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骤闻十二郎死讯,悲不自胜,痛悼万分。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下,自他胸臆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文章起首一小自然段,是祭文固有的开头形式。作者抑制着悲痛的情感,以循例的开头,为全文拉开序幕。作者的笔触,以对过去的回忆为起点,“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三岁时丧失双亲,跟随长兄韩会夫妇生活。后韩会由起居舍人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广东省曲江县),不久死于任上,韩愈始十岁。文章选择记叙了韩愈与十二郎幼年“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因三兄皆早世,嫂“抚汝指吾”感叹“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等充满坎坷、辛酸的生活境况、情形,充满感情地说明了叔侄二人从儿时孤苦相依发展起来的特殊深刻关系,以及两人在韩门“承先人后”的独特地位。作者饱经沧桑的笔调挟带了身世、家世之悲来悼十二郎,令人在一开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绵远深重。其后追忆延展,写两人成年后的几次见面和离别,特别点出近年间作者与十二郎几度约好会合又因变故使其“不果来”,突出了两人相互依恋的感情。夙愿终付虚幻,作者的痛悔不可自释。作者的一句“孰知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深深表明了他心中的惊诧叹惋和无比痛惜,也在读者心里激起了强烈的震动。下面对死讯生疑给被伤痛死死压住的心灵带来的瞬间、报丧书信反转来造成的更大绝望、伤心绝望至极而转生的悲愤,一系列急速变化的心理活动,都在作者毫无遮蔽的情感屏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及至文中回复谈到自己的神衰体弱,说是不久就会从十二郎而死(“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因莫大的痛苦重负把这将死视为幸事,又由此想到他们的孩子都尚弱小,悲痛的情感越发汹涌,“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乎?”此时作者的抒情围绕十二郎的生前身后事,犹如湖水被猛掷进巨石,波动的涟漪在尽力迅疾地扩大,又好似滔滔急流的江水,波波相拥。问十二郎究竟患何病,何时殁等语,表面语气较低缓,却令人觉着作者锥心的痛楚。同时在行文中,造成了一种时起时伏、回旋跌宕的抒情效果。正如在艺术技巧上“抑”是为了“扬”,紧接着文中表现出无边无涯的死别的折磨,终于把作者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直到“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将作者最终未能面见死者的深深痛憾、因大恸而导致的深刻自责等一齐爆发出来,其罕见的激烈、深细与真实,使读者怀着战栗的心灵看到了人类生命情感的无尽深处。这种感受,一直延续到作者交待了“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后,合并入“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无限余韵之中。

《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其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不能忽略,即成功的语言运用。作者首先善于极贴切、生动地使用语言,使其文字不但切情而且切“境”,即描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场合,便用什么样的语言手法使之凸现出来、活动起来。

其次是作者在用语方面擅长变化。人的情感活动本来就处在时刻张驰起伏的规律之中,所用于表达的语言如果平板单调,就万不能表现好情感世界的微妙深奥。而韩愈这篇文章的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或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祭十二郎文》知识概要

这篇祭文,作者通过对家庭、身世及周围许多往事的回忆,诚挚地倾诉了对亡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慨叹自己的坎坷经历。从内容来看,写的是家中人

际往来,题材并不重大;从思想来看,也没太多的积极意义,所以被人誉为“祭

文中千年绝调”,其奥妙究竟何在呢?祭文这种文体古已有之,“祭文者,祭奠

亲友之词也。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己。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离哀伤之意,

盖祝文之变也。”唐朝时期多用四言的文或骈文,形式呆板,篇幅短小,且多为

称颂死者之词,华而不实,实际上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应酬文字。本文在内容上

摈弃了四言韵文或骈文的固定模式,采用了纯净的散文笔法,句子长短随感情的

变化和事理的叙述,不受古法程式的约束,在古代祭文中并不多见,在作者所撰

写的祭文中亦属少有。本文洋洋洒洒,一千余言,叙事详备,抒写尽致,感情波

澜起伏,手法灵活多变,是祭文文体的革新,为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提供了条件。

本文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正在于作者没有称颂老成的功德,而衷心倾诉自己无限悲痛的真诚感情。

老成虽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一生也没什么丰功伟绩,但一个人总会有些优点值得谈谈。然而,对此作者一概不提,紧紧围绕着叔侄二人生离死别这个中

心来写:早年二人零丁孤苦、共历忧患;继而自己为“斗斛之禄”而奔波劳累、

未能与侄儿相养共居;写了老成的疾病、死期及自己的感受;得到噩耗后复杂剧

烈的思想活动和情感折磨,以及对善后处理的打算等等,在文中一一娓娓叙来。

这些全是生活琐事,如数家珍,生动、真切,不厌其详,充满着强烈的生活气息,

使人感到真实可信。但作者并非为叙事而纯客观地叙事,其用意在于追述那些值

得怀念或深感遗憾的往事,以表明与老成关系非同寻常,二人的感情也不一般。

作者将深深自责、内疚之情全部融汇于无限忧伤的叙事之中。作品运用第一人称

的手法,把当时的心情、感受都倾注在大量的生活琐事中。有几处诘问,犹如作

者与老成面谈,一方面显得情深意切,别一方面,情不自尽地与死者说话倍感悲

痛。作品中的叙事是抒情的根据,因而叙事饱含感情,情从事中来,事中有真情,

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边哭边写,一气贯下,其痛苦之情态,呈现眼前。

作者对老成之猝死有很多地方想不通,因此在文中反复多次谈自己思想上的痛苦与复杂的思想感情,这点是人之常情,因此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老成

之死,韩愈始料未及,给他精神上的创伤是很重的,要把这种痛苦复杂的感情在

一篇祭文中全部倾诉出来,恐非易事。比如作者写听到噩耗后当时的心情和思想

活动是:由信写到疑,又由疑写到信;写自己由于未弄清老成的死因及死期而内

疚、自责和痛不欲生的感情时,围绕着不能“相养以生,相守以死”和“吾行负

神明”反复去写,言之不足再言之,再言之不足三言之。这些地方都达到了抒发

哀情的效果,真是字字血、声声泪,真挚沉痛的感情,于萦回呜咽处表达得淋漓

尽致,动人哀情。

本文语言朴实,不事雕饰,主要在于抒发真情与悲痛之心,并非有意“做”文,叙事具体,情随事迁,情之所至,笔亦随之。无限悲伤,从肺腑自然流出,一扫无病呻吟之积弊,真不愧“文起八代之衰”的称号。本文以感人肺腑之真情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这取决于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品叙事的真实可信,文笔的自然朴实,感情的真挚至诚都值得后人借鉴。

核心知识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幼年家贫,由嫂抚养,刻苦读书。唐德宗贞元时中进士,年二十五岁。曾任监察御史,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主张散体,反对骈偶文风。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通假字: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去);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古今异义:吾与汝俱少年(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人二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安家;今义:男子结婚);志气日益微(志气:意志和元气;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词类活用: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西:向西面,方位名词作状语);将成家而致汝(致:使……来,使动用法)。古汉语句式:倒装句(“何为而在吾侧也”宾语前置;“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宾短语后置)。

羞(xiū):通假字,通“馐”,美味食物,美味珍馐。

殁(mò):死。

省(xǐng):①看望父母、尊亲:省亲。②知觉,不省人事。

孥(nú):妻子儿女的统称。妻孥。

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

辍(chuò):中止,停止:辍学。

遽(jù):急、突然:不敢遽下断语。

戚(jī):忧愁,悲哀:休戚相关。

飨(xiǎng):用酒食款待人:以飨读者(喻满足读者需要)。本文指鬼神享用祭品。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例如老大为伯,老二为仲。

孤:幼年丧父叫孤。

就食:谋生。就,接近,靠近。就车:上车,乘车;金就砺则利:放在磨刀石上磨。

形单影只:形,指人。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伴侣:每到傍晚时分,总有一个形单影只的老人从这里走过。

孰谓:谁知道。

万乘:一辆兵车四匹马为乘。古代天子方有万乘,战国时,地方千里的大国都可称万乘之国。

此:近来。

终丧:丧期中了。古子为父服丧三年。

尤:①指责,归罪,如怨天尤人;②罪过,过错,如“非臣之尤,谁任其咎?”(不是我的错,谁承担这个过错呢?)③优异,突出,尤物;④副词,特别,尤其,更,如“食饮被服尤节约。”

幸:①希望,“幸来告语之”;②幸运,“不幸短命死矣”;③宠爱,“高雅得幸于胡亥”;④特指皇帝到某处去。⑤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陛下幸忧边境”。

译文

年月日,叔父愈听到你去世的消息后七天,才得以满怀悲哀表达痛悼之情,派建中自远地备办了时鲜的祭品,哭诉于你十二郎的灵前:

唉!我幼年丧父,长大后,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完全依靠兄嫂抚养。中年,哥哥死于南方,我和你都还很小,跟着嫂嫂把灵柩运回安葬在河阳;不久又和你避居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不曾分离过。我上边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就去世。继承先人之后的,孙子辈只有你,儿子辈只有我,儿孙两代都只有一人,形影孤单。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家两代,只有这两个孩子而已!”你当时更小,想必不再记得;我当时虽能记得,也不理解这话的悲哀。

我十九岁那年,才来到京城。过了四年,曾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到河阳去祭扫坟墓,遇到你奉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两年后,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宣州接妻子儿女来。第二年,丞相去世,我离开了汴州,你终于没有来。这一年,我在徐州助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走,我又罢职离开,你又终于未来。我考虑你跟我住在东方,在东方也还是客居,不可以长此下去,作长远的打算,不如回到西边老家,我想着把家安置好再把你接来。唉!谁知道你竟突然离开我而死去呢!我和你都还年轻,总以为尽管暂时相别,以后终归可以长期住在一起的,所以我才丢下你到京城去谋生,去求取那一点微薄的俸禄;如果真能知道会这样,即使天子的公卿宰相,要离开你一天我也不会去干的。

去年,孟东野去江南时,我曾带信给你说:“我还不到四十岁,就视力模糊,鬓发花白,牙齿动摇。想起几位父辈和兄长,都是身体很健康时就早已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还能活得很久吗?我不能够去,你又不肯来,我只担心忽然死去,让你怀抱无边的忧伤。”谁能料到年轻的先死去而年长的却活着,强壮的竟夭折而衰病的反而安全呢?唉!是真是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呢?如果是真的,我哥哥那美好的德行竟能使他的儿子夭折了吗?你那样的纯正贤明竟不能承受父亲的福泽吗?年轻而强壮的竟先死,而年长又衰病的却反而存活着吗?不应该以为是真的。那么是在做梦,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吗?但是孟郊的书信,耿兰的丧报,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唉!事情真是这样的了!我哥哥美好的德行却使儿子夭折了!你那样纯正贤明本应继承家业的人,却

不能承受父亲的福泽了!人们所谓的天的确是难以测知,那个神也真是难以明了啊!所谓的天理不可推究,而人的寿命也无法知晓啊!尽管这样,我从今年以来,那苍苍的鬓发有的已变白了,那动摇的牙齿有的已脱落了,身体日益变老,精力日益衰微,能有多久不跟着你死去呢!死后如果有知,我们的离别又能有多久?如果无知,我的悲痛也不会有多少时候,而不悲痛的时间就是无穷尽的了!你的孩子才十岁,我的孩子才五岁,年轻而强壮的尚且不可保,像这样的小孩子,又能够指望他长大成人吗?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脚气病,常常发作。”我说:“这种病,江南的人,往往都有。”因而未曾为此而担心。唉!是终于因此而死去呢?还是另有疾病而至于此呢?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而孟郊说:你是六月二日去世的。耿兰报丧没有说明月日。大概是孟郊派去的人,不知向家人问明月日,而耿兰的丧报,不知道应当说明月日。孟郊给我的信,当是问了一下派去的人,而他随便说了一个日子来回答而已。事情是这样呢?还是并非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去祭吊你,去慰问你的孩子和乳母。他们如果生活可以维持就让他们守丧直到终了,到丧期满后我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终了,我立即就把他们接来。其余的奴婢,让他们全都守丧。我将来如有力量改葬,最终一定要把你安葬在先人的墓地,然后奴婢们希望怎样就听其自便。

唉!你得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时不能互相照顾一起生活,死后又不能抚摸着你的遗体尽情地表达我的悲哀,入殓时不能身靠你的棺木,下葬时不能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辜负了天神而使你夭折,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因而不能和你生时相互照顾,共同生活到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活着时你的身影不曾和我的形体相依,死去后你的魂灵又不曾在我的梦里和我相接,这实在是我自己做的孽,又去怨恨谁呢?那青苍的上天啊,我的痛苦何时才是尽头!从今以后,我将不再留恋人世了!当购置几顷田地,在伊水颍水边上,度过我的余年,教育我和你的孩子,希望他们长大成人,抚养我和你的女儿直到她们出嫁,如此而已! 唉!言有尽而情不可尽,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呜呼哀哉!尚飨!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

蒋红梅

【题解】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县(今山西运城县)人。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里行。顺宗时,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历十余年病卒。

柳宗元是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世称“韩柳”。散文风格遒劲雄浑,笔锋犀利,战斗性强。诗歌风格,疏淡、明快,《江雪》、《渔翁》等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其山水游记成就最高,文笔洗炼,幽邃清

澄,有“精裁密致,璨若珠贝”之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其《永州八记》被视为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历千年而传诵不息。著有《柳河东集》。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自余为戮人[1],居是州,恒惴栗[2]。其隙也[3],则施施[4]而行,漫漫[5]而游。日与其徒[6]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7]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8]。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9]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10]。遂命仆人过湘江,缘[11]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12],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13],若垤[14]若穴。尺寸千里,攒蹙[15]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塿[16]为类。悠悠乎与灏气[17]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18]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释】

[1] 戮人:罪人。

[2] 惴栗:忧惧貌。

[3] 隙:闲暇之时。

[4] 施施:缓行貌。

[5] 漫漫:随意、无目的地。

[6] 徒:同事。

[7] 披:用手拨开。

[8] 意有二句:心中所想到的地方,梦中也同样能到那里。趣,同趋。

[9] 皆我有:都为我所领略、欣赏。

[10]指异:指点而称奇异。

[11]缘:沿着。

[12]箕踞而遨:随意而坐,举目远望。

[13]岈然洼然:岈然是山峰高耸貌;洼然是山谷凹陷貌。

[14]垤:蚁穴外隆起的土堆。

[15]攒蹙:景物收拢聚集在一起。

[16]培塿:小土丘。

[17]灏气:天地自然之气。

[18]向:从前。

【赏析】

柳宗元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

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人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文章一开

始便交代“自余为戮人”的身份和惴惴不安的忧愁心绪。他“施施而行,漫漫而

游”,毫无目的地“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他“披

草而坐,倾壶而醉”无拘无束地“觉而起,起而归”。一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

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极言平日游览之胜,反衬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接着正

面描写西山。作者采取先远后近、步步紧逼法,先写坐法华西亭获得远望西山的

初步印象——青异怪特。然后写“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登上西山

最高点。西山顶上,作者居高临下,骋目远眺,将“岈然洼然,若垤若穴”的怪

异景象尽收眼底,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浩然之气。并以生动的比喻、鲜明的色

彩,勾勒出群山、天际、高远阔大的境界。写出了西山的独特和游玩的无穷趣味,

以及物我合一“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举杯畅饮“颓然就醉”的放任自由的

情态。全文由抑到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被贬永州后的真实心态,寄托深远。

译文:

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瞭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异。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然后,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伸开两腿坐下,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相连,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丘同类。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拿起酒杯来倒满酒,喝醉得身子倾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昏暗的晚色,从远处来临,来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然后才知道我以前的游览不能算做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才开始。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作为记述。

这年,是元和四年。

(1)西山:山名。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寻:通“循”,沿着。道:这里是行走的意思。步:指跨一步的距离。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

(2)钴鉧(gǔ mǔ)潭:潭名。钴鉧,熨斗。潭的形状像熨斗。故名。

(3)潭:原选本无,据中华书局版《柳河东集》补。

(4)湍(tuān):急流。浚(jùn):深水。而:连接两个词,起并列作用。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坝。

(5)焉:用于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一下。

(6)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7)殆:几乎,差不多。

(8)而:连接先后两个动作,起顺承作用。

(9)嵚(qīn)然:倾斜。相累,相互重叠,彼此挤压。

(10)冲(chòng)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角列:争取排到前面去。一说,像兽角那样排列。

(11)罴(pí):棕熊。

(12)不能:不足,不满,不到。

(13)笼:等于说包笼,包罗。

(14)货:卖,出售。不售:卖不出去。

(15)怜:爱惜。售之:买进它。这里的“售”是买的意思。

(16)更:轮番,一次又一次。器用:器具,工具。异:同刈(yì)割。

(17)其中:小丘的当中。以:同“而”,起顺承作用。

(18)举:全。熙熙然:和悦的样子。回巧:呈现巧妙的姿态。技:指景物姿态的各自的特点。

(19)效:效力,尽力贡献。兹:此,这。

(20)清泠(líng):形容景色清凉明澈。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

(21)瀯瀯(yíng yíng):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

(22)匝(zā)旬:满十天。匝,周。旬,十天为一旬。

(23)虽:即使,纵使,就是。好(hào)事:爱好山水。

(24)或:或许,只怕,可能。焉:表示估量语气。

(25)胜:指优美的景色。沣(fēng):水名。流经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镐:地名。在今西安市西南。鄠(hù):地名,在今陕西户县北。杜:地名。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沣:镐、鄠、杜,都是在当时京都长安附近的豪门贵族聚居的地主。

(26)是州,这个州。指永州。

(27)陋:鄙视,轻视。

(28)连岁:多年,接连几年。

(29)其:岂,难道。遭遇:遇合,运气。

(30)所以:用来……的。所,助词,以,介词。“所”先与介词“以”相结合,然后再与动词“贺”(包括它后面的宾语)组成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祝贺这小土山运气的手段。[2]

作品译文

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循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离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曲折起伏,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嶒崚重叠相负而下的,好像牛马俯身在小溪里喝水;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好象熊罴在登山。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可以装到笼子里占为己有。

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而没人买。”问它的价钱,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它,就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以为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就轮流拿起镰刀、锄头,铲去杂草,砍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树,点起一把大火把它们烧掉。好看的树木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也呈现出来了。站在其中眺望,只见四面的高山,天上的浮云,潺潺的溪流,飞禽走兽的遨游,全都自然融洽地呈巧献技,表演在这小丘之下。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适,潺潺的水声分外悦耳,那悠远寥廓恬静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不满十天就得到二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地,那么,喜欢游览观赏的人士争先恐后地来买它的,每天增加重价恐怕更加买不到。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瞧不上眼,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我和深源、克己独独为了得到它而高兴,这个小丘难道真的有遇合或不遇合吗?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这小丘的遇合。[1]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三篇。钴鉧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用一个“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石的奇状既多到殆不可数,作者无法写尽,于是举出其中的两组作为代表,“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然而如此美好奇特的小丘,却是主人的“弃地”。弃到价止四百,而且连岁不能售。小丘的遭际震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他怜而买之。得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又传达出作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声东击西,指桑骂槐而已。当铲刈焚烧之后,嘉木美竹奇石一下子展现在新主人面前,小丘恢复了它天然幽美的风姿,文中写道:“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作者得意之余,回想发现和得到小丘的过程,不禁感慨系之。小丘就是小丘,放在帝畿则为名胜,在远州则为弃地。被弃置的小丘“农夫过而陋之”,为作者和他的朋友所赏识,从而彻底地改变了命运,而这仅仅是偶然的机缘巧合,太难得了。如此前写小丘之胜,后写弃掷之感,高兴之余顿处凄清,转折之中独见幽怜。名为小丘,实为作者而已。

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是这些偏居荒芜的山水景致,在柳宗元的笔下,却表现出别具洞天的审美特征,极富艺术生命力。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柳宗元时而大笔挥洒,描摹永州山水的高旷之美,使寂寥冷落的永州山水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3]

这篇文章不是客观描摹自然风景,而是蕴藏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以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正如他在《愚溪诗序》中所说,他是以心与笔“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像《钴鉧潭西小丘记》中所写的景物是:“清泠之状与目谋,瀴瀴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山水便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听觉的客观对象,而是投射了作者心境的活生生的亲切的自然。所以,他笔下的山水,都具有他所向往的高洁、幽静、清雅的情趣,也有他诗中孤寂、凄清、幽怨的格调。在同病相怜的情况下,能够努力发掘、欣赏这遗弃的美好风景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够安慰孤苦受辱的柳宗元的也就是这些山水了。[3-4]

《永州八记》对自然美的描绘,贵在精雕细刻出一种幽深之美。八记描写的大都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山等,柳宗元总是以小见大,犹如沙里淘金,提炼出一副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对小石潭周围环境的描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创造出一种空无人迹的山野清幽之美。又如

《石渠记》对小石渠之水流经之处细腻的刻画,在长不过十许步的小水渠上,一处处幽丽的小景,美不胜收。越过石渠是昌蒲掩映、苔藓环绕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之下是幅员不足百尺、鱼儿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向北曲行,则全都是诡石、怪木、奇卉、美竹。

作者眼前的这些小景,幽深宜人,展示出永州山水的特有风姿。柳宗元曾经说:“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他的意思就是说虽然因永贞革新遭挫,但他未改本色,于是借山水之题,发胸中之气,洗涤天地间万物,囊括大自然的百态,在用笔赞赏山水美的同时,把自己和山水融化在一起,借以寻求人生真谛,聊以自慰。因而,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动态美,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赋予永州山水以血肉灵魂,把永州山水性格化了。可以说,永州山水之美就是柳宗元人格美的艺术写照,物我和谐,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人与自然的交响华章。

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使……发出声音;相

互碰撞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见,看见。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冽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以,用。为,作为。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近,靠近。岸,

岸边。卷,翻卷。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

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条左右。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可,大约。

许,左右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皆:全,都。

19.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

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彻,穿过,透过。

20.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21.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22.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速。

2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望

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灭,暗,看不见。

24.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

交错。

25.寂寥无人: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26.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使人感到心神凄凉,骨脊寒冷,

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深邃极了。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

27.以其境过清: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其,那。清,凄清,冷清清。

28.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居,待、

停留。乃,于是……就。之,代当时的情景。去,离开。

29.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30.龚古:作者的朋友。

31.宗玄:作者的堂弟。

32.余弟宗玄:我的弟弟宗玄。

33.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

去的。隶,作为随从,动词。小生,年轻人,对读书人的称呼。

34.可:大约。

白话译文

小石潭记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2]

一词多义

1、可:(1)表约数,相当于“来”。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看见。下见小潭;

(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7、以(1)因为。以其境过清;

(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卷石底以出;

(3) 把。全石以为底。

8、而(1)不译,表顺接关系。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修饰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9、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10、环(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

11、为(1)作为。全石以为底;

(2)成为。为岩。

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6、布:古义:映现。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古意:左右。

今义:允许。

8、佁(yǐ)然:古义:愣住的样子。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作随从。

14、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忧伤与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

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第29卷(中华书局1974年版)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小石潭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3]

《小石潭记》第一段共四句话,写作者如何发现小石潭以及小石潭的概貌。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发现小石潭之经过及小石潭的景物特征,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第一二句着重描述了作者一行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的出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也堪称犹抱琵琶半遮面。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待到伐竹取道,才见到小潭。真乃是曲径通幽,景象确实不凡。这潭完全是由各

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所在,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不是人间的一个小天地,而是传说的佛国中的一块净土。

第二段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描写其动静状态,间接突现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一种游赏的乐趣。以静衬动,写潭中小鱼。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这潭中鱼很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怡然不动”。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转为写动。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水中之鱼不能不动。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显示。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鱼触动了作者情怀。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是非斗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作者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4]

第三段用变焦的手法,把镜头推向远方,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写潭源溪流的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作者娴熟地使用比喻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先写外景环境,后写内心感受,写得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特异的境界。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作者突出了一个“静”字,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者相乐”。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感到这些“凄神寒骨”了,心里觉得“其境过清”,就匆匆离开了。这一乐一忧,耐人寻味。这是由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小石潭记》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察其微,状其貌,传其神。是一篇充满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散文。

⑴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

(a)桥:架桥。

⑵幽幽然:水细流的样子。

⑶咫(zhǐ)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⑷倍尺:二尺。

⑸泓(hóng):深潭。水深而广。

(b)被:通“披”覆盖。

⑹鲜:苔藓。

(c)堕:落,流。

⑺纡余:曲折伸延。纡,弯曲。馀,通“徐”。

⑻箭:小竹。

⑼庥(xiū):庇荫

⑽酾(shī):分流,疏导。

⑾鷁(yl):清洁。

(12)乍:连词,或者。

(13)逾:越过。

(14)或:有时。

(15)卒:最终

(16)遗:留给

(17)或:有时

译文

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了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便建了一座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一尺,有时有二尺宽,它的

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石头,就会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潭,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斜着看好像没有尽头,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已经很宁静,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在远处传播。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它的,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812)正月初八,从鷁渠到达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这篇文章上承《袁家渴记》,下启《石涧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六篇,借写景抒发作者仕途不得志的忧郁之情。

作者所写的石渠在袁家渴西南不到一百步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在它上面架了一座桥。“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句,从视觉上描绘了泉水细徽轻缓流动的样子,从听觉上描摹了它忽大忽小的鸣声,突出了石渠泉水的特点,石渠有的地方宽不到一尺,有的地方两尺来宽,长度大约十来步(古时一步五尺)。它的水流碰到大石,就从石下潜流出来。一个“伏”字,进一步突出了渠水“幽幽然”的特点。接着写渠水的流向及渠上的景色:过了大石,前边有石泓。石泓是比石渠水深的石洼。它的上面覆盖着菖蒲,四周环绕着苔藓,泉水折向西流去,旁边的水落入岩石下。北面堕入小潭中。潭的面积小不足百尺,潭水清而深、有许多白条鱼在水中游动。后又向北弯弯曲曲地流去,看起来好像没有尽头,然而终干流入渴中。它的旁边都是形态怪异的石头,诡怪的树木,奇异的草儿,美好的嫩竹,这里,人们可以并排坐下来休息,这一段描写,语言简洁,把“睨若无穷”的曲折的泉水写得一目了然,渠上的风光只用几个字就写出了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石渠的风:它摇动着那些树木,花草、竹子的梢头,发出的声音在山谷里响动。眼看着它们已经静静地不动了,可它们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却方才在远处回响。视觉上是“静”,听觉上却是“远”,构成了十分奇妙的意境。拿这篇的风同《袁家揭记》中的风比较,它们的“个性”特点是十分鲜明的:一个是“静远”,一个是“骇动”,这反映了作者善于细致观察自然、善于抓住其特点,并且用贴切的语言来再现它们。柳宗元的游记的确匠心独具,有其特殊的风格。

第二段写作者从州牧那里得到石渠加以整治的情况:把枯草朽木归敛成堆然后清除,疏通渠道,清除堵塞的土石,把已经堆积起来的枯草朽木烧掉,渠道既已疏通就注满了清泉。可惜还没有人传扬它,所以作者才完备地记下它周围所有的景物,留给那些喜爱山水的人,并把这些刻写在石渠的北面,使以后热心此事的人便于得到。这段记事简明扼要。文中一个“惜”字,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可以这样理解:既是“惜”石渠之未始传,也是惜自己的怀才不遇。

最后一段记下整修的时间:元和七年正月八日整修到大石边。十月十九日,走过大石发现了石泓小潭,至此石渠的美景才算到了尽头。这篇文章文字简洁,用词精炼确切,独具特

色。

全文写了石渠、石泓和小潭,这三个方面的景物虽然同在一个画面里,但是它们的特点却又各不相同。作者还写了泉上的石头树木花草和竹子,特别是侧重于风声的描绘上。风摇动着竹树的梢头,产生震撼崖谷经久不息的回响,从而使读者由视觉转入听觉,给那些画图似的景物,再加上一种诗韵般的音乐美。以动衬静,更表现出了静穆幽深之境。令人有深幽穆静,如在目侧身临其境之感。

励志抒情散文精选_励志抒情散文欣赏

励志抒情散文精选_励志抒情散文欣赏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励志抒情散文精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份不寻常的付出,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唾手可得之事,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凭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成果才是心安理得的,得之无愧。“天亦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古人亦云“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诸如此类古训则告诫人们都要凭自己的努力,凭自己是才智,不要试图去寻求捷径,投机取巧未必得偿所愿。付出总有收获,劳动必有成果,自然界赋予每个人赋予的都是公平的,最后的结果则在于你的付出。 自生命降生以来,我们便在大人的搀扶下学会了走路,在此之前不知摔了多少次,在一次次的摔倒后终于自己能站立起来了,就此学会了行走,之后还能奔跑。在学生时期我们孜孜不求的渴求着知识,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与竞赛,积极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就是为了强健体魄,积累知识,获取经验是为了将来成就事业打好基础,如此,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成功之路具有无比的艰辛,会遇到很多的挫折,那些困难也许不是你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需要寻求帮助,也许还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最终完成,在此,你更得需要具备自己足够的能量,以饱满的热

情、充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能带动或参与到共同的事业中去,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才会到来。选择是一种智慧,放弃需要具备勇气,当面临困境时,必须果断作出选择,量力而行不可执迷不悟于眼前,退是为了进,积蓄力量以便能更进一步。 成功大多是在经历多次失败后的基础上获得的,在遇到困难时,不可轻言放弃,也许就差一步之遥。失败后要寻找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在下一次的奋斗中逐渐改进,以免重蹈覆辙。经历是人生的财富,坚持于自己该坚持是,放弃于自己该放弃的,不可因事怨人,得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调整方向,只有敢于开拓,勇于刻苦之人,最终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 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在第一缕阳光照进你窗户的时候,意味着你要准备一天的工作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踏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目光永远向着前方,坚定心中的信念,不要心猿意马的分散自己的思绪,以专一的目光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必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须知,只有亲身经历的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有一番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甚至是九死一生之后所能达到事业的顶峰,直到此时那些曾经受过的苦难已经不值一提,早已如云烟般化去。 在年轻时多因志高才疏,理想过于远大而往往不切于实际,空有一份激情,却少付诸于行动。随着岁月的成长,人的心智会得以成熟,懂得自己的特长,修正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明白非自己努力所得的成果终非圆满。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先立志,确定奋斗的目标,明确

抒情散文阅读复习习题

200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9-13题(15分)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轮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组关于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课题组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一、散文特点: 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所谓“形散神聚”。 二、散文分类: 1、咏物散文:通过对景或物的环境和外表特征的记叙和描写,反映景或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主题。咏物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意,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多采用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 3、哲理散文: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寓喻道理 三、散文阅读考点: 1)字音、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 2)呼应句、过渡句、仿写句子、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表层、深层)、句子的修辞手法等等; 3)概括文段内容; 4)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5)写自己的设想,谈自己的感悟; 6)品味语言;

7)文章的写法(表现手法)。 四、常见的三种写法: 1)对比; 2)衬托;写景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主次衬托:突出主角。 3)象征(托物言志)。。。 五、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排比:增强语势,写出了…… 3)对比、夸张:鲜明地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加强语气 6)对偶、互文: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7)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增强文采、增强说服力)六、结构上的作用: 1)点题 2)总起下文(或引出下文) 3)设悬 4)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 5)铺垫 6)过渡(承上启下) 7)对比

高中生抒情散文精选范文 优美生活随笔

高中生抒情散文精选范文优美生活随笔 今天在这分享一些高中生抒情散文精选范文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飘逝的土风筝农历3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近日,我信步来到龙头寺公园南门口,看到街摊摆放着若干花样别致、五颜六色的风筝,一群儿童正在争相购买。 蓝蓝的天空,飘舞着一只只形象各异的风筝,有蜻蜓、小鸟、蝴蝶、老鹰、白鸽等等,把天空点缀得五彩缤纷。 我驻足观赏着蓝天飞舞的风筝,听着大人小孩的欢呼声,不由勾起了我儿时扎风筝放风筝的回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的梦幻童年。 由于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弟妹又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父母哪有闲钱给我们买玩具,只能自己动手,制作土玩具自娱自乐。 每到春天放风筝时节,我和伙伴们从老屋后坡砍一根老竹子,按一米二左右的长度锯断破开,从中选4根小竹块,按1厘米左右的宽度,用刀刮去黄竹篾部分,使其又薄又不失张力。 接着分别找到每根小竹块的中心,将其放在刀锋上测量平衡度,若有一方倾斜,说明有一方偏重,得继续刮,直到两边平稳不动为止。 然后将4根竹块用针线捆扎成风筝骨架,再用食指尖顶其中心点测量头尾部是否对称平衡,最后才在骨架上糊纸。 糊风筝的纸要轻薄皮实,那年月糊风筝的最好纸张就是作文本纸,我们将作文本纸一张张撕下来,用米饭粒一页页相接粘连,先糊两个

翅膀,后糊尾部,同时在两翅膀中心各贴一个小圆红纸当作风筝的眼睛。 在风筝头部风门处和尾部背脊上分别贴上二三块小红纸,既使糊上的纸张与风筝骨架紧密粘连,又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让风筝平添几分亮丽。 风筝雏形出来后,还需用食指顶着风筝头尾部的中心点检测平衡度,若往头部倾斜,说明尾部偏轻,那就得在尾部贴些纸条做尾巴。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风筝头部接斗线找角度,斗线角度选得好差,直接关系到风筝飞行的高度和平稳度。 一般情况下,选择两线成直角为佳。 那时没有放风筝的专用线,我们把大人缝补衣裤的钱团“偷出来,一根一根地连接起来,绕在自制的竹块线架上。 风筝扎得是否成功,要看它在空中的表现。 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时,我们就从自家墙壁取出风筝到老屋后坡顶上放。 放风筝也有技巧和要领,要选择既无高压线又无大树遮挡的空旷地带。 如果风大,不用助跑风筝就迎风起飞,若风力小了,还得放十多米线迎风助跑,边跑边放线,风筝飞到一定高度,随着空中风力增大,就自行随风爬升,这时只有尽快放线,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风筝扎得成功,斗线角度选得好,风筝飞翔平稳,随风爬升到你

八百字的优美抒情散文

八百字的优美抒情散文 篇一:优美抒情散文 月清云寒吹我袖,灯醉酒暖照楼红; 不堪花事流年送,人间最冷是春风。 西亭举樽凭栏看,流水落花扶风眠; 旧事如烟三分淡,流云聚散苍狗间! ——序 听流水轻吟寒潭,望白云无语长空。不知不觉,时光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匿迹于岁月的渡口且行且远。 暮烟退去,落日如昔般话别日蚀的喧哗归宿于青山的眷恋;清夜的魅影,穿透肃穆的黄昏收卷着永不消散的星辰,将尘烟荡成平川。我站在岁月的沟壑里,循着晚风悠远而诡异的痕迹,眺望着光景再一次的走远。。 晚风习习,清辉澹澹。曾几何时,喜欢在魅惑清冷的午夜,握笔拈词,任思绪飞扬,依着月色,执一阕风花雪月踏过那一段幽梦回肠的旅程。与文字同醉穿过如烟的过往,指尖划过伤逝的岁月织就成一座座寂寞的坟茔,在平平仄仄的诗行中写尽铅华排遣黑夜的漫长与心的恐慌。 经了岁月,历了风雨,待年华老去,渐苍了容颜,那颗天真无邪的心也随着几番风雨雀跃成唐诗宋词里雁声阵阵的哀鸣。回首处凝噎无语,惆怅复空寂,经途留下的是沧桑,是缅怀,是负重与深沉,更

是声声而又长长的叹息。。 生死离别聚散依依,爱恨情仇缘深缘浅。把酒行墨,是谁歌尽举案齐眉的传说,那丝丝的忧里透着的凉于水墨舒卷中挥洒出一路淡淡的冷香,蔓延了清绝的心脉,沉积着生活的底蕴和历练的苍凉。纵使错落成殇,却再也写不出我的情绪。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是谓因果之聚,尘网若幻,莫问机缘。一蓑残梦,弱水三千,感叹水湄轻盈之回忆,背负一身枷锁,游弋十丈软红。落英尘寰,哀愁掩面。无语。沉默。让因缘静坐。惟念,韶华易逝,过眼云烟,咫尺天涯,逝水潺潺。 一壶漂泊,踩尽关山冷月寒;一盏离愁,幽思饮尽晓风残。古往今来,那立尽残阳忆平生的又何止一个纳兰?抓一卷长相思,吟一阙相见难,浅吟低唱,思绪微澜。也曾花海静静回望,默念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也曾风下邀月醉盏,轻吟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常听闻,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或许落花追逐流水的时候,却并不知流水的无奈和身不由己; 如果说,生命似花,岁月如水,那么生命在岁月的长河中,如何诠释尘世的软红与偃旗息鼓? 夜未央,孤单独坐,感叹世事如烟似幻,一方苍茫。我时常揣想,当暮鼓敲响夜色渐浓,我的窗前是否就能看到你云翳迟抛的信笺。床头柜子上放了高高的一摞摞书籍,还有岁月尘封的笔记,我亦不敢再去翻看,那些清晰婉转的笔迹,刻骨透彻憔悴了故事。 风拂过历史的烽烟,飘渺的思绪在隔世离空的烟雨里萦回婉转。

经典唯美的抒情散文

经典唯美的抒情散文 今天在这分享一些经典唯美的抒情散文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路过的风景,我只有边走边忘初夏的天空,淅淅沥沥飘着小雨,是我一直熟悉的薄凉的气息。 暗淡的浮云、狂乱飘摇的枝叶、片片凋零的花瓣在阴沉的天幕下舞出绝美的忧伤,散落一地的梦又在这个雨季零碎地拼凑,冷雨敲窗的硬冷和细雨纷飞的柔和一齐袭来,乱了心扉,醉了红尘。 时光悠悠,沉淀了生活中无数的香浓。 岁月流转,堆积了多少繁华的过往。 清风明月寄托千万里的柔情,夕阳西下撒下片片泣血的心伤,清衣素颜的女子在那风月情浓里依依翘首,心清清,眼澈澈,梦潺潺。 这个世界五彩缤纷,这个红尘浪漫镌永,我将自己置身世外,立于红尘却疏于红尘。 孤独地张望,心中是空洞,眼里是迷茫,目无表情地看红尘来去梦一场,没有悲伤也无所谓快乐,只是彻骨的麻木,无法苏醒,也无法温暖,冷冷的心冷冷地感受着这个冷冷的世界。 一直爱做梦,梦里心儿飞,相思长,红尘美,离别苦。 只是梦醒后,那镜花水月般的美丽幻影如泡沫般碎于眼前,消失于空气中无迹可寻,而那抹璀璨的光晕却划过心底生生地疼。 尘缘如梦,而我却在梦里如痴如醉,流连往返,找不到出口。 朋友总是心疼着我的孤独,就这样心甘情愿将自己画地为牢,任

谁也无法走近,甚至连脆弱都不露痕迹,值吗?见过我的人总不解我为何会如此安分而孤独?不笑不争不喜不闹,固守自己的城池,造一道冰冷的城墙,任任何温暖也无法靠近。 读我文字的人总对我充满着好奇,是什么样的人能让你如此深情而不悔?是什么样的际遇让你有着丁香般的忧郁和才情?又是怎样薄幸的人让你有着此生难解的心结?而我知道,彩霞满天或是残阳泣血都是我心中忧伤凝固的画面,而我习惯了美美地凝视。 当夜色将一切无情地遮掩,而我也不曾忘却那些绚丽的过往。 迎风,风吹起的是头发,缕缕飘飞的却是那丝丝惆怅,跳动的却是那悠悠的思念。 沐雨,雨敲打的是身体,滴滴散落的却是冰凉的心情,淋湿的却是那绵绵的忧伤。 赏花,花芬芳了一季,片片凋零的是那残缺的华美,幽长的却是那夹杂在风中的叹息。 望月,月色洒满大地,淡淡的清辉温暖了夜的薄凉,冰冷的却是那些花前月下的往事。 ……面对这样的女子,说话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痛她那敏感的神经,掀起她的过往,闪动她的睫毛,招惹她的眼泪,然后让她更加沉默。 安静得让人心疼的女子,忍不住想要拥入怀中柔柔地疼。 只是,那一份疼爱能有多长久?我想,这一生路过的人,走过的风

抒情散文集锦及答案

一、阅读《冰窗花》一文,回答16~19题。冰窗花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的牵念和期望。(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6.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走过的日子优美抒情散文

一起走过的日子优美抒情散文 “沉沉睡了谁分享此生的日子,活着然则没魂魄才明白去世活之间的意思,情浓完全明白了才宁愿披上孤单衣,有你有我有情有天有地”,听着刘德华的这首一路走过的日子,立时与学生相处的一幕幕便浮如今脑海,他们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世界之大年夜大年夜,相遇了就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荣幸,宝贵真情实心的去彼此对待,宝贵给心灵留下一片纯净之地,宝贵让快活在学生与师长教师出现,学生与师长教师之间不只是授教者与接收者的关系,更可所以同伙关系,一路走过的日子里,与学生相遇的荣幸,固然最后分开的时刻肯定有很多不舍,但愿在我看不到的天际,学生能大年夜胆的张开了双翼,碰见本身的荣幸,碰见本身的注定,航行于常识的海洋,假如他们某天泊岸了,他们回想起来,曾经有一群热血沸腾的支教哥哥姐姐陪伴他们一路走过的日子,便足矣,不奢求这段一路走过的日子每个学生都能敞高兴的接收并收藏,但他们能大年夜胆的做本身便成就了一种莫大年夜大年夜的幸福,对于支教的我们而言也是一种欣慰! 芳华是段跌跌撞撞的不雅光,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来不及感激是你给我勇气,让我能做回我本身,支教眼看着就要接近尾声了,说其实,在支教过程中我也也有害怕,害怕本身上课上的不好,害怕本身管不住学生,害怕本身在学生面前显得脆弱,心里一贯在默默的给本身鼓励,在每次踏进课室的时刻,“我能行”这三个字便会不自认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为的涌如今心里,仿佛“我能行”已经成为了我支教力量的“咒语”,很感激在这一路走过的日子里学生们不介怀我对于传授教化环节的愚蠢反响,不介怀我有时点名时喊错姓名,不介怀我上课时的严格说教,不介怀我对于他们本身规律及安然的烦琐……是学生们让我有信念面对教室,面对他们能做回本身,有条不紊的进行传授教化,他们的顽皮及有时的打趣让我敢于在他们面前高兴大年夜大年夜笑,有时刻对个别同窗的关怀从而导致她在我面前掉落落泪,边便解释真诚的居心对待学生,学生也能真诚的冲动,赐与真诚的回应! 也许有时忙着微笑和哭泣,忙着追逐天空中的流星,人理所当然的会忘记是什么风里雨里一贯默默守护在原地,后知后觉的我们本来和回想曾经靠得那么近,一幕幕都是你六根清净的真心,一路走过的日子,情深缘浅不得已,都须要去珍爱! 静静的坐着吹着轻风,静静的看着课室里的学生,负责的模样特可爱,一言一举都显露出好奇,赓续的提出问题又赓续的答复问题,支教的工作劳碌而张,倒是异常的暖和,学生的一句老好,就能暖和到我的心,听着支教成员能评论辩论着支教传授教化的过程,吃饭间的欢声笑语让人无比的高兴!和学生们一路走过了7天,逐渐的与学生们拉近了距离,从一开端的陌生到如今的随便说谈,在支教的日子里,只能且行且珍爱,让一路走过的日子成为最宝贵的回想。

抒情类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 紫藤萝瀑布(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 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 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贱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 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舞,有的只是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 萝。花朵儿一串换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儿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 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 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 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候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 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 都稀落,东一穗儿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 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 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 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 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 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这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写出文章中描写紫藤萝的数量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含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 和生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勤奋者坚实有力的脚印,勇往直前,是刻在高峰险处的抒情诗,何等豪放。下面是给大家带来附答案的抒情散文阅读训练,供大家欣赏。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叙事抒情散文阅读

叙事抒情散文阅读

叙事抒情散文阅读 一、基础知识点梳理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3、记叙文的人称: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 4、记叙文的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5)时间线索:以时间转移为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 5、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8、记叙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生动 二、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考点一:整体感知文段,归纳内容要点,理解主旨 1、常见题型 题型1、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①扩展文章标题法;②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③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④一线串珠法(抓线索)⑤六要素法:叙述六要素,连缀成话。 题型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方法: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题型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方法: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题型4、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优美的抒情散文写花,有关花的抒情散文

优美的抒情散文写花,有关花的抒情散文 第1篇:有关花的抒情散文我最喜欢太阳花顽强的生命力,在夏天烈日的照射下,别的花干了、枯了,它却开得更加美丽、更加茂盛、更加活泼。 我最喜欢太阳花的别称“死不了”,它的生命力比任何生物都强,把它的茎掐断种在土里,几个星期就长成新的太阳花。 我最喜欢太阳花的精神,它并不显眼,却在默默地装饰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为了别人,而不为了自己,多么美丽。 啊!我最喜欢太阳花! 第2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写花春天,我种下了几颗紫茉莉的种子,我把花盆放在阳台,每天放学都要去看看它,经常给它浇浇水,过了四天,一颗种子从土里拱出来了,像一个探头探脑的小乌龟头,可爱极了。没几天,小乌龟头一个接一个都钻了出来。又一个星期过去了,紫茉莉长出了新叶子,嫩嫩的叶子打着卷,尖尖的像一根

根小绿针。 在我的照料下,紫茉莉越长越大,我希望它快快开花,结出种子,让我感受一下收获的快乐。 第3篇:有关花的抒情散文我喜欢的花是蒲公英,因为用气一吹那蒲公英的种子就飘走了。 一天,我和我爷爷、妈妈、哥哥、爸爸和我奶奶去我家东北地。不一会就到了。这次来是种棒子的。我下了车和我爷爷、妈妈、哥哥、爸爸和我奶奶也下了车。我刚看见许多蒲公英。我就跑过去把全部的蒲公英弄下来。我先拿一棵蒲公英对准它呼的一吹那蒲公英的种子都飘走了。我就把全部的蒲公英都把种子都吹没了。 一会,我家种完棒子了。我妈妈叫我了让我家走。我就说:“噢。”第4篇:有关玫瑰花的抒情散文今天我买了一朵玫瑰花,很美,也非常香。 玫瑰花,很美丽,最常见的是红色的。花朵由好多层花瓣组成厚厚的圆柱型花冠。枝叶是绿色的,还带着尖刺,不小心把我刺了一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名师讲义,含答案)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 课前一开心 考试的十种“死法”: 1、老师不打招呼就考试,居然考得不错,意外死。 2、考试前怀着隐隐期待,兴奋死。 3、一考完就想知道自己成绩,好奇死。 4、期末考试后放长假,憧憬死。 5、因为考试,音体美全部被语数外代替,遗憾死。 6、明天又要考试,还没复习好,焦虑死。 7、一次考场失利,使我领悟到我只是未成功,并未失败,哲理死。 8、一次成功的考试,使我领悟到上帝只会保佑成功的孩子,明白死。 9、忽然发现,考试是通往世界的尽头和冷酷仙境的通关密语,解开它们,自豪死。 10、遇到不会做的题,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全身通泰死。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中的语言赏析,是所有阅读要点的综合运用 思路整理——规范的表达 赏析——①选词/修辞

②对象的特征(先外后内) ③作者情感/读者共鸣 金题精讲 题一: 冬日香山 ①天寒地冻的时节,我来到香山,领略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②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香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她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茸茸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感觉到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羞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只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柏树或矗立于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凛冽寒风中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却无人光顾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柏的骄傲。他们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依然尽情地展现着盎然的绿意,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

短篇抒情散文四篇

短篇抒情散文四篇 短篇散文精选【1】 我喜欢出发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带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 怎麽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翰,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翰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 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真庆幸我还没有老。即便真老了又怎麽样,不是有句话叫老当益壮吗? 于是我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还想从大海哪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着,我还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我还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再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短篇散文精选【2】 友情是相知 友情是相知。当你需要的时候,我还没有讲,友人已默默来到你的身边。他的眼睛和心都能读懂你,更会用手挽起你单薄的臂弯。因为有友情,在这个世界上你不会感到孤单。 当然,一个人也可以傲视苦难,在天地间挺立卓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面对艰险与艰难,一个人的意志可以很坚强,但办法有限,力量也会有限。于是,友情像阳光,拂照你如拂照乍暖还寒时风中的花瓣。 友情常在顺境中结成,在逆境中经受考验,在岁月之河中流淌伸延。 有的朋友只能交一时,有的朋友可以交永远。交一时的朋友可能是一场误会,对曾有过的误会不必埋怨,只需说声再见。交永远的朋友用不着发什么誓言,当穿过光阴的隧道之后,那一份真挚与执着,已足以感地动天。 挚友不必太多,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有不止一个心灵上的伙伴。朋友可以很多,只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与心愿。 友情不受限制,它可以在长幼之间、同性之间、异性之间,甚至

著名作家优秀抒情散文精选

著名作家优秀抒情散文精选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记叙抒情类文章的阅读及练习[1]

记叙文阅读 一、基础知识点梳理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3、记叙文的人称: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 4、记叙文的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以时间转移为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 5、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8、记叙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生动 二、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考点一:整体感知文段,归纳内容要点,理解主旨 1、常见题型 题型1、概括文章内容 记叙文阅读- 1 -

方法:①扩展文章标题法;②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③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④一线串珠法(抓线索)⑤六要素法:叙述六要素,连缀成话。 题型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方法: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题型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方法: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题型4、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注意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介绍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讽刺了、歌颂了、鞭挞了、揭示了、反映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社会现实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感情怎么样。 记叙文阅读- 2 -

初中生优秀抒情散文四篇

明灯 爱读诗,爱读词,自小爱独来独往的我,总爱捧一卷诗,一本词,在雨天,坐在摇椅上,静静地读、静静地品。流年寂寞,唯文字诗词,知心解意。而我,亦爱诗词的意境,它有时若江南丝雨,有时若烈日骄阳,又若良药仙方……于是诗词便成了心中的一盏明灯。叩开朱红的大门,穿过千年幽长的回廊,带我回到千年前,找寻心中的那盏明灯…… 疏影横斜水清浅 总爱在寒冬时节漫步街道,不为别的,只为去寻一枝梅,去寻冬天的标志,去寻在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蕴含的希望,但却走遍街巷毫无发现。在失望而归时,惊喜地发现,原来,小区中就有一株腊梅。 喜欢梅,喜欢她断然的清绝,喜欢她令人不敢逼视的风雅,喜欢她素瓣掩香的蕊,喜欢她团玉娇羞的朵,喜欢她横斜清瘦的枝……对梅的喜爱,或许源于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暗香,如此高雅的意境,暗含了林逋悠然隐逸的情怀。梅花清莹的冰骨,傲然的风节,让后人称叹。人生苦短,有几人舍得轻轻抛掷;锦绣年华,又有几人不去孜孜追求? 诗中的梅,似明灯,照亮了我的心,我愿做一枝清逸的梅花,带着若隐若现、永不消散的梅香,在风雪中傲然绽放。 流光容易把人抛

喜欢这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是几年前的事了。正值豆蔻年华,只觉岁月青葱,人生还未走过六分之一,一切都来得及。又因心中不忍,不忍经历日月更替,见证容颜衰老,便想在一夜间老去,从青丝到白发,来得仓促,也来得毅然决然。 但如今却已体会出更深的含义。在我们叫嚷着要长大时,时光已悄然溜走,只一刹的失神,青春已抛得甚远,无踪无影了。蒋捷是宋末元初人,心怀亡国之痛,昨日的风光无限依旧在眼前,而今日却家破人亡,本以为岁月悠长,哪曾想,已山河易主,成了亡国之奴。 诗词的这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时光仓促,已不容我去虚度,我会向着远方前进,不知归程,不知归期。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东坡的一生,自古就引人议论不止。一半江湖,一半山林;一半忙碌,一半闲逸。他喜欢翠竹杨枝,也舍不下酒肉佳肴;他向往田园山林,又放不下仕途名利。但,他却是真正品出了清欢的人。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被纷争的世事消磨,已无闲情去看一朵白云的姿态,去欣赏一朵山花的素美。亦如身为学生的我们,在追逐分数的过程中,忘记了我们最初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取得高分。林清玄说过,“‘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诗词似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要做一个内心真正明净旷

贵州省贵阳市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13抒情散文阅读精练练习(含答案)

专题十三抒情散文阅读 (一)漫话围棋(2017成都中考) ①围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明。会下的人不多,不知道它的人却很少。 ②围棋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谁也说不清。史书里记载围棋发明于四千多年前尧的时代。到了东周,围棋已经非常发达。孔子曾经谈到过围棋,《论语》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孟子在《弈秋》中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学本事,就一定要用心,这里孟子就没把围棋当作一种玩乐,而是当作一种本事或一种艺术来对待。 ③围棋是怎么发明的呢?有人认为,古代的星象图是围棋的前身。吴清源先生说,围棋最早是占卜工具。也有人认为,围棋“棋有白黑,阴阳分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文化。可以肯定的是,围棋是古代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理解模式。 ④围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真是太多了。 ⑤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 ⑥围棋别名很多。根据围棋形态。人们叫它“方圆”。根据棋子颜色,又叫它黑白、鸳乌。鸳鸯是白色的鸟,乌鸠是黑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 ⑦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式审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日是赢,赢十日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 ⑧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下棋规则也最简单,比赛中裁判不用解决什么技术纠纷。围棋又最能体现自由和平等。每个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时才一指千钧,妙手臭棋立显。不论外形或者内涵,围棋都很容易被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接受,所以围棋又是世界的。 (选文有删改) 1.文章介绍了围棋的哪三部分内容?请概括作答。 __①围棋的历史;②围棋是怎么发明的;③围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__ 2.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应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说说你的理由。 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和文化内涵,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中国的。 __该句应放在⑦⑧段之间:这句话前半句重在表达“围棋与中国的密切关系”,这与⑥⑦段的内容联系十分紧密;后半句又说“它又不仅仅是中国的”,这与⑧段“不论外形或者内涵,围棋都很容易被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接受,所以围棋又是世界的。”相照应。故该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应放在⑦⑧段之间。__ 3.第②段中,画线处的两个例子可否删去一个?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__不能;①孔子的话意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如下棋。这点说明“下棋是一种不错的玩乐”;孟子的话则表明他将围棋当作一种本事或艺术,照应了“孟子就没把围棋当作一种玩乐,而是当作一种本事或一种艺术来对待”;②两个事例各有侧重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围棋的历史功能演变,这符合本段谈到的“围棋的历史”;③列举事例更能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说服力。所以不能删。__ (二)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