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保险的黄金定律:短期缴费低保额高保费

保险的黄金定律:短期缴费低保额高保费

?保险的黄金定律:短期缴费低保额高保费



【本文摘要】 17.4万亿!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这些钱主要是谁存的呢?我相信不是贫困山区、偏远农村的父老乡亲们存的,因为他们绝大多数还达不到1万多元存款的“富裕”程度;我更不相信是企业家和大富豪存的,因为大凡是企业家和富豪,是不可能把很多资金存到银行的。因为每一个企业家都想扩张一个更强大的商业帝国,所以他永远缺钱!!!永远资金紧张!!!


一、国民太过单一的理财方式——银行储蓄

说起理财,我们不能不谈银行储蓄。几十年来在很多国人的观念中,理财就是储蓄,储蓄就是理财。因此,在2006年,国家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仅2.25%(含利息税)时,我国居民的银行存款总额仍然高达17.4万亿!

二、巨额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工薪阶层

17.4万亿!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这些钱主要是谁存的呢?我相信不是贫困山区、偏远农村的父老乡亲们存的,因为他们绝大多数还达不到1万多元存款的“富裕”程度;我更不相信是企业家和大富豪存的,因为大凡是企业家和富豪,是不可能把很多资金存到银行的。因为每一个企业家都想扩张一个更强大的商业帝国,所以他永远缺钱!!!永远资金紧张!!!

那么,这些银行存款到底是谁存的呢?毫无疑问,是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和部分勤劳致富发展起来的新农民!就是他们省吃俭用,艰苦耐劳,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积蓄,造就我国银行存款总额这个庞大的天文数字!

三、银行储蓄潜在的威胁——通货膨胀

多年来,通货膨胀一直在持续。今年,国家为了抑制通胀,多次上调银行存款利率。但是,银行存款利率上调的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增长的速度。最近几个月,通胀率更是攀升到8%左右。肉、禽、蛋、食用油、煤气等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居民传统的理财方式——银行储蓄其实是负增长。他们多年积蓄的资产在不断地贬值、缩水。亏了,仍然还不知道!!!

举例说明:

假定100万元,银行存款(国债也差不多)利率假定为4%(不含利息税),通胀率假定6%,问20年后其实际购买力为多少?

100万×(1+4%)(20次幂)(1-6%)(20次幂 )

≈100万×0.6356584989

≈635658元

嗬!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放在银行的100万,20年后将损失掉36万!

因此,寻求一个新的理财方式进行资产的增值保值,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四、理财应遵循的黄金定律——多元化和平衡型理财

当今市场上的理财和投资渠

道基本上归结为三大类:

1、保守型:如银行储蓄、国债、企业债券等;

2、平衡型:如保险、收藏等;

3、风险型:如实业、房产、股票、基金、期货、银行理财产品、外汇等。

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机构投资者,都应该遵循一个投资理财的黄金定律——循序渐进的多元化理财方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或者家庭不具有一定比例的保守型理财元,那么他就没有资格或者不应该进行平衡型的投资理财;如果一个人或者家庭不具有一定比例的平衡型理财元,那么他就不能或者不应该进行风险型的投资理财。的确,投资理财是个长期而且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先稳健而后高效的原则。

但是,很多市民宁可将自己多年辛苦积累的资产放在银行贬值,却仍然恐惧的不敢尝试新型的理财方式,从而达不到真正的保值增值的目的;反之,又有一部分人在自身仍不具有投资风险型理财元的条件下(比如仅有一定的不动产和很少量的现金),过分相信自己的运气和投资才能,甚至贪婪的把家庭仅有的一套房产做抵押进行融资,沉迷于股市或创办实业。

这都是极端不理智和不负责的行为。前者,很显然会受到“固执的惩罚”,浪费了自己多年的辛劳,得不偿失;而后者呢,一旦风险降临,毫无疑问将付出惨痛的代价!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所耳闻,多少人因为股市暴跌而在交易所中号啕大哭?又有多少人因为实业的失败破产跳楼自杀逃避(比如安然集团)?的确,社会越发展,机遇越多,变数也就越大,越成功的人,越经不起失败和贫困。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居民保守型的理财元比例过高,不能达到真正保值增值的目的;同时,风险型的投资理财环境不够成熟(包括经济因素、人为因素及市场因素),不宜推广为全民性的投资理财方式。

在这种大背景下,平衡型的理财方式就凸现了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另外,由于平衡型理财方式中的收藏太过专业的特殊性质,也不宜扩展为全民性的投资理财方式。因此,通过分红保险来进行理财是未来理财市场的趋势和主流。

五、分红保险的四大功能

1、保障功能

保险的原始功能就是保障。即通过大数法则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关爱。通过此功能,实现每个家庭的经济支柱经济生命的延续以及实现对家人的财务规划。医生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但是挽救不了一个家庭的经济;保险虽然有可能不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却能通过保障功能挽救很多家庭的经济。(事实是保险公司如果仅仅依靠保费收入而不

进行投资运作的话,肯定是入不敷出。主要还是靠投资盈利来补充赔付的亏损。)

2、投资理财功能( 短期缴费、低保额、高保费的分红保险的资产规划是最安全高效的)

这种分红险的理财优势具体如下(分红保险的红利来自费差益、死差益、和利差益):

1)、费差益——保险公司实际的费用率低于预计的费用率所产生的盈余。

(短期缴费或者趸交的理财型的保险产品,与20年交或者30年交的期缴费型的保险产品相比,客户节约了持续缴费所支出的人力、佣金等成本费用,并以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闲余资金进行运作,自然会获得一个相应比较高的收益。)

2)、死差益——是指保险公司实际承担的死亡风险低于预计死亡风险所产生的盈余。

(低保障高保费型的分红险与低保费高保障型的分红险产品相比,承担和支出的风险保障费用相对来说会少很多。因此,会有更多的盈余。最重要的是,低保费高保障型的分红险产品不可能成为巨额资产的规划方式,因为这种产品客户投入很小的保费,保险公司就会承担巨额的风险保障,客户想投保也很难核保通过。)

其实,低保费高保障的保险产品不一定是适合所有人的“好保险”。高额的保障是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而设计的。因为每一个险种的客户在获得高额保障的同时,就一定会付出与其相对应的保障成本(比如回报低一些或就没有回报)。因此,对于一个没有相应家庭责任要承担的人,过多的保障就是一种浪费。而应该在自身的保障适度的时候,转而投保回报率较高的分红险,而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最好的保险,只有更好的组合和最适合的保险。

3)、利差益。就是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高于保单的预定利率而产生的投资盈余。

投资收益这是分红保险红利的最主要来源。我常常想,为什么很多人相信小的机构投资者(比如基金公司)不能保底也不能保证的投资收益,却不相信大的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能保底更稳健的投资收益呢?同样两个都是机构投资者,同样都是融资再投资!

而且,长期以来在资本市场的博弈中,基金公司的实力远远不及保险公司的实力雄厚。最重要的是,国家保监会明文规定保险公司每一会计年度将自己投资收益的70%以上分配给客户——即红利。也就是说分红的公平性客户是完全可以放心。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上市的保险公司。所有的财务状况非常透明,更容不得半点虚假。

当然,分红是不确定的。不管是哪个保险公司,就算他真有保证分红的实力和渠道,他也不能也不敢做出保证分红

的承诺。因此,业务员更不能保证。这是职业道德,也是应该遵守的准则。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更要理性的面对客户对分红的质疑。因为对于我们业务员来说就无法保证的收益,客户自然有质疑的理由。但是,如果哪个业务员或代理人也质疑分红的话,那是很可悲的。因为,这不仅仅是是否专业的问题,而是是否称职的问题。

4)、分红保险的背景优势——政策支持和投资渠道的拓宽

2006年国务院第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和实施,为保险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该文件指出:“支持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开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试点;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支持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方等等”。这些投资渠道是保险公司往年单一的投资渠道(国债和银行协议存款)无可比拟的。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拓宽,将为分红保险的客户带来更为实惠的收益。

今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提高人民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

5)、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优势——资金实力和专业化的投资团队

其实,保险公司就是通过保险产品将社会上的闲余资金汇集一起,聚沙成塔,依靠自身的投资团队以及机构投资者独有的投资渠道,进行资金运作。机构投资者永远是资本市场上最大的赢家(保险公司是最大机构投资者之一)。因为只有机构投资者才能有资格投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比如三峡水利工程、南方电网、西气东输等;也只有机构投资者才能拥有普通居民所不能拥有的信息;也只有机构投资者才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在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6)、分红保险的稳健高效特点——下有保底 上不封顶

分红保险是下有保底,保底利率目前行业统一不高于2.5%的预定利率(保监会为了避免保险行业的恶性竞争,规定所有保险公司产品的保底利率最高不能超过2.5%。)上不封顶,根据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状况水涨船高,能充分抵御通货膨胀,保证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收益。

7)、复利的力量

分红保险另一个亮点就是通过复利的力量让自己的资金成几何倍数递增,稳健高效。下面我们展示一下复利的魔力(2007年中国人寿红利的年复利利率是4.14%):

假定50万,按4%年单利滚存,40年后为:50万*(1+0.04×40)=130万

假定50万,按4%年复利滚存,40年后为:50万*(1+0.04)(40次幂)=240万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复利加时间就等于原子弹!的确,事实胜于雄辩。


里,特别举例,中国人寿的“鸿鑫”和“美满一生”分红保险,交费3年。二者去年的分红利率都超过5.5%,加上预定的利率2.5%,年回报率都达到8%以上。当然,肯定会有人说保险8%的年收益不怎么高。好像炒股和开公司会更高。

呵呵,是的,我接受这样的话。

但是,照此推论:如果我们把刚才的50万交给股神巴菲特当创业金,那么回报率是多高?如果我们把同样一笔钱给比尔.盖茨当创业的第一桶金,那么回报率是多高?事实是,毕竟这个世界上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只有一个,而我们大家更多的都是普通人。

3、资产转移 财富保全功能

如果单单从医疗、养老方面考虑,企业家和富豪都不需要保险。他们不缺赚钱的渠道和能力,但是他们需要资产规划和保全的方法。有相当一部分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有足够的能力打拼自己的事业,却无法不陷入商场三角债和银行巨额贷款的窘境之中。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如果偶尔有什么变故,很难保证弱妻幼子和高龄父母的未来生活品质。因此,留出一部分资金通过保险的特殊保全功能,对家庭和公司资产做个有效的分离,可以很好的保障自己和家人的未来生活。因为如果哪个公司破产被清算或其他原因帐户被银行冻结的话,那么他名下的一切资产都是无法保证的。在难测的未来生活中,只有保险可以保证他和家庭的最后一桶金。(保险法第2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获得保险金的权利。)

4、合理合法的节税避税

《遗产税》和《赠与税》未来必然开征。有如下的几点依据(个税已征收多年):

1)、世界上有80%的国家和地区都已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

2)、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税法明确的规定了国家未来要征收的14种税种,其中包含遗产税;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草案的出台;

4)、金融实名制的实施;

5)、我国《物权法》的颁布;

6)、年收入达到12万元自行申报。

国家很多政策制定保险金的所得完全免税的:

1)、税法规定,保险金所得不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2)、国际惯例,保险金所得不需要交纳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

3)、遗产税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人寿保险的保险金不需要交纳遗产税和赠与税。

综合这种保险产品的以上特点及优势,我认为它比较适合小康及以上的人群。前提是,这些人群已经拥有与其自身的身价和所承担的家庭经济责任相匹配的意外、重疾、医疗以及人寿保险.

这里,引用李嘉诚的一句话:“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财富,

其实我真正拥有的财富,就是给自己和家人买了足够的人寿保险。”

最后,但愿这篇文章能给有需求的人以真正的帮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