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孝道文化与当代学校德育之整合

论孝道文化与当代学校德育之整合

论孝道文化与当代学校德育之整合

作者:董兴开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年第06期

摘要:当代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德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当代学校德育应构建一种新的德育目标,用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来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应积极探索孝道文化与当代学校德育进行整合的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学校德育;孝道文化;整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5-0069-03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知识创新也将成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德育内容的创新也是一种知识创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德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当代学校德育应构建一种新的德育目标,树立以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用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来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

一、孝道文化是传统德育的理论基础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标志和终极关怀。孝道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孝道文化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是以人的道德高尚为成功之标准。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曾说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1]这句话概括了“孝”在我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出“孝”是我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起点和基本内容。之后,曾子将孔子的“事亲之孝”扩展为“五伦之孝”,推家及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极力推广孝道的教化,扩延孝道的涵义。[2]从词源上来看,“孝”是象形字,即“老”字头下有子,意思是人老了行动不便的时候,有孩子背着。“教”字由“孝道文化”中的“孝”和“文”组合而成的。而且,我国汉代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也写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把这两个字结合起来成“教育”一词,可以理解为是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3]这不难看出,我国古代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思想基础上的,是以做人为目标的教育。

孝道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也就是说,孝道最初开始于侍奉、孝敬父母,进而尽忠于国家和君主,最后实现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的宏伟志向。然而,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这些局限性与其所倡导的孝道精神及其所起的道德教育作用相比,是瑕不掩瑜的。作为儒家文化的精神核心,孝道文化讲究的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5]这些都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积极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对社会的理性认识,也是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民族精神的内核。而且孝道文化提倡各负其责的社会孝道教育观,用这种孝道思想教育人们都应该对父母尽孝敬义务,对时代负责任,对社会做贡献。如上面所述,我国古代儒家文化提出要以孝立身、以孝齐家、以孝治国和以孝平天下,形成“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本”的儒家孝道教育观。由此可见,我国传统德育的理论基础就源于孝道文化,通过道德教育将孝道文化与知识分子联系起来,造就出许多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而献身的仁人志士,也培养出大批道德品质高尚的廉臣孝子。因此,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也将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代学校德育需要融入孝道文化教育思想

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力量,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之所在。学校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而人的品德高尚是至关重要的。教书育人首先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将孝道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之中既是民族的传统又是时代的要求。然而,当前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往往忽视或缺少对学生进行孝道文化思想的教育,致使有些学生不懂得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更不用说去尊敬别人的父母。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尊敬的人,其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善行,而对社会没有任何善行的人,其人生价值又何在。有问卷调查显示,38%的小学生和31%的中学生从来没有听过任何有关孝亲敬老的传统故事。[6]在关于尊敬长者、特别是尊敬老年人方面的问卷调查中显示,仅仅有45.7%的学生乘车时既能让老年人先上车,又能主动为老年人让座;甚至出现有些学生与老年人争抢座位的现象。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青少年学生孝道意识淡薄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当前,我们倡导孝敬父母、尊敬长者,这对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3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1%,而且每年以3%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表明,如何赡养、孝敬自己的父母,关心全社会的老年人,这是每个青年人必须回答的问题。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来说,伴随改革开放的快节奏,重建与重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德育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特征的伦理精神,是每个人面临的道德抉择。解决面临的上述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学校德育在提升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孝道文化教育。《论语·为政》中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7]关于怎样具体尽孝之义务,孔子在这里重点突出了一个“敬”字,很是精辟之言。因此,可以说,以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孝敬父母、关注老年人,这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体现,也是人道主义精神之诠释。

诚然,现在我们所大力倡导的孝道文化教育,是建立在对传统孝道思想批判地继承基础之上的发展、创新。因此,孝道文化教育思想已融入新时代的特征,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更加广泛。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因此,可以说,当前人的诚信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然而,当前有些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这就需要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融孝道文化教育思想于学校德育之中。孝道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