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创优劣试和政策

文创优劣试和政策

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及政策建议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述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21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也伴随着知识与科技的融合而逐渐兴起,成为各国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当人均GDP在1000-5000美元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制造、加工和传统服务业;当人均GDP达到5000 -10000美元之间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创意产业、高科技产

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均基本进入后工业时期,创新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符合这一阶段的时代要求,并日益显现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本国和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创新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大大提升劳动生产率。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金,并以5%的速度递增。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高附加值、高收益性

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在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的比例。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它强调人们的创造力,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并发挥产业创造财富的功能。这种高附加值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强劲的发展能力。

因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具体行业,都是发展前景广阔、并能带来高收益的行业;同时,它的生产和服务方式,不仅可以是有规模有组织的,还可以是低成本的、个人参与的,易形成分工协作、灵活经营、低投入高回报的发展格局。所以,文化创意产业还具有高收益性的特征。

(2)较强的融合性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不仅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还是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通过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其文化素质,将文化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具有强融合性的“引擎产业”。

(3)强调知识产权保护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复制成本低,加之没有太大的技术诀窍可言,所以极易被复制模仿。为了切实维护创意者的权利,让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源得到承认和尊重,以及增加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就必须紧密的与知

识产权联系起来,实施知识产权的保障制度。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文化创意产品将被大量复制,最终整个行业都将面临危机。因此,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4)产业组织呈现集群化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组织形式比较特殊,大多企业是由艺术家、创意人才以及有特殊技能的人组织创办,规模较小,多以中小企业和微小企业为主。“少量的大企业,大量的小企业”己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中小企业往往是采取企业的地理集聚分布,以达到外部经济规模,并用灵活的网络性市场交易合约代替官僚性质的科层性企业组织合约,弥补自己在企业内部规模不经济的缺陷。中小企业用其经济的外部性、集群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技术创新优势体现了其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从传统产业中独立出来的新兴的产业类型,是文化、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依托的是各地的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以科技、文化、知识为核心,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带动转变,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在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过程中,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了企业单位产出的能耗,具有成本低、污染小和效益高等特点,缓解了经济增长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强融合性、高渗透、高辐射特点,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将文化资源和创意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还会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于创意资源的激发来提升整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结构。文化创意产业特别强调人的创造力和文化要素的推动力,其需要借助于科技、文化创造力和传统产业的融合,科技进步将软驱动要素与传统产业的有形物质资源结合,打破了传统产业的界限,促进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及创意产业不同门类之间的更迭和转换,催生出一些富有创意和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交融产业,实现区域内不同产业部门的结合,各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带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

(3)增加城市就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范围较广,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对有效扩大就业和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例如在美国,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的就业人口达到了548. 4万人,占美国总就业人数的4. 02%。同样,在英国,2005年约有12. 2万家文化创意类公司,创意产业的就业人口也达到了200万。

(4)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对地方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让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交叉融汇在一起,让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与创意思想和先进技术相互结合,为城市增添了很多别样的文化景观、文化艺术,彰显出城市的地方个性,塑造了城市的独特品牌,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品牌的树立,将在很大

程度上带动城市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最终增强城市竞争优势。

(5)改善居民文化消费质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和消费越来越注重多样化和创意性。在我国,闲暇消费已开始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和形式也呈多样性。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很多内容,例如影视、表演艺术、运动休闲等均具有闲暇消费的性质,这些产业有助于提高大众消费的水平,同时改善人们的文化消费质量。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

4.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模式的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模式问题比较具体,并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因素构成,不同因素的组合便会产生不同的模式,所以对于模式的研究不能统一下定论,只能因地制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发展模式是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中常用到的术语之一,如外向或内向模式、市场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进口替代模式、出口主导模式等。它是由既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所反映出来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因素组合方式。对于产业发展模式的含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产业发展模式反映了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要素的组合方式。文化创意

产业发展模式在这方面反映了对文化资源以及智力资源的高度利用,并将文化、技术与经济三者有机结合。技术和文化不同的投入组合所反映的发展模式也不同,即有文化领先型发展模式和技术领先型发展模式。

(2)产业发展模式是对产业结构的一种描述。任何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均可以通过某种结构来反映。如劳动密集型模式表示在各生产要素的投入使用中,产业的单位资本或产业的单位产值中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出口导向型模式则又意味着出口产值比重较高。

(3)产业发展模式受一定的约束条件所制约。主要包括:资金约束、市场

规模约束、劳动力约束、技术约束、政策约束等等。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状态以及资源察赋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对于产业发展模式本身而言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能发挥本国(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的模式就是好的发展模式,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如此。

(4)产业发展模式在特定的产业发展环境中形成。产业发展模式不是一层

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此过程中,旧的利用方式将会被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所取代,产业结构也会不断优化升级,最后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4.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1990年由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行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提高生产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①。波特还强调,地理集聚现象对于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关联公司和机构,并且提出了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将成

功的集群所需要的共同要素整合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该模型主要是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但也适用于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决定因素和两种外部力量,四个决定因素是生产要素条件,需求要素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两种外部力量是政府和机遇。四个决定因素构成了“钻石模型”的主体框架,它们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如图4. 2所示:

图4. 2波特钻石模型

五、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文化创意产业是信息经济时代的新兴产业,已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是经济、文化和科技高度融合的产物,受到了世界各主要城市的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经济新的增长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竞争力,其发展的规模和影响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贵州人文遗存较多,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软件行业、电脑科技领域发展迅猛,是我国西部地区设计人才储备较为充足的地区,贵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5.1贵州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贵州省于2010年8月公布了《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这是我省首个文化产业规划,该《纲要》着重梳理了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产业基础,未来方向,以创意为核心,判断我省在“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并提出了“一个龙头,三大部类,十大产业,八大领域”的文化产业体系构架和发展路径。2011年5月,贵州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颁布《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和民族特色产业。

贵州省的文化体制改革也实现较大突破,2011年贵州成为全国第一批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省份之一。截止到2012年底,贵州省297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253家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221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184家已初步完成内部机制改革任务。到2012年底,全省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已全部完成改革任务,核销事业编制9017个。贵州省转企改制,实施集团化发展,组建了省属的出版、演艺、广电、期刊、报业等五大集团,并通过整合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发展,催生出了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先行军,提升了文化资源的“含金量”,形成了涵盖全面的文化产业链。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2009年文化产业收入达186.71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的1.59%; 2010年文化产业收入达321. 65亿元,增加值为112.21亿元,比2009年增加49.98亿元;2011年贵州文化产业总收入达39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4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与过去的2009年和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达到30%,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GDP增速。由于贵州文化创意产业数据欠缺,加之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关系密切,我们以文化产业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为基础,形成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大致印象。

5.2 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丁分析

SWOT分析法是综合考虑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因素,从而制定出针对研究对象的发展战略、计划和措施的方法,其中SWOT分析法中的S表示优势(Strength), W表示劣势(Weakness), 0表示机会(Opportunity).T 表示挑战(Threat ),优势和劣势是指内部因素,机会和挑战指外部因素。它的核心是SWOT矩阵(见表5.2 ),其中OS区域为最佳。

基于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及贵州省的发展现状研究,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针对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外部因素,主要对贵州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做出了详细分析。

(1)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贵州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古迹遍及全省。现有各类古遗址58处,古建筑73 处,岩画、石刻185处,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9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285处,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60多处。除此之外,贵州省的史前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墓穴文化、神秘岩画、屯堡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均尤其丰富。目前贵州保留下来的红色文化资源有“黎平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赤水胜地、息烽集中营旧址等,并且遵市己经被国家旅游部门列入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的10个“红色旅游基地”之一。

除了丰富的历史资源以外,贵州省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多彩。贵州省共有49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共有17个,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比重为12.4%,居全国第三位。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在贵州省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延续,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特色鲜明的民族建筑和民族村寨、技艺精湛繁多的民族手工、独具风情的民族习俗和礼俗都是贵州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多样性的民族民间文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产品内容素材和创意元素,是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创意资源宝库。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宜人的气候、珍贵的地质遗址、繁多的生物种类,是当今世界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构成了文化旅游的对象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依托环境。

(2)区域竞合中的后发优势

贵州毗邻云南、四川、广西、重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后进,又是中国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三角的近邻,有着广阔的跨区域合作空间。面对先进地区寻求产业转移和资本新投向的浪潮,贵州将成为新的创业热土,为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专业的创意人才匾乏

专业的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贵州省的文化院校和艺术院校较少,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体系尚不完善。贵州省文化创意人才的匾乏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从政府层面而言,缺乏对全省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协调、科学指导、系统管理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从文化创意产业链层面而言,在整个环节中缺乏创意、技术、营销、渠道布局、经营等专业人才,高端创意人才以及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文化创意中蕴含的很多好的点子和创意中是极易被复制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源得到承认和尊重。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像英国、美国、日本等国都把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目前,贵州省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还不够健全,有待完善。

(3)文化发展体制相对落后

贵州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尽管从1983年就开始了,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局限以及国家层面对文化体制改革没有明确的意见和要求,直到2005年之前,贵州省的文化体制改革都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从2006年开始,贵州省的

文化体制改革重新起步,截止到2011年底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国有文化经营单位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且公有制企业和私有制企业文化资源差距明显,非公有制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贵州文化发展体制相对比较落后。

5.3.3 机会分析

(l)政府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态度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贵州省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2009年,为推动贵州动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满足人们对动漫产品的需求,贵州省提出了《关于推动贵州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8月公布了《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对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产业基础以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梳理。2010年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提出充分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2011年5月颁布了《贵州省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和民族特色产业。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更是将贵州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2)文化市场需求增强

经济学研究表明,当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中的份额就要超过30%-40%,文化创意产业将获得较大的市场空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省2010年的人均GDP达13119元,2011 年的人均GDP有16413元,并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40%,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大,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得文化消费已成为新的经济消费热点。目前,贵州已经形成一定的文化消费市场,在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艺术演出、动漫等方面已培育了相当规模的爱好和消费群体,这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市场支持作用。

(3)借助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力量

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不断重视以及文化政策的不断出台,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后发赶超阶段,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逐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2011年贵州文化产业总收入达39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40亿元,与2009年和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达到30%。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所以,必定可以借助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力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1)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以及行业分类的明确界定

贵州省政府部门己逐步加强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内涵以及行业分类界定不清晰。英国、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国内发达城市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行业分类做了明确的界定,为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做了理论支撑。

(2)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体系不完善

贵州省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和行业分类,使得相关统计也存在一定困难。没有科学的统计数据,就无法科学和全面地反映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这将不利于贵州省的宏观决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指导。

(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

对于贵州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的薄弱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理论

研究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是实践经验不足。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兴起才短短几年,在贵州更是新生事物,理论研究少之又少,尚处于探索阶段。此外,贵州文化创意企业较少,规模较小,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大集团。

(4)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和行业发展不均衡

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总体运行质量还不高,大多数文化单位均以传统的文化生产模式为主,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文化企业数量较少,并且单一性的文化经营单位较多,综合性的文化经营单位较少。

从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希望与困难同在、机会与挑战并存,但这些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时期内或是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通过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六、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

6.1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提出

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行业较多,产业链比较复杂,发展模式和发展政策支持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像英国、日本等国文化创意的发展与本国政府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而美国则更强调市场的作用,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只是构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的选择必须结合自身文创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根据上述实际分析,提出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以后的政策支持方向,即“政府引导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文化品牌为拉动,以产业集聚区的形式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政府引导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其在产业发展中的功能,而政府这一功能的有效发挥又取决于制定和实施适宜于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内容: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保证专项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包括充分运用优惠贷款、政府采购等投资鼓励政策,建立健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与创意产业相配套的保障体系等等;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无论是在选择本地创意产业的突破点方面,还是在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功能都不容忽视。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政府的引导作用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尊重市场自由,鼓励市场竞争,激励文化企业的创新、生产、销售能面向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实行政府、企业、院校合作战略。探索政府、企业两种不同类型主体合作的方式和潜能,以企业与产业发展为目标载体,通过规划布局对接、产业导向界定、土地及厂房利用、资金投入、企业招商等途径,推进政府方与院校方、企业方的合作,促进政府主导功能与企业、院校主体功能的结合,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合力效应,实现互动共赢。

(2)文化资源为依托

文化资源不是产品更不是产业,但可以通过文化资源产品化过程,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将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通过创意激活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重新组合,产生效益,使文化资源变为富有新意的文化产品。

(3)充分发挥文化品牌的拉动作用

文化品牌是文化理念和精神力量的展现,其功能一旦与消费者的文化需要和审美追求产生共鸣、达成默契,就会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经济价值,就会把文化财富转化成差异化的经济优势。培育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个城市要想在文化产业上有所作为,必须打造并推介自己的文化品牌,发挥其对城市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4)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指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仁卜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高度集中,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个、具有灵活性和专业化等特性的有机体系尘。产业集聚,也有学者称为产业集群,是不同于产业集中的。学者张京城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创意企业、创意工作者与相关机构在具有一定的文化地理空间上,形成相对集中的区域集合体,它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难以相比的。

依据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集聚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途径之一,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广、门类繁杂,其发展仅仅依靠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集体的互动以及企业的地理集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图 6.1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采取相关举措,推动创意企业和专业创意人才在空间上的集聚,集中力量发展优势行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业集聚区。

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贵州刚刚起步,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在资金、信息以及管理上比较欠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无法独立生存。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必须以政府引导为基础。

(1)产业政策引导

从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进行比较分析后,可以看出,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迅速发展,并能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除了创意产业本身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外,还与各国或地区的政策支撑有很大关系。

贵州省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分类标准、重点建设项目等等,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保障专项政策和专项规划的落实,充分发挥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引导功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贵州省在近几年接连制定了《关于推动贵州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发展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贵州省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贵州省委关于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的意见》,对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但是,贵州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仍比较零散,不具有系统性和完善性,并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政府首先应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对贵州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明确的定义和分类,并出台短期和长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当前贵州文化创意

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同时还应该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出台不同的扶持政策,充分运用政府采购、优惠贷款等投资鼓励政策、建立健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与文化创意产业相配套的保障体系,并加大政策实施的力度,为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2)资金支持

贵州省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重点文化企业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数量偏小。贵州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社会信誉度较低,需要通过政府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政府的资金支持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给予中小企业财政补贴,并通过税收减免等优惠和激励政策鼓励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降低文化创意企业成本,减少其资金压力。二是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政府可以搭建一个沟通平台让文化创意产业与银行合作,通过政府贴息引导机制和项目贷款担保机制,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能为其免去繁琐的融资程序和审核,以解决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投融资难的问题。三是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利用资本运作的方法筹集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形式来加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

(3)保护知识产权

创意经济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创造性与创新性,是基于创作者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的一种智力成果,而知识产权正是主体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所享有的垄断权利。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和保障,对于知识产业的保护,政府应肩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美国在这方面做的尤其突出,制定了《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案》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贵州省也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的经验,首先,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在完善知识产权立法的同时,还需相关部门联合起来,组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小组,严厉打击各种盗版侵权行为,加强执法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再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组织作用,引导行业协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知识产权管理的服务和指导,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合理建议;最后,政府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强化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4)以市场为导向

文化创意产业生产什么类型的产品,生产多少数量,以什么样的方式传达到市场,销售到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是政府不能加以管理的,必须由文化创意企业根据市场供需状况自由决定。就文化产品来说,它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具有逆经济周期特征,在其他产业逐渐衰退中,文化创意产业却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在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和促进产业升级的产业政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求的变化趋向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市场化运作是有必要的。根据本地居民的文化需求,挖掘和整合本地文化资源,提供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企业力量比较薄弱,必须通过政府的扶持,所以发展初期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调节为辅助;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逐渐壮大时,主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行为支持为辅助。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促进文化创意企业间的兼并,

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经价,集约化发展,充分发挥其规模优势。所以,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外,还必须允分发抨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加快企业制度创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制度基础和保障。

(5)注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关键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文化创意产业是人力资木主导的“新型经济形态”,它的发展需要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产业、又懂法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图5—1)。目前贵州省在创意人才方面不仅储备不足,而且结构也不合理,因此,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专业的文化创意人才已是当务之急。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方面,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首先是院校培养,在贵州省的高等院校(如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设置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专业或者是专门设立文化创意学院,专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并且鼓励高等院校、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合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一批既了解贵州本土文化资源,同时又懂研发设计和经营管理的专业型创意人才。其次是加强在职教育和短期培训,将教育培训与岗位实践结合起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人才。再次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邀请国外的专家和学者来贵州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学,同时也可选派省内的优秀人员出国进修,开拓国际视野。

另一方面,加强创意人才的引进。根据贵州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吸引大批杰出的创意人才加入到贵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中来。通过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制定吸引创意人才的优惠政策,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为贵州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增添活力。对文化创意企业引进的外国专家和留学人员给予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文化创意人才和企业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6)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被认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集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一体,是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相互交融、和谐共存的经济园区。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都是中小型企业,缺乏资金、信息、业务渠道等,很难在企业内部形成规模经济,通过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可以集聚资本、技术等要素,整合产业链,以弥补企业内部缺乏规模经济的特点。创意产业园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建成高端创意策划人才、创意产品汇集及人才交流思想的中心,结合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整合产业链,对推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贵州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尚处在规划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较少,根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的统计,整个贵州目前省建成的、在建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示范基地一共22个,并且园区进驻企业较少,集聚效应不太明显。此外,园区的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差异化、品牌化也不够明显,资源利用率也不高。

6.1 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基地现状阐述

贵州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尚处在规划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

较少,根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的统计,整个贵州省建成的、在建的文化产业园

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示范基地一共22个,并且园区进驻企业较少,集聚效应不太明显。此外,园区的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差异化、品牌化也不够明显,资源利用率也不高。

6.2 针对园区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贵州省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立足全局,统一为贵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应当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用地给予优惠政策,还需将园区的选址纳入到总体规划中,通过市场调查并以经济为依据,制定集聚区布局方案,统一规划,优化布局,推进产业梯度发展,动态把握产业发展态势。对己经形成的产业园区采取市场化模式,积极引进有园区开发经验的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发展,制定园区发展战略;努力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进入园区。

第二,打造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加强分工与合作,将文化创意产业上游的研究开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下游的市场营销及衍生产品的开发汇集在园区,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图6.1),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和竟争优势允分发挥出来。

第三,加强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筑市场化的资源共享模式,为园区企业和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资讯服务、决策辅助等各不中服务,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一专业服务网络。

总结:

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以政策、法律为保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即“政府引导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文化品牌为拉动,以产业集聚区的形式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