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

1.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并能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12+13-20=5 (2)32+4-28=8

(3)34-(25+3)=6 (4)17-(12+3)=2

归纳总结: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计算下列各题。

归纳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往右依

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懂得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板书:课题)

1、出示湖北云梦风景图片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

师:湖北云梦崇山峻岭,风景优美,这里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

的草地。

下面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从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解答。

反馈后,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师: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 在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是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提出问题: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呢?

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你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列出什么样的算式?②如何计算?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

展示学生小林和小萍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3)对比方法,总结优化。

提出问题:你喜欢哪种方法呢?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种方法:分步通分。

第二种方法:一次通分。

★三个分数都是异分母分数,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相同。

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是有时为了简便,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5)实战检验:

(6)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式计算,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 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进一步强调书写过程的规范性,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 7)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学生自学例1(2)。

(1)师:湖北云梦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充足。下面是这次梅雨季节云梦森林公园和周边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图。

(2)自学指导

①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这次降水后,森林里以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储存分别是多少?把谁看做单位“1”?你认为以哪种形式储存的水要多一些?

②以为例,说说它的分数意义。

②提出问题:再来看看周边裸露地面的情况:地表水、其他,那么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3)自主探索

学生根据题意,结合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列式计算。

展示两种不同算法:

(4)分析算式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两种不同的解答方式,说一说算式的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计算。

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数。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进行。

(3)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实战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推理和概括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1在这里表示的是什么,应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知识应用:李明用一根1m长的铁丝围了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m另一

边是m,第三条边长多少米?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3、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化成最简分数)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2 小强做作业时,碰到了两道比较大小的题目。

总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四、梳理知识,巩固升华

2.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做比较简便呢?

师:使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凑整来计算,是不是很方便呢?

减法的运算性质:

从上题中你能发现什么?用你发现的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堂小结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相同。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是有时为了简便,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板书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种方法:分步通分。

第二种方法:一次通分。

★三个分数都是异分母分数,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相同。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 算》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 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 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 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 维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 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 地进行计算。 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课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能举例说明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4、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数简便计算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出示算式。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 启发学生思考: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是数字 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 2、知道观察,发现规律。 ①第一组运用乘法交换律。 ②第二组运用乘法结合律。 ③第三组运用乘法分配律。 、总结规律。 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 适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加减混合运算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根据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竖式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 (1)用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7+4 12-3 18-9 30+15 44+6 35-10 10-5 9+6 7+7 47-20 58-18 40-3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8+25+18 76-29-35 学生完成后,请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订正如下: 教师提问:连加、连减的题目按什么顺序计算? 学生回答:连加、连减的题目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意图: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为运用迁移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新授。 (1)教学例3:68-29+51= ①读题,说说这道题与刚才所做的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做如下回答:复习题是连加、连减,这道题是加减混合式题。 教师可向学生进一步说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教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②通过对连加、连减的学习,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独立试做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试做,并请一名同学板演。 教师订正答案如下:68-29+51=90 教师向学生说明,像这样的加减混合式题也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也像连加、连减一样,可以用简便写法列竖式计算。 ③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56+24-30 67-34+39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订正如下: (2)教学例4:72-(47+16)= ①读题,说说例4与例3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例3是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而例4是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 教师提问:算式中的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加减混合计算顺序,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混合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小棒、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整理旧知,引出学习内容 1.复习连加连减。 出示:3+4+1= 1+3+2= 8-2-3= 10-5-2= 请学生计算后,说说1+3+2和10-5-2两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先算什么,把几记在心里,再算什么,着重说说计算的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 2.引出加减混合。 师:和以上四道连加、连减比,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出示:7+3-2 6-5+3 揭题: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加减混合的知识。(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出示例一,你能编一道数学题,提出一个问题吗。 (师板书4+3。再演示飞走2只的场面)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师板算式:4+3-2,并读算式。 生读算式。 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提出学习目标:1、要学会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师: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 生指名说。 师: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讨论。生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需要强调一点,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出示例二 生: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师:谁来列式? 师:上面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同学们试做。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二、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准备 PPT 课件、黑板纸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导入 T :老师听说你们班有不少计算达人,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算出结果呢? (PPT 出示分数除法复习题,共6题,指名回答。) T :看来老师听说的却是事实。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 S :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T :这个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可要牢牢的握住它 的手哦。 (二) 探究新知 1、 主题图探究 (1)理解主题图 T :有一个小学的同学们进行兴趣小组的的活动,他们是这样分组的。(出 示出题图PPT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分组情况,思考出现了哪几种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S :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 。 T :说的很好!你们如何理解“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 ”这两句话的呢? S1: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将它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 S2: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将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 是航模小组的人数。 31433143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PPT 出示线段图,表示3个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 T :你真像个小老师,说的头头是道!还有谁来说说吗? S3:摄影小组的人数=气象小组人数× 。 S4:航模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人数× 。 (PPT 出示数量关系式) T :你分析的也非常好! (2)提出问题 T :真不错,同学们说的不仅完整,而且思路清晰!那么,根据题中的已知 条件,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S1:摄影小组有多少人? S2: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老师板书) S3:这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T : 你的问题正是老师想到了,我们想到一块了呢!发明创造就是从发现 问题开始的,同学们今天已经迈出了创造的步伐了。真不错!老师从同学们的问题库中挑了一个,在这节课先解决。航模小组有多少人?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S :可以。 T :那同学们就试一试吧!(全班尝试列式计算) 2、 运算顺序探究 T :哪位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你是如何列式的?(指名回答,将 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T :(针对综合算式)你是怎样想的?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是什么? S :要算航模小组的人数就要知道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12× ,就是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等于4人。再乘 ,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等于3人。 T :说的太棒了!(竖起大拇指)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再算出航模小组 的人数。那么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 S :知道。是从左往右的。 T :那你们觉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 S :是一样的。 T :那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呢? S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要先 算括号里面的。(PPT 出示运算顺序) T :老师们一定为你们感到骄傲! 3、 运算方法研究 31 43313143

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 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并能用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带到实际当中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下面由数学网为大家推荐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欢迎阅读学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4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培养学生看、听、说、写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木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数鸭子》的儿歌吧,播放儿歌,好听吗?你们听到了那些数学数字呀?(1、2、3、4、6、7、8)你们真厉害! 你们能用这些数字组成连加连减的算式吗?(能) 生1: 1+2+3=6、 6-3-2=1 生2: 1+2+4=7、 7-1-2=4 生3: 1+3+4=8 、 8-4-3=1 你们知道是怎么算的吗? 生: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题图: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上3人。 提问: 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谁愿意在班上说一说?指名说,真棒! 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列成算式吗?学生列算式:7-2+3 (板书:7-2+3) (4)哪位同学试着读读看?(7减2再加3) 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同桌互读。 2、揭示课题。 这道题跟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指出:像这样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加减混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加减混合) 3、探究算法。 (1)怎么算呢?能摆一摆你们的小木棒吗/?请同学们一边摆一边说。 (2)摆完小木棒,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淮安市王营镇中心小学张梅玲 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上第80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1~5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营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 1、在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演: 7 8÷ 3 4 3 7×14 1÷ 11 4 2 11× 11 4 0÷ 2 312× 3 8 4 9÷ 3 5 5 8÷ 5 12 讨论说说运算的方法。 2、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二、展开。 1、小组讨论并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分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1)先算两种中国结各用多少米彩绳。(2)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多少米。 2、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3、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三、总结。 1、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优质课《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学设计

优质课《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内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分、综合素质得分分,总分: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分,综合素质得分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学情景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

学信息? 生口述,师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1:谁的表现好? 生2: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生3:谁的得分高?高多少? …… 3、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4、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汇报 +=(分)9号选手的得分 =(分)5号选手比9号选手高的分数 师问:除了这样分开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 = =(分)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分。”

(揭示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5、引导学生结合练习,交流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三、拓展训练 ++ 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教材通过歌手大赛的情景,提出了“谁的总分高?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一种是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综合列式计算。从而导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具有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经验,因此,根据原有的经验推导得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4

分数四则混和运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学生经验: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及分数四则运算方法的掌握是本课学习的基础。 教师准备:有关例题及相关练习的ppt。 预习设计 一、提纲: 1.回忆学过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并写出它的字母表示式。 2.自学例1,并尝试完成。如有不懂,做好记号。 3.尝试完成练一练。 二、学习体会。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 一、交流预习成果。(预设4分钟) 1.小组讨论交流预习作业。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版块一】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3.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

二、自主尝试解答。(预设10分钟)1.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3.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4.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分享提炼解答。(预设10分钟) 1.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板书:2/5×18+3/5×18=(2/5+3/5)×18 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4、揭示课题 【版块二】 1.板书: 2/5×18+3/5×18 (2/5+3/5)×18 2.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4.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5、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版块三】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21、2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呈现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线段图来增强学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 58×3÷2 95÷(15÷3)95÷5×14 (1)观察上面这些题分别属于我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 (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 (2)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的) 2.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复习,引导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实地复习学生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旧知识,以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的全

过程中。】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 师:这是六(1)班本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气象小组有12 人;②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三分之一;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四分之三。 提问: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说你是如何思考的。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初步分析。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①请同学们找到与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②将与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关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先求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人的几分之几呢?(12人) (2)引导提问。 ①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象小组的人数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②在这里是把什么作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③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2、师:你能画图表示航模小组与气象小组、摄影小组、之间的人数关系吗? (1)学生独立尝试画图,老师巡视,将不同的方法指名展示在黑板上。 (2)全班汇报交流。由板演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预设:共能呈现5种图。线段图、圆形图、方格图等) 3、列式解决问题 师:在用画图分析完三者之间的关系后,请同学们列式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老师指名板演。 (2)全班汇报交流。由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每一步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3)学生独立计算、解答。指名板演。 (4)汇报交流,说一说计算过程。 (5)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及计算过程,并得出结论:分数混合运算的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理解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 (二)、情境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过公交车吗?那你们坐过吗?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遵守乘车规定,要有秩序的上下车。瞧,一辆公交车在南山站停了,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1、课件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 3、课件呈现 4、师:你会列式吗?生:67-25+28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另外,问题二的提出为解题的另一种方法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师:像这样有加法有减法的加减混合式题,你们能不能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试着来计算一下?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应该线算什么?在算什么? 1、学生列竖式计算67-25+28= 2、还有其他解答方法吗?67+28-25=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了连加、连减运算的基础,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直接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来完成,重点让学生在与连加、连减运算的比较中,感受新知学习的注意事项,看清运算符号。探究其他解决方法的环节,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进一步巩固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72-(47+16)=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加减法估算。 1.教学目标: [1]掌握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课时划分:4课时 [在教材上这一部分的内容只安排了3课时,根据我个人的想法安排了4课时的内容。我认为这一部分的练习量比较的足,教材安排了练习五和练习六两个练习,恐怕只安排3课时会来不及。这仅仅只代表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方案一: (1)连加、连减[P26、27、29、30](包括例1、例2、做一做、练习五的第1、2[前两题]、3题) (2)加减混合[P28、29、30](包括例3、做一做、练习五的第4、5、6题。) (3)练习课(练习五的第7、8、9题,聪明题和增加适当相应的练习题。)(4)加减法估算[P31、32](包括例4、做一做、练习六) 方案二: (1)连加[P26、29、30](包括例1、做一做、练习五第1、3、9题) (2)连减[P27、29、30](包括例2、做一做、练习五第2、4[部分]、6题和聪明题) (3)加减混合[P28、29、30](包括例3、做一做、练习五第5、7、8题和剩余的各题。) (4)加减法估算[P31、32](包括例4、做一做、练习六) 3.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的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耐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注意点: ★教学例1: (1)注意在计算教学连加的同时结合情景图(即应用题)的教学,要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教学笔算计算。同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2)注意笔算连加、连减式题计算方法掌握的多样性。例1中介绍了两种计算方法:一、可以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二、也可以为了书写的简便,把两个竖式连写。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两种计算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要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要求尽量用简便的写法,并注意进位。 ★练习五第1题: 题目的要求是让学生将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我觉得在练习第2小题时,教师要说明怎样计算,不仅包括横行的计算,还要包括竖行的计算。 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的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耐心、认真计算、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36 54 (2) 47 71 (3)29 44 +18 + 24 +24 +18 +15 +28 (54)(78)(71)(89)(44)(72)复习在列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4+6÷330÷[(3+2)×3] 2.让学生说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 二、新授。 1.导语。 这一节课我们要来研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例1。 出示例1。计算 (1)说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 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让学生把算式用文字叙述出来。(2分之1加上5又3分之1除以1又3分之1的商,和是多少?) 问: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两级,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板书: = = = (5)让学生继续完成。 (6)学生把每一步认真检查,看是否都对。 3.教学例2。 出示例2:计算 (1)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这个算式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2)问:第一步算什么?(小括号里的加法) 第二步算什么?(中括号里的乘法) 第三步算什么?(除法) (3)让一学生到黑板板演。 = = = =

学生计算时,教师巡视检查。 提醒学生: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不公要注意运算顺序,还要注意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必须分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4)让学生说一说每步运算是什么? (5)学生检查: ①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 ②每一步计算是否都对; ③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4.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同时一起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9页上的做一做。 (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共同研究了什么?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 学习目标: 1.在解决有关分数连乘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明确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的呈现数量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4.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有随意接话,思考问题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5人左右的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 们就要运用它,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21 页图】 2、分析问题、汇报展示、交流算法 (1)观察图,分析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2)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画线段图。 (3)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评议。 哪个学生来汇报,你学会了什么?请学生代表来汇报。 其他学生仔细听,你向他们学会了什么,也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 生1:说算理。航模小组的人数跟摄影小组的人数有关。 摄影小组的人数不知道,我们就先来求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1 ,就是求气象小组12人的31 是多少,再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石娟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二、自主探究 -9+(+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的组成。 三、互评互教 (-9)+(+6)-(-11)-7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并同桌之间相互检测。 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 )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小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速算题: ①3+5=5-2=3+2+3= ②8-8=7+2=10-5-2= ③10-3=5+4=3+2+4= ④4+6=8-5=7-2-3= 2、生速算出答案。 二、学习新内容 1、出示挂图 (1):请看图中美丽的天鹅,你能看懂图意吗,并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天鹅) 2、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该怎么办呢? (生:把原来的4只和飞来的3只合并起来列式是4+3。) 师板书4+3。再指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说图意。 3、引导学生说说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生:再减去2只。 师:从几只里减去2只? 生:从原来4只加上3只的总数里减去2只。 师补充算式:4+3-2,并读算式。 生读算式。 4、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生: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生:加减,有加有减,加减混合……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 5、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 生指名说。 6、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18 1—3/4 4/5÷3/4 2/3+4/7 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2、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6780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不计算,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5×24÷5(2)7.2 +1.8-3 (3)28+63÷9(4)320÷ 【( 13+7)× 2】 2、回顾整数与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小红生病需要吃药,每次吃2 片,一天吃 3次,这盒药共 24片,可以吃几天? 二、引入新课、探究新知 (一)理解情境,解决问题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用算式表达你的思考过程。 3. (出示方法一)谁读懂了它的意思?说一说。 4. (出示方法二)谁读懂了它的意思?说一说。 5. 上面的两种方法,请你用综合算式表示,并写出计算过程。 算式 1 : 12÷(1 × 3 ) 算式 2: 12 ÷ 1 ÷ 3 强调:对于分数连除,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转化成分 数连乘,再约分计算。 (二)巩固练习:教材第 33 页“做一做” 问题:1. 求这块玻璃的面积实际是求什么? (梯形的面积) 2. 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 3. 谁能解答此题?(学生计算)。 (三)计算下面两题 先说顺序再计算 1 2 1 5÷(3+5 )×15 1 ÷【(2+1 )×15】 ( 四 ) 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 35 页练习七,第 7 题、第 8 题。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前面的运算比较简单且多为单纯的加法运算或减法运算,而少有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水平;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水平;同时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技能,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奠基和知识准备。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前两节学习整数加法、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自然地过渡到含有小数、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为了避免学生对单纯的运算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利用游戏来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熟练地按照运算顺序实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熟练使用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法则实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问题引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合作学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问题引入 活动内容:通过游戏来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前每人准备红色卡片和白色卡片共20张,在每张卡片上写上任意数字). 游戏规则如下: 四人一组,每组选一学生当代表,在同组的80张卡片中,抽取4张,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 活动目的: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出新的知识. 活动的实际效果:熟练写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活动内容: 利用各小组写出的算式引导学生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该怎么算. 活动目的: 既然是混合运算,自然联想到小学学习的运算顺序,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就要抛弃小学的知识和方法. 活动的实际效果: 通过对运算顺序的回忆,学生尝试混合运算,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初小衔接,领悟知识的连贯和延续.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 例1、计算: 5451)53(-+- 3 77 (-+- 随堂练习: 1.计算: (1)21)43(41--+; (2)2 14149-+-; (3)3)5.4(5.11----;(4))5 2()352(71---+-。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计算》教学设计

一上:《加减混合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联系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看清运算符号,正确进行计算,为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过程和方法 借助直观演示,使学生学会观察反映连续变化的情境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用数学的意识。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情境,调动已有经验,学习、探究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克服因前后两个计算步骤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而产生的困难,正确计算。 四、教学准备 课件、与情境图相关的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看图列式。 (1)分别出示: 由学生介绍图意。 (2)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用连加或连减的理由。 (3)学生计算,并说一说怎样计算连加连减。 2.口算:3+2+3=6+2+2=9-2-5=8-4-4=【设计意图】复习连加连减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激活已有的经验,为本节课学习加减混合计算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1)利用天鹅图片,分步演示例1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依次得到以下信息: ①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 ②飞来3只后。 ③又飞走2只。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3)指名完整叙述问题情境。 【设计意图】将静态的情境图以直观演示的方式分步呈现,让学生置身其中,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情境,进而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