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山东各地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6年山东各地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山东滨州

7.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60m/s,滨州市城区地面的自转速度约为370m/s.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

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

C.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有提高成绩

D.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解:因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人和地球都有惯性,又因为二者自转速度相同,所以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与人和地球的惯性大小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

B.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C.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

D.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

【分析】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系,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解答】解: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水的重心不断降低,重力势能不断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故乒乓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乒乓球上升的过程中,水的重心不断降低.

1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A、B、C、D、E、F为挂钩,已知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D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使木板重新平衡的是()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

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

C.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

D.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

【分析】(1)符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平衡,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端下沉.

(2)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把钩码挂在E处、F处杠杆水平平衡时,力臂均和钩码挂在D处的力臂相等.

【解答】解:设AB=BO=OC=CD=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3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2L,因3G×L≠2G×2L,所以木板不会平衡,故A错误;

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4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2L,因4G×L=2G×2L,所以木板会平衡,故B正确;

CD.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或F处,杠杆右侧的力臂不变,仍为OD长,杠杆左右两侧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所以木板会平衡,故C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不能只看力或只看力臂.

14.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F甲<F乙η甲=η乙 B.F甲>F乙η甲>η乙

C.W甲>W乙P甲>P乙D.W甲=W乙P甲=P乙

【分析】(1)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不计绳重与摩擦,由F=(G物+G动)可知拉力的大小关系;

(2)拉力做功可以由W总=W有+W额=G物h+G动h比较得到;

(3)由P=分析拉力做功的功率关系;

(4)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

(1)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甲=3,n乙=2;由题可知,滑轮重、物体质量和重力

均相等,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F=(G物+G动)可知,甲滑轮组的拉力较小,即F甲<F乙;(2)拉力做的功是总功,物重相等,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重相同,做的额外功相同,由W总=W有+W额可知,拉力做的总功相等,即W甲=W乙;

(3)拉力做功的功率:P=,由于总功相等、做功时间相同,故功率大小相同,即P甲=P乙;

(4)有用功、总功均相等,由η=可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即η甲=η乙.可见AD正确、BC错.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自由端拉力,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认识和理解,灵活运用公式即可比较.

21.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ρ、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该小组同学是通过海绵被压下深度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高度.

(3)分析2、3或5、6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表达式为p=ρgh.

(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1)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是转换法的运用;

(2)分析实验1、2或4、5,找出控制量和变化时,再进一步确定压强大小与变化量的关系;

(3)根据实验结论,确定符合题意的实验的序号;

(4)本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5)根据压强的公式p=,结合重力与压力的关系,可进行一推导得出压强的表达式;(6)根据实验中的条件可确定推导公式的适用范围.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该小组同学是通过海绵被压下深度来判断压强大小的,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看出,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高度不同,对水平面的压强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高度有关.

(3)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要求圆柱体的密度相同,对水平面的压强也相同,而底面积必须不同,故序号2、3或5、6符合要求.(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5)已知合金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由压强的公式推导过程为:

p======ρgh.

(6)从实验条件可以看出p=ρgh这一公式只适用于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柱状物体,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故答案为:(1)海绵被压下深度;

(2)高度;

(3)2、3或5、6;

(4)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5)p=ρgh;

(6)不能.

【点评】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重点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对实验结果的归纳与分析,以及对压强公式的推导与灵活运用等.

23.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边长有一的棱长为10cm,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物体密度.

(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3)向容器中加入水至8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多大?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多大?(容器足够高,物体与容器底没有紧密接触)

【分析】(1)知道正方体的棱长可求其体积,又知道金属块的质量,根据ρ=求出物体密度;

(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容器的底面积即

为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3)根据p=ρgh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根据V=Sh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的重力减去受到的浮力即为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解答】解:(1)物体的体积:

V=L3=(10cm)3=1000cm3=1×10﹣3m3,

物体的密度:

ρ===2.7×103kg/m3;

(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G=mg=2.7kg×10N/kg=27N,

受力面积:

S=L2=(10cm)2=100cm2=1×10﹣2m2,

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2.7×103Pa;

(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Sh=1×10﹣2m2×0.08m=8×10﹣4m3,

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10﹣4m3=8N,

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

F支=G﹣F浮=27N﹣8N=19N.

答:(1)物体密度为2.7×103kg/m3;

(2)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7×103Pa;

(3)向容器中加入水至8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800Pa,物体受到容器的支持力为19N.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以及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山东德州

3.(2分)(2016?德州)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睹”,“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水”具有重力势能

【分析】(1)掌握扩散现象,知道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

(4)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

【解答】解:A、“花气袭人”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

B、以“乘客”为参照物,“乘客”和“轻舟”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故“轻舟”是静止的,所以B 错误;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发生了弹性形变,故具有弹性势能,故C正确;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水”具有重力势能,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诗句考查了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相对运动、扩散现象等,平时要注意区分.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将所学知识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

12.(2分)(2016?德州)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t=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7N

C.4﹣6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J

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分析】(1)当物体静止时,静摩擦力与推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

(2)当物体运动时,动摩擦力是不受推力大小影响的,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与推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当物体受到的推力变大或变小时,摩擦力都不变.

(3)根据图丙得出物体的速度,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通过的距离,根据图乙读出拉力大小,再利用公的计算公式计算做的功;

(4)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由丙图可知,前2s物体速度为零,仍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则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乙图可知,物体所受拉力为3N,则可知摩擦力也为3N;故A错误;

B、在t=3s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N,由丙图可知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平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不等于7N.故B错误;

C、由丙图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m/s,则4s~6s内通过的距离s=vt=2m/s×2s=4m,由图乙知,4s~6s时拉力F=5N,所以做的功为W=Fs=5N×4m=20J,故C正确.

D、由丙图可知,2﹣4s内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其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大,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及力的合成的应用,要求能熟练读图,并能结合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个空1分,满分10分)

13.(1分)(2016?德州)每一次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人造卫星.(填物理学家的名字)

【分析】根据对科学家及其重要贡献的掌握分析答题.

【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牛顿通过发现“苹果落地”而引发思考,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进而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

故答案为:牛顿.

【点评】熟练掌握物理学常识即可正确解题,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史的学习.

16.(2分)(2016?德州)端午节赛龙舟时,运动员一手撑住浆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如图所示.此时桨属于费力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当运动员向后划桨时,龙舟就向前行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1)结合赛龙舟时划桨的实际情况,判断划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

【解答】解:

(1)划桨时,以桨的末端为支点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2)划桨时,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同时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推动龙舟向前运动.

故答案为:费力;相互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了杠杆的分类、力的相互性,属于基础题目.

17.(2分)(2016?德州)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实心正方体重力,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物体所受浮力为3N,

当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所处的状态是漂浮(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

【分析】首先读出测力计的示数,然后根据称重法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大小;求出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与物体重力比较,根据漂浮条件确定物体在水中的状态.

【解答】解:由图可知,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

=2N,

此时物体所受浮力F

浮=G﹣F

=5N﹣2N=3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

gV

可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浮力F

′=2F

=2×3N=6N;

浮力F

′大于物体的重力G,故当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

故答案为:3;漂浮.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方法(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涉及到用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知识点不多,要能熟练解答.

20.(2分)(2016?德州)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请画出木块在水平面滑动时:

(1)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分析】(1)物体所受重力作用点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

(2)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因为向右运动,所以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解答】解:(1)重心为木块的几何中心,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并标出符号为G;如下图所示

(2)在水平方向上,作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即可.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受力分析,以及力的示意图和画法.注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力要考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

23.(5分)(2016?德州)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强有如下猜想: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此小强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1)实验1、2、3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由实验1、2可验证猜想B(选填“A”或“B”)正确,并可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接着小强在毛巾表面上,进行第4次实验,如图4所示,使木块水平匀速直线移动了15cm,则绳子自由端水平移动的距离为30cm,若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则表中序号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5N(不计滑轮组重力).

【分析】(1)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2)分析实验1、2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3)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 绳=ns 物求出绳子自由端水平移动的距离;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由实验3可知实验4受到的摩擦力,根据η=×100%=

×100%求出表中序号4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出二者大小相等;

(2)由实验1、2可知,压力的大小相同,接触面的材料不变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受到的摩擦力不同,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可验证猜想B ,可得结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水平移动的距离: s 绳=ns 物=2×15cm=30cm ,

因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所以,由实验3可知实验4受到的摩擦力f=5.6N , 由η=

×100%=

×100%可得,表中序号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5N .

故答案为: (1)二力平衡;

(2)B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30;3.5.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以及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时的有用功是关键.

26.(5分)(2016?德州)近日,我国新型战略核潜艇(如图所示)为保障国家安全,进行了战略巡航.下表是核潜艇的部分性能参数

求:

(1)核潜艇以水下最大航速行驶,到距离2700km外的某海域执行任务所用的时间;(1节≈0.5m/s)

(2)核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受到的浮力;下潜到最大深度时受到水的压强;(g=10N/kg,海=1.03×103kg/m3)

水的密度ρ

海水

(3)若核潜艇在水下巡航时,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它的动力功率是多少?

【分析】(1)知道核潜艇水下最大航速和距离,利用t=求所用时间;

(2)由表格可知,在水面上航行时的排水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的浮力;已知下潜最大深度利用p=ρgh求受到海水的压强;

(3)核潜艇在水下巡航时,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求出动力,知道在水下航行的速度,利用P=Fv求动力的功率.

【解答】解:

(1)核潜艇水下最大航速v=36×0.5m/s=18m/s,s=2700km=2.7×106m,

由v=得所用时间:

t===1.5×105s;

(2)由表格数据可知,在水面上航行时,m

=9000t=9×106kg,

则核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受到的浮力:F

浮=G

=m

g=9×106kg×10N/kg=9×107N;

下潜最大深度h=350m,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gh=1.03×103kg/m3×10N/kg×350m=3.605×106Pa;

(3)核潜艇在水下巡航时,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它在水下航行速度为20节时,由图象可知:F=f=30×104N,

因此动力的功率:

P=Fv=30×104N×20×0.5m/s=3×106W.

答:(1)核潜艇以水下最大航速行驶,到距离2700km外的某海域执行任务所用的时间为1.5×105s;

(2)核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受到的浮力为9×107N;下潜到最大深度时受到水的压强为

3.605×106Pa;

(3)若核潜艇在水下巡航时,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它的动力功率是3×106W.

【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速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功率公式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山东东营

山东菏泽

2.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静止 B.匀速行驶 C.突然刹车 D.突然开动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答】解:

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人的下身随汽车一起速度减小,其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突然向前倾倒.

故选C.

【点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应该学会分析生活中惯性的实例,对有用的惯性加以利用,对有害的惯性学会预防.

3.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下列答案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阻力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的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解:A、汽车的重力沿竖直方向,路面对汽车的阻力沿水平方向,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直线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二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对二力平衡条件、相互作用力的准确掌握和理解.

4.2016年4月20日下午,甘肃酒泉瓜州县渊泉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塑胶运动场上突然刮起龙卷风,将一名小学生卷起,如图所示.龙卷风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等“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

【分析】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受力情况可以得到物体被“吸”起的原因.

【解答】解:(1)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快、外部流速慢,造成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向内的很大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被“吸”起卷入空中,故A正确,B错误.

(2)在地球上物体的重力不会变,龙卷风不能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也不能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故C和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关键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题接近实际生活,属于一道好题.

9.李师傅开着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随着水不断的被洒出,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A.车厢内水的质量B.车对路面的压强

C.车厢内水的密度D.路面给车的摩擦阻力

【分析】(1)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车的质量会逐渐减小;

(2)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与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多少无关;

(4)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解答】解:

A、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随着水不断的被洒出,车厢内水的质量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洒水车的质量变小、即重力变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洒水车对路面的压强逐渐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洒水的过程中,水是质量虽然减少,但物质种类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

D、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质量变小,对地面的压力变小,车轮所受路面的摩擦力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密度的特性、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力学的一个综合题,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是中考的热点.

10.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

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

C.

轴承间安装钢柱D.

气垫船底和水面间的空气垫

【分析】(1)增大摩擦的办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办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脱离接触.

【解答】解: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更光滑一些,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C、轴承间安装钢柱是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不合题意;

D、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是使接触面脱离,减小船和水之间的摩擦力.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13.新旧两只鸡蛋放入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只鸡蛋的体积分别是V A、V B,质量分别是m A、m B,两只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m A g,F B=ρgV B(已知水的密度为ρ).

【分析】(1)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已知质量,由G=mg可以求出浮力;(2)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

【解答】解:

鸡蛋A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则鸡蛋A受到的浮力F A=G A=m A g;鸡蛋B下沉到容器底部,所以,浮力都小于自身的重力,则鸡蛋A受到的浮力F B=ρgV B.故答案为:m A g;ρgV B.

【点评】此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判断此题的顺序应该是先根据浮沉条件明确浮力的计算方法,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解答.

14.组合机械的斜面长4m,高2m,将重为100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需用的拉力为40N,需要的时间是5s.那么,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是200J,拉力做的总功的功率是64W.

【分析】(1)知道斜面高h,利用W=Gh求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

(2)知道斜面长,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端移动的距离等于斜面长的二倍,利用W=Fs

求总功,利用P=求总功功率.

【解答】解:

(1)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00N×2m=200J;

(2)斜面长L=4m,

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L=2×4m=8m,

总功:W总=Fs=40N×8m=320J,

总功功率:P===64W.

故答案为:200;64.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和功率的计算,注意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端移动的距离等于斜面长的二倍.

15.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甲的机械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做的有用功相同,第二次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多、总功多,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大.

【分析】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两次做的额外功不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两次做的总功多,而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大,可得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

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由W有用=Gh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而第二次需要提升动滑轮做功,做的额外功多,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所以第二次做的总功多,这样第二次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大,即甲的机械效率低、甲的机械效率高.

故答案为:甲;做的有用功相同,第二次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多、总功多,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比较,明确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以及大小关系是关键.

20.利用一支尖头铅笔(如图所示),现场体验“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控制变量”广泛用于物理实验中,请简述此项实验控制变量的具体做法:把铅笔放在两个手指之间,用力挤压.

(2)实验得到的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2)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解答】解:(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在实验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把铅笔放在两个手指之间,用力挤压,此时铅笔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两侧手指所受的压力也是相同的.

(2)把铅笔的尾部和尖部顶在两个手指中间,尖部手指的凹陷程度大,尾部手指的凹陷程度小.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

(1)把铅笔放在两个手指之间,用力挤压.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设计探究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港珠澳大桥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工程完成后,从香港到珠海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半个多小时.(海水密度ρ=1.03×103kg/m3,g=10N/kg)

(1)海底隧道长5.7km,设计时速为100km/h,求汽车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汽车长度忽略不计).

(2)海底隧道是我国首条超大型深埋沉管隧道,实际安装水深45m,求在海底作业的工人承受的海水压强.

(3)海底隧道由33节水泥沉管在海底对接而成,每节沉管长180m,宽38m,高11.4m,约8×104t(按8×104t计算),如图所示,求每节沉管受到的重力.

(4)将如此巨大的沉管直接放入船中运输十分困难,请利用学过的浮力知识,给海水中运输沉管提出一个建议.

【分析】(1)知道车的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判断;

(2)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计算即可;

(3)据G=mg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4)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多种,如将沉管放入水中用船拖行;将沉管两端暂时密封,放入水中,用船拖行;在水泥沉管上捆绑一些空心密闭的金属箱,用船拖行等.

【解答】解:(1)汽车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

v=可知:

t===0.057h;

(2)工人承受的海水压强:

p=ρgh=1030kg/m3×10N/kg×45m=4.635×105Pa;

(3)每节沉管受到的重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