分析其原因。

答:对同一测压点H >H /值,而上游的测压点H / 值均大于下游相邻测压点H / 值,原因显然是各点总能量相等的前提下减去上、下游相邻测压点之间的流体阻力损失Σh f 所致。 (3) 为什么离水槽越远H 与H / 差值越大? (4) 答:离水槽越远流体阻力损失Σh f 就越大,就直管阻力公式可 以看出2 2 u d l H f ? ?=λ与管长l 呈正比。 3. 当流量计阀门全开时,将测压管小孔转到垂直或正对流向,观察其的液位高度 H 2222d c u u = 22 ab u ρcd p ρab p 2 2 u d l H f ??=λ计算流量计阀门半开和 全开A 点以及C 点所处截面流速大小。 答:注:A 点处的管径d=(m) ;C 点处的管径d=(m) A 点半开时的流速: 135.00145 .036004 08.0360042 2=???=???= ππd Vs u A 半 (m/s ) A 点全开时的流速: 269.00145.036004 16.0360042 2=???=???= ππd Vs u A 全 (m/s ) C 点半开时的流速: 1965.0012 .036004 08.0360042 2=???=???=ππd Vs u c 半 (m/s ) C 点全开时的流速: 393.0012.036004 16.0360042 2=???=???= ππd Vs u c 全 (m/s ) 实验二:雷诺实验 1. 根据雷诺实验测定的读数和观察流态现象,列举层流和湍流临界雷诺准数的计算过程,并提供数据完整的原始数据表。 答:根据观察流态,层流临界状态时流量为90( l/h )

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低浓度难溶气体吸收,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入塔气量增加,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H OG 、出塔气体浓度2y 、出塔液体浓度1x 将会有__A______变化。 A OG H ↑, 2y ↑, 1x ↑ B OG H ↑, 2y ↑, 1x ↓ C OG H ↑, 2y ↓, 1x ↓ D OG H ↓, 2y ↑, 1x ↓ 2.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 数k y =2kmol/m2h , 气相总传质系数Ky=1.5kmol/ m2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 浓度y i 应为__B______。平衡关系y=0.5X 。 A .0.02 B.0.01 C.0.015 D.0.005 3.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B____。 A.气膜控制时有:*p p i ≈,L G Hk k 11<< B 气膜控制时有:*p p i ≈,L G Hk k 11>> C 液膜控制时有:i c c ≈*,G L k H k <<1 D 液膜控制时有:i c c ≈,G L k H k >>1 4.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的分配系数___D_____1。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都可以。 5.按饱和液体设计的精馏塔,操作时D/F 、R 等其它参数不变,仅将料液改为冷 液进料,则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____A____,残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______。 A 提高,降低; B 降低,提高; C 提高,提高; D 降低,降低 6.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7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板数为 ____C__块。 A. 30 B.31 C. 32 D. 34 7.在馏出率相同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馏出液浓度____A____平衡蒸馏。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或高于或低于 8.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 气的温度无关_____B___

(完整版)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章节总结(陈敏恒版)

第八章课堂练习: 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混合气体各组分溶解度不同 2、吸收溶剂的选择性指的是什么:对被分离组分溶解度高,对其它组分溶解度低 3、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低,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高。 5、解吸时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压力低,温度高,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6、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常数E不变,H 不变,相平衡常数m 减小 1、①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O2,过程属于(B )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两相扩散控制 ②其气膜阻力(C)液膜阻力A、大于B、等于C、小于 2、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气膜控制 3、当平衡线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是斜率为m的直线时,则1/Ky=1/ky+ m /kx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E值很大,则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5、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L=l/kL+1/HkG,当(气膜阻力1/HkG)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1、低含量气体吸收的特点是L 、G 、Ky 、Kx 、T 可按常量处理 2、传质单元高度HOG分离任表征设备效能高低特性,传质单元数NOG表征了(分离任务的难易)特性。 3、吸收因子A的定义式为L/(Gm),它的几何意义表示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之比 4、当A<1时,塔高H=∞,则气液两相将于塔底达到平衡 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则操作线向(远离)平衡线的方向偏移。 6、液气比低于(L/G)min时,吸收操作能否进行?能 此时将会出现吸收效果达不到要求现象。 7、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温度增加,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将↑,总传质单元数NOG 将↓,操作线斜率(L/G)将不变。 8、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出口气体浓度↓。 9、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x2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A )。 A.不变 B.不确定 C.减小 D.增大 吸收小结: 1、亨利定律、费克定律表达式 2、亨利系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E值随物系的特性及温度而异,单位与压强的单位一致;m与物系特性、温度、压力有关(无因次) 3、E、H、m之间的换算关系 4、吸收塔在最小液气比以下能否正常工作。 5、操作线方程(并、逆流时)及在y~x图上的画法 6、出塔气体有一最小值,出塔液体有一最大值,及各自的计算式 7、气膜控制、液膜控制的特点 8、最小液气比(L/G)min、适宜液气比的计算 9、加压和降温溶解度高,有利于吸收 减压和升温溶解度低,有利于解吸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 3.答案:p= 30.04kPa =0.296atm=3.06mH2O 该压力为表压 常见错误:答成绝压 5.答案:图和推算过程略Δp=(ρHg - ρH2O) g (R1+R2)=228.4kPa 7.已知n=121 d=0.02m u=9 m/s T=313K p = 248.7 × 103 Pa M=29 g/mol 答案:(1) ρ = pM/RT = 2.77 kg/m3 q m =q vρ= n 0.785d2 u ρ =0.942 kg/s (2) q v = n 0.785d2 u = 0.343 m3/s (2) V0/V =(T0p)/(Tp0) = 2.14 q v0 =2.14 q v = 0.734 m3/s 常见错误: (1)n没有计入 (2)p0按照98.7 × 103 pa计算 8. 已知d1=0.05m d2=0.068m q v=3.33×10-3 m3/s (1)q m1= q m2 =q vρ =6.09 kg/s (2) u1= q v1/(0.785d12) =1.70 m/s u2 = q v2/(0.785d22) =0.92 m/s (3) G1 = q m1/(0.785d12) =3105 kg/m2?s G2 = q m2/(0.785d22) =1679 kg/m2?s 常见错误:直径d算错 9. 图略 q v= 0.0167 m3/s d1= 0.2m d2= 0.1m u1= 0.532m/s u2= 2.127m/s (1) 在A、B面之间立柏努利方程,得到p A-p B= 7.02×103 Pa p A-p B=0.5gρH2O +(ρCCl4-ρH2O)gR R=0.343m (2) 在A、B面之间立柏努利方程,得到p A-p B= 2.13×103 Pa p A-p B= (ρCCl4-ρH2O)gR R=0.343m 所以R没有变化 12. 图略 取高位储槽液面为1-1液面,管路出口为2-2截面,以出口为基准水平面 已知q v= 0.00139 m3/s u1= 0 m/s u2 = 1.626 m/s p1= 0(表压) p2= 9.807×103 Pa(表压) 在1-1面和2-2面之间立柏努利方程Δz = 4.37m 注意:答题时出口侧的选择: 为了便于统一,建议选择出口侧为2-2面,u2为管路中流体的流速,不为0,压力为出口容器的压力,不是管路内流体压力

化工原理下册复习题

吸收 一填空 (1)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2kmol/m2·h,气相传质总K y=1.5kmol/m2·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应为?0.01????。平衡关系y=0.5x。 (2) 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当吸收因素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塔底达到平衡。 (3) 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HCl,当水量减少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增加。 (4) 板式塔的类型有;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汽液两相呈逆流接触,在板上汽液两相呈错流接触。 (5) 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NH3,当水泵发生故障使上水量减少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增加)(增加,减少)。 (6)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吸收操作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加,可使相平衡常数???减小?(增大、减小、不变),传质推动力??增大?(增大、减小、不变),亨利系数??不变(增大、减小、不变)。 (7) 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小),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大) ,只要组份在气相中的分压(大于)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8) 压力(减小),温度( 升高),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吸收因素(A= L/mV ) ,当 A>1 时,对逆流操作的吸收塔,若填料层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塔(顶)达到平衡。 (9) 在逆流吸收塔操作时,物系为低浓度气膜控制系统,如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气液流量按比例同步减少,则此时气体出口组成y2将 (减小),液体出口组成将(增大),回收率将。 (10) 当塔板中(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该塔板称为理论板。 (11) 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方程N A=K G( )=k y( )。 (12)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不变,N OG将增大。 (13)吸收因数A可表示为 mV/L,它在X–Y图上的几何意义是平衡线斜率与操作线斜率之比。 (14)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亨利系数E的单位为 kPa 。 (15) 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相平衡常数m=1 ,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k y a=2× 10-4kmol/m3.s, k x a=0.4kmol/m3.s, 则该吸收过程为(气膜阻力控制)及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分别为 99.95% ;该气体为易溶气体。 二选择 1.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B 。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2.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 A 。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 3/s, m 3/min, m 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 ,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 与η-Q 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变化。 2-6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化工原理课后题答案(部分)

化工原理第二版 第1章蒸馏 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 80.1 85 90 95 100 105 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 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B *,P A *,由 于总压 P = 99kPa,则由x = (P-P B *)/(P A *-P B *)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 组绘平衡t-x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 x =(99-40)/(101.33-40)=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 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 2.正戊烷(C 5H 12 )和正己烷(C 6 H 14 )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3.3kPa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C 5H 12 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 K C 6H 14 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 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 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 5H 12 (A)和C 6 H 14 (B)的饱和蒸汽压

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 P B * = 1.3kPa 查得P A *= 6.843kPa 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 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 P A *(kPa) 6.843 8.00012.472 13.30026.600 29.484 33.42548.873 53.200 89.000101.300 P B *(kPa) 1.300 1.634 2.600 2.826 5.027 5.300 8.000 13.300 15.694 26.600 33.250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 平衡液相组成以260.6℃时为例 当t= 260.6℃时 x = (P-P B *)/(P A *-P B *) =(13.3-2.826)/(13.3-2.826)= 1 平衡气相组成以260.6℃为例 当t= 260.6℃时 y = P A *x/P = 13.3×1/13.3 = 1 同理得出其他温度下平衡气液相组成列表如下 t(℃) 260.6 275.1 276.9 279 289 x 1 0.3835 0.3308 0.0285 0 y 1 0.767 0.733 0.524 0 根据平衡数据绘出t-x-y曲线 3.利用习题2的数据,计算:⑴相对挥发度;⑵在平均相对挥发度下的x-y数据,并与习题2 的结果相比较。 解:①计算平均相对挥发度 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α= P A */P B *计算出各温度下的相对挥发度: t(℃) 248.0 251.0 259.1 260.6 275.1 276.9 279.0 289.0 291.7

《化工原理下》期中试卷答案(11化工)

word可编辑,欢迎下载使用! 1. 吸收塔的填料高度计算中,N OG反映吸收的难易程度。 2.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出口组成不变条件下,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 操作线将靠近平衡线,传质推动力将减小,若吸收剂用量减至最小吸收剂用量时,意味着完成吸收任务需要的填料高度为无穷高。 3.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减小增大、减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 蒸汽消耗量增大(增大、减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增大(增大、减小)。 4.在精馏塔设计中,进料温度越高,进料状态参数q越小,完成相同的生产任务需 要的理论板数越多,塔底再沸器的热负荷越小。 5要分离乙醇-水共沸物,用恒沸精馏,所加入的第三组分为苯塔底的产物为无水乙醇。 6.在常压操作中,x A=0.2(摩尔分数,下同)的溶液与y A=0.15的气体接触,已知m=2.0,此时 将发生解析过程。 7.操作中的精馏塔,如果进料状态为泡点进料,进料组成为含轻组分0.4(摩尔分数)则 q线方程为:x=0.4 。 8.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x F=0.6,要求塔顶产量为60 kmol/h,则塔顶组成 x D最大为100% 。 9.设计时,用纯水逆流吸收有害气体,平衡关系为Y=2X,入塔Y1=0.09,液气比(q n,l/q n,v) =3,则出塔气体浓度最低可降至0 ,若采用(q n,l/q n,v)=1.5,则出塔气体浓度最低可降至0.225 。 10.提馏塔的进料是在塔顶,与精馏塔相比只有提馏段。 11.吸收速率方程中,K Y是以Y- Y* 为推动力的气相总吸收系数,其单位是 kmol/m2 s 推动力。 1.在精馏操作中,进料温度不同,会影响_____B______。 A.塔顶冷凝器热负荷 B. 塔底再沸器热负荷 C. 两者都影响 2.某含乙醇12.5%(质量分数)的乙醇水溶液,其所含乙醇的摩尔比为(B )。 B .0.0559 C 0.0502 3. 填料塔的正常操作区域为 A 。 A.载液区 B .液泛区 C 恒持液量区 D 任何区域 4.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A=0.4,相应的泡点为t1,气相组成为y A=0.4,相应的露点组成为t2,则 D 。 A t1=t2 B t1t2 D 不能判断 5.二元理想混合液用精馏塔分离,规定产品浓度x D\x W,若进料为x F1最小回流比为Rm1;若进料为x F2时,最小回流比为Rm1现x F1小于x F2,则 B 。 A.Rm1< Rm2 B Rm1>Rm2 C Rm1= Rm2 6. 某一物系,总压一定,三个温度下的亨利系数分别用E1E2 E3 表示,如果E1> E2 >E3 ,则对应的温 度顺序为:A A. t1> t2> t3 B.t1< t2

化工原理下册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六章传热 问题1.传热过程有哪三种基本方式答1.直接接触式、间壁式、蓄热式。 问题2.传热按机理分为哪几种答2.传导、对流、热辐射。 问题3.物体的导热系数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答3.与物态、温度有关。 问题4.流动对传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儿答4.流动流体的载热。 问题5.自然对流中的加热面与冷却面的位置应如何放才有利于充分传热答5.加热面在下,制冷面在上。 问题6.液体沸腾的必要条件有哪两个答6.过热度、汽化核心。 问题7.工业沸腾装置应在什么沸腾状态下操作为什么答7.核状沸腾状态。以免设备烧毁。 问题8.沸腾给热的强化可以从哪两个方面着手答8.改善加热表面,提供更多的汽化核心;沸腾液体加添加剂,降低表面张力。问题9.蒸汽冷凝时为什么要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答9.避免其积累,提高α。 问题10.为什么低温时热辐射往往可以忽略,而高温时热辐射则往往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答10.因Q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它对温度很敏感。 问题11.影响辐射传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1.温度、黑度、角系数(几何位置)、面积大小、中间介质。 问题12.为什么有相变时的对流给热系数大于无相变时的对流给热系数 答12.①相变热远大于显热;②沸腾时汽泡搅动;蒸汽冷凝时液膜很薄。 问题13.有两把外形相同的茶壶,一把为陶瓷的,一把为银制的。将刚烧开的水同时充满两壶。实测发现,陶壶内的水温下降比银 壶中的快,这是为什么 答13.陶瓷壶的黑度大,辐射散热快;银壶的黑度小,辐射散热慢。 问题14.若串联传热过程中存在某个控制步骤,其含义是什么 答14.该步骤阻力远大于其他各步骤的阻力之和,传热速率由该步骤所决定。 问题15.传热基本方程中,推导得出对数平均推动力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答15.K、qm1Cp1、qm2Cp2沿程不变;管、壳程均为单程。 问题16.一列管换热器,油走管程并达到充分湍流。用133℃的饱和蒸汽可将油从40℃加热至80℃。若现欲增加50%的油处理量, 有人建议采用并联或串联同样一台换热器的方法,以保持油的出口温度不低于80℃,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答16.可行。 问题17.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逆流总是优于并流并流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17.逆流推动力Δtm大,载热体用量少。热敏物料加热,控制壁温以免过高。 问题18.解决非定态换热器问题的基本方程是哪几个 答18.传热基本方程,热量衡算式,带有温变速率的热量衡算式。 问题19.在换热器设计计算时,为什么要限制Ψ大于 答19.当Ψ≤时,温差推动力损失太大,Δtm小,所需A变大,设备费用增加。 第七章蒸发 问题1.蒸发操作不同于一般换热过程的主要点有哪些 答1.溶质常析出在加热面上形成垢层;热敏性物质停留时间不得过长;与其它单元操作相比节能更重要。 问题2.提高蒸发器内液体循环速度的意义在哪降低单程汽化率的目的是什么 答2.不仅提高α,更重要在于降低单程汽化率。减缓结垢现象。 问题3.为什么要尽可能扩大管内沸腾时的气液环状流动的区域 答3.因该区域的给热系数α最大。

化工原理上册选择填空判断题库包含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上册)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选择题 1. 连续操作时,物料衡算通式中的过程积累量GA为( A )。 A.零 B.正数 C.负数 D.任意值 2. 热量衡算中,物料的焓为相对值,通常规定( A )的焓为零。 A.0℃液体 B.0℃气体 C.100℃液体 D.100℃气体 3. 流体阻力的表现,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D )。 A.阻力越大,静压强下降就越大 B.流体的粘度越大,阻力越大 C.流体的流动状况是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 D.流体的内摩擦力在流体激烈流动时不存在 4. 压强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是Pa,用基本单位表示是( C )。 A.atm B.mmHg C.Kg/m.s2 D.N/m2 5. 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6. 对可压缩流体,满足( C )条件时,才能应用柏努力方程求解。 A. )%(20ppp12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B. )%(01ppp12 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C. )%(20ppp12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D. )%(01ppp1 2 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7. 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 C )准数。 A.欧拉 B.施伍德 C.雷诺 D.努塞尔特 8.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 B )。 A.直线 B.抛物线 C.双曲线 D.椭圆线 9. 增大流体的流量,则在孔板流量计的孔板前后形成的压强差(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 B )有关。 A.雷诺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B. 雷诺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C.欧拉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D. 欧拉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11. 测速管测量得到的速度是流体( C )速度。 A.在管壁处 B.在管中心 C.瞬时 D.平均 12. 在层流流动中,若流体的总流率不变,则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 C )倍。 A. 2; B. 6; C. 4; D. 1。 13. 流体在长为3m、高为2m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C )。 A. 1.2m; B. 0.6m; C. 2.4m; D. 4.8m 2 14. 流体在长为2m、高为1m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A )。 A. 1.33m; B. 2.66m; C. 0.33m; D. 0.66m。 15. 流体在内管外径为25mm,外管内径为70mm的环隙流道内流动,则该环隙流道的当量直径为( D )。 A. 25mm; B. 70mm; C. 95mm; D. 45mm。 16. 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滞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C ) A. u =3/2.umax B. u =0.8 umax C. u =1/2. umax D u =0.75 umax 17. 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 A ) A . Re数 B. Nu 数 C . Pr数 D . Fr数 18.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α与雷诺准数Re 的n 次方成正比,其中的n 值为( B ) A . 0.5 B. 0.8 C. 1 D. 0.2 19. 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牛顿型流体,且流体应呈( A ) A.层流流动 B 湍流流动 C 过渡型流动 D 静止状态 20. 计算管路系统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为( C ) A. 上游截面处流速 B 下游截面处流速 C 小管中流速 D 大管中流速 21. 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口容器间输送液体。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则当输送管道上的阀门关小后,管路总阻力将( A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22. 流体的压强有多种表示方式,1标准大气压为 ( C ) A.780mm汞柱 B.1Kgf/cm2 D.10130Pa 23. 流体在圆管中层流流动,若只将管内流体流速提高一倍,管内流体流动型态仍为层流,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B )倍。 A.4 B.2 C.2 D.不能确定 24. 阻力系数法将局部阻力hf表示成局部阻力系数与动压头的乘积,管出口入容器的阻力系数为 ( A ) A.1.0 B.0.5 25. 在柏努利方程式中,P/ρg被称为 ( A ) A.静压头 B.动压头 C.位压头 D.无法确定 26. 流体的流动形式可用雷诺准数来判定,若为湍流则Re ( D ) A.<4000 B.<2000 C.>2000 D.>4000 27. 不可压缩性流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 A )可压缩性流体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 D ) 3 A.u1A1=u2A2 B.u1A2=u2A1

化工原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新乡学院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A卷 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试卷适用范围:09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题号-一一-二二-三总分 得分 111 1 8.吸收过程中的总阻力可表示为恳仁臥,其中-表 示,当H 时(很大、很小),1 1可忽略,则该过程 Hk L 近似为控制。 9.在常压下,X A 0.2 (摩尔分数,下同)的溶液与y A0.15的气体接触,已知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每题1分,共30 分) 1. 吸收操作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达到分离均相 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2. 干燥速率曲线包括:恒速干燥阶段和___________ 阶段。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 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__________ 温度,所干燥的水分为___________ 水分。 3. 二元理想物系精馏塔设计,若q n,F、X F、X D、X W、一定,将饱和液体进料改为 饱和蒸汽进料,则最小回流比___________ ,若在相同回流比下,所需的理论板 数_______ ,塔釜热负荷________ ,塔顶冷凝器热负荷_________ 。 4.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______________ y=0.75x+0.2,则操作回流比R ,馏出液组成 X D=_____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y 1.3x 0.021,则x w= . m 2,此时将发生_________ 。 10. 在分离乙醇和水恒沸物时,通常采用________ 精馏,加入的第三组分____ , 无水乙醇从塔 ____ (顶、底)引出。 11. 塔的负荷性能图中包括5条线,这5条线包围的区域表示________________ 。 12. 全回流操作时回流比R等于_________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__________ 。 1 13.板式塔漏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溢流堰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 14当空气相对湿度巾=98%寸.则空气的湿球温度t w、干球温度t、露点温度t d 之间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某两组份混合物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2.0,在全回流下,从塔顶往下数对第 得分评卷人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5. 若x*-x近似等于X i - X,则该过程为_____________ 控制。 6. 用纯溶剂逆流吸收,已知q n,i /q n,v =m,回收率为0.9,则传质单元数 N D=_______ 。 7. 蒸馏在化工生产中常用于分离均相_____________ 混合物,其分离的依据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含水20%(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 干燥速度恒定,当干燥至含水量为5%寸,干燥速度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物料衡重,并设法测得此时物料含水量为0.05%,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平衡含水量()。 (A)5% (B)20% (C)0.05% (D)4.95%

化工原理(下)练习题

化工原理(下)练习题 一、填空 1. 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根本区别在于;平衡蒸馏(闪蒸)与简单蒸馏(微分蒸馏)的区别是。 2. 双组分精馏,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α=___ ____,其值越表明两组分越。α=1时,则两组分。 3.精馏的原理是,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和。 4.精馏计算中,q值的含义是___ ______,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q值越_______表明精馏段理论塔板数越,q线方程的斜率(一般)越。当泡点进料时,q=,q线方程的斜率=。 5.最小回流比是指,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倍最小回流比。 6. ____ 操作条件下,精馏段、提馏段的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叠。此时传质推动力,所需理论塔板数。 7.精馏塔进料可能有种不同的热状况,对于泡点和露点进料,其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分别为和。 8.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液相组成气相组成。 9.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 : 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为。 10. 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塔操作温度,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 11.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中,上升汽流的孔速对塔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适宜的孔速会使汽液两相充分混合,稳定地传质、传热;孔速偏离适宜范围则会导致塔的异常现象发生,其中当孔速

过低时可导致_________,而孔速过高时又可能导致________。 12. 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对饱和空气则有____ _____。 13. 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根据α的大小,可以用来,若α=1,则表示。14.吸收操作是依据,以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15.若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以分压p、液相中的组成以摩尔分数x表示,则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E称为,若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16.对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降低时,亨利系数E将,相平衡常数m 将,溶解度系数H将。在吸收过程中,K Y和k Y是以和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它们的单位是。 17含低浓度难溶气体的混合气,在逆流填料吸收塔内进行吸收操作,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中;若增大液相湍动程度,则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 Y a值将;若增加吸收剂的用量,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将,溶质A的吸收率将;若系统的总压强升高,则亨利系数E将,相平衡常数m 将。 18.亨利定律表达式p*=E 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19.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吸收推动力。20.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21. 脱吸因数S可表示为,它在Y—X图上的几何意义是。若分别以S1、S2,S3表示难溶、中等溶解度、易溶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脱吸因数,吸收过程中操作条件相同,则应有S1 S2 S3。 22.不饱和湿空气预热可提高载湿的能力,此时H ,t ,φ,传热传质推动力。

化工原理试题库下册

第3章非均相物系分离 一、选择题 恒压过滤且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时,如粘度降低20%,则在同一时刻滤液增加()。A、11.8%;B、9.54%; C、20%; D、44% 板框式压滤机由板与滤框构成,板又分为过滤板和洗涤板,为了便于区别,在板与框的边上设有小钮标志,过滤板以一钮为记号,洗涤板以三钮为记号,而滤框以二钮为记号,组装板框压滤机时,正确的钮数排列是(). A、1—2—3—2—1 B、1—3—2—2—1 C、1—2—2—3—1 D、1—3—2—1—2 与沉降相比,过滤操作使悬浮液的分离更加()。 A、迅速、彻底 B、缓慢、彻底 C、迅速、不彻底 D、缓慢、不彻底 多层隔板降尘室的生产能力跟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高度 B、宽度 C、长度 D、沉降速度 降尘室的生产能力()。 A、与沉降面积A和沉降速度ut有关 B、与沉降面积A、沉降速度ut和沉降室高度H有关 C、只与沉降面积A有关 D、只与沉降速度ut有关 现采用一降尘室处理含尘气体,颗粒沉降处于滞流区,当其它条件都相同时,比较降尘室处理200℃与20℃的含尘气体的生产能力V的大小()。 A、V200℃>V20℃ B、V200℃=V20℃ C、V200℃

判断 有效的过滤操作是()。 A、刚开始过滤时 B、过滤介质上形成滤饼层后 C、过滤介质上形成比较厚的滤渣层 D、加了助滤剂后 当固体粒子沉降时,在层流情况下,Re =1,其ζ为()。 A、64/Re B、24/Re C、0.44 D、1 含尘气体通过降尘室的时间是t,最小固体颗粒的沉降时间是t 0,为使固体颗粒都能沉降下来,必须(): A、tt0 颗粒作自由沉降时,Ret在()区时,颗粒的形状系数对沉降速度的影响最大。 A、斯托科斯定律区 B、艾伦定律区 C、牛顿定律区 D、不确定(天大99) 恒压过滤,单位面积累积滤液量q与时间τ的关系为()。 旋风分离器的分割粒径d50是() A、临界粒径dc的2倍 B、临界粒径dc的2倍 C、粒级效率ηpi=0.5的颗粒直径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夏清贾绍义课后习题解答带图资料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 课后习题解答 (夏清、贾绍义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天津大学出版) 社,2011.8.) 第1章蒸馏 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苯 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 80.1 85 90 95 100 105 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 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B *,P A *,由于总压 P = 99kPa,则由x = (P-P B *)/(P A *-P B *)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 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 x =(99-40)/(101.33-40)=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 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 2.正戊烷(C 5H 12 )和正己烷(C 6 H 14 )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3.3kPa下该 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 C 5H 12 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 K C 6H 14 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 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 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 5H 12 (A)和C 6 H 14 (B)的饱和蒸汽压 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 P B * = 1.3kPa 查得P A *= 6.843kPa 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 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 P A *(kPa) 6.843 8.00012.472 13.30026.600 29.484 33.42548.873 53.200 89.000101.300 P B *(kPa) 1.300 1.634 2.600 2.826 5.027 5.300 8.000 13.300 15.694 26.600 33.250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 平衡液相组成以260.6℃时为例 当t= 260.6℃时 x = (P-P B *)/(P A *-P B *) =(13.3-2.826)/(13.3-2.826)= 1 平衡气相组成以260.6℃为例 当t= 260.6℃时 y = P A *x/P = 13.3×1/13.3 = 1 同理得出其他温度下平衡气液相组成列表如下 t(℃) 260.6 275.1 276.9 279 289 x 1 0.3835 0.3308 0.0285 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