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如同一组俄罗斯套娃,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包含。如何看待和处理这几个层次的主体性的关系,这本身就标志着特定主体的主体性的实际发展水平。

一、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

个人和群体都可以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在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中,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存在着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关系。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十分重视个人和群体的统一。他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真理和完善只是各个本质上相同的实体的结合和统一。哲学最高和最后的原则,因此就是人与人的统一。”他所说的“团体”可以理解为社会,人与团体的关系表明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存在。

就主体性而言,群体与个人的关系,可因其主导方面的不同而分成两种类型:(1)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2)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主体性的关系。

第一种类型: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作为主导的观念而被强调的是: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群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即集体的主体性取代了个人的主体性。

在强化的群体观念支配下,个人观念相对被弱化,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保持着足够的主体性,在群体整合个人的力量时,强化群体主体观念,以便实现这种力量的整合,会产生较好的群体效应,实现群体应有的功能。如果由于过分强调群体,以致压抑甚至牺牲了个人的主体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很难实现群体的力量整合的,因为群体力量的整合需要借助于个人主体性的努力。在个人主体性被压抑或牺牲的条件下,即使勉强实现了群体的力量整合,也会是弱的整合,而不会是强的整合。有时可能暂时形成看似强势的群体力量整合,但由于群体内部对个人主体性的压抑,不断削弱群体内在的力量,最终也会使之转化为弱势群体。

人在本性上似乎既是合群的又是不合群的,合群的一面使他在群体中不再感到孤独,他在群体中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获得某种安全感以及人与

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等等。但在群体压抑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人成为个性泯灭的群体之一员,甚至仅仅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水时,孤独感又会弥漫他的心头,并且很可能更乐于守住一份还有几分主体感的孤独。作为人群共同体的民族或国家,在与其成员的关系中都存在着这类问题,解决好群体与个人的矛盾,不论对群体抑或对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

国家的统一、稳定、强盛和繁荣,无疑是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公民的利益的根本保证。因此,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增进国家的强盛和繁荣,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实力的增强应当更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的个性得到尽可能全面的发展,实现其应有的主体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的国家制度必须体现这一民族对自己权利和地位的感情”。如果国家不以人民为目的,而使国家本身成为目的,

把人民变成实现这种目的的纯粹的手段或工具,就会窒息人的个性和主体性,成

为对于人来说异化了的存在。这时,人们就会抵制过度泛滥的国家的主体性,发展起新的健康合理的群体主体性,以改良、改革或革命的方式重建能与公民的个人主体性相协调的国家这种社会群体的主体性。历史证明,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关系的保持,是以维护必要的个人主体性为前提的;如果破坏了这种前提,就必然会导致这种群体和个人关系的瓦解。

第二种类型: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主体性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首要的价值是个人及其自由即主体性的价值。群体的存在以保障个人权益和促进个人发展为目的。个人的主体性成为这种群体的主导因素,群体所包含的个人越多,整体就越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多变和不确定。个人的主体性总的说来是群体中积极的力量,但这种主体性的自由发挥也不无滥用的危险,然

而从整体上讲,其利远远大于其弊。

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时说,这个民

族刚刚从中世纪沉重的压力下解脱出来,用15世纪意大利画家、哲学家雷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的话说,就是他们认识到“人,只要下定决心办什么事,就没有

办不成的。”对于这样一个民族来说,强调个人虽说可能过了些头,却也未可厚非。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人的主体精神空前的迸发,由此而开启了近代以西方为主导的文明发展。正是这种个人主体性的充分张扬,推动了民族和国家作为社会群体的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主体性的个人的存在,是整个群体具有主体性的本体论前提。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事实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群体之中的表现,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关系。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关系,较为符合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性。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相应于每个人个性的发展,每个人也变得对于自己更有价值,因而对于他人也能够更有价值。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因而也更具有主体性的人,在自己的存在上就有了更大程度的生命的充实。而当个人有了更多的充满主体性的生命力时,由个人组成的群体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生命力。这里所体现的是群体主体性对于个人主体性的依赖关系。

当然,个人也依赖于群体所提供的人际条件,使他能够实现自己的

主体性。个人的主体性是一个人不可让予的权利,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的权利。由具有个人主体性的人们组成的群体,理所当然地应当保护个人作为主体的个性和权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它就不配成为这样的个人主体的群体。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人作为个体,拒绝让自己被一种生活

秩序消化掉,这种秩序只会使他成为维持整体而起作用的一种功能。”这是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个人主体性的重要特征。个人主体拒绝群体对自身的异化,坚持了个人应有的主体性;而在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张力,

也有利于群体的健康发展。

认为人作为个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这种观念也许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笛卡尔看来,人以及人的灵魂都是实体,而所谓实体乃是“无需其它存在者即能存在”的存在者。就这个意义而言,个人主义就是个体主义。

标志着现代社会的本质属性的“现代性”,在群体和个人关系上,

意味着对自我的理解由群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重大转变。“现代性不是把社会或共同体看成首要的东西,……而是把社会理解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自愿地结合到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聚合体。”人不可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绝对独立,但可以在不依附于他人的意义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现代社会得以形成的人学前提,就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个人的生成。

近代以来个人和群体关系的历史变化表明,单纯的个人主义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群体主义来加以补充。也就是说,在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之间,需要一种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避免极端个人主

义和极端群体主义的弊端。这不是思辨中逻辑的反复推演,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要求。

二、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

在群体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的关系中,需要着重讨论的是构成人类整体的大规模的人群共同体如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包含在国家和民族之内的各类群体同整个人类的关系,总是要通过国家和民族或以国家和民族为中介才能建立起来,因而必然从属于国家、民族同人类的关系。而国家、民族同人类在

主体性问题上的矛盾,则集中在国家、民族本位与人类整体主义的关系上。

法国哲学家埃里克?维易给“国家”下了一个被人们看作是属于自由哲学的定义:“国家是历史共同体的组织,共同体组成国家后就能做出种种决定。”国家就是意味着导致共同意志和主体自由会合的东西,后者是在个人意识中作为对于一种特殊目标的追求而被体验到的。这个“定义”远不是精确的,但它道出了国家作为群体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形成某种共同意志和做出种种决定。明确这一点,对于目前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国家作为群体首先是以组成它的个人即公民为基础的,它的主体性归根到底是群体选择的自由,国家的作用是借助每个个人实现的,并且通过每个个人达到国家的自我意识。黑格尔说,“……每个国家对别国来说都是独立自主的。现实精神的自为的存在在这种独立性中达到了它的定在,所以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荣誉。”在国与国之间,每个国家都力图作为真正独立的主体存在和发挥影响,国家这个群体的主体性就是国家的主权,其核心是自主做出决定的权力。

时至今日,人类还很难形成整体的力量,因而还不能作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来起作用。许多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现时代是一个国家主义的时代。这种国家主义就是以自己的国家为本位的共同体主义或群体主义。

社会的组织形式是由共同体的成员历史地造成的,国家是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形式,不是其唯一的形式。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曾有过不知国家为何物的时期;在未来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国家也可能会由于不再需要而消亡。即使是在国家存在的历史过程中,国家主义也不是始终和必然合理的主体性原则。

民族与人类的关系同国家与人类的关系相类似,两者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重合或重叠的。特别是对于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来说,在那里,国家与民族直接合而为一。在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里,各民族通过融合或整合成为一个大民族的主体,进而在这个意义上实现民族与国家的同一性。由于民族和国家的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同一性,因而前面所说的国家主义同时也就表现为民族主义。这是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

以本民族的国家为本位,如果以排斥和损害别的国家或民族为前提,那么就是一种自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以自私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对待其他民族,如果其他民族“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在各个民族之间就永远不会有和平。

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许多腥风血雨,都发生在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冲突中。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战争状态,不符合任何民族的根本利益。即使力量强大的民族可以用暴力征服和统治弱小民族,它也无法在这种统治中获得安宁,因为

奴役别的民族的民族不可能是自由的。

为了解决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纷争,实现永久和平,德国哲学家康

德依据社会契约论的原则,主张在各个民族国家之间建立国际间合理的契约关系。他说:“各个民族作为国家也正如个人一样,……它们每一个都可以而且应该为

了自身安全的缘故,要求别的民族和自己一道进入一种类似公民体制的体制,在

其中可以确保每一个民族自己的权利。这会是一种各民族的联盟,但却不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同康德生活的18世纪相比,今日世界的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已经

大为改善。在一些国家和民族之间,正在逐步形成一种既各自保持独立和主权,

又相互、交往和合作的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

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两个超级大国企图主宰世界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看来,问题并不像康德想象的那样简单,仅靠一纸契约或协议,就能够立即化干戈为玉帛。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以实力为背景的,“弱国无外交”,至今还是一个严酷的现实。一个国家、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别人恩赐的,它要靠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来争得。

历史证明,由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形成一极化或二极化的世界,是造成世界不稳定和国家、民族间纷争的重要根源。相比而言,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得到充分的发展,缩小各个国家、民族之间贫富、强弱的差距,形成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才是更为合理和稳定的国际秩序。正像理想的社会秩序是真正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个人的联合体一样,理想的世界秩序也应该是真正独立和充分发展的国家、民族的联合体。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民族的联合体,就是包括康德在内许多思想家梦寐以求的人类共同体。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凝聚自身、发展自身的精神旗帜,因而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在各个国家、民族之间、交往和合作越来越普遍,各个国家、民族之间越来越相互开放,世界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的时代里,狭隘的民族主义日益成为各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思想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地弱化民族主义,消除其狭隘性、封闭性,并以一种正面意义上的世界主义或国际主义与之保持必要的张力。

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阿多尔诺批判过黑格尔所鼓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

主义。他说:“甚至面对可预见的人类,面对黑格尔时代的康德的普遍,黑格尔民族精神学说也是反动的,它培养了某种已被感知为特殊的东西。以这种突出的民族精神的范畴,黑格尔毫不犹豫地参与了一种民族主义。” 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确实在近代以来德国的统一和发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当它演

变成一种狂热而又褊狭的民族意识时,结出了一个给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恶果——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和日本也出现过类似的悲剧。以致事情过去半个多世纪,那场噩梦般的经历给世界上许多民族内心造成的痛苦,至今还没有完全抚平。

狭隘的民族精神或民族主义是非理性的,进而甚至是反理性的意识形态。丧失理性的个人,无论对于自身或是对于他人都是危险的。而丧失理性的群体,特别是像民族、国家这样巨大的群体,对于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危险更是难以估计。面对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泛滥的危险,很多思想家都给予这种意识形态以严厉的批判。但他们又不能不承认,一个民族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主义,特别是民族认同,是难免的甚至是必要的。民族国家认同是正常的、必要的情感和意识,而极端民族主义则是应当避免的有害的错误倾向。

在一个众多民族共存的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应该作为主体与其他民族平等交往。只有这样的民族才可能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民族,一个在人类整体中存在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群共同体。这样的民族不仅有其应有的民族主义,同时还应有其应有的世界主义,以便使其民族主义不致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

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认为,“无论由理性还是由价值观念产生的强调个性的思想,都必然导致世界主义。”“在民族主义形成对文明的威胁的时候,世界主义就成了文明用以自卫的武器。”[11]这里所说的个性实际上是个人主体性,一个民族中真正具有这种个性的成员不可能允许他所认同的民族走向褊狭和封闭。真正具有个性的人是具有人格尊严的人,也必然是尊重他人的个性和人格尊严的人。这种对他人的尊重必然越过自己民族的界限,把其他民族的个人包括在内。这样,他就必然在观念上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达到一定程度的世界主义。在这个意义上,确实可以说,世界主义是文明的个人的特征。

就世界主义超越了民族主义因而也超越了国家主义而言,它可能是一种类主体或人类主体的观念。它在坚持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上,超越各个层次群体主体性的局限性,上升到最为广博开阔的人类主体性。尽管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属于特定的国家和民族,要完完全全摆脱民族主义,采取纯而又纯的世界主义,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世界公民”,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应该不断强化“世界公民”的意识,以某种程度的世界主义来抵制和克服单纯的民族主义可能带来的狭隘性。

三、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一致性

历史的进步使我们看到,在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一致性。这几个层次的主体性不能孤立存在,都只有在一种结构性的依存和功能性的依存中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使人在其诸种存在方式

中都成为主体性的存在,都具有主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各自都在生成和发展之中,因此贯穿在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中的一致性也是正在生成和发展之中。一致性是矛盾的同一性的表现,而这种矛盾的另一种属性是斗争性,矛盾即对立面的统一。个人、群体和人类之间的一致性即同一性,总是有矛盾的差别性即斗争性甚至对抗性相伴随,要通过差别走向一致,通过斗争甚至对抗走向同一。人类与自身所包含的众多群体和无数个人之间的关系,在一种空间和时间的中辩证地演化着。

从人类历史的实际过程看,人类的各种群体,大到国家、民族、阶级、阶层,小到社群、团体、家族、家庭,以及属于各种群体的个人,在经历着矛盾、对抗甚至冲突的同时,进行着、交往和合作。总的说来,在人类各个群体之中和群体之间,人与人的矛盾、对抗和冲突正在减弱,、交往和合作正在加强。对于这种历史趋势,如果我们找不到更令人信服的解释,就只能说是人的“类本质”或

“类本性”使然。

康德正是这样认为的,他说,人类有“天生的理性要求”,“它要求人类不是表现为恶,而是表现为一个从恶不断地进步到善,在阻力之下奋力向上

的理性生物的类。于是,人类的普遍意志是善的,但其实现却困难重重,因为目的的达到不是由单个人的自由协调,而只有通过存在于世界主义地结合起来的类的系统之中、并走向这个系统的地球公民的进步组织,才能够有希望。”[12]康德希望以世界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为主导原则,建立起把所有群体和个人结合起来的“地球公民的进步组织”,形成一个真正和平、和谐的人类系统。现在看来,

康德的这些愿望不完全是空想,其中有的已经在部分领域里、在初步的意义上变为现实。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仔细地研究过以国家为主体的个人、群体和类的关系。他写道:“具体的国家是分为各种特殊集团的整体;国家的成员是这种等级的成员;他只有具备这种客观规定才能在国家中受到重视。他的普遍规定都包含着双重的因素。国家的成员是私人,而作为能思想的人,他又是普遍物的意识和意志。但是这种意识和意志只有在充满了特殊性……的时候,才不是空虚的,而是充实的和真正有生气的。换句话说,个人是类,但是他只有作为最近的类才具有具有自己内在的普遍的现实性。”[13]

在这里,黑格尔所说的类不是人类而是族类,因为他是以国家、民族为类整体的。他所说的“国家成员”较之康德所说的“世界公民”后退了一步,但也因此而更具有现实性。黑格尔注意到群体和个人不同等级的特殊性,但他强调贯穿于这些特殊性中的普遍性,主张以这种普遍性把个人、群体统一到族类即国家之中。

作为主体性的人的自由首先是个人自由,是人的个性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个人的个性与群体的特性以及人类的共性不应当是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内在一致的。孤立的个人的个性的存在,不与其他个性相沟通,不与群体的特性和人类的共性相统一,不可能是完满的个性,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

马克思说:“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并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人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必然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人生活。”[14]只有与类生活内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正的个人生活,反过来说,也只有与个人生活内在的类生活才是真正的类生活。个人生活与群体生活和类生活的脱节或不和谐,是人类生活中不健康、不正常的现象,是应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逐步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恩格斯认为,这种条件是人类社会自身有能力创造的。他说:“人类社会拥有极其丰富的生产力,这些生产力只要合理地组织起来,妥善地加以调配,就可以给一切人带来最大的利

益。”[15]合理地、合乎人的本性地组织起来的人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体,完全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幸福。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社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意义,并不是如某些人所理解的那种“物质主义”,而是认为人类真正幸福的生活只能建立在由生产力充分发展所造就的坚实基础之上。在物质生产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起普遍富足的人类社会,只是实现个人、群体和人类主体性的第一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加上人本身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才是人类主体性实现的全部内涵。

摆在人类面前有两个重大使命:一是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生态危机,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处理好人类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以至消除由于同类相争和相残而造成的内耗和灾难,使我们这个“地球村”的村民能够和睦相处。完成这两个使命,是对人类主体性的最大考验,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求个人、群体和人类作为主体的一致性。人类在完成这两项使命的同时,会使人类的主体性与群体和个人的主体性更加完善起来,也就是使人类本身更加完善起来。

[《费尔巴哈哲学着作选》上卷,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

185~186页。

[德] 黑格尔着:《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年版,第291~292页。

参见[英]克莱夫?贝尔着:《文明》,张静清、姚晓玲译,李活校,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5页。

参见 [英] 约翰?密尔着:《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第67页。

[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着:《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美] 大卫├?#8226;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法] 保罗?利科主编:《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94页。

[德] 黑格尔着:《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年版,第3页。

[德] 康德着:《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4页。

[德] 阿多尔诺着:《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38页。

[11] [英] 克莱夫?贝尔着:《文明》,张静清、姚晓玲译,李活校,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66~73页。

[12] [德] 康德着:《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246页。

[13] [德] 黑格尔着:《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26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2页。

主体性价值的五个公理.

主体性价值的五个公理 [ 06-01-11 14:32:00 ] 作者:佚名编辑:studa9ngns 有关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认识,存在着一些“公理化”的价值定则,或曰最基本的价值规律性,这些价值观念是如此的基本,可以看作是定律的存在。它们先验地融入了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以至于沉菽为“自在”的状态,现今在此揭示出来,激活成“自为”状态,以积极推动并加深人们对于价值问题的认识,亦可作为价值哲学理论推演的桥头堡或出发点。认清价值认识之中的各种先验主观性所在,就可提升价值理论水平。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算是f·培根所开创的为祛除认识先验“幻相”而作努力的继续和深化。 价值公理之一:人的自利目的性激励价值认识。 如同所有其他的生命有机体一样,人的一切行为和欲望都受自私基因的指令操纵着的情欲支配的,这个支配是以行为欲望者个体的具有特定需求的价值方向指向的,由于基因的自私性倾向的天然本性所然[1],从而这个指向的方向必定是以自身的利益终极为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乃自利性的。 作为活生生的有机生命体的人,并未逃腾天演和生命进化的通则,无疑地具有自利性冲动,它是人的各种欲望需求的最内在策动力。因此,终极意义上,人并非是什么超越生命基质之物,而成为万物丛中独具德性的唯理主义心目中的圣洁品,人与动物的分界线并不在此处。进而论之,这种自利性也并非如我们日常所言及的道德层面的贬义性质的“自私自利”,而是具有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在体性质,它落实在生活层面上也并非得都是如此的“自私”面目,为此得有如此的词汇可得以评价,它也可以是“利他”的形式,或许还可称以堂而皇之的名称,如中国国粹的“仁、义、道德”乃至左倾分子的“大公无私”之类即是。在最广泛意义上,是凡指人具有一切生命性质所应具有的自为倾向。康德的伟大立论:“人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对人的自利自为性的最高最抽象的概括。只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特定周遭情景来说,对生命有机体存在意义,神性禀赋,对社会的人格和对上帝的位格,对他人、集体的依赖性合作性,对于与自身相关的亲缘指数与等位基因价值关系的感悟、理解深浅程度不一,并为这些感悟、理解所需要掌握的技术和能力上存在着差异的不等同,从而形成人与人之间各个不同等级的道德行为修养和生存境界差异,并结合与自身特定周遭场合所采取的不同性质和等级的自为目的策略——其对应于生物进化论意义上的实质,乃自利性所覆盖的范围落实于与本己的等位基因的因缘关系程度上的等级差异。总之,不管怎样,人的价值追求都围绕着自利目的性而展开:在最终意义上直接或间接地增强在某个层面上与自身或亲缘或类亲缘基因不朽而努力,尽管追求者的理性思维未必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西方神学中有所谓人的神性,在社会生物学的意义上我的理解乃是,人的超越理性的存在致使对于自身亲缘指数与等位基因价值关系的感悟放大推及至最远的端点——上帝的位置而已。

学习态度与能力个人发展目标

学习态度与能力个人发展目标 篇一:个人能力发展计划 个人能力发展计划 第1篇:个人能力发展计划 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教育不断的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不断的应用,一个做为一位立场发展于教育事业的老师一定要着眼未来,与时俱进,让个人的发展融入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这样有得于更好的奉献于教育事业,有得于更好的开展工作,有得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学校关于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现代科研型、专业型教师的理念,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以更新观念为前提,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促进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方法与途径,在努力探索现代教学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模式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使自己在教学科研及教育教学水平上再上新台阶,努力实现自己的"教育人生"梦想,把教师不仅仅看作是一种职业,而是上升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修炼自我,注重专业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实施的工作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朝着专业型、研究型教师方

向迈进。 2、加强课改、科学研究,促进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能适当给予其他教师以适时的帮助,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加强"两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联系自身实际全面提高各项综合素质。 3、通过参与、组织各项课题研究及学校各项教学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及协调能力。 4、努力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促进专业化教育成长步伐稳步前进。 5、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发挥个人的最大作用,提升教师的团队精神和整体素质。调动教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积累教学及管理经验,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与学生共成长。首先要时刻警惕自己的惰性问题,时刻提醒自己需要进步、必须进步,不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仅要上好每一节课,更要注重教育教学反思,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要勤动笔多写,多学习相关的书籍文章,善于学习与借鉴相结合。 2、提升个人素养,把自身的位置摆正,特别是与学生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注意赢得各方面的理解的支持,树立威信,讲究诚信,全面展示个人的素质,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3、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教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一项

时间管理倾向综述

时间管理倾向综述 陈挺 1,2 ,李好永 1,3 (1.华东师范大学认知与心理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2.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0093; 3.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摘 要:回顾时间管理倾向概念的提出,并且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中总结时间管理倾向与其它一些人格特征、学业成就以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同群体时间管理倾向的比较,并归纳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时间管理;相关;AT MD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09)05-0109-05 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古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处理的事物变得越来越多,时间管理变得更加重要。这引起了心理学家对于时间管理的关注。B ritt on 、Macan 等对时间管理和时间管理行为的探讨开创了 心理学家对时间管理的研究。 1 时间管理的结构 在对时间管理的研究中,国外一些学者根据自己对于时间管理模型的不同的理解编制了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问卷并且提出了时间管理的不同的结构。 Bond 和Feather (1988)编制了时间结构问卷(Ti m e Structure Questi onnaire,简称TS Q ),在这个问卷中,时 间管理由五个因素:目的感、有结构的常规行为、当前 定向、有效组织、坚持性组成。而Macan 等人(1990)认为TS Q 的问题过于概括,而没有反应受测者具体的时间管理,从而编制了时间管理行为量表(Ti m e Man 2age ment Behavi or Scale,简称T MB )。T MB 包含了设 置目标和优先级、机制-计划和安排、时间的自觉控制以及混乱倾向四个基本维度。B ritt on 和Tesser (1991)编制了时间管理量表(Ti m e Manage ment Ques 2ti onnaire,简称T MQ ),有三个因素即短期计划、时间 态度和长期计划构成。 国外学者的研究也带动了国内对于时间管理的研究热情。并且,国内学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 动了时间管理这一研究领域在国内的发展。特别是黄希庭等人“时间管理倾向”概念的提出,以及在这一方面做出的卓越的贡献。 2 时间管理倾向概念的提出 黄希庭和张志杰(2001a )在TS Q 和T MQ 问卷的 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 2cence Ti m e Manage ment D is positi on Scale .,简称AT 2MD ),并且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Ti m e Manage ment D is positi on )的概念。他们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 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和特征。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心理结构的人格特征,是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以及时间效能感构成。 时间管理倾向的3个维度是从时间管理的整个过程来区分的,是一种过程性的特征结构。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对个体运用时间的方式具有导向作用。时间价值感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它是通过一系列外显的活动来体现,例如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一系列监控活动。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收稿日期:2009-06-15 第一作者:陈挺(1981-),男,福建福鼎人,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第7卷 第5期2009年10月 红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Vol .7 No .5 Oct .2009

价值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_卢艳芹

湖南社会科学2012/6 价值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X □卢艳芹 李静雅 摘 要:本文论述了价值关系中主体与主体性的意义,历史地考察了主体的产生以及人成为主体的缘由,从价值关系范畴界定了主体相对客体的地位与作用的规定,并进一步探讨了主体产生的深层原因,从生存论视野论述了主体性的发生,规定了价值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的特定意义。 关键词:价值关系 主体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12)06-025-03 主体与主体性是哲学界较为关注的理论问题,对它的研究也由综合性到具体领域中的差异性,可以说逐步细化,鉴于主体与主体性本身的复杂特征,我们对它的分析要置于具体的主客关系中,这样才可以获得对应的规定性。价值关系是关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关系,基于这一范畴的主体与主体性具有自己的规定。 一、价值是关系范畴 价值的存在形态是关系态而非具体的物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物质普遍本性之一,普遍联系的观点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事物、现象、过程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又相互联系着、作用着。价值作为物质世界的一员,也具有物质的普遍本性,即以联系的形式存在着。价值是联系的,是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特定联系,是客体对主体肯定的意思表示与积极的作用效果。联系的特性就是关系,关系是一方与另一方的特定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状态,因此,价值是关系的,关系态是价值的存在状态,价值关系就是价值主体与客体、价值的过程与结果、价值的环节与标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状态。价值是关系范畴,那种认为价值是属性范畴,事物内部结构、性质的属性决定着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是把价值的存在形态归结于物态的观点。 联系的特征决定了价值关系的特征。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特征,所谓多样性是指联系形式的种类多样,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与偶然联系、原因与结果联系、内部与外部联系、本质与非本质联系等。这决定了价值关系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即直接性与间接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原因与结果的特征等。价值作为关系范畴,也要具有联系的条件性,因为价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具体的事物现象都要有构成的条件,价值关系也不例外,价值的产生需要条件,离开条件就谈不上价值。 价值作为关系范畴,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特定联系,主体与客体是价值的两个因素,二者的关系决定着价值的生成与存在。对价值的主体与主体性的研究要在此关系中获得相应的规定。 二、价值关系的主体规定 主体是人的定位并不是自然就有的,是有历史过程的。如今,一谈到主体必然会与人联系,认为人是主体,主体也只能是人,实际上主体是人的定位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据海德格尔考证,“主体”这个词源出自古希腊语“根据”,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最早使用了主体概念,主体,指属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其含义是中心或基础,是地位与作用的意义表示,这时也与人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说有关系,也是在此意义范畴内使用,任何实体的物都可以成为基础或中心,当然也包括人,但是,这时的人与非人存在物在此意义上没有区别。人与主体的联系最初源自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传统,古希腊文化实质是理性文化,它发展为近代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这种文化标识了人的理性思维特点,人的自觉意识的独立性,人由对自然的附 X作者简介:卢艳芹,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李静雅,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个人发展目标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个人发展目标计划 篇一:本学期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本学期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杨永芮 一、发展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把握教育的真谛,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力争全面了解与教学有关的一些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情境,把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逐渐整合,并逐步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撑握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努力成为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干型人才。 二、发展内容 1、知识方面: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历;撑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社会知识及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了解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目标及课程评价方面的知识;撑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及现阶段的认知水平等各方面的知识。

2、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理解、把握 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组织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的能力;课后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善于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创造思维和实践的能力。 3、身心发展方面: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热情诚恳;自 尊自信自爱自强;自我调控的能力和坚强意志品质。 三、发展计划 1、利用课余时间和休息日进行自学专业理论知识及各 方面相关知识,参加高等自学考试提高学历和理论修养。 2、认真理解钻研教材,并在实践中掌握教与学的内在 联系。 3、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4、认真总结反思每一堂课,虚心请教其他教师,不断 积累经验。 5、尊重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勇于参与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篇二: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发展目标计划 20XX-20XX学年度继续教育发展目标计划 教师:冯静英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与日常工作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同学:这个问卷中的每一个句子叙述的是对时间的看法以及对时间的利用情况。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句子,然后在答案纸上按照你自己的情况来回答。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有顾虑。每个问题后面有五个选项ABCDE.A代表内容完全不符合你的情况,B代表大部分不符合,C代表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D代表大部分符合,E代表完全符合。对每个问题都要回答,不要有遗漏,也不必费时去想,看懂后就回答。不要在问卷上做任何标记,所有的回答均写在答卷纸上。A完全不符合B大部分不符合C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 D大部分符合E代表完全符合 1·我认为“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是正确的。 A B C D E 2·我通常把每天的活动安排成一个日程表。 A B C D E 3·“时间就是效益”这句话是正确的。 A B C D E 4·我每天都给自己指定一个学习目标。 A B C D E 5·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时间因素。A B C D E 6·我以为将来比现在和过去更重要。 A B C D E 7·我总是把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在活动效率最高的时间里去做。A B C D E 8·无论做什么事情我总是既有短期安排又有长期计划。A B C D E 9·目前我尚年轻,浪费一些时间无所谓。 A B C D E 10·在每周开始之前,我都制定了目标。 A B C D E 11·对每个人来说,时间就是一切。 A B C D E 12·在每个学期我都要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A B C D E 13·我认为我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上的时间分配是合理的。A B C D E 14·我总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做重要的工作上。 A B C D E 15在新年开始的时候,我通常都要制定一年自己的奋斗目标. A B C D E

价值是一主体性的内容说质疑

价值是一主体性的内容说质疑 中图分类号: B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7)04-0039-06 价值范畴是价值哲学的逻辑起点和基石。什么是价值?价值的本质是什么?是价值哲学中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李德顺先生在其著作《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指出了他关于价值本质的见解:认为“‘价值’这一哲学概念,其内容主要是表达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主客体关系,这就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1] 20。认为“‘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1] 108,“在价值问题和主体性问题之间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1] 3。“在理论上,价值问题是主体性问题的一个最典型的形式”[1] 3。“用‘价值’这个概念来概括和表述普遍的主客体关系的一个方面: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亦即主体性的内容和尺度”[1] 106。他所说的客体主体化,指的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他还说,“所谓价值关系,即主客体关系的主体性内容”[1] 103,“价值是一种主体性的内容”[1] 378,“价值事实不是客体性的事实而是主体性的事实”[1] 276。把价值视为一种主体性的描述,认为价值概括的是主体性的内容和尺度,这是李先生的核心的观点。这样的观点能成立吗?现在看来,很值得反思。在此,特提出质疑,以就教于李先生和学术界同仁。 一、客观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之谬误 要认识价值的本质,首先要了解价值哲学的历史。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价值哲学的历史上,人们对价值本质的探讨主要有两大派别:客观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即唯客体论和唯主体论。唯客体论把价值理解为客体的固有属性或者认为价值就等同于价值客体。如英国伦理学家摩尔认为“许多的不同事物本身就是善的或者恶的”[2] 3,价值是事物自身固有的,“它本身是昭然若揭的或者真实的;它不是除它本身以外的其他任何命题之推论”[2] 3。事物本身具有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内在价值。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舍勒也认为价值是独立于携带者及评价主体之外而存在的先验性质,价值的独立存在赋予价值对象以价值的本质。价值是先于携带者而存在的。例如,美并不是从美丽的事物中归纳抽象出来的,而是先于美丽的事物而存在的,是一种先验的性质。他说:价值是自明的,“并不是以某种方式添加上去的”[3] 239。 唯客体论看到了客体对价值形成的作用,有其合理之处。但这种观点忽视主体对价值的作用,不能解释同一客体其价值因人、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的现象,因而是片面的。对此,罗素批评说:“假如一个人说:‘牡蛎好吃’,而另一个人却说:‘我认为牡蛎不好吃’。我们知道这是没有什么好争的。” [4] 127因为这是口味的不同。这说明,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价值不同,价值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与唯客体论相反,唯主体论则认为价值决定于主体或主体的特性。认为价值是由人的情感、兴趣、欲望、需要所决定的,或者认为价值只是主体情感、态度的表达。如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认为价值或善的本质就是满足需要,他说:“善的本质,简单说来就是满足需要。”[5] 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也认为价值就是能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或者是能引起某种快感的东西。他说:“每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引起某种快感的东西。”[6] 35奥地利哲学家迈农也认为价值植根于人的感情生活或情绪之中。他说:“凡是一个东西

中国梦,我的梦 (最新最好的论文)

中国梦,我的梦 四十年前,当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仅仅有一个英文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它不是宏大的口号,并不是在政府那里存在,它是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 有一种东西,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这种东西有虚有实,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梦想。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举世瞩目,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句梦想宣言出自习近平总书记之口,他平实的话语深深的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因人而异,但我们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中国这块热土之上,我们可以统称为“我的中国梦”。梦和“国”连起来就不会再空洞,和一个个的“我”连起来就不再抽象。“国”,要为每个社会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正义的土壤,为他们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合理上升,提供最大保障。而“我”,要在改变自身命运的过程中,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注入更多自信、温暖和希望。

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在父母双亲投注无限希望目光注视下。我,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的梦很简单,我的梦同样是我家人的梦。我的梦很简单,就是努力学习,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坚信通过自己努力,这将不仅仅是一个梦,这个梦会我的手中慢慢成为现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孤感”是的,丰满是给有准备的人,孤感 是留给没有进取的人。当你在课堂呼呼大睡,作业东拼西凑,上课迟到早退,你拿什么区丰满你的理想。梦想不是说说而已,我有一个大大的梦想。但这个大大梦想要从现在小小的努力开始,自习早到10 分钟,每天多记几个单词,课堂上多坚持专注几分钟。同样,梦想贵在坚持。当梦想绽放的那一刻,你想不努力都不行。 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梦,这也同样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梦,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初中生的梦。千千万万个中学生的梦将汇集成一个伟大的中国梦,这是属于我们的中国梦。当千千万万的父母过上好日子,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为国之栋梁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理由不实现! 有时候梦想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否实现,而在于追逐的过程。有梦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会让我们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梦想是一面旗帜,他一直飘扬在你心灵深处,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中国梦”也许还有太多需要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但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都应该有平等放飞的权利。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二) ——法律教育、国情教育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两个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和心理、道德构成整个课程标准内容最主要的四大板块。 一、关于法制教育——内涵与重点 1.多种角度理解法律 (1)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2)从“法”的词源看,喻意是公平和正义。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普法教育,往往是让人们了解有哪些法,将法律教育简化成法律知识的教育、法律条文的了解。(3)法律是一种公平的规则,即人在社会层次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的保证为实施手段。(4)从法律的特征来看,首先,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道德的行为规范多而且细致,法律主要是围绕权利和义务,所以它是概括、普遍而且是非常严谨的。(5)从法律的内容上看,我国的十类主要部门法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劳动法、自然资源与环境法、军事法、科教文卫法。 2.关于法制教育(1)法律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法制观念的树立,形成对法律的尊重与信赖。(2)就个体来说,法律是每个人在社会上行使各种活动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直内在的精神和修养。(3)树立法制观念包括对法律制度的看法与态度,还包括尊重和自觉执行法律的思想意识。 学习思想品德课上法律的内容,一个就是法律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关系来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另一个就是我们要重点培养一个人的法律态度、意识,包括对法律的尊重信赖的精神,这是在法律教育、在思想品德课当中需要把握的两个重要的方面。 3.《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初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第一,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第二,知道法治精神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第三,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现实性、平等性,懂得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懂得不承担法定义务或触犯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懂得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能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着重了解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刑事、民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第五,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含义,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违法犯罪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第六,懂得未成年人权益应当受到国家保护,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

拖延_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_毕重增

第31卷 第6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11月Vol.31 No.6Jou rn al of Sou th west C hina No rm al University (Hu m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 ces Edition ) Nov.,2005 * 拖延: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 毕重增1,彭香萍2 (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市400715;2.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萍乡337055) 摘 要:拖延可能是时间管理不良的一种后果,也可能是与时间管理相伴随的行为。本研究的目的是回答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的关系,检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研究工具包括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拖延量表;研究对象是233名在校大学生;采用相关分析发现,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拖延;区分效度 中图分类号: 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5)06-0010-04 一、前 言 时间管理倾向是现代人一种重要的心理特质, 生命的丰富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效地管理和运用时间。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合理安排时间不但有助于个人成功,而且可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时间管理对于自我行动的掌控与规划有重要的影响,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对学业自我[1]、学业成绩[2]、工作满意度[3]等皆有显著相关。作为时间管理衡量的工具,黄希庭等基于自己对时间管理长期的研究,编制了综合性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4]。研究发现,时间管理量表对于学业成绩[5][6][7] 、对于个人的自我价值感 [7] 、a 型 人格 [8] 等具有预测效力,证明了该量表的有效性。拖延(pro crastination )是一种个人倾向性或者 特质,本质上是将该做的事情延后做的一种行为,或是一种将该做的事情延后的非理性倾向[9] 。并非所有的延迟都可以称为拖延,被拖延的事件是拖延者认为应该做的、合理的,若不是合理的要求,则不会产生要完成该事件的意图,或“拖延”只是理性地选择了延迟的结果。此外,时间计划的执行也是拖延现象的核心因素,个体有意图去完成事件,而就客观时间标准而言,拖延是过了最佳时刻后才开 始的行动,错失完成任务事件的最佳时机。否则,有些人认为自己的拖延是从容不迫,而有些人的严守时间却被认为是强迫性格。 从时间的角度看,拖延是将所要进行的事情无理性地延迟。个体若具有较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在执行计划时就更有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或学业表现。拖延是错过了最佳准备时间,由此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工作和学习的失败[10]、遭受更多的压力[11]和健康问题[12]等。因此,拖延是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具有区分效度(Discriminate Validity )的最有力证据。 二、方 法 (一)对象 来自于教育、历史、外语、计算机、心理等13个专业的233名大学生。其中男性57名,女性137名;平均年龄为20.3岁,标准差为0.89。(二)工具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由黄希庭和张志杰编制 [4] 。本量表由时间价值感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 和时间效能感三个分量表构成,回答的方式是在“很符合”到“很不符合”的5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的。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 10 *收稿日期:2005-07-21 作者简介:毕重增(1974-),男,山东潍坊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人格的基本理论和 应用;彭香萍(1964-),男,江西萍乡人,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教育心理学。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健全人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04022),项目负责人:毕重增。 DOI 牶牨牥牣牨牫牱牨牳牤j 牣cn ki 牣xdsk 牣牪牥牥牭牣牥牰牣牥牥牫

论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精编版

论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梦是复兴之梦、发展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伟业,也终将成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保障。 可是要实现中国梦绝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是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来实现它,而这实现的群体当中,当代青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梁启超曾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是值得尊敬的,不仅仅他在青年时期就有志于为国家富强而努力,而且坚持到底,还把自己的子女们全部培养成才。他是我们的榜样,不过我更多的是在想我们当代青年应该为了这个国家该去些什么?我们是有我们的责任的,所以我们需要担负起我们的使命来。 习总书记也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为我们指明方向,因为这方向同样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人的梦想,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国家富强的梦,我们当代青年究竟该如何做,这是我们最应该知道的任务,因为有梦还要有路。道路决定命运。 如何实现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确切的、具有指导性的途径去操作。既然实干才能兴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那么就要有梦有路有坚持,只有将梦想变为现实才叫梦想,否则的话只是空想。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是成才之梦、报国之梦、创新之梦、世界之梦。我们青年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成才,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在二十一世纪,我们中华民族要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翘楚,责任与担当是我们青年应该考虑的。 成才之梦。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首先应该是成才之梦。无论我们是在校的大学生,抑或是在祖国各地奉献青春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成才,在校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求知精神。在把自己学习任务完成好的同时,多去社会上走走,了解我们的国家,我觉得我们在闲暇的时候,旅游的时候不仅仅是去玩的,而是怀着一颗心,去感受周边事物,要将所学致力于所需,因为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而社会就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地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报国之梦。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更是报国之梦。我们所学到的一切理应将致力国家的富强。就像《明朝那些事儿》说到张居正看到那些路边饿死的冻死的百姓时,想想自己锦衣玉食,还有那些顿顿大鱼大肉的达官贵人们,就将我将尽我所能为天下百姓谋取福祉。他做到了,他成功地做到将明朝再次引导向繁荣富强。我们也是一样的,为了国家,要成才,待到成才为国家。 创新之梦。只有创新,才可以使我们更快地走在世界的前列,创新的氛围很广,我们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抒写自己的独特见解,新思想,新发明都将促进民族的富强,团结互助,勇于拼搏,在这中华大地可以有每一个人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新的东西才会生机勃勃,震撼人心。 从历史的纵轴上看,中国梦就是青年渴望的强国梦。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坚持不懈地发挥我们青年的聪明才智,勇敢地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问题,

略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1).

略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1) 价值观念的更新,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重问题。价值观念作为主体 对客体的偏好与需以及客体对主体的效益与满足关系的哲学范畴,其更新的过 程既是最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也是主体性和客体性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 在勇于实践的同时,努力提高人的主体性,克服客体性即社会制约性,加大条 件系统的供给力度,既是当前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任务,也是加快人们价值观念 更新步伐的基本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 展,人的价值观念的更新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问题。所谓体制问题、机制问题、社会活力问题、投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的 核心是价值观念问题。因此,在实践确证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更新的客观必然 性、合目的性和历史进步性的前提下,深刻揭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和客体 性及其关系,对于加快人们价值观念更新步伐,降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成 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现代化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的理论和实践意 义。 一 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是人类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主体性因素。它具体表 现为价值观念的主体性、价值实践的主体性和价值认识的主体性。价值观念的 主体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价值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主体性问题。无论是价值 关系的产生和变化,还是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认识、价值评价、价值判断、价值 选择、价值取向,无不是价值主体按照自身需的内在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整 合各种价值关系的产物。 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根源于价值的主体性。价值作为客体对主体的意 义,不仅具有客体性而且具有主体性。就其主体性而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它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为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 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二是它的主观性。价值的主观性,首先是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价值主 体总是按照自己特定的价值需、价值心理、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来选择和创造 价值的;其次是指主体具有价值认识的能力。主体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主观 需,而且能够认识客体满足自己需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并遵循趋利避害的最优 化原则;再次是它的保守性和随即性。一种价值观念一旦趋于稳定或被模式化 便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由于需的随即性、可变性,因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三是它的主导性。 在现实的价值关系中,价值主体总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是毫无疑问 的。价值的主导性表现为价值主体在价值关系及其建构中的自主性、对客体功 能的选择性、改造性、对自身行为的控制性和对客体价值的消费性。四是它的 能动性。包括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性即表现为主体对自身需的自我 认识和自我行为的自我省悟。把需自觉地转化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是主 体能动性的重表现。主动性即表现为主体积极地变革客体使之满足自己的需。

浅谈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奇,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梦,而每一个人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无一不对古老的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在古代,我们拥有着世界最多人口,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更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开启了人类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世界,加快了人类的文明化步伐。那时的我们很自信,因为我们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可是在近代,中华民族遭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侵扰,中华民族矛盾愈演愈烈。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儿女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了一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正是因为这梦想,我们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这梦想,我们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21世纪的中国,无数中华儿女为了这个梦想而奋斗,为了这个梦想奉献终生。是中国共产党真正

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无数中华儿女执着于这个梦170多年,然而,在这百余年间的中国人不敢有梦。 1949年10月,从此在这东方屹立着一个新中国。经过数十年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定让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终于使中华民族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生活的改变让我们拥有了做梦和实现梦想的勇气。 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新的历程上,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全面阐述了“中国梦”这一概念,他用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结合起来,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完整版)

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没有计划的生活是盲目的;停滞的知识迟早会被淘汰,现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竞争尤为突出,这股强劲的竞争风伴随着教育改革席卷校园.本来在普通人眼中的"铁饭碗"职业——教师,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竞争,不求自我发展停滞不前的教师将会自动被淘汰.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一,现状分析 不知不觉,从大学毕业进入徐教院附中已经两年时间了,在这两年中,我从各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从一个对课堂教学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毕业渐渐地磨练成了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同时兼顾《新综合科学》,活动课,双语课的跨科,跨年级,跨语言的多能教师. 这两年中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责任心一学期比一学期强,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来自于学校给我的压力,这是一种被动的进步,在主动性上我没有给自己压力,这是我存在的不足之一.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现状,特别是不足之处,罗列如下: 1,对于教科研方面缺乏探讨研究的积极性,教科研能力较差; 2,课堂教学能力尚可,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缺乏新意; 3,在教育方面,方法和手段略显稚嫩; 4,虽然理科知识比较好,但对于文科的知识积累有所欠缺,特别是英语口语,怕说少说是对自己发展的一大阻碍.

二,个人发展目标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趋向于工具型课程,随着课程整合越来越剧烈,信息技术必将更多的服务于其它课程,成为服务性的工具课程,要为其它课程服务必须了解这些课程的相关知识,基于以上分析,我更适合成为"一专多能"的教师."一专多能"即拥有一门专业技术个人发展目标: 在锤炼自己教学基本功的同时力争每节 课上的有声有色,得到学生和同事以及指导老师的肯定。 同时对本学科知识有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具体 措施: (1)继续稳扎稳打磨练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基本功的练习垂成不是一日之功,自己平日里不得松懈。 希望指导老师监督。 (2)在教学过程中做大量习题,关注 高考命题方向和规律,同时多和同事交流,加深对本学科 的了解。争取对本学科有个全面深入准确的把握。 (3)在 理论学习方面,按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自己的读书笔记。 (4) 教学反思要要记录自己的真实看法和心得,并且总结经验 和不足,扬长避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 5)力争在校 级讲课比赛中拿到好名字,参加各种教学成果评选,并尝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科成绩的关系(1)

根植在传统集体备课的土壤中。只有将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弥补,才能提升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2.要加强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的应用意识。我们认为制约网络集体备课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硬件设施,而是观念问题。在实施校园网工程的背景下,对于许多学校而言,硬件已不成问题,比硬件设施更重要、更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没有观念的转变,再高档的硬件设施也不会物尽其用。要把网络集体备课当作一项服务于基层教师的重要工作来做。网络集体备课开展的好坏,关键是应用意识的差距,是状态的差距。因此,转变观念,提高网络集体备课的应用意识是当务之急。树立资料观念、合作观念、共建观念对于网络集体备课的发展至关重要。 3.要完善网络集体备课管理机制。制定网络集体备课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制度化以后,不仅可以使教学要求覆盖到每位教师、每个学科,更可以保障教学与研究的完整性。要把网络集体备课活动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集体备课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制度的约束,解决信息传递中的障碍,保障网络集体备课活动顺利有序进行。通过评价制度的建立,教学管理部门把参加网络集体备课列入对教师进行的教学考核、评估等事项中,激励教师主动参与网络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网络集体备课的评价要朝以下三个目标努力:评价指标系统化、评价过程工作化、评价手段网络化。制度的保障能够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促使学校在执行力度上下功夫,在管理规范和有效指导上作文章。 四、结语 网络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网络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有利于缩小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教学成绩的差距,从而整体性、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合作执教意识,凝聚教师的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研究还是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高巍.开创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新模式[J].信息技术教育.2004,(9). [2]孔令权.浅谈利用网络论坛组织在线集体备课[J].江苏教育,2006,(11). [3]冯伯虎,张久娟.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络教研[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 [4]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 [5]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4). [6]桂诗春.信息社会·互联网·外语教学[J].现代外语增刊:外语教师上网手册,1997. [7]Ur P.A Courc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CUP,1996.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227名初中生、18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科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1)时间管理倾向与语文、英语、历史等文科性质的科目有极其显著正相关;(2)初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各科成绩的相关显著大于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各科成绩的相关。 关键词: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学科成绩关系 1.引言 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个人的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构成,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推动个体向一定的目标行动[1]。Weinstein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上的得分与学业成绩正相关[2]。张志杰等的研究表明,时间监控观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通过时间监控观来影响学业成绩[3]。古玉等人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三个方面均与学业自信显著相关[4]。我们认为虽然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由于每个学科所需要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同,因此在时间的要求和时间的利用策略方面也会不尽相同。本研究拟探讨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科成绩的关系,旨在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时间管理更有效地服务于不同学科的学习提供心理学的帮助。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学生共410人,初中227人,高中183人。 2.2工具 2.2.1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共44个题目,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分量表。量表采用1—5级评分。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 2.2.2收集被试上学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的各科成绩,把各科成绩分别转化成Z分数,然后把各科Z分数转化成标准分数(T=50+10*Z)作为各科成绩指标。 2.3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发放问卷410份,收回问卷408份,有效回收率为94.61%。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并用SPSS13.0社会科学统计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各科成绩与时间管理各维度的相关 对各科成绩和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初中生各科成绩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其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各科成绩中,初中生的生物成绩与时间价值感、时间管理倾向总分的相关系数最大,初中生的英语成绩与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的相关系数最大;高中生的各科成绩与时间价值感不存在显著相关,时间监控观与政治、生物、历史、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科成绩的关系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鲍万杰田代亮李建惠 20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