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哈工大 自然辩证法 课件整理

哈工大 自然辩证法 课件整理

哈工大 自然辩证法 课件整理
哈工大 自然辩证法 课件整理

4.1第一节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一.科学的含义

1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2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的认知活动。知识生产、精神活动)

3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是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专门部门,是新兴的社会产业,国家的战略产业,一项国际事业。组织化、社会化)

二、科学的特性

解释性(不但描述现象,而且要揭示现象的本质,制约现象出现的规律。)

精确性(任何定律、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有限的范围内成立,结论的表述要系统、严格、精确、明晰)可检验性(科学陈述的结果必须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

可错性或可变性(科学就是在试错中不断发展的)

系统性(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达出来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主体际性(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和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在不同认识主体间交流、讨论)

三、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几种不同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与证实原则密切联系在一起,可检验性或可验证性)

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库恩:划界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难题的活动。费耶阿本德: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区分)

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原则。)

第二节科学认识的结构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一,科学认识的结构

科学认识主体(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规定,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规定,价值准则方面的规定)

科学认识客体(自身规定,与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密切相关)

科学认识中介(仪器和工具,符号和语言,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

科学认识的过程: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认识中介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科学认识的本质:能动地反映客体,创造性的建构过程

三,科学知识的构成(静态结构,动态过程)

1、科学事实

1)含义: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经验事实。对客观事实的感知、描述和记录,结果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2)2)本质:认识论范畴,“客观事物在科学认识主体中的记忆和判断”。“内容客观,形式主观”,存在可错性。3)性质:直接的单称陈述,直接、个别可重复、可再现应比较精确,系统、全面反映客观事实。——既是认识的来源,又是对认识成果的评价标准。

2、科学定律

1)含义:“人们对于自然现象之间的必然的、实质性的、不断重复着的关系的认识。”全称命题

2)类型:经验定律、理论定律

3)特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简明性

3、科学假说

1)含义:“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假定性的猜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2)结构: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本质的猜测推演出的预见和预言

3)特点:科学性、猜测性(假定性)、试探性

方法论意义: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恩格斯“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4、科学理论

1)含义:“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对某种自然现象本质的系统说明,是由科学概念、原理、定律、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

2)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逻辑结论“演绎型逻辑体系”

3)特征:客观真理性、逻辑完备性;普遍性:预见性

总结:“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科学理论作为构成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地、辩证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节科学价值和科学精神

一、科学价值

马克思:“‘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部关系中产生的”。它“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

1、科学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2、科学的“价值中立说”与“价值负荷说”

内在价值:由于其对真理的追求而对人认识世界的需求的满足,这是一种对人的智力上的追求之满足。”

科学的外在价值:“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或意义。”

物质价值,对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精神价值,即作为人类认识活动,其方法、思想及精神对人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文化事业的影响。

二、科学精神

1)含义: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成果中通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表现出科学独有的精神气质,科学精神。”2)构成: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有条件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

2、科学精神的文化意义

科学精神有利于人们养成客观公正的心智习惯。科学的理性精神有助于人们形成诉诸理性的思考方式。

科学的批判精神以及科学评价中对普遍主义的追求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民主意识。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样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

第5章科学认识的形成与科学理论的创立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选题→获取科学事实(材料)→对材料进行加工(思维)→最终获得理性认识的成果(假说→理论)

第1节科学问题的提出

一、科学问题

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地位)(理论依据:总体看,旧理论的终点,新理论的起点;具体过程看,问题的框架,问题驱动和引导研究。)

2.科学问题的含义(“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而尚无确定的答案。”)

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以整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衡量”时代背景还决定着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决途径。)

与科学认识主体的“欲求”以及智能状况相联系(“自然界本身不存在问题”、“需要研究者去认识、提出”) 科学问题是有结构的(“问题的指向、研究的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

3.科学问题的来源(“来源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由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矛盾能产生;由科学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矛盾产生;由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产生;经验事实累积到一定时候产生;社会需求)

二、科研选题

“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选题的意义;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

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培根“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选题的步骤:

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准、新、全

提出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路线;研究步骤

初步论证:立题依据-合理性分析实施条件-可行性分析预期效果-可用性分析

评议和确定课题:综合评价

选题的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科研选题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创造性原则(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未曾提出或没有解决的问题)

科学性原则(科研选题应以一定的科学理论或科学事实为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背景之下)

可行性原则(所选择的课题要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自己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择)

第2节科学事实的获取

科学观察

科学实验

观察和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一、科学观察

“在自然发生的状态下,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有选择的感知活动”。感知性;目的性作用:-有助于研究课题的形成;-有助于科学假说的建立;-可以为检验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提供事实依据。

二、科学实验

“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或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过程”。

特点:-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强化研究对象;-再现、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经济可靠。

作用:-检验原理真理性的标准;-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比较:

共同点:目的性、感知性(是否借助仪器)

区别:是否改变对象、主动或被动、

“观察仅仅是搜集自然界呈现给我们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人们主动的从自然界中索取所期望的东西”

三、观察和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观察和实验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观察渗透理论”a.有目的的感知活动,事先规划设计,b.不仅是接收信息,同时也是加工信息。c.陈述语言与特定的科学理论相联系

结论:把客观事物描述为科学事实时,理论框架一直在背后起作用。

“定向”,有选择的接收外界信息。“加工改造”,理解到观察到的到底是什么。

实验对象与测量仪器的相互作用

实验者、实验对象、测量系统-坚持微观客体的客观实在性。-主体不可能离开测量仪器去研究客体的性质。-判定“信息”时,必须充分考虑测量仪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因素。

观察的客观性

客体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它独立于主体,科学观察无法达到。

客观性:客观世界在认识主体中的正确反映,在一定的科学认识条件下的客观结果,科学观察能够达到。(1)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指导思想)消除自然界中的假象,“眼见不一定为实”

(2)尽可能使用先进的科学仪器(物质基础)纠正人感官在生理上的局限性造成的错觉

(3)使实验结果用标准的方法重演,防止偶然的失误或故意的弄虚作假

(4)保持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防先入为主与偏见

赫胥黎“我要做的是使我的愿望符合事实,而不是试图让事实与我的愿望调和。我们要像一个小学生那样坐在事实面前,准备放弃一切先入之见,恭恭敬敬的照着大自然指的路走,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观察与实验过程中的机遇

机遇的含义(“在科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意外的出现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的现象”完全意外机遇、部分意外机遇)

机遇产生的客观机制(自然界本身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如何正确对待机遇(-辩证的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认识主体识别机遇、把握机遇的能力)

第3节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一、科学抽象及其成果

“在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过程。”

1、科学概念(“科学思维的细胞;科学思维结构的基本单位;反映对象本质的思维形式。”- 逻辑的可确定性- 实践上的可检验性- 流动性)

2、科学符号(“一定可感知的物质对象,它在贮存、传递另一对象的信息方面、充当另一对象的代替物。”具体含义、物质性、可感知性“人类符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自然语言符号系统、人工语言符号系统-科学行话-形式化语言)

3、思想模型

思想模型(“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

理想模型(“既高度抽象又具有某种极限特征的理想客体或理想事物。”)

理想实验(理想实验方法:“运用理想模型在思想中塑造理想过程,并进行严密逻辑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

特点:思维活动;具有真实实验特征、结构模式;理想化

理想实验的设计:- 以真实科学实验为根据;- 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

注意:结果或然;结论还需实验判定正误)

科学思维方法(一、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二、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

二、逻辑思维方法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归纳、演绎、类比

归纳方法(从大量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通过现象达到本质;通过特殊揭示一般“被观察的大量A都有性质B,则所有A均有B。”)

演绎方法(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对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达到相应的结论。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所有的:S→P,有:M→S所以:M→P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类比方法(根据两类对象之间某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三类方法的比较()

三、非逻辑思维方法

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觉灵感

直觉(对事物的本质的直接领悟。)

灵感(新意象、新感觉、新思想在思维过程中突然涌现出来的现象。)

特征(认识发生的突发性;认识过程的突变性;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方法论意义1、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2、在科学发现中产生新思想、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说、提出新模型的基本途径之一

关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着眼精英创造,部分领域创造,更要着眼大众创造,各个领域创造,努力实践陶行之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四、数学方法(特点、作用、应用(建模及应注意的问题))

“对研究对象加以量化然后进行定量处理的方法。即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1、数学方法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逻辑的严密性及结论的确定性)、应用的普遍性

2、数学方法的作用: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抽象性决定);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逻辑工具(逻辑性决定);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数量分析、计算的方法(精确性决定)

3、数学方法的应用--数学模型方法“把所研究的和考察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构造出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得出原问题的解的方法。”

数学模型的基本含义及类型“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主要特征或数量相互关系,采用形式化语言,概括或近似的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广义:一切数学概念,原理和数学理论体系;狭义:特定问题或特定的具体事物系统的数学关系结构。

类型:由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能纳入已知数学模型;由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不能纳入到已知的数学模型。“需要创造新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建模——求解——解释评价原型

最重要的是“建模”。掌握实际问题的背景。与有关的资料数据。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化简并提出假说。进行数学抽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应注意的问题(补充)

(1)模型类型的选择要建立在认识对象性质的基础上(一般分为四种情况:确定性数学模型随机性数学模型突变性数学模型模糊性数学模型)

(2)建模时要注意基本量的选择既不能过简,也不能过繁。

第四节科学假说的形成与科学理论的建立

科学假说

1)含义“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假定性的猜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2)结构: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本质的猜测推演出的预见和预言

3)特点;科学性、猜测性(假定性)、试探性

一、科学假说的形成

两种情况:在研究工作开始就通过直觉提出假说,作为研究工作的基本框架;在经验事实尚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科学抽象并运用类比、想象等非逻辑思维形式建立的假定性的说明

1、科学假说形成的方式

通过类比和模型形成科学假说(根据所研究对象与已知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未知的对象与已知事物进行比较,在对已知事物的深刻认识基础上通过联想推断未知的对象的性质或规律,已知事物成为研究所依据的模型)

通过溯因推理形成科学假说(“一种从有待解释的观察事实出发,利用背景知识和试探性构思,追本溯源寻求和选择最有可能成立的假说的一种方法。”相关的经验定律L:如果设定的假说H为真,则L可被解释为合理的,所以有理由认为H为真。)

2、形成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解释性原则:(假说—已知事实)“假说应与已知的经过实践复核的事实相符合,不仅能解释个别事实,而且原则上应该能够解释已知的全部事实”“应当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但不受原有事实材料的限制。”

对应性原则:(假说—已知理论)“假说不应该与已经过反复检核的科学理论相矛盾,一旦发生矛盾,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消解。”“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但又不能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可检验性原则:“形成的假说必须能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检验,从而判断其真伪。”原则上可检验;技术上可检验“假说应当具有可检验性,但不能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二、科学理论的创立

1)含义“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对某种自然现象本质的系统说明,是由科学概

念、原理、定律、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

2)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逻辑结论“演绎型逻辑体系”

3)特征:客观真理性、逻辑完备性;普遍性:预见性

1、科学理论的动态结构

基本理论假设(“是在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中作为基本出发点的假定。它不由其它命题推出,但可以推出其它命题。”构成一个抽象的或未加诠释的公设集。)

推理的诠释或模型(“为了给基本假设以具体的理解,常常需要运用相对熟悉的概念和形象以及可见的材料来诠释或说明它,使它不仅具有理论假定的陈述形式,而且还有形象和容易进行的理论陈述回答。这种形象的解说与诠释叫做科学理论的一个模型。”)

对应规则(“建立起理论术语与经验术语之间的联系,即加上一些将理论词与观察词联系起来的、将宏观的东西与微观的东西连接起来的规则集合——对应规则。”)

2、建立科学理论的常用方法

公理化方法(“从尽可能少的不加定义的原理、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使用程序:1、选择只做公设的概念为基本概念,选择一类不证自明的陈述作为公理,无需证明即置入系统。2、制定推理规则,用以指导本系统的所有演算。3、依据规则,从原始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从公理演绎出新的陈述。4、从导出的陈述和公理中进一步导出其他陈述。此步骤一直进行下去。一般原则:无矛盾性-科学性要求;完备性---完整性要求;独立性-简单性要求。局限性:-理论上难以实现-“回顾”)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逻辑性与历史性相一致为原则的方法”自然型理论体系(经验性学科)“逻辑发展程序和自然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认识型理论体系(理论性学科)“逻辑发展程序和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过程相一致”一般方法论的功能:-在科学研究中要求研究者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历史的考察,掌握历史发展的丰富内容,使科学理论具有可靠的历史依据。-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必须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即从纯粹的抽象的形态上揭示对象的本质,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研究事物的矛盾运动,从而建立起科学理论体系。)

“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构成逻辑体系的概念开始是比较简单、抽象的,内容是比较贫乏的。随着逻辑的展开,它的内容才会逐渐丰富、充实、具体化起来,直到对象在思维中完整的复制出来,形成一幅有机的自然图景。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与经验检验

一、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做出评价,即它是否合乎逻辑,它属于理性的考察,有时候也被人们称为理性检验。”

相容性评价“指通过与公认的相关科学理论的比较,评价新理论是否与公认的相关理论相违背。”

逻辑简单性评价“如果两个理论都能够同样好的解释类似的现象,那么,形式结构相对简单的理论被称为简单性的理论。”

自洽性评价“分析理论内部是否自相矛盾。没有发现自相矛盾的理论,具有自洽性,反之不具有自洽性。

二、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理论的检验蕴含进行经验的验证。”

科学理论的确证“一个理论推出的检验蕴含总是构成一个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确认这个理论。我们将经验证据对理论的检验蕴含的支持和确认,叫做理论的确证。”

科学理论的否证“从某一理论的一个或多个检验蕴含为真的事实不能够归纳得出这个理论为真的结论,但从这个理论的一个检验蕴含为假的事实中却可以逻辑地得出结论,这个假说被否证了。”

判决性检验“在两个对立和互相竞争的理论中决定取舍的经验检验。”

三、科学理论评价与检验的复杂性

观察本身的易谬性\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理论成熟的过程性\评价者受社会和个人因素影响\评价标准的复杂性总结“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有不确定

性的一面。……经验检验是判定科学真伪的最高准则,但又不能把经验检验的标准绝对化。科学理论的的检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常常不是有限的几次实验就能完成的。”列宁“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的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第二节科学理论的发展

科学发展模式:关于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主要特征、内在机理的概括和描述。

科学怎样发展、发展的一般形式、发展的动因和机制

科学理论的累积式发展观(-认为科学的发展是量的积累、递增-认为科学只有进化,没有革命;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飞跃。和20世纪以后的科学发展不符。)

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评价:把人们的眼光引向对科学知识的增长作动态考察的广度和对这一过程的内在机制作逻辑说明的深度。强调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鼓励科学家的批判进取精神。偏颇之处:过分简化科学的实际发展过程,否认科学的继承和积累,否认科学发展包含量变的过程,难以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过于强调猜想、灵感、想象,忽视逻辑思维的基础性作用;推崇演绎法时,片面否定了归纳法。

累积式发展模式与否证式发展模式比较:前者更加注重科学理论的证明,后者更加强调科学的成长。在否证式发展模式看来,确证的意义更在于它提供了证据表明被确证的理论有理由否证并且取代旧理论。)

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观(背景:科学共同体由松散的团体变成结构分明、联系密切的有组织的社会集团;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地位日益增强;学科之间的交叉。科学不单纯是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的集合,而是一个有复杂结构的整体。几个基本概念:“范式”: 包含科学家共同体的信念、哲学观点、公认的科学成就、方法论准则、规定、习惯,乃至于教科书或经典著作、实验仪器等等,具有极其复杂的内涵。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科学共同体才是科学认识的主体,科学知识实质上是科学共同体的产物。范式的产生、形成以及更替是与科学家共同体成员的创造、拥护以及叛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评价:积极:既克服了逻辑实证主义只强调科学发展的稳定积累方面,又克服了波普只强调科学发展的“不断革命”的片面性。局限性:-新旧范式不相容观点有明显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色彩-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的客观真理性;-过于强调范式的更替决定于科学家集团在信念或信仰上的更替,使科学革命变成主要受非科学因素支配的、纯粹是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心理跃变过程的产物。—因此,他的科学革命理论也受到许多科学哲学家的批评。)

科学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科学发展模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科学哲学对科学发展模式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科学的认识,会使我们的科学研究活动更具自觉性、更具主动性

第1节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技术的含义与本质

技术的含义:“技术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是人类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而积累、创造并在实践中运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工艺程序、操作方法和相应知识的总和。”技术是硬件和软件部分的综合

硬部分:技术的直观表达形式:工具、机器、仪表。

软部分:技术目的实现的方式方法:设计方法、操作方法、维护方法,技艺与技能,同时也包括技术思想。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它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它从属于劳动过程,是劳动主体即人类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目的和意志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使之发生人们所期望的变化的重要手段和联系媒介。”)

技术是一个过程(技术是人通过运用知识和能力,并借助物质手段以达到改变自然界的运动形式和状态的过程,是知识和能力同物质手段相互结合,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动态过程。—技术是一种活动过程。—技术又是活动的最终成果)

结论: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基本手段。

二、技术的属性

自然属性(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和利用自然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技术活动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技术的实现,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条件)

社会属性(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天然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的调控过程中,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受社会条件制约,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和各种社会因素相联系-有明确的目的性)

生产力属性(直接渗透于生产力的诸要素之中)

三、技术的特征

1、人类社会需要与对物质运动规律认识的结合。

2、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统一

3、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

4、人类改变自身,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第2节技术活动的要素、分类原则及其形态

一、技术的基本要素

三、不同形态技术活动要素相互关系的特点

相关性与独立性(相关性:各类技术活动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独立性:各类技术活动要素在整个技术系统或技术活动中具有的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被其他要素取代。)

主导性与互补性(主导性:由于在技术活动要素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一定时期有的要素处于矛盾的主导地位,由此形成主导性要素。互补性:在技术结构内部,各类技术活动要素之间存在某种协同合作机制保证了技术结构的整体协调。)

自稳性与变异性(自稳性:某个技术活动要素在受到环境或其他要素干扰时,会具有抗干扰能力,表现出相对稳定性的一面。变异性:在一定条件下,技术活动要素会发生一定变化、发展,甚至转化。)

第三节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一、技术体系及其特征

技术体系:构成某一时期社会生产基础的技术总和及其结构称为这一时期的技术体系。

主导技术、主导技术群:在一定的技术体系中,一般总有一类技术在该技术体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它的发展代表着一时期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它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整个技术体系的发展。与主导技术相关的一系列技术,包括导致主导技术产生的技术,与主导技术相配合的技术,受主导技术推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技术,它们围绕主导技术构成一个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技术群。

技术体系的构成:在某一历史时期,除了起主导作用的技术群外,还包括上一历史时期主导技术群的后续发展以及下一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群(新兴技术)的萌芽、发展。这些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制约,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技术体系),在这个整体中各类技术的发展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代表了该时期技术发展的水平、趋势和性质。

2、技术体系的特征

层次性(若干由要素经相干性关系构成的系统,再通过新的相干性关系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关系。)网络性(任何一项技术都会与其它门类的技术有共享交叉关系。”--一种技术目的需要多种技术门类为之服务,-一项专业技术又可以为多种技术目的服务。)

动态性(新的技术目的产生就会不断推动新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出现,从而使技术体系的结构不断得到改善。)优化性(一类技术发生新的变革,会立体地波及到整个技术体系,迫使其它技术门类发生相应变革,以使系统达到优化。)马克思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技术的结构

第1节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和过程

一、技术认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

认识对象、目的和任务不(科学认识:认识自然,获得自然知识,对客观过程的反映和陈述,“是什么”和“为什么”技术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对人工过程的创造和控制,“做什么”和“怎样做”)认识过程和方法不同(科学认识:过程:观察、实验;假说、检验;科学理论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

象,从整体到分析,从经验到理论;方法: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科学抽象和逻辑推理。

技术认识:过程:科学知识;技术理论;构想客体从一般(规则)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要素到综合,方法: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综合。)

知识形态不同(科学知识:可明确表达;一元性、通用性;从复杂到纯化,从多样到单一

技术知识(明言;意会):难以明确表达;多元性、专有性;从纯化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

评价标准不同(科学认识:追求正确,真理性标准技术认识:追求效率、效用,功利性标准)

三、技术创造活动的基本程序

从“技术发明”到“技术开发”(是一种经济行为包含多环节的复杂过程)

技术课题规划(对所要展开技术工作的宏观决策。设定具体的技术目的,对技术发展及其后果做出预测、评估。- 技术预测- 技术评估)

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技术活动的微观创造阶段构思:寻找在既定的限制条件下满足课题要求的新方案,包括提出技术原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设计:通过概略设计、技术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阶段,把创造构思得到的设想或方案具体化,拟定出具体的可供实施的技术方案。)

技术的试验与实施(技术实现的阶段。根据技术设计提供的详细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产品的研制、小批量生产、技术鉴定和正式投产。对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设计阶段,以便对方案做出调整和改进。- 技术方案试验- 技术方案实施)

四、技术方法的特点

目的性与客观性(目的性:技术方法总是与人的一定目的相对应。技术方法的应用是以达到目的为前提和归宿的。客观性:人们常常是利用已有的客观因果性的科学认识,来设计和确定相关的技术目的。违背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技术目的就不可能成立或无从实现。)

功利性与折中性(功利性:技术存在的价值就是协助技术活动达到预先设计好的主观愿望。功利性决定了技术方法的评价议以效率为标准。折中性:人们在最终做出技术选择时,不仅要最大限度地追求技术活动的近期经济上的效用,还必须考虑技术活动带来的其他效应(投人与产出的合理化、环境及人的智能的合理化),尽量达到近期功利与远期效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多方面调和、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适当的折中选择。)

多样性与专用性(多样性:为实现同一技术目的,可以寻找多个不同的可相互替代的方案或方法,以便从中优选;同一性质的技术原理可以转化为多种类型的工艺方法和技术产品。专用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技术领域或不同的技术问题,而且还表现在方法的使用有时会打上个人的烙印。在技术领域,个人的经验和技能仍具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性与综合性(社会性:在技术方法中,不仅有对自然规律的应用,而且还有对社会规律的适应,对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不能不考虑到各种社会因素。综合性:技术方法同自然科学方法在纯化和理想化条件下研究自然物不同,在技术研究中,必须把那些在科学研究中被舍弃的因素和关系恢复起来,并在技术设计和研制中,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偶然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第2节技术的预测与评估

一、技术预测

技术预测的含义:“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据技术的过去和现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寻求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并借此推测和判断技术发展的未来状态和趋势,以及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具有最大化贡献的共性技术。”

技术预测的基本步骤:注意:1、预测模型一定要建立准确2、考虑和预测对象关联的要素3、考虑外界条件的变化4、考虑多种可能

技术预测的基本方法:类型

直观型预测(主要靠经验、知识、直觉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的预测。“特尔斐法”“情景分析法”)

探索型预测(假定未来仍按过去及现在的趋势发展,由过去和现在推定未来的预测方式。其任务是获得关于未来的新信息,模拟方案实施后的各种结果。“趋势外推法”)

规范型预测(先确定一个技术目标,再从目标回溯到现实,研究技术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应该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关键技术法”)

反馈型预测(是将探索型和规范型等多类方法的要素结合起来,放在一个反馈系统中,使之相互补充求得预测结果的方式。)

二、技术评估

技术评估的含义:利用各种科学方法,预先从各个方面系统地分析技术对人类社会、自然界诸相关因素(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人的价值观念)的利弊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

技术评估是一个过程,不仅包括对技术发展及其后果的分析,而且包括对进行这些分析所依据的基础的争论,技术评估可以为参与者形成自身战略提供有用的消息,并可以为进一步的技术评估分析确定主题。

技术评估的特点:评估内容的系统性;评估主体的跨学科性;评估对象的广泛性;评估方案的可操作性;评估过程的动态持续性;评估视野的开阔性

技术评估的程序:“找出非容忍影响”

技术评估的类型和几种常用的方法: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多目标评估法、技术再评估法等。

第3节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

一、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

根据技术发展的要求,利用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通过创造性的思考,构思出所要创造出的技术系统的工作原理,即技术原理的过程,包括提出技术原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非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案构思方法:科学原理推演法;经验提升法;智力激励法;移植综合法;检验表法

二、技术方案的设计及其方法

技术设计:是在产品投产或工程实施之前,提供关于产品制造、工程施工的全部图纸和技术文件,是技术创造链条中观念建构的最后一步,又是其物化过程的起点。

技术方案设计的特点和分类:特点:系统性、创造性、社会性、最优化、动态化、宜人性、计算机化

分类: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

技术方案设计的原则:功能:所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产品,必须在规定的使用寿命期间满足预期的功能。

安全:设计者必须本着对用户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都给予足够的估计。

经济: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考虑产品今后的运行、维修和劳务费用等,即要考虑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费用。外观:美学因素;人类工程学因素

技术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系统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最优化设计法

第4节技术方案的试验与实施

技术试验的含义:是指在技术开发和设计、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和提高技术成果的功能效用和技术经济水平,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的控制条件,变革对象,进而对技术对象进行分析和考察的实践活动和研究方法。和科学实验类似,也有显著区别

技术试验的特点:1)试探性和验证性的统一2)纯化性和综合性的统一

技术方案实施的方法:在技术方案经试验确证后,根据设计阶段提供的生产或施工图纸试制新产品或建造技术系统,以获取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的过程。

特殊实施方法:“是指用于解决生产或施工过程中的某些特定的技术问题的方法。

一般实施方法:“解决各种工程技术领域的实施阶段的共性问题。

技术方案实施的一般程序:1)方案设计者与生产制造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修改设计,完成样机制造。2)进行生产设计。3)制定生产作业计划。4)进行生产控制和质量管理。

技术方案实施的意义:1)只有通过实施,在技术方案的设计阶段所设计出的图纸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物,才能检验出设计意图和要求(如经济性、可靠性等)的合理程度;2)只有通过实施,才能协调技术开发所必需的五大要素,(人、方法、材料、机械和资金)间的关系,发挥最佳效果;3)新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对企业的规章制度、生产流程等进一步优化,“以建促改”。

第1节技术的价值

技术价值的概念和特点

技术价值的含义“技术价值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技术价值是技术属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技术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只受个体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自然价值,技术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受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社会价值。

技术价值的特点

客观性(技术属性在技术与主体发生相互关系中所显现出的技术价值是有客观基础的;主体对技术的需要也不纯粹是主观的。)实践性(技术只有通过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关系,才能显示其价值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性(技术价值的显现是一个历史过程,技术价值的承认也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相对性(对某些人有价值的技术对另一些人未必有价值,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技术价值的主要内容

技术的自然价值(是指技术在与主体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技术设计和发明,由其自然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技术的效用价值是其主要成分。“中立性”)

技术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

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技术与人类的未来)

关于技术价值的几种主要观点

技术价值中立论,技术负荷价值论,技术价值折中论,技术批判理论

技术价值中立论:只承认技术具有自然价值,忽视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负荷价值论:只承认技术具有社会价值,不承认技术有自然属性一面;技术价值折中论:把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应用价值)区别开,但没有从技术的双重属性的对立统一上理解;技术批判理论:虽然注意到了技术的双重属性的相互作用,但没有具体论述技术属性与技术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从技术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上看待技术价值问题,从而要求从技术的二重性的辩证关系上理解技术观的实质。

第2节技术伦理

技术伦理的含义(围绕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是人们在技术所发生的伦理关系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和应该尽到的道德职责(如技术人员的一般道德行为规范、工程伦理等),它是对技术正面价值的维护或扩展和对其负面价值的制约或控制。)

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技术发展的目的性问题()

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人类可以通过采用各种方法谨慎地使用技术并预先提出对策,尽最大可能控制技术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人类虽然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但是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尽可能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

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高技术与传统伦理的相互冲突问题;其他

技术发展的伦理建设

进行人和人类社会自身的伦理建设。

“培养和提高技术专家、技术使用者(如公众等)和技术观察者(如技术评估和评论家等)的伦理素质,建立完善的社会体制和面向技术的社会伦理秩序。”

--技术专家要注意自己的“责任伦理”建设。--通过教育,使技术使用者树立正确的技术伦理观。

--建立面向技术的社会伦理秩序。--建立旨在利用技术解决自然、社会各种问题的国际社会技术伦理秩序,促进技术与自然及人类社会之间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节早期的技术与社会的研究,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

第1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机制。如果不努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提高产品质

量,增强竞争能力,国有企业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技术创新的由来和发展

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

行为主体吸收、创造、掌握、应用新的技术成果,一方面响应与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刺激和重创市场需求,从而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体现这种结合的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以获得更大效益的创造性行为。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实施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技术进步、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

技术创新的本质与特征

实质:给商业化的生产要素引进新的产品、工艺、管理方法等,以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

关键:新技术的商品化。行为主体:企业家成功标准:获利

关于企业家一是有眼光二是有胆识三是有组织能力

特征创造性效益性风险性过程性周期性群集性高投入性

技术创新的类型

纵向:-渐进性技术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

横向:-产品创新-工艺创新

第2节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技术创新运作的动力机制

1、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外部环境对于创新主体的引导和压力需求的更新、市场的竞争、计划的干预和科技的推动创新主体对于自己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和对于企业自身利益的一种追求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技术创新动机的形成(形成机制:外部压力和主体意识的结合)

3、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动机的激励()

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行为主体能够实施并完成技术创新的综合本领。

广义:“指企业在完成某项技术创新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遇诊断、方案设想、创新决策、创新研究和开发、创新方案实施、创新产品投产、市场销售、信息反馈等综合的整体的能力。”

狭义:“ 指技术工作者在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研究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思维方式、操作技巧等综合本领。”

技术创新的运作的过程模式

第三节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的含义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以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技术群。

高技术的内容

高技术的特点:-知识高度密集的、科学化的技术-具有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对于技术、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战略价值的技术-是一种国际化特征的技术

高技术产业:在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的总称。

特征:--微电子技术是高技术产业兴起的龙头。--高技术产业是以技术、智力为基本价值的。

--高技术产业是高增殖的产业。--高技术产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国际化

-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与机制

高技术产业化:指在高技术的基础上形成新兴产业的过程,它是把高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商品、投放市场,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过程。

过程:技术扩散机制:供求机制、计划机制、中介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高技术产业化的形式

国家规划大型项目(主要是国家制定发展目标,统一组织大学和企业、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内按照计划的要求和时间表齐心协力,分工协作,联合攻关。)

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种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高技术产业为目标,促进科技、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基地,是一种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共生,使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组织管理形式。孵化器、科技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带、科学城、技术城)

第1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

历史

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的技术化:科学活动中包含技术活动、科学研究借助技术手段

技术的科学化:技术中有科学成分、技术进步以科学为先导

“科学技术业”

科学技术产业化: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从小科学到大科学:依照现代工业的形式组织并管理的科学

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研究和开发活动的组织化

科学技术全球化:国际性的科学研究和合作

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学术价值: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求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

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有助于克服比较狭窄的单一学科)

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3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

社会环境系统

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首先是由生产决定的”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认识基础科学技术活动最重要的物质保证科学技术发展的资金来源)

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它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可以被不同

阶级利用,从而达到不同的目的。)

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哲学:任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不同哲学观点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不同。哲学只是科学认识的一种工具。宗教思想:冲突论\分离论\和谐论道德观念:道德伦理观念影响科技发展)

教育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科技状况-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科技成果的传播、消化、吸收、应用)

国家战略和科技政策

战略方针制定、政策法规引导

科学奖励制度科学贡献的同行和社会承认及相应的奖励。

技术专利制度

保护发明者的自主知识产权,制约后期搭便车式的获利者,并保障发明者前期投人的回收。

优越性:专利制度无须组织评奖,专利发明者的收益可以直接从专利实施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中提取,这样可以减少国家的奖励开支;按照市场需求调节技术活动的方向和节奏,有利于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在激励技术开发人员的积极性方面,也比奖励制度更加有效。

专利制度的作用:有效地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公民、法人搞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发明技术向全社会的公开与传播,避免对相同技术的重复研究开发,提高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

率、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不从事直接的科学技术的生产活动,它的目的是在科学技术生产者之间、科学技术生产者和采用者之间、科学技术生产者与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沟通,形成相互依存和促进的非线性共生作用机制,以促进技术、资本、服务的协同进步。

构成:律师、市场调查、咨询、公共关系、风险投资、产品分销等服务性行业;

研发实验室、产品设计室、猎头公司、相关辅助服务公司等非生产性的实体机构。—包含了科技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科技服务的各个方面。

第1节科学技术的体制

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含义

科学技术活动确立为一种社会建制的过程。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形式化,是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主要内涵和标志。

社会建制:指的是组织编制和制度的总称,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和制度体系,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制度,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和物质支撑等要素。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历史过程

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孕育、肇始、确立和成熟

现代科学体制:大学的科研体制(分科的系、研究生院制度)、企业中工业实验室、国立科研机构

现代技术体制:现代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和职业岗位中的技术专家、企业中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

科学技术体制的构成

科学技术活动的经济支持制度、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构比例、科学技术活动的法律调整、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增加的体制、科学技术工作者培养制度、科学技术活动的管理体制

第2节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职责

科学技术劳动的特征:“精神产品的生产”

科学工作者:做出科学发现,为人类提供理论形态的科学知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丰富人类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同时为技术活动准备知识基础。

技术工作者:使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和实际应用,实现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

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和互动

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权威结构”:不是根据科学工作者所掌握的权力和财产来界定,而是根据社会承认度的不同形成自身的等级体系。权威的行使和对权威的信仰、服从、完全是建立在受动者自愿的基础之上的。“大人物”有可能压制“小人物”

“马太效应”:科学上的优势积累,某些科学家一旦具有一定优势后,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进一步去获得成果和承认,获得评价他人成果的权力以及压制“小人物”的机会。“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表现:累计优势效应、光环效应、回溯效应、波敦克效应、普朗克效应、棘轮效应

科学技术界的社会互动

学习包括知识、技能和技艺的传授、模仿和暗示等

交流有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两种形式

竞争与合作既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和促进的两种形式

冲突包括学术性冲突和非学术性冲突

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的构成

科学技术的社团组织、科技交流的物质载体、科学技术的教育机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机构

第3节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与“无形学院”(以共同的科学范式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家群体,科学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有机构成。)技术共同体与“创新者网络”(以共同的技术范式为基础的技术专家群体,其任务是在技术范式的指导下从事技术的解题活动。)

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

科学的社会规范

公有主义(科学家无权独占自己的科学发现,所有的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

-普遍主义(科学向一切有能力的人开放;科学知识向一切人开放;科学的标准处处一样。

“科学的真理性不依赖于个别人的社会或个人属性。”)

无私利性(首先是“增进知识、造福人类”、其次才是“谋生手段”这个职位一旦可以带来大量收入,那么)独创性(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要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见解。)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科学家的任务并不是在于去证明什么,而是在于总是企图去怀疑什么、否定什么。”)诘难:科学运行的现实与默顿规范相背离

技术的社会规范:独占主义或垄断主义,具体的制度安排是保密和专利制度;不具有科学那样的普遍主义。找不到处处一致的评价标准;无私利性的规范对技术更不适用;技术不是不要求独创性,但相对科学对独创性的要求要低一些;技术的继承性要比科学强烈得多

所有者的:它所生产的是不一定需要公开的所有者知识;局部的:它关注的往往是对象中的局部问题而不是对对象的总体认识;权威的:技术研究者是在管理权威下做事而不是作为个体做事;定向的:技术成果也不是为人共享的普遍性的科学认识,他们的研究被定向到实际目标而不是追求知识;专门的:他们作为专门的解决问题人员被聘用而不是由于个人的创造力。

第1节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兴起

新的社会思潮的出现

走向知识社会

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的特点和作用;迎接知识经济的新挑战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变化(渗透和作用于生产力诸要素之中,促进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和更新;促进着整个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和发展,导致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善:促进生产要素组合的不断创新,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改变了作为各种社会流的通道和载体的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构成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潜组织要素)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化自然资源仍然是物质基础,知识(智力)资源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变化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社会,广义的服务行业(包括商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居第一位,制造业退居第二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工人阶级成了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如果拒绝或回避参与这个进程,只会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边缘化。)

第2节现代科技革命和发展模式的选择

发展模式的新变化

国家竞争力的新发展

以知识促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新战略的提出(“以知识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

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

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的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已有科学技术成果上的系统集成创新;在有选择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第3节科学技术与中国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回顾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到,现代化进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联系。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发展道路

传统发展道路的弊病与反思忽视环境、资源、生态等自然系统方面的承载力。没有考虑自然的成本、缺乏整体协调观念。

中国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信息化为主导,加强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

GDP再也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把教育现代化放在现代化的优先地位。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我国科技发展三个层次的构想和“科教兴国”战略

“三个层次”的科技发展战略: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为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两番服务的科学技术工作。“主战场”为提高我国经济竞争能力奠定基础,以求长远发展的新技术与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高技术”为经济建设和高技术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促进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使经济建设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充分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

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盈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

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

建立信息技术体系。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开展生命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国家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

自然辩证法整理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容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科性质: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已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对象: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整体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研究容: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科技观(科技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2、系统概念,含义?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系统的概念:一般认为,系统是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本质特征: 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整体性:系统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简单地机械加和。 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有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的总和的效果。一方面,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加和,系统具有各个组成要素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另一方面,作为系统整体中的要素也具有它自身所没有的整体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与他们未组成系统独立存在时有质的区别。 三、系统的定义、系统与要素、环境的辩证关系 1、系统: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2、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系统和要素是相互依存的,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系统以要素为前提,没有要素就形不成系统,形成了,一旦离开要素,系统就不复存在。同样,要素也以系统为前提,它只有作为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方有其要素的品格,离开系统,也就无所谓要素。总之,系统和要素的每一方都只是由于对方的存在,它自己才能存在。 系统和要素的同一性不仅有相互依存的情形,而且还有相互转化、生成的情形,即系统转化为要素,要素转化为系统,每一方都变成它的对方,把对方创造了出来,从而达到了它们真正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同一。 3、系统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三个方面:1、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环境对系统的发展和烟花起着一定的诱导甚至支配作用; 2、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物质系统地变化对环境质量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系统与系统的作用。系统与环境的作用往往体现为系统间的作用。 4、系统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哈工大自然辩证法小论文

2013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自然辩证法 学生所在院(系): 学生所在学科: 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类别: 考核结果阅卷人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面对并贯穿始终的一大难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没有节约环保的支撑和保障,发展就难以持续,甚至一时取得的繁荣也会丧失。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集中全党意志和智慧,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立足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着眼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积极应对当前和长远发展不可持续的复杂局面,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加以提炼和概括的重大理论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造福人类。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仅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巩固和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而且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坚持和实现科学发展,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e a n d A l l e i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自然辩证法整理

一、填空题(仅供参考) 1、(实证性)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显著的特征。 2、(非加和性)表明系统具有它的各个部分所没有的性质。 56页 3、科学探索的起点是提出(科学问题)。 92页 4、与其它逻辑方法相比较,类比方法(创造性)最强,但是可靠性最差。143页 5、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6、(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192页 7、(企业)既是社会生产的主体,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09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8、科学抽象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科学概念和科学符号)的创造上。124页 9、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除了具有能动性外,还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受动性)。76页 10、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和直接来源(科学实验)。 186页第一段 1、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与要求。 答:系统自然观是最深层最基本的内干,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确定这, 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述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非确 定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思想。 1、从存在到演化 2、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3、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②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 : 1)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体,是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掩体为主要 内容的生活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互相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一的一张生命大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来维持的。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的。物质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 演化的动态过程。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哈工大科学技术哲学题库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题库 考试科目:自然辩证法概论 一,简答题或辨析题 1、为什么说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既是科学技术的历史起点,又是科学技术的逻辑起点? 2、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都呈现了什么样的特点? 3、在考察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诞生的基础时,有人说,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为代 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旧的自然哲学的缺陷,因而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4、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 么会造成这种情况? 5、有人认为,所谓科学事实,就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科学的任务就是原原本本地 认识这种客观存在。你对此持何看法? 6、有人这样认为,“科学研究首先应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理想实验获取客观事实。” 你是否同意这种认识?为什么? 7、有人认为,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原原本本地反映自然界的科学事实。你是 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8、我们说,“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对此您是如何认识的?是否现实中 还没有解决的矛盾都可以构成科学问题? 9、有人说,“科学问题是因人而宜的,只要我自己认为是需要研究而又值得研究的问 题,就可以构成科学问题。”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10、有人说,“所谓科学问题,就是自然界中我还不懂得东西,因此,自然界中处处 存在科学问题。”对此,您持何种看法? 11、关于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传统观点是如何认识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 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合理?为什么? 12、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然后经过归 纳上升为理论。”这种看法是否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相符合?为什么?13、有人说,“由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所以科学研究只能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谈谈您的认识。 14、科学观察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的有选择的感知活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干 预为零的情况,即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的感知;另一种是在干预或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感知。 15、有人说,“在科学研究中,首先必须以一种没有任何理论负载的中性观察,才能 保证所获取的科学事实的客观性。”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16、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认为,“作为一个毫无偏见的观察者,它必须不带任何偏见 的走进实验室,注视它的油滴。”其蕴含的意思是,观察是纯粹中性的。这种看法是否合理?简要加以说明。 17、有人认为,纯粹的中性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合理性的基础。你对此持何种看 法? 18、大家都熟悉这样的事实,一个医生和一个普通人看同一张病人的肺部X光照片, 结果将大不相同。这里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请简要解释。 19、一些学者认为,“归纳所获得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此,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方 法使用,科学研究只能采用演绎的方法。”对此,您持何种看法? 20、卢瑟福从太阳系受到启示,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又称“太阳行星模型”), 他在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试说明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完美版

第二周 ①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答:它深刻揭示了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为直接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②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研究范围是什么? 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当代,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已发展成一个学科群,包括内核学科与外核学科两大部分,内核学科是它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个学科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③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然辨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哲学相比,它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更值得研究。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结构问题。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和区别: 虽然他们都是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作为研究内容,但他们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 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科学实在论,或者哲学本体论中,而自然辩证法把自然观作为他的理论基石。 第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而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看做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从他的活动过程,也从他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 第三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永恒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而自然辩证法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虽然与STS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但是STS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他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他们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借鉴他们的成果时,必须做出分析而加以吸收。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它建立了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完美衔接起来。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自然辩证法将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为我们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灵感,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 学习自然辩证法不仅可以使我们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还能够使我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然辩证法传播的是科学精神,它能提高人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一门非常生动且实用的学问,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努力掌握它。 第三周 ①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答: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者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 其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说,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 ②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口质量,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在发展目标上既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要提高公众的自身素质,改善生存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发展方式上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地发展,又要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清洁优美,最终达到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协调一致。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自己答案: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这都是对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积极响应。不以破坏环境来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造福于人民和社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当代中国如何处理和应对人与自然的问题。自然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发展不应该也绝不可以牺牲自然环境来进行社会活动,正如恩格斯所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中国在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秉承“谁开发,谁治理;谁污染,谁保护”的原则,而是要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并时时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学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 第四周 ①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答:从《自然辩证法概论》书中对科学含义和本质的定义来回答,马克思对科学的本质有如下的深刻论述: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领域的劳动;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学问、知识”。但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为世人公认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给科学下定义是无益的,也是不可能的。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 一般地说,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并不是任何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都是科学。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也是一门科学,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 科学是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贩的性质和特点。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规模日益扩大,现代科学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体系,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即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这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形式,现已逐步发展为国家规模和跨国规模,使“科学是一种建制”的界说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不应把科学理解为仅仅是知识本身,也不能看成是单一的社会活动。前苏联科学拉契科夫认为:“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科学既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又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动力。 总之,科学既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更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有了这个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所有的假象和谬论全都不攻自破;有了科学这种社会制度,人们的生活才会安定有序;正是有了科学这种文化活动,这种信仰,才使得人们的灵魂有所寄托,前途更加光明;最后正因为科学是真理,所以才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并能回归于实践。 ②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答:首先,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其次,科学是对某条件下的事物的正确认知;最后,科学受到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和约束。所以,科学并不是最可靠的知识。 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说:①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②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③科学是生产力;④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是实际财富。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并未被限制在某个固定的点,它是不断发展的得到修正的。就像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都有使用范围,超出范围跨越边界都被认为是错的。 既然科学是相对可靠的,那么科学也必须受到怀疑与批判。人的认识在实践中是不断发展的,是螺旋式上升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科学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之前的科学认识要被后来的实践所补充和修正,如:探索宇宙奥秘。 ③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 答:我认为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主要有: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 第五周 ①对技术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答:技术有两层含义: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是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其中技术理论是在科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的活动,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关系,因此,对技术本质的解读必须深入到社会主体的人之中,必须思考技术与人工的物质世界、技术活动的目的性、技术与人类制作过程及其产品、技术与知识、技术与技术拥有者的精神状况以及技术的文化维度等方面。马克思将技术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中,以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点来把握技术的本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简言之,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即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②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答: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人对自然地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地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技术作为人对自然地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烟火,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技术作为人对自然地一种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产生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之中。 ③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者重要推动作用。技术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社会生产率,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技术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激发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能进入21世纪,进入浩瀚宇宙探秘,深入微观粒子世界都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技术为人类为社会服务。 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人的需求不断提高和不断被刺激产生,技术发展也势必要跟上时代步伐和人们的相应要求。因此,技术不断革新人们的观念的需求。技术的产生和提高需要以人的知识和实践为基础,人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储量并积极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技术革新,是每个国家强大的动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④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违背伦理道德,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危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势必导致危害人类的正常社会活动,不能起到为人类社会负的目的。破坏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关系,将出现更多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沦丧等行为或现象。自然环境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恶为之基础,环境的破坏,人类就没有容身之处,更谈不上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人们的生活也会进一步遭到破坏。 因此,在发展技术的同时,也要运用技术的成果来更好的保护自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 第六周 ①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答:对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理解与我们如何理解科学,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关。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作为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定律,基本事实具有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人的价值观念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科学规律本身是价值中性的,科学真理是价值中立的。另一方面,科学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客观的知识体系,尤其不能看作是一种脱离社会和文化的知识体系。我们应该首先将科学看做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一种社会的建制,它是由作为道德载体的人来实现的,因此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无论是选题,进行研究或者关于研究成果的应用都要做出价值判断的,都不能价值无涉,不能采取超然的态度。因此,在这方面科学价值不是中立的。 (答案二)科技不是价值中立的。价值中立的观点认为科学是客观的、纯粹的,没有人的主观意

哈工大自然辩证法04——08考试试题与答案+自然辨证法题库

2008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一,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科学理论总是以一些不能被证明的基本预设作为基本出发点,因而缺乏充分的理性基础,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始终是有限度的。 2、近代科学是实验科学,很多经验定律是通过归纳法获得的,因此归纳法是科学发现的可靠 方法。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科学共同体内每一个科学家获得科学资源、做出科学发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4、在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中,判决性实验是在两个对立和相互竞争的理论中决定取舍并最终 断定某个理论命运的经验检验。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2004年底,圆明园开始实施湖底防渗工程。此时了解圆明园湖底即将铺膜的只有圆明园管理部门、水利和圆明园的上级管理单位。圆明园管理部门没有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做环境评价。直到2005年一位环保人士春游偶然发现,才最终引发了这场铺膜事件的激烈争论。铺膜事件从事发、叫停、召开防渗工程听证会到国家环保总局根据清华大学出具的环评报告要求全面整改,大约100天的时间。但在这短短的100天时间里,来自民间的环保人士、学者、市民等一些原本并不相识的人却为了保护圆明园遗址和生态不再遭破坏,走过了一段艰辛却有意义的历程。这件事给圆明园带来直接损失有四五百万之多(相当于一年的游船收入),还不包括铺膜和拆膜的费用。据圆明园管理部门介绍,圆明园整改工程投资在3000万以上,希望这么多钱能买来我们永远记住的教训。 问题: 1)这一案例涉及到技术研究和开发中的何种方法? 2)讨论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 3)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2、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一次讲演中曾讲到这样一件事:美国罗技公司WAND牌无线鼠标生产中的利益分配是这样的:一只销售价40美元的无线鼠标,其中有15美元归于分销商和零售商,13美元给零部件供应商,只有3美元给在中国苏州的装配厂,剩下8美元留给自己。从这个利益分配链上可以看到,罗技公司450名员工的年薪永远要超过苏州那家装配厂4000名职工的工资。这是因为,苏州的装配厂只是简单的装配,而反映鼠标核心价值的芯片制造技术,是来自零部件供应商。对此,人们将其称之为“鼠标现象”。 问题: 1)“鼠标现象”揭示了在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是否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生态自然观:(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5.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研究和贯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切实开拓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文明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同时,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二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价值。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其次,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被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因此,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18、19世纪,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 3.在科学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有哪些不同观点? 1. 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一,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 第二,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第三,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非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 欧美技术哲学存在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两种技术研究路向;日本的技术论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形成了“方法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观点。这些观点各有特色,但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 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进行分析评价。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自觉地认识和提升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2.如何理解辨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就是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首先,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以致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研究就寸步难行;其次,辩证思维方法不仅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已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再次,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推动科研工作者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结合日益重要。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恩格斯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方法是一种关注事物的形式和抽象结构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它抽象地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 (一)数学方程方法让人们理解了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生态系统的运行。(二)数学建模方法是科学家考察和介入自然事物的中介与桥梁;数学在建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模型比实物模型更能够反映事物内在属性的抽象关系。 (三)数学统计方法是人类对事物总体数量、类型及其关系的认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对于认识事物总体状况、分布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四)数学实验方法是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以数学方法设计实现的理想实验。数学实验方法丰富了实验的概念,扩展了实验的内容。是一种理想化的数学实践。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 移植和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型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