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案

知识讲解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k

y x

= (k 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2.反比例函数表达式:()1,,0k

y y kx xy k k x

-=

==≠ 3.图像及性质:反比例函数k

y x

=(k ≠0)的图象:

①当k>0时,图象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k<0时,图象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一、三或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

例题讲解

考点一.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例1.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的个数为( )

①3x y =-

②13y x =③2y x =-④2y x =⑤32y x -=⑥12xy =⑦21y x

=⑧k y x =

A.3

B. 4

C. 5

D.6 【解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形如k

y x

=

(k ≠0)的形式的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

适用学科 数学 适用年级 初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 北师大版

课时时长(分钟)

60

知识点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能根据图象理解其性质. 教学重点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形式及其性质和图象 教学难点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其变式有()1

,0-==≠y kx xy k k . 【答案】②③⑤⑥ 例2.已知函数()22

1m y m -=-是反比例函数,则m=

【解析】因为()22

1m y m -=-是反比例函数,所以221

10m m ?-=-?-≠?

,解得1m =-

【答案】-1

例3已知y 与x-1成反比例,且当x=2时,y=2,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y 与x 是反比例函数吗?

【解析】因为y 与x-1成反比例,所以设1

k

y x =-,再代入已知一对对应值,求出k 的值即可。

【答案】∵y 与x-1成反比例 ∴设1k y x =

- ∵当x=2时,y=2 ∴221

k =- 即k=2 ∴2

1

y x =- 因此y 不是x 的反比例函数 【方法归纳】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有三种表示形式,分别是()1,,0k

y y kx xy k k x

-===≠要灵活运用,特别要注意0k ≠

课堂练习

1.函数()21

2a a y a x +-=+,当a= 时,函数为反比例函数,当a= 时,函数为

正比例函数。

考点二.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例4。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6),则下列各点中,此函数图象也经过的点是( )

A. (-3,2)

B. (3,2)

C. (2,3)

D. (6,1) 【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设为k

y x

=

,把()16-,代入可得=6k -,从而得出6=-y x ,因此知()32-,在6=-y x

上。

【答案】A

例5.下列各点中,在函数6

y x

=-

图象上的是( )

A .(-2,-4)

B .(2,3)

C .(-1,6)

D .1

(,3)2

-

【解析】根据函数6

y 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得到6xy =-,只要把点的坐标代入上式成立即可. 【答案】C

例6.已知双曲线x

y 3

=

和直线2+=kx y 相交于点A (1x ,1y )和点B (2x ,2y ),且102

221=+x x ,求k 的值.

【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解析式中系数未知,且所给交点的坐标也是未知数,只给了交点横坐标的关系式,则此为突破口,根据交点坐标的求法,把两个函数解析式联立为方程组,可整理得出k 为系数,x 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则1x ,2x 为该方程的两个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已知条件即可求得k 值.

【答案】:解:由??

???=+=x y kx y 3

2

,得032,232

=-++=x kx kx x ∴21x x +=-

k 2,21x x ?=-k 3 故2

221x x +=(21x x +)2-221x x ?=k k

642+=10 ∴02352=--k k ∴11=k 或522-=k , 又△0124>+=k 即31->k ,舍去5

2

2-=k ,

故所求k 值为1. 【方法归纳】

图象上的点满足解析式,满足解析式的点在函数图象上.利用待定系数法是求解析式时常用的方法.

课堂练习

1.如图,某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M (2-,1),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 A .2y x =

; B .2y x =-; C .12y x =; D .1

2y x

=-.

2.已知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n ,,则它一定也经过点( )

A .()m n -,

B .()n m ,

C .()m n -,

D .()m n ,

3. (2011年杭州市上城区一模)如图,△OP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是 .

O P

Q

x y

考点三.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例7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它的函数解析式可能是( )

A 、y=x 2

B 、4

y x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掌握反比例的函数的图象是解此题的关键.根据图象知是双曲线,知是反比例函数,根据在一三象限,知k >0,即可选出答案. 【答案】B

例8 若点12(1,),(2,)A y B y 是双曲线3

y x

=

上的点,则1y 2y (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根据反比例函数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k=3>0判断出此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图象在每一象限内的增减性,再根据A 、B 两点的坐标特点即可进行判断.

∵比例函数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k=3>0,∴此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点A (1,y 1)、B (2,y 2)是此双曲线上的点,2>1>0, ∴A 、B 两点在第一象限,∵2>1, ∴y 1>y 2. 故答案为:>. 【答案】>

例9.如图,已知A 、B 是反比例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 >0,x >0)图象上的两点,

BC ∥x 轴,交y 轴于点C .动点P 从坐标原点O 出发,沿O →A →B →C (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 .过P 作PM ⊥x 轴,PN ⊥y 轴,垂足分别为M 、N .设四边形OMPN 的面积为S ,P 点运动时间为t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解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和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的移动确定函数的解析式,从而确定其图象.当点p 在OA 上运动时,此时S 随t 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S 不变,当点P 在BC 上运动时,S 随t 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以上判断做出选择即可.当点p 在OA 上运动时,此时S 随t 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S 不变,∴B 、D 淘汰;当点P 在BC 上运动时,S 随t 的增大而逐渐减小,∴C 错误.故选A . 【答案】A

例10.根据图5—1所示的程序,得到了y 与x 的函数图象,过点M 作PQ ∥x 轴交图象于点

P,Q ,连接OP,OQ.则以下结论:①x <0时,x

2

y

,②△OPQ 的面积为定值,③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④MQ=2PM ⑤∠POQ 可以等于9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图5—2

图5—1

输出y 取相反数

4

2

取倒数

取倒数

输入非零数x

P

Q

M

【解析】根据题意得到当x <0时,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x >0时,y=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设P (a ,b ),Q (c ,d ),求出ab=﹣2,cd=4,求出△OPQ 的面积是3;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由ab=﹣2,cd=4得到MQ=2PM ;因为∠POQ=90°也行,根据结论即可判断答案.①③错误;②④⑤正确. 故选B . 【答案】B 【方法归纳】

1.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所有在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应等于比例系数.

2.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根据这些性质进行说理是解此类题的关键.

课堂练习

1.已知反比例函数y =-2

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经过点(-2,1) B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C .当x <0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 >-1时, y >2 2.反比例函数x

n y 1

-=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n 的取值范围为 , ),3(),,2(21y B y A 为图象上两点,则y 1 y 2(用“<”或“>”填空)

3.已知三点11(,)x y 、22(,)x y 、33(,)x y 均在双曲线4

y x

=上,且1230x x x <<<,则下列 各式正确的( )

A 、123y y y <<

B 、213y y y <<

C 、312y y y <<

D 、321y y y <<

4.在反比例函数1k

y x

-=

的每一条曲线上,y 都随着x 的增大而 减小,则k 的值可以是( )

A 、-1

B 、0

C 、1

D 、2

5.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 ”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 、y ,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 ≤10,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是…( )

6. 对于反比例函数x

y 2

-

=,下列说法:① 点(21)--,在它的图象上;② 它的图象在第 二、四象限;③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④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序号.....

是 .(填上所有你认为正确的序号)

课后练习

A.基础题自测 1.反比例函数1

m y x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2.下列4个点,不在反比例函数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图象上的是( )

A 、(2,﹣3)

B 、(﹣3,2)

C 、(3,﹣2)

D 、(3,2)

3.已知反比例函数y =-2

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经过点(-2,1) B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C .当x <0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 >-1时, y >2 4.已知k >0 ,那么函数y=

k

x

的图象大致是 ( )

B.中档题演

5.如图,矩形ABOC 的面积为3,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过点A ,则k =( ) A .3

B .5.1-

C .3-

D .6-

6.在反比例函数y=

x

m

21-的图象上有两点A (x 1,y 1),B (x 2,y 2),当x 1<0<x 2时,有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0

B 、m >0

C 、m <

2

1 D 、m >21

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 在x 轴上,∠ABO =90o,点A 的坐标为(1,2).将△AO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o,点O 的对应点C 恰好落在双曲线y = k

x (x >0)上,则k =( )

A .2

B .3

C .4

D .6

8. 若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经过点(3)m m ,,其中0m ≠,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9. 某厂从2001年起开始投入技术改进资金,经技术改进后,其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具体数据如下表:

年度

2001 2002 2003 2004 投入技改资金x(万元) 2.5 3 4 4.5 产品成本y (万元/件)

7.2

6

4.5

4

(1) 请你认真分析表中数据,从你所学习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中确定哪种

函数能表示其变化规律,并求出它的关系式。

(2) 按照这种变化规律,若2005年已投入技改资金5万元。

① 预计生产成本每件比2004年降低多少万元?

② 如果打算在2005年把每件产品成本降低到 3.2万元,则还需投入技改资金多少万

元(结果精确到0.01万元)?

C.难题我破解

10. 如图,点P 的坐标为(2,3

2),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A ,交双曲线k y x

= (0x >)于点N ,作PM AN ⊥交双曲线k

y x

=

(0x >)于点M ,连结AM .已知 4PN =.

(1)求k 的值.

(2)求APM △的周长.

O

B

A

D C

y x

11. 函数x

y 6

=

的图象如图所示. (1)),(y x P n (12n =,,)是第一象限内图象上的点,且x y ,都是整数.求出所有的点()n P x y ,;

(2)若P (m ,y 1),Q(-3,y 2)是函数x

y 6

=图象上的两点,且y 1> y 2,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2.如图,直线43y x =

与双曲线k y x =(0x >)交于点A .将直线43y x =向右平移92

个单位后,与双曲线k y x =(0x >)交于点B ,与x 轴交于点C ,若2AO

BC

=,则k = .

13.定义: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1=

与x

k

y 2=,如果存在函数x

k k y 21=(021>k k )则称函

数x

k k y 21=

为这两个函数的中和函数.

O

x y A

B

C

y

x O

P

A M

N

(1)试写出一对函数,使得它的中和函数为x

y 2

=

,并且其中一个函数满足:当0

和x

y 12

-=的中和函数x k y =的图象和函数x y 2=的图象相交于

两点,试求当x

k

y =的函数值大于x y 2=的函数值时x 的取值范围.

定积分的概念(教学内容)

授课题目定积分的概念 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定积分的基本思想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掌握解决积分学问题的“四步曲”。 重点与难点重点:定积分的基本思想方法,定积分的概念形成过程。难点:定积分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学生从知识结构上来说属于好坏差别很大,有的接受新知识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根本听不懂,基 于这些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我以板书教学为主,多媒 体教学为辅,把概念较强的课本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 教材分析本次课是学生学习完导数和不定积分这两个概念后的学习,定积分概念的建立为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引出做了铺 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定积分概念的引入体 现着微积分“无限分割、无穷累加”“以直代曲、以不变 代变”的基本思想。所以无论从内容还是数学思想方面, 本次课在教材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根据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次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讲与练互相结合,以教师的引导和讲 解为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问题的 积极性。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相结合。 课程资源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定积分问题举例 1、曲边梯形的面积 设)(x f y =在区间],[b a 上非负连续。由)(,0,,x f y y b x a x ====所围成的图形称为曲边梯形(见下图),求其面积A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分割:在区间],[b a 中任意插入1-n 个分点 b x x x x x a n n =<<<<<=-1210Λ 把],[b a 分成n 个小区间 ],[,],,[],,[12110n n x x x x x x -Λ 它们的长度依次为:n x x x ???,,,21Λ (2)近似代替:区间],[1i i x x -对应的第i 个小曲边梯形面积,)(i i i x f A ?≈?ξ ]).,[(1i i i x x -∈?ξ (3)求和:曲边梯形面积∑∑==?≈?=n i i i n i i x f A A 1 1 )(ξ (4)取极限:曲边梯形面积,)(lim 10∑=→?=n i i i x f A ξλ其中 }.,,m ax {1n x x ??=Λλ 2、变速直线运动路程 设物体做直线运动,已知速度)(t v v =是时间间隔],[21T T 上的非负连续函数,计算这段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s ,具体计算步骤与上相似 x a b y o 1x i x 1-i x i ξ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_有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对象:○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有的比赛项目;○2《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所有难题;○3所有质数;○4平面上到点(1,1)的距离等于5的点的全体;○5在数轴上与原点O 非常近的点。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2、下列集合中与集合{21,}x x k k N +=+∈不相等的是( ) A .{23,}x x k k N =+∈ B .{41,}x x k k N +=±∈ C .{21,}x x k k N =+∈ D .{23,3,}x x k k k Z =-≥∈ 3、设221()1x f x x -=+,则(2)1()2 f f 等于( ) A .1 B .1- C .35 D .35- 4、已知集合2{40}A x x =-=,集合{1}B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值是( ) A .0 B .12± C .0或12± D .0或12 5、已知集合{(,)2}A x y x y =+=,{(,)4}B x y x y =-=,则A B =I ( ) A .{3,1}x y ==- B .(3,1)- C .{3,1}- D .{(3,1)}- 6、下列各组函数)()(x g x f 与的图象相同的是( ) (A )2)()(,)(x x g x x f == (B )22)1()(,)(+==x x g x x f (C )0)(,1)(x x g x f == (D )???-==x x x g x x f )(|,|)( )0()0(<≥x x 7、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 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 A .{x |ax 2+bx +c =0,a ,b ,c ∈R } B .{x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C .{ax 2+bx +c =0|a ,b ,c ∈R } D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设集合P={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P 的真子集个数是 ( ) A .3 B .4 C .7 D .8 4.设P={质数},Q={偶数},则P ∩Q 等于 ( ) A . B .2 C .{2} D .N 5.设函数x y 111+=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那么 ( ) A .M={x |x ≠0},N={y |y ≠0} B .M={x |x <0且x ≠-1,或x >0},N={y |y <0,或0<y <1,或y >1} C .M={x |x ≠0},N={y |y ∈R } D .M={x |x <-1,或-1<x <0,或x >0=,N={y |y ≠0} 6.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0t C .x =???>-≤≤)5.3(,50150)5.20(,60t t t t D .x =?????≤<--≤<≤≤)5.65.3(),5.3(50150)5.35.2(,150) 5.20(,60t t t t t 7.已知g (x )=1-2x,f [g (x )]=)0(122≠-x x x ,则f (2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8.函数y=x x ++-1912是( )

高等数学(上册)教案22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高等数学(上册)教案22定积分的概念与性 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目的】: 1. 理解曲边梯形的面积求法的思维方法; 2.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 3. 掌握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 【教学重点】: 1. 定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1. 曲边梯形面积求法的思维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案例研究 引例5.1.1 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 所谓曲边梯形是指由连续曲线)(x f y =(设0)(≥x f ),直线a x =,b x =和 0=y (即x 轴)所围成的此类型的平面图形(如图5-1所示).下面来求该曲边 梯形的面积. 分析 由于“矩形面积=底?高”,而曲边梯形在底边上各点处的高()f x 在区间 [,]a b 上是变动的,故它的面积不能按矩形面积公式计算. 另一方面,由于曲线()y f x =在[,]a b 上是连续变化的,所以当点x 在区间 [,]a b 上某处变化很小时,相应的()f x 也就变化不大.于是,考虑用一组平行于 y 轴的直线把曲边梯形分割成若干个小曲边梯形,当分割得较细,每个小曲边图5-1 图5-2

梯形很窄时,其高()f x 的变化就很小.这样,可以在每个小曲边梯形上作一个 与它同底、以底上某点函数值为高的小矩形,用小矩形的面积近似代替小曲边 梯形的面积,进而用所有小曲边梯形的面积之和近似代替整个曲边梯形的面积 (如图5-2所示).显然,分割越细,近似程度越高,当无限细分时,所有小矩 形面积之和的极限就是曲边梯形面积的精确值. 根据以上分析,可按以下四步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A . (1)分割 在闭区间],[b a 上任意插入1n -个分点, 01211......i i n n a x x x x x x x b --=<<<<<<<<=, 将闭区间[,]a b 分成n 个小区间 ],[,],,[,],[],,[112110n n i i x x x x x x x x -- , 它们的长度依次为 11022111,,...,,...,i i i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过每一个分点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把曲边梯形分成n 个小曲边梯形; (2)取近似 在每个小区间1[,]i i x x -(1,2,...,)i n =上任取一点 1()i i i i x x ξξ-≤≤,以小区间1i i i x x x -?=-为底,()i f ξ为高作小矩形,用小矩形的 面积()i i f x ξ?近似代替相应的小曲边梯形的面积A ?,即 ()(1,2,...,)i i A f x i n ξ?=?=, (3)求和 把这样得到的n 个小矩形的面积加起来,得和式∑=?n i i i x f 1)(ξ, 将其作为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即 11()n n i i i i i A A f x ξ===?≈?∑∑; (4)取极限 当分点个数n 无限增加,且小区间长度的最大值λ (max{}i x λ=?)趋于零时,上述和式的极限值就是曲边梯形面积的精确值, 即 01lim ()n i i i A f x λξ→==?∑. 5.1.1 定积分的定义 定义1 设函数()y f x =在闭区间[,]a b 上有界,在闭区间[,]a b 中任意插 入1n -个分点 01211......i i n n a x x x x x x x b --=<<<<<<<<=, 将区间[,]a b 分成n 个小区间 011211[,],[,],...,[,],...,[,]i i n n x x x x x x x x --, 各小区间的长度依次为 11022111,,...,,...,i i i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在每个小区间上任取一点)(1i i i i x x ≤≤-ξξ,作函数值)(i f ξ与小区间长度i x ?的 乘积),,2,1()(n i x f i i =?ξ,并作和∑=?n i i i x f 1)(ξ,记 }max {i x ?=λ, ),,2,1(n i =, 当n 无限增大且0→λ时,若上述和式的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 f x =在区

函数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一. 课标要求: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教材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当作三种重要的函数模型来学习,强调通过实例和图象的直观,揭示这三种函数模型增长的差异及其关系,体会建立和研究一个函数模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具体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 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5.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6.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意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7.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f(x)=a x的符号、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别点). 8.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了解对数换底公式及其简单应用,能将一般对数转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具体函数,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f(x)=log a x符号及意义,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殊点). 9.知道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0, a≠1),初步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和f- -1(x)的意义. 10.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五种具体函数 1 312 ,,, y x y x y x y x - ====的 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11.通过应用实例的教学,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 12.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背景教学. 2..教材对函数的三要素着重从函数的实质上要求理解,而对定义域、值域的繁难计算,特别是人为的过于技巧化的训练不做提倡,要准确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拨高教学. 3. 函数的表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重视采用不同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目的是丰富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 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从代数的角度研究图象,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方法.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并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意义. 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析,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教学重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 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两支,给画图带来了复杂性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可以从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开始:你还记得一次函数的图象吗?在回忆与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函数图象的直观有助于理解函数的性质.转而导人关注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2、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1反比例函数x y 6= 的图象. 由于反比例函数x y 6=的图象是曲线型的,且分成两支.对此,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分几个层次来探求: (1)可以先估计——例如:位置(图象所在象限、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等)、趋势(上升、下降等); (2)方法与步骤——利用描点作图; 列表:取自变量x 的哪些值? ——x 是不为零的任何实数,所以不能取x 的值的为零,但仍可以以零为基准,左右均匀,对称地取值. 描点:依据什么(数据、方法)找点? 连线:怎样连线? ——可在各个象限内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用两条光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连接起来. 探索活动2反比例函数x y 6-=的图象. 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活动: (1)可以用画反比例函数x y 6= 的图象的方式与步骤进行自主探索其图象; (2)可以通过探索函数x y 6=与x y 6-=之间的关系,画出x y 6-=的图象.

探索活动3 反比例函数x y 6-=与x y 6=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从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对比感受反比例函数图象“曲线”及“两支”的特征. 反比例函数x k y =(k ≠0)的图象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曲线.当0>k 时,图象在一、三象限:当0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 A .{x |ax 2+bx +c =0,a ,b ,c ∈R } B .{x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C .{ax 2+bx +c =0|a ,b ,c ∈R } D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设集合P={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P 的真子集个数是 ( ) A .3 B .4 C .7 D .8 4.设P={质数},Q={偶数},则P ∩Q 等于 ( ) A . B .2 C .{2} D .N 5.设函数x y 111 +=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那么 ( ) A .M={x |x ≠0},N={y |y ≠0} B .M={x |x <0且x ≠-1,或x >0},N={y |y <0,或0<y <1,或y >1} C .M={x |x ≠0},N={y |y ∈R } D .M={x |x <-1,或-1<x <0,或x >0=,N={y |y ≠0} 6.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0t C .x =???>-≤≤)5.3(,50150)5.20(,60t t t t D .x =? ????≤<--≤<≤≤)5.65.3(),5.3(50150)5.35.2(,150)5.20(,60t t t t t 7.已知g (x )=1-2x,f [g (x )]=)0(12 2≠-x x x ,则f (2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8.函数y=x x ++-1912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非奇非偶数

定积分的概念(教案)

1.5.3.定积分的概念 一、复习回顾: 1. 回忆前面曲边梯形的面积,汽车行驶的路程等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步骤: 2.上述两个问题的共性是什么? 二、新知探究 1.定积分的概念 注: 说明:(1)定积分()b a f x dx ?是一个 ,即n S 无限趋近的常数S (n →+∞时)记为 ()b a f x dx ?,而不是n S . (2)用定义求定积分的一般方法是: (3)曲边图形面积: 变速运动路程: 变力做功: 例1:利用定积分的定义,计算 dx x ?102 、 dx x ?1 03 的值.

2.定积分的性质 根据定积分的定义,不难得出定积分的如下性质: 性质1 ?b a dx x kf )(= ; 性质2 dx x g x f b a ?±)]()([= 性质3 ??=c a b a dx x f dx x f )()( + 3.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从几何上看,如果在区间[],a b 上函数()f x 连续且恒有()0f x ≥, 那么定积分()b a f x dx ?表示由直线 和曲线 所围成的曲边梯形(如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这就是定积分 ()b a f x dx ?的 几何意义。 思考: (1)在[,]a b 上0)(≥x f ,()b a f x dx ?= (2)在[,]a b 上0)(≤x f ,()b a f x dx ?= (3)在[,]a b 上)(x f 变号,()b a f x dx ?=

⑤ 练习: 1、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判断下列定积分值的正、负号。 (1) dx x ?20sin π (2)dx x ?-212 (3)dx x ?-1 23 2、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说明下列各式成立 (1) 0sin 22=?-dx x π π , 0sin 20=?dx x π (2)dx x dx x ??=200sin 2sin π π 3、计算下列定积分 (1)dx b a ?1 (2)11x dx -?. (3) 5 0(24)x dx -? (4) dx x ?-1021 (5)120(2)x x dx -? 三、课堂小结: ①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②用定义法求简单的定积分③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集合},{b a 的子集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已知函数x x f -=21)(的定义域为M ,2)(+=x x g 的定义域为N ,则=?N M A.{}2-≥x x B.{}2x x (C )||)(x x f =与33)(x x g = (D )11)(2--=x x x f 与)1(1)(≠+=t t x g 4. (A ) (B) (C ) (D) 5..已知()5412-+=-x x x f ,则()x f 的表达式是( ) A .x x 62+ B .782++x x C .322-+x x D .1062-+x x 6.已知函数y f x =+()1定义域是[]-23,,则y f x =-()21的定义域是( ) A []05 2 , B []-14, C []-55, D []-37, 7.函数 是单调函数时,的取值范围 ( ) A . B . C . D . 8.函数在实数集上是增函数,则 ( ) A . B . C . D . 9.已知 在实数集上是减函数,若,则下列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x y 0 x y 0 x y 0 x y 0

10.已知函数212x y x ?+=?-? (0)(0)x x ≤>,使函数值为5的x 的值是( ) A .-2 B .2或52- C . 2或-2 D .2或-2或52 - 11.下列四个函数中,在(0,∞)上为增函数的是 (A )f (x )=3-x (B )f (x )=x 2-3x (C )f (x )=-|x | (D )f (x )=-2 3+x 12、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7]上是增函数,在[7,+∞]上是减函数,又6)7(=f ,则)(x f A 、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是6 B 、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6 C 、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是6 D 、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大值是6 二、填空题 13.已知集合M={(x ,y )|x +y =2},N={(x ,y )|x -y =4},那么集合M∩N= . 14.已知f (x )是偶函数,当x <0时,f (x )=x (2x -1),则当x >0时,f (x )=__ 15. 设f(x)=2x+3,g(x+2)=f(x-1),则g(x)= . 16.定义域为2[32,4]a a --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则a= . 17.设32()3,()2f x x x g x x =-=-,则(())g f x = . 三.解答题 18..已知集合A={-1,a 2+1,a 2-3},B={-4,a-1,a+1},且A∩B={-2},求a 的值.(13分) 19.已知集合A={} 71<≤x x ,B={x|2

函数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I 一. 课标要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 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教材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当作三种重要的函数模型来学习,强调通过实例和图象的直观,揭示这三种函数模型增长的差异及其关系,体会建立和研究一个函数模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具体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 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5.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6.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意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7.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f(x)=a x的符号、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别点). 8.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了解对数换底公式及其简单应用,能将一般对数转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通过具体函数,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f(x)=log a x符号及意义,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有关性质(单调性、值域、特殊点). 9.知道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0, a≠1),初步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和f- -1(x)的意义. 1 10.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五种具体函数y = x,y= x3,y=x-1,y = x2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11.通过应用实例的教学,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模型. 12.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1.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背景教学. 2..教材对函数的三要素着重从函数的实质上要求理解,而对定义域、值域的繁难计算,特别是人为的过于技巧化的训练不做提倡,要准确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拨高教学. 3.函数的表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重视采用不同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目的是丰富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 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从代数的角度研究图象,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方法. 4.教材将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进行了逻辑顺序上的调整,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思维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优秀教案

17.1.2反比例函数地图象和性质(1) 教学目标:会画反比例函数地图象,并知道该图象与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地区别,能从反比例函数地图象上分析出简单地性质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地画法及探究,反比例函数地性质地运用. 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平滑双曲线地理解及对图象特征地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回忆 1.过点(2,5)地反比例函数地解析式是:. 2一次函数y=2x-1地图象是:,y随x地增大而; 3.用描点法作函数图象地步骤:. (二)教师点拨与例题讲解 例1.分别在下列两个坐标系中作出y= 6 x 和y=- 6 x 地图象. 解:列表 (请把表中空白处填好) 归纳:反比例函数y = x 与y = - x 6 地图象是. y = x 6 地图象地两分支分别位于第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地增大而; y = - x 6 地图象地两分支分别位于第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地增大而. 思考:为什么强调在每个象限内? 小结:(1)反比例函数地图象都有两个分支,我们将反比例函数地图象称为. (2)当k>0时,反比例函数地图象地两个分支位于第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地增大而;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地图象地两个分支位于第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地增大而. (3)反比例函数图象地两个分支关于对称,且随着x地不断增大(或减小),反比例函数地图象越来越接近于坐标轴,但永不相交. 课堂练习: 1.

2 / 3 2.如图,这是下列四个函数中哪一个函数地图象?() (A) y = 5x (B) y = 2x+3 (C) y = x 4 (D) y = - x 3 3.如果点(1,-2)在双曲线 x k y=上,那么该双曲线在第______象限. 4.已知反比例函数 x k y - = 3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k地取值范围 (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2)在第二象限内,y随x地增大而增大 5.函数y=-kx+k与 x k y - =(k≠0)在同一坐标系中地图象可能是() 6.已知y与x+2成反比例函数,当x=4时,y=1.(1)求这个函数地解析式;(2)当x=0 时,求y地值. 课后作业:A组 1.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 地图象如图所示,则k0,在图象地每一支上,y值随x地增大而. 2.下列图象中,是反比例函数地图象地是() (B) (C) (D) x o y x o y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备课教案

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理解二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 2、会计算两类曲线积分 3、掌握(Green)公式,会使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4、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及高斯(Grass)公式和斯托克斯(Stokes)公式并会计算两类曲面积分。 5、了解通量,散度,旋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6、会用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如曲面面积、弧长、质量、重心、转动惯量、功、流量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2学时 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2学时 第三节格林公式及其应用4学时 第四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2学时 第五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2学时 第六节高斯公式通量与散度2学时 第七节斯托克斯公式环流量与旋度2学时 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 1、二类曲线积分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二类曲面积分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格林公式、高斯公式及斯托克斯公式 4、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的物理应用和几何应用也是本章重点。 5、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和区别 6、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和区别 7、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物理应用及几何应用 五、思考题与习题 第一节习题10—1 131页:3(单数)、4、5 第二节习题10-2 141页:3(单数)、4、5、7(单数) 第三节习题10-3 153页:1、2、3、4(单数)、5(单数)6(单数)、7 第四节习题10-4 158页:4、5、6(单数)、7、8 第五节习题10-5 167页:3(单数)、4 第六节习题10-6 174页:1(单数)、2(单数)、3(单数) 第七节习题10-7 183页:1(单数)、2、3、4 第一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 一、内容要点 由例子引入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定义给出性质,然后介绍将对弧长的曲线积分化为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1、引例:求曲线形构件的质量

1.1 函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第一章 函数 1.1 函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4课时) 教学要求:理解集合、区间、邻域及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函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形,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集合、映射及函数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集合及其运算 1、集合概念 (1) 什么是集合? 所谓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2) 集合的表示法 a 列举法:就是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表示.由元素n a a a ,,21组成的集合A,可表示成 A={n a a a ,,21} b 描述法:若集合M 是由具有某种性质P 的元素x 的全体所组成,就可表示成 }|{P x x M 具有性质= (3) 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属于、包含、子集、真子集、空集. 2、集合的运算 (1) 并集 {| }A B x x A x B ?=∈∈或;(2) 交集 {| } A B x x A x B ?=∈∈且 (3) 差集 \{| }A B x x A x B =∈?但 (4) 全集与补集(或余集) 全集用I 表示,称A I \为A 的补集记作C A . 即 \{| }C A I A x x I x A ==∈?但 集合的并、交、补满足下列法则: (1) 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 (2) 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3) 分配律:)()()(C B C A C B A ???=??, )()()(C B C A C B A ???=?? (4) 对偶律:C C C B A B A ?=?)(,C C C B A B A ?=?)( (5)幂等律:A A A ?=A A A ?=;(6)吸收律:A A ?Φ=A A ?Φ= 两个集合的直积或笛卡儿乘积 {(,)| }A B x y x A y B ?=∈∈ 且 二、区间与邻域 1、映射与领域 区间:开区间 ),(b a 、闭区间 ],[b a 、半开半闭区间],(b a ,),[b a 、有限,无限区间. 邻域:)(a U 或}|{),(δδδ+<<-=a x a x a U a :邻域的中心,δ:邻域的半径 去心邻域: }||0|{),(δδ<-<=a x x a U 左δ邻域),(a a δ-、右δ邻域),(δ-a a . 2、映射概念 定义 设,A B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存在一个法则f ,使得对A 中的每一个元素x .按法则f ,在B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则称f 为从A 到B 的映射,记作 f B →:A 或,f y x A →∈:x| 其中,并y 称为元素x 的像,记作)(x f ,即 )(x f y =,而x 称为元素y 的一个原像。 映射f 的定义域:f D A =,映射f 的值域:(){()|}f R f A f x x A ==∈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知道该图象与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的区别,能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分析出简单的性质.能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象,进一步培养“描点法”画图的能力和方法,并提高对函数图象的分析能力.同时尝试用类比和特殊到一般的思路方法,归纳反比例函数一些性质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图象的画法和分析,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美,并通过图象的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及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的运用. 难点: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平滑双曲线的理解及对图象特征的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若y=是反比例函数,则n必须满足条件 n≠或n≠-1 . 2.用描点法画图象的步骤简单地说是列表、描点、连线. 3.试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2x;(2)y=1-2x.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问题:我们已知道,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反比例函数(k 为常数且k≠0)的图象是什么样呢? 尝试用描点法来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画出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 解:列表 描点,以表中各对应值为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

连线,用平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依次连接起来. 探究反比例函数y=和y= ?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做一做把y=和y= ?的图象放到同一坐标系中,观察一下,看它们是否对称.归纳反比例函数y=和y= ?的图象的共同特征: (1)它们都由两条曲线组成. (2)随着x的不断增大(或减小),曲线越来越接近坐标轴(x轴、y轴).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属于双曲线(hyperbola). 此外,y=的图象和y= ?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 做一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反比例函数y=和y= ?的图象. 交流两个函数图象都用描点法画出? 【分析】由y=和y= ?的图象及y=和y= ?的图象知道, (1)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和不同点? (2)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 (3)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而如何变化? 猜想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些象限由什么因素决定?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的变化情况如何?它可能与坐标轴相交吗? 【归纳】(1)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 (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练习

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选择题 1. A ; 2. C . 二、填空题 1. (1)1; (2)0; (3)4 π. 2. (1)1 2 x dx ? > 1 30 x dx ? , (2)2 1ln xdx ? > () 2 2 1ln x dx ?, (3) 20 xdx π ? < 20 sin xdx π ? , (4)4 3 ln xdx ? < () 4 2 3ln x dx ?. 三、 解 由于()3f x x =在[]0,1上连续,故积分2 21 x dx -? 是存在的,且它与分法无关,同 时也与点的取法无关. 将区间[]0,1n 等分,得1 i x n = ,取() 1,2,, i i i n n ξ== 作和 ()2 3 2 1 1 13 344 0001114 n n n n i i i i i n n i S x i n n n n ξ---===+??==== ???∑∑∑ 于是 1 lim 4n n S →∞= 即 13 014 x dx =?. 四、 细棒的质量()0 l x dx ρ?. 五、 1 13 x e dx -+? 311 x e dx +-=-?. 设()()1 1,0x x f x e f x e ++'==>,所以()f x 在[]1,3-内单调增加, 从而 ()()()13f f x f -≤≤,即1 41x e e +≤≤. 于是 3 141 44x e dx e +-≤≤? 从而 1 4 13 44x e e dx -+-≤ ≤-? . 六、 设()()2 21,41f x x x f x x '=-+=-,令()0,f x '=得驻点1 4 x = . ()17101,,1482f f f ???? === ? ????? .所以 min ()f x =1, max ()f x =78. 1≤≤ 由定积分性质,得 1 2012≤≤ ?.

最全函数概念及基本性质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例题

函数及基本性质 一、函数的概念 (1)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 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注意1: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例1.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⑴3) 5)(3(1+-+=x x x y ,52-=x y ; ⑵111-+= x x y ,)1)(1(2-+=x x y ; ⑶x x f =)(,2)(x x g =; ⑷()f x ()F x = ⑸21)52()(-=x x f ,52)(2-=x x f 。 A .⑴、⑵ B .⑵、⑶ C .⑷ D .⑶、⑸ 2: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如:943)(2-+=x x x f ,R x ∈ 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如:()6 35 -= x x f ,2≠x 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如()1432+-=x x x f , 13 1 >=x x x f a ,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 于零且不等于1。如:( ) 2 12 ()log 25f x x x =-+ ⑤tan y x =中,()2 x k k Z π π≠+ ∈. 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如:2)32()(-+=x x f

(完整版)定积分教案

《数学分析》 之九 第九章定积分(14+4学时) 教学大纲 教学要求: 1.理解Riemann定积分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2.了解上和与下和及其有关性质 3.理解函数可积的充要条件,了解Riemann可积函数类 4.熟练掌握定积分的主要运算性质以及相关的不等式 5.了解积分第一中值定理 6.掌握变上限积分及其性质 7.熟练掌握Newton-Leibniz公式,定积分换元法,分部积分法 教学内容: 问题的引入(曲边梯形的面积及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定积分定义,几何意义,可积的必要条件,上和、下和及其性质,可积的充分条件,可积函数类,定积分的性质,积分中值定理,微积分学基本定理,牛顿一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换元法及分部法。 第页

此表2学时填写一份,“教学过程”不足时可续页 第页

=i 1 。 则称函数)(x f 在[b a .]上可积或黎曼可积。数J 称为函数)(x f 在[b a .]上 的定积分或黎曼积分,记作: ?=b a dx x f J )( 其中)(x f 称为被积函数,x 称为积分变量,[b a .]称为积分区间,dx x f )(称为被积式,b a ,分别称为积分的下限和上限。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连续函数定积分存在(见定理9.3) 三、举例: 例1 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可积 .用定义求积分 . 解 取 等分区间 作为分法 n b x T i = ?, 取 .= . 由函数)(x f 在区间],0[b 上可积 ,每个特殊积分和之极限均为该积分值 . 例2 已知函数2 11 )(x x f += 在区间]1,0[上可积 ,用定义求积分 . 解 分法与介点集选法如例1 , 有 . 上式最后的极限求不出来 , 但却表明该极限值就是积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